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8900000026

第26章 借力使力智取之道(3)

借助别人的力量或者假他人之手,除掉对手,成自己之谋的事情,在古代帝王争夺天下的活动中,都是常见的手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人类智慧之一。

在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同父异母的哥哥卫庄公,篡夺了皇位。但他怕百姓不服,就让自己的好友石厚去向他的父亲石碚求计。

石碚是卫国的老臣,早已辞官在家,听说这件事后,想借他人之手除掉这个逆子。于是就说:“安定君位并不难,只要州吁去朝见周天子,取得合法地位,百姓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石厚问怎样才能见到周天子,石碚告诉他们先去朝见陈桓公,让他出面代为请求,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了。同时,石碚又写了一封信暗中派人送给陈桓公,列举了州吁弑君篡位和石厚助纣为虐的罪行,说明自己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请桓公趁机除掉他们。陈桓公见信心领神会,等州吁、石厚上门时,就把他们抓了起来,捎信给卫国,让卫国派人处决了州吁和石厚。

当自己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可以借助他人的手去做,无需自己亲自动手,便可坐得其利,使他人不知不觉为我所用,这便是“假手于人借力打力”的真谛。

事实上,古今中外成功的借敌战例数不胜数。战国时期,郑桓公准备攻打郐国,先派人探查郐国的英雄豪杰、忠臣良将和智谋高超、骁勇善战的人,一一列出名单。并承诺一旦打下郐国,将把郐国的良田分送给他们,并分封官爵。然后,郑桓公又在郐国城外设立祭坛,把写下的名单埋在土里,以鸡猪血祭之,对天盟誓,永不负约。郐国国君知道此事后,以为自己国内有人要叛国,一怒之下,把郑桓公所列名单上的人全都杀掉了。郑桓公乘机兴兵攻打郐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郐国。

假手于人,不仅可以借助友邻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可以借敌之力,以敌制敌。

《兵经百篇借》中对借敌之术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书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鲜军将则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则借敌智谋。何以言之?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吾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抚其所有,则为借敌财劫其储;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意思是说:自己的力量不够,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力量;直接杀敌人有困难,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刀斧;缺乏金钱,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金钱;缺乏物资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物资;自己缺乏兵将,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兵将;自己智谋行不通的时候,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智谋。

:兵不钝而利可全。在兵法中所说的“假手于人”的意思就是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便利用他人的力量,去战胜对手,自己不动干戈,坐享其成。

在古代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智高一筹的谋略家,为了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常常采取假手于人借力打力之术,利用外力去击败对手。

在武术格斗中,借力打力是最高的境界;在官场中,借力打力则是最高的权谋。

明代时朱元璋占领了太平后,元朝派大批人马赶来围攻。同时,另一处方山寨的所谓“义军”几万人,在元帅陈某的率领下趁火打劫,也来进攻太平。

于是,朱元璋派徐达潜到方山寨“义军”的背后,前后夹击,结果,方山寨“义军”大败,陈某被擒。朱元璋收降了他,但他却是假投降,对此朱元璋也有戒心。

朱元璋把陈某原来手下的兵马给了张天澈,张天澈带领着这些军兵攻打集庆,结果是大败而归。原来,陈某曾暗中写信给他的旧部下,说自己是假投降,要他们打仗不要出力,等自己脱身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后,他没有暴跳如雷,而是非常沉着冷静,成功地导演了一场一石三鸟的精彩好戏。

朱元璋找来陈某,对他说:“人各有志,如果你不愿意为我服务,那就随你的便,我朱元璋不会为难你。”陈某立刻反应过来,说自己绝无二心。

朱元璋顺手推舟,就让他领着自己的旧部人马去攻打集庆。陈某自然非常欢喜,他到了距集庆不远的板桥后安营扎寨,派人去集庆城,与守将勾结在一起,根本不攻打集庆。

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张天澈和郭天叙带着自己人马赶到集庆,和陈某的兵马一起进攻集庆。张天澈和郭天叙攻打的是东门,陈某假攻的是南门。

于是,集庆守将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东门,抵抗张天澈、郭天叙两人。他们攻城多次,都没有结果。而陈某这边,却说要犒劳军士,请张天澈和郭天叙到自己的营中来喝酒。就在宴会中,陈某抓住张、郭两人,杀了张天澈,把郭天叙押到集庆,后来被集庆守将福寿处死。两位主帅一死,陈某与福寿内外夹攻,义军大败。

朱元璋借陈某之手杀死了张天澈和郭天叙,成就了自己,把他们原来的兵马全部转到自己手下,而朱元璋也终于当上了义军的最高头领。

只要我们能以智取胜,懂得借力打力,很多时候,我们不费太多力气,便能轻松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

备忘录:

利用他人的力量去战胜对手,自己不动干戈,坐享其成。

自己的力量不够,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力量。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当自身处于受击地位,立即就对方所提的话题作易位思考,让对方置身于我方地位,甚至依照对方的论断,以加倍于他所施用的攻击力量还击对手。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常借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论敌所讲的道理或所用的方法来还击他,能产生有力地反驳和揭露的作用。运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法,要“借”得自然,即借言事物和真正表达的事理具有合理性。

当对方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难以驳倒的事实,而且既无法反驳,又不能逃避时,可借用对方提供的话题换一个角度来陈述己见,从而突出自己的优势和攻击对手的弱点,最终战胜对方。

在竞选国会议员时,刘易斯·艾伦与陶克遭遇。陶克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北军将领,战功卓著,并担任过数届国会议员,而艾伦则是一名出身士卒、默默无闻的人。在竞选演说时,陶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他说:

“诸位亲爱的同胞们记得,17年前的昨夜,我曾带兵在山上与敌人进行过血战,在山上的树丛中露宿了一夜。如果诸位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战斗,诸位在投票时,请不要忘记吃尽苦头为国家带来和平的人。”

选民们被打动了,他们高呼“我们要陶克”!陶克将军仿佛胜利在望。就在此时,艾伦登场了。他说:“女士们,先生们,陶克将军没说错,他的确在那场战斗中立了战功。但当时,我是他手下的一员小兵,代他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当他在树丛中安睡时,是我携带武器整夜保护他。诸位如果同情陶克将军,当然应该选举他。反之,如果同情我,我可以对于诸位的信任当之无愧!”

艾伦的一席话从容不迫,有理有力,寥寥数语便扭转乾坤,转败为胜。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艾伦绕开南北战争,等于默认了陶克的功勋,如果正面否定陶克的功绩,违背事实,会引起听众的反感,而艾伦却巧妙地借用了陶克的话题,你谈南北战争,我也谈南北战争,而且把将领在战争中常常拥有的特殊待遇和普通士兵的出生入死、艰苦卓绝作对比,几句话便使陶克失去优势,令听众口服心服。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的手段实质是迂回攻击,不搞兵临城下,正面压迫。使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法劝谏的妙处,全在能在劝谏与纳谏之间临时开辟一个缓冲地带,使得许多尖刻的意见或建议按照一种渐进的方式顺利向前推进,不知不觉地占领对方阵地。

使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方法,首先,注意借题技巧。信手拈来,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嫌疑。所借之题一定与进谏的主题有所联系,使之在展开的过程中有发挥的余地。所借之题与主题没联系,硬扯到一块,“发挥”的本领施展不开,劝谏的目的就无法达到。其次,注意发挥要好。所借题中包含的理一定要阐发清楚、充分。

当自己处于受攻击的地位时,还可以借用对方话题所提供的论断,以加倍的力量还击对手。

有一次,俄罗斯著名马戏丑角演员杜罗夫在观摩演出,幕间休息时,一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面前,讽刺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必须生就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才会受到观众欢迎呢?”杜罗夫悠闲地回答:“确实如此。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的脸蛋,我准能拿到双薪!”这个观众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开了。杜罗夫还击对方时,借用了对方话题中的论断。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这种技法不仅简洁有力,而且生动活泼,如果运用得当,常常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古今中外不乏“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成功之例。如何运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达到目的呢?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能动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处在一定条件下的组织,能够抑制逆势,创造顺势。袁曹两军对峙于官渡,由于粮草不继,形势对曹操愈来愈不利,但曹操打道鸟巢,放了一把火,其势就发生了逆转,此举创造了有利于曹操的顺势,鸟巢之粮化为灰烬,袁绍军心动摇,失去了战斗力,被曹操一举击败。

日常生活中的广告宣传、优质服务、霓虹灯、音响等等都具有造顺势的作用。人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市角街头一伙人围着一个小贩抢购其兜售的商品,引得路人也纷纷加入抢购的行列之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伙人与商贩本是一路,他们“抢购”的日的,就是使过路人产生“此物走俏或便宜”的心理效应,造成—种有利于该种商品销售的态势。旧社会有些商人凭借对某种商品货源的垄断,搞囤积居奇,也是在造顺势。当然,这些方法在社会主义竞争中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手段去造势,还是值得重视的。

孙子说:“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识势?应势?造势”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备忘录:

借时造势,借事造势常借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运用借时造势,借事造势法要“借”得自然、合理。

同类推荐
  • 谁动了你的命运?

    谁动了你的命运?

