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5700000009

第9章 观音堂巷(2)

先按预定大小把蜡光纸裁成长方形小块,对折起来成正方形,再侧起来对折,剪成半个石榴或桃子的图案,一打开便是两个一模一样的纸石榴或桃子了。将它们分开反向贴在长条薄木片的两头,中间钻个小孔,穿到固定在长竹竿一端的钢针或硬铁丝上,一个风风转便做好了。手抓竿的另一端,迎风一跑,那石榴或桃子便旋转个不停。

春天,除了放风筝,便常常在院子里耍风风转。风筝也是我们自己扎糊的,蜡光纸太重,虽然华丽,糊风筝却是用不上的。

我小时候嘴馋,好吃零食。那几年家里困难,很少买糖给我们吃。虽然黑糖没有白糖甜,后味还多少有一丝儿苦,但每天放学回家,我总要从放黑糖的大缸里挖一疙瘩吃。放在缸里时间一长,黑糖都结成了硬硬的大块,不像后来的红砂糖那样散。开铺子剩下的大半缸黑糖,除了家里包糖饺子或做其他甜食用以外,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做了我的零食。这大概是说到铺子除想起鸽子便忘不了黑糖的原因吧。

二哥开杂货铺子是为了解救家里的困难。先是在师范和中学教书,工资远不够一大家子开销,后来二哥在商界朋友的建议和帮助下,又兼做了商业。这样才使我们家逐渐从困境里走了出来。开铺子,二哥策划筹谋,联系货源,站柜台跑腿的是四哥。

二哥先后念过二次大学。

先是考人重庆中央大学的医学院读书,一年后因患鼻窦炎开了刀。家里听到消息不放心,手术后便把他叫了回来。我年纪小,只听二哥说他们晚上睡觉还抱着颅骨,用手摩挲着熟悉人体结构部位。给我种下了学医很可怕的印象。后来中大迁回南京,家里又有困难,便没再回校。一年后二哥又就近考上了兰大化学系,学了三年半,只剩半年就要毕业了。

这个阶段,父亲先是赋闲,接着又患重病,我们家没有了经济收人,生活跌入困境。二哥于一九五〇年开春休学回家,帮父亲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

二哥回县后,在师范和中学都教过书。我印象深的是中学,那是因了一件事,我曾去中学叫过二哥的缘故。

二哥的岳母赵家姨,在西城门刚进来的街南边开了一个小瓷店,经销缸盆碗罐各类日用陶瓷。住在潘府西小院时,我常去瓷店里玩。记得有一次,赵家姨给我挑了一个小罐罐,双耳朵,黑釉子,又光又亮。我很喜欢,但不好意思要。她硬塞进我手里,还假装要不拿她就要生气的样子。赵家姨高挑个儿、圆脸庞,待人很热情。

一天早晨,赵家来人让我赶快去中学叫二哥,说是前一天傍晚发病的赵家姨情况突然变坏,手脚都冰了。

中学在乌兰山下,我感觉是很远的。从观音堂巷出来,我几乎是小跑着去的。就是那一天的下午,赵家姨去世了。

二哥是由师范调到一中的。后来临洮中学缺理化老师,他又被调去临洮县工作了一段。

这期间,政府优待民主人士,父亲有了一份比较丰厚的工资待遇,我们家的生活开始好转。二哥便又一次去兰大复学读书,完成他的未竟学业。

一九五三年寒假,我第一次去兰州,住在父亲的单位里。二哥好像正在兰州办理复学手续。他在兰州见到小弟弟非常高兴,要带我去下馆子,父亲同意了。

记得是黄家园北口的一家小餐馆。二哥点了一个清蒸鸡,告诉堂倌不要放葱蒜。二哥和我自小都不吃葱蒜。堂倌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将手里的毛巾往肩膀上一搭,转过身对着后堂厨间高声唱道:“清蒸鸡一个,免葱蒜一一”“蒜”字是拖长了音调的。第一次去兰州,又是第一次下馆子,虽然其他菜的名字以及吃饭的细节早已没了印象,可那“免葱蒜”的唱菜声却经久不忘。

