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9500000005

第5章 传位靠禅让 大禹开夏朝

第四回

传位靠禅让举贤任能治天下

大禹开夏朝九州献赋会塗山

唐朝诗人周昙有诗曰:

历代兴亡亿万心,圣人观古贵知今。

古今成败无多事,月殿花台幸一吟。

却说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的黄帝是五帝之首,后来还被尊为道教的元祖。他治理天下不知不觉已有许多年了。传说,在他一百岁的时候,带人到首阳山(现在河南襄城县首山)采铜,铸鼎于荆山(现在河南省灵宝县)炼丹,过了十七年,炼丹炼成之际,天上降下神龙来接黄帝,黄帝便乘龙上天去了。许多臣下连忙跟着骑上龙去,那些来不及的就拼命抓住龙须,把龙须抓掉了许多。

后来有人把这些异闻趣事经过加工,收入一部叫《山海经》的书中,把当时的世界描绘得好像都是牛鬼蛇神一般,有虎首鸟足的,有人脸鸟身的,有九首蛇身的,有六足四翼的,千奇百怪,不可究诘。不过,当时禹要获得这么多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民风习俗的百姓的同意和合作,来完成平治水土的工作,肯定是遇到过难以想象的困难的。

为了疏导大水之势,必须在挡住水势的大小峰峦峻岭中,依据其自身的向背走势,开凿出一条引水下行的通道,使水势畅通无阻,才不会泛滥成灾。这种工程比修筑一条公路还要麻烦。在那个完全依靠人工和原始工具的时代,完成这么一个工程完全是一项奇迹。据说黄河上游的龙门(现在山西境内)就是当时所开凿的。

龙门位于梁山(现在山西长治县境内)以北,禹从积石山(现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到了梁山,硬是靠着人工,在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开凿出一个宽八十步的叫“龙门”的口子,水由此直泻而下,气势磅礴,声如巨雷轰鸣。山岩上至今还留有当时开凿的痕迹。

只要到过龙门的人都可以知道它是怎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因为龙门地处很高,许多大鱼都集中在它下面,拼命向上跳跃,便留下“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是鲤鱼一旦能跃上龙门,便会成龙。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像这般开凿的山体,在整个治水工程中,不知还有几许,工程的浩大也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但是一切困难,竟然在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克服了。禹带领着整个中国的各氏族民众,把遍布中国的九条大川都疏导清楚,条条畅通无阻地流向东海,无数支流也都疏浚完毕,让天下民众都能够安居乐业。

奉命和禹一同治水的益还教民众推广开井的方法,让居住在离水较远的民众也喝上了清澈的井水;弃又教民众发展农耕,让民众在水退以后,马上恢复耕种。不消几时,便遍地桑麻,满目稻麦,人民个个丰衣足食。

大禹治水成功了,他又依据治水时获得的山水、土地的资料,把整个“中国”地方重新划分为九个区域,也唤作“九州”。

那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那时中国南部的三苗(现在的湖南)地方,已经聚集了许多逃难到此的苗人,与当地土人形成了许多部落。此地地势险要,左有彭蠡(现在的鄱阳)、右有洞庭,南靠汶山、北依衡山。这三苗首领,据说是蚩尤氏族的后裔,自恃关隘众多、地形险峻,并没把新近成立的以大禹为首的中央国放在眼里,既不服命令,也不来朝贡。因为其父被虞舜不久前莫名其妙地诛杀了。

大禹决定前往征讨。他会合各国诸侯军队,亲率大军,开拔南方,和三苗的军队打了几仗。虽然仗仗取胜,但也无奈那里的地形着实险峻,不敢贸然进军。在环山临湖的地形中,彼此相持了三十天。随行的伯益劝大禹道:“我们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与其相持,不如班师,另作计较。”大禹听了伯益的劝谏,但没有班师,只是下令退兵五里。

大禹觉得一时是断不能取胜了,便大修文德,一面加紧武备,一面从军中挑选出千名勇悍青年,在两军中间排开阵势,大练“干羽之舞”。

这“干”是一种打仗时候用来保护身体的盾,那“羽”是在顶端插着五色羽毛用来装饰的木棒。精挑细选的千名勇悍青年每天只是一手执干、一手持羽,练习各种攻防的身段姿势,步伐整齐,进退有法,还掺杂着极有韵律的美丽动作,以此来训练战时冲锋陷阵的技术。这本来是古时候狩猎的遗风,流传下来,便成了一种武舞。是后来“万舞”的起源。

