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7700000022

第22章 “念佛,坚持不懈”的思想(2)

禅院里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规,趁着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老和尚听周围的居民反映了好几次,终于也起了疑心,决定去查探个究竟。

又是一个月光如霜的晚上。老和尚悄悄蹲在花丛里,一边听虫儿蛙儿低声嘶叫,一边留神注意观察禅院的那堵矮墙。

过了一会儿,一个贼头贼脑的小和尚搬着张小椅子,悄没声地溜到墙角那儿。他看看四下没人,就把椅子放在墙边,自己踏着椅子翻墙出去玩耍了。

老和尚从花丛那儿站起来,叹了口气,心想我该怎么处罚这个小家伙呢?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径直走到椅子那儿,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来……

半个时辰过去了,小和尚也玩累了,就顺着老路翻进墙来,踩着柔软的“椅子”!

奇怪,椅子今天怎么这么软?小和尚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老和尚的脊背。小和尚吓得全身发抖,不知道师父会怎么惩罚他。

“天气凉了,快点回去睡觉吧。”老和尚揉着脊梁骨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啊。”

小和尚的脸马上红到耳根子了,又羞又愧地跑回房间。

这件事很快在禅院里面悄悄传开了,大家都佩服老和尚的宽容海量,再也没人晚上翻墙出去玩耍了。

老和尚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既遵守了佛家的慈悲为怀,又用宽容的态度引导小和尚遵守戒律,并引得众僧都不越矩。而下面这个极事更值得我们深思。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十分聪慧,颇具慧根。老和尚博学多才,把自己所学全部教给了小和尚,想让他以后继承自己的衣钵。

小和尚下山化缘,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最终留在了尘世,没有回庙。

小和尚没有回来,老和尚以为他被人拐卖,痛苦万分。

留在尘世的二十年中,小和尚得到了很多,功成名就。

一天,当他看着窗外的流水、天上的浮云,他猛然醒悟!终于,他回到庙里,跪在老和尚面前,请求原谅。

小和尚失踪后,老和尚走遍了大半个国家,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可是今天,小和尚竟然回来了,请自己原谅,老和尚愤怒了!

老和尚看也不看小和尚,一边采着蘑菇,一边指着胸前的念珠,说道:“我能原谅你,可佛祖会原谅你吗?要我原谅你可以,除非这佛珠也能长蘑菇!”说完,拂袖而去。

佛珠上怎能长蘑菇?知道师父不能原谅自己,失望的小和尚又回到了尘世……

第二天,老和尚睡醒了,一睁眼,就看到胸前的念珠,还有木板床上,满满地长着大大的蘑菇。

老和尚顿然醒悟。这世间有什么不能谅解呢?最宝贵的其实是一颗真诚悔改的心呀!

老禅师固然顽固,但小和尚的果报也是自己招来的。所以说戒律不可破。人生活在社会上也是一样,触犯法律,会有牢狱之灾,即使昩着良心钻了法律的空子,也会让人瞧不起!自己也会一生心中不安。

5.点滴功勋岂自然

“点滴功勋岂自然”,有为功德要慢慢一点一点做,今天做一点好事,每天做一点好事,累积起来,等于人独资盖一个庙子。盖这个庙子也是一天一天把它盖成功的。

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他要求十分严格,而他在为人父以后,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子女的,因为他明白“宝刀剑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获得成功,必得经受一番常人不得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苦练。

大饼是擀出来的,铜铁是炼出来的,人才是锤炼出末的。所以,当有鞭子向我们挥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头抬得更高,杷背脊挺得更直,练就一身硬功夫,以后就不会怕鞭抽之苦了。

寒冬腊月,有一个名叫“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

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命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过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息,尚且有一丝呼吸,于是便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一拳打过来,大吼:“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擦鼻涕的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他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是滴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锤炼下可以日益强壮,最终能找到自己的天空。”

师出高徒,而且也只有高僧的承受严师的磨炼,当他获得不一般的成就时,就有了人人羡慕而无法达到的境界。

洞山禅师责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用功,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云居禅师回答:“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问:“爬哪一座山?”

云居禅师答:“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问:“你的意思是说,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吗?”

云居禅师道:“也并非如此。”

洞山禅师问:“那么你总得找个出路呀!”

云居禅师道:“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问:“假如你没有出路,又怎么能和我相见?”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一次问云居禅师道:“你去哪里了?”

云居禅师答道:“我去爬山了!”

