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7500000044

第44章 理念的价值

—英国出售国有电信股份和开放市场并举的启示研究

电信业放松国家垄断和管制,多少总对英国的经验感兴趣。因此,今年6月到伦敦开会的时候,特别请朋友帮忙联系,顺道访问了英国国家贸易和工业部(DTI)和大东电信公司。不过,我对短短几个小时的拜会,向来不抱太高的期望。英国人以讲究礼仪出名,我的英语水平听牛津口音又费劲(虽然我幸运地有一位精通英语的朋友同行),会不会弄得只是行礼如仪而毫无实质性收获呢?

但是,DTI负责通信和信息产业的凡尔·费森(Neil Feinson)先生开场白后不久,就让我知道此行“时有所值”。这位官员介绍,英国如何在1981年立法将邮、电分离,成立英国电信公司,如何在1981年就将当时国有的大东公司51%的股份出售,如何又在同年成立水星通信公司,建设并经营全国范围的电信基础网络和服务,与英国电信公司竞争。随后两年内,英国政府将大东公司余留的国有股出售一空,并于1984年出售了英国电信公司51%的股权。

这些事我读过资料,原来就知道。我没有想到的,是费森先生如此点出了英国早期打破电信垄断的关键困难。他说:“出售电信股份和开放电信竞争,分开来一件一件单独做比较容易。两件事情同时做,非常困难。但是当时的撒切尔政府就是两件事情一起做。”看来DTI派来的人真是一位高手,平平淡淡一句话,就点到电信改革“英国模式”的要害。

“英国模式”(又称“欧洲模式”)以区别于“美国模式”而著称。在美国,电信业从来就是私人企业在法律规制下的独家垄断。美国政府在形式上站在垄断电信商的对立面,依法“盯着”和“管着”其定价行为和其他经营行为。所以,美国电信业体制演变的动力机制是“民举官究”:一旦民间不同的利益集团对现行电信体制不满意,提出新的诉求,政府就要受理,加之院外集团各使神通,改变法例。比较起来,美国政客和官僚们的既得利益,与任何一个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体制和既得利益,没有那么直接、紧密和僵硬的联系。所以,联邦通信委员会早在1959年就在一些大公司的压力下,批准它们利用微波技术自建内部通信网络,免受贝尔系统的高价通话之苦。之后,中小公司又不平衡了,为什么不能批准中小公司联合建立一个自用的通信系统呢?1969年,一个新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长途电信服务的公司被批准设立,这就是MCI。美国长途电信业务由贝尔系统独家垄断的历史,就此结束。但是,“民举”还是没完没了:新生的长途电话公司没有城市电话网络,而贝尔系统既拥有长话系统,又独家拥有市话网络。新的竞争对手要接通城市最终用户,不免受到老牌贝尔系统的尽情揉搓。民再举,官再究。1974年美国司法部起诉贝尔系统违背反垄断法,到1982年双方达成庭外和解,贝尔系统被肢解为8个独立公司:7个地方小贝尔专营地方城市电信,AT&T专营长途,而前者必须公平对待所有长途电话营运商。

所以,美国电信打破垄断的动作虽猛(以行政立法肢解垄断公司),但难度并不大。因为政府部门(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司法部)与电信垄断组织本来就不是一体,没有直接的利益关联。被肢解的贝尔系统内部被闹得翻天覆地,但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司法部毫无牵动,因为政客和官僚的声望、职务和实际所得,不但不受贝尔系统被肢解的影响,而且还由于新体制更适应技术和商业世界的要求,使政府在选票和税收方面增加间接收益。今天人们讲起美国电信打破垄断的模式,横切加竖切何其过瘾。岂不知道,美国人下得了手,自有其前提条件。

英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人们只知道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知道英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兴起国有化浪潮的国家。1946年和1974年两次由工党政府领导的席卷全英的国有化浪潮,把包括银行、电信、电力、运输、钢铁、煤气、煤矿、汽车、船舶、机床、火箭、电子、宇航在内的产业,统统纳入国有化轨道。到1979年,英国国有化企业的产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雇员占8%。国有化的一个结果,就是政府成了许多经济部门资源的唯一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直接垄断市场。这种政企一体式的“垄断”,与美国相比,破起来可就难了。因为垄断直接就是政府在垄断,欲破垄断,先触犯政府。所以,在英国电信业,新技术提供了新机会也罢,消费者的诉求也罢,国际竞争压力也罢,虽然所有这些推动美国电信改革的因素在英国都同样存在,但就是起不了它们在美国的作用。关键原因,改变垄断体制的动力机制和程序不一样。这里,举报垄断,首先就等于民举官。民举官,哪一个官来“究”呢?

所以撒切尔政府一上手就必须先解决电信业的政企合一问题。1981年英国通过电信法,将英国电信与邮政分离;随后,又在1982年成立英国电信审批委员会(BABT)。到此,英国电信审批委员会为“政”,英国电信为“企”,政企已经分开。但是撒切尔似乎不太相信翻一块牌子就可以解决问题。1984年,英国通过方案,确定由专家、业界代表和消费者代表组成的,独立于官方的英国电信管理办公室作为全英电信的最高监管机构。

但此时的英国电信,等于还是一个中国人讲的“行政性翻牌公司”,名称虽然改了,但所有权和经营方式统统未改,还是一副官脾气。据当年在DTI执行撒切尔电信改革方案的所罗门先生告诉我,1983年英国政府决定再设立一家电信公司来与英国电信竞争时,英国电信的那些“前辈”们认为撒切尔夫人简直是疯了。他们的论据是,英国只有不到6000万人口,一个英国电信就足可以供应全国电信的需要,何必要学“山姆大叔”美国的坏样子,要在电信业内另立山头,搞什么竞争呢?

