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7600000020

第20章 中医养生方法 (5)

第7章 中医养生方法 (5)

(功效)健脾益气,和血安神。适用于贫血、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气少乏力、食少脘胀、睡眠欠佳、面色无华等。

(注意)少量饮用。

健脾补血酒

(原料)枸杞子30g,当归身30g,川芎30g,黄芪30g,熟地黄30g,人参30g,桑椹50g,薏苡仁30g,大枣10枚,甘草30g,高度(50度以上)白酒25000ml。

(制法)将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瓷罐中,密封口,浸泡14天后即可启封服用。

(功效)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诸虚损病证。

(注意)此酒在夏季可采用冷浸法,在冬季可采用热浸法,即将酒坛隔水加热半小时。

黄芪补血酒

(原料)黄芪60g,茯神60g,肉桂18g,当归40g,熟地黄30g,党参30g,白术30g,麦冬30g,茯苓30g,核桃肉20g,陈皮30g,山茱萸30g,枸杞子30g,川芎30g,龟板胶30g,何首乌20g,冰糖1000g,大枣适量,高度(50度以上)白酒10000ml。

(制法)将以上诸药装入布袋,浸于白酒内,装坛封好,再用热水隔坛加热,煮沸2小时,然后将坛取出静置,再浸7天即可服用。每次温服15~30ml。

(功效)滋阴补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四肢乏力、面色无华、头晕、久病体虚等血虚诸症。

(注意)注意不要过量饮用。

十全大补酒

(原料)当归、白芍、熟地黄、党参、白术、川芎、茯苓、黄芪各60g,甘草、肉桂各30g,烧酒(高度白酒50度以上)1500ml。

(制法)将以上药物浸于酒中,7天后过滤饮用,每次10ml,早、晚各1次。

(功效)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偏于阳虚有寒的多种病证,如贫血、头晕、心悸、食少乏力等。

(注意)不要过量饮用。

归圆杞菊酒

(原料)当归身(酒洗)30g,龙眼肉240g,枸杞子20g,甘菊花(去蒂)30g,高度(50度以上)白酒3500ml。

(制法)将以上诸药用绢袋盛之,悬于坛中,再加入酒,封固藏月余,适量饮用。

(功效)补心肾,和气血。适用于贫血、肾虚腰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

(注意)不要过量饮用。

滋阴百补药酒

(原料)熟地黄、生地黄、制何首乌、枸杞子、沙苑子、鹿角胶各90g,当归、胡桃肉、龙眼肉各74g,肉苁蓉、白芍、人参、牛膝、白术、玉竹、龟板胶、白菊花、五加皮各60g,黄芪、锁阳、杜仲、地骨皮、牡丹皮、知母各45g,黄柏、肉桂各30g,高度(50度以上)白酒适量。

(制法)将以上诸药锉碎,用绢袋装好,放入坛中,冲入热酒,坛口密封,浸15天,早、晚适量热饮。

(功效)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阴虚阳弱等。

(注意)阳盛体质者不宜服用。

针灸

针灸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经典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节经络脏腑、气血阴阳,达到防病治病的

针灸祛病

目的。针灸疗法分为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两大类。针刺疗法又根据用针的不同型号及用途分为体针针刺、耳针针刺、鼻针针刺、手针针刺及足针针刺等数种,后者则包括艾炷灸、艾卷(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应该强调的是,使用针灸疗法,需要对疾病辨证分型、体表穴位位置、经络走向、运针手法、消毒措施等有详细了解,所以,不管采用何种针灸方法,本书作者都建议读者谨慎地去找专业机构或执业中医师操作。

针灸对血液成分的调节,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针灸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红细胞数目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针刺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穴,可见红细胞总数一过性增多,血红蛋白含量上升,但维持时间不久,即恢复正常。针灸对各类贫血患者红细胞数目的调节更为显著而持久。缺铁性贫血患者,针刺膈俞、膏肓、足三里穴后,网状红细胞剧增,病理性异染红细胞色调复常。针灸(取穴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合谷)对疟疾感染引起的小儿贫血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基本针灸治疗方法

治则:补益心脾肾、调养气血,针灸并用,补法(肾阴亏虚者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以足太阳经背俞穴为主。主要有气海、血海、膈俞、心俞、脾俞、肾俞、悬钟、足三里。