第二年春天,二哥去兰大复学了。按规定毕业班不能插,只能跟三年级一起上,这样二哥便又在兰大读了一年半书。我一九五五年秋季考入兰州二中,上初一时二哥已经毕业,在学校等待分配二哥品学兼优,是兰大副校长陈时伟和系主任左宗杞夫妇最得意的尖子学生。他被确定为派送留学苏联的人选。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时国内开始了肃反运动,大学里也动员学生谈敌情。二哥出于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和忠诚,向组织谈了对一位旧日同学的怀疑。那人新中国成立前夕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言谈和行踪都让二哥觉着他有可能是美蒋特务。

思想单纯的二哥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忠诚表现反倒使他自己成了特嫌,受到了审查,连家也不能回了。

那时候,兰大在西关萃英门内原甘肃学院旧址。每月十五日发工资后,父亲便让我去给二哥送生活费。萃英门有高高的城墙,大门口站着持枪警卫,虽然我戴着红领巾,依然惴惴不安。二哥的宿舍里好像有同学监视着的样子。

拖了大半年,二哥不仅不能留苏,留校也没了他的份,最后被分到武威黄羊镇的省水利学校去当教员。而“特嫌”作为一条无中生有的历史问题,一直装在他的档案里。直到“文革”后期外调时,在新疆的监狱里找到那个二哥提到的特务同学,才还了二哥的清白。

那个年头,别说二哥这样的尖子学生,就是他的恩师陈时伟和左宗杞两年后也双双成了“右派”,被分别送到酒泉夹边沟和安西农场劳教。后来陈时伟死在了夹边沟。(见高尔泰文《安兆俊》)

二哥自幼聪慧,读书时非常优秀。家庭困难时,弃学就业,用他的聪明才智替父母分忧解难。他曾怀着以科学知识贡献祖国的理想,三次人大学,刻苦学习,名列前茅。终因境遇不佳,非但难以施展才能,还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饱受屈辱。虽然二哥性格中有乐天的一面,但他的内心更多的却是寂寞与孤独。

二哥退休后,因赶上了时代的进步,居然能在癌症手术后愉快生活了近二十年。这期间,他有三个孩子先后在海外留学或访问迸修,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均有不凡的表现。

年近耄耋,我去看望他。聊天中曾直言我的看法,说:“你晚年能做到心态平和,虽然跟练气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你的理想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实现。你是活的娃娃们的精神。”

满头白发的二哥虽然没有说话,却连连点头,如同孩子般地笑出了一脸灿烂。

2004年9月1日

四哥

我小时候胆子小,过年时不敢放炮仗。即便是小鞭炮,也是上了中学以后,才敢拿在手里点着捻子后赶紧甩出去,让炮在空中炸响。

在观音堂巷的那几年,每年过春节放炮、打醋炭石都是四哥的事,我跟在后面凑热闹。四哥在院子里放大炮和两响炮时,我便用双手捂住耳朵或干脆躲进屋里。

打醋炭石是将烧红的石头放进盛了醋的铁炒勺里,端着到各个屋子里,角角落落都转到。醋发出“嗞嗞”的声音和一股怪怪的酸味,说是避邪祛病的。长大了才听有医学知识的人讲,那属于一种土法空气消毒,有一定杀菌作用。

腊月三十晚上放炮仗、打醋炭石,下午则要从井里往上绞水、洒院、糊窗子、贴对子。这些事全是四哥领着干,我只能在四哥的指挥下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当然二哥要是在家,也会帮着干。若正巧当兵的三哥探亲回家时,小院里便更热闹了。那几天,母亲和二嫂还有姐姐们照例在厨房里忙个不停。

