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5500000029

第29章 诉说不尽的古埃及金字塔(2)

如此处理尸体,未免显得过于残酷。如果不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待神灵降临之际,能够唤回死者灵魂与肉体的复活,古埃及人绝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懂得尸体防腐术,这正是基于他们深信灵魂可以复活。那么,谁来使他们的遗体复苏呢?答案只有一个--神灵。然而,又是谁赋予他们这种超度死亡的转世观念?是古代某位法老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的偶然想象,还是他们之中某位法老亲眼目睹神灵唤醒过某位死者而由此得到启发?

远古的事情的确难以料知。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保存尸体和唤醒生命,不仅显得那么平常,而且可行的手段又是那么的多。低温冷冻可以保持生命的鲜活,并使之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状态,细胞组织不仅可能复制生命,甚至还能源源生产。科技的发展的确令人咋舌,本世纪初低温冷冻仅仅是一种幻想,如今它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精液冷冻、血液保鲜、人体器官移植等许多领域,而细胞组培运用的领域更为宽泛,从植物种苗的栽培一直到畜牧业的品种更新方面。

低温冷冻人体生命正在成为现实。美国、苏联均已成功地冷冻并复苏了狗、鱼等生命。今天,细胞组培技术不仅成功运用在农林业和畜牧业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效益,而且在古生物和人体方面的试验,也日益接近突破的边界。

因此,当1963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生物学家郑重宣布,故逝几千年裹于木乃伊之中的埃及公主美妮的皮肤细胞还有活力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这也就是说运用现有的细胞组培技术,我们可以在不久的某天唤醒美妮公主。

由此看来,埃及法老们相信转世再生绝非荒诞不经的想法,只是我们对他们太缺乏了解。

因此,考古学家曾用激动不已、甚至战战兢兢的口吻告诉我们以下事实--1954年,美国科学家在埃及萨卡拉地区,发现了一座从未被盗的坟墓,墓中的金银财宝依然完好,在黑暗中炽炽有辉。妆科尼姆教授带领考古人员,正式撬开滑动的、但不可拆卸的石棺盖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棺内空无一物。

难道,木乃伊长了翅膀飞起来了吗?

难道,安葬者把大批财宝放进修得富丽堂皇的陵寝时,突然忘了放进死者?

1955年,在距蒙古共和国边界不远的地方,发现库尔干五世的坟墓。人们大为惊叹地发现,整个墓室堆满了长年不化的冰块,墓中所有的随葬物品均保持着完好状态。一对全身赤裸的男女安眠于冰块之中,宛似活人。他们神态安详,并若有所思,仿佛随时都愿意重返人间。

当你听到这些时,千万不要惊慌。因为在美洲安底斯山脉有冰坟,在西伯利亚有冰川坟,在北非和南非均发现过木乃伊。这些冰坟主人的身旁,放着珍宝和供来世所需的一切物品,所有这些坟墓都设计得精美异常,牢固难破,历千年风雨,依然坚如磐石。

不是把转世再生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帮助的民族,是不会如此认真地保存尸体的。

那么,“神灵”又是谁呢?

4神秘的阴暗甬道

在金字塔上坡通道的顶端,有一个让人无法解释的谜题,也就是被称为“古王国残留最伟大的建筑”的大甬道了。这一条继续以26度角往上延伸,最后几乎消失于上方幽暗大走廊,屋顶呈承梁式的圆顶结构,令人印象深刻。

进入大甬道中,有一条往南的平行叉路,3英尺9英寸高,127英尺长,可通往王后殿。

1993年3月有一位德国的机器人专家鲁道夫·甘登贝林开始在里面狭窄的空间工作。他雇于埃及考古厅,整天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台价值25万美元的高科技遥控迷你机器人乌普瓦特,在南侧狭窄的通气孔(因古埃及学者相信那是一个让空气进出的洞穴而得名)附近清除瓦砾。

3月22日,乌普瓦特赫然发现陡峭的通风孔(斜度达39.5度,但仅8英寸高,9英寸宽)往上行200英尺左右后,斜坡道的表面突然变得非常光滑。经调查发现,乌普瓦特进入的这个段落,表面质材为美丽的土鲁石灰岩,通常只用来装潢教堂、王墓等神圣的场所。仅这一点便已令人感到惊异万分,而当乌普瓦特走到这条斜坡道的尽头时,更意外地发现,在石堆中,竟有一道坚硬的石灰岩大门,上面连金属的附件都一应俱全……王后殿有两条气孔,一条在南侧,一条在北侧,但令人感到奇妙的是,这两条号称为气孔的通道,并没有出口可通往金字塔外。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当时的建造者故意没有将气口的末端凿开,保留下最后5英寸的石头,使得一般的入侵者永远看不见,也无法进入这一条空气的通道中。

为什么?为什么要将通气孔做得让人找不到呢?还是建造者想故布迷阵,有意让后人有一天,在他们设想的正确状况下,找到这两条通路呢?