方义:贫血以虚为本,补虚为治疗贫血第一要旨。取气海、血海气血双补;配以血之会穴膈俞、髓之会穴悬钟补血养髓;心俞、脾俞、肾俞滋养心、脾、肾;足三里调理脾胃,以助气血生化之源。

加减:头晕加百会补脑止晕;心悸加内关宁心定悸;纳差加中脘健胃增食;潮热盗汁、五心烦热加劳宫清热除烦;两颧潮红加太溪益肾滋阴;遗精阳痿加关元固肾培元;月经不调、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灸关元、三阴交、隐白,理脾调经。

操作:所有穴位常规针刺,背部穴位应当注意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2.其他疗法

(1)耳针:取皮质下、肝、肾、膈、内分泌、肾上腺;每次选用3~4穴,中度刺激;或用耳穴压丸法。

(2)穴位注射:取血海、膈俞、脾俞、足三里。用当归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次。

(3)穴位埋线:取血海、肾俞、脾俞。用羊肠线埋藏。每月2次。

(4)割治疗法:取膈俞、公孙、然谷。每次选l个或2个穴位,切口长1cm,取出少量脂肪,用消毒纱布贴敷。(以上针灸方法选自《中国针灸》1998年第8期)

(5)艾灸疗法:选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肝俞、血海等穴位。气血两虚者加心俞、脾俞、太白、神门,脾胃虚弱者加脾俞。①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0~15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5~15壮,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捏脊疗法

顾名思义,捏脊疗法就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直接作用于人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以此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等症的治疗方法。捏脊治疗时,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的桡侧面,在(脊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之手法(推、捏、提、按、揉等),作用于督脉及膀胱经上。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能促进气血循行,舒通经脉,平衡阴阳,调和脏腑功能,调理气血,扶脾调胃促运化,提高吸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近年来的实验观察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现代医学实验证明,捏脊能有效地提高人体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加强胃肠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能力。(《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捏脊疗法最早见于西晋葛洪的《肘后方》,近代医者用于治疗小儿疳积。其机理是受经络学说的指导,背为阳,脊在背部正中乃督脉所在,督脉既统全身阳气,又络全身阴气,故捏此部位可使冲任协调、衔接,阴阳和谐,可谓督脉通则诸脉通。督脉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脊旁1.5寸是脏腑腧穴所在,如脾俞、胃俞、肺俞、大肠俞等。

捏脊疗法中最为著名的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冯氏捏脊疗法”。该手法治疗突出调理脾胃,在捏脊过程中注意提捏脾俞穴,加重刺激,同时捏脊结束时揉按肾俞穴,以补益后天之脾和先天之肾。研究发现,小儿采用冯氏捏脊法后代表消化吸收功能的D-木糖吸收率增加,患儿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血清蛋白酶均有所增加(《北京中医》2007年第2期),进一步证实捏脊疗法对治疗小儿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铁吸收障碍的缺铁性贫血是有效的,并具有改善脾胃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

冯氏捏脊手法的要点是:施术者两手握拳,两食指抵于脊背,分别与双手拇指将皮肤捏起,从患儿尾闾骨端的长强穴起,沿督脉向上推拿至大椎穴,配合推、捏、捻、放、提手法,连续进行6次,当捏拿第4次时,每捏拿二、三下,用手向上提拿一下,以加强刺激,最后以拇指揉按两侧肾俞穴(《冯氏捏脊疗法》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出版)。治疗4周,前2周每日捏1次,后2周隔日捏1次。

捏脊疗法在临床上不但适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嗽、夜啼等症,也适用于成人胃脘痛、胃下垂、呕吐、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逆经、排尿功能异常、不孕、血亏等虚寒性质的一类疾病。用于成年人时,基本操作方法是患者俯卧,医者立于旁侧,用双手食指中节桡侧向前下方推按,同时双手拇指捏拿起皮肤。从下腰部沿后正中线向头颈部徐徐捏拿上移,边捏边放边上提至大椎穴处,一般反复3~5次。要求着力轻柔、均匀、灵活、连贯,使患者易于接受。该手法也可医者双手手心向下,轻放于施术部位,以食指、拇指的对指作捏拿起皮肤,完成捏脊动作。

