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2300000002

第2章 卷之五汉文(2)

【注释】[伯夷列传]《史记》七十列传第一篇。[夫学者二句]意谓学者读书极广博,仍要在六经中求证。载籍,书籍。考信,求证。[然虞、夏句]然而关于虞舜、夏禹的文章还能看到。此处指《诗》《书》中所载关于尧舜禅让天下的传说。[岳牧咸荐]四岳九牧都推荐。岳,四岳,传说为尧、舜时分掌四方部落的首领。牧,九牧,九州之长。[典职数十年]主持职务数十年。典职,掌管职务。[重器]象征王权之宝器,如鼎之类。代指国家权力。[尧让三句]意谓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感到耻辱,逃而隐居。许由,上古隐士。[及夏二句]意谓到了商灭夏后,要让天下给卞随、务光。卞随、务光也不受。这又该怎么说呢?卞随,夏桀时人,不受天下,投水自尽。务光,夏桀时人,不受天下,逃隐。[太史公曰]此处系插入的太史公话,是司马迁转述其父司马谈的话语。[孔子序五句]意谓孔子按序论及古代的仁圣贤人,关于吴太伯、伯夷的话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德义至高,但关于他们的文辞却很少看到,是什么原因呢?吴太伯,周文王姬昌伯父,让位于弟弟季历,自己出走到吴地。[孔子曰四句]引文见《论语·公冶长》,意谓伯夷、叔齐不记仇,所以没有多少怨气。[求仁二句]引文见《论语·述而》,意谓求仁得到仁,又有什么怨恨呢?[睹轶诗可异焉]见轶诗而有不同看法。轶诗,指《采薇歌》,因不载于《诗经》,故曰“轶”。[孤竹君]孤竹国君主。孤竹国,商代国名,在今河北卢龙。[国人立其中子]国人立中间的那个儿子为君。[闻西伯昌善养老]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西伯昌,文王姬昌。[盍(hé)往归焉]何不投奔他呢?盍,何不。归,投靠。[木主]木牌位。[爰及干戈]竟至兴兵。指伐纣。[左右欲兵之]左右的人想杀他们。兵,用武器,指杀他们。[于嗟徂二句]我就要死了,命运如此衰微啊!叹词。徂,通“殂”,死。[天道二句]意谓天道无私,常佑护善人。[且七十二句]意谓孔子有贤弟子七十人,但只赞扬颜回最好学。颜渊,颜回。[然回也三句]意谓颜回常常吃不饱,虽连糟糠也不嫌弃,仍早死了。蚤夭,早死;蚤,通“早”。[盗跖]春秋时大盗。[不辜]即无辜。无罪之人。[或择地六句]意谓选择好地方落脚,到该说话之时才说话,走路时不走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却遇到灾祸的,多得难以计算。[虽执鞭之士]拿鞭子当马夫。[君子句]君子担心死后名声不为人称道。语出《论语·卫灵公》。[贾子]贾谊,汉初政论家。[贪夫四句]引文出《鹏鸟赋》。指贪财者为财而亡,烈士为名献身,弄权者为权而死,一般百姓为生活挣扎。冯(píng),依仗。[同明相照二句]脱化于《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三句]引文见《易·乾卦》。[岩穴之士三句]隐士进退有时机,倘若这些人被湮灭不闻,实在可悲。堙灭,即湮灭。