毕竟,从一开始,人们便发现,王殿有两个非常明显的通气孔,贯穿金字塔南北的墙壁。建筑这个金字塔的人一定预想到,总有一天世人会想到王后殿也应该有通气孔,并开始搜寻。

从公元820年玛门打开大金字塔之门后,有1000年左右的时间,都没有人能想到这个问题。

直至1872年,才有一位英国工程师伟恩曼·狄克森,开始怀疑“王殿既有通气孔,那么王后殿也应该有才是”。他敲击王后殿的墙壁后,果真发现了两条通道。首先打开的是南面的通气孔,他要“木匠兼万事通的手下比尔·格伦迪,手持铁锤和锯子跳进洞穴,开始挖掘、前进。意志坚决、认真果断的格伦迪,起初工作尚称顺利,很快便凿开了前面比较软(石灰岩)的石头。但是,糟了!没有敲打几下后,格伦迪连锯子都被卡在石头里,怎么也进不去了。

”把格伦迪的锯子卡住的是一条“长方、平行、筒状的隧道,仅仅9英寸宽、8英寸高。从墙壁往内伸7英尺后,便开始以陡峭的角度向上,进入未知、黑暗的远方……”。

从狄克森探险后的221年,甘登贝森终于用机器人,走进那未知、黑暗的陡坡,利用最新的科技,满足了从1872年以来从未减弱的人类窥视本能。遥控机器人的照相机捕捉到的许多有趣镜头中,有一个尤其令人感到兴趣的是,在这通风口的末端,有一条19世纪制作的长金属棒。这显然是狄克森与他忠心耿耿的部属格伦迪,秘密探测通风口的证据。想必,他们当时以为金字塔的建造者既然费了这么大的劲建造起一条通风口,又将它堵死的话,必定会在里面隐藏一些重要的、值得搜寻的东西,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想要凿开那通风口。

如果一开始人们便假设冥冥中有一种预设的力量,促使搜寻者行动,而让搜寻者万般努力后,发现通道其实只是死路一条的话,那么这个假设便毫无意义了。还好,在搜寻活动遭遇到瓶颈时,甘登贝林果然又发现了一扇门,而且还是一扇铁闸吊拉门,不但金属附件俱全,门的下方还有一个令人感到迷惑的沟槽。从乌普瓦特照回来的影像,我们看到一个通向更深、更远、看不到底的黑洞……通道内部的平均高度为3英尺9英寸,但也因地点而略有出入。顺道通道往正南110英尺,也就是离王后殿入口15英尺的地方,路面陡然朝下,通道因此也就拉高至5英尺8英寸。没有人能够合理解释这个怪异构造的意义。

王后殿显然从建成的那一天开始,里面便空无一物。房间南北长17英尺2英寸,东西长则为18英尺10英寸,屋顶高度达20英尺5英寸,采用东西向山形墙的搭建方式,正与金字塔的东西轴平行,但地板不但说不上优雅,几乎可称处于尚未完成的状态。墙壁上灰白、粗糙的石灰岩板之间,仍不时渗出盐分。许多人曾经做过各种猜测,最后都不了了之。

南北面的墙壁上,至今还残留着一块四方形痕迹。据说,1872年狄克森发现从这里有一条通道,直达神秘通风孔的无尽黑暗。西面的墙壁上什么都没有。东面的墙壁中线靠南2英尺的地方,则有一座15英尺4英寸高,底座5英尺2英寸宽,呈内凹的圆钟形神龛。原来神龛的深度为3英尺5英寸,但在中世纪阿拉伯人进来寻宝时,为寻找宝藏间而向里挖掘,但也没有找到任何东西。

古埃及学者对这个墙壁上凹洞的功能,王后殿建造的目的,一直未能提出一个有力的说法。

同样地,大甬道不但是一个大谜团,更是大金字塔内令人不解之处最多的谜团。从6英尺9英寸宽的地板向上测量,墙壁的高度为7英尺6英寸。在墙线之上,为7层石块(每块格子向内伸展3寸),使得天顶逐渐合拢,而至最高的屋顶处,通道宽度只剩3英尺5英寸,而高度则升至28英尺。

前面已经说过,大甬道需要永远地支撑住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石材建筑--上方2/3的重量。

被认为“在技术上相当原始”的古埃及人,竟然能够在4500多年前便构想、设计,并成功地建造起这样一个重量以百万吨计算的伟大建筑物,难道不令人感到怪异吗?

