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86700000015

第15章 中国的精致名片:瓷器

尽管古玩、黄金和钻石历来是王公贵族们最贪心的三种东西,但是还有一种更能使17、18世纪的王侯、贵族们动心的东西——白金。但这种被称为“白金”的不是铂金,而是今天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瓷器。瓷器一词取自意大利,语意为光滑的玛瑙般贝壳。

据说,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奥古斯都,曾用一队龙骑兵来与波斯国交换过48件瓷器花瓶。无论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奥古斯都确实拥有过大量的东方陶瓷收藏品,并且花了很多钱购买中国瓷器。这一故事充分说明了中国瓷器在当时世界上的珍贵与稀有程度。

陶器的制造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许多不同地域的文明中都曾陆续出现,最早的陶器制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早期的陶器大多数都很实用但没有什么审美价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早开始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瓷器的。我们的先辈们利用高温窑烧制法,使瓷器发出光彩。陶制品的重要性,可以从我国陕西咸阳秦始皇陵周围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兵马俑看出。在公元三四世纪期间,用高温烧制的青色器皿逐渐取代了用于吃饭、饮酒、洗涮用的漆器、竹器和低温烧制的陶器,这就是东汉出现的青釉瓷器。

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并产生刻花、划花、印花、贴花、剔花、透雕镂孔等瓷器花纹装饰技巧。五代瓷器制作工艺高超,属北瓷系统的河南柴窑有“片瓦值千金”之誉。柴窑是后周柴世宗的官窑,传说周世宗要求柴窑生产瓷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但至今尚未见到柴窑传世品或发掘实物对其精致只能想象了。

而后的宋代瓷器以各色单彩釉为特长,釉面能作冰裂纹,并能烧制窑变色及两面彩、釉里青、釉里红等。著名“瓷都”景德镇就是因其在宋景德年间为宫廷生产瓷器得名。宋瓷所选瓷土必白埴细腻,所制瓷器质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珑花。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戗金。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质极薄,暗雕龙花,表里可以映见,花纹微现青色。又有“霁红瓷”,以瓷色如雨后霁色而得名。

年代流转间瓷器的颜色也越加丰富,窑变色从一种发展为窑变红、窑变绿、窑变紫三种彩。清代生产“彩瓷”,图样新颖,瓷色华贵,以“珐琅瓷”、“粉彩”杰出,又有“天青釉”,仿拟五代柴窑瓷色,还有霁红瓷和霁青瓷等。现在著名瓷器产地有: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和粉彩瓷闻名。河北唐山、山西长治、广州石湾都能采用传统工艺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烧制各种各色瓷器。此外,还有河南禹县的钧瓷、湖南醴陵的红瓷、临汝的汝瓷,浙江龙泉的青瓷等。

当我国精制的瓷器最初被传到欧洲时就引起了轰动。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欲的瓷器,是公元960年至1279年我国宋代南方,今天的江西省景德镇生产的。宋代是我国古代瓷器生产鼎盛时期。

这些传入欧洲的瓷器极其受推崇,据说在200多年以前,北欧的瑞典王国有个地位显赫的贵族,这个贵族极为酷爱中国的彩绘瓷器,因此不惜重金派遣专人万里迢迢到中国来定做瓷器。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地位,他严格地按照贵族等级的标准预先绘制了成套的图案,要求中国工匠必须依照他的图案烧制彩绘瓷器。他派遣的人乘帆船在海上漂泊了好几个月才到达中国,不幸的是携带的制瓷图案被海水浸湿了,周围渗出一圈淡淡的水痕。中国工匠接到图案后,发现了上面的水痕,但由于无法核实这水痕是否是作者的本意,只好忠实原作,把水痕也当作图案的组成部分烧制在瓷器上。这位贵族收到成品后,起初有些不高兴。他认真地拿成品跟原稿核对,才惊奇地发现瓷器上水痕的成因,情不自禁地赞叹中国制瓷工匠的技艺高超绝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这件由于误会造成的瓷器反而成了极为绝妙的珍品,如今它已经成为瑞典无价的国宝,也是中瑞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物证。

中国的瓷器驰誉全世界,到处受到人们的喜爱。陶瓷和丝绸一样,成为代表中国最高技艺的手工艺品。相对于“丝绸之路”,陶瓷也有它向西方传播的独特路径,那就是“陶瓷之路”。“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选择海路这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等。之所以命名为“陶瓷之路”,主要是因为它以瓷器贸易为主的性质,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海上丝绸之路”也即“陶瓷之路”却日益繁荣。

