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9500000012

第12章 (1) 召公听讼 武王伐纣

第九回

召公听讼,南国始兴诗与歌

武王伐纣,奴隶倒戈求解放

这时,因为纣王的残暴和对各诸侯国的严厉盘剥,使得各诸侯国纷纷离心,不约而同地心里归向了周国。现在西方各国一旦有什么事情,往往请周国替他们出头解决,西伯姬昌也总是极力秉公处理,常常做到冲突双方满意。

当时虞国(现在山西平陆县)和芮国(现在山西芮城县)邻近,一些农人在两国交界的地方,开辟了田地种下了庄稼。两国都说这片田地属于自己,于是都来向当地农民收取稻麦。年年因为这件事情,双方争执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最后两国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西伯,请他来做评判,分一个是非。于是两国国君约定日期一同去了周国。

蜚廉、恶来领命,便带上象军克日出兵,浩浩荡荡地开到东方,会齐当地驻军,杀气腾腾地杀进东夷地界。

你不知那时的东夷并没有固定的都城和城廓,生活简单,随时迁移。商军犹如无头的饿虎一般,只好见着一处打一处。

蜚廉打下一处,继续出发寻找东夷兵卒,却不想东夷兵卒又从他后面袭来。等蜚廉回头打来,东夷兵卒又一哄而散,逃得不见踪影。这般追来打去,简直和捉迷藏一样,把蜚廉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无计可施,空有勇猛的象军,根本无用武之地。

征讨了多时,竟然无一点战绩可言,东部各诸侯国的民众反倒被东夷兵卒闯来踏去搞得流离失所,庄稼一地狼藉。东部各诸侯便纷纷向纣王诉苦,都诉说被东夷骚扰得损失太大,无力进贡。

这时,纣王再也坐不住了,只好决定点起举国兵力,亲自披挂出征。次日,旌旗蔽日,金鼓震天,四万大军披挂整齐,雄赳赳、气昂昂地簇拥着纣王的御驾,慢慢往东开去。

一路上,商朝讨伐大军所过之处,百姓家家闭户,鸟兽逃绝。不日,大军直抵东夷地界。费仲、蜚廉、恶来忙来迎驾,奏说东夷猖狂情形,当然也少不了虚报一番功绩。

纣王听了报告,当即便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恶来领兵会同象军绕道南方,由南向北挤压攻打,同时切断了东夷南逃之路;一路,由蜚廉统领由北向南压缩攻打,同时切断东夷北窜之路;一路,由费仲率领,由西向东挤压。

纣王自己亲自巡视各处,相机各处打援,又下令东部各诸侯坚守封疆,不许东夷兵卒突入,如有失守城池的,一律诛杀,绝不宽恕。

恶来奉命,率领着象军由南向北一路凶猛攻来,东夷兵卒仍然老方一贴,向北逃去。不料,蜚廉凶神恶煞般地由北迎面堵住打来。东夷兵卒只好向西乱窜。各地守臣,都惧怕纣王军法,死守城池。费仲全力阻击,纣王又统兵相机打援,随时策应,把东夷兵卒全部挤压到东海边,合围了起来。

三路大军在纣王的亲自督战下,拼命攻击,杀得东夷兵卒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有少部东夷兵卒拼死突围,四散而去。

商不知睡了多久,崇虎侯忽然被一阵喊杀声惊醒,慌忙起身,赶到城上一看,不得了了,周兵已经纷纷从“临冲”上跳将下来,和守城士兵搏杀起来,后面的周兵正源源不断地通过“临冲”的平台跳下来。

崇虎侯连忙调集城上全部守军朝这里扑来。不想城门那边传来了沉闷的撞击声,崇虎侯也顾不了许多了,只想把这股登城的周兵尽快打下城去。

这边正在激战,那边城门已被撞开,周兵登时发起喊来,从城门密麻麻涌进城来。崇虎侯一时慌乱无措,逃走不及,死于乱军之中。

西伯进城,安民已毕,见崇国地势确实开阔,城郭、宫室也都建筑得十分坚固、富丽堂皇,就命把周国的国都迁移过来,改地名为丰邑,始称丰京。

西伯姬昌得了崇国如此广阔的地方和坚固的城防,摧毁了身边的劲敌,从此周国有了稳固的根基,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他想放手向外发展了。

周从古公时候起,就一直没有固定的城郭、国都,现在西伯有了这么一个像样的城郭作为都邑,自然是十分重视,当然样样都要建设齐备才好。首先,肯定要建设自己的宗庙、社稷,而且必须要建造得最好才行。