四哥从小就能干,他虽然只比我大六岁,但那时已经跟着二哥谋生了。

开始,四哥在二哥开的铺子里站柜台。每天出出进进地骑过一辆旧自行车。四哥的腿长,他下自行车只将两条腿伸直,让自行车停住往左边倾斜便左脚稳站在地了。那时候靖远街上骑车的人很少,四哥会骑自行车,我是既钦佩又羡慕。

杂货铺关门后,四哥上了师训班,结业前曾去定西参加培训。我记得母亲烙了许多垫了油的干粮子(小饼子〕,让四哥带在路上吃,不容易坏。

结业后,四哥被派往小水里村当小学老师。小水里村距县城四十多里,全是山路,步行要走大半天。四哥每次由学校放假回来,都风尘仆仆地显得很累。总要一连睡两天懒觉,差不多睡到吃午饭才起来。母亲说:“别叫醒你哥,让他好好把乏气缓一下。”

家里生活好转后,四哥又去上高中了。我放学走到观音堂滩滩子,经常碰见四哥由南关巷子下来。一起走的中学生很多,四哥的步子迈得很大,手甩得很高,特别有精神。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一种充满自信的昂首阔步。

小时候,三哥曾一度显露绘画才能,我上四五年级时也喜欢画画,可从来没听说四哥画画。有一年放暑假时,四哥突然带回了一大卷着色漫画,四开纸的,说是他画的。让全家人着实吃了一惊。二哥回家看到后也大加赞扬。画得细致认真,数量之多都让我极为佩服。

四哥的同学中给我印象深的有李维俊、谢靖荣,还有张宏勇和房文翰。李维俊跟四哥从小学就是好朋友,常来家里,和我很相熟。其他三人见了总爱逗我玩。尤其是谢靖荣,有一次碰见我故意把脸绷起来,装作严肃的样子吓唬我说:“宰北,不得了啦!你四哥把童养媳妇养在家里,公安局马上就要来查了。”我乍一听还真有点懵了,回过神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便反击他说:“你别胡说,你们家才有童养媳妇呢!”他见我急了,一下子乐了,和一起的几个同学大声笑着走了。那一段时间,张宏勇和房文翰也用类似的话逗过我。

他们说的“童养媳”是指住在我们家的招招姐,她是二嫂的妹妹。

二嫂娘家姐弟四人,大姐世铭,妹妹世华,还有一个小弟叫世诚。世诚比我大两岁,属龙,小时和我一班念过书。在附小上一年级时,他拾了一个炮子筒筒〔子弹壳〕,用石头砸着玩时突然“啪”的一声爆炸了,把手炸破直流血,很危险。

赵家姨去世后,家里很困难。赵家姨父领着儿子世诚用毛驴驮着卖水。二哥二嫂让妹子世华寄住到我们家,她小名叫招招。记得我那时很顽皮,招招姐有时使唤我,我不高兴时便跟她顶嘴,她便说:“这个常静咋这么坏!”

日子一久,招招姐就跟我们家一口人一样了。那时她上师范,四哥在中学念高中。我从来也没有发现他俩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四哥的同学用“童养媳妇”来逗我时,我仍然不知道他俩已经在恋爱了。

母亲告诉大姨,二嫂不愿让妹妹跟四哥,主要是家里成分不好。有个公安局的干部托人问,二嫂同意,可招招姐不愿意。招招姐跟四哥暗暗相爱,同学中间早已传开,家里大人也清楚。就我这个小弟还蒙在鼓里罢了。

后来二嫂终于同意了妹妹的选择。四哥和招招姐的婚事说定后,也没举行啥定亲仪式。我只记得在母亲小佛堂南头窗前的桌子旁互相交换了礼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崇尚朴实,在我的印象里,他俩互赠了钢笔和笔记本。虽然母亲不让我进去打搅,顽皮的我还是怀着好奇心摸进了套间。我向四哥和招招姐挤眉弄眼地扮鬼脸,被他俩撵了出来。

