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500000013

第13章 书评 (2)

重点是,别以为这本书写的全是理科疯子,文科疯子也不少。不是说他们是学文科的,而是说他们的行为模式完全是文艺范儿,对万事万物,一往情深。从他们的神经病行为中,我们能看到老庄、看到禅宗、看到东野圭吾、看到伍迪·艾伦。

一个喜欢跟石头说话的疯子,她认为石头是高级生命,而石头根本看不上人类,我们太速生速朽了。就算我们原地站一辈子,它们也看不到,就像我们看不到朝生夕死的某些细菌一样。换到宋代,她就能贵为艺术家。如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最经典的行为艺术就是见到石头就琼瑶附体,大喊“哥哥啊,我想死你了”,然后扑上去一阵狂亲。

一个研究玛雅文化的疯子,用了很多年去分析玛雅文字,他说,玛雅原文并没有说2012是世界末日,而是指从此进入新纪元,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颠覆性进展。该疯子分析,这个理论被一些人误解或被宗教利用了,越传越邪门。我们正常人不求甚解,被末日论哄得一愣一愣的,而一个精神病人通过大量翻查资料,得出独家解释,这简直太幽默了。在这个时代,有几个人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不涉利益的事,然而,精神病人能。这个素材稍微改改就是一部主旋律励志片,《阿甘正传》算个毛。

一个发疯的前精神科医生,他的言论完全具有cult片气质,“你们想要那么多,而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活着,我就被关进疯人院。难道我非得和你们一样疯了,才能不在这里?不过我觉得挺好,至少不用出去跟你们疯疯癫癫地混在一起,到最后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活着。”太富有哲理了。

书里类似这些能改编成电影的故事太多了,假装老伴一直没死的苦情老奶奶;偷尸体试图研发如何复活自己妻子的情圣(据说像恐怖电影《三更之回家》);把每个人都看成一种动物(蜘蛛、猫、鼹鼠等)的超萌小萝莉;每周都会满足女友愿望,再杀死她一次的“连环杀手”;记得自己每一任前世的活腻了的大富豪……有人说,疯人院才是作协。对的,国内的作家们编剧们跟疯子比,想象力比喜马拉雅山顶上的空气还稀薄。

太多疯子都像活在电影里(国产片除外,大部分都不配让疯子活进去)。作者写了一个明星级大帅哥,眉宇间有股邪气,其画作能把疯子都吓哭——《暮光之城》的粉丝正想尖叫,呃,他只有小小的缺点,就是强制性给女友背上刺了逆五芒星,绝不是“岳母刺字”的典故看多了,而是他要证明自己是最后的撒旦,是光明的反义词,衬托美好就是他存在的价值。

某妄想症患者认为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作者问他为什么要企图杀死自己的孩子。他说那是假装的,为了进疯人院——没有读者喜欢看平淡的流水账,应该有个高潮。半年后,作者听说他好了,要出院了,去看他,他正和医生谈笑风生,他让作者去看第一次谈话时的那张桌子的背面。作者去了,上面写着当时的日期以及一句话:半年后离开。

某患者的兴趣爱好是24小时模仿另外一个人,陈汉典那帮全民大闷锅的模仿达人跟她一比,太寒碜了,因为她能做到抵达“无我”的境界。开始周围的人都觉得很有趣,后来慢慢觉得可怕,因为她完全是被另一个人附体。当她模仿老年男子时,她男友感觉在和自己的爸爸交往,吓到跟她分手了。作者问她,是不是放弃主观意识去体验别人?她说:“不止。不带任何主观意识不是超脱,只是淡漠,境界还差得远。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请问,这不是禅宗吗?

