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4900000042

第42章 从刘知远到郭威(3)

他发表了一通长篇议论:"李守贞是前朝宿将,此人勇猛善斗,慷慨好施,曾屡立战功。与他直接拼杀,损失会很大。况河中大城面临黄河,楼碟完好,墙体坚固,这可不能轻视。他是凭借高城而战,我们是仰面进攻。硬要攻城,就跟领着将士们去赴汤蹈火一样!我哪能那么干!勇气盛衰有时,进攻缓急有道,时机有可有否,办事有后有先。不如先设"长围"守之。必要使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我等只须洗磨兵器,牧放战马,坐享食量,温饱有余。等城中没粮了,公私钱财全都枯竭,然后我等推进云梯冲车,逼近他们,飞传羽檄,招降他们。他们的将士,脱身逃死,就是父子也难互相保护,何况在"长围"中必成乌合之众!至于其他藩镇的叛军,赵思绾、王景崇之辈,只要分兵羁縻,牵制住他,不使来援即可。这一场大战,不值得忧虑。""长围",就是长连城。这个活儿,当初张敬达围石敬瑭玩过,没有成功;李守贞围杨光远玩过,最终围死了杨光远。现在轮到郭威来围李守贞了。

郭威开始征发各州的民夫,人数多时达到二万多人。沿河中大城之外,远远地挖长沟,筑连城,列队把河中团团围住。此举,等于在河中城外,又建起一座外城。郭威的部队按照要塞驻守,分别把守各个营门,但其实都是机动部队。郭威又对诸将说:"李守贞过去怕高祖(指刘知远),所以不敢奓刺嚣张;但他认为我等从太原崛起,事功似不显赫,心底里有轻视我等之心,所以现在趁着天子年少(指隐帝刘承祐),敢于反叛。我等正该静以制之。"于是将军旗、战鼓收起来,只沿黄河设置相当于烽火台的"火铺"传递军情,连绵几十里;又派出步卒轮番守护;还派出水军船只停泊于岸边,敌人有偷偷往来的,都被抓获。史称"守贞如坐网中矣"。

相持一个阶段后,李守贞预感形势不妙。他再一次派出了"蜡丸使者"前往周边邦国求援。郭威捕获的"蜡丸使者"先后多人,有派往蜀国的,也有派往南唐的,更有派往契丹的。李守贞根本出不去。但李守贞给夏州的蜡丸,李彝殷收到了。刘知远之后,李彝殷已经弄不清中原的子午卯酉,他不知道谁是真命天子。就准备支援李守贞,万一李守贞是个真命天子呢?但他派出大军到达陕北时,听说郭威围了城,知道李守贞前途已矣,于是撤退,返回了夏州。李守贞没有请来一处援兵。河中,已经成为孤军,如同围棋中的孤子,只能等待最后被剔除的命运。

郭威这一张大网密密麻麻,事后考察,此役深得兵法"以逸待劳"之神髓。若干年后,赵匡胤征北汉,围太原,也用了"长连城"的办法。

整军纪威震士卒

长话短说,由秋至冬,由冬至春,半年多过去了。河中城里粮草就要吃光了,饿殍越来越多。李守贞日日忧形于色,召来僧人总伦质问他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我"必为天子"吗?有这样当天子的吗?

总伦道:"大王当为天子,人不能夺。但大王所在之地有此一难。等到灾难消磨殆尽,哪怕只剩下大王一人一骑,那时候乃是大王鹊起之时也。"李守贞想想,还认为他说的对。史上做天子的,哪个不先受一些磨难?

开春的时候,一天夜里,李守贞派遣部将王继勋挑选了能吃饱的精兵千余人,循黄河往南来袭击郭威大营。

找一僻静处过河后,王继勋在郭威这边的大堤上挖坑当作阶梯,攀援而上,进入了营栅,一边放起火来,并大声呼叫。郭威军营里一时有些慌乱,不知所措。但主将刘词神色自若,下命令道:"这都是小小盗贼,不值得惊慌。"刘词从容率众反击来寇。王继勋战不利,只得退逃。死亡七百余人。王继勋受重伤,算是捡了一条命,逃回城中。

