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37100000036

第36章 宫外三堂(1)

事物有阴,必定有阳。西方耶稣会士来华,意在传布天主教义,既带来西方的科技文化,也向西方传播中华文明,从而在东西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建于明清北京内城和皇城的四座天主教堂成为历史的见证。

北京皇宫外面,有四座西方耶稣会士的天主教堂——南堂、北堂、东堂和西堂等。北京天主教西堂,坐落在今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0号,是天主教北京教区四大教堂中建成最晚的一座教堂。意大利人德理格神父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到达北京,雍正元年(1723年)主持修建西堂,留在宫廷教授皇子西学。西堂几毁几建,现存为1923年重建。这四座天主教堂,都为皇帝敕建,都同宫廷关系密切,也都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皇宫外的四座天主教堂,历史悠久,至今犹在,生动故事,重点讲三——南堂、北堂和东堂。

一、万历南堂

南堂是北京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里,即今前门西大街141号。南堂在历史上有三个人——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最为著名,也影响最大。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意大利人,耶稣会士,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到北京,向万历帝进献自鸣钟、《坤舆万国全图》等,与士大夫交往。他研读“四书”,同徐光启著译《几何原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南堂。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南堂后遭地震、火灾,几毁几建。利玛窦死后,御赐墓地,在今北京阜外车公庄大街6号院内。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年),德意志人,耶稣会士,青年时在罗马攻读神学、数学和天文学。东来后,到澳门,学汉语。明天启三年(1623年)到北京,住南堂。与徐光启等共同编修《崇祯历书》。他为朝廷制作的天球仪、日晷等,有学者认为现藏于雍和宫。清军入京后,因多尔衮的一份满文布告,使南堂得以保存。故事是这样的:

上为天主教南堂最著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像,下为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及其孙女像

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下令,内城居民,限期之内,全迁外城,包括南堂和汤若望。汤若望书写一份奏疏,略谓:臣自大西洋,航海八万里,东来事主,不婚不官,若急迁移,仪器损坏,修整非易。他申请:仍居原寓,照旧虔修。汤若望随请愿人群,到宫门外,跪呈奏书。许多请愿者,被官兵用皮鞭赶走,汤若望却被一位高官接见。这位高官就是大学士范文程。奏疏经范文程呈递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后,被谕准在南堂门外,张贴满文布告,无须搬迁,保护南堂。南堂就在内城被保护了下来。

汤若望参与纂修历法。顺治七年(1650年)扩建南堂。汤若望任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治愈顺治帝未婚皇后的病,受到孝庄太后褒奖。顺治帝曾24次到南堂与汤若望神父交谈。顺治帝19岁生日就是在南堂汤若望家过的。康熙三年(1664年),汤若望为杨光先所诬陷,被捕下狱。后鳌拜等拟判汤若望凌迟处死。遇北京地震,被释放羁押。经孝庄太皇太后干预,后来获释。康熙五年(1666年)病死北京,葬车公庄墓地。

顺治帝曾24次到天主教南堂与汤若望交谈,连19岁生日都是在此度过的,图为南堂旧影(1873年)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年),比利时人,耶稣会士,顺治十七年(1660年)到北京,做汤若望的副手,后汤若望遭冤狱,南怀仁受牵连。这时汤若望年迈多病,受审时南怀仁陪他出庭,代为申辩。南怀仁在狱中对汤若望关怀备至,后为他办理丧事。王公大臣为南怀仁的精神所感动,说:“汤玛法已拟死罪,他人将趋避之不暇,而怀仁仗义为之辩护,诚忠友也。”(《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汤若望得到平反,南怀仁任钦天监监副。南怀仁的主要贡献是:

其一,测天象。南怀仁与杨光先、吴明烜(xuān)在午门前,并在今建国门外观象台争辩,康亲王杰书、大学士图海和李霨等二十余位高官集体观测,讨论历法问题。测验项目包括立春、雨水、太阴、火星、木星天文历法等问题。观测结果是:“南怀仁所言,逐款皆符;吴明烜所言,逐款皆错。”(《清圣祖实录》卷二十八)朝廷摒弃杨光先历法错误,采纳南怀仁正确意见。不久,南怀仁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从此钦天监“节气占候,悉从南怀仁说”。(《清史稿·南怀仁传》卷二百七十二)

