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9900000020

第20章 附录二 (1)

元代大都的饮食生活

饮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饮食,首先是一种生理的需要,但是饮食的内容和方式,则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域各种因素的制约。本文拟对元代大都的饮食生活作初步的探讨。大都是元朝的都城,今天北京的前身。研究大都的饮食,对于了解元代社会面貌以及北京饮食的历史变迁,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主食

大都居民食用的粮食,有米、粟、麦、高粱、黍、豆、栗等。

稻米在大都居民的粮食供应中占首要地位。一般来说,中国的粮食生产,在很早就形成了北麦南稻的局面,北方的居民以面食为主,南方的居民以米食为主。宋代有所谓南食和北食,主要就在于北食以麦面制品为主食,南食以稻米制品为主食。①(参见朱瑞熙:《宋代的北食和南食》,载《中国烹饪》,1985(11)。)大都地处黄河以北,照理亦应以面食为主。但是,由于金元之际北方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有元一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南粮经过海道北运,而南方的粮食主要是稻米,这就不能不使大都居民适应这种情况,以米为主要食粮。“漕渠越千古,海运连万艘。……都人仰陈腐,日籴太仓粟”②(胡助:《纯白斋类稿》卷二,《京华杂事诗二十首》)。元代每年海运南粮之数,最初不过几万石,13世纪末六七十万石,14世纪前期激增为两三百万石,最多时达三百多万石。大都居民,“内自王宫戚里之卫士百执事,外至都邑之兵戍编户,上自公卿大夫士,下至府史胥徒,岁以海漕之迟疾丰俭顺阻为忧喜休戚之分”①(《海道经》附,周伯琦《供祀记》)。宫廷、军队、官员、吏人,各色人等,都指望海运漕粮的到来。宫廷不用说,军队、官府工匠都由国家从漕粮中支给口粮,官吏则按品级发给俸米。对于大都城内(包括南、北两城)的一般居民,则由政府低价供应粮食。官方设米铺,“分遣官吏,发海运之粮,减其市直以赈粜焉”,“其每年所粜,多至四十余万石,少亦不下二十余万石”,后来甚至增到五十余万石。此外,为了照顾贫困户,又有“红贴粮”,即登记贫困户数,“置半印号簿文帖,各书其姓名口数,逐月对贴以给。大口三斗,小口半之。其价视赈粜之直,三分常减其一,与赈粜平行。每年拨米总二十万四千九百余石,闰月不与焉”②(《元史》卷九六,《食货志四·赈恤》)。赈粜粮与“红贴粮”两项合计,每年达七十余万石。大都城内居民约为十万户,五十万口。③(参见本书上篇第二章)若以大、小口各一半计算,大口月三斗年三石六斗,小口月一斗半年一石八斗,每年居民共需口粮一百三十五万石,政府供应的赈粜粮与“红贴粮”已足以满足需要的一半以上。直接分配的粮食(宫廷、官吏、工匠、军队)和赈粜粮、“红贴粮”都是用南方运来的稻米,这就决定了大都居民以米食为主的主食结构。除了江南运来的稻米之外,大都郊区一部分农村也种植水稻。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元朝政府因“各枝及诸寺观权势,私决堤堰,浇灌稻田、水碾、园圃,致河浅妨漕事”④(《元史》卷****,《河渠志一·通惠河》),下令严禁。这里所讲的“堤堰”指通惠河上游两岸的堤堰,其流经地区约当今北京西郊海淀一带。当时这一带地区便种植水稻,一直到近代,仍是如此。北方某些地区出产的稻米也运来大都,如苏门出产的糯米,被认为是酿酒的上等材料。⑤(参见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米谷品》)金代有苏门县,元改为辉州,即今河南辉县。此处在当时出产好米,供宫廷之需。

