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10400000211

第211章 廷辩

尽管嘉靖一直皱着眉头,但他看的却很仔细,那本册子薄薄的,总共不过数十页,他竟是看了足足有半个时辰。

清流们心里都有些不自在,皇帝看得这么认真,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妙啊。而且,就这么沉默着观察皇帝看书,对体力和耐心也都是种考验,因此,时间显得越发的漫长了。

良久,嘉靖终于合上了书页,有些疲惫的向后靠去。龙椅说起来很尊贵,实际上却很不舒服,不过,好歹算是有个靠背,比站着肯定强不少。

“张……夏爱卿,翰林院修的这部商史,你念给众人听听,趁着书刚写了个开头,多提点意见。”先前的反应,已经让人难知深浅了,接下来的旨意更是意图难明。

提意见?皇上想要什么样的意见?另外,那个临时的换人之举,又预示着什么?

“老臣遵旨。”夏言走前几步,在丹墀下站定,恭恭敬敬的从黄锦手中接过书册。他注意到,书匣中还有另一本书册,嘉靖并未提及,黄锦也没有把那本书交给他的意思。

疑惑,愈发的浓重了,然而,夏尚书却丝毫不受干扰,表现得一派从容,他抑扬顿挫的念诵起来:“殷王纣,或曰帝辛,名受。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

开始时,夏言的声音颇为宏亮,语速也中规中矩,但是,念着念着,他的声音就变小了,甚至还不合时宜的拉了个长音出来。不单是他,两班朝臣也是一阵骚动。

这后商书不光名字跟后汉书类似,连文体都差不多,这分明就是纪传体啊!小道士正正经经的修了部商史出来?这实在是太出人意表了。

龙椅上的嘉靖微一皱眉,身边伺候的几个太监会意,同声大喝:“肃静!金銮殿上,谁敢失仪?”

殿内安静下来,夏言的念诵声亦恢复了平稳,然而,殿内的目光交流,却变得无比繁忙。

不会错!这就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中规中矩,一点出格的地方也没有。在场的都是饱读经史的大儒,当然不会分不出这后商书的内里乾坤。但没人会认为这是小道士改邪归正的预示,因为他们很快就明白刘同寿在玩什么花样了。

所谓纪传体,就是以人物纪传的方式阐述历史,以纪来记述帝后生平,名臣异士则以列传述之,再加上记载风土人情、礼法制度的志,便构架成了一部恢宏的史诗。后汉书,三国志,都是这种体裁的史书。

刘同寿献上的这本后商书,只是个开头,仅仅写到了三位君王,一位是被后世称为商纣王的帝辛,另一位则是周文王父子。

对于这几位君王的生平,书中的考据还算严谨,只不过,书中统一以‘或曰’二字作为借口,添加了很多无法查证的内容进去。

这些内容,就是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桀纣就是昏君的代表,在儒家的诸多经典中,这俩人残暴不仁,荒淫无度,昏庸无能……总之,就是集所有儒家认定的皇帝缺点为一身,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后人做反面例子,令帝王们自省。

所以说,商纣王,就是一个图腾。人人痛恨蔑视之,其生平究竟如何,有没有干过什么好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刘同寿的后商书,补全了这方面的内容。他把这位少时聪颖,成人后更是文武双全商纣王,写成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

书中叙述了商纣王如何重视农桑,并以强盛的国力,向东南开拓,将领土扩大至山东、安徽,以及两江福建,使得这些地区得以王化的丰功伟略。其中的细节大多无可查证,但纣王征服东夷之事,却是有史可查的。

除了军略外,书中还详述了商纣王任用贱民为官,唯才是举的举措。这些变革措施,后来成了他的罪名,即:以贱民辱贵族。

另外,这位昏君的个人生活,也得到了充分的描述。总而言之,后商书的记载,将商纣王从一个昏君的象征,变成了一个颇有争议性的帝王。如果有人喜欢联想,甚至能将其与本朝的某位皇帝联系起来。

这样的内容,显然无法令嘉靖满意,反过来倒还差不多。但刘同寿不是笨蛋,自然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说完优点,书中话锋一转,开始历数起纣王的缺点来,而其中最重要,也是决定性的一条,就是这位帝王不虔诚。