三苗首领得知大禹领兵虽然后退了五里地,但仍在练武不止,尤其是他望见那千名勇悍青年组成的方阵,如此整齐划一,如此威武雄壮,自叹不如,开始心里发麻。那三苗首领心想,要是这么僵持下去,再不奉命进贡,大禹必不肯罢休,只得派人前来认罪服输。大禹这边也就班师了。

过了几时,又有报说,三苗的苗人又复作乱。虞舜此时年纪已老,但仍想凭自己的这张老脸去助大禹平息三苗之乱。他借口说是到各处去巡猎,顺便还带了一支军队朝南方行去。娥皇、女英也跟随同行。

一行来到湘水,虞舜安置二妃留下,自己仍领军队南行。一日,虞舜随军来到一座壮丽的山上,见这山景色清幽很是开心,便在山上命随行的乐人奏了自己创作的韶乐。那时南方尚未开化,那韶乐又是一种十分美丽宏大的歌舞,演奏起来,算得上是破天荒的盛举。一时,这座山就被人们纷纷称之谓“韶山”,并且代代相传至今。那山下的韶山冲,几千年后又成了一处胜地。

演奏过韶乐,当地民众热闹了好几日,纷纷赞誉中央国的文明。休息了几日,舜等一行便继续南行,行到苍梧,不想染病不治而亡。众人就将舜葬于一个叫九嶷(现在湖南永州)的地方,后人把此地称着“零陵”。

虞舜的弟弟象闻得哥哥崩殁,特地赶来送葬。娥皇、女英二妃听到凶信,登时泪如雨下、恸哭不止,直哭到泪尽出血。据说那血泪点点滴滴洒在竹子上,顷刻化作斑斑点点的泪痕。不出几日,悲伤不已的二妃,便也一起投湘水自尽。随行众人把娥皇、女英二妃葬于衡山。

后人又在湘水旁边立庙祭祀娥皇、女英二姐妹,庙名为“黄陵庙”。后来传说她俩姐妹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是湘夫人。还传说二妃死后,那湘水、洞庭、九嶷山一带竹子都变成了斑竹,又名湘妃竹,竹上那紫晕的斑斑点点就是二妃的血泪所化。这种斑竹至今仍然是当地的特产。

再说,那三苗首领见老君王舜帝为自己作乱而来,现在连同他的二个妃子一起客死异乡,也不禁悲从中来,立誓:永不作乱,岁岁朝贡。

后来唐朝诗人孟郊、郎士元据此各作有《湘妃怨》古琴曲一首。琴曲道:

南巡竟不返,帝子怨逾积。万里丧蛾眉,潇湘水空碧。

冥冥荒山下,古庙收贞魄。

乔木深青春,清光满瑶席。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玉佩不可亲,徘徊烟波夕。

蛾眉对湘水,遥哭苍梧间。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

至今楚山上,犹有泪痕斑。

南有涔阳路,渺渺多新愁。昔神降回时,风波江上秋。

彩云忽无处,碧水空安流。

唐朝诗人周昙分别作有《虞门?再吟》、《虞门?舜妃》,诗道:

潇湘何代泣幽魂,骨化重泉志尚存。

若道地中休下泪,不应新竹有啼痕。

苍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寻不记春。

何事泪痕偏在竹,贞姿应念节高人。

当代伟人******也作有《七律?答友人》涉及到此传说,诗道: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唐朝诗人李白更是作有一首《远别离》,给后人留下了对此事的许多遐想。诗歌道: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诗中出现了不曾见于正史的“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尧幽囚,舜野死”字句。历史上有这么多文人为此事做诗作词,让人觉得唐尧禅让、虞舜客死他乡总是疑案两桩。

却说虞舜既崩,大禹继位为君王,立国号为“夏”。“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的名号,以“夏后氏”为首。

因此大禹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联盟名为国号。建都安邑(现在山西运城)地方,那时距今约有四千一、二百年。这个“夏”字,在《说文解字》里就是“中国之人也”的意思,其钟鼎文字的形状也极其有意思,极像两人护着一个加盖的大鼎,鼎下还跪着一人。

至此,以黄帝血脉算起,由其子孙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延续了一千余年的“五帝”时代宣告结束。