郭威来到这里巡视,刘词出迎,在马前请罪。郭威给他重赏道:"我所担忧的就是这件事。没有兄台与河中来寇如此健斗,几乎就要被他们嗤笑。但河中寇贼的本事也就到此为止了!"郭威调查此事,"长围"如此严密,为何李守贞能派人偷袭上岸?后来知道,原来是河中先派出人来到村里卖酒给郭威的巡逻兵,有的还赊欠,不要钱白给。结果大营的巡逻兵很多人喝醉,所以王继勋偷营成功。

郭威据此下令:"诸君将士不是犒赏宴饮,不准私下喝酒!"令下,郭威的一员爱将,早上起来就喝了点酒。郭威闻听大怒道:"你在我帐下,居然带头犯军令!"立刻将其斩首示众。这种杀伐手段,看似简单,但在五代藩帅中是很少见的。那时的藩帅,自大唐安史乱后,固然可以挟制皇权,但藩镇麾下将士,也往往挟制藩权。藩镇坐大,反而渐成"权反在下"之局面。彼时,不是藩镇怕君王,而是君王怕藩镇;更不是将帅怕藩镇,而是藩镇怕将帅;甚至不是士卒怕将帅,而是将帅怕士卒--每次打仗,都要事先厚赐士卒,否则就不干,就哗变,就拥戴新主。安史之后,拥戴新主案例屡见不鲜。所以,纵容士卒将帅,演成骄兵悍将之局面。郭威立威,严格执行军法军令,有刘知远的传统,但比刘知远更公正--刘知远是滥杀,郭威是按法诛杀。这是二人威权正当性的不同处。

郭威善待士卒,但执法也严,如此,对骄纵懒散的士卒有震慑作用。围困河中的将士知道在郭威手下干活儿,得有点严肃劲儿,这位大帅似乎与以往的藩镇大员不一样,稀里马哈似乎是混不过去的。

《旧五代史》记录一个"神迹"可以概见郭威在将士中的威望之高。说郭威征讨李守贞时,大军驻扎河畔,郭威担心将士不守军纪,争着渡河,就在河边向将士训话。侍卫亲军搬来马扎,郭威还没有坐下,忽然有一大群乌鸦在头顶聒噪。郭威后退十几步,拿起弓箭来就射这一群乌鸦。还没有来得及射,发生了河岸崩塌的事故,一看,崩塌的地方就在郭威刚才待的地方--如果没有群鸦乱叫,他不后退十几步,就掉河里去啦!郭威一见,把弓箭扔掉,笑指着乌鸦说:"难道是老天爷让你们来惊动我吗?哈,如此,剿灭李守贞那就太容易啦!"史称有此事件,"三军欣然,各怀斗志矣",围城大军很高兴主帅有天助,于是人人都有了与李守贞战斗到底的决心。

符夫人的美丽与冷艳

到了农历四月,河中城粮食将要吃光,百姓饿死的有一半还多。李守贞看看援兵不至,又不想坐以待毙,于是集中起最后能吃一顿饱饭,算是"精兵"的五千多人,带着梯子和造桥器械,分五路进攻郭威大营西北角。

郭威几乎是看着李守贞率部进入预期战场的。他从容布阵,等到西北角守军与河中兵战斗展开后,郭威即刻派出部将从斜刺里拦击。似乎没有什么悬念,战斗也并不激烈。河中兵一战而溃--但已经来到"长围"里,逃到哪里都是郭威大营,于是五千人折了一半,所有的进攻器械也都丢弃,成了郭威的战利品。

又过了几天,已是炎热的夏五月。李守贞再次突围,又被打败。郭威还擒获了李守贞的将领多人。

最后,李守贞最信赖的大将王继勋等人,也率领一千多人前来投降。王继勋投降后,降兵开始不断向"长围"走来。

郭威趁李守贞部下人心离散之际,督率各军四面八方分了一百路来进攻河中。很快将河中外城攻克。

李守贞收余众退保子城。子城是大城之内的府署所在地,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城中城。

各将领要求急攻子城。郭威笑道:"鸟要是急了还会啄人呢,何况咱面对的是一支军队!等水干了捉鱼,何必这么性急!"整个五代时期,郭威大概是最冷静理性的一位军人。李守贞在府署里困守了一周,郭威如果发狠,一鼓可下,但郭威就是不着急。他要的是尽量少的牺牲。