操作时,脊椎部皮肤破损,手法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感染加重者,患有疔肿、皮肤病者(如湿疹、牛皮癣等可使皮肤感染扩散者),不可使用本疗法。有椎体肿瘤、结核、骨折、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者,不宜使用本疗法。急腹症需手术及孕期妇女不宜用本法治疗,否则会加重病情或流产。极度疲劳、饥饿或饱餐后半小时内,严重的心脏病、急性传染病禁用或慎用捏脊疗法。此外,还应注意:①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②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③术者要注意检查病情,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时要集中注意力。若是小儿患者,要态度和蔼、温柔,使其不产生畏惧感,防止哭闹。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④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⑤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禁忌,要吃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食过酸、过甜、油腻之物。

捏脊疗法易学易懂易操作,非常适用于宝宝的保健,在家里也可以操作,详细手法如下:把宝宝放平,让他俯卧。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手法要点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次或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1个疗程。力度以小朋友适宜为准,皮肤微红即可。

按摩

按摩(或推拿)疗法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经典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经络腧穴学说,基本方法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等部位施行各种手法按摩,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理,激发身体固有的愈合潜力,以改善病理状况。中医学认为,按摩人体表面的经络和穴位所产生的应激效应,可传递到体内有关的脏腑深处,起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去脂减肥、平衡阴阳、稳定内环境等作用,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治疗目的。随着传统医学的发展,按摩疗法在中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减少,但在保健养生的实践中优势明显:简单、方便、廉价、有效。

按摩的专业手法种类很多,有按、摩、推、拿、揉、捏、拍、擦、捻、叩等。掌握这些手法通常需要专门的学习和练习,常用且易于掌握的是按(手指或手掌用力向下按压)、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摩动”,即主要用力方向不是向下按压,而是顺时针旋转)、推(手掌或手指的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推)、拿(用手指捏提皮下组织和肌肉)、揉(与“摩”的区别是,手指或手掌与皮肤间无移动,而是带动皮下组织旋转)等。

除手法外,专业的保健按摩还要准确地辨认体表各个穴位和经络走向。普通读者可参阅针灸部分提供的穴位和经络图辨认穴位,或者参考更为专业的体表穴位和经络图。另外,在按摩的同时要配合服用中、西药物以提高疗效。可以用来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按摩方法如下。

专业按摩方法。

1.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将全掌平放在腹部,从右下腹开始,顺时针在全腹反复环摩,手法要轻快柔和,使局部产生较强的温热感、一般操作100~200次。

(2)以指按揉中脘穴1~3分钟。

(3)以拇指点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3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自下向上捏脊10~15遍。

(5)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脾胃虚弱型:症见面色苍白或蜡黄,食欲不振,疲倦无力,活动后气促,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②掐揉四横纹100次,揉外劳宫100次。③推上七节骨100次。

(2)心脾两虚型: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睡眠不安,或有头昏,皮下出血点及浮肿等。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补心经300次,补脾经300次。②以掌横擦胸上部,以透热为度。③以指按揉膻中、内关、心俞各1分钟。

(3)肝肾阴虚型:症见低热或五心烦热,两颧嫩红,盗汗,头晕耳鸣,腰腿酸软,口舌干燥,指甲无光泽,舌质红,苔少。常用手法加①补肝经300次,补肾经300次。②以指按揉肝俞、肾俞各1分钟。③搓擦涌泉穴200次。④按揉阴陵泉、太溪穴各1分钟。

(4)脾肾阳虚型:症见面色白或苍白,口唇色淡,畏寒肢冷,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身体消瘦,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舌质淡形体胖,苔薄。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②推三关100次。③揉外劳宫100次。④按揉肾俞、太溪穴各1分钟。⑤以掌横擦命门穴,以透热为度。

简易按摩方法一:

(1)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补心经100次,补肝经100次。

(2)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摩中脘2~5分钟。

(3)以指按揉血海、足三里穴各1~3分钟。重点按揉足三里穴。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根在患儿脊柱两侧,自上向下推擦,以热为度。

简易按摩方法二:

患者取坐位,施术者用拇指从百会穴向四周分推,施于整个头部,约5分钟。然后暴露背部,施术者用掌根在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揉按约4分钟。再以脐为中心,用手掌摩腹,顺、逆时针方向各36圈。最后,用拇指揉按中脘、天枢,血海、梁丘、足三里,每穴1分钟。