假设埃及人选择把大甬道盖在平地上,长度不超过20英尺,以当时的技术而言,就已够困难的。但埃及人还为自己出难题,将甬道以26度斜角,盖了足足153英尺之长,还用巨型的平行四边形的磨光石灰岩板,铺陈在墙壁上,且石板接缝之紧密,非一般肉眼可以分辨出来的。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金字塔建造者在建筑时,使用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对称概念。例如,大甬道的屋顶宽度为3英尺5英寸,地板的宽度则为6英尺9英寸。沿着整个大甬道的地板中线,有一条2英尺深,3英尺5英寸宽的沟槽,而在沟槽两边,则各为一条1英尺8英寸宽的石板斜坡道。这一条沟槽的作用为何?为什么正好与屋顶同宽,使得上下看起来非常对称?从下往上看,屋顶的两旁覆有石块,看起来就像一条沟渠一般。

理论上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还处于刚从狩猎式生活中脱出不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他们能够成就如此复杂的工程,着实令人难以想象。

沿着2英尺宽的中央沟槽中,近代人在地上用木头铺设了一个地板,再加上扶手,使得上行已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在古代,石灰岩的地板经打磨后,非常光滑,而向上的坡度又有26度之陡,平常人几乎无法走在上面。

那么他们要上去时是怎么攀爬的?曾有人爬上去过吗?

远方大甬道的尾端,可模糊地看到“王殿”的入口,顶立在昏暗中,对所有前来参谒但心中充满疑问的旅人招手。

5神奇的密室

在古王国时代,金字塔的入口按照宗教的要求应位于其北面,对着北极星。几乎所有的金字塔都是这样。吉萨的第二大金字塔(车弗仑金字塔)略有不同,其北面有两个入口:一个位于大约10米高处,稍稍偏离中轴线;另一个就在地面上,几乎就在前者的正下方。惟一的例外是达哈苏的布朗特金字塔。它除了北面有一个入口外,西面还有一个。丘比斯金字塔不是例外,它在北面中轴线偏东7.5米,高17米处有一个低门。它上面有四处巨大的石块,分成两组并像金字塔似地垒起来,以减轻上面的石块对它的压力。

现在的入口位于原来入口的右下方。这个入口是由卡里夫·玛门--《一千零一夜》中经常讲到的哈伦·奥里斯德的儿子--按照穆斯林的传统在9世纪的时候打开的。因此它也被称为“玛门洞”。当时,玛门打开这个入口是为了寻找传说中还放在金字塔里面的金银财宝。

阿拉伯人传说他找到了一个金制的大公鸡和一块大鹏鸟蛋那么大的绿宝石,但事实上,就我们关于古王国时代帝王陵寝的知识来看,他没有找到任何东西。可能是在第一个中间时期(第7到第10王朝)中央政府崩溃期间,进入金字塔进行劫掠的古埃及盗墓者却对它了如指掌。

仔细看一看大金字塔的剖面图,就会发现在它的建造过程中至少有过三次变化。

它的内部通道和屋子比古王国时代任何一个其他金字塔都要多。最初的设计看来是这样的:

从入口到陵寝有一条斜坡通道,陵寝则位于整个金字塔中轴线的地底下。这种设计风格在米达姆就可以看到,而达哈苏的所有金字塔以及车弗仑金字塔后来都加以仿效。但是,这个陵寝最后没有建成。代替它的是位于金字塔顶部正下方,金字塔构架内较高处的另一个陵寝,它通过一条向上的通道(上斜的走廊)与下斜的坡形走廊相连,结果,这个也未建成。现在人们通常将之不准确地称为“王后的陵寝”。第三次修改后的设计图包含了一项更为宏伟的计划。开始是一个新的长廊,从上斜走廊的尾部向上直通金字塔的“心脏”,并与通向“王后陵寝”的通道连接。人们称它为大长廊。事实上从各个方面看它也确实是名符其实的。它长47米,高8.5米。其光滑的石灰石墙先是垂直向上2米,然后分七级,逐级往里错,形成一个翅托拱顶。这在古王国时代的建筑中是真正令人惊讶和空前的。