李守贞的最后时刻是,放火烧府衙,率妻子等人自焚而死。郭威不忘记征召那位有远见的赵修己,任命他为翰林。当初后晋大将符彦卿的女儿嫁给李守贞的儿子李崇训。当时有看相者说:"此女当为天下母。"李守贞听了就高兴:"我儿媳妇都能母仪天下,况我乎!"史称"反意遂决"。等到李守贞自焚时,李崇训先杀了自己的弟弟、妹妹等人,轮到要杀符夫人时,她藏在了帐幕后面,李崇训着急忙慌的没有找到她,与父亲等人自杀而死。

后来乱兵进入李崇训府邸,新寡的年轻少妇符夫人安坐堂上,一副凛然之气,她慢慢地指点着乱兵说:"我父亲与你们郭威元帅是昆弟之交,汝曹不得无礼!"乱兵被符夫人的美丽、冷艳和威风一下子镇住,无人敢杀害这个美人,很礼貌地将她送给郭威。郭威派遣使者将她送还老友符彦卿。等到郭威养子柴荣镇守澶州时,郭威正式下聘礼,将她娶为儿媳妇。史称符夫人免予河中之难后,丈夫没有了,她的母亲想让她出家,说是可以换来本世的福报,可以延长福寿。但符夫人是一个热爱红尘生活的人。

她回答母亲说:"死生有命。谁愿意剃光了头发,光着个脚丫子,苟活在世上啊!"母度知道不能强迫她,最终没有逼她。这才成全了这个不凡不俗的女子。再后来,柴荣继任郭威为帝,本来就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后来又听说她没有听从母命,不以出家为念,更喜欢她了,最后将符夫人立为皇后。

史称符皇后"性和惠而明决,帝甚重之",性情温和贤惠而又聪明,富有决断力,柴荣大帝甚为尊重她。李守贞儿媳妇符夫人,成为周世宗柴荣的贤内助,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贼臣"赵思绾禽兽行

战后,郭威调阅李守贞的公文书信,得到朝中大臣及藩镇大员与李守贞来往密谋的书信,很多言语相当悖逆。郭威想将这些东西上奏朝廷,但他的秘书长王溥劝谏他道:"魑魅魍魉在夜里才争着出来,见到阳光自然就会消失。希望把这些书信全都烧掉,以此来安定反复无常之辈。"王溥在为郭威最大限度地争取人心。郭威认为他说得有理,接受了这个意见。

赵思绾、王景崇,则在解决李守贞前后,先后得到处理。说这个赵思绾好吃人肝,曾把人捆了,活着剖开人腹,取肝,切成细丝,当着活人的面,慢慢下酒。往往是肝都切完了,吃光了,那人还没死。史称"贼臣赵思绾自倡乱至败,凡食人肝六十六"。贼臣赵思绾从开始叛乱到最终败亡,一共吃了六十六个活人的肝脏。

这货又好用酒吞吃人胆,还对人说:"吞到一千个人胆,可以胆大无敌!"他在守长安时,城中绝粮,就吃妇女、小孩,以此充当军粮。后勤部门每天都要按一定数量供给。这样,每餐犒军,就要屠杀几百人,杀猪宰羊一般。

李守贞灭亡在即时,赵思绾也计谋用尽,想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赵思绾少年时,曾到已经休闲在家的左骁卫上将军李肃处为仆人。李肃观察他面相不善,不想收纳他,对太太说:"这人眼珠乱转,说话荒诞,来日定是叛臣。不可留用。"李肃太太张氏,是当时名将张全义的女儿,很有些见识,对李肃说:"如果这样,你现在拒绝他,以后会成为你的祸患!"于是送赠给他许多钱财打发他走了。

等到赵思绾占据长安,李肃恰闲居城中。赵思绾想起往事,就多次前往李肃家中探望,向李肃叩拜,如同过去的礼节。李肃不安,又对太太说:"这人老是到咱家来,这是要玷污我的清白啊!万一将来有一天,他被剿灭,我也要跟着受通敌的连累。"说着就恨不能自杀。妻子张氏说:"如此,何不劝他归附国家!"李肃一想正是。

