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5900000004

第4章 英国逃兵和美国疯子遭遇古文明

1827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刘易斯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士兵在阿格拉脱离了军队,逃往了当时印度西北部 的旁遮普(Punjab)地区。

旁遮普几乎是这位士兵唯一可以逃亡的地方。当时,印度的大部 分地区已经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只有西北部 的旁遮普属于锡克教国王兰吉特·辛格的势力范围,这里是印度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从喜马拉雅山流下的五条河流汇集成了印度河,流向大海,形成了丰沃的平原。锡克教徒天性喜爱自由,又崇尚刀剑,兰吉特·辛格也不想臣服于英国人,英国人也暂时不敢碰那片自由的土地。

在这儿,逃兵刘易斯被一位名叫约书亚·哈兰的美国疯子搭救,并改名查尔斯·麦森,作为工程师加入了哈兰的行列。

也许会有人对我把哈兰称作疯子提出异议,但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冒险疯子。这个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出生的人生活在19世纪,可竟然还相信自己是亚历山大大帝(一个生活在公元前的人)式的人物。在后来的美国人中,也许只有巴顿将军赶得上哈兰的疯狂,巴顿认为自己的前生是汉尼拔,另一个生活在公元前的人。

这位“亚历山大”在被未婚妻甩掉后,突然离开了美国,漂洋过海来到印度,加入了英国人的部 队。离开英国的部 队后,他又跑到了旁遮普,卷入了当地军阀的军事行动之中,在锡克国王兰吉特·辛格手下担任地区的总督,还帮助阿富汗人打过仗,号称古尔亲王。历史就以“古尔亲王”这个古怪的名字记住了疯子哈兰。

历史总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呈现自己:它不仅让英国逃兵加入了古尔亲王的队伍,还让他为我们留下了第一份关于古印度文明的记录。

一天,麦森(即刘易斯)来到了一座河谷中的小山前,这座小山在一个叫哈拉帕的村镇旁边。当地人告诉他,这座小山曾经是一个巨大的佛教城市,城墙有好几公里长。

麦森于是记录下了这件事情,并把它写入了自己的书里。他虽然做了记录,却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他正站在一个伟大文明的古老都城面前,这个文明比佛教的诞生要早近两千年!

但这并不能怪麦森,即便是当时最大胆的人也不敢想象这座城市的历史。20世纪之前,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印度只是一个世界文明史中的小辈。人们普遍认为,印度缺乏本土文明,直到欧洲人(雅利安人)经过中亚来到了这片广袤的次大陆,并把这里变成了他们的家。

总之,印度文明只不过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分支,并掺杂着中亚文明的余韵,属于一个后来的杂交品种。

在印度河流域的平原上,有许多突起的小山丘,每一座小山丘都是一座古代城市的废墟,这些废墟大都属于佛教遗存,最突起的部 分往往是佛塔。这些佛教遗存甚至在中国僧人玄奘的时期就有了记载。所以,把它当做佛教遗址是很正常的。

麦森之后,这座遗址归于沉寂,直到迎来了它的下一位客人。这次前来的,是印度田野考古之父亚历山大·坎宁安爵士。

坎宁安时代,锡克国王兰吉特·辛格已经死了,他的锡克帝国也终于被贪婪的英国人用武力征服了,整个印度都臣服于英国,这是英国人的黄金时代。

英国人占领旁遮普之后,开始大修铁路。铁路的路基一般是石块垫起来的,但是英国人却发现了更廉价更方便的材料:古老废墟的砖块。不止一处遗址的砖块变成了从拉合尔(Lahore)到木尔坦(Multan)铁路的路基。

哈拉帕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古人们用来建造城市的砖块铺在了上百公里的轨道之下。幸运的是,由于废墟过于庞大,在它还没有被完全破坏时,迎来了坎宁安。

坎宁安出身于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擅长佛教遗址考古,显然,他也把这里当成了印度佛教的遗存,甚至认为是玄奘记载过的一座城市。他的考古工作如同是在与破坏抢时间,修铁路的人在挖掘、村民们修房子也在盗挖,剩给他的东西并不多。经过一系列的挖掘之后,坎宁安失望了,他根据玄奘的记载,认为这里会有四座高大的佛塔,然而挖掘的过程中却一座都没有发现,甚至连一点佛教的气息都没有。