按当时的宗庙制度,天子可以建七个庙,诸侯只能建五个庙。当中一个庙是祭祀始祖的,旁边左右各两个庙,各先祖按先后次序一代一代排列下来。左边的两个庙叫“昭”,里面分别供奉二、四、六代等双数的先祖;右面两个庙叫“穆”,里面分别供奉三、五、七代等单数的先祖。天子的七个庙,“昭”“穆”各有三个。

西伯按诸侯的等级建好了宗庙,为了观察天象的方便,打算再建设一座灵台。

本来,这灵台只有天子才可以造得的,但周自后稷、公刘以来,一向注重农业,所居西北地区,地广人稀,经过许多年招徕各地流民开荒种地,地方便越占越大,也成了一个大国。那些破产的流民、奴隶之所以纷纷逃来周国,主要是因为商国是奴隶制的国家,一切生产劳动都是由奴隶来完成的,那些破产的流民不想成为奴隶,于是纷纷逃到税赋最低的周国。

再说西伯时代的税赋更是优惠,本地人和各方投奔而来的人一视同仁。按西伯当时的规定,只要你有能力耕种,就给你地去种,将一块大约九百亩大小的荒地,像个“井”字一样划成九块,迁移进八户人家,周边八块一百亩的土地,一户一块。

“井”字中间一块百亩,分出二十亩,均派给各户盖房、打井或种桑麻,用于日常生活。余下八十亩,作为公田,大家均摊一起耕种,互相监督,称为公田。等秋季成熟,八十亩公田收成归公,其余各户一百亩收成各自打理,女人也可在房前屋后养蚕纺麻做衣,干一些家务活。当然如果子嗣多,以势强占邻居的田地的话,对不起,法律侍候,重新再来,让你重新去开垦荒地。

这种生产关系比商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要好许多,生产力自然也提高了许多。但是农业最害怕的就是水、旱之类的天灾,所以观察时令节气的灵台是十分需要的建筑。

灵台建成不久,西伯姬昌就病倒了。他虽然已经九十七岁高龄了,但仍然不改十分谦虚的秉性,称吕尚为师尚父,称太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四人为四友,对其他臣下也依然礼敬不衰。

一日,他的病情忽然加重,他对在身旁服侍的世子姬发说:“我有四句话要送你,你要好好记着。一是,看好的事情,不要懒惰不做;二是,看到时机成熟了,不要犹豫不决;三是,看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要尽快离开,不要逞一时之能。这些都是做人的道理。还有一句话,就是治理国家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这是最重要的。切记。”

姬发三拜受命。过了几天西伯驾鹤西去。后来姬发得了天下,尊他为文王。

且说世子姬发继位,一切遵循父亲的教训,因胞弟周公旦在众多兄弟中,最是多才多艺、德才超群,所以周国内外政事都和他商议,基本由他处理。姬发妻子吕姜是吕尚的女儿,贤德端庄,一举一动都合符礼仪,真是站有站相,坐有坐像,笑不露齿,怒不变色。具有这种德行是当时女人的标准。

姬发不但继承了周国的国君地位,也继承了父亲的封号,也称西伯。过了二年,姬发依据吕尚的计谋,率领大军到盟津(现在河南孟县)去举行诸侯会盟,以试探商纣王的反应。

各路诸侯看见周兵到来,都踊跃前来赴会,希望姬发领头把商纣王打倒。据古时传说,当时参加会盟的诸侯达八百之多,占天下诸侯的四成。

商初三千多诸侯经过六百余年的兼并,现在还剩下一千八百左右诸侯。

大家都对姬发说:“商现在是可以打倒了。要不然我们活不下去了。”

姬发深知商国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其势力依然强大,军队也多,不可小觑。眼前这些诸侯虽多,但实力都不济,一旦开战起来,完全还是要靠周国兵力独自支撑的,没有必胜的把握。他想等商王恶贯满盈,被天下民众人人痛恨,没人为他出力的时候,才可以一战而胜。因此,姬发只是和各路诸侯会盟,见面后便回国去了。

出了这等诸侯私自会盟的大事,也不知纣王是怎么想的,竟然置若罔闻,既不管也不问,照样是我行我素。

太师比干和纣王庶兄箕子、胞兄微子启苦谏多次,纣王竟然一点也不采纳。三人整日攒眉苦脸,但也无他法。

自从太史幸甲走后,换了向挚做太史,也不断进谏。现在纣王的脑子里只是盘算如何增加国内贵族的税赋,如何从国内民众身上榨取更多的油水。只是这班贵族办法多的是,最后只是民众成了倒霉鬼,被压榨得叫苦连天,有的逃走,有的因为饥饿做了盗贼,甚至连宗庙里祭祀用的牛羊也敢偷吃。官府也不管不问,只顾自己有吃就行。

