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8300000006

第6章 北风吹动(6)

我那一担行李,重八十五公斤。大概是因为书太多了吧。换成现在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挑着它走完那两公里多的路程了。大学毕业十几年,我基本从体力劳动中“休息”出来了,力气,似乎也随着这休息的轻松慢慢消失了。它到哪儿去了呢?让我如今返乡偶尔为家里到河边挑一担不过百十来斤的水,走上千把米,也得坚决挺住才行。这是不是以更鲜明的方式提醒我,“对生活应当坚决挺住”?

是的,肩上已无有形的物质的担子,更需要坚持,更需要挺住,才能承担起另一种无形但同样沉重的负荷。史蒂文斯从一个扛东西的人身上领悟到诗所必须成功抵制的种种东西,而我,正可以说是由一个扛东西的人转变成的一个写诗的人,但当年那个扛东西的我仍然存在于我的身上,与现在这个写诗的我合二为一,又时时突然变成真实的独立的“棕色人影”,变成史蒂文斯所说的“真实的思想和恐惧”,“漂出我们必须整夜忍受的暴风雪”,让我写作时常常在思想中无形地耸耸自己的肩膀。

耸耸肩膀似乎是老外们遇到问题时的习惯动作。对这动作我有我的解释:那是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时的反应,是对自己肩膀的一个下意识的检验。但我不喜欢老外在耸耸肩膀之后往往紧随而来的两手一摊的动作,至少有一位老外也反对“两手一摊”。这位老外就是里尔克,他早就说过:“挺住就是一切。”

仰面看天

忽然想起仰面躺在地上,眼中心中只有白云蓝天的情景来了。

屈指一算,我已有十七年没这样看过天空。十七年前,我离开了乡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不能躺在柏油路上仰面看天吧?妨碍交通且不说,过往行人不把你当成疯子那才怪呢!不错,每个城市都有或大或小的公园,公园里好歹也总会有或大或小的草地,那么,到公园草地上去仰面看天如何?也不行,即使游园的人们因为公园的环境使然,能对你躺在草地上仰面看天给予格外宽宏大量的谅解(我不敢使用“理解”这个词),但那嘈杂的人声,却会将仰面看天的意境破坏得荡然无存。

那是一种需要独自与天地相处,方能与天地共存的时刻。

能够提供这时刻的,只有大自然。

但城市里没有大自然。赫拉克利特说:大自然喜欢躲藏起来。不知道他说这话时是不是也对没有大自然的城市深有感触。

大自然在乡村,在原野上,甚至在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我在乡村时,随意往地上一躺仰面看天是常有的事,有时身边之物甚至于还有历尽千辛万苦拾得的一担猪粪或牛粪。那种惬意,非身历者不能知其妙。但记忆较深的,一是童年时独自躺在一片荒地上的情景。地点一直模糊,大约是皖河的某处吧。那是秋天,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地,长得最多的是野寥,瘦瘦细细的茎,顶上开着并不艳丽的花。那花没有花的通常形状,而仿佛暗红的米粒。它们长得比我高,但当我躺在地上仰面看天时,它们就消失了,只有那种特殊的辣味渗进秋风,使我觉得天空和天空中移动的白云也有着淡淡的辣味,晒在我身上的秋天的阳光也有淡淡的辣味。我就这么躺了很长时间,直到身底的泥土传来了暧意,而身上感觉到了凉意,这才站起来,在摇曳并且朝着河流倾斜着铺展过去的野寥花上,看见被我遗忘很久的家~——只苍老的渔船,泊在远处的河岸边,随水动荡起伏……

我一直喜欢长满野草的荒地,且远远胜过了对庄稼的喜爱,根源或许就在那一次童年的经历。

仍留在记忆中的另外一次是在一九七三年的春末,那时我正在当鸭倌。放过鸭的都知道,春水涨得快,而且是连续不停地涨,这样,冬曰鸭子吃的水草根被淹到深水下去了,鸭子喜食的另一种食物螺蛳却又来不及爬到浅水边,因此,春末夏初都是把鸭子赶到田里,吃翻耕后的草籽田或油菜地里蚯蚓之类活食。那天,我所“管辖”的一千多只鸭子在十几亩刚翻耕过的水田里忘乎所以,我便在水田边的地坝上躺了下来,地坝上的那一边,是开得正盛的油菜花,蜜蜂嗡嗡叫,地坝上的青草和荠菜的气息,还有袅袅地气的气息,和我的目光一起上升,直到升人高不可测的天空。空无一物,尤其是此刻连一朵云彩也没有的天空中,到底有些什么引得人们自古感叹“天意从来高难问?”我朦朦胧胧想到了这些,又似乎什么也没想,仰面看天时,天空是这么近,同时却又这么遥远,遥远得不可企及以至于近于虚渺的那种感受,使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和整个身躯也像天空一样空阔虚渺,像天空一样静止了。

在那样的时刻,身边的大自然也躲藏起来了,只将空无一物却又于虚无中包蕴万物的天空展示给我看。但我看见那无形状的万物了吗?它们是否也躲藏起来了,直到今天,我仍然是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现在居住于城市的我,必须种植一块属于自己的思想的草地,才能随时在草地上仰望天空吧?