在大长廊头上,有一个又短又矮的过道,过道顶上有三个狭孔。当时,花岗岩吊门就从其中降下,并挡住通道的入口,使人不能进入里面的陵寝。这个低矮的过道通向法老陵寝的西北角。它由巨大磨光的花岗岩建成,长为10.58米,宽为5.29米,高为5.87米,顶部由9块总重量400吨左右的巨大石块组成。在法老陵寝顶上有5个“缓冲”屋子。除最上面的一个是斜顶外,其他屋子也都是平顶的。这些石块是从采石场直接运来没有磨光的石块,有几块甚至还有刻在红赭石上的采石块的痕迹,包括丘比斯的名字--出现在金字塔中的惟一一例。

在陵寝的西头(地上放着红光,墙上有一条小路),放着一个庞大的花岗岩石棺。现在这个石棺的盖没了,其上部东南角还缺了很大一块。它是由一块花岗岩切割并敲凿成的,现在仍然可以看见它上面的锯齿状痕迹。尽管缺了一个角,但是如果敲它一下,仍然会发出像铃声一样清脆的声音,甚至用手指敲它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1880年2月皮特里测量金字塔时发现石棺比上斜的走廊入口还要宽大约2.5厘米。所以可以断定它不是从走廊中运到陵寝里,而是在金字塔建造过程中法老的陵寝封顶前放进去的。事实上,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里面”的家具。

陵寝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有两个小的“通风孔”。它们分别出现在北面和南面的墙中,从地板上1米左右的地方开始,经金字塔体,直通外表。它们的真正用途无从知晓,有人认为它最初是被北极星--古王国时代宗教的基本方面--调整的,而且这种观点还认为因为现在它们不再有此功用,所以可以断定自金字塔建成后,地轴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观点不能被天文学所证实,因而其实际作用尚不清楚。

同类推荐
  • 兵锁连城

    兵锁连城

    过眼繁华终萧瑟,呕心烈血尽忠事,千秋功成话枯骨,战兵不止金戈不倒。六国纷争而起,隐士出山谋事,战争与利益而交缠,生存与死亡而选择。他怀着一颗治天下的雄心,谋王事、谋国事、断国事。鬼笔倾情力作,精彩尽在其中。
  • 霸者征途

    霸者征途

    面对家变,易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哪怕是刀山火海,血色漫天易扬都是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易扬只能越走越远,迎着看不见方向的远方。看着远处城墙上方飘扬的旗帜,易扬挥刀呐喊:“谁今日与我生死与共,谁就是我的袍泽。共患难,同富贵。
  • 带着玩家回大明

    带着玩家回大明

    玩家生存指南第一:如何在手无工具的情况下,取得生存四要素——水火食物庇护所。第二:如何正确捕猎跟牛犊子似的山鸡,以及如何应对东北虎差不多大小的山猫袭击。第三:迈入铁器时代的正确步骤。……总结:只要你扛过这波核爆,我就承认你是最强的。这是一个穿越者带着第四天灾们,面对玄幻版的崇祯十二年,最后的倔强!
  • 三国中的仙与侠

    三国中的仙与侠

    世上或许有神仙,或许没有。天下有游侠儿,更多的是流氓。然则,越晓道出现之后,人间便多了仙与侠。成为《三国群英传》中的仙道之后,越晓道敢教世人,人人都是吕奉先,个个都是赵子龙!……敬请关注《三国中的仙与侠》
  • 黑旗之殇

    黑旗之殇

    十九世纪末叶,当中越两国都面临法帝国主义的侵略之际,避居越境的黑旗军,肩负两国人民的重托,奋起抗法,并以农民军特有的机智勇敢,屡败法军,威震中外,深受中越人民赞扬。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大败法国侵略者;刘永福坚决抗日誓死不降日本帝国主义;他们虽然屡败顽敌,却不能乘胜追击;他们虽然战斗在最前哨,却不能自定战斗部署而坐失戎机;他们虽然远离驻地长期流动作战,却没有固定的军需供给,不时枵腹上阵。以致常胜之师,因外交谈判失策而不断后撤,最后,连保胜一隅也不能保全,被迫含恨回国。自古高台悲风,常有将军觅封侯,谁人记得黑旗之殇?
热门推荐
  • 我的夫君叫尊上

