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6100000004

第4章 需要自己把握的世界(3)

有个大学生对我说:“以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要培养国际人才,就一个字——难。”

还有大学生感叹:“(我)也算是今年刚出校门的学生,面(试)了几家公司。可是外资公司对咱们普通的学历和一般的学校没有丝毫留意。即便是一些合资企业也没抛出绣球。所以现在还没找到工作……难!”

更有个大学生发言激烈:“国际化人才?我看到这个觉得真的很搞笑,这完全是针对清华、北大之类名牌大学而言,谁不想进这些响当当的名校,是人都想。但是想想,绝大部分大学生进的还是普通高校。”

这些学生有些共同点:学校、专业、教育层次等不如意,但从毕业前到毕业后都从来没有想过要通过主动策划和努力去进行弥补,因此,当他们去跨国公司面试时才想到“国际化”,“临时抱佛脚”通常都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名校之所以值得“羡慕”,之所以能出更多国际化人才,正是因为名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而不是天生就很国际化。

在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从朱镕基到钱颖一的历任院长,这个共识从来没有被打破过。从朱镕基开始,清华经管就鼓励使用英文授课,认为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在中国有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能够自如地与世界交流,在国际舞台上有竞争力。

2006年,钱颖一出任继朱镕基、赵纯均、何建坤之后清华经管学院的第四任“掌门人”。谈及自己被委以重任的原因,钱颖一认为,清华经管学院的院长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国际视野,而自己25年海外背景与这一要求正好有着很好的契合点,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清华不想真正的国际化,他们也就不会找我了。”

我和钱颖一认识多年。1986年,我们还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最早的会员(我弟弟王辉进也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我就和时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的钱颖一在哈佛大学开年会时认识了。钱颖一认为清华经管学院本科生培养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培养计划的国际化:第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结合紧密。第二,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结合紧密:“比如我们的本科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这使我们的学生既能用中文表达沟通,也能用英文表达沟通,能够适应中国市场,也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钱颖一自身就是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化教育的受益者之一,他是清华1977届的大学生:“我当时在清华念书,是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有机会跟国外来访的教授进行交流,选择学习国外教授在清华开设的课程,这个平台使得我能够有一个比较广阔的国际视野,也为我后来出国深造提供了相当好的机会。”

钱颖一认为:“一所国际化的经管学院,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课程,国际化的师生。”大学生要从中受益,后两方面取决于学院的努力,而国际视野则需要靠自己主动锻炼。

年轻人如果希望能够进入跨国企业,乃至出国深造或工作,甚至将来成为企业家或国际化职业经理人,就应该尽早培养自己的国际化视野,包括跨文化的沟通技巧和处理能力。退一步来说,就算大学生们刚刚毕业要从基层做起,不能够自己创业,不能够从事理想的工作,不可能接触国际化的商业活动,但未来他们迟早会掌握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

在培养国际视野上,留学和游学当然是个很好的途径,但也不一定非要出国。看书、读报、上网、进跨国公司、接受国际化教育都是很好的方式。以下几点是给那些没有机会和条件进名牌大学或出国留学的人的建议:

大学生应该努力去品牌企业和跨国企业实习,去一个知名企业不亚于上一所名校。这些大企业在寒暑假都会通过各种形式面向全国招募实习生,并最终会留用一批实习生。例如某年参与IBM公司暑期实习项目的学生,有40%的人最终留在了IBM,第二年的比例超过一半;再如惠普公司每年都招聘近200名实习生,大部分人均获得了留在惠普公司任职的机会。就算将来没有留用,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企业的“名牌”还会纳入你的简历和个人品牌中。

同时,普通高校的学生用不着过于自卑,企业终究是企业,招募实习生不亚于正式招聘,对于供养一个“名牌”大学生装饰门面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多的是看重笔试和面试的成绩,以及体现出的专业能力。

TCL集团前常务董事副总裁吴士宏就是个没有读过大学却成为跨国公司高级职业经理人的学习型成功者,她甚至被某些媒体称为“打工女皇”。

吴士宏原来是个护士,但她视野很开阔,心态很开放,也敢于树立在别人看来不可能达到的职业目标。她先通过业余勤奋的自学,获得自考的英语大专文凭,接着1985年进入IBM公司,从勤杂工做起,凭借10年的学习和奋斗,最终成为IBM华南分公司总经理。而有了IBM这个工作背景之后,她后来的职业突围几乎无往不胜。1998年2月,吴士宏受聘担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一年之后,她加入中国知名企业TCL集团成为副总裁,中间一度离开,2007年又重新返回TCL。她的职业经历,正交织着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自强不息和现代社会所渴求的开放进取两种精神。

