登陆注册
12340200000011

第11章 石制古墓(2)

我并未踏入水中,却已能感受到从河水里发出的逼人寒气,不由得打了好几个寒战,浑身湿透的孙卫红已经是喷嚏不断。直到看到这条暗河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们刚进“死门”时,就感到墓内有股寒气,而进了墓穴之后,更是寒气逼人,原来全是这条暗河带来的。

再一细想,却又觉得不对,通常而言,暗河的水因为和地面多少有点隔绝,温度和一般地表河流相比,温度要恒定得多,通常维持在摄氏17度左右,而这条暗河的水,我估计也就是摄氏2到3度左右,相差甚远。

不过在当时,我没顾得上多想,忙着查看四周。当手电筒扫到石柱时,我惊呆了。

只见大石柱中间,套着个比石柱直径起码大一倍的钢盘,钢盘边缘,又和一条长钢片形成的链条相卡。这链条的一端,又套着一根只有直径半米的钢棒,和大石柱类似,它中间虽有一个凹槽,也和链条相卡。

暗河的水很是清澈,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钢棒下端水里的部位,又有很多半米见方的钢叶片,流动的水推动着叶片,钢棒也随之转动,显然也在带动着石柱转动,只是两者直径相差太大,用人眼很难观察出石柱的转动。

对这种机械结构,我很熟悉,说穿了,它的原理和直到解放前很多农民还在用的水车传动装置完全一样。不过,这个石柱的上端,却有一长段斜斜地凹了进去,里面还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小凹槽,这个凹槽起什么作用,我一时就说不上来了。

孙卫红也奇怪地看着这些凹槽,看来,他也感到很疑惑。

陈明看了一眼,神秘一笑,突然问我:“博士,你是知识分子,我想考考你,那些凹槽是怎么来的?”

我一听,有意思,一路上陈明这小子打打杀杀还可以,没想到他会来考我这个现在还是高难度的问题。我不是那种爱耍小聪明的人,回答当然是老老实实:“我不知道,你知道?”

陈明一听,得意了,他居然摆起谱:“这实在太简单了,到我老家去,随便拉一个农民,他都能回答出来。”

“那倒要请教一下,它是做什么用的?”

一听说请教,陈明更得意了,一边咂着嘴,一边摇头晃脑:“啊呀,我做梦都没想到啊。一个堂堂的大博士,会对像我这样初中勉强毕业的人说请教,你这一声请教,我祖宗坟上都冒青烟啦。”

一旁听着的孙卫红忍不住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啰唆什么!”孙卫红到底当过陈明的顶头上司,这一厉喝后,陈明果然老实了不少。

“博士,你看好了那根钢棒,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没有?”

这个钢棒的位置确实有点古怪,离石柱有三米多,如果它起的作用仅仅是传动给石柱的话,确实没必要设置得那么远。经陈明这么一提醒,我还真看出它设置得确实有问题。

“不只这一点,还有一个问题。”听我说完,陈明提醒说。

我又看了好长时间,虽然左看右看得很仔细,却什么问题也没看出来。

看到我实在答不上来,陈明忍不住提醒:“钢棒正好竖在河的正中,你不觉得有点怪吗?”

“我还真没看出究竟怪在哪里。”

这时,陈明才老实起来:“我看到这钢棒的时候,就觉得有点怪,可怪在什么地方呢?一时也说不上来。可之后你正好用手电筒一照,我一看到这个凹槽就明白了,它是用来提重家伙的。说穿了,就是个起重机。”

我还是没明白,孙卫红也没明白。

陈明只好再次解释:“博士,你难道是城里人,一直喝自来水,没从井里打过水,没用过辘轳?”我回答道,我是农村人,不过我家乡不像北方和西北地区,地下水位很浅,只要用吊桶,也就是桶上拴根两三米的绳子,就能把水从井里提上来,所以从没用过辘轳。

“难怪!”陈明拖长声音说,“我说呢,要是你用过辘轳,肯定一眼就看得出。博士,我跟你说,其实这根石柱就是个横着的辘轳,摇把呢,就是这个钢棒,水带着钢棒转,钢棒带着石柱转,石柱上缠绳子,绳子再拉东西。这不是个起重机吗?”