洞山禅师进一步问:“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真诚地回答道:“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

云居禅师照实说道:“没有。”

洞山禅师嘲笑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不服气地说道:“假如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道:“你为什么不住在那里呢?”

云居禅师道:“我并非不愿住在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道:“我很早就想可能你已经到过那山上了。”

修道如同爬山,过程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是否已经到达过山顶、山顶上的风光感受如何,也只有自己知道。

而在艰苦中砥砺孩子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古人比现代人更有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唐朝有个名叫裴休的宰相,虔诚地信奉佛教。

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认为这种少年仕进、轻易就飞黄腾达是不利于儿子成长的。因此执意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最辛苦的“水头”做起。

于是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不得不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烧火,烟熏火燎,早起晚睡,还得跟寺院的学僧一起吃素饭!几个月下来,风流倜傥的小伙子面皮也黑了,脸庞也瘦了,手上、肩上全是干活的茧巴,每次他要求回家,父亲总是说:“再等一段时间吧!”而寺院里的学僧也并不因为他是宰相公子就特别照顾他。

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又轮到裴文德挑水,这位身心疲累的翰林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地发牢骚道:“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刚巧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个道理被无数辈人唠叨了几千年,可是现代的家长又有几个家长真的能够做到像裴休这样呢?无怪乎现在温室的花朵越来越多。

6.行到有功即是德

为善去恶而止于至善,行到了就是有功,就是德行的成就,所以千万注意古人的一句话:“行到有功即是德”,也就是事到有功即是德。什么是功德呢?必须一切有成果,行为到了,有成果,有功勋,才是真正的德行。

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调动全身的积极性,达到言行一致的手合一的至高境界。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全心全意地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行、有暴、有勋。

有位名叫大年的学僧,喜好雕刻佛像,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指导,雕刻出来的佛像总缺乏佛性。于是,大年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得到无德禅师指导。

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地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他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始终没有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连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也没说。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

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慰地笑道:“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合一’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量力而为就行。但谨记一定要尽力而为。

佛在一国传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和众比丘。

当时,都城中有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常以乞讨活命。听说国王正在为佛和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欢喜。老妇人也想向佛等沙门贡献点什么,可是环顾左右上下,家中无一长物,便无奈地低头叹息起来。

忽然,贫妇看到了别人施舍给她的一点黄豆,顿时心中一亮。老妇人赶忙来到王宫,想进宫把这点黄豆供在佛的面前。门人看着这个衣衫破烂的贫妇,捧着一点黄豆竟想进入王宫中供奉佛陀,觉得很可笑,坚决不放她进去。

佛在宫中遥知此事,便以神力取来了贫妇手中捧着的黄豆,并且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恼火,叫来厨师要处置。

佛在旁边连忙劝说道:“大王啊,事实上不是厨师的过错,这些大豆是宫外一位贫妇布施的。”

国王仍然很不高兴。佛接着说:“这位贫妇一片真善之心,虽是小小的一捧黄豆也能协助国王大施饭食。所以,饭中皆有黄豆。”

国王很不以为然地说:“这点黄豆算得了什么,怎能与我这么丰厚的布施相比呢?”

佛却说:“贫妇施豆虽然微薄,但将来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大王。”

国王不解地问:“难道我用这么丰盛的佳肴供养比丘还比不上贫妇的一小捧黄豆的布施功德吗?”

佛向国王解释说:“贫妇的黄豆虽少,却尽其所有而行布施;国王布施虽多,却全都来自于百姓,于国王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很多,国王的布施很少,因而贫妇将获得的福善定多于国王。”

国王听了佛的这番话深受启发,立即命人把贫妇请进宫来。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只是一颗普通的沙砾,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所以,若要使自己得到别人的赏识,那你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同类推荐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文学朝圣》写大手印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妙用,以及雪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实践大手印的生命轨迹,包括创作随笔、创作谈、作品序跋集、文化随笔、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开启文心、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故乡、文化般若、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文学衰微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文学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在无常中抓住永恒,应该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应该在虚幻中实现不朽;真正的文学,应该承载神性的大美,应该承载利众的大善,应该承载智慧的大真。
  •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宗教论丛1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所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性大学。从它开办之日起,学校开设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课程,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1995年我们申请宗教学硕士点,1996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立宗教研究中心,于1997年开始招收宗教学硕士研究生,以西北地区的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研究为主,设立了藏传佛教研究与管理、伊斯兰教研究与管理和宗教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进行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的宗教史、宗教思想理论、民族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 智慧心:星云说喻

