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900000016

第16章 李从荣李从厚李从珂(5)

李崧是五代名臣,考其一生,此公有时愚笨,有时睿智。在乱世中,他最后不得善终,但在如何对付石敬瑭这个国家隐患问题上,他有务实的思考。

公元936年,后唐最后一个年头的正月,李崧带着自己的成算,来找同僚,也任给事中的吕琦。

他对吕琦说:"我们这些人,官做得这么大,应该算是受恩深厚了。国家有此隐忧,咱们怎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原话是:"吾辈受恩深厚,岂得自同众人"),都在这观望呢?各位说说,事已至此,计将安出?"吕琦刚直而仁厚,看事有远见。李崧的问题,他也一直思考,也同样有成算。李崧来问,他就将自己筹之烂熟的一番意见娓娓道来,他说:"河东那边要是有"异谋",我断他必要勾结契丹以作后援!现在的态势是:契丹太后述律平,因为他的长子李赞华(也就是耶律图欲)归降中国,多次要跟咱们和亲。但条件是放还萴剌(音册拉)。这个条件咱们一直没有答应,所以和议也就一直没有成功。现在,如果咱们能把萴剌等人放还,以此跟契丹议和,每年给他们十几万缗礼物钱财,契丹必会答应。北边安定,河东再怎么蠢动也无能为力了!"萴剌,是契丹名将,骁勇善战。但在年前骚扰中原时,被后唐边将所擒,一直押在京师。后来契丹多次向后唐求和,并索要此人,来往信使更是赔小心说话(史称"其辞甚卑恭"),但明宗李嗣源跟臣下商议此事时,名将杨光远认为:"萴剌等都是北狄善战之人,契丹失去他们犹如失去手足;况且居住洛阳京师已久,熟知中国内部事务,放归他们对中原不利!"李嗣源最后接受了这个意见,虽然同意"修好",但始终没有放还萴剌。

李崧听罢吕琦所言,欣然道:"你与我想法一致!但钱、粮都要从三司支出,这事要跟三司使张丞相商量。"三司,一般包括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板块,总理国家财政。唐代以来是仅次于政事堂、枢密院的重要机构。

这时,担任三司使的是张延朗。此人似乎天生就是掌管财政的大佬,史称为人有心计,"以三司为己任",整天在任上忙钱粮之事。

有一次,明宗李嗣源出游,召他来吃饭,他居然不去,让使者告诉明宗说:"三司事忙,无暇。"李嗣源也不怪罪,一直让他管理天下财源。他对石敬瑭的"异志",也早有察觉。石敬瑭不断将四方属于他的财货调往太原,张延朗就常常打着征用的旗号,不断调用石敬瑭囤积在太原的财货,以此暗暗削弱石敬瑭的实力。这事让石敬瑭恨得半夜磨牙,所以得到天下后,先把张延朗杀掉,二话都不说。但杀掉张延朗,他才忽然发现:国家之大,竟找不出个理财能手来!

且说李崧,早就知道张延朗对石敬瑭有备,所以知道此事可以与他商议。果然,张延朗一听此计,当即表示赞同。他那数学家的头脑略一计算,即知此事"妙"在何处。于是,对李崧大加赞誉。他说:"这真是个好主意!按学士您的策划,不但可以从此制约河东,还可以节省往常戍边经费十分之九。真是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谋略了!没说的,主上如能接纳这个意见,只要责成老夫办理就是。我可以在国库之外去征集这十几万费用,跟契丹结好,不用动用国家一分库财。"按张延朗算计,幽州、河东两大藩镇,戍边费用每年都要一百多万,而结好契丹只需要这些费用的十分之一。而这十分之一,甚至都不用动用国库,他自有办法在日常征调之外,搞到这笔经费。

李崧得到主管财政的副总理支持,于是与吕琦商议,完善了整个规划。在一个值班的晚上,二人秘密地向李从珂进献了这个意见。

李从珂闻言大喜,不断地称道二人忠心可嘉。随后,二人又私下草拟了《遗契丹书》--这就相当于一份同意与契丹和解的国书--只等圣旨一下,即派员出使契丹。一切条件都已具备。只要按此办理,则一直到1005年,宋真宗时代才完成的"澶渊之盟",早在后唐时代就完成了,可以提前七十年!而且省去多少战火!那么多悲剧也可能早早避免,甚至,连"陈桥兵变"也可能不存在,赵匡胤也不一定成为大宋帝国开国之君。但历史真是无法假设,简单说,在这个本来可以出现历史拐点的时刻,拐点却没有出现,因为,末帝李从珂遇到了一个糊涂蛋子,当朝枢密直学士薛文遇。