其实,自神农氏时代到虞舜止,都算是“五帝”时代,也有许多其他氏族的子孙为帝王,其中包括伏羲氏族的少昊的子孙,和神农氏族炎帝的子孙等等。只不过后来黄帝名声过大,后人以黄帝这一脉算罢了。

“五帝”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开始被私有制奴隶社会所慢慢取代。

且说洪水之后,一切都要节简。大禹自己的生活享用非常简朴,但是对公众的开销却尽力满足,尤其是对农田有关的沟洫建设,不仅在费用上,而且在人工上都是格外照顾。

一天,他正在巡视沟洫的工程,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被许多人推拥着走来。大禹上前查问何事。众人报称,此人偷拿别人的稻,给人拿住,现在正要去送官治罪。

大禹听后便叫暂停,自己走下车来,详细询问那小偷,为何要做这等不良的事情?那小偷听大禹这么问,满心惭愧,只得说出原因。一面说一面流下悔恨的泪水来,心里只是害怕大禹要严厉惩罚自己,不敢抬头正视。不想大禹并没有动怒,反用良言规劝他,一面规劝,一面自己也涕泣起来。

左右随从看见大禹也涕泣,不由诧异起来,说:“这人做了这等不端行为,应该受到严重惩罚才对,君王您为何要对他涕泣?岂不是过于仁慈了吗?”

大禹道:“我想以前尧、舜二帝治理天下的时候,民众个个都和尧舜同心同德,绝对没有自私自利的行为出现过。现在轮到我治理天下,民众却有了自私自利之心,做出了这等损人利己的事来。这就是我伤心涕泣的缘故。”

那小偷听了此话,又惭愧又感动,竟然不由自主地嚎啕大哭起来。民众本来就感激大禹治水的功德,现在看见他这般有仁爱之心,对他更加爱戴。

这事也说明,到大禹的时候,财产私有制已经渐渐形成了。由于财产的私有,人们也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损人利己的事情也就慢慢多起来了。

那时大禹手下有个叫仪狄的臣子,偶然用米和水来酿酒,不想竟酿出了一种特别香醇甘美的酒来,比平时普通的米酒要浓烈一些。他心里十分得意,便捧了一壶献给他最敬爱的大禹。大禹喝了一口也觉得十分顺口、香醇,越喝越来劲,不知不觉中把一壶都喝完了。之后,他觉得身体软绵绵的,微醺微醉,便躺倒在床上,舒服地睡着了。

仪狄看见大禹全部喝完了,心里不禁暗自高兴,想这种新酿制成功的东西竟然得到了君王的赏识,觉得自己脸上好不光彩。他觉得大禹整天为国为民操劳,也应该享受一点可口的美酒,休息休息。他满心欢喜地回去,料定明天大禹必定要叫他去问这种酒的酿造方法,他便在家安心地等待。

次日一早,大禹果然派人来召仪狄去朝见,仪狄忙不迭进宫朝见。大禹见面第一句话便说:“你今天起,再不许私自酿造这种饮料了!”仪狄大吃一惊,吓了一跳。

大禹又继续道:“你只知饮料的味道越醇越好,殊不知越是味醇越是多喝。喝醉之后,昏天黑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而我们的民众又是把这种淡酒当作日常解渴的饮料。如果喝惯了它,必定沉迷忘返,容易把紧要的事荒芜了。你说这东西不是害人吗!我要是不禁了它,将来一定有人会为了它而亡国的。”

仪狄本来是满腔高兴,谁知反吃了大禹一顿教训,只得垂头丧气地退去。禹从此不但戒了酒,还慢慢疏远了仪狄。

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酒后被大禹的后裔子孙带到了南方苗山地方,成为祭祀大禹的专门祭酒,后来竟然成了南方江浙一带受人喜爱的“黄酒”的鼻祖,这仪狄还被后人供奉,成了黄酒的酒神。