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玷,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注释】[管晏列传]为管仲、晏婴二人合传。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常欺鲍叔]指管仲与鲍叔牙一同经商,分财时给自己多分,欺骗鲍叔牙。[不以为言]不因此说什么。[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公子纠]小白之弟,与小白争夺王位,失败被杀。[鲍叔遂句]鲍叔就推荐管仲。进,推荐。[九合诸侯]九次集会诸侯。意谓齐桓公成了诸侯盟主。[贾(gǔ)]经商。[谋事而更穷困]为人出主意却使人更贫困。[三仕三见逐]三次担任官职三次被罢官。[三战三走]三次出征三次败走。[召忽死之]召忽自杀。[知我不句]意谓知道我不因小节有亏而羞耻,是以功名不传于天下而耻辱。[以身下之]身份地位在管仲之下。[多]赞扬。[与俗同好恶]与百姓同好恶。俗,百姓。[上服句]君主遵循法度就六亲巩固。上,君主。服度,遵循法度。[四维]礼义廉耻。[贵轻重]注重事情的轻重缓急。[实怒少姬]实在为少姬震怒。指因少姬划船惊吓了齐桓公。[责包茅句]责怪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包茅,成捆青茅,可用以滤酒。贡包茅表示臣服。[于柯四句]指齐桓公为鲁庄公会盟于柯地,鲁人曹沫挟持桓公,要求归还被占鲁地。齐桓公开始应允,后又反悔。管仲劝桓公实践诺言,取信于诸侯,诸侯于是归服齐国。[拟]比拟。[三归、反玷(diàn)]三座游赏高台和可置酒器的土台。三归、反玷是诸侯才有之礼。管仲只是大夫,本不应享有。[遵其政]遵循他的政令。[食不二句]吃饭不吃两样肉菜,妾不穿丝绸。重肉,二样肉。[危言]直言,郑重之言。[危行]径直行事。[衡命]斟酌办事。[缧绁(léi xiè)]囚禁。[晏子出三句]意谓晏子外出,在路上遇见了他,就解下左边的马赎他出狱。[请绝]请求绝交。[吾闻句]我听说君子在不理解自己的人那儿受委屈,而在理解自己的人那儿被尊重。[御]马车夫。[其妻请去]他妻子请求和他离异。[志念二句]志向深远,常甘于人后。即有谦逊之态。[其后句]那以后她丈夫自我克制。抑损,克制。[吾读管氏二句]《牧民》等五篇文章皆为《管子》一书的篇目。[孔子小之]孔子轻视他。[方晏子二句]据《左传》记载,齐庄公被大夫崔杼杀死,晏婴抱庄公尸体痛哭,尽了君臣之礼,然后才离开。[岂所谓句]难道是见义不为,无勇的人吗?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辨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注释】[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部分。《史记》名篇。[楚之同姓]指楚武王之子瑕封于屈,其后以屈为姓。[左徒]楚国官名。[博闻强志]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上官大夫]指靳尚。[造为宪令]制定国家法令。[平伐其功]屈原夸耀自己的功劳。[疏]疏远,不信任。[疾]痛心。[离骚]屈原作,长篇抒情诗。[人穷则返本]人处境困难时,就会想念上天和父母。[屈平之作二句]意谓屈原作《离骚》,是源于怨愤。盖,表推断的语气词。[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含十五国歌谣,共一百六十篇。[好色而不淫]吟咏男女之情却不过分。[小雅]《诗经》的一部分,多为指斥朝政的政治诗,共七十四篇。[怨诽而不乱]指责抱怨但不倡乱。[明道德三句]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展示国家治乱的条理,莫不清楚显现。[其称文二句]文章说的事小但含义深厚,举事例近在眼前,但意义深远。[称物芳]指屈原文章多用芳草。[死而不容]至死也不苟且。[皭然]洁白的样子。[屈原既绌]屈原被罢官。[从亲]合从相亲。指联合抗秦。[乃令句]就命令张仪假装背离秦国。详,通“佯”,假装。[使使句]派遣使臣到秦国接受割让的土地。[袭楚至邓]在邓地偷袭楚军。邓,今陕西蓝田县。[明年]第二年。[如楚]到楚国。[又因句]又用财物贿赂掌权大臣靳尚。[使于齐二句]出使齐国,返回。[秦昭王与楚婚]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赵不内]赵国不接纳。内,通“纳”。[复之秦]再到秦国。[其存君四句]他惦记国君,意在复兴国家,在一篇文章中,再三表白了这一志向。[人君三句]人君无论愚或智、贤或不贤,莫不想求得忠贞之臣,帮助自己,任用贤才辅佐自己。[所谓忠者不忠]认为忠的并不忠。[不知人之祸]不了解人带来的祸乱。[易曰六句]出自《易经·井卦》意谓井淘干净了,却无人饮水,我多悲伤,因为这井水是可以喝的。君王贤明,大家都有福了。[短屈原]说屈原之短,讲他的坏话。[不凝滞句]不为外物拘束而能与世俗同进退。[何不句]何不跟着吃酒糟喝淡酒。糟,酒渣。醨,淡酒。[怀瑾握玉]意谓保持高尚的节操。瑾,美玉。[人又谁二句]人又有谁能以清洁的身体,去沾染昏暗污垢呢!察察,清洁状。汶汶,污黑状。[温蠖(huò)]污浊。[怀沙]赋名,《楚辞·九章》之一。[楚日以削]楚国日见削弱。[投书句]作《吊屈原赋》怀念屈原。[天问]《天问》《招魂》《哀郢》皆为屈原作品,楚辞。[服鸟赋]贾谊作。