一到冬天,大街上无衣无食的贫民又增加了许多,微子启走在大街上目睹此景,心中着实难受,便进宫去见纣王。他把大街上的情景痛苦地诉说了一遍,恳切地劝说纣王要勤俭爱民,再也不可重赋民众了。纣王只是微微一笑,理都不理。

微子启看见弟弟纣王如此态度,不觉心灰意冷,辞了出去,便去拜访庶长兄箕子,恰好叔父比干也在。三人各自诉说了一番,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

正在商议,忽听侍人进来报告说,太史向挚已经全家出走,也投周国去了。

三人听了面面相嘘。比干说道:“近来出走的人越来越多,不想向挚也走了。”

微子启叹了口气,说:“我看我们殷商是气数已尽了。想先祖成汤是何等英明仁爱,现在这个子孙却这般的昏聩,整天只知拥着一只狐狸精,政风污浊黑暗,官吏贪财枉法,有罪的逍遥法外,无罪的倒受尽冤枉。我真是看不惯这等颠倒黑白,再下去我真的要疯了。要是当初由我继位,又何至于此。”

比干、箕子听了都默默无语。大家沉默了一会,箕子才抬起头对微子道:“现在他这般作孽,既不听臣下忠言,又不信兄长、老臣的劝,如何能不灭亡?我是准备好与殷商共存亡了,定不做他人的臣仆。你是他的同胞兄长,应该为了殷商的宗庙祭祀打算,还是去他处避避,不可一同灭亡了才好。”

比干也劝说微子启还是早一点出走,保存殷商的宗室。微子启起初不答应,后来想想也是,连我这个纣王的亲哥哥都走了,也许会让他有所觉悟,便当真离开朝歌去了。

纣王听说亲哥哥微子启出走,并不以为然,反觉得耳根清净了不少。

一天清晨,瑞雪飘飘,把鹿台各处点缀得如同琼楼玉宇一般,纣王来了雅兴,便拥着妲己一同来到“鹿台”的楼顶欣赏雪景。

只见满园树木,犹如开满了梨花一般,雪白一片,别有一番风景。远处群山,银装素裹,分外娇娆,大地一片洁净,几湾绿水上漂浮着还没来得及融化的雪花,慢慢流动,甚有雅意。

忽然,妲己指着说:“怪了,这般清晨,又是大雪纷飞的,怎会有人出来担薪?”

纣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个壮年农民,挑着一担柴薪,走到水溪边,脱下脚上的鞋,慢慢下到水里,好像十分怕冷的样子,涉过水溪,上岸来便瘫坐到地上,颤抖了好大一会才穿上鞋子,站起来继续挑着柴薪上路。不久,又见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也挑着一担柴薪走到水溪边,脱下脚上的鞋,毫不犹豫地涉过水溪,上得对岸,穿上鞋子,站起来继续挑着柴薪上路,一点也没有怕冷的样子。

纣王在台上看了许久,心里也不由起了疑心,是啊,这么个大清早,又下着如此大雪,他们干嘛出来,有违常情呀。他边想边嘴里不由连声叫起了奇怪。

妲己问有什么奇怪?纣王说:“你看那老人倒比年轻的不怕冷,这是什么道理?”

妲己道:“这有何奇怪!年少者是老来生的子,骨髓不满其胫骨,阳气衰弱,怕冷,不敢涉水。那年老者是少壮生的子,骨髓满其胫骨,傲寒耐冷,虽是肌毛枯伐,但阳气还盛,故不怕冷,便涉河而过。”

纣王道:“你这般说法倒也十分有理,如此说来,那年少者应该是贵户人家出身的,怎会为了一些柴薪而清早冒雪出来?看来应该验证一番。”便转头吩咐左右:“快把那两个挑柴薪的人抓来,分别砍下他俩一条腿胫骨,速速呈来!”

左右奉命立刻跑到外面,如飞一般追上那两人,不由分说一并捉来,吓得两人一个劲儿地求饶:“我们可都是安分的平民,没有犯罪呀!”那些宫奴哪管这些,只管把两人揪到宫前,一人一刀活生生砍下两条腿胫骨来,呈上纣王看,果然如妲己所说一般。

纣王哈哈大笑,夸赞妲己绝顶聪明。正在欢笑,忽报比干来见。纣王只好下了“鹿台”,转入宫中,下令唤入比干。

比干进宫,一见纣王便奏道:“刚才在宫门外,看到两个平民被砍了脚胫骨,不知犯了何罪?”