五十年过去了。世华嫂这两年在威海带孙子,西兄因写作而留在家乡。今年春节探亲回来,西兄跟我讲,看见四嫂伛偻着背在水池旁洗碗的样子,显得有些吃力,已远非前几年精神了。

是啊,四哥四嫂都是近七十的人了。我这个顽皮的小弟也成了年过花甲的退休老汉。想起观音堂巷来,竟然还如昨天一般。

2004年9月初

独石头大姨和大姨父

小时候,除了母亲外,对我们兄弟最亲最疼的是独石头大姨。

大姨年轻时生过很多子女,但大都因“四六风”死去,或染了瘟疫而少亡;

存活下来的只有大表兄和表姐沉香。在我的记忆里,大姨的眼神里总是含着一丝淡淡的郁悒。

大姨勤劳聪慧,有一双灵巧的手。

我见过姨年轻时刺绣的穿纱枕头和绣花鞋,全是精美的工艺品。母亲说姑娘家时,大姨是村里手最巧的女子。大姨有一把长长的专切长面的刀,她切的长面又细又匀,在没有压面机的年代里,堪称一绝。

我们弟兄们小时候没有少穿大姨做的鞋。大姨说母亲经常跟父亲东跑西颠的,没有工夫为我们做针线。直到我去兰州上了中学,大姨还给我捎过她做的布鞋。大姨纳的鞋底不但针脚匀称,有时还将麻绳馆成一模一样大的小疙瘩,不但好看,踩在土路上便能印下花点点的鞋印子。小的时候我最爱穿大姨做的鞋了。

大姨心地善良,性格温厚。在我几十年所知道的女性中,大姨无疑是最优秀的。然而大姨的命却很苦,她一生因子女承受了太多的不幸。和母亲一样,她也是那种只知有丈夫和子女,而丝毫没有自己的女人。

大姨父也姓苏,名叫苏炜。他们跟北门外边新城里苏家很亲,同属一宗。是先在独石头还是先到新城里,我就不知道了。但跟我们糜子滩苏家却不是一支。

大姨父是中医,看好过疑难妇科病,在当地很有名气;他还曾在西关一家中药铺坐堂问诊,影响波及县城。除了看病,大姨父还会做木活,且手艺不赖。毫无疑问,大姨父是农村里的名人和能人。

作为连襟,大姨父对父亲除了关爱,更多是一种尊敬。在大姨父眼里,父亲是干大事的人。父亲病重回糜子滩后,家里人口多,生活既困难,环境也欠安静,不宜治疗静养。大姨父便把父亲接到独石头,住在他家里尽心诊治。加之环境安静,饮食起居又有大姨的精心侍候,父亲心境好多了,病情便很快得到好转。

观音堂巷的那几年,大姨父常来我们家。大多是进城替人看过病,顺便来家里坐坐的。他通常戴顶瓜皮小帽,身着黑布衣褂,大襟子,夹的。走路热了,那褂子便披在肩背上,内衣是白绸长袖汗衫。大腰黑色裤的裤腿子总是扎着的。经常戴着一副石头茶镜,大佗子的,黄铜镜腿子。手里拄着一根棍子,既不是弯头的那种文明拐棍,也不是龙头拐杖。只是一根随意选择的杂木棍子,比一般拐棍长一些。大姨夫经常走乡串户给人看病,那手杖既能帮他远行,又是防身之物。那时候,农村里差不多家家都养狗。

和大姨一样,大姨父对我们兄弟非常好。他特别看重二哥的聪明学识。当年曾给二哥介绍过媳妇,是南川红堡子大户王家的姑娘。听大姨父讲,姑娘十分文静姿淑,专门坐着马拉轿车进城来相亲。可二哥年轻时志向远大,又是受了新教育的人,他对老人们出面撮合婚事的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结果让大姨父十分失望。

