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5000000038

第38章 工业革命时期(2)

1859年11月底,达尔文的巨作《物种起源》(全名为《论物种起源: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正式出版。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巴斯德发现病菌

路易·巴斯德,是法国的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是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巴斯德出生于法国汝拉省多尔一个贫苦的皮鞋匠之家,但他从小就很努力,在父亲的鼓励下,前往巴黎,进入大学进修。此后在学校生活中他曾致力于各种化学研究。1848年他成为物理教授。1854年,巴斯德应聘到德国一所大学出任化学系主任。

1865年,法国南部蔓延着一种可怕的蚕病,使养蚕业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一种病疫造成蚕的大量死亡,南方的丝绸工业也因此遭到严重打击。

路易斯·巴斯德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到法国南部实地调查。他首先取来病蚕和被病蚕吃过的桑叶仔细观察,一连几天和助手通宵达旦地工作。很快,他通过显微镜发现蚕和桑叶上都有一种椭圆形的微粒。这些微粒能游动,还能迅速地繁殖后代。他找来没病的蚕和从树上刚摘的桑叶,在显微镜下,发现了那种微粒。“这就是病源!”巴斯德兴奋地叫了起来。他立即告诉农民,把病蚕和被病蚕吃过的桑叶统统烧掉。这样,蚕病被控制住了。

通过蚕病事件,巴斯德为人类第一次找到了致病的微生物,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病菌”。

此后,巴斯德开始研究人类致病的原因,结果发现了多种病菌。他还发现在高温下,病菌很快就会残废,于是他向医生宣传高温杀菌法,可以防止病菌传染。现在,我们医院里使用的医疗器械,都要用高温水蒸汽蒸煮,这就是用巴斯德发明的消毒方法,后人叫它“巴氏消毒法”。

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巴斯德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地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

1880年,法国鸡霍乱流行,怎样才能使鸡不得传染病呢?这成了巴斯德新的研究课题。不久,他向科学院送上了自己的研究报告,他发现了传染病的免疫方法。

巴斯德把导致鸡霍乱流行的病菌浓缩液注射到鸡身上,当天鸡就死了。病菌浓缩液放了几个星期之后,巴斯德又给鸡注射,鸡却没有死。经过多次实验,巴斯德认识到,病菌放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毒性大为减少,而且还有抗病的效力。这样,他就制成了鸡霍乱疫苗,注射后,能增强鸡的抵抗力,防止霍乱传染。

掌握了制造疫苗的方法之后,巴斯德就开始研究使人类致病的病菌。他组织学士们和助手们进行了无数次实验,制成了伤寒、霍乱、白喉、鼠疫等多种疫苗,控制了多种传染病。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它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命名。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毕生致力于炸药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一生共获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对于自己的发明被用于破坏,诺贝尔感到震惊和遗憾。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遗嘱提出,将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瑞典议会通过了《颁发诺贝尔奖金章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出资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该奖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五个奖项同时颁发。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电灯、留声机、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的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八岁的时候才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便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爱迪生开始博览群书,尤其对物理和化学特别感兴趣,少年时期的他一边卖报、做小生意,一边组建他的化学实验室,有一次在火车上他的化学药品发生了爆炸,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

1869年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之后他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在纽瓦克,他发明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1872~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五十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的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词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居里夫人与镭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他1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但居里夫人从不追求名利。她把献身科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宗旨。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

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三年零九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极为哀痛,但这并没有动摇她献身科学的意志,她决心把与丈夫共同开拓的科学事业进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并出席了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决定放弃炼制镭的专利权。她认为,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她曾经对一位美国女记者说:“镭不应该使任何人发财。镭是化学元素,应该属于全世界。”这位记者问她:“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选挑,你最愿意要什么?”她回答:“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买不起它,它太贵了!”原来,居里夫人在丈夫死后,把他们几年艰苦劳动所得,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这位记者深为感动。她回到美国后,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居里夫妇,并号召美国人民开展捐献运动,赠给居里夫人一克纯镭。1921年5月,美国哈定总统在首都华盛顿亲自把这克镭转赠给居里夫人。在赠送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居里夫人又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内容,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绝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产。”

居里夫人晚年在镭学研究院工作,亲自指导来自外国的青年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在她培养的许多优秀科学家中,有中国的放射化学创始人郑大章和物理学家施士元教授。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

