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2300000017

第17章 斯琴高娃从草原上走来

春日的太阳暖烘烘的,空气中散发着油菜花的清香,江水缓缓地流过,水声如歌如诉。这是美好的一天,斯琴高娃和我沿着沱江漫步,她向我打开了心灵的窗扉。于是,我寻觅到她往日的脚步,那宝贵的赤子之心激动着我,使我禁不住写下了她拍摄《归心似箭》的那些日子……

在通往排练厅的路上,一个又弱又瘦的身子紧裹在大衣里,俯首低眉,一步一步地走着。她,就是几天前才从呼和浩特赶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来试镜头的斯琴高娃。今天,领导要来,要决定选谁上戏了……她会选上吗?

这条平坦、笔直的柏油路,今天竟如此漫长。就像那通往银幕的路,走过去二十八年了,难道还要走二十八年么?在高娃的心目中,仿佛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天起,自己便迷恋艺术、向往银幕。她从小能歌善舞,1964年初中(学蒙文)毕业就进了内蒙古歌舞团,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曾经有好几次,生活在向她微笑,银幕在向她招手了。不是因为临时修改决定让别人替换,便是下生活回来突然给否定了,甚至有的已经开拍了……这一切对年轻好强的高娃打击之大,是没法诉说的。此刻,她第一千遍问自己:人家会选上我吗?由于怀孕,她消瘦、疲惫不堪,简直萎靡得发霉了。第一天进八一厂,就遇见人们惊讶的目光、怀疑的神情:“这个样子演玉贞?漂亮演员多的是……”是啊,这个样子!她痛恨起她的这个样子来。早先,她可不是这个样子啊!从小唱歌、跳舞、吊嗓子、练功夫,她高娃哪里仅仅是凭兴趣、停三歇五?她总是一丝不苟,坚持始终的。从小学习蒙文、汉文,她高娃哪曾鼠目寸光,自满自足过?她总是从不畏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在草原上学骑马,她哪管摔跤不摔跤,只知道一个劲儿往马背上跳。在游泳池学游泳,她哪管过呛水不呛水,只知道一个劲儿往水里钻……而今,她竟然变得如此胆怯了!她仿佛看见九泉之下父亲那严厉、责备的眼光……她仿佛又听见父亲病逝前语重心长的 声音:“要让我的孩子成才……”父亲是1936年领着游击队投奔延安的红军战士,他把一生贡献给了革命,对自己的儿女寄予着殷切的期望。父亲要儿女成材,要儿女活个人样儿啊!想到这儿,高娃猛然抬起了头。

当雪亮的水银灯光投在高娃的身上,一切烦恼忧思都烟消云散了!她只觉得她正在走向艺术的圣地,心里充满了对艺术的虔诚、对圣殿的憧憬,顷刻间,她便陶醉在她的角色中了……

不知是谁轻轻地扶着她,把嘴附在她的耳边悄悄喊着:“决定了,决定你演玉贞了!”她没说话,没看任何人一眼,转身就往外跑,从排练厅到招待所,转眼到了院中,穿过花圃、马路,跑出八一厂的大门,挤上公共汽车……最后,几乎是摔倒在邮局的长椅上。

长途电话通了!高娃乐得发颤的声音,通过那根纤细的电线,从北京传到了上海。那边,正在出差的高娃的爱人小敖,听到了这个使人如释重负的消息。

“怎么办呢?”高娃的欢乐中带着焦急。

“好好争这口气!”小敖沉浸在兴奋中,并不明白高娃的“潜台词”。

“噢,这个我知道!我说的是——怎么办呢?”高娃急得跺了一脚。

“什么怎么办?”小敖还是不懂,这达斡尔族五大三粗的小伙子愣着哩!

“哎呀!孩子,孩子怎么办?他可是保不住了……”高娃的声音发涩了。

电话的那一端不吱声了。一阵压抑的沉默。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小敖怎么舍得呀!可是——高娃始终不渝苦苦追求,日日夜夜梦魂牵绕,发愤、吃苦、委屈……全是为了这神圣的事业呀……想到这儿,小敖使劲咽了一口唾沫,断然作出决定:“孩子,拿掉!你,你去拿掉!”