由海道运来的稻米,主要分白粳米和香糯米(又称香莎糯米)两大类。①(参见《永乐大典》卷一五九五〇,《经世大典·海运》“至大三年”、“至大四年诸条”。)此外还有一部分稻谷,是运到北方再进行加工的。香糯米直接送到大都醴源仓交纳。大都醴源仓是专门负责皇家饮食的宣徽院下属机构,其职能是“掌受香莎苏门等酒材糯米,乡贡麹药,以供上酝及岁赐诸王百官者”②(《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可知香糯米主要用于酿酒。元代大都酒的消耗量极大,下面将会论及。粳米则运到大都各粮库,供居民食用。值得提出的是,元朝政府还指定江南某些地区贡良种米,供宫廷食用。如婺州路贡香粳米三十三石。③(参见万历《金华府志》卷七,《贡赋》)“金华有嘉种,玉灿含芳香。土人昔启端,每岁赋其乡。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敛收毕征纳,老稚不敢尝。……园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④(吴师道:《吴礼部集》卷二,《送人贡粳米入京》)这些精选的良种米,自然是专贡宫廷食用的。

元朝宫廷中食用的粳米有香粳米、匾子米、雪里白、香子米等品种。⑤(参见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米谷品》)米铺中发售的米分为白粳米、白米、糙米三个等级。元贞元年(1295年)白粳米每石中统钞一十五两,白米每石一十二两,糙米每石六两五钱。⑥(参见《元史》卷九六,《食货志四·赈恤》)白粳米与糙米价钱相差一倍以上。米一般煮成饭或粥(水饭)吃用。宫廷中常以粳米和其他食品混合熬粥,如豕肾粥、山药粥、莲子粥等,作为营养食品。在民间,“都中经纪生活匠人等……早晚多便水饭”⑦(《析津志辑佚·风俗》。)。端午节前后,大都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包粽子的习俗。正月卖米团。这些都是用米加工制成的。⑧(参见《析津志辑佚·岁纪》)

粟有“五谷之长”的称呼。“中原土地平旷,惟宜种粟。”⑨(王祯:《农书·百谷谱·谷属》)元朝政府在北方农村征收税粮,以粟为准。政府将农村每五十户编成一社,社立义仓,各家按人口数每口留粟一斗。这些都反映出北方种粟之普遍。因此,粟很自然在大都居民的粮食结构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元朝宫廷中食用粟米,如荆芥粥、麻子粥等,都用白粟米。①(参见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食疗诸病》)在民间的饮食中,粟常被用来煮饭或熬粥。