商朝和后来的周朝不同,商朝的国君被称为帝,而非王。之所以如此,因为商朝是个神权合一的集权国家。在商朝统治期间,华夏由多神教,向单一宗教开始转变,商朝的帝王奉神话中的帝俊——即儒家说成的虞舜为祖先,自称天命所归。

书中的理论就是,纣王并非昏庸糊涂的帝王,而是完全相反,之所以被人灭了国,就是因为他不敬天地,太过自大。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书中列举了诸多纣王不虔诚的劣迹,当然,这些事迹都是以或曰开头,却不见于任何经典史籍。其中包括:摧毁庙宇神像,为外来的西方教所诱惑,不敬华夏本土神明,甚至还在女娲庙留下淫诗一首,亵渎神明等等……

看过了帝辛纪,再看周文王父子的纪,事情就很明白了。后两者的文略武功,都不及纣王,所长者,不过虔诚笃信,坚信华夏固有的神明不动摇。

这本后商书,以虔诚与否为标准,将商、周的帝王做了区分,表达出了一种非常不靠谱,堪称异端的思想。文才武功都不重要,荒淫好色也不是缺点,只要帝王足够虔诚,就能江山永固,延续万年。

这种思想,与儒家的理念南辕北辙,殿中众臣听罢,无不义愤填膺。但是,没人敢出声反驳,皇帝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皇上为什么一直皱着眉头,很不爽的样子?显然书中的商纣王让他有所联想,因此心情很糟,这位帝辛,和他的前任正德实在太像了。

朝中无人不知,‘正德’二字,乃是嘉靖朝最大的忌讳,胆敢说正德好话的人,只有粉身碎骨一个下场。这书里若有若无的影射出了正德,皇帝却没发火,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显然,这书中表达的‘虔诚决定一切’的观点,相当符合皇帝的意愿。而正德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这不正说明了当今天子继承大宝的必然性吗?

要知道,正德皇帝对于宗教,也是相当随意的,除了不歧视佛教之外,他甚至对黄教和喇嘛教都有所研究。就算他同时对道教也很尊崇,但信仰最重专一,正德这种朝三暮四的做法,无疑是对上天的不尊重。

而正德朝的文治武功,确实又在嘉靖朝之上。至少正德一直不差钱,而且还战无不胜,甚至亲自上阵杀过鞑子。事实就是事实,哪怕嘉靖不愿意相信,满朝大臣也尽力配合皇帝,诋毁先帝,嘉靖的心病依然存在,没钱花可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不是想回避就能回避得了的。

刘同寿的后商书给嘉靖提供了一个凭据,让他与前任对比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的展现优越感。同时,那些为士林所诟病的缺点,比如好色、奢侈什么的,也不再成为缺憾,因为这根本就不重要。

这本后商书,与其说是史书,还不如说是宗教史,而且是专为拍马屁所撰写的。饶是清流们的准备如何充分,一时间也是应对不暇,根本没人想到,史书还能这么写。

“启禀陛下,书中所述,虽然情理上可以说得通,然则,其中捕风捉影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了?于史家而言,孤证已是不足为凭,这后商书的大半内容,连孤证都谈不上,只是……”夏言谨慎的斟酌着词句,试图先将此书从正史范畴给排除出去。

初衷,他已经完全顾不得了,此书若被列为正史,他和在场的所有人,就成了儒家的耻辱,后世的笑柄了。利用此书,刘同寿先是拍了皇帝的马屁,顺手又在儒家的脸上扇了一巴掌,不阻止怎么行?

“夏大人言之差异……”刘同寿的准备可比夏言充分多了,他早就预计到,别人会从何处质疑他,并相应的准备好了说辞。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就是让人总结经验教训的。商王朝开拓进取,武功一时无两,何以灭亡?只因为君王多纳了几位嫔妃?多盖了几座宫殿,多花了点钱改善生活?可能么?当然不可能,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帝辛的不虔诚,触怒了上天。”

朝臣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刘同寿却心知肚明,嘉靖让众人商议讨论,一方面是想借机给后商书定性,肯定其核心思想;另外,他也存有疑虑,想将纣王英明神武的内容做些删减。

刘同寿当然不能完全遂了嘉靖的心意,这事儿牵涉众多,必须得按照他的设想来。

“其中的大事,都有经典可做旁证,小事考据不明,却都是些旁枝末节,仅仅是为了更详细的说明而已。夏大人若是想反驳,那就得举证驳斥之,若不能驳,修史这等大事,又岂能因你一言而否之?”