自从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发现发疯是一件很NB的事。当初决定喜欢尼采而讨厌黑格尔,就是因为黑格尔这负心汉把亲密到如同gay友的荷尔德林抛弃,因为后者得了精神病——黑格尔主张理性至上,一个非理性的人对他来说就是死人,这种强迫症难道不是精神病表征吗?同样是哲学家,我家尼采多可爱,不仅不歧视疯子,还亲自把自己变疯。

反正福柯也说了,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我们现在迷恋疯子还不算太晚。豆瓣有位网友说得精准,疯子和天才一线之差,差别就在粉丝数量上。

有人不爱这本书,说故事都太假,我想说的是,作为有9年媒体经验的老年人,负责任地说,这类访谈体的文章,写假的比写真的难,故事应该有原型,只是浮夸或者修饰是难免的。重点是,我希望他们都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世界只剩下大坨大坨的物质病人,没有高智商精神病人,那该多么可憎。

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云淡风轻地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

伊恩·麦克尤恩,英国最当红的“国民作家”。据说,单凭这个名字,就可以保证200万册以上的销量,印他的书,基本等于印钞。2005年,他的小说《星期六》出版,伦敦地铁里几乎人手一册,宛如地铁车票。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上报纸头条,他从切瑟尔海滩上拿了块鹅卵石,都被炒成了大新闻。一个大作家,怎能侵吞公共财产?2008年,他60岁大寿,生日派对选在伦敦动物园,请柬和海报都够恶搞,写着“老男人在动物园”,还画了只竖中指的大猩猩——哪怕伊恩·麦克尤恩已经变得主流又精英了,还是时不时拿自己开涮。

也许你没看过他的书,但《赎罪》你总知道吧?2007年那部大热电影,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伊恩·麦克尤恩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余华在这本书的序里愤愤不平,因为中国文学界和读者们以奇怪的沉默迎接这位文学巨人。麦克尤恩为什么在中国不红?很简单啊,一来他还没死,二来他还没拿到诺贝尔奖(尽管大家都说他唾手可得),三来宣传上根本没找准爆点。他的那些小说,单看名字压根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水泥花园》写什么的你知道吗?4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姐姐和弟弟乱伦,扮演妈妈和爸爸,小弟弟在姐姐身上寻找母爱,充斥着异装癖、恋童癖、乱伦等戏码。

至于近期中国读者纷纷吹捧的号称成功吓晕了73人、号称重口味神作的《肠子》,夸它多么阴暗多么变态多么极端,但我认为,比起《肠子》这种显性的、张扬的重口味,《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种,用云淡风轻去描写变态,才是重口味的最高境界。

书中8个短篇,写了8个猥琐男,8种款式的变态,各有萌点。

《立体几何》写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宅男,天天在纸上整理性爱姿势,把泡着船长阳具的福尔马林瓶子当家里的首席装饰,但人家真的是性冷淡。妻子不懂事,非要对他动手动脚,搞性骚扰。他顾念夫妻之情,没有报警,邀请她来做爱,用从祖父日记里学到的立体几何知识,把她折叠没了。“怎么回事?深蓝色床单上只剩下她追问的回声”——这结尾诗意吧?

《家庭制造》中,14岁的少年对性万分好奇,想付费去参观妓女,又怕朋友笑他无知,他灵机一动,假装和妹妹过家家,诱奸了她,最后他终于体验到“蚊叮式的高潮”。妹妹在大哭,他却充满自豪,终于进入成人世界,跻身于“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中了。这场乱伦和诱奸,写得烂漫又天真。

《蝴蝶》的主角是个没有下巴的丑男孩,因为长相可疑而饱受歧视,9岁的小女孩简友善地跟他搭讪,他很感动,想要她成为自己的朋友,哄她一起去看蝴蝶。咦,看蝴蝶为什么要脱裤子呢?“所有那些我独自消磨的时间,所有那些我一个人走过的路,所有那些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全都喷泄在我的手上”。小女孩吓晕了,“我轻轻把她抱起,悄悄地慢慢地把她放入运河中……”。一个变态少年的犯罪行为,却被写得轻盈、质朴、动人。

《与橱中人的对话》是另一种方向的变态。一个男孩的妈妈为了一直控制他,把他长期关在家里当婴儿养大,他17岁了还需要人喂饭、帮他穿衣服,但他妈妈认识了一个男人,想再婚,觉得他丢脸,逼他马上成人。他无法融入现实世界,躲在橱柜里,想念温暖而硕大的子宫。最后他很感伤地说,“我希望重回一岁。但那不会发生。我知道,不会的。”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里,最抢眼的不是一对畏畏缩缩的小情侣,也不是他们居住的那种阴暗潮湿恶臭的房子,而是女孩的躁郁症表弟和被他们杀死的怀了孕的老鼠。