纣王默不作答。比干见他不作答,知道又是滥用刑法,就动气地劝谏道:

“上天让你做天子,是要你来管理天下民众,不是让你来虐待民众的。你整日住在宫里,根本不知道现在费仲和雷开等人是如何暴敛民众的,外面民怨已是怎样沸腾了。我殷商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了,你在这里还是这样随便砍人腿骨。等到人心尽失,国家也就跟着亡了。我先祖成汤当初是经过了多少艰难,才创下我殷商的基业。要是在你手上把这基业葬送了,你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纣王听到他又是这般絮絮叨叨,本来已经不耐烦了,现在又说他手上要葬送基业,不由恼羞成怒,立马变了脸,大声呵斥比干退出去。

比干依然说道:“王要是今天不答应改过,我死不退出。除非你答应痛改前非。”

说罢,任由宫奴如何催促就是不走。

纣王见比干今天如此倔强,便气不打一处来,呵骂道:“你这般说来,我是一个昏君啰?”

“也差不多了!”

“好,我是昏君,你是圣人。我曾听人说,圣人的心都是七窍玲珑的。我倒要看看你的心到底有没有七窍?是不是真的圣人?”

说罢,便怒不可遏地吩咐宫奴把比干的心挖出来。一班宫奴一涌而上把比干拉出宫去。

箕子正在家里,忽听有人来报,说是纣王要杀叔父比干,不由大吃一惊,急忙赶到鹿台。刚到宫门口,就看见比干已经横尸在地,雪地已被染成一片殷红,惨不忍睹。

箕子不由放声大哭起来。不多时,几个宫奴又拉出一个妇人的尸首,服饰华丽,应该也是一个贵妇,也是肚开肠出,鲜血淋漓。

箕子忙抬起手,一手拉起袖子挡住眼睛,不忍细看,转过身子问一个宫奴,此人是谁?那宫奴停了一会儿,低声道:“是比干的妻子。她听说王上要杀比干,急忙赶来宫里,痛哭请求王上赦免。不想王看见她肚子隆起,知她已有身孕,便和王后打赌,猜肚中胎儿是男是女,便把她杀了,刳出胎儿来,以分胜负。”

箕子听了,顿时头晕目眩,差点晕倒在地,颤声低泣道:“这哪还是人干的事啊!如此暴虐,殷商灭亡就在眼前了。我也不想活了,拼命也要直言铮谏。你去通报,就说我要骂他直谏。”

几个宫奴面面相嘘了一会儿,都劝说道:“直谏没有用的,王上今天已经大开杀戒,杀得手都顺了,您进去只能去惹祸。”

箕子道:“死就死,总比看着国家灭亡要好一点。你尽管进去通报吧!”

宫奴阻拦不住,只好进去通报。纣王正和妲己饮酒,听报庶长兄箕子要见,知道他也一定没有好听的话,不想多麻烦,便吩咐宫奴,道:“不必放他进来,干脆把他囚禁起来,当个奴隶算了。”

宫奴奉命,把箕子带到奴隶所住的地方,囚禁了起来。

箕子见纣王不肯见自己,反把自己囚禁到奴隶中来,知道再也不能进谏了,满腔悲愤。现在看看身边的这些奴隶,个个脚带铜链,额头刺着黥文,骨瘦如柴,皮干似纸,真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不分昼夜地制作着宫廷所用的一切。暗想纣王把自己奢侈的生活建筑在这般痛苦的奴隶的身上,还如此暴虐,岂有不亡之理,可怜我先祖成汤六百多年的天下,必定要断送在他手上了。想了许久,心中如刀割一般阵阵发痛,索性把头发披散,忽歌忽哭,言语错乱,和疯颠之人一样。

纣王听说箕子疯了,想他定是受了刺激的缘故,便不再惦记他,也不想法杀他了。

(未完,后续)

(第九回未完,后续。因字数限制)