大姨父也看重三哥的画才,在潘府西小院时,每年腊月里杀了猪,他便要叫三哥去独石头住些日子,给他们家画窗花。大姨父很讲究春节的窗花和春联。太差了他是看不上的。我上高年级后,给大姨父家画窗花的任务便是我的了。

我去独石头的次数是很多的。小时是跟着母亲去的,后来大姨父来接,或让大表兄来接,我便一个人跟着去了。

大表兄来我们家时,胛子上总是背个褡裢子,装些瓜果菜蔬之类的。印象最深的是菜虫,样子像黄瓜,腰比黄瓜粗,而且大得多,吃起来跟菜瓜子一个样。那时候街上多是黄瓜,很少见到菜虫。大表兄进门时,那菜虫半截子露在褡裢口外面,我便觉着新奇有趣。

去独石头,夏秋季节要坐排子;冬天黄河封冻后,则要走冰桥。所谓冰桥,也就是过河人在冰上探踩出来的一条路而已。

同类推荐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商市街

    商市街

    《商市街》是萧红的散文代表作,本书完整收录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商市街》41篇散文,另选录19篇萧红不同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品,如《纪念鲁迅先生》、《长安寺》、《寄东北流亡者》以及萧红写给自己弟弟的《九一八致弟弟书》。所选篇目很多记录了萧红与萧军生活在一起时贫困潦倒而又快乐的生活,自传性很强,是了解萧红生活的最佳入口。整体风格有很强的的社会风情画特点,语言精练、质朴,情感真挚,可读性非常强。
  • 47楼207

    47楼207

    北大往事的经典叙述之一,学子的苦乐悲欢,当日的人文气氛,说不出它在校园里弥漫,在讲台上流布,它在马路上,匆匆掠过的一瞥里,在火车上相对会心的一笑中。
  • 梁晓声文集·散文1

    梁晓声文集·散文1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

    《废墟曾经辉煌》为著名小说家张翎第一本散文作品集,是其二十多年散文创作的总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雪泥鸿爪”,为作者游览成都、古巴等地的见闻记录;第二辑“朝花夕拾”,是作者对童年、成长、故土、亲友的回忆文章;第三辑“书言书语”,主要包括作者的书评和其代表作的创作谈。张翎出生在沿海城市温州,童年生活在瓯江边。后来离开故乡到上海读大学,再后来离开中国漂流到大洋彼岸,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了全新的体会……虽然离家乡越来越远,但她在异乡书写故乡,字里行间都有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热门推荐
  • 奋斗在饥荒年代

    奋斗在饥荒年代

    二乔看着自己的微信界面,黑山羊:“我是水蓝星人士,我们这里刚刚经历了末世,你呢?”二乔心里默默吐槽道:我在华夏国1969,我正在经历时代变迁。她叫二乔,却不是三国里的倾城美人二乔,而是白水沟村的庄二乔,村里人称庄家黑三妮,当然她也不是正真的黑三妮儿,而是个有着外星人血统的九零后,既然来到了这个年代,二乔就打算利用微信好好过日子,可是有一天她突然看到了那个杀死自己的人也出现在了这个时空,顿时就慌了神。
  • 嘘,恐怖的高三开始啦!

    嘘,恐怖的高三开始啦!

    《爆笑日记:嘘,恐怖的高三开始啦!》用日记的形式,轻松幽默地展示了高三备考这个沉重的话题。整整一年,作者都将目光锁定在女儿的备考上。从踏入高三之日起:一直记到高考录取结束。不仅用漫画式的笔调描摹了女儿的成绩排名、睡眠饮食、心理问题、内分泌紊乱等方方面面,还生动地记叙了一个被高考弄得抓狂的母亲的各种固态。
  • 复仇之路上的绝望爱恋