几天以后,高娃踏上归途。她坐在火车上,噙着眼泪,一笔一画地给小敖写了一封长信。信末,她画着他们的儿子——头,这么大;手,这么大;小小的指头依稀可见了!……在儿子的画像下,她写着:我对不起你。

高娃再度来北京,是1979年5月了。这之前,她已经去东北体验生活,拍完了《归心似箭》的外景。她的戏大多在内景拍摄,更艰巨的任务在等着她哩!此刻,她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被全新的生活、创作的甘苦左右着,支撑着和昨天告别了!十年“浩劫”中,事业上的挫折、生活上的磨难、世事的艰辛……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她绝对不愿再去想它们了。使她苦恼的,是感到最宝贵的年华已经逝去。她的生活重新开始了,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快的节奏。一心盼望着,积蓄了二十八年的力量,现在正是使出来的时候了!

这时,小敖的妈妈得了癌症,小敖送妈妈到北京治疗来了。高娃和小敖本来就分居两地,婆婆病了以后,高娃苦于要下生活、出外景,一直没时间回内蒙古照顾老人。这件事,对于从小受继父和母亲最纯正的教育和熏陶的高娃来说,成了良心上的重负。现在婆婆来了,她觉得正好弥补。

说也凑巧,内蒙古歌舞团也在这时上北京汇报演出。高娃是团里的报幕员。她报幕很有特点,得过区里的报幕奖;去广交会演出时,她的报幕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团里当然要她报幕。作为十五岁就进歌舞团的蒙古族演员,高娃把内蒙古歌舞团进京演出看成一件大事,她觉得这次报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她以赤子之心,精密、准确地安排了自己三点运动的轨迹。

这是六月的一天,天刚刚亮,高娃已经早跑完了。浑身汗淋淋没顾上洗,先把婆婆的中药放在炉子上熬着,然后捧起笔记本,又开始琢磨今天要拍的戏。尽管她准备已经很充分,笔记本里都写了好几页了,不过,下午要拍,她还要抓紧分析、比较,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八点钟,高娃把熬好的中药装进保温瓶,挂在自行车龙头上,离开八一厂招待所,直奔六里桥婆婆寄宿的招待所。她一匙一匙喂婆婆吃完药,便给老人换衣服裤子,天太热,脏衣裤不能放,立即拿出去洗干净晒好。赶上十点,高娃用自行车推婆婆上五棵松三○一医院治疗,等把婆婆再推回招待所,她又该动手给婆婆准备午饭了……

婆婆是个有文化、有头脑的人,辛苦一生,十年浩劫中被打聋耳朵,而今被癌症折磨得形容枯槁,一脸紫乌发黑。她见高娃收拾提包准备要走,一把拉住高娃:“等,等一会儿走。”

高娃顺从地坐在床边上。

婆婆摩挲着高娃的手,默默无语,良久,用那因很少说话而变得迟钝的语调说:“等我病好以后,我要跟你过……”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高娃知道婆婆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泪珠在眼眶里转了两圈,终于忍住了才说:“那还用说!您当然跟我们过呀!”

“下午还要拍戏,你走吧!”婆婆使劲捏着高娃的手摇了几下,久久不想放开。

“我明天给您蒸好蛋糕带来……”高娃依依不舍离开婆婆,又匆匆骑车赶回八一厂摄影棚去。

等高娃走出摄影棚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钟了。她紧皱眉头,拖着酸软的腿,心里沉甸甸的,还在为刚才拍的戏苦恼着。

太阳正缓缓地向西沉下去,把天空烧得通红,给大地镀了一层金,高娃的眼睛却始终望着映在地上的长长的身影……哎呀,晚上演出的时间快到了!她的眼睛从影子上移到表上,哪里还来得及吃饭?

小敖像及时雨似的,飞跑着过来了。

高娃抓起小敖买好的火烧和整理好的提包,飞跑出厂门,跳上了汽车。在汽车里,她对着小镜子涂抹着,很快就将电影妆改了个样子——质朴、深沉的玉贞不见了,朝气蓬勃、健美粗犷的内蒙古女儿到民族文化宫来了!

不过,她心里又在为刚才摄影棚里的戏发愁:屋里董大爷在给魏得胜治伤,玉贞听到董大爷正在夸自己,于是,端着水盆,歪着身子走进屋来了。有人说这个动作不美,而且难看。也许,端着盆,踮起脚尖扭着腰进屋来的动作比较美,可是,这样的姿态符合特定环境中玉贞这个特定人物吗?