刮痧治疗血虚证

刮痧疗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博采针灸、按摩、点穴、拔罐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之所长,所用工具是水牛角为材料制作的刮痧板,对人体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或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是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自然疗法。

刮痧重视对机体的整体调理,通过刮拭全息穴区和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畅达气血、平衡阴阳,从而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和愈病能力。保健刮痧又有加强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除的作用,对潜伏的各种病变进行有效的提前治疗,能收到防微杜渐、预防疾病的效果。保健刮痧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机体经络穴位及全息穴区的反应和出痧的情况,发现自身体质的弱点和将要发生疾病的脏腑器官及潜伏的病变,对疾病有超前诊断作用。

保健刮痧法一般使用刮板厚面凹陷边缘,皮肤丰厚之部位或头皮部位可使用刮板薄面凸起边缘。保健刮痧一般不涂刮痧润滑剂,直接在皮肤上或隔衣刮拭,刮至局部皮肤发热或潮红即可,不必出痧。在刮拭过程中,如发现某条经脉或局部疼痛,说明此经脉气血有不同程度的阻滞,为经脉的缺氧现象,可在此处涂刮痧润滑剂,按治疗刮痧法刮拭。保健刮痧法根据被刮者的体质与耐受能力来决定手法的轻重,虚证型与耐受能力差者,用补刮手法,其余用平刮手法。保健刮痧也可在每次洗浴时进行,洗浴后全身汗孔扩张,趁水渍未干时刮拭效果更佳。

血虚证常由失血过多,贫血或脾胃虚弱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无华,心悸怔忡,头目眩晕,手足麻木,疲倦无力,腰酸耳鸣,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

血虚证刮痧治疗穴位:

头部:督脉——百会。

背部:膀胱经——双侧心俞至脾俞。

腹部:任脉——巨阙至中脘。肝经——双侧章门。

上肢:心经——双侧阴郄至神门。

下肢:脾经——双侧血海、三阴交。胃经——双侧足三里。

在刮痧治疗的同时,辅之以乌鸡白凤丸(适用女性)、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枸杞子代茶饮或龙眼肉蒸米饭代餐。

自我身心调整

自我身心调整以调心、调气、调息为三大要素,它能增强人体精神驾驭形体的能力,增强人体固有的功能,激发和强化人的潜在功能,以达到身心高度统一和相对平衡,是我国医学遗产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医学保健方法。中医认为,自我身心调整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协调脏腑功能、调节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等作用。如果说中西药物治疗均为被动治疗,是靠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的话,自我身心调整就是一种主动疗法,它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调节和增强自身的生理功能。练功无副作用,而且经济方便,随时可以锻炼。

自我身心调整可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无论练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身、调息、调心三个要素,而各种不同的功法,也只不过对调身、调息、调心的具体要求不同、侧重程度不同而已。调身又称调形,它是指调整身体姿势,使其放松、舒适,为调心、调息打下基础。调息又称吐纳,它是练功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主动的调整和控制呼吸及体内之气,是对呼吸和内气进行锻炼。调心又称练意,是自我身心调整的核心,它是指练功中要求自己的思想、情绪、意识等活动逐渐安静下来,以排除杂念,使精神进入一种入静、虚空、轻松愉快的境界。在调身、调息、调心三者之中,意念是统帅、是主导,如果意念不能集中,则呼吸锻炼和姿势调整也都是空的;呼吸是重要环节,以意领气,意气相随,使调息和调心密切结合;姿势则是基础,正确的姿势,可为调息和调心创造良好的条件。所以,在自我调整过程中,调身、调息、调心

锻炼养生

三个要素,是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个整体。

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练习的有内养功、强壮功、行步功(此三种功法由刘贵珍编创)和简化太极拳。

1.内养功

内养功属于静功,强调默念字词,呼吸停顿,舌体起落,气沉丹田等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锻炼特点。具体做法如下:

(1)姿式:有侧卧式、仰卧式、坐式和壮式四种。

①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头微前俯,头之高低以枕调节。头颈保持在左右不倚稍稍抬高的位置。脊柱微向后弓,呈含胸拔背之势。四肢体位,于右侧卧时,右上肢自然弯曲,五指舒伸,掌心向上,置于身前枕上,距身二寸左右,左上肢自然伸直,五指松开,掌心向下,放于同侧髋部,右下肢自然伸直。左下肢膝关节屈曲约成120度角,其膝轻放于右下肢膝部。如为左侧卧,则四肢体位,与之相反而置。双目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其口按呼吸法之需,定其开合。