自认为尺度很大的我,第一次读这本书,都有点震惊、有点不适同时又有点过瘾,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它有多牛X。随后我去读了张翎的《余震》(《唐山大地震》的小说原型),我不得不感叹,麦克尤恩确实是天才!《余震》的故事其实很巧妙,但在叙述和质感上,高下立现。《余震》设计感太强,描写很干燥,活像一坨仙人掌;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湿润、多汁。就像有人评论说,神奇的是,“自然而然的,故事就走向了它们”。

有人说麦克尤恩是黑色魔法师,有人说他跟博尔赫斯一样是画梦天才。麦克尤恩的特异功能在于,写这么惊悚的故事,他避重就轻,又超然物外。变态们阴狠又脆弱、残暴又天真、凶险又无辜。全是第一人称,每一句话都具有镜头感,又极富想象力,很容易就让你入戏了,你被牵进这个故事,被那种干净、优雅、温和的氛围催眠,进而那些令人发指的变态行为,读起来都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蔡康永就说过,邪恶,并不是一件无聊的事。如果保持很高的兴趣去描绘邪恶,邪恶很可能会变得太有趣、太吸引人、太灿烂、甚至太有深度。

麦克尤恩自己就成长于一个奇怪的家庭,父母抛弃了他的亲哥哥,全家一直在各国流亡,爸爸是酒鬼,动辄揍人,妈妈永远忧心忡忡,麦克尤恩说他的写作天分就来自于妈妈,因为她是伟大的担忧家,而这是需要天分的。他说那时“一直梦想着某一天我的父母没有任何痛苦地融化掉,不是说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我不是希望他们死,我只是希望打扫干净场地,你知道,那样我才可以单独面对这个世界。”他曾经过了一段“吃致幻蘑菇,服可卡因,在电击一样冷的水里裸泳”的《猜火车》式的生活,后来,随着小说一部部出版,拿了毛姆奖、布克奖等十几个大奖,从“恐怖伊恩”变成了全民作家,重点是,他第二次婚姻美满,阴阳协调、亲情饱和——他的创作就变得温馨和正常起来,宛如奥斯丁附体了。

这本书的翻译者潘帕文笔其实超级好,但他说,麦克尤恩让他打消了写作的念头。麦克尤恩让人烦的就是这点,我越是重读,越是火大——为什么在有些人的手下,文字就这么贱,这么听话,这么任君差遣?

保罗·乔尔《质数的孤独》

不是质数的孤独,而是孤独的人质

我决定这次不听王尔德的话了。

王老师说,美丽的东西有了过失,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原谅它。可是,写《质数的孤独》的80后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堪称意大利版谢耳朵,明明是文学圈难得的正版帅哥,可坏话还是在我脑子里自行排了队,等着跑出来见人。

我昧着良心、从善如流地夸夸它不行啊。

作为一本处女作,跟所有被看好的处女作一样,一出版就拿了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拿过这个奖的有世上最渊博的恶毒怪老头,艾柯。

重点是,乔尔达诺不愧是理科高材生,上来就玩了次混搭派修辞——“质数的孤独”,这名字多酷,成功完成文理科之间的漂亮穿越。孤独这个文学的流行母体没什么新意,但嫁接上数学概念,比如质数,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质数;人生看上去充满自慰范儿,只能跟自己做爱的质数;哪怕有隔得最近的法定好朋友,就像3和5、11和13、107和109,被称作孪生质数,但中间永远有个该死的小三——偶数,把它们活活隔断,两两相望却永远也不能合体——用流行的“蛋疼体”形容,这大概就是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吧。

本来,有了这个跨界式的隐喻打底,这小说的起点已经算挺高了,忽悠数学盲文青们绰绰有余。重点是,它还有个充满想象力的开篇——我敢说,小说第一章《雪上天使》,莫扎特都会爱死。女主角被虚荣心过剩的老爸逼着练习滑雪,平常只是害怕到尿裤子,某天喝了太多牛奶,拉了屎,一坨坨沿着大腿滚下来。她带屎坚持滑雪,分开的两腿使她觉得下面总算没那么脏了。