麦是北方农村普遍栽种的粮食作物,有大麦、小麦、荞麦数种。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说:“夫大、小麦,北方所种极广。大麦可作粥饭,甚为出息。小麦磨面,可作饼饵,饱而有力:若用厨工造之,尤为珍味。”②(王祯:《农书·百谷谱·谷属》)大麦可以熬粥、煮饭,还可以和羊肉一起熬汤,称为大麦汤,也可以磨成面粉再加工成其他食品。宫廷饮食中的大麦筭子粉即以大麦粉和豆粉混合,再加羊肉等物制成。③(参见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馔》)没有加工的小麦,可以“煮粥,或炊作饭”,而且被认为对“消渴、口干”④(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食疗诸病》)有疗效。小麦磨成面粉,可以再加工成多种食品。宫廷食谱中有面条(春盘面、山药面、挂面等),秃秃麻食(手擀面,回回食品),搠罗脱因(畏兀儿食品),馒头(仓馒头、鹿奶肪馒头、茄子馒头、煎花馒头等),角儿(撇列角儿、莳萝角儿),包子(天花包子、蟹黄包子等),奄子(酥皮奄子),烧饼(黑子儿烧饼、牛奶子烧饼),饼(经卷儿,实即蒸卷),等等。⑤(参见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馔》)民间所见的面食种类有馒头、稍麦(即烧卖)、扁食(即饺子)、水精角儿、麻尼汁经卷儿、薄饼、水滑经带面、挂面、子、芝麻烧饼、黄烧饼、酥烧饼、硬面烧饼、面糕、蒸饼等。⑥(参见《朴通事谚解》卷下,《奎章阁丛书》本)馄饨也是流行的用面粉制成的食品,为人们所喜爱。⑦(参见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四,《馄饨方》)政府对于官员们的膳食供应通常采用米、面并重的办法,如驿站对往来使臣的供应标准是米一升、面一斤。又如大都每年二月八日要举行盛大的游皇城仪式,在此前后各衙门为准备要不断聚会,“每聚会则散茶饭、馒头、面食”⑧(《析津志辑佚·岁纪》)。大、小麦之外,荞麦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粮食。大都郊区出产荞麦,明初人诗:“顺承门外斜阳里,荞麦花开似故乡。”⑨(刘嵩:《槎翁诗集》卷八,《送别叔铭佥宪出顺承门》)顺承门即今宣武门,元代亦应相同。农学家王祯说,荞麦“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摊作煎饼,配蒜而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①(王祯:《农书·百谷谱·谷属》)。大都民间五月卖煎饼,应即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又称“糁子”:“糁子即荞麦,初观疑失真。脱麸圆似米,落磨细于尘。岁□川原熟,家家饼饵新。江南未知贵,塞北始为珍。”②(《诗渊》,第1册,109页)此诗作者程文(字以文)是江南人,曾长期在大都做官。另一位在大都做官的诗人许有壬也有《糁麴》诗,列为《上京十咏》之一。③(参见许有壬:《至正集》卷一三。)上京指上都开平,元朝皇帝的夏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说明荞麦在北方是相当普遍的。“都中经纪生活人等,每至响午,以蒸饼、烧饼、饼、软糁子饼之类为点心”④(《析津志辑佚·风俗》)。蒸饼、烧饼均系小麦面粉所制,饼不详待考。据上面提到的两首诗,可以断定软糁子饼应是荞麦面所制。王祯所说的“河漏”,又作“合落”、“饸饹”,元代杂剧中有“糁子面合落儿带葱韭”⑤(《元曲选外编》,649页,杨景贤《西游记》)之句,散曲中提到“荞麦面的饸饹”⑥(《雍熙乐府》卷六,无名氏《粉蝶儿·悭吝》)。这是用木制工具将糅合后的荞麦面压成面条状的食品,上述许有壬诗中“银丝出漏长”之句,应即指其制作方法。一直到近代,“河漏”仍是北京一般市民喜爱的食品,现在逐渐消失了。宣徽院下辖有弘州种田提举司,“掌输纳麦面之事,以供内府”⑦(《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弘州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境,这是专门生产宫廷所需麦面的。

米、粟、麦之外,大都居民食用的粮食还有黍、高粱和豆。大都郊区农村种植的黍有糯黍、小黍和秫黍之分。糯黍即“黄黍,米宜酿酒”,小黍“宜食”,秫黍“粒大而壳厚”⑧(《析津志辑佚·物产》)。每年正月,大都居民“以黄米为糍糕,馈遗亲戚,岁如常”⑨(《析津志辑佚·岁纪》)。民间商贩“有以黄米作枣糕者,多至二三斤米作一团,徐而切破,秤斤两而卖之”。有专门蒸造枣糕的作坊,“小经纪者以蒲盒就其家市之,上顶于头上,敲木鱼而市之”①(《析津志辑佚·风俗》)。高粱在元代又称蜀黍,常用于熬粥和酿酒。宫廷食谱中有粱米淡粥,其他如乞马粥、汤粥,亦用粱米。②(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馔》)宣徽院下辖有龙庆栽种提举司,其职责之一便是“管领缙山岁输粱米……以奉上供”③(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聚珍异馔》)。豆类也是粮食,从江南北运的漕粮中,常常有一部分黑豆,可能是用来作牲口饲料的。大都郊区农村中出产黑豆、小豆、绿豆、白豆、豌豆、赤豆等多种豆类。④(参见《析津志辑佚·物产》)在元代宫廷饮食中,回回豆子最受重视,宫廷食谱中各种菜肴应用回回豆子的达十余种之多。据明代李时珍说,回回豆子就是豌豆。⑤(参见《本草纲目》卷二四,《谷部·豌豆》)