“哎,有道理啊,”孙卫红惊讶地说,朝陈明肩窝砸了一拳,“我们搭伙搭了七八年,没想到,你小子还藏着这一手!”

不过,我还有疑问:“那这里的叶片也太小,拉不动多重的东西,你这个起重机用处也不大呀。”

“嘿!”陈明露出孺子不可教也的表情,“你还不明白!它最初是这么设计的:钢棒放正中,就能吃住更多的水力;距离远一点,是为了能用上大叶片。这样力道就大了不少,就成了起重机了。起重机用完后,钢棒不动,把大叶片拆了,改成小叶片,就是现在这样子。”

听完陈明的解释,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传动装置在设计时,就被设计成起两层作用:先装上大叶片,但为防止叶片打上石柱,所以放得远,这是利用水力来搬重东西的;然后装上小叶片,是因为这个地区地震多发,震后,墓穴就容易露出来,这时,这个传动装置的作用是用水力慢慢把震开的洞合上,防止盗墓者从暗河进入墓穴。

终于明白了这个传动结构的原理,我又想起在甬道里转圈时想到的问题:这个墓主人的身份。别的不算,光从造墓所需要用的人力来看,采石用的人力最少,如果算1的话,那么运输石头起码是360,建造这个墓要用的人力大约是180。既然墓地上有了“水力起重机”,那么建造墓所用的人力,起码可以减少100。

我的手电筒在暗河里四处照射,心里感叹万千:想不到古人如此聪明,居然会使用水力来建造墓地,构思之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四处照射,我又发现了新的东西:钢棒之外,有数十块巨石,乱七八糟地沉在水底,有的露出尖尖角,有的是整块沉没,甚至还有已经是破损不堪。而在暗河的两岸,各有一条凿得整整齐齐、半米多宽的小径,一直伸向远方。

如果石头用滚木法运来,根本没必要修这条小径。我暗想。刚想及此,内心一阵狂喜突然涌来。

这是因为,想到这个问题之后,我随即想到:如果这个暗河不仅仅提供动力,还是一条运输通道的话,那不是更节省人力?再一细看那些沉没在水里的石头,我更坚定了这种想法:如果这些石头是千辛万苦地从远处运来,即使沉没了,也要设法捞上来,毕竟有“起重机”在,不用费太大人力的。之所以没用,是因为石头来得太方便了。

所以我确定,这条暗河应该是运输通道,3吨重的石块从暗河上游运来后,被“水力起重机”吊起,但因为操作不当,一些石头落在水中,当时的工程建造者觉得太费力,甚至都没想过去打捞。

既然这条暗河是运输通道,那么这个暗河肯定有一个出口,这个出口一定不会离采石场太远。对我们来说,这个出口正好是让我们逃出生天的唯一通道。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个古墓的“生门”不在别处,就在棺材底下。

长久以来,在民间传说中,古墓里似乎很神秘,里面有机关、水银、暗箭、毒气、僵尸、妖怪,等等,而且说得神乎其神:如果不是懂得神秘哲学,或者是能呼风唤雨的人,那基本上是逃避不了的。这些民间传说,其实纯粹是无中生有,要么是把人当猴耍,要么是为了故弄玄虚,骗碗饭吃。

几年的考古经验使我了解到,古墓里确实可能会有机关,但绝对不会是暗箭,原因很简单,真的有暗箭的话,那总要有弓提供动力吧,可是制作再精良的弓,恐怕不用几十年就朽坏了,而在几十年内,墓主的家人还在,守墓者还在,盗墓者根本没机会下手。