    我的夫君叫尊上

    21世纪普通小职员,七夕魂穿越古代。收获爱情的故事。美男哥哥怒道:“阿照,你长本事了是吧!都来逛醉梦楼了嗯?”抱着美男哥哥大腿的阿照:“我不敢了,我下次不来了嘤嘤……”美男哥哥:“嗯?下次?。”阿照冷汗:“没有下次,我发四,我发四。”美男哥哥:“下不为例”
  • 时光会替我们记得

    时光会替我们记得

    啊。。该死撞了人也不知道道歉”..。“喂,把我的日记本还我”“我不认识你又怎么会有你的日记本?”“明明那天就是你撞的我,一定是你拿错了”“额,原来那天就是你呀,小妞,我们还真是有缘哦!记住,我叫洛佑,想要日记本,明天只要能在学校找到我,我就考虑还给你”...。。因一本日记牵扯出的让人羡慕却也让人悲伤的故事。“我是二百年以后的你,我是来帮助你和洛佑的”来自未来的自己想改变历史,艾小米要怎么应对这一切??最后历史是否改变?
  • 绝望中,遇见了重生的自己

    绝望中,遇见了重生的自己

    在看似漫长但其实短暂的岁月里,真的需要找到一个实在的理由好好活下去。在书中,你会看到,一个都市女性是如何从无知的天真少女通过自我的坚持和修炼,最终得以蜕变成精美干练女商人的过程;你也会看到,一个曾经被讥讽为丑小鸭的妙龄少女是如何蜕变成明艳照人的轻熟女;你更会明白,男人眼中的万人迷到底怎么样的一个女人,而你,其实也可以是其中一员。这本书将会有别于一般的言情小说,并不会刻意描绘一个你触摸不到的美好但却虚幻的世界,相反,这书里面的世界就是你身处的世界,没有百分百完美,但却让能让你像坐云霄飞车那样,即便可能有所不适,但其中让你心跳加速的滋味,绝对会让你想再重头阅读,再重新体会一次!
  • 我可能捡了一个假系统

    我可能捡了一个假系统

    重生了,怎么办,牛气冲天?想多了,还是苟一点,不要浪,虽然想平凡,但是命运终究难以逃避,少年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关乎世界命运的争斗。
  • 星际穿梭录

    星际穿梭录

    关于宇宙星空的幻想,关于天外生物的探索。
  • 情商与影响力(第3版)

    情商与影响力(第3版)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情商与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书从培养习惯、缔造个人魅力入手,通过精辟入理的分析、具体典型的实例,为读者打造个人影响力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走出对幸福、成功的迷思,获得完美人生。作者在第3版中,对情商的构成因素以实际案例为背景,面向应用进行了解释,提出以下概念:情绪弹簧、情绪单级化、情绪免疫力,等等。还增加了职场成功与不太成功的案例,帮助读者创造和谐的职场氛围与个人生活。
  • 锁定多情女:暴君你真行

    锁定多情女:暴君你真行

    “女人,我只会让你爱我!”他掐着她的脖子,紧咬着双齿。他爱她,可她却和别的男人在一起勾肩搭背。一次,他忍;两次,他也忍;三次,他还是忍。终于,他怒了:“没有我的同意,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就没有第二个敢娶你的人!”
  • 玉石墨仙记

    玉石墨仙记

    大陆被封禁,无数飞升修士难以渡劫,不仅如此,一踏入此境界圆满,便陷入沉睡,意识元神不知所踪。留下仙身期待后续……直至几万年后,莫名传言百万年同宗同源之石灵有破解之希望,故事从这开始展开…………下面来个小剧情,给大家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让你猜得到结尾,却猜不到剧情,哈哈……“那既然这样,墨重!不如我做你的伴侣吧!”墨重干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的就拒绝了。“不行!”小石头疑惑了:“为何?”他说:“我从未想过结伴侣,所以不行。”小石头很失落。“这样我就不能光明正大的抱着你,闻你身上的气味了。”墨重哑然无声。“就因为这个?”她疑惑:“不然嘞!”他干脆什么也不说,又开始拽她,小石头生气了,她威胁起墨重来:“你再拽,我就变回本体钻入你的胸口,天天陪你睡觉。”墨重手一顿,又被气得胸口疼,他这是找了什么东西,简直就是来添堵的。
  • 冠盖簪缨

    冠盖簪缨

    谢娘子自幼便说:我为刀俎,人为鱼肉管她是陈郡谢昱,还是会稽谢徵即便更名改姓,她也始终是把利刃曾经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如今何惧宵小鼠辈?
  •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汤姆历险记(英文版)

    马克吐温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