莱特兄弟与飞机

莱特兄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哥哥威尔伯·莱特生于1867年4月16日,他的弟弟奥维尔·莱特生于1871年8月19日,他们从小就对机械装配和飞行怀有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们的父亲从欧洲回来,带来了一个飞螺旋,把飞螺旋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发出呜呜的声音,向空中高高地飞去。玩过之后,兄弟俩便把飞螺旋拆开了,想从中探索一下,它为何能飞上天去。从这以后,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就萌发了将来一定制造出一种能飞上高高蓝天的东西。这个愿望一直影响着他们。

从1896年开始,莱特兄弟就一直热心于飞行研究。德国的奥托·李林塔尔试飞滑翔机成功的消息使他们立志飞行。而1896年李林塔尔试飞失事,促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飞机的平衡操纵上面。他们特别研究了鸟的飞行,并深入钻研了当时几乎所有关于航空理论方面的书籍。这个时期,航空事业连连受挫,飞行技师皮尔机毁人亡,重机枪发明人马克沁试飞失败,航空学家兰利连飞机带人摔入水中,等等,这使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

莱特兄弟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除了进行一千多次滑翔试飞之外,还自制了两百多个不同的机翼进行了上千次风洞实验,修正了李林塔尔的一些错误的飞行数据,设计出了较大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滑翔机的留空时间毕竟有限,但假如给飞机加装动力并带上足够的燃料,那么它就可以自由地飞翔、起降。于是,兄弟俩又开始了动力飞机的研制。莱特兄弟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不久,他们便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和高效率的螺旋桨,然后成功以把各个部件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

1903年,他们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这架飞机的翼展为13.2米,升降舵在前,方向舵在后,两副两叶推进螺旋桨由链条传动,着陆装置为滑橇式,装有一台70千克重,功率为8.8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这架航空史上著名的飞机,现在陈列在美国华盛顿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1904年,莱特兄弟制造了装配有新型发动机的第二架“飞行者”,在代顿附近的霍夫曼草原进行试飞,最长的持续飞行时间超过了5分钟,飞行距离达4.4千米;1905年又试验了第三架“飞行者”,由威尔伯驾驶,持续飞行38分钟,飞行38.6千米。

1906年,他们的飞机在美国获得专利发明权。莱特兄弟飞行的成功,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直到1907年还为人们所怀疑;反而是法国于1908年首先给他们的成就以正确的评价,从此掀起了席卷世界的航空热潮。他们也因此终于在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威尔伯·莱特于1912年5月29日逝世,年仅四十五岁。此后,奥维尔·莱特奋斗三十年,使莱特飞机公司成为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商,资金高达百亿美元。奥维尔·莱特于1948年1月3日逝世。

同类推荐
  • 党卫队前进

    党卫队前进

    主人公由21世纪的刚毕业大学生穿越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他的未来将会如何?战争与阴谋,铁与血的较量,走向时代的巅峰,只是为了生存,这样的人生是否能够称得上真正的幸福?穿越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异能,唯有前世的乱七八糟的知识,是他改变历史,还是时代的浪潮将它淹没?名字究竟是一种符号,还是注定了事物的本性?是否只有杀戮的信念才能让所有盟友感到安心,让敌人时刻颤抖?他的故事正在进行中,期待你的一路同行……-----------------------------------------书群:剑胆琴心群号:47320453-----------------------------------------我的武侠新书《恰同学少年》(书号:1417103)另强烈推荐《国战1915》,此书已上架,不错!
  • 我在李唐做卧龙

    我在李唐做卧龙

    古有仓颉造字,今有诸葛青云,穿越李唐。(没有系统)单女主——————文章纯属胡诌,不要将正常历史对号入座
  • 国家救赎

    国家救赎

    这是一本气象雄阔的人文主义大历史著作,作者文笔酣畅,见解卓越。本书回溯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光绪和邓小平的求变史实,梳理出我国源远流长的改革传统。作者以史为鉴,联系郭宝成“神木模式”的改革成败、袁世凯的历史改革案、仇和事迹、地方改革第一人张楚和“无极之路”创造者刘日等当代大事件及其主导者,对当下中国的改革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总结出了中国式改革的启示录。本书从经济、社会以及反腐等多方面论证,中国必须改革,必须走法治之路。
  • 诸朝争霸