李从珂错失良机

枢密直学士,唐以来就与观文殿学士并掌侍从,是皇上的秘书班子、顾问团成员,地位近于翰林学士。这是个闲职,一般都是学富五车的文人担任,有荣誉性质。但正因为这种荣誉,令担任这类职务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有点傲气傲骨。薛文遇就是这类人。

有一天,薛文遇值班,末帝找他聊天,顺便将李崧等人的机密意见跟他说了。薛文遇即刻表示了反对。他的理由是:"以我大唐(后唐不能自称后唐)天子的尊贵,屈身来侍奉夷狄,这不是太耻辱了吗!再说啦,如果那胡虏按照过去大汉和亲的做法谋求迎娶公主,怎么拒绝他们?"薛大学士是反对大汉刘邦时代以来的"和亲"政策的,说着就诵读了唐人戎昱的《昭君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这诗说的乃是汉元帝时以王昭君嫁匈奴的故实。

一番话,挑动了末帝李从珂先生的"爱国"心,原来答应李崧等人的意见顿时就变了。

他召来李崧、吕琦,声色俱厉地质问这二位道:"你们这班人,想想也都是通晓古今之变的人物,理当能够辅佐人主获致天下太平。怎么现在竟出了这么个馊主意?结好胡虏,万一胡虏要和亲,朕只有一个女儿,还乳臭未干,你们是要我把她抛弃到沙漠里去吗?况且,要将国家养兵养士的钱财输送给胡虏,这是安的什么心?"李从珂这是受《昭君诗》启发,想到了唐太宗。唐太宗时曾以宗室女下嫁诸蕃,史称"和蕃公主"。从这一番话也可以想见李从珂先生还是很爱惜自己女儿的。所以李崧、吕琦,这二位大佬,听到皇上这一番话,忘了"给事中"的岗位责任,吓得流了一身汗,只得一个劲儿地拜谢,请求宽恕。末帝还不依不饶,继续指责,二人就只好继续拜谢求饶。

拜谢,是个体力活,要跪在地上,两臂张开,空中划弧,额头点地。皇上说一句,要拜谢一次,再说一句,又要拜谢一次。

反复下来,吕琦渐渐气力不继,叩拜中的动作就有了停顿。末帝见他"拜舞"偷工减料,气更大了,直斥道:"你个吕琦,脖子够硬啊!你还把朕看作人主吗?"这意思就是要治个"大不敬"的罪名了。他以为吕琦会吓哆嗦,不料吕琦忽然有了梗劲儿。他干脆不拜,直挺挺地跪在那里,喘息着说:"我俩谋事不善,愿请陛下治罪,这样拜来拜去的又有什么用!该治罪就治罪吧!"听到这里,李从珂反而"怒稍解",就制止了他俩的拜谢,还每人赏了一壶酒,让他们离去。从此,与契丹的和解政策,没有人再提。

这位吕琦,也不是凡人。大宋后来有个"大事不糊涂"的名相吕端,就是他儿子。他的父亲曾经做沧州节度判官,敌军攻陷沧州后,吕父被擒。敌军要杀灭他全家,当时吕琦只有15岁。就要行使杀戮时,有一个幽州的义士叫赵玉,看到这一家人就要灭族,不免动了恻隐之心。他指着吕琦,骗行刑者说:"这小子,是我的兄弟,别滥杀啊!"于是将吕琦带走。当时吕琦正患足病,不能行走,赵玉就背着他,步行数百里,变异姓名,一路讨饭,最终免予一死。

吕琦后来在石敬瑭执政时,官至兵部侍郎。他牢记赵玉的救命之恩,总想尽办法好好报答。赵玉生病以后,吕琦亲自扶持他,供给医药。等到赵玉病逝,吕琦就代为经营丧事。赵玉有一子名赵文度,成为孤儿,又很幼小,吕琦就亲自教诲他、抚养他,一直到他长大成人。最后赵文度登进士第,成为国家官员。这些都是吕琦的助力。当时人清议认为:"非玉之义不能存吕氏之嗣;非琦之仁不能抚赵氏之孤,惟仁义二公得之。"不是赵玉的义气,不能存续吕氏的后代;不是吕琦的仁爱,不能抚养赵氏的孤儿。仁义二字,赵吕二公已经得到了。这件事,在燕赵之间的士大夫圈子里,传为美谈。