夏言闻言大怒,转身指着刘同寿,须发皆颤,厉喝有声:“放肆!黄口孺子,读书未久,侥幸得了功名,竟敢信口雌黄,妄评史事,诋毁大臣!岂不知……”

“妄论?”刘同寿打断了夏言的话头,一脸玩味的反问道:“这么说,夏大人认为书中的立论是错的了?那去年水灾时,上表奏请天子,说上天降灾,人君当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以息天怒者,却又是谁?既不信神明,为何又以此要挟天子?”

“你……”刘同寿强词夺理,夏言却措手不及。

儒家行事,一向是于己有利的,就有道理,反之则斥之以荒谬。在祖制、信仰、朝廷法规政策等领域中,他们都是这么搞的。一方面敬鬼神而远之,出了天灾人祸,却又将其归咎于皇帝,不承担义务,只享受权利,典型的政客行为,而且是最下作的那种。

夏言的口才相当了得,但是,这个话题中处处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把已经倾向于刘同寿的嘉靖,彻底触怒,他纵然浑身是口,满腹经纶,一样奈何不了刘同寿。

而在刘同寿的胡搅蛮缠之下,相对温和的那些办法,又毫无施展的余暇。于是,辩论刚开了个头,夏言就被逼得哑口无言了。毕竟是名传后世的大人物,夏言也没那么容易认输,他很快就想到了摆脱窘境的办法。

“启禀陛下,如此撰史,老臣实在闻所未闻,不若将此书传阅京师,由天下人共作评判,以为公论。如此一来,也可使得天下人信服,不至为后人所笑,未知圣意如何?”夏言决定换个战场,舆论战场,尤其是文化界的,毕竟是掌握在士人手中。

嘉靖没有立刻答话,他很迟疑。

夏言的态度言辞都很谦卑,但隐隐也做出了威胁,一意孤行敲定下来的史籍,说服力的确不足。这些年来,他一直进行的改礼制,面对的就是同样的难题。

可若是真如夏言所请,事情的演变,就脱离他的掌控了,好容易有个让自己行为崇高化、正义化的机会,他又怎舍得放弃?

纠结了一会儿,他决定将选择权交给刘同寿。反正事情是小道士搞出来的,善后工作,自然也得让刘同寿来承担。

“刘爱卿,你可愿将这本没写完的后商书公之于众?”嘉靖留了个后门,特意提示刘同寿,如果没信心,可以为借口,用缓兵之计拖一拖。

刘同寿毫不迟疑,躬身施礼,朗声答道:“回陛下,微臣愿意。”(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同类推荐
  • 国共往事风云录2

    国共往事风云录2

    本书通过国共两党的风云往事,展现中国现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和人物的命运。描述了1927年-1937年内战历史事件,展现了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
  • 不释

    不释

    王朝新立二世,却因一幅画卷风雨飘摇。乱党搅动,外敌侵袭,大势洪流席卷而来。一个仗剑天涯的少年身处其中,以一种诡秘的力量,去……
  • 保险大明

    保险大明

    来到崇祯十四年,山河震荡,遍地狼烟。流寇肆虐,鞑子骄横。为保一方平安,杜允志成立了一支保险队,只要加入我的保险队,按期缴纳保护费,我就可以保你平安。人来杀人,佛来杀佛!
  • 盛金王朝

    盛金王朝

    曾经我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我很低调,从不告诉别人,不过,已经没有机会了,直到有一天,有个人告诉我,可以接班封建社会,我该答应吗?
  • 捍唐

    捍唐

    穿越回到唐末。没了河北道?没了陇右?没了碎叶?被契丹欺辱,被回纥压榨,被吐蕃分疆裂土?河北道那可是老家,本公子怎么能舍弃!陇右那是我大唐骏马的产地,本公子要牧马,抢回!碎叶,那是我敬仰的诗仙李白的故乡,胡虏给我死开!吐蕃,本公子打得你找不着北!回纥,本公子打得你从历史上消失!契丹,听闻耶律阿保机马夫功夫挺不错…北亚,我们大唐的,中亚我们大唐的,东亚我们大唐的,只要我铁骑所至,只要我弩箭所指,只要我利剑所驻,都是我大唐疆域!容我千万铁蹄至,许我万千公主来!待我万弩齐发时,济我大唐雄英置!我浩荡大唐,乃万朝来贺!
热门推荐
  • 美男天师联盟