其二,制仪器。南怀仁等先后制造了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并绘图解说,成《灵台仪象志》,有精美附图117幅。后增制玑衡抚辰仪。中国天文学家利用这些仪器,进行了二百多年的观测工作,今仍屹立于北京建国门外古观象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席泽宗《南怀仁》)此外,书中介绍了如重心、比重、杠杆、滑轮、螺旋等简单机械,以及温度计、湿度计的原理等。清顺治帝孝陵大石碑,由房山运往东陵,怎样过卢沟桥呢?南怀仁建议用西法建滑车,拉大石碑过卢沟桥,解决了这个运输难题。后升南怀仁为钦天监监正。《清史稿·南怀仁传》说:自是钦天监用西洋人,累进为监正、监副,相继不绝。南怀仁发明制造了一辆汽车,二尺长,四个轮子,中部有火炉和铜制气锅。气锅顶部有一个喷气嘴。气锅里的水加热后,蒸汽从气嘴喷出,产生的能量,射在涡轮叶片上,推动汽车后轮,驱动汽车行进。这种动力冲动式蒸汽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怀仁的相关手稿,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后,发表于德国出版的《欧洲天文学》杂志上,使这一科技成果留存下来。有人说“汽车发明在中国”。这话有一定道理,但遗憾的是没有形成生产力。

其三,造火炮。平定三藩之乱时,前方失效火炮运回,请求换发新炮。康熙帝命南怀仁负责检修。他发现多数大炮因锈蚀而不灵,经除锈后,150门大炮仍可使用。康熙帝又命南怀仁主持制造轻型炮,并亲临卢沟桥观察新炮试射,效果良好,康熙大喜。康熙帝又令再造连珠炮。新炮制成后试射,100发中96发,康熙帝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脱下来赏给南怀仁。经南怀仁研发的新型轻装火炮,近一千尊,送往前线。他撰写了关于火炮制造和使用的《神威图说》一书。为表彰其功绩,南怀仁被授予工部右侍郎衔。《清史稿·南怀仁传》:“南怀仁官监正久,累加至工部侍郎。”查《清代职官年表》工部侍郎中没有南怀仁,当为工部侍郎衔。“实录”可以为证:加“南怀仁工部右侍郎衔”(《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二)

其四,做帝师。在一段时间里,南怀仁给康熙帝讲授几何学和天文学,还将《几何原本》译成满文。康熙帝“日召怀仁入内廷,如是凡五月。辄留之终日,使之讲授数学、天文”,有时还学习哲学及音乐,康熙帝也命人教授南怀仁满语、满文。他还陪伴康熙帝东巡,沿途观天测地。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东巡,带上南怀仁,命他测量盛京北极高度,并表示赞赏。南怀仁说:“皇帝对我表示异乎寻常的好感,确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同他信赖友人一般,盼我不离开他的身边。”在返回京师的途中,一天,康熙帝自然是先上了船,他让随行王公贵族暂且等候,而招呼南怀仁上船,与他一道渡河。

南怀仁居住的南堂,史书记载:京师天主堂,建于明万历间,本朝一再修之,御题额曰“通微佳境”。左右两砖楼,夹堂而立。左贮天琴,午时楼门自启,琴自作声,移时琴止,而门亦闭矣。别有沙漏、远镜、龙尾车之属,以资测验。(《清稗类钞·京师天主堂》页一九五七)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南怀仁在北京病逝,年六十六,也葬于今阜外车公庄利玛窦、汤若望墓地。

南怀仁死后,天主教北堂与宫廷的关系,日益密切,日显重要。

二、康熙北堂

在皇宫西北的天主教堂,俗称“北堂”。北堂在今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既有南堂,为什么还要建北堂呢?这要从康熙大帝与路易十四及传教士之间的故事说起。康熙一朝来到中国的法国耶稣会士至少有五十位之多,其中以康熙年间来华的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五人最为重要。这里我着重介绍其中的白晋和张诚。

图为康熙帝学习数学时使用的楠木炕桌,桌面嵌银,银板上刻有比例尺

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年),耶稣会士,法国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颁诏派遣白晋、张诚、洪若翰、刘应、李明等一行,以“国王数学家”名义,提供资费,乘船东渡,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到宁波,次年到北京。他们到京住南堂后,向康熙帝进献礼物,有三十余箱仪器,受到接见,并在乾清宫受到宴请。白晋与张诚学会满、汉语文后,与徐日升(葡萄牙人)等向康熙帝讲授数学,如几何与代数,每天进讲两三个小时,讲前要准备满文教案。白晋和张诚先后用满文编写了二十几种教科书,包括《几何原理》等。康熙帝就让他们在宫里进讲天文学、几何学以及仪器用法,徐日升编写汉语教材,进讲西方音乐理论及乐器演奏。白晋还奉旨编纂人体解剖学,并翻译成满文。