这个以研究佛教见长的考古学家对于发掘出的一些小珠子、小陶器、小印章 并不感兴趣,他想要佛塔,于是他放弃了这里。

不过,出于考古学家的严谨,他发表了那些小物品——特别是一些带有动物纹饰的印章 (这是印度河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坎宁安走后,又过了半个世纪,1920年,印度考古勘察队的指挥官约翰·马歇尔和他的助手再次对这个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他们的关注点已经从佛塔转向了那些奇怪的印章 。

第二年,另一项同样伟大的发现在近600公里外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出现了。一位印度的考古学家巴纳吉在寻找佛教遗址时,发现了另一座不为人知的遗址,那儿充满了人的骸骨,也有许多奇怪的小印章 、小饰品、小雕像。那儿还有着巨大的城堡、复杂的城市系统,甚至还出现了文字。

马歇尔看到了这两处的遗址,终于意识到,他们发现的是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文明,比西方的更久远、更发达,足以和中东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文明相媲美。佛教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荷马史诗吟诵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0世纪,而这两处遗址却是公元前20世纪以前的产物,这个文明的早期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

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就这样被再次发现了。

后来,人们发现,印度河文明可能与中东的两河文明处于同一时期,比埃及和中国文明还要早。印度河畔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上百个聚居点,从约公元前3000年一直持续到约公元前1000年。

然而现在,哈拉帕却属于巴基斯坦,随着1947年印巴分治,大部 分的印度河文明遗址,连同大部 分印度河都被划给了巴基斯坦。只有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保留了一小部 分印度河的最上游,在那里,印度河刚刚从西藏境内出来,在西藏,它的名字是狮泉河。

为了寻找印度河文明在印度的遗存,我来到了古吉拉特邦(Gujarat)一个叫做洛塔尔的地方,在这里有印度最著名的印度河文明遗迹。当洛塔尔在1955年被一位叫做拉奥的教授所发现时,印度人一定喜出望外,这个遗址的发现证明不仅巴基斯坦是印度河文明所在地,印度同样拥有自己的遗址,更何况这座遗址还是一座港口之城、贸易之城,为印度河文明中所仅见。

洛塔尔在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阿迈达巴德(Ahmedabad)的南方,阿迈达巴德是一座属于印度圣雄甘地的城市。甘地在进入德里之前,长期住在这儿,开展纺纱运动,提倡使用印度的土货。如今的阿迈达巴德已经具有了大城市的气派,也成了古吉拉特邦的经济中心。

从阿迈达巴德坐汽车两个小时后,大胡子的售票员叫醒了正在打盹的我。下车的地方并不靠近村庄,距离最近的村庄洛塔尔·博奇(Lothal Bhurkhi)也在几公里之外,只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土地,在路的右侧有一个岔道,那就是通往洛塔尔遗址的道路。后来,我去了那个叫做洛塔尔·博奇的村庄,那儿竟然有一条铁路与阿迈达巴德相连,铁路上一天只过四趟列车,两趟去往阿迈达巴德,两趟离开阿迈达巴德。小小的火车站还有一名全职的站长,他住在阿迈达巴德,每天坐早班列车来到这里,再坐晚班列车回去。这个火车站小到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无法支付他和雇员的工资,却是当地人外出的主要通道。站长已经在这里干了20多年了,依靠工资,他把儿子养大,送他上了学,成了技术工程师。他的理想是再干几年到退休,就可以靠着退休金与爱人周游全国了。

在如今的洛塔尔,很难想象几千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北印度著名的港口。

如今,大海已经退到了十几公里之外,但在公元前2500年前,我所在的土地就面临大海,洛塔尔的人们吹着海风,在印度的蓝天和阳光下装载货物。他们的货物主要是食品和工艺品,销往巴基斯坦海岸,以及更远的中东地区。

从下车处走了几分钟,就看到了在一片围栏之后的洛塔尔遗址,印度考古学会在遗址旁边建了一座博物馆,但遗址本身却暴露在阳光之下,接受着风吹日晒。来这里参观的,大都是印度人,当他们看见一个背着大包的中国人时,都感到很好奇,纷纷和我打招呼。一位姑娘善意地提醒我:这是印度最著名的文明遗址。