这是道义沦丧天下的一抹亮色,值得为此浮一大白。且说这俩给事中,本来应该抗言直辩,但他们囿于吏治多年的因循腐败,政治大环境的恶劣,士大夫尽忠国事风习的沦丧,没有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回到历史和时光的后面来看,后唐如能不被激情左右,哪怕策略性地暂时结好契丹,石敬瑭也许还真就失去了外援,那样,中原王朝也便不会丢失燕云十六州的北部屏障,赵匡胤也无须为了收复这一片失地而殚精竭虑。

李崧等人并非史上大智慧人物,但结好契丹,在那个时刻,确是不二选择。大汉时,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与匈奴结好,刘邦太太吕雉甚至面对匈奴的侮辱而处之泰然。在所有的政治格局中,力量达不到期许中的目标,愤怒,只能自取其辱。战略韬晦,反能赢得时间和未来。大汉隐忍多年,终于有了"封狼居胥""燕山勒铭""犁庭扫穴"的光荣。反观这个后唐,环顾四周,都是敌国,江南有王法不到的藩镇,川蜀有分庭抗礼的藩镇,而河东石敬瑭徘徊于契丹与中原之间,纵横捭阖之际,李从珂失去了机会。不要说与大汉刘邦比,就是与本朝李崧、吕琦、张延朗这几个平庸之辈比,他也是一个缺乏政治驾驭能力的庸才。他不懂平衡之术。这样,后唐的亡灭也便进入了日程。

如果,如何如何,历史将会改写。但是,这般这般,历史没有改写。历史,并不古怪,很静谧地呈现往事。石敬瑭,在静谧中浮出水面,走入历史前台。

同类推荐
  • 梦宋

    梦宋

    宋神宗说:这皇帝不当也罢,11佳丽三千,看来看去,怎还不如赵府一个丫鬟合朕心意?王安石说:变法难啊,赵公!老朽厚颜,又来借钱来了!西夏梁太后说:啥时候再来黑水城陪奴家一起数星星看月亮?辽主耶律洪基说:狗日的赵子凡,若不是看在女儿面上,老子早把他阉了!李师师说:赵叔,人家不小了啦,再过三年,你就把我娶了吧!《宋史》记载:赵公行之,少聪慧,旷达豪爽,设民信局通达天下,乃当世豪杰也!且看赵子凡如何戏花魁,弄金枝,玩转大宋天下!~~~~~~~~~~~~~~~~~~~~~小弟新书《无烬之门》书号:2243684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下面有直通车!
  • 最后的黄巾

    最后的黄巾

    “现在,我就要向这大汉向这苍天讨一个公道,什么是公道?那就是公平!我们代表的是黄天,不是皇上的皇,是黄色的黄,黄色代表丰收,是偶们农民的颜色,苍天既死黄天立,岁在甲子天下吉,兄弟们,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名叫李珥的年轻人,本只想做一个安安分分地穿越者,赚点小钱、开个后宫、偶尔装个b什么的,但为什么总是身不由己呢。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三国之争锋乱世

    三国之争锋乱世

    华夏意志的苏醒,各国意志的交锋,秦始皇与亚力山大大帝到底谁强谁弱,历史又该如何变化。。。新书剑吟太虚,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支持洋芋,谢谢!
  • 南唐梦界

    南唐梦界

    主人公穿越到南唐建立的早期,转世在八岁李煜的身体里,那时宋未立,中原战乱,处在不断的改朝换代时期,主人公认为还有时间来改变自己在原来历史上的轨迹。这是李煜的求生之路。
热门推荐
  • 段虚

    段虚

    当年的一次事故,天下绝皇从此颓废许久。世人所传颂的佳华,佳世倾妖世……也已不在而如今远古八虚即将降临,当年她身死的阴谋也渐渐浮出水面?东灵,你要等着我,不管什么八虚,还是其他什么强者,只要伤害过你的人,吾绝不会放过!
  • 有你是晴天