酷吏列传序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

同类推荐
  •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古文精典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有历代王朝兴衰的沧桑,有百家争鸣的传世辉煌,有风景如画的冰河山川,有琳琅满目的都市繁华。在时间穿梭的长河中,弄潮人物纷纷登场,名篇佳作满目琳琅,奇谋大略左右挥靡,生活百态趣味盎然。
  • 受恩深处是故乡

    受恩深处是故乡

    本书是一本图文结合的个人散文集,分“老屋乡情”“老屋乡亲”“老屋乡土”三部分,收录作品二十余篇,记述了故乡老屋周围的人、事、乡情以及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等,文笔细腻,文风平和,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亦有较强的可读性。
  •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便纵有千种风情:柳永的风月情缘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本书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龚子夫诗词选

    龚子夫诗词选

    本书收录了作者今年来创作的诗、词、楹联、格言。诗作共分为“豫章新貌”、“赣鄱风光”、“神州揽胜”、“杏苑芳菲”、“时代新声”、“生活杂感”、“异国风情”七个板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流传了近200年的怀人散文经典。作者沈复以自然、真挚、优雅的文笔,展现了自己与妻子陈芸平凡而充满诗意、真情的动荡一生。他们于布衣蔬食之中,坚守艺术和道德之美;在颠沛流离之间,彼此温柔相待,把人生活成了至美的中国爱情典范,感动了无数读者。林语堂曾说,他们的生活“足以代表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
热门推荐
  • 唐宫秋月

    唐宫秋月

    唐初,百废待兴,突厥进犯。书生恋上风尘女,有了爱的结晶,却被仇家追杀。二人之子被狼群救下,重回人间,开启了抗击突厥,保家卫国的人生新篇章。我想踏遍山川湖泊,只为摘下你心悦的那一抹绿色;我愿登上飞云之上,只为揽下你倾心的那一缕月光;我愿披铠甲战沙场,只为守护你向往的那一片祥和。长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唐繁荣昌盛,疆域辽阔。李世民一代明君,丰功伟绩。万里河山,多少少年壮志用血泪书写。政通人和,多少有识之士以梦想铸就。民族交融,多少妙龄少女用一生谱写。梦回大唐,诗情画意,歌舞升平。几多痴情儿女,怎忘却,山河依旧,人依旧。男主-虞世秋男主第七章登场,之前是过往放荡不羁爱自由,潇洒专情洒热血,才华横溢不自知,身世坎坷惹人怜。女主-拓跋滢月异族公主身高贵,一腔热血现江湖。女扮男装真性情,深入骨髓常相伴。师兄-宋柳杨修道中人,外冷内热,守护男主
  •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校园青春之七二班的故事

    这是一部校园小说,但又有爱情的色彩,它内容丰富,讲述了许多不一样性格的人物,而都很搞笑,搞得我们整个七二班每天就像是个小型游乐场一样,这部小说还讲述了许多恋爱关系和同学关系,也把我问班搞得乌烟瘴气,你一定要看哦,他可是非常拥有吸引力的噢你一定会被吸引住的,一定要看哦,一定要支持我哦
  • 赤子澄心

    赤子澄心

    一只带着远古气息游来的怪兽,一位在孤独中坚守的少年,当命运的锁链打上烙印,信任的目光彼此交织,两颗心,有了归宿……赤子,澄心。“我会保护你,赌上我的一切,这是誓言。”昏暗的江水生出血红巨眼,黎明的钟声奏响战斗的凯歌!又该如何抉择?“他们说,你是灾难……不,我不信,我不信!”……当繁华落定,纤尘褪尽。剩下的,又会是什么?我们,是否还能重回……那片碧海蓝天。
  • 绝世箫妃(全本)

