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900000013

第13章 内与外 (1)

做人怎能表里如一

在很多人看来,“表里如一”是一种美德。但在要求别人表里如一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想想自己是否表里如一。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说不愿意告诉人的东西,或者即使可以告诉别人但也没必要告诉别人的东西。这没什么丢人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两面:一阴一阳。阳面是人所共见的,阴面是大家看不见的。

每个人都有阴面和阳面,由这么多人组成的世界,就更是有阴有阳了。世界展现给我们的只是它的阳面,阴面人们永远看不真切。当然,阳面会有很多假象,这又叫阳中有阴;阴面又会有很多真相给我们揭露出来,这又叫阴中有阳。阴阴阳阳,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就是这个世界。人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怎么可能表里如一呢?如果做人真的可以表里如一,那“君子外圆内方”之类的说法又怎么讲呢?

所以,做人须有内外之分。哪些东西是你外在的,哪些东西是你内在的,哪些东西可以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哪些东西不能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都是有讲究、有分寸的。《菜根谭》说: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我们都知道,杨修才华横溢,但也是个喜欢耍小聪明的人,经常在曹操和众同僚面前表现出自己是如何聪明颖悟,如何了解曹操,显摆一番。最后因为曹操随口说一句“鸡肋”,他就叫手下人收拾行装,准备撤军,而被曹操所杀。其实,曹操想杀杨修并非仅仅因为鸡肋这件事,而是因为很多事情,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要知道,当你在露才扬己的时候,洋洋得意的只有你自己而已,别人看在眼里,并没有你那样高兴,他们会嫉妒。一旦你成了很多人嫉妒的对象,那你就完蛋了。所以,自己有长处,不要过于张扬。

那么,自己的长处能否彻底藏起来不让大家知道呢?也不行。韦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制墨家,各种书体他都擅长,尤其擅长题写匾额。可能很多人对他的名字很陌生,但他有一句妇孺皆知的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据说,他的书法水平那么高,得益于他藏有蔡邕的《笔论》。韦诞有个同僚钟繇,也酷爱书法。说起钟繇,可能有的人也有点儿陌生,但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楷书的创造者,他是书圣王羲之的祖师爷(王羲之的老师是卫夫人,卫夫人的老师就是钟繇),他还是三国名将钟会的爸爸。

钟繇一直想向韦诞请教书法,韦诞就是不说;钟繇更想看到韦诞的那本《笔论》,韦诞就是不给。韦诞死后,《笔论》就陪葬了,钟繇通过盗墓的方式,才把《笔论》搞到手。当然这是传说,不过也正说明一个人如果太隐匿自己,也不好。当然,韦诞也并非隐匿之人,他也有张扬的时候。他的匾额题写得好,就到处题写匾额,很有名。史书记载,魏明帝落成凌云台,匾额还没来得及题写,就被工匠们不小心钉上去了。大家把韦诞装在竹笼里,用绳子吊到离地二十五丈高的匾额处,让他题写了匾额。韦诞可能有恐高症,那一次可把他吓坏了。回来后,便告诫子孙,不要再练大楷,不要再写匾额了。可能后来韦诞过于隐匿自己,也跟这次经历有关。

人的才华,太外露了也不好,太收敛了也不好,那该如何是好呢?若隐若现吧!就像龙在天上,云里雾里,我们看不见整条龙,只能不时看到一鳞半爪,这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人怕出名

名,是一个人外在的东西。当你没有出名的时候,你可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等到出了名,各种各样的人都开始考虑怎么利用你了。当然,别人在利用你的过程中,你也会跟着得到一些好处,但从根本上讲,你的生活将变得纷扰,继而变得空虚,你将失去自我。《菜根谭》说: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名有美名和恶名之分,人有恶名,好比腥膻秽浊,会招来苍蝇、蚊子;人有美名,又好比鲜花散发出芳香,势必招来蜜蜂和蝴蝶。无论是苍蝇、蚊子还是蜜蜂、蝴蝶,都只是徒增纷扰而已。所以,君子既不干坏事立恶名,也不愿意立下好名声,只是不显山不露水而已,这样生活才有真正的和平和安乐。当然有人说,美名有什么不好呢?正如《菜根谭》所言: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引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地,以致暴客之弯弓。

你可以不贪,可以很清廉,但你千万不要有清廉的名声在外,否则,那些贪夫该往哪儿摆呢?他们必会嫉妒。你可以不跟别人争名夺利,但千万不要有礼让的名声在外,否则,那些喜欢争夺的人会看不惯,甚至会害你。所以,明哲保身起见,美名也不必有。名声在外,总是弊大于利的。