一天,赵思绾又来,恰好向"前辈"请教能保全自己的办法。李肃就对他说:"你与朝廷本来没有什么嫌隙,只不过当初阴差阳错,怕获罪,才有这个不奉命的举动。现在朝廷三路用兵,都还没有攻克。你如果趁现在,改弦更张,幡然改途,朝廷一想,是你率先归附,一定高兴。那样,你当然不会失掉富贵!这可比坐以待毙强多了!"赵思绾一听有道理,就派遣使者前往朝廷求降。朝廷还真就答应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华州(今甘肃宁县)留后,可以走近道直接前往就任。初秋的一天,赵思绾脱下盔甲出城,接受隐帝的诏书。围城将军郭从义派兵把守南门后,又把他接回城里。赵思绾向郭从义要他的卫队和兵甲,郭从义给了他。但赵思绾一想要到很远的华州去,需要多带些钱财,就尽量拖延时间,在长安城中开始搜敛,以至于三次改变行期。郭从义对他不免有了怀疑,同时又非常不喜欢这个残忍的家伙,就密报郭威,请求上手段。郭威当即同意。

一天,郭从义和都监、南院宣徽使王峻等人骑马入城,来到府署,召赵思绾和他的同僚饯行,乘势抓捕。随后城内开始搜捕,抓了亲党三百人,推到街市全部斩首。

"带头大哥"力平三镇

王景崇这边复杂一点,因为有后蜀孟昶的援军,但最后也顺利解决。王景崇自焚而死。

三镇平。讨伐三镇的前敌总司令郭威,一时威望大增,成了天下第一"兵强马壮"的"带头大哥"。这个"带头大哥"有多厉害?有一故实。说郭威作为枢密使,带职出讨凤翔、永兴、河中三镇,凯旋时路过洛阳。

洛阳有一留守,在朝廷也是宰辅级别的人物,此人恰好也有那么点傲气或傲骨,认为自己也是一"相",现在郭威凯旋,理应去郊外迎接,但我王守恩并不比你郭威官职低,乘个轿子还是可以的嘛。于是乘了轿子去迎。郭威老远看见一轿子,不禁大怒。但他不动声色,略打过招呼,就进城入了公馆。王守恩只好跟着进来。郭威在馆里待了很久,才派人出来传话说,正在洗澡,暂时不能见客。王守恩还不知道郭威已怒,就坐在花厅慢慢等。

跟着郭威讨伐李守贞的河中府行营都部署,也即前敌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白文珂正在郭威身旁,郭威就对他说:"这个王守恩乘轿子迎我,实在是太没有礼啦!哪里可以长久地担任洛阳留守?你,现在就去代替他。"白文珂已经是老臣,但还是不敢违背郭威的命令,只好前往留守办公室办理接任手续。都办妥了,就派一人到公馆告诉王守恩说:"白侍中受枢密命令,办理洛阳留守,手续完毕。"王守恩大吃一惊!急忙骑马回府,只见家属几百口人已经被驱逐出府,晾在通衢大道上不知所措。

话说这个王守恩也不是好鸟。他性情贪鄙,手下都是一群小人,在洛阳期间干的活,主要就是"掊敛",搜刮、聚敛。而且各种手段都用,如果立了名目敛财,不管这人是不是病痨残废,一律按照他规定的税率交钱。洛阳有两个土豪,两家人有喜庆在一起聚会,王守恩就找几个戏子,晚上到人家里去,自称"贺客",得了人家几锭银子回来。

等到他被人驱出府邸,曾经被他无理榨取物资的人,闻风而来,当场指认:这个啥啥啥柜子是我的,那个啥啥啥香炉是我的,不一而足。王守恩失势,还想撑着,但郭威知道后,当场命他偿还。其中自然也有无赖之徒勒索,弄得王守恩家财为之一空。

洛阳留守,那是部长级干部,王守恩比部长还要高一个级别,相当于副总理级别的朝官,但郭威这位"带头大哥"一发怒,居然罢了他官。此事传到隐帝那里,也是一惊,但也没有法子可想。

有意味的是,河中战役后,为了防备契丹,郭威又被隐帝调往邺镇(今河北邯郸)兼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养子柴荣兼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这样一来,郭威更有了专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这时期,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后汉郭威麾下,而赵匡胤也在最初的青年时代漫游中来到河北。郭威征讨李守贞时,赵匡胤可能已经从军,根据种种资料编年推算,赵匡胤应该就在郭威部下。郭威调往邺镇后,赵匡胤应该也在跟随郭威。那样,郭威后来的"黄袍加身",赵匡胤应该有经历。