古墓,除了皇帝陵,也不大可能用水银蒸汽来伤人,原因也很简单:水银太贵,如果用于防盗墓贼的话,花费实在太大;更何况,水银是会挥发的,即使墓主用了水银,估计一百多年也就挥发得干干净净,对百年之后的盗墓者毫无作用。

毒气比水银更容易挥发,几年工夫就会消散掉。至于僵尸、妖怪,更是无稽之谈,古墓里根本不可能有这类东西。

当然古墓并非没有防备的手段,这种手段往往是机关,但不玄乎,通常是运用当时的机械手段。总的来说,也就五六种而已:故意把墓修得无比坚固,盗墓者只能进某个区域,可一进去,就破坏了古墓的平衡,上面石头纷纷落下,把盗墓者砸死在墓内,这叫“飞石墓”。

造墓地时,先挖十几米深或者更深、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回填的不是挖出去的泥土,而是烘干后的细沙。这种沙子流动性很强,盗墓者没法挖掘盗洞,这边挖那边满,即使挖成了,也很可能被细沙掩埋,并造成上层塌方,把盗墓者闷死在墓地中,这被称为“流沙墓”。

还有的,则是在必经之道上摆一块类似跷跷板的板子,底下是个陷阱,里面放着滚钉板,钉子几乎和宝剑一样长,盗墓者踩上跷跷板,就会掉下去,浑身被穿上无数个透明窟窿,这种墓叫做“陷阱墓”。此外,还有“滚石墓”、“碎石墓”等。

不过,这些墓的机关设置并不是没有破解的办法,只要盗墓者对建筑力学有一定了解,破解机关也并不太难。这源于一个基本的理论:即使墓再坚固,总要有一条通道让还在里面造墓的工匠出来,因此这个通道必须是不受力的,有没有都无所谓,这个道理和现在造大楼时门窗总是不受力一个道理,无非是大楼有多个门窗,而古墓往往只有一个而已。

所以,不论是考古者还是盗墓者,只要发现这个工匠们撤出的通道,就等于打开了墓的安全通道。这也就是人们所称的“生门”。“生门”不是故意留下,而是实在没办法才留下的。

当然,也有秦始皇这种极其变态和残酷的墓主,居然完全不考虑工匠,把他们全封死在墓里。这也就是秦始皇墓始终打不开的原因。

这个大墓的特点,就在于只要推开棺材,在里面的人就能撤出。撤出后,却因为机械力的原因,再也没法转动棺材,就把墓给封死了。这个墓设计更精巧之处,还在于它能用机械力抵御地震,防止棺材被震开。想到这里,我不仅倾倒于古人的智慧,对这位墓主也更为好奇。

要知道墓主是谁,最好的办法是算一下能动用多少人力来修这个大墓。按照之前的算法,我再算了一下,不禁失望起来:这个大墓虽然规模宏大,但巧妙地利用了暗河和水力,修建的人数居然只要上千人工作一年,为他们提供食物的人也不过三四万人而已!

这种人,在这个地区的历史上,数量众多,甚至有很多人根本没被记录下来。可以说,从墓的工程量来推断墓主是谁,希望十分渺茫。

比推断墓主人更为重要的是,那个在关键时刻递给我们纸条的人是谁?

显然,这个人应该是朋友,是他告诉了我们粮食和水的位置,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在墓穴里奄奄一息了;也正是他把我们引入了墓穴之中,不但破解了大墓的建造之谜,还找到了大墓的出口。

然而,这个人也刻意装得十分神秘,他从不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他的提醒总是要我们费上好大一番周折才能明白。这个人到底是谁,他想干什么?虽然一个个困难被解决,但我仍然如堕九重迷雾中。

“博士,洞门已经合了一半了!”看我陷入沉思,孙卫红忍不住提醒我。这个“水力起重机”果然还在起作用,洞门已经半掩。我们冲进墓室,从大缸里取出剩下的炒面,下到暗河里,朝着暗河的上游走去。

这个暗河十分长,在途中,我们整整吃了三顿饭,除了吃饭之外,我们一直在不停地走着。幸好它不像西南地区的地下暗河,没有任何岔口,只有一条道,我们手电筒里的电用完之后,靠着摸索,居然也能一直向前进。

