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7700000026

第26章 “一切都是佛”的思想(3)

慧忠国师:“请问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还是雌山?”

太白山人瞠目结舌,不知所对。

慧忠国师又指了指地,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山人这次学乖了,含糊道:“这要算一算才可知道。”

慧忠国师在地上写了个“一”字,问道:“这是什么字?”

山人马上答道:“一,这谁不认识!”

慧忠国师不以为然地纠正道:“错了!土上加一,应该是‘王’字,怎么会是一字呢?”

慧忠国师接着问道:“我再请问你,三七等于多少?”

山人:“三七是二十一,这谁不知道?”

慧忠国师:“我说了是乘法吗?三和七加起来是十,怎么一定是二十一呢?”

太白山人涨红了脸,灰溜溜地告辞了。

代宗皇帝又佩服又高兴地说道:“我的皇位不是宝贝,国师,你才是真正的宝贝呀!”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现在每天在电视上自吹自擂自誉为某某专家、某某教授之人,有真才实学的有几个?而真正的高人,只死都认为自己不过是凡尘中的一粒罢了。

峨山禅师是白陷禅师晚年的得意门生,他领悟不仅禅理非常深刻,而且回答别人的问题时能够随机应变,很像白隐禅师当年的风格。

随着岁月的流逝,峨山禅师也老了。但是他琮是经常亲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天他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累得气喘吁吁,一个信徒偶然看到了,就奇怪地问:“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峨山禅师吗?您德高望重,有那么多的弟子,难道这些杂事还要您亲自动手吗?”

峨山禅师微笑着反问道:“我年纪大了,老年人不做杂事,还能做什么呢?”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打坐呀!那样可要轻松多了。”

峨山禅师露出不满的神色,反问道:“你以为仅仅只是念经、打坐才叫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做杂事也是修行啊!”

信徒因而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禅,而真正的禅师不是每天都在嘴上挂着禅的。就向南怀瑾先生自谦凡人,不允许别人称他为“大师”,而喜欢众人都叫他南老师一样。

8.天堂佛土一念间

西方人讲的天堂,其中布置都是西方式的,而且你注意,都是欧洲式的,那个神啊,空中的天使,也是欧洲式的;印度人讲的是印度式的,中国人讲的,穿的衣服是中国式的。究竟天堂或者佛土是什么形状呢?那就是说,随便你爱画成什么形状就什么形状,反正大家都没有去过。

南怀瑾先生在此讲的意思是:中国有中国的佛教,外国有外国的佛教;你有你的佛教,我有我的佛教。每个社会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思维也是不一样的,天堂、地狱是否存在?是的。不过,也只是存在于你的恩准当中,即一念意。

地方长官去拜访白隐禅师,问道:“佛门常说的地狱与天堂世界是真实的吗?”

禅师肯定地说:“是的。”

长官:“那么,请带我去参观一下。”

白隐禅师:“你这个可恶的家伙!长得难看,教养不佳,心术不正,真不知道你的爹娘是怎么生养你的?”

面对禅师滔滔不绝、越来越难听的辱骂,长官开始目瞪口呆,最后忍无可忍,勃然大怒。

长官随手拿起一根木棍,一边回骂禅师,一面用木棍往禅师身上打。

白隐禅师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紧迫不舍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气急败坏的长官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急忙跪下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笑着说:“你看,这就是天堂!”

地狱和天堂都只是人心理的一种感觉,你就可以活在天堂,也可以活在地狱,都只在人的一念之间。而且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不可模仿的。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院,因此吸引了众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这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3年后,他的一位门徒发现他在京都的一座桥下与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这位门徒立即恳求挑水禅师给他开示。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告诉他:“你没有资格接受我的指导。”

门徒问道:“要怎样我才能有资格呢?”

挑水禅师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桥下过上三五天的时间,我也许可以教你。”

于是,这位门徒弟子扮成乞丐模样,与挑水禅师共度了一天乞丐的生活。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挑水禅师于午夜时分同这位门徒将尸体搬至山边埋了,事完之后,仍然回到桥下他们的寄身之处。

挑水禅师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这位门徒却始终未能入眠。天明之后,挑水禅师对门徒说道:“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伙还剩一些食物在那儿。”然而这位门徒看到那肮脏的碗盘,却是一口也吞咽不下去。

挑水禅师不客气地说道:“我曾说你无法跟我学习,这里的天堂,你无法享受,你还是回到你的人间吧!请不要把我的住处告诉别人,因为天堂净土的人,不望有别人的打扰!”

门徒哭着跪下来,诉说道:“老师!你珍重吧!弟子确实没有资格跟你学习,因为你的天堂,弟子无法领会!”