    诸朝争霸

    在绝望中复苏,在古老王朝中崛起。远古帝王们生前被百姓敬仰,死后也要享受万民香火。
  • 东汉的路

    东汉的路

    劫后重生的路人,过惯了太平安乐的日子,在这个不仅温饱,连自身安全都没保障的年代,以后的路如何走下去,又会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改变....穿越文,但也属于考究型,尽量符合主角穿越时的历史社会,不会无节制的爽。
热门推荐
  • 拽妃无心得君宠

    拽妃无心得君宠

    她,被人灌下剧毒丢下悬崖,清醒时已经没有了所有的记忆,五年间为了解去体内的剧毒,吃不不少苦楚。他,冷漠异常的帝国天子,做事狠绝、不会给敌方留一条活路!从五年前的那一天开始,再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影响他的情绪……第一次见面他激动的撕开她的上衣,不知看见了什么,激动的把她抱在怀中“你真的是……你真的没有死……”从此以后,她郁闷的与皇后为敌、郁闷的与嫔妃斗计、郁闷的与太后斗智。想要在皇宫活下去,就只能比毒蝎更毒、奸妃更奸,真要比宫斗,我们的女主也是棒棒哒~~
  • 默过路桥

    默过路桥

    “愁断天桥何处情,默默相依胜凄清。碧落黄泉,两处难寻芳华继颜柔何时,离卿忧阁奈情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本公主乃公主苏玖桥,你是谁?”“公主殿下,在下上官默。”……“听好了,我是桥集团大小姐黎之桥,是比那个世界首富稍微差那么一丁点的世界第二富的大小姐”“大小姐您好,我是世界首富”
  • 姐姐和哥哥为什么这么强

    姐姐和哥哥为什么这么强

    “我也能跟上姐姐和哥哥的脚步了。”星扬想着,操控的鼠群试图绞杀眼前的变异体时,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接着眼前的变异体被分成了血雾,哥哥一脸担心的将她护到身后。……躲好了,这些都不需要你帮忙……星扬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姐姐,继续操控的鼠群完成自己的大事……
  •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地理大发现(中)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地理大发现(中)

    《世界大发现纪实系列丛书》共有五册,分别是《拨开宇宙的迷雾——天文大发现》《精彩地球——地理大发现》《自然世界的奇迹——考古大发现》《地下深处的秘密——考古大发现》《神奇分界线——北纬30度的秘密》。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甚至生命。每一次震惊世界的发现,都给人类带来无价的物质或精神果实,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自然或历史的本来面目。
  • 三世源劫

    三世源劫

    红尘情缘,三世相恋,三世别离,永世相守。取你一滴泪,洒落人间万世缘。
  • 我剑独狂

    我剑独狂

    一滴龙皇血,慢慢修仙路。大道三千,我自一剑独尊!狂傲少年剑指苍穹,任你邪魔真仙,谁可当我恨天九剑?一剑山河碎,一剑岁月催,一剑星河转,一剑入轮回。蝶舞翩跹,似水柔情,更得空灵飞剑!剑道独尊的世界,管他谁为帝,谁称王?仰天长啸,我自一剑独狂!
  • 大元奸臣

    大元奸臣

    这是关于另一个相似世界的故事,这里是半仙主宰的天下,但半仙也有危机。开局一本天书,宫千柏就有了整个世界!凭借上百历史名将,收拢当世英豪,给这个世界的百姓以安乐和祥和,给这个世界的半仙以成为地仙的道路。当迷雾散去终成圣帝,这一切是不是最终的结局?
  • 萌妻有约:薄少宠妻无上限

    萌妻有约:薄少宠妻无上限

    传说中那个富可敌国的男人不仅垂垂老矣,相貌丑陋,而且,还疯狂变态,善于用各种怪招折磨女人……直到后来的某一天,初小桃兴奋的追在那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男人后面:“大叔,我想好了,我要给你生猴子!”男人回头,一脸严肃:“叫老公!”……“总裁,夫人在学校被欺负了!”“把全市最顶层教育部门的领导召集到我办公室开会!”“总裁,夫人把公司烧了!”“这丫头,也不怕烫着手。”“总裁,夫人说忽然想吃烤红薯!”“等下我开那辆限量版迈巴赫亲自去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他轻轻附在熟睡中她的耳畔:“丫头,余生不做你的大叔,要做就做能为你遮风避雨的大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任剑主报复心极强

    这任剑主报复心极强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莫尘以为,只要让他经历你之前所经历的,那他的悲欢就会尽最大程度的与你的接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