同类推荐
  • 她与光同行

    她与光同行

    樊歆深觉上辈子定是烧杀虏掠无恶不作,这辈子才遇到两个这样令人糟心的男人!第一个男人奴役她。她不仅伺候他穿衣吃饭出行出恭,还得帮他打理家务物色女人。第二个男人无视她。她累死累活追了十年,就差没把心剖出给他!结果……他连她长啥样都不记得!好吧,她决定离开这两个糟心男人,勇闯演艺圈。可当她终于从演艺圈摸爬滚打逆袭到终极女神的位置……咦!那两个男人为何在台下为她打破了头?
  • 草根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草根律师是如何熬过来的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年轻的草根的律师刚踏入律师行业的真实经历,你会发现,原来年轻律师要经受着怎样的迷惘、困惑、痛苦,生活要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你才发觉律师熬过来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穿插了一个年轻的律师,一个草根的律师不算深刻但真诚真实的思考,你会发现,从他的身上,其实折射了这个行业,这个群体的真实状况,反映了这行业、这群体真实的特质;这本书,文字生动诙谐,在轻松的阅读中,不知不觉体会年轻草根律师的酸甜苦辣,领悟律师职业的艰辛与荣耀,你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沉默,也多一份的深沉思考,当然还多一份在律师行业坚守下去的信心。
  • 刺客信条:大明风云

    刺客信条:大明风云

    大明正德年间,作为圣殿骑士团东方分支的宦官集团“八虎”深得皇帝宠信。“八虎”以狗马鹰犬、歌舞角斗媚上,以严刑峻法、虎官狼吏欺下,权倾一时。时任首领张永更是在皇位交替之际借“大礼议”之争猝起发难,给予了宿敌中原兄弟会致命一击。遭此灭顶之灾,中原兄弟会一夕倾覆,千年的传承危如累卵,而张永更是暗中布置,设下了夺取天下的阴谋。浩劫之中,刺客少芸幸免于难,身负绝密使命远走欧罗巴大陆,师从传奇刺客大师埃齐奥,潜心修行,伺机而动。故事从少芸踏上复仇之旅开始……
  • 百亿大单背后:巅峰较量

    百亿大单背后:巅峰较量

    一个超大项目引出两场惊心动魄的商场较量。杭州湾项目是国家特批、民间投资的大型动力设备制造项目,总投资近千亿元,仅设备采购就上百亿元。面对巨大的利润诱惑,各路高手跃跃欲试,商场上硝烟渐起。为了夺得项目的主导权,融资高手罗京天与京城大亨孙天毅展开了生死对决,双方各自利用资金、人脉、舆论等优势,层层设局猎杀,欲置对方于死地。为了夺得项目设备采购的标的,销售菜鸟王强在残酷的商战中迅速成长,所在的APP公司销售团队按流程解剖了一个大单所要解决的所有环节,从外围进攻,步步渗透。
  • 边城

    边城

    《边城》为沈从文小说之作,是他所有作品中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用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痛诉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小说语言古朴清新,文字纯净澄澈,字里行间处处寄托了作者至美至爱的美学理想。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吸引了海内外广大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世挚爱你

    永世挚爱你

    这一世,我爱你,却无法永世守护你,来世,我继续爱你,可以守护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唐思密达

    大唐思密达

    来自2020年的历史系研究生李叙,穿越到唐朝,李叙却发现自己魂穿在一个叫李星洛12岁美少女的身上,这里有爱恨情仇,世家大族的阴谋诡计,李叙该何去何从。
  • 探究式科普丛书-显微镜下的微世界:微生物

    探究式科普丛书-显微镜下的微世界:微生物

    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的发现过程、微生物的特征、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开发利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微生物。它将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妙的微生物世界。
  • 司先生先婚厚爱

    司先生先婚厚爱

    【本文先虐后甜,女主不是傻白甜,男主不是一般的总裁,爽文+有脑双宠】“慕寒哥,你看我新买的睡衣好不好看”祁如梦穿着清凉的吊带睡衣司慕寒眼睛微眯小丫头在勾引他吗??“喊老公”祁如梦甜甜的喊一句“老公,好不好看”“唔...”司慕寒把祁如梦抱了起来,亲吻了他的小娇妻“好看”......老婆还是得捧在手心里宠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通往真谛的誓约

    通往真谛的誓约

    一个人想要向神与仙宣战,他就要先成为神或仙。一个人要改变天地法则,他就要先打破法则。一个人想要打破万物法则,他就要先征服万物。如果他无法征服万物,那就要创造万物,毁灭已有的一切,或者被万物毁灭。这就是神与仙的战争,讲述一个小徒家仆,如何战神斗仙,创造新世纪法则的故事。一个新套路的尝试,给你一个全新的人神仙的世界。
  •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疗处方百科大全

    食物疗法,实际上是为各种病人设计的全合的膳食。它的科学性在于对症选食。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就论述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物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明白食疗的重要性。自古到今,有关食疗的论著,比比皆是。较具代表性的有《千金方》、《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经》、《本草纲目》等。如何将这些医学瑰宝加以继承发掘,并结合当代的医学科学,加以整理提炼,使之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本书则以食疗——这一中华民族的济世瑰宝,给你全新的科学指南。
  • 冬零

    冬零

    冬零起始又见昨日,似梦一场,回首却如此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