这也是一种仰望,自然中的自然,天空中的天空。

倾听水声

水声冷冷。

这是冬天的河,水已深深地落到河床最后的河漕里,浅但浑浊,让人看不出它的浅来,而它湍急地奔流激起的哗哗水声,即使在白天也传得很远,夜深人静,那水声更是充斥天地,低沉,浑重,反复回旋、击打着冷冷的北风中沉寂的空气。

我曾多次倾听过这冬天河流的水声,尤其是这条河的水声,因为我的家就在这条河的河岸上,在那一排先是三何后来是五间的土墙青瓦屋内,我足足住了二十三年。一年四季,几乎都会听到门外流动的水声。

春天的水声是随着春雨逐渐大起来的,它逐渐漫出河岸,然后便性急地同时向四面八方奔腾而去,但并不仓促,而是从容且潇洒,听上去如同天地共同抑扬顿挫地在吟诵一首颂诗,音色雄浑却又不失清越——音色雄浑的浑或许与春天水流的浑浊有关,那些泥沙忘记了自己是泥沙也加入春潮,学着水奔流着,汇入无边的春天。而携带着泥沙奔泻的春水,因此加重了分量,发出的叫喊也就更加浑厚了。但春水是欢快的,仿佛一个少年,再怎么成熟他的声音也仍然稚嫩清越。

乡村没有什么名贵的花木,有的只是桃梨杏树等,就在春雨春天的水声中,桃花、杏花们不知不觉地就开了,它们的颜色,就是春雨和春天水声的颜色吧——它们和春雨春天的水声一样,从本来只有蓝黑白三色的天,地中似乎是突然地冒出来,给我们看,也给我们听。

夏天来了,水声也开始躁动不安,这时候,水声巳还原为水了,它的声音已变成波浪或者洪峰呼啸的声音。除了不怕水患只怕干旱的山区,平原水乡的人们对这还原为水的水声便开始皱眉,水声越大越疯狂,那眉头便皱得越厉害。我也不例外,屡屡经历村庄土地全沦为汪洋的水灾,如何能够“相忘于江湖”,如同观潮那样地欣赏洪峰卷地裂岸的气势和声音?美,只存在于无利害之时。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久居水边的我却以为最先知秋的应该是水和水声。尚无一叶飘落,甚至每一片树叶都还在枝头炫耀着青绿的夏末,水便已经知天命地在自己的“身体”内安静下来,而水声这时几乎沉寂地只是低语。一立秋,百川皆东,众水都不舍昼夜地浩浩东流。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孔子说出“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时,他应该是站在两千四百多年前那个秋天的水边。水落石出,痩了的水声似乎已不胜一袭青衫之轻——如果水声也着青衫的话。这时的水声已与水无关,它就是时间的声音,人生的声音,但它在不舍昼夜的消失中却仍从容。这从容来自于饱经沧桑后的对一切都不形于色,都无动于衷,只有能够穿越表面的人,才能触摸到那并不冰凉的侵人凉意,以及那没有表情的无动于衷中的纷繁情感。

在这之后,就是冬天了。

奇怪的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听过许多个冬天的水声的我,那时却是一直听若不闻地忽略了冬天的水声,而冬天的水声是这样地与其他所有的时候都根本不同!仅仅是一抹浅水,它竟能发出如此激烈的声响,仍能保持这样湍急的流速,并且以不竭的力量,以其水声反复击打、回旋着停顿下来就会结冰的空气。是已经意识到已无后退之处了吗?是明白了从容、无动于衷都是有着最后的限度?那声音,几乎就是某些人的声音,某些曾经活在这个世界和正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声音,也几乎就是我的声音——我辨认出了它,在时隔将近二十年之后的这个冬天。我由此感到我也是浑浊的,就像河床中那水一样浑浊,浑浊是生存下去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向前行进的必须。由此我理解了为何“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浊乃是不得已。而河流不是山泉,在任何地方,在石头上也要冲刷击打出自己的河床的河流,又岂是一眼只能在山的潺潺泉水可以比拟的。何况有力量挟泥沙而倶下者,当它可以休整时,自是能够澄清自身的。褒在山泉水贬出山泉水者失察矣。