且说大禹继位不久,便定了日期,下令在塗山(现在安徽怀远)地方召集各国诸侯大会。各诸侯国久已钦服大禹的威名,都如期而至参加大会。

大禹平时衣食十分俭朴,但对于诸侯大会一事却一点不肯含糊。会场摆设,尽善尽美。单说服饰一项,自黄帝时代起就已经有了丝质衣裳,从虞舜时代起,君王的礼服已经相当考究,不仅染成彩色,而且还画上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以及五彩花样,连头上也戴起了垂珠曳玉的冠冕。现在到了大禹时代,他把服饰更是做的十分精美,穿在身上,越发显得堂皇,越发显得显赫,尽显天子威仪。手下许多臣子都按训练过的礼节,引导诸侯进入会场,诸侯手里都捧着朝见进贡的礼物。大国的王捧着金、玉、铜,小国的君捧着绸帛,按班就位恭敬行礼。朝见礼毕,会场内奏起乐来。

当时的乐器有:金制的钟,石制的磬,丝制的琴瑟,竹制的箫管,匏(注:葫芦)制的笙,革制的鼓,土制的埙,木制的柷敔(音:处雨),合起来称为“八音”。许多乐工吹的吹,弹的弹,音调铿锵,非常悦耳,外加一大帮舞技娴熟的舞人,穿着特制的五彩衣裳,有的装扮成凤凰翩翩起舞,有的装扮成虎豹奔突驰骋,进退回旋,整齐划一。

这边刚刚退下去,那边另一班赳赳气昂的勇士就持干执羽地跑将上来,做出击刺、争斗各种技巧动作,动作迅如驰电,身段宛如游龙。

诸侯听着美妙的乐声,看着壮丽的舞姿,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真可谓:此景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见一回。

据说自从伏羲造出琴瑟以来,女娲造了笙簧,伶伦造了律吕,中国的音乐已经变得十分完美。后来黄帝又造了“咸池”之乐,颛顼造了“六茎”之乐,帝喾造了“五英”之乐,唐尧造了“大章”之乐,虞舜造了“韶”乐。

这些乐章都是积累了许多经验才造成的,哪有不好的道理。尤其是虞舜的“韶”乐,几乎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现在传到大禹,他又在前人基础上造出了“大夏”之乐,自然更是声情并茂、伟丽辉煌。

天下各地诸侯,大半都来自远方穷乡僻壤,国小人单,虽说也都有些文化,可是哪有见过这般宏大的场面,个个看得眼光迷乱、目瞪口呆,对中央文化的伟大、恢弘,简直佩服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因此也把大禹看得如天神一般,相信他就是上天的儿子,应该统治中国。

大禹不失时机,趁此机会再次昭告各国每年应贡的物产,和应纳的田赋,并颁示天下,各宜遵守,年年进贡。各国臣服大禹治水的功德,二是叹服中央的文化,三是惧怕中央武力强大,无不心悦诚服,唯唯是诺。

大禹从此确立了自己“夏后”的天命帝位。夏后就是夏朝称呼帝王的叫法。

夏禹又把九州各国朝贡来的铜,铸成九只大鼎,每只大鼎上都雕铸着各州所出产的珍奇异兽等土产,精致无比,作为镇国之宝放置于安邑王宫之前的开阔地上。还设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职,主要有“宅乃事”(注:负责中央的官职)、“宅乃牧”(注:负责地方的官职)、“宅乃准”(注:祭师)。此外,还有牧正、车正、庖正等官职。还制定了简单的典章制度,叫“夏礼”。

几年之后,夏禹又下令在其妻子涂山氏故乡附近,“南蛮”苗族比较集中的苗山(现在浙江绍兴,《吴越春秋》记载为茅山)地方召集天下诸侯大会,各国诸侯都济济上路,跄跄地前来赴会。

因为南方这一带的文明相对独立于中原文明,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带就活动着古老的“建德人”,以致留下了毫不逊色于中原文明的“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以及“良渚”等文明,时间跨度从八千年前至五千年前,只是文化相对滞后。夏禹是想把中原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南方这一带来。

相传夏禹带着一队剽悍人马乘船过长江前去赴会,当船行至长江中流时,忽然波浪翻涌,有两条黄色大龙翻波逐浪地出现在船的两侧。满船的人都大惊失色,大家都知道这恐龙的习性无比凶猛,只要打一个滚,就可以把船打翻。

夏禹神色不惊,从容笑道:“我是尽我的力量来服务天下苍生的,死都不惧,又何惧什么龙?”大家看见夏禹如此镇定自若的样子,才没有继续慌张。不多时,那两条黄龙也摇曳着长长的尾巴慢慢游走了。