    有你是晴天

    他溜出学校买香烟,她买药,一同回来,一同翻墙,欧心月站在下面取笑道:“林梓寒,等你爬上围墙,猪都会上树了!”林梓寒便听话的“噗通”一声重重摔入泥土里。于是,林梓寒跟欧心月一起被带到了保卫科——面对不人性的老师,面对一群恶搞同学,谁与争锋?这是三一零班,一个不一样的恶搞天堂!
  • 爹地怎么办妈咪不要你

    爹地怎么办妈咪不要你

    女主角初夏,因为奶奶病重,需要钱给奶奶治病,向朋友求助,却被朋友骗到酒店失身,一夜之后懵懂的初夏忘了做措施,怀了两调皮而又捣蛋的儿女,女儿乖萌可爱,儿子聪明调皮,六年后,初夏再一次回到S省,一次购物,又让他们重遇,男主莫云天,一眼认出了初夏,变想跟着初夏,然后在一个无人的地方告诉她,他不是故意的,在他遇到初夏的时候,变被她吸引了,到现在的念念不忘,那天晚上是误会,早上醒的时候,她已不在,当莫云天拍打初夏肩膀时,被初夏的一过肩摔,打到了医院....当初夏知道莫云天是俩孩子父亲时,却发现裴源也喜欢她,自己也不能忘掉裴源对她们一家的恩情,也不想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面对困惑,初夏疑难了......
  • 记忆七秒钟

    记忆七秒钟

    如果我的记忆能像鱼一样只有七秒就好了,那样我就能忘掉他,忘掉那些甜,忘掉那些苦,那样我会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一品邪修

    一品邪修

    邪不胜正,一直都为天下人士坚信之理,但究竟何为正何为邪?当弱小遇到强大,正直遇到奸诈,所谓的正义还能发挥到作用?!唯有实力才是一切,其他皆是虚空假话!既然正直受到欺辱,柔弱抵抗不了强横,那我便成为一个至邪至恶之徒!为了至高无上的实力,即便背负千古骂名,受万载唾弃又有何妨?!
  • 懵懂飞过小晴朗

    懵懂飞过小晴朗

    等我们长大以后,回首过去,那些青涩懵懂的脸庞都不知所踪,只留给我们短短的,纯纯的回忆。在长大后,每天等待我们的不是纯真的笑脸,而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杂乱纷繁的家事公务,到那时我们会发现,那一段青涩懵懂的回忆,是我们人生中的小晴朗……用每天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来纪念,我们晴朗的青春……
  • 李斯自传

    李斯自传

    从另一个角度去注解战国时期游侠的生命。
  • 宁先生,请接招

    宁先生,请接招

    五年后回国复仇,男人还是‘劈腿’前男友,看逗比女主与霸道直男如何相爱相杀?传闻,酷拽炸天的宁总娶的不是他爱了多年的初恋女友,人人都说他始乱终弃,只有他知道,她就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的只想做个二师兄

    我真的只想做个二师兄

    陆浩穿越了,成为了方寸山的……二师兄。虽然这个头衔听起来有些怪怪的,但是陆浩本人却很中意:穿越嘛,猥琐发育才是王道,能当混子为什么要c?可是为什么突然之间,平日对自己爱答不理的师弟师妹们对自己毕恭毕敬起来;众师尊也一改往日严苛,对自己嘘寒问暖,视如己出。师妹,我待你如妹真情实意,从未生过其他想法,你可千万自重啊!师兄,你你……你为何对我行如此大礼?什么?!要做我的师弟?怎能如此乱了辈分呐!为什么?我究竟做错了哪一步,竟落得如此下场?!陆浩仰天长叹。我真的只想做个二师兄啊!
  • 我家阿哆是妖怪

    我家阿哆是妖怪

    向左家的狗狗是个妖怪,它会说话,它更是从未来回来的。它叫阿哆,是向左最可信任的兄弟和超级脑残粉。它身兼多职,是他的合格的音乐导师和篮球教练,以及时而灵光的投资顾问和经常添乱的情感咨询师。偶尔的,它还会客串一把超级神探。心血来潮时,它更会投身于公益事业,教化萌宠的同时壮大它自己的后宫,但它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它的老主人尤其女主人们需要贴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