    复仇之路上的绝望爱恋

    三位女孩小时候被家人背叛,险遭毒手,便决定复仇!就此三人的复仇之路开始。她虽冷酷,但内心懦弱,但待人真诚。她虽妩媚,但却自卑,害怕失去。她虽活泼,但却害怕背叛,害怕失去。在复仇之路上,有许多对她们生命重要的人,自己的闺蜜,像姐姐一样保护着自己的闺蜜,在自己有困难时,毫不犹豫的帮助自己,在自己生病时,她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给自己了最好的生命。自己爱的人,有过分离,有过伤害,有过争吵,有过误会,即使有着身份的层层阻隔,但永远阻隔不了她们的情。
  • 快穿之女三难做之跟着正派准没错

    快穿之女三难做之跟着正派准没错

    江淼晓,一个沉迷于网络小说的新世纪妙龄少女,莫名其妙的穿进了最近看的小说里,你说穿进穿吧,能不能给我好一点的身份,穿到一个没多少戏份的女三身上算什么,人生如戏,镜头是要靠自己抢来的。
  • 横国大戏精

    横国大戏精

    我叫杨明我是个死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我木讷不善表达,但我的亚人格杨多多却是个话痨杨多多你说什么?我们竟然能合体变身?还能穿越进入影视剧所在的世界?赶紧赶紧!有请仙人降临!来看我开挂的戏精人生!【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有人物、情节均系杜撰,请勿对号入座】
  • 万世荣光林昶传

    万世荣光林昶传

    林昶与全班同学穿越至泰瑞迪玛星球,后为掩护同学和星球联军从次元裂缝撤退,只身断后。他不得已以吞噬魔物魔核的方式维持体力,在吞噬次元裂缝主人的魔核后,为吸收庞大的能量而陷入沉睡,再次回到泰瑞迪玛星球已是二十年以后。林昶找到昔日同学隐藏身份,从零开始重新冒险,就此开始一段奔放的旅程。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我家王爷是混球

    我家王爷是混球

    “白芷,你给本王听清楚了,你此生,以及下辈子再下辈子都只能是本王的!”男人冷冷的说,手紧紧的揽着白芷的腰,高傲的俯视她,“你哪都别想去!”白芷别过头,不服气的嚷着“你觉得本小姐会乖乖的听话吗?”白芷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她表面上很硬气,其实胆小得不得了,她最怕的人就是她眼前这个男人了,这个男人不仅腹黑还小气,还狠毒,还变态,还惹人讨厌,还……“不听话?”王爷挑眉,勾起一弧好看又妖媚的笑,抬手挑起白芷的下巴,力气大又不大的捏着见到白芷吃嗅,而且小脸红扑扑的样子,不禁失声大笑,把她搂得更紧了,想调戏她的心也越来越强烈“宝贝~你真可爱!”听到这句话,白芷的脸更红了,见王爷底头凑过来,本能反应的挣扎,再这么下去要出事了……
  • 江山成聘:绝世九殿下

    江山成聘:绝世九殿下

    前世无上的荣耀,却因错信奸佞而恨死。今世,却因废材之名,而被人讥讽,懦弱投湖溺死。一夕穿越,凉薄实力杀手变成无用废物九殿下。现实凶恶,宫斗攻心,身世谜团,步步紧逼。但!倾国容颜,上古神兽,极品丹药,无上实力……引得满身桃花想去死!月黑风高夜。某妖孽深情款款“性别不同怎么相爱?我是男人,你也是男人,这说明我们必定相亲相爱。”某女挑眉回答:“那叫难上加难。”艳阳高照日。某正太一脸笑意:“我想把你囚*禁在只有我的世界里。”某女轻狂一笑:“你也只能想想。”即使江山成聘,那又如何?
  • 超时空漫游指南

    超时空漫游指南

    能够穿梭于各个时空的周游,以替委托人解决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为生。而在一次偶然契机下,他竟意外地发现了潜藏在各个时空背后的惊天大阴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