    美男天师联盟

    “轰隆”一声响,天上掉下个莲悠悠,砸平一座山。是穿越?是渡劫?还是天上宫斗被哪个仙妃踹下了天庭?whoknows?是傻姑?是嘴炮女?还是神棍?whocanguess?朝廷设立大内第九门八部天龙神卫,专查各地灵异事件与疑难杂案。八部神位凛霆钧前来调查天降流火之事。却粘上了一个嘴炮女莲悠悠,死皮烂脸忒黏糊。山上白发狼妖,贵公子化蝶失踪,神秘消失的宫女们……一桩桩灵异案件,看似妖做怪,却是人作妖。一件件疑难杂案,断是人在为,原是妖鬼乱。是人搞鬼?还是鬼搞人?是人作妖?还是妖做人?whocares?吃瓜群众表示热闹就行!查着查着,怎么凛霆钧和其他八部神卫也有各自的目的与故事?那她莲悠悠又是何方神圣?远古的维度怪物又在蠢蠢欲动,对地球虎视眈眈!神事,魔事,妖事,人事,都不及莲悠悠他们保护地球事儿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征

    乱征

    静宇宙,乱宇宙,盲宇宙。。。一切尽在未知,神魔战,在这里酝酿,出承光谷。。。这一切,是以所有人为主线的混乱之战。
  • 涅槃大时代

    涅槃大时代

    一颗直径超过1200米的小行星撞击蓝星,消灭了蓝星90%的生命,将蓝星带入了冰川时代,4000年后,经历了文明断层的人类重新崛起,在无尽冰川上与自然,动物,人类本身抗争重建人类文明,史称涅槃大时代。
  • 变身透视萝莉

    变身透视萝莉

    每一个男人都想着,自己走上人生巅峰,迎取白富美,一不小心,张郗宇被一个老旧的手机砸到,一醒来就变成一个童颜巨乳萝莉。他创造10亿人在线,同时观看直播。她是娱乐圈里的女神,也是校园里的校花。男明星为她暗送秋波,校草为她争风吃醋,她将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 重生之天下宗师

    重生之天下宗师

    武林大宗师重生!重新修炼,成就更高梦想!我叫山海,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良缘意暖

    良缘意暖

    顾暖第一次引起杨洋注意的,是顾暖百年难得一遇的“满头黑线”,这黑线注定了顾暖孤身一生的命运。杨洋善意的想要顾暖注孤生的坎坷命运走的平稳一点,可没想到却弥足深陷。这是一个无阴谋诡计、不小白的爱情暖文。
  • 摄政王妃是天师

    摄政王妃是天师

    身为现代三大天师家族之一的嫡系独女,我,殷皎皎超强的!只是超怕鬼而已!上有鬼才姚弘止镇楼,下有凤凰神火凤九歌相助。左有龙脉传奇安倍圆投奔,右有寒冰神将玉璇玑神助!喂!(#`O′),那边那个面瘫,别想单挑!我还有阴阳之境呢!(正在修改漏洞完毕
  • 妖孽杀神大小姐:一世倾城

    妖孽杀神大小姐:一世倾城

    本是21世纪的少女杀神,被人陷害致死。却不想穿越到一个玄幻大陆上。本是令天下厌恶的废物嫡女,被那“好妹妹”推下悬崖,本是将死之人,却有一魂附身,废物的悲惨一生由此改变。瞧不起她的人早已被踩在脚下;想置她于死地的魂早已归西。她,已无人不知!已站在王者之巅!却不料碰上那厚脸皮的主,样样精通,腹黑霸道强势,把她逼得措不及防。“天啦噜!这个怎么破!”某女大喊。
  • 易风行

    易风行

    互不干扰,于世共存,各立法系,相互尊敬,和谐发展。这人,妖,魔,当初的立下的法则,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去权威。
  • 网游之嬉卿尘

    网游之嬉卿尘

    第一次见面,他们不过是陌生人,为同一个任务而相遇。第二次相遇,她用一颗小石子砸开了他的情愫。第三次、更多次……他们携手打造出“深渊”的绮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