洛塔尔遗址的规模并不大,与其他的印度文明遗迹一样,分成了政治的上城区和生活的下城区。在下城区旁边,还有一个重要的手工作坊区,洛塔尔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个作坊的产品。然而,到达后的第一眼,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蓄满了绿色清水的长方形水池。水池的面积比我们通常使用的游泳池大不了多少,可就是这个水池,使洛塔尔显得与众不同。

这个水池是一个船坞,在历史上曾经通过水道与大海相连,水手们来到了洛塔尔,会把船驶入船坞进行维修,或者躲避风浪。他们住在城市的下城区购买货物,或者寻欢作乐,等待着下一次的出行。

船坞的发现也证明印度河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内陆文明,这些早期无畏的人们早已经学会了亲近大海,并利用大海去往远方。洛塔尔也正是在这里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水池不远处,就是洛塔尔的上城区遗址。当人们将2000多年前的砖块建筑发掘出来时,发现它和现代的建筑是如此相似。砖块已经标准化,印度对砖的使用从古文明时代开始,持续到佛教时代,并延续到印度教时代,一直到现代。如果把4000多年前的砖块单独拿出来,甚至与现代的新砖没有区别。

古印度的城市已经有了下水道,还区分了各种功能区,除了上城区之外,下城区和作坊区也在不远处,甚至有的地方还保留下了当年的石磨,地表上丰富的陶器也说明这里曾经的繁荣。

在下城区不远处,还有一片墓地,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墓葬并不多,却找到了一个奇特的男女合葬墓,在同一个墓穴中,死后的男女紧紧相拥,难分难舍。这到底是一个千年的爱情故事,还是主仆间的殉葬安排?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但我却宁肯相信他们是一对情侣,也许经过了一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最终相聚在了墓穴之中。不管时光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类的爱情,这种来自于原始冲动的力量,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有着穿越历史、穿越世事的力量。

参观完遗址之后,一些问题一直在我脑海中没有得到解答:为什么洛塔尔这个地方会成为印度河文明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什么支撑起它庞大的城市人口?他们以什么为生?

直到进入了旁边的博物馆,我的问题才得到了解答:洛塔尔之所以强大,因为它是整个印度河文明的手工业中心,其制作的燧石珠宝销往整个北印乃至中东。

在博物馆里展出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燧石作品,这些燧石五颜六色,被人们琢磨成小珠子、小项链、小器物,历经千年,仍然保持着圆润的形状,展示着古人高超的制作水平。如果不是亲自到现场,很难想象普通的燧石经过古人的加工之后,能够变得如此美丽。

洛塔尔曾经垄断过附近的燧石生产,并远销到整个印度文明区域,甚至影响到了远方的巴比伦文明。贸易和工业,这两种组成人类社会的原始力量,从公元前2500年前就已经在发挥作用。

除了燧石珠宝之外,考古学家还挖掘出了大量的印章 。这是印度河文明的标志,任何一个文明遗址都出土过刻着动物形象的印章 ,而最著名的动物就是印度的瘤牛。中国的牛的脊背大都是平坦的,印度却有一种脊背长着一个“驼峰”的牛,仿佛背着个罗锅,像是变了种的骆驼。在印度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庞大的瘤牛四处走动着,毫不理会周围的车流和人流。

至于陶制品更是不计其数,从普通的容器和碗,到儿童的小玩具。这些物品的发现,也让一个文明从遥远的过去来到了当下。在这个文明里,有玩着玩具的孩子们,有从事手工业的大人们,水手们出海,渔夫们打渔。也许,时光虽然经过了几千年,但人性是永远不变的。

我在博物馆中流连忘返,为逝去的古印度文明感到惋惜。也许是因为地理的变化,也许是因为贸易的变化,也许一个文明体制经过上千年的沉淀,自然会因为调整不过来而变得僵化和衰老,但不管怎样,到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整个印度河文明都衰落了,从巴基斯坦的哈拉帕,到印度的洛塔尔。至于衰落的具体原因和过程,也许成了人类历史上又一个未解之谜。

同类推荐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墨西哥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墨西哥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王蒙谈列子

    王蒙谈列子

    列子是与老庄并列的道家代表人物,被王蒙誉为“道家的精彩的段子手,具有民间风趣的故事大匠,中华奇思锦绣的编织人”。《列子》中包含寓言故事百余篇,意境与智慧远超西方寓言故事,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列子及其著作《列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讲述与评析,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本书深入挖掘了列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列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列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热门推荐
  • 学生青春期坚强意志的教育艺术(下)