有人要说了,儒家不是主张扬名于后世的吗?怎么这里又说不要名啦?其实,儒家讲的扬名于后世,讲的是身后之名,也就是说,在你死了以后,你的美德仍然为人称颂,作为后人的榜样和鼓舞,这当然是好事。而我们这里讲的名是浮名,或者说是名利的名。这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既然名不是什么好东西,那我们不要也罢。可事情往往不是我们想要怎样就怎样的。你越要名,越没名,越是不要名,名越会找上门来。这就是人间。

起落人生,须行藏之道

人最容易为了追求外在的光鲜,而忘记修养内在的东西。外在的光鲜只够人虚荣一时,而内在的东西则是一个人的根本。唯智者懂得“行藏之道”。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说,当自己被重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就尽量去发挥才能,好好做事,当自己不被重用的时候,就把才能和锋芒藏起来。这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似乎大家都能做到,可孔子为什么说只有他自己和颜渊能做到呢?仔细一想,要做到这个,还真有难度。

很多人,在被重用的时候,总是顾虑重重,该说的话不敢说,该做的事不敢做,或执行力弱,不能马上去做。私下跟朋友聊天,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等到开会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又什么都不敢说。这就是“用之不行”。

很多人,不在其位却大发牢骚,说这个领导不行,那个领导没水平,甚至喜欢说“如果我当了总理会如何如何”。夸夸其谈,锋芒毕露,其实只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谈而已。这就是“舍之不藏”。

还有很多人,身负重任的时候,不肯竭尽全力,做事的态度也不认真,好像十分尽力、十分认真就会吃亏似的;一旦到了自己无事可做的时候,又会抓瞎,千方百计让自己被人重视,委以重任。这也有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原则。

所以孔子很感叹,觉得只有自己和颜回做到了这一点。

人的一生,总是有起有落。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得意的时候,要珍惜机会,认真做事,发展自己;失意的时候,则应韬光养晦,懂得封藏和收敛。独善其身,往往是为了等待兼济天下的时机。

《菜根谭》这样告诫世人: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一个“藏”字体现出了大智慧。将外表显得拙一些,就能避免很多无谓的摩擦和打击,而内里仍然是巧,在机会来临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同类推荐
  •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是一部史论文集。朱东安先生毕生研究晚清政治以及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事件,对历史资料的占有和研究方法都有独到之处。这部论文集主要关注晚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分为八个专题:太平天国的性质与作用、天津教案的起因与性质、义和团运动的主导思想与历史作用、袁世凯与辛亥革命、晚清政府与曾国藩集团、曾国藩集团的社会基础与特点、曾国藩集团的社会基础与特点、曾国藩集团与传统文化、曾国藩的学术思想与造诣。
  • 学衡派编年文事

    学衡派编年文事

    本书以学衡派的成员的人生经历叙事和学衡派活动的记事为线索,以年表形式,线性叙述了学衡派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活动内容,展现了学衡派的多个方面。尤其本书在时间下还列入了学衡派的成果著作以及一些珍稀史料,尤为难得。
  •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语文大观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言文字奥妙无穷。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文字,每一个字,每一流传下来的语句,都有其形成的渊源,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
  • 都是性灵食色

    都是性灵食色

    《明清人文生活考》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命运也大都可悲可笑。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装腔作势地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袁宏道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在朝如此,在野如此,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便别地他途。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本书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
热门推荐
  • 爱与不爱,嫁与不嫁

    爱与不爱,嫁与不嫁

    “我抛下了家业抛下了一切选择了你,你还要带着我的袖珍版跑到哪里!”“就要跑就要跑[吐舌]~你管我~有本事来抓我昂~”
  • 诛圣剑主

    诛圣剑主

    一个平凡的铁匠铺少年,不小心看了一眼家中世代相传的传家秘典,不料却让传家秘典瞬间化为飞灰。少年无意间却又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掌握了传家秘典中的内容,但冥冥中又被传家秘典所指引……少年宁鸿,执剑出世;称雄八域,逆转乾坤……
  • 冥雷元素

    冥雷元素

    一个平凡的孩子,带着自己的梦想,踏上一条追寻更强力量的试练之路。在险境中寻求生机。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迷境中寻求道路。
  • 山朝水暮