这个弟子也许在常人看来太不能吃苦耐劳了。但也说明了,人人有自禅,如果都要像挑水禅师一样,那有洁癖的人岂不是连禅都不敢修了,所以这个弟子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禅,就像人人都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路一样。

9.众生都能成佛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不仅是凡人,凡有生命有灵知的生物,都能够成佛。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

南怀瑾先生在此,阐述了佛法的“众生皆是佛”性,而且他认为既然众生皆佛,那么有时人的本性就不应该受到改造而泯灭。

法眼文益禅师上堂说法,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头子和一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作为这个孩子的监护人,老头子从来不教孩子礼仪和做人的道理,只是让他自然成长。

有一天,一个四处云游的僧人,在老头子家里借宿,见孩子什么也不懂,于是教了他许多礼仪。

这个孩子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晚上,孩子见老者从外面回来。于是恭敬地走上前去问安。老者十分惊讶,盘问孩子道:“是谁教你的这些?”

孩子如实回答道:“今天来的那个和尚教我的。”

老者马上找到那个和尚,责备道:“和尚你四处云游,修的是什么心性啊;这孩子被我捡来养了二三年,幸好保持了他一片天然可爱的本心,谁知道这下子一下就被你破坏了!拿起你的行李快出去吧,我家不欢迎你!”

当时已经是傍晚了,又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是生气的老者硬是把和尚赶走了。

文益禅师说完后,许多僧人都恍然大悟,但仍有人不明白,于是,学僧问法眼文益禅师:“什么是各位佛祖的佛法?”

法眼文益禅师:“你自己也有。”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你还问谁呢?”

学僧问:“什么是佛祖成佛的秘密诀窍?”

法眼文益禅师:“全在自己领会。”

学僧问:“如何是佛?”

法眼文益禅师:“张三李四。”

文益禅师侧重于佛性的原本自足,他的禅悟观的意思是说佛性本来现成,只需顿悟而不可思量计较。

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要众生做,众生本是佛。每个人都是天真佛,对这天真之性,就不可刻意“装点”。行脚僧的愚蠢,就在于他违背了本来现成的原则。而非要打磨、破坏璞玉本身的天然浑成。

澄一大师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缘慧,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闭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澄一大师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缘慧。他把缘慧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缘慧赶快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澄一大师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直到现在,这样的人选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缘慧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澄一大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忠诚而勤奋的助手缘慧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澄一大师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缘慧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澄一大师的病床前时,病人膏肓的澄一大师硬撑着坐起来,抚着这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缘慧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澄一大师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澄一大师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缘慧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澄一大师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澄一大师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缘慧非常后悔,在叹息中度过了整个后半生。

保持自性,你就是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缘慧妄学佛法几十年,到头来还是要师父用生死点拨啊!南怀瑾先生讲到此,更点明了佛说的,一切生灵都是佛,而不仅仅是人。赵州禅师对此领悟颇深。

一位学生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所传递的心法?”

赵州说:“庭前柏树子。”

于是又有一位学生就去问他:“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

赵州肯定地回答道:“有。”

学生很机警地反问:“柏树子几时能成佛?”

赵州说:“待虚空落地时成佛。”

柏树子就等于肯定自己,这个问题不必再追问,追问下去只是徒增分辨,造成疏离而不契道罢了。但是学生愚痴,又问道:“虚空几时落地呢?”

赵州说:“待柏树子成佛时。”

禅家认为,尘世间的种种现象,被视为一种神性而予以肯定,它虽然是无情的物,但是无情却能对有情的众生说法,相对的互相肯定彼此的存在。在禅者的眼光中,一株草,一棵树,都有佛性。

从上面几个故事看来,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愚痴之人只多不少。曾看过某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一期节目。她在黑板上画了个圆圈,然后问下面坐着的可爱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孩子们的思维天马行空,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自己家里的杯子盖。而我们这位所谓的“儿童大师”一味摇头:“回答的不对,回答的不好!”然后,她公布了一个让人哑然失笑的答案:“这是一个圆圈!”多么可悲,正如漫画中画的,所以学生讲学校前是各种形状的,而出学校时,都变得跟老师一个形状了。

诚然,我们不可能让孩子象那个老者要求的那样,弃绝教化。但是,对于那些违背本性、扭曲人性的教育难道不应该摒弃吗?我们本性中的宝藏,是应该时刻珍惜,好好保护了。

同类推荐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8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琉璃慧光

    琉璃慧光

    本书为易菁先生对《药师经》的讲记,逐句消文纳义,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有独到闻发,十二讲内容将全经妙义尽释无遗。
热门推荐
  • 绝品鬼医

    绝品鬼医

    五百多年前太乙门下最杰出弟子钟铭,在闭关修炼之际,被仇家天苍门门主欧阳段给杀害。在危机关头,钟铭逼出三魂。由此,他三魂在世间飘荡几百年后,最终在一个黑漆漆的晚上,借体附身于子年子月子日出生的钟文涛身上。从此钟文涛再也不是那个屌丝钟文涛,而是拥有一身绝妙医术的神医,人生之路扶摇直上,揍二代,泡美妞,报血仇,扬名天下……
  • 总裁狂宠契约妻