越往前走,暗河洞里的空气越是冰冷。渐渐地,空气突然又转暖起来,这样走了几十米后,我们摸到了一个拐角,转过拐角,眼前出现了一个小亮点,越往前走,亮点越大,原来这是一个洞,暗河就从这个洞流入。

我们再走几十米,光线越来越强,只见暗河之中竟然有着大块浮冰,原来洞中之所以这么冷,竟然是被暗河的水冷却所致。

再走一段,突然之间,阳光耀眼。长时间不见强光,我们甚至有点眩晕,闭眼,定定神后,等我们再睁开眼来,只见在我们面前的竟然是个繁花盛开的山谷,远远看去,一眼望不到边,远处则是皑皑雪山。

此时,暗河已经变成了明河,只是这谷中虽然温暖,但是河面上,却浮着半米见方的冰块,相互撞击,噼啪作响。河面上,浮动着股股雾气,若隐若现,河岸十多米内,几乎寸草不生,和谷内的鲜花美景极不相同。

我生于江南,这次到甘肃来,一路上见惯了童山秃岭,风沙满面,真想不到在西北地区,还有这种碧水横流、鲜花满地的地方。我们举目四眺,只见远处薄烟霭霭,不知何处是尽头。如果有哪个画家,在这副景色上添点杨柳、巷陌,然后再抹去远处的皑皑雪山的话,那就和江南几乎没有差别了。

虽然我们只是在又黑又冷的墓穴里关了没几天,却似过了若干个世纪一般,三人都异常高兴:陈明大呼小叫,孙卫红也难得地在脸上堆满了笑容,我则是在呵呵傻笑。

“这是什么地方?”好长时间之后,我们的兴奋才渐渐消退,陈明突然问道。

孙卫红当过司机,他也回答不上来:“地图上没这个地方呀。”挠头皮挠了半晌,他又说:“我估计应该过了积石山了吧。”

我一听到“积石山”,顿时跳了起来:“西来庄在积石山附近?”孙卫红一呆,答道:“你知道积石山?它现在是临夏的一个县,不出名的。”

“怎么不出名?它在历史上可是大有名气。”我感到有点激动。

虽然逃出生天,陈、孙二人很是高兴,可没在墓穴里找到宝贝,两人多少还是有点遗憾。看见我这么激动,陈明眼珠子直发亮:“在它里面,肯定藏着很多金银财宝,是不是?”

这话让我啼笑皆非:这哪儿跟哪儿呀!积石山之所以有名,和金银财宝全无关系,而与神话、历史有关。

在神话传说中,积石山的由来和女娲补天有关。据说,当时女娲就在现在甘肃临夏和青海循化的交界处,炼石补天。没想到,女娲弄来的原料实在是太多了,补好天后,还剩下一大堆石头,就变成了一座又高又大的石山,人们就叫这座大山为“积石山”。

积石山之所以有名,和唐朝两次重大战役有关:第一次,李靖率领大军越过积石山,大破吐谷浑军,一直追击吐谷浑王到现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俘虏了他,全军唱凯而归;第二次,是几十年后,吐蕃吞并了吐谷浑,唐朝震怒,派薛仁贵率军二十万,翻越积石山,吐蕃把全国军队集中起来,出动了四十万兵力,在大非川和唐军决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从此积石山一带归了吐蕃。

听完了我的讲述,陈明摇摇头,表示不信:“你这说的哪儿跟哪儿呀!李靖是哪吒的爸爸,他是商朝人。薛仁贵倒是唐朝人。两人怎么会相隔几十年呢?”

“你从哪里知道李靖是商朝人?”

陈明瞪着眼,拍着胸脯,自信满满地说:“《封神榜》!”