大都居民还有几种代食品是值得提一下的。一种是栗。大都部分郊区产栗,有的野生,有的种植,为数相当可观。一些大寺院都有自己的栗园,大护国仁王寺“栗为株万九千六十一”⑥(程钜夫:《雪楼集》卷九,《大护国仁王寺恒产之碑》),大庆寿寺“有栗园二所,前代祖师以《法华经》字为数种栗树,岁收栗若干石,为常住供众”⑦(《顺天府志》卷七,《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昌平居庸关附近有“万栗林”⑧(吴师道:《吴礼部文集》卷三,《留昌平四诗》)。栗可充饥,特别在饥荒年代可替代粮食。二是稗子。这是稻田中常见的杂草,用作饲料。但大都发生灾荒时,郊区“老弱无依之民,扫拣稗谷以粥饮度日”⑨(宋褧:《燕石集》卷一三,《建言救荒》)。明代北京的方志在“谷类”项下载“稗”,“洼下种之,潦可备荒”.。可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稗子都起代食品的作用。三是海藻。“庚子年京都人凿冰而取之,煮以充饥,救人数万计”.。庚子年是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由于南方海运断绝,大都发生严重饥荒,这种代食品称为“海藻”,又是“凿冰”而得的,显然是生长在海子(积水潭)中的水藻,医学家早已指出它“可食”.,但像元末大都城中居民如此普遍用以救灾,则是罕见的例子。

加工粮食的主要工具是碾磨。碾是脱壳的工具,对粮食进行初步的加工,使米粒、麦粒等与外壳分离,磨则将分离后的麦粒、米粒加工成粉状的面。碾磨有的以牲畜为动力,有的以水力为动力,前者称为旱碾磨,后者称为水碾磨。以牲畜为动力的碾子,以“牛、马、驴、骡拽之,每碾必二三匹马旋磨,日可二十余石”。水磨“日夜可碾三十余石”①(《析津志辑佚·物产》)。通惠河上游两岸水碾林立,因而造成河水枯浅,已见前述。通惠河下游的水闸附近也有水磨。②(参见《析津志辑佚·河闸桥梁》)大都民间有一种纺纱碾,“其制甚巧,有卧车立轮,大小侧轮,日可三五十斤”③(《析津志辑佚·物产》)。这应该就是王祯所说的水转连磨,以水激轮轴,大小轮互相推动,带动两个甚至更多的磨进行工作。④(参见王祯:《农书·农器图谱十四·利用门》)元代宫城厚载门附近,有熟地八顷,供皇帝举行籍田仪式用,“东有水碾一所,日可十五石碾之”⑤(《析津志辑佚·古迹》)。宫廷中粮食加工用磨也有特点:“尚食局进御麦面,其磨在楼上,于楼下设机柚以旋之。驴畜之蹂践,人役之往来,皆不能及,且无尘土臭秽所侵,乃巧工瞿氏造者。”⑥(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尚食面磨》)这种设置将作为动力的牲畜与作为加工机械的磨上下分开,保证了面粉的清洁。但它并非什么创造,不过是将水碾(磨)的构造方法应用到旱磨上而已。一般大型的碾磨都归私人或寺观所有,其加工或供本身的需要,或出于营利的目的。民间还有一些小型的碾磨,是靠人力推动的。普通人家还用杵臼臼米,杵臼“多以车头为之,或以木蔸瘿挽之木为之,亦有就其石之大小为之”。这应该就是王祯所说的碓,是一种用木、石制成的简单机械,用人践踏木板带动石杵或木杵来舂米谷。此外,“都中自己手杵者,甚广”⑦(《析津志辑佚·物产》)。诗人胡助写道:“近午不出门,舂米始朝饭。”⑧(胡助:《纯白斋类稿》卷四,《客居冬怀十首》)胡助在大都的翰林国史院当一名小官,生活清苦,只能自己家中舂米才能做饭,一般百姓可想而知。

同类推荐
  • 计统江山

    计统江山

    一朝痴傻,十年一梦,醒来了,他是谁?身处乱世,他一颗看客的心终究还是要英雄逐鹿。天下乱,群雄起。一计平盗匪二计得富贵三计英雄从......计计得江山。(注:本文为完全架空历史,与历史人物无关)
  • 天下第一无赖

    天下第一无赖

    “世界上没有我不敢做的!”白清城露出他的大白牙。只会吃别人的,用别人的,睡别人的,咳咳。别误会,这都是我老婆给我的。“你说我这是吃软饭?”白清城又咧了咧嘴,“放心,我和皇帝是过命交情,保证不打死你!”
  • 大汉厨道