②仰卧式:平身仰卧床上,头微前俯,躯干正直,两臂自然舒展,十指松展,掌心向下,放于身侧,下肢自然伸直,脚跟相靠,足尖自然分开。口目动作同侧卧式。

③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躯体端然,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脚前后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坐椅高低不适时,可在臀下或脚下垫物调节,口目动作同侧卧式。

④壮式:具体要求与仰卧式基本相同,惟需将枕垫高八寸许,肩背呈坡形垫实,不可悬空,两脚并拢,掌心向内,紧贴于大腿外侧,余者同仰卧式。

内养功姿式,一般先由卧式开始。关于卧式的侧左、侧右及仰卧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个人习惯而定。如胃紧张力低下,蠕动力较强及排空迟缓者,则宜选用右侧卧位,尤其饭后更为重要,但对胃黏膜脱垂症患者,则不宜选用右侧卧位,因该式常因胃黏膜本身重力关系使病情加重。坐卧式可互相配合,也可单独应用。壮式虽也属于仰卧式的一种,但仅宜在练功后期,作为增强体力锻炼采用。卧式练习日久后,体力有所恢复,即可增添坐式。

(2)呼吸法:内养功呼吸法较为复杂,要求呼吸、停顿、舌动、默念四种动作相互结合。适合缺铁性贫血患者练习的呼吸法如下。

轻轻闭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同时用意领气下达小腹,吸气后不行呼气,而行呼吸停顿(即不吸也不呼),停顿后再把气徐徐呼出,此法的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呼。默念字句的配合,一般先由三个字开始,以后可逐渐增多字数,但不超过九个字。在词意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静松、美好、健康内容的词句,常用的有“自己静”“通身松静”“自己静坐好”“内脏动,大脑静”“坚持练功能健康”等。默念要和呼吸舌动密切结合起来。以默念“自己静”三个字为例,吸气时默念“自”字,停顿时默念“己”字,呼气时默念“静”字,其余类推。舌动是指舌之起落而言。舌动配合吸气时舌抵上腭,停顿时舌不动,呼气时舌随之落下。

(3)意守法:意守是指练功意念集中于某物或某形象而言。意守具有集中精神排除杂念的作用,是自我身心调整疗法中的重要手段。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采用意守丹田法,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处,位于气海穴。在意守时不必拘泥于分寸,可想象以气海穴为圆心的一个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为一个球形体积,设在小腹之内。意守丹田,则元气益壮,百病消除。本法较为稳妥,不易产生头、胸、腹三部症状,同时结合呼吸所导致的节律性腹壁起伏运动去意守,又能较好地达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的目的。但部分女性练功者,可能会引起经期延长及经量过多,这时可改为意守膻中。杂念较多,不习惯于闭目意守者,可采取意守脚趾法。

2.强壮功

(1)姿式:采用自然盘膝坐式。两小腿交叉,足掌向后外,臀部着垫,两大腿置于两小腿上。头颈躯干端正,臀部稍向后,以便于含胸。颈部肌肉放松,头微前倾,两眼轻闭,两上肢自然下垂,两手四指上下互握,也可将一手置于另一手心上,放在小腹前的大腿上。

(2)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法,不用意识注意呼吸,任其自然。对年老体弱的贫血者较为适合。

(3)意守:采用意守丹田。丹田在脐下一寸五分处,位于气海穴。在意守时不必拘泥于分寸,可想象以气海穴为圆心的一个圆形面积,设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为一个球形体积,设在小腹之内。意守丹田,则元气益壮,百病消除。

3.行步功

行步功属动功。这种功法在行步运动的同时,还要配合一定的意念和呼吸。患者也可根据身体的情况,进行全套七节锻炼或在做完准备式后任选几节锻炼。

(1)准备式:准备式要求凝神静息,全身放松,身体直立,双脚自然分开,双足相距同肩宽,胸部微内收,头正直,下颌收回,头不左右偏斜,尾闾正直。双目微闭或露一线之光,向前平视,凝神不乱思。心静后将视线收回,双目看自己的鼻尖,或轻闭双眼内视丹田(小腹部),舌尖轻抵上腭(不可用力),双唇轻闭或微微张开,牙齿轻轻叩住(不能咬牙),双手自然下垂,自然呼吸。