“丁零——”电铃响了。

全场灯光熄了。

高娃,上!她猛然从四十年前的东北农村回到了现代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她站起身,定了定神,挺胸收腹在原地来回走了两步,撩开绣着民族特色图案的幕布,迈着轻盈和庄重的步子,走上舞台。藕荷色的蒙古长袍从地上拖过去,一束淡红的灯光投到她身上,把台下千百双眼睛吸引过去。此刻,她不再是玉贞,更不是高娃自己,她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姑娘。她带着内蒙古人民的深情厚谊和献身“四化”的火热斗争生活,向首都人民汇报来了!怀着虔诚的心,她与观众交换了一个真挚、诚恳的微笑,这位蒙古族姑娘的心里,立即出现了可爱的家乡——内蒙古草原的景象,她要把这个感受传给大家,她要把他们全都带到那儿去,她满腔热情地开口了。

繁忙、紧张、劳累……在摄影棚里,她是朴实、深情、直爽的玉贞;在招待所和医院里,她是温柔、周到、孝顺的媳妇;在民族文化宫,她是热情、豪放的蒙古族姑娘。她像一座拨快了的紧绷着发条的钟,每天总比标准时间匆忙、着急、转得快,“嘀嗒、嘀嗒”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停息。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不拍电影、不演出的日子。婆婆早就吩咐过了,这一天,决不让高娃操心,她要小敖陪着高娃,到公园去玩玩,好好休息。

高娃到北京七八个月了,哪儿也没去玩过。她和小敖商量着到最方便去的北海公园去。

高娃和小敖在北京第一次逛公园,虽然疲劳过度,不可能有勃勃兴致,可也算是欢欢喜喜的。一进北海公园,嗬,两人都傻眼了!游人那么多,密密麻麻,一个挤着一个,像大锅里煮饺子似的。刚过小桥,高娃就感到气闷窒息,对着比花比树比鸟多得多的人,她撅着嘴,不肯往前走一步了。小敖是知道高娃的脾气的,他拨开前面的人,站到桥栏边最高的地方,踮起脚尖翘首远望——那边,一条木椅上,一对年轻人正在收拾提包。快!他长腿一跨,不等高娃弄明白,拉着她,从稠密的人丛中挤出一条路,跌跌撞撞赶到木椅跟前,那对年轻人还坐着,他们莫名其妙地望着这突然冒出来的大个子。

小敖向他们傻乎乎地笑着,指指木椅。

高娃哭笑不得地拉拉小敖,怎么可以这样没礼貌呢?一边等去吧。

那对年轻人明白了,理解地笑笑:“没事,你们坐吧!”他们让出木椅,走了。

高娃和小敖坐下了。

高娃是一根绷紧的、随时可以弹奏曲子的琴弦,此刻,像断了一般,任它蜷曲着瘫坐到木椅上。可是,她的思想却松弛不了,这时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小敖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丈夫,见高娃“发呆”,凭经验,他知道这种时候找她说话,十有八九会给“熊”一顿,于是,心安理得地闭上了眼睛。

高娃“发呆”,准是落到戏里去了。这会儿,她正坐在灶边烧火,不忍和魏得胜分别哩。导演要求她此刻不看魏得胜,而是一动不动地用失神的眼光望着灶火。此时此刻,这样的眼神传递感情的逻辑是什么呢?高娃是一个多思的人,是一个严肃的演员,她的每一个外部动作的设计,总是在努力理解人物、从合符人物性格的内心世界里去寻找到的。有人说“失神的眼光”不美,难道只有“脉脉含情的眼光”才美?她记起在东北接触过的很多农村妇女,那些眼光怎么感觉也是很美的,美在哪里呢?那一双双的眼睛,有的嵌在深陷的眼窝里,有的牵着长长的鱼尾纹,有的蒙着一层白翳;大的眼睛、小的眼睛,单眼皮的眼睛、双眼皮的眼睛……不管外形怎样,她确实感到是美的,甚至生活在那些眼光中,自己都变得单纯、诚实、美好了……高娃想到这儿,本能地伸手到衣兜里去掏笔记本,翻翻当时的笔记看看……

“阿姨,这是你丢的纸吗?”一个小女孩甜蜜的声音飘过来。

高娃很有兴趣地仔细望着小女孩,噢,多美的眼睛!她心里闪亮了一下,冲动起来,孩子眼睛的美,有如东北那些妇女眼睛的美,那眼光里,饱含着淳朴、真挚的感情,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心灵的美,精神的美。

高娃激动地亲了一下小女孩,急切地抬头,举目四望,寻找着,她忍不住,要想立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向人诉说。这时她想起了小敖,可是,坐在身旁的小敖已经呼呼入睡了,她有点扫兴,举起手恨不得立刻摇醒他,可——不行呀,小敖这些日子太累了,也是很久没有安稳地睡过一觉了,高娃心里一酸,轻轻放下手来,挪动一下座位,让小敖睡得舒展些吧。

高娃从衣兜里掏出手绢,轻轻打开,遮住射在小敖眼睛上的阳光。

小敖一下惊醒了,他抓起手帕,揉揉眼睛,向高娃笑笑,咦,她怎么在这儿?往两边瞅瞅不解地问:“高娃,这是什么地方呀?”