    智慧心:星云说喻

    本书是《苹果上的肖像》、《禅师的米粒》、《点亮心灯的善缘》三本书的合集。用丰富多彩的小故事细细讲述星云大师的入世哲学。娓娓道来星云大师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如何游刃有余地转化。既能使佛法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得到普及,又能使为庸常生活所挤压的人们得到一片静心的场所。语言朴实生动,真切感人,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反派拯救事务所

    反派拯救事务所

    阮柒出车祸死了,却意外到了一个名叫“反派拯救事务所”的地方,一个自称“反派拯救系统”的小光球说她是它的宿主。要想复活只有一条路,就是完成任务,获得积分。为了恢复记忆,阮柒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 末世修真帝国

    末世修真帝国

    【书名改动过,近几日会换新封面】经历了3世的丧尸爆发的江奕,在第四世时觉醒了前三世的记忆,系统,重生统统都围着这个男人转,他看了看日历距离末世爆发还有3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狼寇

    战狼寇

    齐鲁长城,巍峨耸立。日寇来袭,野狼来欺,看我齐鲁豪杰,磨刀迎击。泰山余脉,章丘大地,烽烟四起,金家人掏狼窝、战贼寇、抗天灾,谱英雄传奇。章丘之南,垛庄山地,民众皆铁血御敌。金家儿郎,挥旗雄起,持枪卫国,谱英雄传奇。
  • 我这该削的能力

    我这该削的能力

    穿越到新世界后,林乞面临一个问题。生命如何才能处于生与死的状态?植物算生命吗?十几株化血草被他连根拔起...小蚂蚁算生命吧?整个窝的蚂蚁被他一只只的用来做实验.....
  • 山河策之采薇

    山河策之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要评选天下最悲惨公主的话,燕聆雪大抵也是榜上有名的。先是摊上个恋爱脑的母亲,又被迫拥有了眼里只有权势的父亲,兄弟是不怎么友爱的,姐妹也不尽是和谐的;天降了一个相公,看着英姿飒爽一表人才,却是个软心肠,最喜欢做烂好人,连累她也跟着受罪。不过不打紧,燕聆雪是全越国骨头最硬,也最记仇的女人,让她吃亏,可是要等着受百倍报复。“从今天起,我正式成为你的师姐,你要乖,有好东西要记得先献给师姐,明白?”“明白的师姐,我会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你的师兄,哎哎别动手嘿……”搞笑的相遇并不能影响燕聆雪白捡一个好夫君,但是命运从来不会给她好脸色。她的一生,就是征战与麻烦并存的一生。精疲力竭,将踏上归途,还有重重责任等她去担,但是燕聆雪会是靠谱的人吗?“再议,都再议哈,嘿嘿,我先歇着去了……”
  • 驱狼魔妃

    驱狼魔妃

    前世的她是冷酷无情嗜血成性的杀手,一遭穿越成了异世众人可欺将军府的三小姐。以武为尊?元素?武士?法师?魔兽?这些是什么东西?她林鱼跃何时沦落到人为刀俎她为鱼肉的地步。爱她之人不得善果,她怜惜之人离她而去。好一个所谓的天煞孤星。她韬光养晦步步为营,她清冷淡然杀伐果断。她以万千亡灵为利器,傲世群雄。以狼为骥,驰骋天下。
  • 狂霸九霄

    狂霸九霄

    本人第一次写书,不好见谅。等级制度:淬体境,灵气境,灵魄境,蜕凡境,化灵境,元灵境,灵通境,灵尊境,神,神君,神皇,神尊,神帝,圣神,圣帝。乾坤掌握者
  • 文世论

    文世论

    《文世论》世间冷眼,与我何干?一过无痕!世间凡俗,我自笑之,不与多说!世间情仪,两肋插刀,是我心交,投桃报李,呜呼哀哉!世间真爱,乃我追求,纸醉迷金,自此无求,快哉快哉!世间大义,国家兴亡,匹夫有则,舍生忘死,死即是生!
  • 死神之暗皇

    死神之暗皇

    阴间大战,身为阴魂使的他,为保护阴主而亡。苏醒之际,他以源和为名,是位与蓝染惣右介同届的无名死神,在尸魂界,因为灵魂转换而崛起。格局变动,牵扯的,远非死神与灭却师。东静灵涏建立,海洋中的生灵,灵王降世,海王威势,诸人怒起,诸神足迹,谁能走到最后,心机算尽,谁才是暗中的皇者,震摄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