同类推荐
  • 恕杀

    恕杀

    杀戮,并非强者之风。只有宽恕才是真正的强者,杀与恕,只在一念之间......
  • 大唐风华路

    大唐风华路

    穿越成为李世民的私生子,然而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个媳妇,种着几亩地,没事发明点东西,慢慢将一个烂泥村落发展起来。韩跃感觉这种日子挺好,如果没有人打搅他情愿一辈子都这样。然而男人总要长大,小人物也会慢慢变成大人物,举手投足,会当凌绝顶,岁月是一把杀猪的刀,韩跃却慢慢成了一把锋利的剑。大唐风华,谁人领舞,这是一个小人物慢慢成长为大人物的故事。有装逼,有犯浑,有发财,当然也会有妹子……***********************************************大唐风华群:707518143(另有新书《大唐第一狠人》正在连载,可往品鉴,必不失望)
  • 乾谋天下

    乾谋天下

    崛起于微末,成就无上巅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现场直播不可重来,或多或少的留有遗憾。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如何抉择?是继续沉沦?还是执宰人生?看林轩一名21世纪理工男,如何开创大乾新篇章。。。。
  • 三国之斗群

    三国之斗群

    2022年2月22日,下午2点22分22秒,某大学某学院某专业某班级某某班会正式召开。三十六位同学男女对半开,三十六位同学相爱似一家,三十六位同学一起穿越吧。三十六个未来人,能改变未来吗,能在这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激流勇进吗,还是如一朵小小的浪花,噗嗤一声,仅听了声响。穿越三国时代,绑定班群系统,搞笑娱乐。相约三国,不见不散。
  • 明末枭雄录

    明末枭雄录

    闯王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乱世枭雄叱咤风云,他们是穷汉,是英豪,是赌徒,是皇帝,是笑傲苍穹的旷世英才,又是不学无术的乡野愚氓……还您一个真实的明末枭雄实录。
热门推荐
  • 黎明的圣歌

    黎明的圣歌

    中世纪风,王朝争霸。冷兵器的热舞。庞大的世界观,独特的布局,你在为谁战斗?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骄傲?
  • 重回2003还是学渣

    重回2003还是学渣

    于强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2003年中考前夕。曾今的学渣想要考个普通高中怎么就这么难呢?前世的初恋是否还会相遇?前世跪舔的女神今世要以什么姿态出现在她面前?前妻还要不要娶?女儿你还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吗?于强的纠结就是选择太多,且看他是如何选择?或者被动选择也许会很幸福?
  • 大唐长恨

    大唐长恨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战国改革家

    战国改革家

    穿越了,就要做点穿越人该做的什么。闲来无事,调教下帝王将相,吊打下天下英雄,对政敌玩点腹黑,对敌人给于穷追猛打。改变几个人的命运,推进下历史进程。在古代改革,虽然是必须的,但那也是在找死,所以我只想在古代倡导改革的灯塔,而不去做驴子,发明点小东小西,促进下生活和科技的发展。开开荒种种地,经经商办办厂,赚点小钱做个天下债主。左拥右抱,听歌看舞,闲看历史风云。推行下思想理念,趁机混个诸侯,统一天下。
  • 异魔乱斗

    异魔乱斗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被位面之神选中的我,灵魂分离前往了另一个宇宙,开启了一段异世界虐菜之旅!
  • 万界倒爷

    万界倒爷

    一个少年得到万界之门的颠覆之路。“少年郎,还在为修炼废柴而发愁吗?”“我这有瓶超人药水,喝了之后修炼速度绝对杠杠滴,还附带金枪不倒哦,正值中秋大酬宾,不要998不要98,只要9块8马上带回家,您还等什么呢?”张玉麟满脸坏笑。超人:“……麟哥又拿着我的血液到处骗人了。”绿巨人:“……”孙悟空:“……”汉考克:“……这次是我的血液。”ps:群号码:312074119
  •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兰州历史文化:表演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开宗立派写春秋、艺坛舵手朱怡堂、耿忠义与耿家脸谱、话剧奏响时代强音、《在康布尔草原上》、兰州舞台变奏曲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妃驾到:殿下,早安!

    毒妃驾到:殿下,早安!

    身为二十三世纪的医药毒药双博士,沈兮穿越成宋国九王妃——骄纵跋扈、又蠢又浪、祸害了人皇叔那种!她表示心很塞,努力技术崛起,斗完倒霉娘家斗王府,毕竟与人斗其乐无穷,反正我不死她人死。然而……白月光太孙温柔:兮兮,你越来越美了。他国皇帝邪肆:朕许你皇后之位。江湖某帮派掌权人:小兮儿,跟我浪迹天涯。沈兮……除开暴富,与九皇叔和离,真没其它想法啊。人人都说宋国九王爷司不遇翩翩君子,温润如玉,多少贵女芳心深寄。沈兮:“呸!”司不遇:“爱妃为何动怒?是本王不够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A Miscellany of Men

    A Miscellany of 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