什么地方?高娃努力地回想着。

山上,有白塔;桥下,波光粼粼;水中,倒映着五个亭子,这——

“是北海公园!”小敖快乐地一拍大腿,站起来喊一声,又坐下去。

“天啦,我们就是这样逛公园的吗?”高娃忍不住放声笑了。

1981年5月于内江

同类推荐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 宋词三百首(下)

    宋词三百首(下)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
热门推荐
  • 废材四小姐:技绝天下

    废材四小姐:技绝天下

    有个腹黑师傅,还有个糊涂阎王,云曦悲催的就那样死了。好你个阎王,不闹你个天翻地覆,我今儿个还就不走了我。一阵对峙过后,云曦终于心满意足的带着一对宝物离开了。什么?我是废物?那你们这些连我都打不过的人又算什么?想打垮娘亲的布庄?很好,我让你们关门大吉。看你们嚣张。跟将军老爹比个武,竟招来个跟屁虫,尼玛,我招谁惹谁了我。“我说瑾王殿下,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我喜欢”他冲着她邪魅一笑。她扶额,突然,云曦凑近他,问“你不会是爱上我了吧?”凌辰夜大手一伸,将云曦揽入怀中“小丫头,你猜对了,我还真爱上你了。”“什么?你不会有恋童癖吧!”云曦震惊道。
  • 残爱

    残爱

    致死不渝的爱!都说无奈的背后是一种放弃美,都说今生陪你一起走过的不一定是你最爱的人,都说轰轰烈烈之后追求一份平淡的幸福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事。可是,面对无奈后的放弃,面对放弃后曾经挚爱的人们之后的行同陌路,还有爱之深恨之切的伤痛,能够说,不是今生最大的遗憾事吗?甚至于是一辈子的自责与后悔!我只知道,谁也不想给自己的生命留下太多的残缺,虽然有时也有残缺美。爱过了,总是说有那个过程始终是幸福的,无论结局如何,只要彼此曾经拥有过,此生足矣!
  • 邪王幻妃:王妃十五岁

    邪王幻妃:王妃十五岁

    当21世纪的金牌杀手,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身体穿越)这里的一切都颠覆了她的认知,是巧合?还是…当她遇到邪魅天才王爷和不问红尘的尊者时,她会选择谁?
  • 错过的花季

    错过的花季

    【秦米扬......我喜欢你......】【江亚琪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啊,你知不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我很清醒,从来都没有这么清醒过。】青春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歌;青春是勇往直前不知疲惫的探索。【明明是你自己硬要闯进我的世界,现在还想要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江亚琪好狠的心........】【曾经我以为只要我爱你就可以了,可是我渐渐发现爱情不止是两个人的事,无论我多么执着的想要把你留在我身边却永远抵不过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我们终究还是输给了现实。】时间是一支一去不复返的利剑;岁月的长河封印着那段最单纯的时光。谁还记得那个在灰暗的灯光下,宿舍楼下那两个把所有人都视若无睹拥吻的身影。
  • 北宋财神宋江

    北宋财神宋江

    宋江:“林冲啊,我给你开了个马戏团,你去养豹子吧!那个浪里白条张顺,我给你开了个泳池,还有那个……”李逵:“大哥,我们有人有力量,干嘛不造反?”“蠢货。”宋江瞪了他一眼:“钱能解决的事情,造什么反?”穿越成水浒传宋江,阴差阳错,从奶茶开始带领108好汉做起了生意,缔造一个大大的梁山商队,有钱有势有保安,皇帝也来向我借钱打仗,快快乐乐一辈子,生活乐无边,岂不美哉。Ps:本书风格轻快,不暴虐,水浒梁山一百零八魔星,为一百零八福星。
  • 浩瀚凌云

    浩瀚凌云

    宗门千万,强者如云,万千法门,无尽神通。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舞台,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浩然天地,正气长存。漫漫强者路,伊人在何处?浩瀚无尽的九州大陆,谁主沉浮?
  • 时空无序

    时空无序

    一场巨大的灾难席卷了全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情的交叉,勾心斗角。终于在几年后,一个个新城市的建立给人们带了希望。可是他们不知时空产生了错位,未来的,过去的,平行世界的,甚至虚拟世界的,都可能出现在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的灾难正在慢慢浮现。无cp,男主可有可无。
  •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海印三昧论一卷(并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异界疯狂修练系统

    异界疯狂修练系统

    什么神宠,神器,丹药?只需疯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