不想,这时孙卫红竟然也插了一句:“这我也知道,李靖就是托塔李天王,陈明讲得没错,哪吒是托塔李天王的三儿子,他们确实是商朝人。”

妈的,这两个文盲!我心里暗骂道,不过这时脸上只有苦笑的份儿。不过,在这山谷中,这两个人胡说八道,总比在古墓里担惊受怕、冷得浑身发抖要好得多。

说话间,我们很随意地看着四周的景色,倒也赏心悦目,心情舒畅。不过这山谷也有不同之处,处处均是悬崖,而且笔直。不过,因为我事先解释了,他们也明白得很:这些都是古代采石留下的痕迹。

同类推荐
  • 有些事赤脚女人不能做

    有些事赤脚女人不能做

    本书以章节剧的形式展开,主人公是九位女性,每章都以一位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叙述了她们平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作者以她们互相交织的日常生活为背景,用充满爱的口吻,描写了她们对于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和她们平凡生活中无奈的寂寞和单调。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恨同眠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恨同眠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二十年前的野炊

    二十年前的野炊

    瞿格是一个小镇青年,他拥有自己的人生困惑和梦想。在他的成长之路上,他认识了许多朋友,并在多年过去,用文字记录下来。他的故事里有遗憾,有喜悦,有伤感,有希望……
  • 天下父母

    天下父母

    地下交通员杨铁汉受组织嘱托负责照料三个烈士遗孤并送往抗日根据地。然而地下党组织突然遭到破坏。杨铁汉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丧失了经济支撑与依靠的情况下,照顾三个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他的肩上。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铁汉不停地寻找着党组织和孩子的父母,生存的艰难,敌特的骚扰从未使他放弃过。战友的托付与父母的期望,也使他在两个家庭和两个女人之间面临艰难的抉择。全书跌宕起伏,场面宏大,出色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与忠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是石钟山近年来最倾注心力的一部全新大作。
  • 欢喜冤家

    欢喜冤家

    该书描写了一个京剧女艺人的故事,尽管她历经千辛万苦,想摆脱命运……但仍难跳出被歧视的演艺圈。张恨水写道:“载出之后,颇也蒙受社会人士予以不坏的批评……不敢说会令读者读之一定有益,至少也让人家读之无害。”
热门推荐
  • 星核之眼

    星核之眼

    沙尘漫漫,风呼啸着,一个巨大的巨人仗着最后一丝信念、眼中迸发出最后一丝狠意.......站了起来,挥剑,挺胸.....
  • 泯灭琼尽

    泯灭琼尽

    你拥有最强的实力,但却没有拥有最强的那颗心
  • 煞神天荒

    煞神天荒

    从都市在异界,为女人为兄弟,为家人,他毅然决然,只为给朋友一千安静的天空。天荒,地乱,他愿顶住。
  • 杨戬在斗罗大陆

    杨戬在斗罗大陆

    被贬如凡间的杨戬,却意外来到了斗罗大陆,三尖两刃刀,七十二般变化,他能顺利修成神级吗?
  • 剑雨缥缈录

    剑雨缥缈录

    倾国倾城的永昌公主;貌若天仙的将军之女;艳冠群芳的门派天骄。你问我怎么选?当然是我全都要!且看逍遥少年,谱写一段江湖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多元宇宙列车

    多元宇宙列车

    死亡空间、蒸汽三国、大宇宙40K、雨血、星际争霸、心灵杀手……遭遇命中注定之死后被多元宇宙列车所选中的青年被迫穿梭于无尽的危险中,手握自身人格所化之兵刃,誓要成为最后的生还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葬心

    TFBOYS之葬心

    主王源,和女主洛玖殇的虐恋。曾经的青春是否还会再次拥有?注:此故事发生在王源长大后。
  • 你这只妖

    你这只妖

    人生是奇怪的,给了季羡不公的待遇,让他正值青春年华却突然横死,即便是再次重生,却也只是落在一只妖的身体里面。人生又是公平的,成为了一只妖,却也让季羡获得了正常人类所没有的能力。不平凡的人生,注定了季羡无法庸碌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