这个传说一是说明夏禹全心全意服务天下苍生的勇敢精神,二也说明了当时交通困难的情形,长江中仍然有恐龙偶尔出现。

到了苗山地方,按照在都城安邑的礼制,照样举办诸侯大会。大会上除颁布各国应贡的赋税外,还多出了几条天下诸侯各自的约束。会上说不尽的肃穆威严,繁华富贵,又是一个九州献贡,万国来朝。

苗山一带地方,那时候还相当蛮荒,到处是水乡泽国的沼泽地,基本还处在原始状态,因为遍地长着一种上古时代叫“苗”的草,而“苗”最初的意思就是“蓨草”的意思,所以叫苗山。附近的萧山也是这个道理,遍地长着艾蒿,而艾蒿最初就叫“萧”的缘故。

苗族民众看见中央王国的礼仪、文化如此新鲜,自然无不啧啧称奇,赞叹不已,心中已经服了好几分。夏禹命人把各国所纳贡品、田赋一一会计详细,登造在册,以示永不随意更改。因此后人把苗山地方改名为会嵇地方。

这时候各方诸侯皆因钦服夏禹的威名,和中央国的强大,差不多全数准时到会。南方这些苗族诸侯和方国首领在私下也不免互有私语,无非也就是说些,“大家各主一方,无人管束,自由倒是自由,只是一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国和部落,往往是生灵涂炭,少了一些保障。现在既然有强大的夏禹做了他们的天子,还声明了各自的约束:‘彼此各守一方,不得相互攻伐!’虽然散了一些贡赋,却可保得彼此平安,免了常常担惊受怕。”所以与会诸侯、方国首领都心甘情愿受夏禹的号令。

那时在这一带有个防风氏(现在浙江德清武康)部落,居于沼泽地方。其部落首领汪芒氏身高无比,力大如牛,武艺绝伦,一向自恃强悍,藐视中央、欺侮邻国,这次还偏偏故意到会最晚,故意不参加盟誓。夏禹在中央久闻此人的暴虐,早已有心除他,便正好借其迟到的罪名,下令将他拿下,历数他不敬天子、侵扰邻国的罪状,昭告天下,杀他示众。

天下各路诸侯见夏禹令出必行,纪律严明,恩威并施,方知天子的尊严与厉害,无不战战兢兢,才知道中央国的政令不是儿戏,必须遵循。这也是中央国统治者第一次诛杀地方诸侯,也是君权的开始。从此一盘散沙的“万国”联盟,终于组织成了一个比较有领导、有组织的部落联邦制国家。“夏”这个字,就成为代表这个国家的名词。

且说夏禹诛杀了防风氏首领后,继续周游南方各地,在苗(茅)山地方分封这次诸侯大会的有功之臣,赐爵位于南方有德之人,把中央政权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力首次辐射到了现在长江以南地方。正是:

先礼后兵自古有,为有君权定九州。

同类推荐
  • 我的荡寇志

    我的荡寇志

    书中主人公【陈希真】,女儿【陈丽卿】总路线是剿灭梁山,故事从水浒梁山排名后开始。书中塑造了大堆英雄豪杰,主要人物个性分明。如果看到什么道术法术,这是带有灵异的小说。(注意:书里有些地方用了清朝的东西,比如报纸,闹钟,鸟枪,行省制度等,请自主忽略。)
  •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穿越三国之逐鹿天下

    现代小人物穿越成三国一个悲剧的富二代…………………………曹操:天下人皆骂我残暴,直到袁术出现,他们才知道我有多么的温柔。刘备:我以仁义待你们,你们却为何纷纷投奔残暴的袁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孙权:夺吾嫂,掠吾妹,暴徒袁术,我与你势不两立!大小乔:大胆袁术,焉敢对我姐妹如此粗暴~~……袁术冷笑:暴君明君,后世自有定论,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们,都给我闭嘴吧
  • 寰宇三国

    寰宇三国

    现代天才武道宗师,为求突破寻访神秘之地,意外穿越三国,他本来只想讨个老婆,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可是哪想本来只是小打小闹,抓几个像关羽典韦之类的人组个保安队,保护老婆安全,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三国最大的头头……
  • 条顿森林