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本书,许多成功的国际人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观念、价值、经验。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校和社会上的讲座、论坛、会展服务、社团活动,认识一些有用的人或能带来启发的人,就业乃至创业时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帮助。而对期望申请留学的学生来说,有时一份著名教授或知名人士的推荐信常常比学习成绩更有分量。

世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能够拜在著名教授舒尔茨的门下学习经济学,正缘于他在一次义务翻译工作中结识了舒尔茨教授。

198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教授应复旦大学邀请进行学术访问,在访问结束前还到北大发表演讲。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高考恢复不久,学校找不到英语专业又熟悉西方市场经济学的合适学生做翻译。林毅夫是个特例,他原是从金门泅游到大陆的台湾军官,还曾因为“投笔从戎”而入选过“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并在台湾获得过企业管理学硕士,再加上英语基础好,便担任了舒尔茨教授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林毅夫的英语水平、现代经济学功底、过人的胆识,让舒尔茨教授深感惊讶和欣赏。舒尔茨教授回国后,主动写信给北大经济学系以及林毅夫本人,邀请他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林毅夫来到芝加哥大学,80岁高龄、已有10年没有带过博士生的舒尔茨教授破例将其收为关门弟子。后来,正是芝加哥大学的留学经历为林毅夫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光不要只放在自己单位或校内,也不一定只看准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可以多去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参加展览会都可能有收获。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展览,其中有大量来自海外的公司。这些展览会期通常有一个星期,需要大量临时帮忙的人手。因此,不论来自什么学校,你可以主动提出免费帮助看展台,这中间有很多的机会,使你以目见耳闻的方式了解国际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文化交流,了解许多跨国公司的业务并建立联系,当然也能认识一些人,收获的也不仅仅是国际视野。

我在加拿大读书时发现,服务各种会议是个很好的介入社会、找实习工作、交流或结识人的方式。在我留学的第二个暑假,加拿大政府和企业界在多伦多召开一个大型研讨会,探讨如何使加拿大的企业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商学院选派了几名申请服务的MBA学生参加会展,我是其中一个。

在研讨会上,我注意到加拿大城市联合会会长在发言中提及他们正考虑争取发起一个“协助中国14个沿海城市的发展项目”。他发言结束后,我立即上前祝贺,并表示我是个中国人,询问他发言中提到的中国项目。最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暑期工作机会,便毛遂自荐。会长当场让我寄份简历给他。回校后我寄了简历。不久,便得到回信:愿意在暑期聘用我作为顾问。我就这样在一次会展服务中找到了一份很好的暑期工作。

在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英语这一基本交流工具,开拓视野,了解一些国际商务通用的话语、规则、礼仪,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国际化企业和成功人士的案例,这在简单的就业中都有帮助:当你在面试某个跨国企业的职位时,哪怕你不是名校或是名企出来的,当你掌握了该公司的内容,滔滔不绝地分析该公司及同业的龙头、竞争者、追赶者的战略得失,核心企业家的个人风格,这不正让你增加被录用的可能吗?这甚至可能比你有名校或名企的品牌更有效用。

我在一次应邀的大学演讲中提到,在职业突围中自信心很重要。演讲结束后,一个同学向我提问:“我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我面对的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经常苦恼的一个问题:职业经验值几乎为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优势。每次应聘时,我都担心自己不会被录用,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增加自信?”

我理解他内心的苦恼,应届毕业生当然不可能像职场老人一样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因此,我建议他:“你是个很理性的人,所以你明白自己缺乏自信是因为简历和个人的职场说服力不够。其实,信心问题可以通过定位来解决:其一,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你不要集中心思应聘那些确实特别需要工作经验的职位,因为我们清楚自己需要一个成长期。其二,可以扬长避短地做简历,没有职业经验,你可以表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没有工作业绩,你可以证明自己有从事该业的专业能力,譬如工科生的技术专利、文科生的著作文章,还有校内外的社会实践、社团职务、企业工作实习等。做好这些个定位,竞争力就出来了,自信水到渠成。”

要让你的信心成为信念。

信心和信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从字面上都可以看出来:信心重在“心”——心理状态、心理感觉;信念重在“念”——理念和信仰。信心提升为信念,是让信心具有恒心的唯一途径。正如古罗马的诗人奥维德所说:“信念!有信念的人才经得起任何风暴。”

信念和信仰的产生,只能依赖自我的人生定位和策划,通过扬长避短的定位,自己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进而拥有真正的自信。