(2)吐故纳新:动作开始以意领气,由丹田到上肢、双手。然后双手掌向外、向上、向里划圆圈到与头平齐,双腕交叉再向下落于小腹前,做8~20次。手起时配合吸气,双手下落时配合呼气,上述动作完成后,双手再由小腹前交叉,向上、向外、向下划圆圈,手向上时吸气,向下落时呼气,练习8~20次。

(3)定步叩丹田:轻握拳,掌心要空,左拳拳心向里击打丹田部位,右拳拳背向内击打命门(后腰)部位。同时配合呼吸,随左右手的叩击摇摆动作,腰也随之转动。叩击要轻,做到轻松自然。叩击的次数与本人的呼吸次数应一致。练习10~30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体质恢复后,可以加大腰部转动的幅度,手的摆动幅度也可相应加大,以加强脊柱腰肌的活动。熟悉后可以缓步行走,一边走,一边叩击,行走时间每次可练习 5~10分钟。

(4)看手式:动作开始以意领气先到左手,手心向里由下向上向左外划圆圈,眼盯视左手,眼神跟随上面的手走。左手下落时,右手起。双手一上一下,同时转动腰部,手起时吸气,手下落时呼气,反复10~30次。

(5)行步桩:凝神站立,双腿微微下蹲,体重换到右腿上,双手同时握拳,配合吸气,使气下沉到足。左脚轻提脚尖点地,脚跟悬空。气沉下后,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尖点地同时双拳变掌向左前方推出,掌心向前,左手高于右手,双肘圆弯,眼看左手,迈步出掌同时配合呼气。肩肘都要放松,要舒适自然。体重约十分之七在后腿,约十分之三在前腿。

左腿迈出后,继之脚跟落地,双掌下按到腹前,体重到左腿同时左腿微弯,双掌变拳,同时右足尖点地;足跟悬空,配合吸气。站稳后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步,脚尖点地。双拳变掌向右前方推出,配合呼气,右手高于左手。十分之七体重在左腿,十分之三在右腿,眼看右手。如此周而复始向前方行步。可以直走,也可以转圈走。开始动作要缓慢,节奏要分清,呼吸配合得当。每次练习可由5分钟逐渐增加至半小时,每日2~4次。

(6)调整平衡:开始双臂侧平举,同时提起左腿,左腿抬平,脚尖朝下,似金鸡独立式,举臂时配合吸气,停顿后双手落下,呼气,左足也向前落地。继之双臂又侧平举,同时提起右腿,其他要求同前。定步做完后可练行步功,开始缓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行走,起腿时吸气,落腿时呼气,手的动作同定步功,可直行步,也可转圈行走。

(7)足踢长强:长强穴在尾骨处。开始双眼平视前方,自然呼吸,意守丹田,向前迈左脚时,右腿向后甩腿,要用力甩,使右足跟碰到右臀部为好,然后右足向前迈出一步。左腿又向后方甩出,也要用力甩,使左足跟碰到左臀部。练几天后,足跟部都可以碰到臀部的尾骨处,并且可以听到碰击的响声。每次走50~100步,每日2~4次。

(8)平揉太极圈:动作开始以意领气由丹田到手后,双手缓慢抬起与脐(神阙穴)平,手心向下,虎口相对似太极圈形,松肩垂肘,肩、肘、腕又呈自然的半圆形,松胯敛臀,双腿弯曲。

然后,双手平行向左前方、正前方、右前方揉运圆圈,当双手往左前方揉运时,体重移到左腿,右腿向右方横跨一步。当双手揉运到右前方时,左腿收回并拢,如此揉运20次后,以相反的方向再往回揉运20次。动作要柔和缓慢。

呼吸:当双手往左前方揉运时吸气,揉圈到腹前时呼气。吸气要到丹田,小腹有充实感为好,呼气小腹要凹回去。呼吸要深长,动作要轻柔,一动全身动,一静全身静,动中求静,静中有动。

其他

1.脐部敷药疗法

(1)生五灵脂24g,生青盐15g,乳香3g,没药3g,夜明砂3g,地鼠粪9g,葱头3g,木通9g,麝香少许。上药共研细末,用水和面制作圆圈,置脐上,将药末6g放入脐内,再将槐皮剪成钱状,放于药上,以艾炷灸之,每岁1壮。本方适用于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证。