“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其中最主要的是两条,也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16、17世纪以后的“陶瓷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了殖民掠夺之路。

关于瓷器制造技艺的西传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7、18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的瓷器像黄金一样贵重。那个时候,欧洲人对瓷器的认识简直可笑。当时有一种薄如蛋壳的“脱胎”瓷器传入欧洲。这种瓷器既薄又轻,光鉴照人。于是有一位法国作家,装成行家,竟然神乎其神地吹嘘说中国瓷器是用蛋壳、贝壳制造的。欧洲的王公贵族为了满足强烈的占有欲,发狂地逼迫骗人的炼金术士给他们仿制中国瓷器。在18世纪初,法国人还只能制造含有大量玻璃质的强度很低的软质瓷器。半个世纪的光景过去了,仿制质地坚硬、素肌玉骨、绚丽多彩的中国瓷器的工作毫无进展。于是,一个叫奥里的神父,竟然派遣一个叫安特略可的传教士到中国江西景德镇去盗窃中国的制瓷技术。

在景德镇,安特略可装成传教的使者,整天出没在窑场中,到处乱窜,搜集技术情报。公元1712年和公元1722年,他通过两封长信,把景德镇制瓷原料高岭土和瓷石的使用情况及整个工艺过程,都原原本本地告诉给奥里,并且偷走了高岭土和瓷石的实样。这样,在安特略可到中国20多年之后,法国才制造出真正的瓷器。

不过传说只是传说,欧洲真实的瓷器制造实际上是始于德国炼丹术士的活动。据说有位木工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曾是一位药房学徒,最初在柏林传闻他发现了神秘的哲学家的石头——点金石,这些流言蜚语使他不得不逃出柏林,先来到威登堡大学,在那里他学习自然科学,后来他来到梅森在一位玻璃制品监制人的建议下,伯特格开始制造瓷器,在经过多次试验和历经艰辛后,他于公元1708年1月15日第一次成功的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他的发现于公元1709年3月28日公布于众,最后终于促成了著名的梅森瓷器工厂的建立。

伯特格制瓷利用的是一种当地的可溶化的岩石来获取瓷石混合瓷土。大概他已了解到中国人的陶瓷制作工艺。他在当地的沉积岩中寻找到两三种成分。他所获得的成功大概是因为他持之以恒地用当地矿物进行实验并检验到了它们的性能。伯特格一直对此加以保密。但是,瓷器的制造业还是在欧洲各地开始了,而梅森一直处于欧洲瓷器之都的地位,直到公元1756年7月战争开始之时,才为德累斯登所替代。无论如何,中国人所获得的成功,或多或少刺激欧洲人大量的技术创新。

瓷器是由中国人发明的,而且其中包含很先进的技术和很高的智慧。如今我们知道瓷器是由一种不透明的轻柔膏状物经由高温烧制最终变成一种清透而美丽的物品,那么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瓷器生产主要有三种成分,就是石英、硅铝酸盐瓷土和长石,其中只有石英不会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化学变化,而硅铝酸盐瓷土和长石则会在高温的影响下发生急剧的化学变化,最终与黏土矿或有机矿物质混合加热,改变陶土的性质。

当陶土被加热到500摄氏度~600摄氏度时,结晶水就会从晶格中脱出,保留下二维层状结晶态,这时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其他反应就会相继发生,当温度超过1050摄氏度的时候,尖晶石结构失去了更多的氧化硅成分,它以白硅石的形式出现,并变成莫来石晶体。土中的任何杂质,如碱土氧化物都会增加这种反应的速度。就是在这个阶段,瓷器的特征开始被反映出来。尖晶石在1010摄氏度~1100摄氏度时开始熔化,然后将产自高岭石的白硅石熔解,保留石英晶体的固态。如果这种瓷混合物在这一阶段冷却下来,就产生了陶瓷。然而要生产出最美的陶瓷,到这个阶段还不够,还需要将温度增加到1200摄氏度~1250摄氏度,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液体产生,这种液体渗透入瓷土的缝隙消除掉微孔,形成玻璃状透明的陶瓷。真正的好陶瓷是在窑温高达1280摄氏度时形成的,并且需要很强的温度掌控技术,正是制造过程中的复杂性,使得欧洲人在装饰品的早期的尝试中难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因而,制造瓷器技术成了我国人民除了四大发明外,又一项引以为荣的技术。有人考证,表示中国的英文China,就是最早瓷在传入西方时的直接音译,这也说明在那个时代,瓷器是怎样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同类推荐
  •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