    总裁狂宠契约妻

    本是抱着总裁虐我千万遍,我仍把总裁当初恋的决心嫁给了他,可谁知总裁竟然不喜欢这么温柔乖巧的。“肃祁扬,这就是你这么多年的罪状!”谁知肃祁扬连甩出三本笔记本。“你的罪状,我们今天一条一条好好数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异能女帝

    重生异能女帝

    【1对1男强女强】(虐文)顾染喜欢一个人十年,不,甚至许久,他已经不记得了,他知道那人冷情冷血,可他不在乎,他只想陪着那人,不惜抛弃族人,等待万年,只为等她回眸。她无情,冷血,残暴,她是秦家少主,也是领界领主,更是凤临国战神,她将自己的感情深深埋在心里,君若离:“顾染,离我远点”顾染:“我喜欢你”君若离:“你没资格”顾染发誓一定要追到君若离这躲高冷之花,从此领主大人身后多了一条小尾巴,怎么赶都赶不走。天元大陆突然出现丧尸,君若离一行人想查出幕后凶手,当真相大白时,他们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君若离要弄清她和佛华道人,凤凰古城三者之间的关系,
  • 致胡安

    致胡安

    学生时代总有些不自信的林意恬步入社会以后蜕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在参加一档节目时,她和作为主持人的胡安——她学生时代喜欢的人重逢。身份的改变和两人的成长都让原本遥远的距离慢慢拉近,一些误会接连被澄清,一些真相也逐渐明了。曾经错过的人还有机会重新拥抱吗?曾经犯的过错还能够弥补吗?那些心底的遗憾被翻找出来直面阳光,就真的能够消失不见吗?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唯有身处于每一个故事中的我们自己。
  • 猫武士之燎燎星火

    猫武士之燎燎星火

    猫武士文~~~~~~~~~~~~~~~~~
  • 他说爱情是一个人的狂欢

    他说爱情是一个人的狂欢

    第一次见她,就把家里搞得人仰马翻,他在一个破旧的火车站找到她,他说:跟我回去。她说:凭什么,然后用烟头烫得他皮开肉绽。没过几个月,她随他去了英国,像个跟屁虫一样,连约会也要来搅局。两年后,他一个人坐在医院冰冷的长椅上等着她出来,她说:好痛,哥哥,我好痛。他说:我知道,我知道。一年后,她独自一个人回了国,再收到她消息是她发来请帖,新郎是他以前一哥们儿,他在婚礼上醉的一塌糊涂,他说:你小子凭什么,凭什么。大家都来拦他,是啊,他早就失去了资格。一年前,是他不要她亲手把她推开。后来啊,她离婚了,他说:我们在一起吧,我会养你。她摇摇头看着孩子说:太迟了,程子征,太迟了。最后,他终身未娶,她再也没嫁。
  • 编剧求你别作妖啊

    编剧求你别作妖啊

    多年以后,陈泉面无表情的站在长枪短炮的媒体记者面前,准会想起自己还在绮罗大陆那个遥远的下午。“陈泉陈泉,作为华夏的金牌编剧,有什么获奖感言吗?”“咳咳,其实我不是你们华夏人,我是修真世界穿越过来的。”“呵呵,陈大编剧又拿我们开涮呢。对了,旁边伫着的这头小狮子是你宠物吗?”“宠你爹爹,咬你哟,老子叫阿特谢尔,老子是跟老板混的灵兽!”“灵兽?”“对不起,实不相瞒其实我陈大侠不但是编剧,我的真实身份还是一位拥有超能力的灵主。”......这是一个讲述修真界大佬陈泉穿越到华夏,凭借一部部特立独行的代表作,迅速上位成为火遍全球金牌编剧的故事。世界依次崩坏,能力花样百出的灵主隆重登场,唯有陈大侠以骚操作引领时代潮流。本书又名《我穿了个假越》、《放开那个灵主》、《鹏城风云》、《我一介修真人士怎么就成华夏编剧了》、《编剧大佬求求你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剧组吧》。
  • 我们的青春不曾迷茫

    我们的青春不曾迷茫

    这是讲述一群青春叛逆的少年少女经过爱情的洗礼成长蜕变为成熟稳重的青年男女的故事。
  • 海槎余录

    海槎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语者

    暗语者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有灯火闪烁的霓虹,有金光灿灿的大厦,也有众所周知令人发指的罪恶这些人就充斥着这个光鲜亮丽的城市里,他们是老人,是小孩,是女人,是被定义为弱者的一批人,可是他们却成为了黑色的代名词,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当一个个诡异的案件呈现在人们面前,难免令人唏嘘不已(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