(2)十全大补汤陈皮加倍,远志减半。常法用香油炸枯,取汁去渣,黄丹收膏,摊纸上或布上,外敷肚脐,隔日更换1次。本方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

2.熏脐法

五灵脂(生用)24g,青盐25g,乳香、没药、葱头(干)各3g,夜明砂6g,地鼠粪、木通各9g,麝香少许,共研细末。以6g放于脐内,用槐皮剪成钱状,放在药上,以艾灸之,每岁1壮。

3.调摄护理

(1)避风寒,适寒温。虚劳过程中,感受外邪耗伤正气,通常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而虚劳病人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又容易招致外邪入侵。故应注意冷暖,避风寒,适寒温,尽量减少伤风感冒。

(2)调饮食,戒烟酒。人体正气全赖水谷以资生,故调理饮食对虚劳至关重要。一般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对辛辣厚味,过分滋腻、生冷不洁之物,则应少食甚至禁食。吸烟嗜酒则有损正气,应该戒除。

(3)慎起居,适劳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根据自己体力的情况,可适当参加户外散步,气功锻炼,打太极拳等活动。病情轻者,可适当安排工作和学习。应适当节制房事。

(4)舒情志,少忧烦。过分的情志刺激,易使气阴伤耗,是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则有利于虚劳的康复。

同类推荐
  • 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常见病中医辨证食疗

    本书简要介绍了中医食疗的发展简史、作用和特点,并根据各系统常见病证进辩证,详细介绍了其相应的食疗原则、食疗组成、烹制方法、食用方法及禁宜食物,最后还介绍了食疗与养生。
  • 看病就医指南

    看病就医指南

    作者站在普通就医者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怎样选择医院、怎样叙述病情和病史、如何与医生沟通并理解医疗过程及行为、如何正确配合医学检查、怎样留取检验标本,以及正确理解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健康体检、婚前体检的意义等内容。
  • 捏脊疗法治百病

    捏脊疗法治百病

    捏脊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疗法,可谓老幼皆宜,治疗保健皆可,医院、居家皆能施行。是您走上健康之路的又一得力助手。
  • 办公室手指操

    办公室手指操

    总感觉疲惫不堪?肩颈疼痛频频光顾?整天坐着,腿都坐肿了?每天8小时奋战在电脑面前的你是不是总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找时间运动了!但结果呢?坚持不下去!《办公室手指操》正是为办公室一族量身定制的,手指操这种微运动,每天只要5分钟,不用去健身房,不用大汗淋漓卖力运动,只要在工作间隙做上几分钟,就能让你精神饱满,每一天都活力四射!
热门推荐
  • 顾先生你的猫跑了

    顾先生你的猫跑了

    “顾先生,你的猫跑了!”“没事,我知道她去了哪里,跑不掉的。”
  • 下午两点的约定

    下午两点的约定

    时光的沙漏是决择生死的倒计时,下午两点的约定成了迷雾重重的目标。焚烧的双重面具的黑色火焰变成了点燃导火线的凶手,擦亮的火花照清了的迷雾重重。这道推理题究竟谁胜谁负?是凶手?还是侦探?
  • 棋圣

    棋圣

    《棋圣》家国情仇,飘萍往事,不堪回首。艰辛的知青生涯、莫名的流言中伤,促使一对年轻人早食禁果,继而愤然出走。新时代开启,中国围棋的春天到来。在中日围棋对决的擂台上,已经风雨砥砺的薛新雨而对四大高手,力挽狂澜,绝地反击,实现了惊天大逆转,终成“起三百年之衰”的“棋圣”。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碎相思,红颜劫

    碎相思,红颜劫

    集团董事长之女却备受欺凌,意外穿越,却碰上腹黑王爷,袒露心意后却不曾想和王爷双双回到二十一世纪,虐心开场,爆笑结局
  • 综漫之最强反派

    综漫之最强反派

    李潇站住你别跑!唐三在后面气愤地大喊你再跑一个把你腿打断。萧炎在后面追着。
  • 网游之我是狼

    网游之我是狼

    重新活在游戏中成为一匹狼,如何寻找自己的路,如何享受生活,这是个问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体xy

    人体xy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体亦是一方宇宙天地,细胞则是其中的生命根基。一吐一纳,人体谓之呼吸,细胞言之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