同类推荐
  •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人品胜于能力(人品至上Ⅱ)

    本书即非在以故作高深的噱头指教人,也无力承担教化的责任。不过是以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以及一颗诚挚的心,诠释人品,注解能力,真真切切地传递领导选人用人的心声,协助员工加强自我提炼和管理,以驾驶好“职业船”,早日驶向成功的彼岸。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没有不带伤的船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在打工中积累资本

    众多上班族都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现实的出路只有两条:开源及节流!“节流”的作用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开源”更加重要,于是创业成为上班族实现梦想的现实捷径。没有下过海经过商的人,总觉得市场好像一张白纸,似乎可以任涂任描,四处都是赚钱的生意,可一旦投身商海,最深刻的体验就是变幻莫测,一不小心就翻船。那么,究竟该如何寻找创业之路呢?有没有一种两全期美的选择呢?既能获得创业带来的好处又可以规避创业带来的风险,有效结合上班与创业两者的优点,答案是肯定的。于是一种中间状态产生了——边打工边创业。这无疑是打工族的最安全的创业方式之一。
  •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从推销员到华人首富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个优秀管理者的商学理念和管理法则,揭秘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管理心得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在内容安排上,每章节前均有李嘉诚的原话为点睛,节后有凝练的智慧总结。
  • 一生的规划——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81项方案

    一生的规划——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81项方案

    本书包括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行动是通向成功的惟一道路,让工作成为你可以终生信赖的朋友,机遇垂青于那些懂得如何追求的人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佳时刻

    重生之最佳时刻

    浑浑噩噩度过40年的他,一次偶然的机会重回1998,在这个重生的最佳时刻,作为重生者的他发现赚钱竟然如此简单......
  • 光之从裔者

    光之从裔者

    人类第十纪元,天琴座人类统合政府不为常人所知的科学界,开战了一项世纪性质的研究行动,把光之言灵注入胚胎内,制造了实验体001号。而一切信息都被刻意抹去,自此那个胚胎以一个普通的人身份活着。
  • 印天决

    印天决

    称霸宇宙,毁天灭地,唯我独尊。浩瀚未来,柔情满怀。
  • 我随身带着个吐槽帝

    我随身带着个吐槽帝

    (搞笑、幽默风)重生后的叶轩进入了一个剑气世界,独占剑道两分气运,却偏偏是个剑侍命格,好不容易觉醒了金手指,不仅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还是个白衣女剑仙!叶轩: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挂逼。小白:好啊,去闯剑冢啊。叶轩:那就是要我死?小白:对不起,我是个剑仙。我叶轩有一剑,移不了山,填不了海,但我这一剑(贱),天下万般剑技都不可及!正所谓欲打人脸者,先打自己脸,且看我剑(贱)气纵横,姿势要骚,动作要帅....
  • 六十八岁的女友

    六十八岁的女友

    我承认,突发奇想写的这本小说,好不好看,让大家去说吧
  • 作后闺记

    作后闺记

    她的一个选择覆灭一个朝代。他说“陆简,我告诉你十辈子都赎不了你身上的罪孽”。少女余光凌厉一扫,立马迅速垂下眉眼,衣衫褴褛,也掩盖不住气质风华。“哈哈哈笑话,你配非议哀家,就算你给哀家扣上了脚镣,把刀架在哀家脖子上,哀家也不惧”她眼角下的一颗红色的美人痣,漠视眼色都是风情。
  • TFBOYS之一生一世永爱你

    TFBOYS之一生一世永爱你

    大家好啦,我是小琪,31章前的都不太好,见谅啦,小琪保证,绝对不会弃文的,大家一起加油啦
  •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简介:植灵学院,号称植物王国一千年内最好的学院。学院一共分为四个分院,分别是东风志,西花语,南雪颖,北月誓。植灵杯是植灵学院两年一度的赛事,学生可以通过擂台赛来获取分数,最终积分排名最高的战队可以代表植灵学院参加四年一度的植物杯!几张录取通知书将身世神秘的几位少年带来此地。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入赘第一狂婿

    入赘第一狂婿

    他在外面,如同枭雄,回到家里,如同过街老鼠,人人鄙视,污言恶语,他只等待老婆,和他共同携手,成就一番事业。
  • 白话史记

    白话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共三千年左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人物的事迹。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直至今天,人们还在学习它、研究它、借鉴它,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五帝本纪》《项羽本纪》《鲁周公世家》《萧相国世家》《伯夷列传》《货殖列传》等38篇作品译成白话,文字传神,故事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