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5000000016

第16章 盛世隋唐南北宋(3)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即位时已得了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淮、程异等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有: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五坊是专门替皇帝养雕、鹘、鹞、鹰、狗的地方。在这里当差的太监,叫做五坊小儿。这些人横行霸道,用各种卑鄙手段来夺取百姓的财物),任朝臣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以图逐步收夺宦官的兵权。此外,顺宗和革新派还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蠲免苛杂,停止财政上的“进奉”。这些改革都具有进步性,但引起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与之相勾结的节度使的强烈反对。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就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不到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人逼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即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王叔文、王伾被贬逐,后王叔文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这次改革,历史上也称做“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武则天时期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从此走上下坡路。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赫赫王权转到宦官手中,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这两个恶疾附着在唐王朝身上,难以根除。虽然有个别皇帝曾在一些朝臣的帮助下,试图清除这两个毒瘤,但最终都由于根深蒂固,难以奏效。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就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

黄巢起义

唐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到唐僖宗(公元874~888年在位)统治期间,时局异常混乱,加之连年的天灾,矛盾爆发。

公元875年,王仙芝领导山东、河南农民数千人在长垣(今山东境内)起义,得到黄巢响应。黄巢起义军避实就虚,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向南方长驱直下,渡过长江,转战荆襄、皖南、浙东、福建。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南方重镇广州,并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发布公告:要率大军直捣长安,推翻唐朝统治。于是,起义军从广州北上,并于第二年渡过淮河,攻下洛阳。公元881年,他们占领长安,唐僖宗带随从宦官田令孜等仓皇逃奔四川成都。几天之后,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齐。

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余势力,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公元883年,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公元884年,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军决战时,兵败自刎,起义失败。

从公元859年年末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先后长达二十五年之久,特别是黄巢起义,历时十年。

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唐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军阀朱温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并于公元907年,废黜唐帝,自称皇帝,以梁为国号,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这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吴越国、闽国、荆南国、楚国、吴国、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为“十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意思。所以欧阳修在他主编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是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段乱世持续的时间只有五十多年,这表明随着封建统治的深入,统一的趋势越来越强,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五代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于火药、印刷术的发展以及词的出现。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诸国都在南方,它们较少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长,这对我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五代时期,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自北魏开始,契丹族逐步发展,到了唐朝末期已经强大起来。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北方地区,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平稳关系。辽中叶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当女真族展开强大攻势时,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由于契丹的声名远扬,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在五代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他们与契丹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黄袍加身

后周时期,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后周的政局不稳。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做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晚上,大军驻扎在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一些将领们私下商量,现在政局不稳,咱们拼死拼活地打仗,将来还不知落得什么下场,还不如拥立赵匡胤做皇帝,以后就会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将士们全起来了,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士兵高喊:“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

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于是大军返回京城,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到达京城后,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正式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

建立政权后,赵匡胤采用各个击破、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加强了对契丹的防御。

杯酒释兵权

赵普与宋太祖赵匡胤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没有好好读过书,后来就一直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宋朝开国后,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论语》。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作决策。”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有一次,赵匡胤晚上去他家里商量紧急政务,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一看原来是《论语》。赵匡胤有些奇怪,就问道:“《论语》是小孩子启蒙的书,你为什么还要读它呢?”赵普回答:“《论语》中有治国的大道理,臣已经用半部《论语》帮陛下打了江山,现在要另外半部来帮助陛下治理天下。”在这之后,赵匡胤更加重用赵普,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都会找赵普来商量。赵匡胤登位之初,对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十分不放心。因为他深刻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的巨大能量。一天,他把心中的忧虑告诉了赵普,并希望找到解决的办法。赵普说:“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因此必须剥夺他们的兵权。”赵匡胤恍然大悟,决定按照赵普说的来做。

公元961年的一天,禁军大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设宴相待。酒过三巡,赵匡胤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我整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赵匡胤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追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之你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指示一条“可生之途”。赵匡胤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很短暂,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出守地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第二天都称病辞职。

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独揽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励精图治的宋太祖

宋太祖在位期间,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地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本书对世界十大帝王的人生故事做了介绍,包括:埃及最伟大的法老、铁血大帝、欧亚大陆的征服者、罗马帝国的无冕之皇、俄国帝国之父等。
  • 其实他并不坏