    大汉厨道

    何为厨道?海纳百川,集各家之所长,动手前先要挑肥拣瘦,在将对手洗净切片,加入各种香料烹制入味,让他含泪吃完三大碗,最后发至肺腑的说一句,真香。
  • 宋海唐风

    宋海唐风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到了北宋崇宁元年,为了预防二十年后的覆国之灾,他不得不殚精竭虑,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太平的未来。——————————轻松慢热型,建议收藏,养肥了再杀。建了一个群,74073081,欢迎朋友们加入啊,多提宝贵意见。
  • 三国重兵

    三国重兵

    三国小人物的崛起之路,坚持与努力,一步步改变与成长。
热门推荐
  • 言而有浅

    言而有浅

    钟安浅,人如其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如果你真的以为是在形容她,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 绝地求生之绝地天狼

    绝地求生之绝地天狼

    狙神冷风,曾经的辉煌,却迷失风云。万人以为是渣渣的张海,却没想到就是那个曾经的狙神!这一次,他要将他失去的所有,换一种方式,连本带息的一起夺回来!世界赛夺冠后,外星物种突然入侵,张海被迫参与人类的生存的保卫战,可终究敌不过外星人,一次奇遇,张海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通道,为了地球,他通往了的灵气世界在那里,他封王,封皇,封帝!直到成为灵气大陆的最强大帝,他回来了!带领着人类他打败了外星球人!可最终,这终究是一场阴谋,可张海,他不服输,不愿被与命运所压迫,他相信人定胜天!最终战胜天道!(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和反派BOSS谈恋爱

    和反派BOSS谈恋爱

    意外穿越到了游戏里,还和反派BOSS接下来梁子,本以为会gameover,没想到反派BOSS爱上我,从此开始外挂人生
  • 夏祭未祭

    夏祭未祭

    21世纪的小清新夏典典,意外重生为烈焰国最尊贵的‘爱阳’公主夏忘忧。为报夏忘忧被杀身害母之仇,夏典典向敌人正式宣战。因为不谙后宫的各种心计手段,被迫离开皇宫开始了逃亡生涯。经历各种磨难,巧遇各路美男,夏典典逃并快乐着!总有一天我夏典典会把你们给我的痛,一点一点的还回去!
  • EXO之我想要你

    EXO之我想要你

    我是一个孤儿,意外出了车祸。遇到了一件诡异的事情,就是重生。重生到一个有钱人家。接下来我就不透剧了,有兴趣的话就进来看看吧男主EXO男二BIGBANG
  • 月亮很亮罢了

    月亮很亮罢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牵动你心弦的又会是哪一件小小的事情呢敬请期待
  • 人事

    人事

    本书通过一位大学生对人事档案的剖析,侧面透出人们的名利和权势之争。
  • 她睡在深海里

    她睡在深海里

    【全文免费,好看,不好看你打我】(一个比悲伤还悲伤的故事)简介:湫桐是在十二岁那年被关谨收养的,匆匆忙忙六年过去了,这六年,湫桐芳心暗许,日子平平淡淡过去,她以为她和关谨的一辈子,也可以这样轻轻淡淡的结束。 转机出现在……湫桐18岁那年。 …… 如果我是烟火,就请让我为你尽情绽放,哪怕只是一瞬的美梦。如果你是深海,就请让我为你无尽沉沦,即使你是深海,海底却不是你。如果你是整个世界,我是你的世界里的流浪者,那就请让我尽情游荡,哪怕在你的世界里,我连一个你的影子都找不到。
  • 当大佬走上了巅峰

    当大佬走上了巅峰

    在经历了自己的世界被侵蚀,经历了生死离别后,他逃到了另一个世界,静心修炼,等待时机报仇……
  • 悍妻逼婚:拐个总裁当老公

    悍妻逼婚:拐个总裁当老公

    某天,某女坐在床上“沈沐辰,我好无聊”男人专注的看着手机“喝点热水就好了”她一脸受伤“沈沐辰,我心疼”突然感觉一晃,便被一个重物欺上身。“你想干甚”“老婆,你心疼!”“没事我喝点热水就好了”“老婆,我就是热水供应商,你摸摸,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