水都是相似的,水声更都是相似的,听出不似者,那水声就已与他合为一体,既在他之外又在他之内地激荡、喧响,不寻求任何回答地向着天空远去,永远不再返回。

村庄

熟悉的村庄都是不相似的,不熟悉的村庄却都十分相像,错落的屋舍,高高低低的屋场,水井,池塘,或许还有河流,鸡鸭相嬉,犬猫互逐,猪背或者牛背上立着黑色八哥,还有牛栏的气息、炊烟的气味……无论你走到哪儿,村庄都是如此,至于那村庄是在平原还是深山,倒都可以一概忽略不计了。

村庄为何都如此相似?是不是与自有人类以来它就是生命的起源之处有关?我所见过的最古老的村庄,在西安的半坡。半穴居的房屋,灶台,水罐,虽已不是当初的全部真实,但隔着漫长时光,仍栩栩如生地使我听到了水从倾斜的陶罐流出的声音,看见了映照着阴暗室内一角的灶中的火光。

水与火,这两种相反不相容的东西,总是与人类相伴与村庄共在并因此而相安。

修复的半坡几乎什么都修复了,唯一被遗忘的是树。

树是村庄的又一种生命。

没有树的地方就没有村庄,原来有树但树渐渐不能生存时,村庄离废弃也就不远了。这一点,在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的内地尚难以感觉到,但若西出阳关,荒凉的大漠戈壁中,偶尔可以见到的尚未完全被风沙吞噬的断垣残壁,以及一些村庄外围正在枯死的树木,便在一片焦渴的沉寂中向你诉说着生命消失后的沉重。

我没能去过沙漠腹地。十多年前读过一篇游记,其中一段描述直到现在仍给予我强烈的震撼。

那是在新疆作者一行人在沙漠中迷路后,只好沿着一条干枯的古河床前迸,猛然间见到前方河岸边有一片胡杨林,林中隐隐露出墙壁和屋顶。他们欢呼着加快步伐朝村庄跑去,发现的却是一片死去的胡杨林中一个死去的村庄!地面积沙盈尺,但屋舍依然,井台依然,推门进了数家,灶台积薪仍在,但没有人,整个村庄都没有人,也不可能有人了。他们突然感到恐怖。

艾略特写过:“村庄是一个人的归宿。”但这是一个不曾成为最后那批村民们归宿的村庄,以这个村庄为归宿的,是那些死去的胡杨。

或许,能始终不移地与村庄共生死的只有树了。

我想起许多村庄中远远就可以望见的那种村头的大树。

那种树不会多,总是只有一棵或最多两棵,绝不会再多了,因为那是年龄已无法考证的古树,围粗数抱,树身几乎让你无法辨认出树皮来,却依然浓荫匝地,直让你惊讶,既然几乎不见树皮,那养分是如何源源不断地从根部输送进枝叶的?树身上可能缠有红布,离地面不高的枝丫上也可能系有红布条,有时,树前地下还可能有焚香烧纸的遗烬。你可以说系红布和焚香烧纸是迷信,但这种判断仍太简单了些。

这种树在南方的许多地区都称之为“胤树”。胤,后代之谓也。从胤树这个名称和胤树所属村庄的人们总是精心保护胤树来看,人们是将胤树永葆生命活力、枝繁叶茂看做是子孙后代繁衍无尽的象征的。胤,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映”“应”——我只听村民们口头说过这个词,不曾见到文字,而实际上村夫野老们说到胤树时,也很有可能是当做“映树”“应树”来说的。不论是哪一个字,都极有可能是远古泛神论时期树木崇拜的一种延续。树木崇拜并不限于中国,世界上几乎每个民族在远古时期都有树木崇拜的习俗。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仪式,一种隐约知晓了树木与村庄的内在关系,知晓了树是村庄的又一种生命形式之后产生的精神性礼拜。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判断一个村庄的历史了:

远远就能望见胤树的,其历史必是源远流长;没有胤树的,则大多是新出现的村庄。

村庄,是无神论时代最后一个神圣的场所,它是属于农业文明的。落后的,甚至是蒙昧的农业文明,却是整个人类起源和精神归宿的地方。

这正如同是柔弱,而不是铁石般的坚硬,保存了最后的人性一样。

水的腥气

水下面是陆地。

“海水退尽/也不过几千年”。这是一位美国诗人的诗句。他所想说的,大约也是这个意思。但海水退到哪儿去?仍然在陆地上。

海水是咸的。内陆的水则是淡的。相同的是它们都能浮起船,即使那船不是用木头,而是用铁或水泥制成的,也都一样在水上漂来漂去“漂泊”这个词,本来所指的就是船,以及船民的生活。