    山朝水暮

    这是一场有关暗恋的故事曾经意外,他和她相识,有过短暂的交集多年后,功成名就时,可还记得青春岁月里最初的悸动十年后的重逢,他们的故事又再次上演,这一次是否会抓住命运眷顾的机会呢?相逢时宋衍含笑问:“你没有忘了我,是真的吗?”略带磁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梁夏强自镇定:“当然,我们是同学啊!”宋衍对她的回答好像是意料之中:“噢,只是同学吗?”梁夏稳了稳心神:“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重遇时宋衍主动朝梁夏伸手:“梁小姐,幸会!”旁边随同的人惊讶于宋衍的异样,要知道新来的宋经理可不是个会主动跟别人套近乎的人。梁夏默然:“你好,宋先生。”她刚伸出的手被紧紧握住。她吃惊的抬头看向他的脸,那双眼里尽是春风般的笑意……
  • 血色帝姬

    血色帝姬

    沙漠,雪峰,沼泽;黄金,宝石,大丽花,蛇眼。罗刹恶鬼,雪昼精灵,骨咄游吟…作者因为喜欢西域三十六国和古印度孔雀王朝,以色列公主所罗门之女莎乐美的历史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男主明月弯刀,女主暗黑生物,男二腹黑东方美少年一只,还有戴着黄金面具的大boss各种引诱女主…女主能否扑倒男主走向人生巅峰?男二能否追到反灰姑娘女主?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成神的愿望,可能最初之时只想守住自己的信仰岁月静好。但“如果你被世间所有人辱没,将你退化成那野兽的本来面目,你会选择做自己的神吗?”一共六卷慢慢来哦……
  • 兜兜转转希望还能遇见你

    兜兜转转希望还能遇见你

    许凝脂素来坦然肆意,喜欢就是喜欢,不会纠结,即使外边平静使然,但是对别人的看法从来无所在意。傅景衡从来就是她的劫,她又何尝不是他的劫呢?
  • 有风吹过旧时港

    有风吹过旧时港

    他们那个年代,如诗中所写那般,时间很慢,车马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其后,白头偕老,至死不渝。所以,那个年代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令人钦佩的传奇色彩,至少陆云翳和傅清欢是这样。毕竟,一个才高冷峻的香港商界传奇,一个放荡不羁的奇女子,仅人设便足够充满传奇和令人钦佩了。
  • 被男神老公宠上天

    被男神老公宠上天

    她是他护在手心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本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场事故,他成为了她的哥哥,两人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桀骜,冷峻,站在离她一光年以外的孤独星球,挑衅她,捉弄她,他怎会有一秒,心甘情愿当她哥哥?他将她的送到了机场,却当着家长面,低声在她耳边道:“我亲爱的妹妹,你最好回去看看,你的护照已经进了冲水马桶。”他怎么会让她逃离他的身边?她不止是他的妹妹,还是他的妻子。
  • 起床了少年

    起床了少年

    ”闹铃声“少年们,起床了。美梦将醒。生活开始!
  •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时光清浅,微雨在檐

    本书用120篇随笔,搜罗生活的美妙与欢喜,带给读者青春的成长与成熟,梳理你躁动的心境,抚慰读者繁忙时紧绷的心弦。本书保留了具有“李丹崖”特色的随笔风格,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篇幅上,都针对高考作文精挑细选,文笔纯熟,警句迭出,一篇篇美文,为读者开启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信手翻书,精彩的句子比比皆是。一册在手,确保你考场作文“胸有成竹”。这是一部青少年成长陪伴读物,作者通过最强体悟,记录了青春心路;这是一本关照青少年心灵的口袋书,它讲述了如何珍藏青春的记忆,如何走出成长的酸涩,如何练就成熟的心智,如何破解人生的密码,如何走出挫折的滩涂;这还是一部提高写作能力的实用手册,一针见血的点评,开启全文解读,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写作技巧,把作文与阅读理解当成一种享受。内容十分适合中学生阅读,其中有不少文章入选过全国各省市中高考语文试题,并且有多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和《格言》等文摘类大型期刊转载,是高考与中考的必备书籍,对陶冶青少年的情操,鼓励青少年的斗志,指导青少年的成长和升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书中的大量素材是中学生朋友进行作文之时参考的精彩案例,更是拓展视野的绝好选择。本书不仅有励志美文,还有人物故事,更有一些生活中的感悟美文,这些故事会给你心灵的启迪,适合于各个人群阅读,更适合于参加中考高考的学子阅读,因为这些故事既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又有可能以阅读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