    绝世箫妃(全本)

    多年的大火另有阴谋,多年前的相遇造就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何日才能水落石出,何时两人才能相识,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关吟箫,自小家门惨灾不幸,一场无名之火毁了她温馨的家园,孤身一人只得寄居京都为官的舅舅府上,还不得以真名示人,抚箫成曲,优美动听……自小相伴的表姐入宫封为云妃,宫内后位久悬未定,云妃施计将她招入皇宫,皇宫内险恶重重,而她却有幸得到太后的宠爱,这又是为何?难不成因为随身所带的碧箫佩?本无意于她的皇帝中秋节后却在天香亭对她说:“朕纳你为妃可好?这空置已久的中宫之位,依你的才貌,朕看你倒是比她们适合。”无意于后宫之争的她又该作何选择?不久太后病中将她指婚于痛失挚爱的宁王,宁王鹣鲽情深对于太后的指婚十分不满,新婚之夜却歇在小妾房中,婚后故意冷落无视她的存在,而她却该如何?在别苑消暑归来途中,被歹人袭击,为救已有身孕的小妾茗香,吟箫孤身涉险,半途被人劫持,所幸被白衣人所救,而这白衣人对她态度暧昧不清,这又该作何解释?宁王无意发现已故的王妃并非多年前所遇而一见钟情的女孩,而嫁入府中的新王妃吟箫才是他牵挂多年的女子,此时的吟箫已与她闹翻离府而去,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又该如何了结?小叶的新文:正剧+新文风+腹黑男女主《鸾劫:梅花妆》http://www.*****.com/?a/135851/
  • 大汉都护

    大汉都护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许家新迁长安,却面临巫蛊祸事起,太子被逼造反,所有长安百姓尽皆牵涉其中的局面。穿越到七八岁的孩童身体的许延寿如何在这场牵连无数人的灾祸中趟出一线生机。
  • 神武逆天

    神武逆天

    武者,为武而生,为武而战。以武破碎虚空,炼化肉身达致不死不灭之境。可是,这世间又有谁能突破自身桎梏,从此逍遥于这天地之间呢?西极不老山,怨气冲天。天南洪荒道,万千妖兽。东海悬空岛,宛若仙境。荒北无生林,有去无回!这四大人类禁地,又有何秘密?而又有谁,可以见证这一代又一代神话与历史的兴衰?这一切的一切,尽在《神武逆天》!!!各位看官,请先看到30章以后好吗?如果那个时候还是认为这本书是渣的话,在离开,行吗?QQ群(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41203131推荐我姐姐的书,超级好看的都市文,《魔鬼总裁契约爱》。
  • 重生即将辉煌

    重生即将辉煌

    前世,被继母夺家产,亲生母亲爷爷被杀害,可自己却无能为力,八年时间流离在外锻炼自己,可却也逃离不了“情”字,这一世,护家人陷害继母,可谁知继母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使自己报不了仇,在最困境时,让我遇见了你,南宫凛夜,与你度过重重关卡,拾起爱的回应,谁知,继母背后的后盾竟是......我的重生,即将辉煌,我的重生,必定辉煌...
  • 千年如一梦

    千年如一梦

    何恨它物,此不香乎?散仙就注定不能非升吗?风鸾说:“反正死不了!玩玩看呗……”结果……修炼如投资,坑你破家底……“好歹捡了个夫君,不亏……”结果……东方浩轩卒……“劳资不玩了!”天道:“不,你还要玩。”
  • 邪医凰后

    邪医凰后

    21世纪王牌特工兼邪医一朝穿越,成了众人眼中的嚣张废材大小姐。嚣张?呵,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嚣张。废材?你过来,看看什么是废材。世人皆说她倾国倾城却嚣张跋扈,她冷笑:“劳资有那个资本!”她打遍天下,却终败在一人手中。某太子邪恶一笑:“想好什么时候了吗?”“为什么一定是我!”“因为你轻薄了我!”本文不虐,一点都不虐!(就怪了)
  • 阴间快速所

    阴间快速所

    颜俊,一名大一的新生,一次意外结识了一位老人,从此来往于阴间以及阳间送上了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