    海洋探险是一项充满危险和困难的行动,但是海洋的神秘依然刺激着世界上最勇敢的探险家们的想象力,诱惑着人们去征服地球上这一最近的边界。人类潜入海洋深处还有一个理由:我们来过这里。从古到今,无数先驱为了解海洋奥秘作出了种种努力。《穿越时空的海洋探险》讲述了海洋探险所带来的前所未闻的新鲜事,故事生动、有趣,也介绍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地理发现,适合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阅读。有很多事,我们已经知道,有很多事,我们很快会知道,有很多事,我们终究会知道。已经知道的,是科学揭穿了神秘:不曾知道的,我们勇敢探知,我们就是海洋明日的探险家!
  •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科学我知道——Why生命科学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生命科学学科发展趋势、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世界的基本结构等。
  •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极地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极地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 材料纵横

    材料纵横

    尹志刚编著的《材料纵横/科普通鉴》是一本介绍现代新材料最新发展成果、发展趋势的科普读物。全书共分为九个专题,分别讲述了各类材料的特殊性质、特殊功能、特殊应用以及对现代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的影响。各专题精心选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结构与应用图片,由浅入深地引导广大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迅速了解现代材料的主要类型、特殊功能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加深对“材料技术水平决定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理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什么叫电路?电路就是电流流通的路径。它是由电源、负载(用电设备)、连接导线以及控制电器等组成。电源:是产生电能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热能、机械能、原子能等)转变成电能,并向用电设备供给能量。负载:是各种用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连接导线:它把电源和负载联成一个闭合通路,起着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控制电器:其作用是执行控制任务和保护电器设备。
热门推荐
  • 麻辣小妻:学长,别来无恙

    麻辣小妻:学长,别来无恙

    面对着电视剧里最狗血的故事,那就是,男朋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洛蕊琳她一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又哭又闹,二没有躲起来让她们逍遥快活,而是,提着油漆来当礼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怪的医生

    奇怪的医生

    我们是谁?一群奇怪的医生。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医生可以这么能打。
  •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妃逆王爷:王爷的爱妃不好惹

    “本王?那你真的是王爷?”见他点点头冷小沫高兴跟吃了蜜似的抱得更紧了。“我决定了以后我在这世界就靠你了,如果你没有老婆,我就嫁给你。”宫上连玥念叨说“老婆?难道你是指王妃?”冷小沫赶紧点点头。“王妃是没有,小妾到是有几个!!!。”宫上连玥忍着笑意想逗逗她。听到答案后,宫上连玥嘴角抽蓄了~~~只听“那我就打的她们自己走出王府。”
  • 半朵水仙花

    半朵水仙花

    半朵水仙花,是残缺的爱吗?半朵水仙花,承载你我的青春吗?为什么只有半朵?为什么?
  • 千谜学院

    千谜学院

    千谜终归一,门开见真神;八百轮回,腥风血雨现;同脉相承,铁拳救世人。且看云风如何以中华武术和自由搏击在虚之界立下不朽功勋。。。。。。
  • 火影之不死血继

    火影之不死血继

    年幼的水树奈背负着灭族的罪名活在火影世界,唯一存活在世的亲哥哥,却要杀了他。直到某天,不幸被传说中的人贩子拐走,开始了他不平凡的忍者道路。靠着自身的神秘血继独闯忍者世界,觉醒血继后的不死之身……到最后,重要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让他猛然意识到:生在这个残酷的忍者世界,不可能永远天真下去!“我不会再让我的伙伴死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女配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EXO女配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一场车祸我就穿越了?居然还穿到了一个平行空间!最关键的是――我遇到了最近书上的攻略男主既可回到原来的世界!!!然后,我以为女主会是白莲花,我可以尽情的把女主往死里虐,可是没想到,女!主!居!然!不!是!白!莲!花!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回忆里我才是那个第三者,我才是那朵白莲花......mdzz!系统君!你给我滚出来!我们谈谈!此文月丫丫原创。ps:抄袭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 月落之夜:废材小姐要逆天

    月落之夜:废材小姐要逆天

    她原是废材中的废材,炮灰中的炮灰。一次机遇让她变为人上人。
  • 黑亚当的断裂魔杖

    黑亚当的断裂魔杖

    恶臭与疾病的不洁之厅中,邪恶学徒在进行着污秽仪式。断裂的冰川崖上回荡着狂怒的吼声,大冰川的铁民在攻伐着霜魔堡。南方森林的黑血之民依旧进行着崇高狩猎,不幸者被虐杀至死。在血与火,霜与刀的魔瑞肯世界,亚当的奇幻生存之旅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