    学生青春期坚强意志的教育艺术(下)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成长,永远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课。《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俞敏洪对教育的反思,也是俞敏洪的率真世界观。通过24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作者真情流露讲述了自己成长的励志故事,同时也直面当下的教育困境,直面生命和成长的叩问。“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者的思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的抉择:风雨里,树有树的摇曳伫立;阳光下,云有云的自在卷舒;当一个年轻人乃至整个时代的年轻人需要唤醒心灵的时候,教育能做些什么,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 一品爱人

    一品爱人

    对于白易辰先生,整个世界都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白先生那让人震惊的财富;白先生那让人惊叹的容貌白先生那让人羡慕的兄弟;白先生那让人崇拜的才华还有,白先生那让千千万万人为之心神摇曳的传奇爱情对于世界,他就是世界的传说。-----《时代》白易辰放下手中的杂志,眼神温柔的看着前方的佳人传说?白易辰拿起一根烟却没有点着对他来说,他只是他们的兄弟,带着他们刀光剑影阴谋诡计下走过。对他来说,他只是她们的爱人,陪着她们浪漫温馨相依白头到花甲。
  • 凤舞龙妃

    凤舞龙妃

    她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从小被亲生父亲在实验室,与世隔绝。她才没那么好对付呢!当她终有一天能从实验室逃出时,又有一只怪鸟在她面前,叫嚣地说要吃了她。好吧,看看最终谁吃了谁!
  • 爱经的智慧

    爱经的智慧

    《曾经》应该被视为伊壁鸠鲁快乐哲学延伸出来的有关爱的教育手册。《爱经的智慧》一书便是对这一爱的教育手册的总结。《爱经的智慧》摒弃了《曾经》中有争议的地方,即涉及性爱,偷情与私通的内容,在保持《爱经》原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爱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包括服饰化妾,社交礼仪,示爱方式,情书写法、说话技巧、维持爱情的策略等爱情的方方面面。《爱经的智慧》仍然保留着《爱经》全书的结构体系:第一卷,如何获得爱情,告诉男性如何接近心仪女性并打动她的芳心;第二卷,如何保持爱情,即男性如何维系与所爱女子的爱情关系;第三卷,爱情的良方,指导女性如何获得爱情并使爱情牢固长久。
  • 裁决权杖

    裁决权杖

    光明与黑暗交替下的魔法世界。圣罗郡山峰顶,俯瞰大地的巅峰。瑞恩傲然而立,眺望远方。只见其一身黑金圣铠闪烁光芒,后背飘散的血色披风下羽翼遮天蔽日,手中执有的晶铁神威裁决权杖指向前方。那裁决权杖的左边写着正义,右边写着审判,四道刻字迸发着无穷的力量。瑞恩:我来到,我看到,我征服!
  • 情笙旧城

    情笙旧城

    跨越三世,只为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你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你是上天从我身体抽走的一根肋骨,从此以后,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成为将就第一次写文,个人很喜欢民国,所以就取了这种题材。文风偏宠,男女主角的温馨情长。
  • 斗罗之钢铁审判官

    斗罗之钢铁审判官

    在和好友开黑打LOL时发生意外穿越到斗罗大陆世界,别人穿越都是紧紧跟着主角的脚步,张辞秋觉得很头疼,因为他现在在武魂殿,而且觉醒武魂竟然是穿越前玩的英雄皮肤——正义天使凯尔的钢铁审判官,顺势又成为比比东的弟子,这是要跟主角作对的节奏啊,张辞秋太难了!
  •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讲述了一路青春,一路迷茫;一路高歌,一路追梦。当偶尔迷失方向时,有人将纵横的道路当作迷宫,与上天玩起了智力游戏;当偶尔经受苦难时,有人将万般的困阻当作礼物,以解道路上的沉闷无聊;当偶尔体力不支时,有人将梦想与纯真当作食物,尽享汗水与荷尔蒙的盛宴……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受伤,也要面带微笑;即使迷茫,也要勇敢上路!
  • 世界第一程序猿

    世界第一程序猿

    他叫宁中华,自从他诞生后世界上只有两大类程序猿。第一类是他,剩下的是除了他之外其他类的程序猿。-----节选自《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