    条顿森林

    在这本书里没有架空、没有YY、没有11;只有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和不屈的日尔曼!※※※※※※※※※※※※※※※※※※※※※强烈推荐:《终生制职业》《无家》《风起陇西》《一统三国》《兽血沸腾》《星空倒影》※※※※※※※※※※※※※※※※※※※※※精品推荐:《天地仙游》《阴阳学堂》《魔方街》《清醒的白痴》※※※※※※※※※※※※※※※※※※※※※※本书精美封面由“天使尘”制作,且书中许多地方经他修改才变的更流畅,尤其是有关军人和战争的场面。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热门推荐
  • 秦缘记

    秦缘记

    宁给我天下又如何!我只为你活一世,宁我负天下人又如何!我只为你爱一生。徐宝失去挚爱,一次醉酒跌落湖中穿越时空经历不凡的历程。
  • 异色记

    异色记

    分支——这是另一个故事。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某些事情,是想不到的,也是你不敢想的。玩命的局,棋盘上的黑白子,无人攻守,看谁命硬!(有点玄,有点扯,文笔渣。。如果真的有人看的话,那些不好提出来可好?
  • 僵尸老豆无良妃

    僵尸老豆无良妃

    她以盗墓富甲天下,盗尽天下大墓,只是为了寻找一味解药,救治她父不详的儿子。他是地位位极人臣的王爷,也是那红眸胜血的僵尸。他在那一味特殊的解药,设下了无数的圈套。为了儿子,她甘心跟嗜血的他做了交易。却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真正幕后人设下的一个圈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不是逗比主播

    我真不是逗比主播

    我叫林烨,是一个身怀系统并拥有逆天颜值的无敌主播。灵气复苏时代强势降临!当别的主播还在直播游戏、美食、旅游……的时候,我林某人却已经成为了修真直播界的逗比鼻祖。“叮咚!请宿主带女粉完美通关噩梦级秘境!暴君降世!任务完成可获得任务宝箱X1。任务失败直播学狗叫十声!”“叮咚!请宿主带男粉完美通关超级噩梦级秘境!绝世女帝!任务完成可获得任务宝箱X1。任务失败扣除十年寿命!”……每天,林烨不是在直播逗比修真教学就是在欢乐带粉闯秘境的路上,管你什么转世仙帝、隐世强者……惹了我林某人,请洗干净脸蛋等着被踩吧。
  • 隐婚1001夜:司少,一吻到底

    隐婚1001夜:司少,一吻到底

    刚领完证,他就抛妻弃子3年不回家,她住在单身公寓成为一条码字狗,逍遥自在,互不干涉。谁曾想,3年过去,他回来了,还开启了没底线宠妻模式!什么情况?“司冥爵,既然你不愿接受这段婚姻,我成全你,你不应该高兴吗?”“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还觉得我应该高兴?”“要不咱们给彼此一年时间?一年后如果还没感情,就各奔东西,互不相欠。”“小说写多了,这么荒唐而狗血的事,你觉得我会答应?”
  • 微风吹过青春季

    微风吹过青春季

    那一缕最清凉的微风吹过,是最唯美的青春……在青春的脚步中,总有人会迷茫,失望。微风拂过你的青春,不知,你可否知道?
  • 时光未老,我也还在

    时光未老,我也还在

    她不幸被人踩死,结果竟然穿越了。在异世大陆看她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俯视众生
  • 梦入江南

    梦入江南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他和她相遇了,她却阴错阳差成了他的嫂子。繁华流转,经年逝去,他和她注定要分离。到最后,最深刻的人不一定在一起,他终于在江南纷纷的烟雨中丢失了她。一辈子很长,穷其一生只为一人;一辈子很短,短得来不及履行诺言。她浅浅地笑,她轻轻地叹,终究只是在梦里。
  • 三世入灯

    三世入灯

    我是九天神殿,曾一度以为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神仙,无牵无挂,潇洒度日。直到有一天,那个叫九卿的男人给了我一盏灯,他说,他欠了我三世情。我问:“为什么?”九卿简单的说了两个字:“点灯。”灯燃,忆回:第一世,九卿负我;第二世,九卿骗我;第三世,九卿他,说他爱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乘风鸟之我永远在你身边

    乘风鸟之我永远在你身边

    雄伟的大殿里响着美妙的音乐,人们跳着华尔兹,朦胧的灯光的照射下,少年亲吻着她的手。--------------------这不是喜欢,是爱跨过百年,即使时光消失,改变一切,他都爱她,如宇宙般永恒,恒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