    其实他并不坏

    他没死的时候,就有人说他坏,死的时候,许多人说他坏,死了之后,一直有人说他坏,可是,也有许多人说,其实他并不坏!
  • 乱世争霸系统盘他

    乱世争霸系统盘他

    看腻了中华5千年历史,那我们就来新的大陆,用我中华英雄征服新的天地吧!没有什么不可能,因为我有系统!!!(主要是历史可贵,我不想糟蹋我们的中华的历史!)
  • 穿回古代当太监

    穿回古代当太监

    杨伟:我不得不说两句了,你看看人家那穿越的,最差也是王侯将相叱咤风云,什么统治地球称霸宇宙那都不是什么难事儿。我特么这个穿给我越的啊!我特么,算了,我已经连卧槽都懒得卧槽了。咳咳,骚瑞,有些失态,大家好我是杨伟,一个平凡而又肾虚的男人,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穿越者,我为自己代言。
  • 民国风云册

    民国风云册

    黄正听从父命选择参加军校,毕业于中央军官学院,用坚强的意志在训练和实战中不断成长,成为一名真正的铁血勇士。他目睹……
热门推荐
  • 培养最棒的男孩

    培养最棒的男孩

    本书以众多名人的教育事例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男孩的生理、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展开,全面揭示了男孩从孩童向男人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所有最关键的问题。
  • 天元浩劫

    天元浩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浩劫降临人间,不知道所为神仙在何处,谁来救世,唯有谕尔
  • 真相、谎言与宣传(第二部)

    真相、谎言与宣传(第二部)

    本书是《真相、谎言与宣传·第一部》的续集,既是作者经历种种风雨的回忆录,又是旅行见闻。语言生动流畅而尖锐,同时妙趣横生,不乏幽默感,常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 人仙演义

    人仙演义

    本书讲诉一个现代青年修行的经历,解密神奇的武术气功,玄奥的道术丹法,博大精深的中医,诡异的密宗修行,神秘的相法。。。。什么是仙?什么是道?本书带你走进真实的修真世界。。。。。太极,形意,八卦,古传易筋经,古传内功,三丰通神劲,纯阳丹法,吕祖百字碑,周易参同契,黄帝内经,难经,纳洛六法,拙火定,逆人形法,江湖金口诀。。。。。失传多年的东西将在本书出现。。。。。。。江湖传言:人仙录出,天下大乱!得此书者,可升仙!千年之后再现江湖,是希望还是骗局?敬请观看《人仙演义》
  • 都市妖孽战帝

    都市妖孽战帝

    【热血爽文,主编力荐】当年,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惨死,家族被灭,如今,他浴火重生,王者归来……
  • 昭华吟

    昭华吟

    他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所留唯一一滴精血所幻化的神,是天地间最尊贵的东极帝君。传说,他深居简出,清冷孤傲,风华绝代,为人如万年寒冰,不苟言笑,俗称——面瘫。她——昭华圣主,倾城脱俗,由天地间第一圣地幽冥圣地唯一一朵冰莲所孕育出的生命,是幽冥圣地第一位圣主,唯一与天地同寿的天地之灵,由腾蛇、朱雀伴生,倾城脱俗,面若桃花,千百万年不曾出世,神秘莫测。神历一亿三千五百六十万年,神界的尊贵的东极帝君下界历每千年一次的凡尘劫。与此同时,幽冥圣地的昭华圣主下界历情劫。两个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神,在凡世展开爱恨纠葛,当再归神界时,又是谁追?是谁躲?
  • 史上第一帅神

    史上第一帅神

    天不生李元,万古如长夜。多年以后,当李元的帅气值突破天际,超越无极限,成为一代终极帅神的时候……他坐在专属于帅神的宝座上,面对台下万千美少女的欢呼声……他准会想起他得到那不太正经的帅神系统的那个早上……那个早上,他完成了第一个任务,获得了一个奖励,那是一切的开端……
  • 巫师历史

    巫师历史

    历史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而超凡世界的历史更是重复一次又一次的教训。巫师文明是什么时候跳出了命运的漩涡?答案就在巫师历史之中。关键词:世界战争、文明发展以此向我看过的诸多巫师文致敬!#新人新书,读者老爷嘴上留情#
  • 暗黑彼岸

    暗黑彼岸

    你有你的使命,我有我的柔情爱你的热血年少,恨你的年少无知蓦然间往事血雨腥风我,司马白麟在此发誓就算被千夫所指我也甘愿为你牺牲一切
  • 五灯严统目录

    五灯严统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