船是水上漂泊的咫尺陆地。从远古一直漂泊到现在,仍然在漂泊……

不曾以船为家的人是无法想象船上的生活的。

同类推荐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平鲁旅游志

    平鲁旅游志

    本书介绍了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塞上明珠井坪,北固山,乌龙洞,明海湖,南山公园,黑坨山,其他山岳风光,紫塞沧浪,边塞遗韵,文华春秋等景区文化。
  • 沙坡头

    沙坡头

    本书主要介绍了宁夏沙坡头风景区的由来,沙坡鸣钟、桂王园、古代拦河堤坝——白马拉缰,香山与明长城,享誉世界的治沙工程等许多景点的历史由来和景观特色。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 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世界我知道-亚洲——缅甸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热门推荐
  • 一品继女

    一品继女

    母亲去世,弟弟流放,继父冷漠,姐妹欺侮,宁愿被迫被关在永安寺五年。直到某一日,她遇到了一位妖孽祸国的男子,她一口断定:此男将来要娶十八个老婆!只是那男子好像不乐意。妖孽男子擒住她的下颌,眼神暧昧:“你说本王……是不是得娶你十八次?”
  • 竹叶飘青

    竹叶飘青

    瓷飘飘由于逐渐臃肿的身躯被男友狠心抛弃,过着满足嘴就行的潇洒生活,瓷妈感叹:这猪儿养肥了还有嫌重的!她撑着头,脸上布满笑意,心里却是苦涩不堪:本以为感情淡了自然就分开了,知道分开会随时间而欲罢不能的思念愈来愈浓,才发现有些人有些事,不是真的淡忘了,只是被深深的埋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待苏醒后就会生长发芽,挤压的心脏生疼。再疼,也要过的很好。因你而肥,为他而瘦。
  • 哈喽鬼神小姐

    哈喽鬼神小姐

    自杀死亡以后的安菲音花痴跟着exo进入他们的宿舍exo花美男又会和性格多变的鬼神小姐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哈喽鬼神小姐请多指教
  • 五行大陆之红尘战天

    五行大陆之红尘战天

    当玄幻与言情碰撞,交融,得到的,就是它,红尘战天!!!看敖硕如何勘破一个又一个死局,踏上人生的巅峰。“真正能达到这个世界顶峰的人一定是从零开始的。”
  • 魂虚

    魂虚

    “师傅,你不是说一招就能打败这丑鸟吗?都与这丑鸟对视三天三夜了。其它门派差不多也得到消息,再不动手,宝物就变成别人的了。”青年叶文大声戏谑道。“你知道什么!这小鸟道行不低,为师这是在找它的破绽,好一击必杀。把回灵丹给为师一粒,为师把这畜生引开,你进去搜寻宝物。”中年落到叶斌身旁,看着依然盘旋在空中,警惕地盯着两人的怪鸟,老脸微红,这次吹牛吹大发了,谁知道这丑鸟竟是上古异兽。………………这次师傅没有让叶文背黑锅,但他却悲哀地发现,他穿越了。
  • 英雄联盟之盛名天下

    英雄联盟之盛名天下

    当所有LOL时代的所有千古(不管有名没名)人物齐聚一堂。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叶音符、玩中单的卢本伟,扛SKS的芦苇等等等……目前战队都是现实S1~9的参赛队伍(也有虚构队伍),不过人员不一样[滑稽]有着S9的英雄,却有着S1-S9的人物,不来尝试下此书?当下一步步成名的快感?一款名为英雄联盟的游戏横空出世,它火的一塌糊涂时间线来到S1开端………作者联盟钻二水平,情节虽保证,但无法让人人满意,感谢大家支持!欢迎大家加入书友群,830628529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法女王:灾难

    魔法女王:灾难

    啊,中二病时期写出的无比智障的文。啊,别看了。自己看着都无奈,要看可以,闭上你们的嘴咯。
  • 予我以安

    予我以安

    【抖一下】慕:医生说我胃不好。梁:吃软饭的梗?慕:不,他让我少吃醋。【抖第二下】梁:你是想好怎么死了吗?慕:被你爱死。梁:我看你是改不了食shi。慕:毕竟我是你的舔狗啊。【再抖一下】梁:你得去看看医生,我怕你有人格分裂。慕:不,你才能治我的相思病!梁:臭不要脸,我要去吃饭了。慕:饭有我好吃?色香味俱全,有会员套餐,像你这样包后半生的,有各种版本未完待续可开发。〖慕先生——心宽似海,醋海无涯。〗〖梁小姐——不用管他,淹死算了。〗【别人的恋爱都甜甜的,梁忘秋怀疑自己在参与段子合辑】【别人的校车去幼儿园,慕奕安在盘山公路飚的风生水起】
  • 备哥草鞋怎么买简

    备哥草鞋怎么买简

    我以前看的三国演义,看的我头疼,哎哟那白话,太正经了,所以我先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