    本书从主动工作、淡定心境、幸福密码等方面对影响命运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对于开启人们的智慧,启发人们的心灵会大有裨益。
  • 只要我还能呼吸

    只要我还能呼吸

    AslongasIcanbreathe台湾周大观文教基金会强烈推荐。本书记录了林淑艺16年的艰辛生命历程,一位未满十八岁的生命斗士的故事。内容包括她的故事,人们眼中的淑艺、老师的话、罕见天使林淑艺遗作等部分。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拥有好心态——想得开,活得不累;做人也要做广告——人生需要自抬身价;人要面子活受罪,面子不能当饭吃等。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杀手成长纪

    杀手成长纪

    十七年前,天王星大将风云在作战实验室附近捡到一名婴儿,出于好奇心把婴儿带回了作战实验室。风云无意间测试了下婴儿的基因,测试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作战实验室内的一台计算机荧上清楚的显示着:此组基因为优秀基因,优秀等级为5级,出现几率为十万分之一。此时的天王星正处于大战阶段,为避免婴儿惨遭毒手,风云将捡到的婴儿送到了一个距天王星十万光年,表面为蔚蓝色,名为“地球”的星球,为婴儿取名为风耀。十七年后,风云战死,天王星再次陷入危机,天王星新一任球长少中天急召风耀回归……??
  • 吟游刺杀录

    吟游刺杀录

    这是一个剑与魔法的勇者大陆,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吟游诗人。他立志写出最华美篇章,立志将爱与和平传递给世界,将欢笑带给每一个人,他希望那些大剑圣大魔导师一张嘴,都会蹦出他书里的段子。为此他15岁外出游历,10年时间走了半个大陆,却越来越落魄,最终不得不在酒馆讲黄段子,以维持生计。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而至于本书风格……你看封面不就知道了吗?
  • 相思焚城

    相思焚城

    宁若自小父母双亡,为躲避婚约而立下誓约,一年为期,身无分文游历江湖。期间,易容改貌偶遇翩翩公子简宁枫,心生爱慕却被伤透了心。幸得温润如玉的天下第一公子沈昱照顾,并一同经历了三个美人悬疑故事——花神祭,雪不渡,不死鸟。三卷故事,每一个都动人心魄,暗藏杀机与秘密,也深埋着揪心的过往……美人倾国倾城,相思焚心焚骨。宁若与沈昱经历重重险象,次次错过又重逢,深谙彼此心意,不料十年前的青冥宫噩梦来袭,漫天遍野的青蝶缠绕在澹台家,混乱的梦境里,父母死去的真相,宁若辨不清的真假,她与他在明白彼此心意后,是否能走到最后?
  • EXO我将伴你永远

    EXO我将伴你永远

    她,银氏集团的千金,无奈地喜欢上了明星,她为了他可以不顾一切......
  • 虏获校草心

    虏获校草心

    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让我们一同见证结局,一起走到最后,她冷漠,调皮捣,他冷酷,她是否可以化解他的冰山,最后走在一起,让我们拭目以待。
  • 黎明的使徒

    黎明的使徒

    金泽226年,人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来自未知世界的黑色使徒吞噬着人们的宁静日常......十年后,黎明所在的11号生命区被使徒的气息——阿斯图摧毁,作为11区唯一一个幸存下来的人类,黎明与【圣宴】的众人毅然踏上了寻找真相的征程。
  • 网游之双剑传说

    网游之双剑传说

    一个双剑士横扫天下的故事,看腻了拿单剑的主角的书友们,可以选择这本书,因为这里将一个使用双剑的职业完美的演绎出来,打造了一段辉煌的传奇。当然,传奇的人生又怎么可能少了倾国倾城的美女,和让人闻风丧胆的实力。一段感情羁绊,荡气回肠的英雄使,将在《网游之双剑传说》里谱写出完美的句号。
  • 你好我的少年郎

    你好我的少年郎

    “喂!我叫许默!”曲纤尘看着眼前有点紧张的少年红着脸对自己喊到,只是淡淡的回道:“我知道!”“我...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少年眼神急切的看着曲纤尘,生怕她拒绝自己。“嗯...可以吧。”曲纤尘想了想回道,“那我们说好了!我们是朋友!”少年开心的说道,“嗯,还有事吗?没有的话我要回家了。”“没有了,再见!”曲纤尘就这样在少年的目送下离开了...
  •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斯宾塞快乐教育法

    在本书中,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他强调顺随孩子的天性发展,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他的教育法则被证明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揭示了人性和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他的著作出版后不久,美国教育界著名的“十人委员会”和“十五人委员会”很快决定对美国的大、中、小学课程放置和教育方法进行全面改革。这次改革几乎完全采纳了斯宾塞的思想,从而奠定了美困近一百年来的人才优势。
  • 但我们还是普通人

    但我们还是普通人

    这是一个在当练习生的女生,怀着梦想,一直很努力的近入公司,成功后,在公司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最终收获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