第二章《阿基米德定律》也有大把高智商句子,比如男主角有个弱智双胞胎妹妹,在教室里疯狂挥舞双臂,像一只落在捕虫网里的蛾子,老师希望这个弱智女孩有朝一日真的能够飞走。他把妹妹丢在树林里,妹妹掉进河里淹死了。他在岸边,看见了那片还要坚持好几个钟头的黑暗,“为什么有些东西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东西就不行”。

同类推荐
  • 村上春树和我

    村上春树和我

    他们的交往从来自村上春树的一通电话开始。他们的第一次见面竟是在马拉松比赛现场;他们留下的第一张照片竟是两只脚?这本书将为你带来村上春树和其作品风靡英文世界的最有力推手——哈佛大学教授杰伊·鲁宾的文学交往、逸闻趣事。杰伊·鲁宾是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村上春树英文版最重要的译者,曾翻译过《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树代表作,对村上春树在英文世界被大家广泛接纳大受欢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村上春树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国内翻译出版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众多,一直以来缺乏更进一步又能深入浅出的解读。杰伊·鲁宾的角色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村上春树和我》这本书里写了杰伊·鲁宾和村上春树因书结缘的种种趣事,一切从村上春树打给鲁宾的一通电话开始,延及两位的文学交往,比如两位的初次见面竟是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鲁宾的两只脚等等,这本书中不仅有鲁宾在翻译村上小说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也有文学观的交流、翻译技巧的探讨,以及种种逸闻趣事。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热门推荐
  • 倾天下之桃花劫

    倾天下之桃花劫

    六界分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她和他,不被接受,不被祝福的异界情缘;她和他,终究如他所说,你是他的劫,他亦是你的劫;她和他,历经大劫之后,彼此放过,亦或是终成眷属。。。
  • 科学的炼金故事

    科学的炼金故事

    研究课题1.奇美拉的制作方式以及应用2.人体炼成的操作步骤以及事后的应对措施3.贤者之石的制作工艺是否与材料的优劣有关………………………罗伊无奈的拍了拍脑袋,觉得自己真想现在就烧死眼前这个败类,军部怎么就能让这个精神病入职?
  • 蕉叶冻

    蕉叶冻

    这是一部散文作品集。精选了作者近年来最新的散文作品,内容涵盖了家居生活、旅途见闻、朋友轶事、家人亲情、生活感悟等多个方面,文笔清新流畅,充满了人生哲理,具有可读性。所选篇目包括《吃老酒》《宛如恋爱》等,均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
  • 完美的游戏人生

    完美的游戏人生

    穿越众多耳熟能详的3a游戏世界中,儿时那满满回忆的童年游戏中,体验一场不一样的人生。【古墓丽影】【GTA】【刺客信条】【重装机兵】【三国演义之吞食天地】等等.....现实中,不想在如此麻木的当一个程序员,他打算开办自己的游戏公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105号店

    105号店

    你有没有做过梦,梦里的一切感觉那么熟悉,却从未见过...你有没有过遗憾...你有没有过醒悟,却来不及...你有没有过无能为力的无助...你有没有想保护的人...你有没有秘密,从未告诉过任何一个人...你有没有过后悔...你放弃过对你重要的吗...欢迎光临105号店,如果有缘,给你答案...你是你自己故事中主角,也是别人故事中配角...
  • 坠熟悉的陌生人

    坠熟悉的陌生人

    原本深情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用了十年…余小微真的走了,离开了这座让她没有安全感的城市。杨以雷也慢慢的从痛苦中走了出来,但是他知道他内心最深处还有她的位置。他是希望还能再见到她…
  • 龙神传说

    龙神传说

    如梦似幻的龙神世界,被突如其来的邪恶军团笼上了恐怖与毁灭的阴影。在绝望与悲伤中,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少女改变了龙神世界的命运,她是谁?出生平凡的少年一直在寻找着答案,怀揣着年少英雄梦想的他,是否能改变世界、创造奇迹?
  • tfboys与三位千金恋爱记

    tfboys与三位千金恋爱记

    最有权力势力的苏氏千金,王氏千金,翟氏千金,程氏千金与tfboys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来看看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电脑与网络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