后汉,从刘知远到郭威,所谓的"江山社稷"开始有了沉浮动荡之相。郭威的出现,令后汉的前程,有了不确定性。

同类推荐
  • 史海帆影

    史海帆影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史事经纬”“民俗遗存”三大部分,文稿所涉人、事、物、景所处地域为现慈溪境内,时间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当下,其中“民俗遗存”栏目不囿此例,略有前溯。文稿真实、翔实、平实,注重亲历、亲见、亲闻之“三亲”特色,突出史料性、三亲性、统战性,以期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 活出精彩之汉末由我

    活出精彩之汉末由我

    这是一段发生在汉末的离奇故事!一个动物管理员,因为一时疏忽就来到了这个牛人无数的时代,且看他如何闯出一片天来!
  • 书僮万岁

    书僮万岁

    一个现代社会的独行侠在北宋末年重生,此地梁山泊旁独龙岗祝家庄,身份是祝家三爷祝彪一棒打死的前任书僮
  • 吾为李恪

    吾为李恪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也有一千个盛世大唐。我所写的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缺失一部分亲情的青年来到大唐的故事。文笔差,故事不严谨,请原谅我本职只是个保安。望不幸看到本书的读者多多海涵,勿喷。。。我会尽量保证完本,也许这是我第一本书,也许也是我最后一本书。。。。。。
  • 重生之武神星魁

    重生之武神星魁

    主角冷天枫意外的遇上空间扭曲,杀手之王竟在异界重生,灵魂意外的附在了水浒传中晁盖的弟弟晁枫身上。自此玄女托梦、赐予神技、见英雄、会英雄,齐聚梁山替天行道,杀高俅,除奸佞,没有原来宋江的忍辱负重,有的是快意恩仇。都说水浒中美女稀少,且看本书主角晁枫如何坐拥美人纵横水浒,如何以众星之魁的身份带领天罡地煞上演新一代的忠义传奇!
热门推荐
  • 西夏陵

    西夏陵

    本书主要介绍了西夏陵的位置与地形,西夏陵建造的起讫时间,西夏陵被谁所毁,陵园陪葬墓,西夏陵的建筑技术,西夏陵出土文物等关于西夏陵的一些内容,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老铁你好

    老铁你好

    内心敏感略带一丝悲伤和孤独的贺晓柔在一个不幸福的家庭成长看着父母暗下决心不要成为他们,凭着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她踏上了自己的旅程,寻找人生的底牌。“贺晓柔!你凭什么”“凭我就是那最不幸的一个!”
  • 一念青未了

    一念青未了

    爱情从来都是相视一笑的怦然心动。享受美好生活的税务小哥易念一卷入到一场资本争斗的漩涡中。水流花谢,人生之路脱离原定轨迹。投资“疯神”?梦幻空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潘潘多拉之花

    潘潘多拉之花

    她就是一个人,一个恶魔!潘多拉的女儿!在别人的眼中她是孤儿,在她们眼中她是王。他再遇到她时说:“丑陋的女人,滚!”她不为所动,其它人想:他长的帅也不能说让翼雪从自己位置上离开啊!懂不懂先来后到!
  • 童话旅馆

    童话旅馆

    刚成为社畜的李依然如愿成为了一名有房一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说我们很甜

    都说我们很甜

    “霜儿,你今日一定要与我作对吗?”白衣女子冷冽的答道:“是又如何”她与他本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却意外的爱上了对方。两人最初在一起的时候是甜蜜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尽是谎言的爱情得到了质疑与伤害。当她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在一个充满阴谋的谎言之中时,却发现自己一已经没有退路可走。而随之自己的身份也被揭开。面对多重打击的她,竟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决定放弃一切与孩子一起生活,可老天却偏不如意,让她知道了残忍的真相。知道了真相的她又该如何抉择,在生与死之间她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 王的见解

    王的见解

    在王的世界,不允许有第二个声音。在这里我就是王我就是一切,所有的东西都必须围绕着我的意志去运行。我可以主宰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