让英国电信感到背气的,是此时的英国保守党政府由“铁娘子”领导,就是不听这一套。撒切尔政府为英国电信业开出的药方,就是本文开头提到,开放市场竞争和国有电信公司的民营化。回到费森先生的问题,出售和开放“双管齐下”,究竟难在何处呢?

难就难在政府的这两个政策目标彼此冲突。你想想,政府出售国有公司股份的时候,何尝就不想卖个好价钱?如果英国电信是独家垄断全英电信的公司,其股权在市场上该有多么好卖!而如果我们知道当时的英国政府正在大幅度减低税收,我们就不难推断他们的财政是多么需要增加非税收收入。但是撒切尔不知道打的什么算盘,居然一边要卖英国电信的股份,一边又立法造出一个英国电信的竞争者。难道她就不能稍微聪明一点,先把独家垄断的英国电信在市场上卖它个好价钱,然后再搞什么劳什子的“开放市场”?

让英国电信官僚化的前辈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的撒切尔之举,到了“铁娘子”下台以后,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谜底:撒切尔原来有她自己相信的经济学。在回忆录里,这位前首相写道:“从长远看,是影响经济结构的微观经济变化—如放松管制—而不是宏观经济操纵在决定提供的工作数量。”有趣的是,上述理念不是来自牛津大学为青年玛格丽特安排的化学系课程,而是直接来自她从小在格兰瑟姆小镇的店铺家庭的生活经验。“我看到,是因为满意的顾客才使我的父亲得以增加他雇用的人员,是国际贸易才把茶叶、咖啡、食糖和香料带给了我们店铺里的常客。”对此,撒切尔夫人似乎还不无自豪:“我比我的许多同代人在政治上占有的一大优势是,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服他们有关货币主义、自由贸易和放松管制的好处,而技术上的论证和深刻见解与我的基本本能和早年的经验如此吻合,因此,我很容易就被说服了—而且我的信服又有助于我去说服别人。”

现在对我来说,重要的已经不是这位老太太说了些什么了。重要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电信改革成为振兴英国电信业的火车头。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电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就单位国土面积而言,英国是各类通信电缆分布密度最高的国家。她已经成为美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电信枢纽。当年被权威们认定的全英只要一家电信商就足够的见解,正在受到当今几百个电信商(英国已经发出了430张电信经营执照)“万物霜天竞自由”的现实的嘲笑。英国电信倒是更有价值了,这家昔日的英国电信龙头老大还是老大,占有英国电信市场的50%,只是其经济行为的含义完全不同了。英国电信已经走向世界,打入美国电信市场,并积极参与全球电信竞争。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擅长立法的本事使“英国模式”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电信格局。1997年由全世界69个国家签署的世贸组织基础电信协定,就是在英国人主持下制定并得到通过的。

最后我要交代本文使用“理念”一词的意思。“理念”不同于“信念”的地方,在于后者不必以经验为基础。但经验可能是各式各样的,并且彼此矛盾、缺乏内在的逻辑。“理念”以经验为基础,但还要以理性来推敲经验,把经验一般化。格兰瑟姆小镇上竞争的自由市场为店铺和顾客带来了福利,是个别的经验。从这样狭窄的经验中得出“放松管制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并相信同样适用于电信这样特别的行业,那就是理念了。英国电信业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理念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行动的前导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看,理念有着重要的价值。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本书追溯至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兼并重组,讲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寡头垄断时期的关键历史事件,并向你展现随詹发生的四次兼并浪潮是怎样彻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脉络,也颠覆了企业成长的路径模式。你会发现,探讨“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是深化对兼并重组认识的重要方法。本书共分18章,内容包括:早期的美国铁路大兼并、标准石油的兼并之路、家喻户晓的卡内基钢铁并购案、反垄断法与垄断势力的较量、迅速扩张的大宇集团等。
  • 税赋:富国兴邦基业

    税赋:富国兴邦基业

    本书包括夏商周的税赋、秦代完整的税赋制度、宋代的税赋制度、清代定额化税赋制度等内容。
  • 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

    融资方式、融资结构与企业风险

    本书内容有:企业融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融资结构国外经验与教训,我国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分析,典型企业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等。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不仅仅是娱乐行业得粉丝者得天下,商业领域也充斥了粉丝经济的魔影。小米、黄太吉、江小白等都是粉丝经济的成功案例代表,未来产品要说自己是品牌,就必须要一批忠实的粉丝,这样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品牌,才能做到一个长久丶有价值的品牌。经济学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经世济用,对于现实经济有着强烈的参与感。《粉丝经济学》采撷了业界精英最新的思想与观点,辅之以鲜活的案例,将读者引领到粉丝经济学的殿堂。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热门推荐
  • 校园之下

    校园之下

    平凡他平凡的起床,平凡的上学过着平凡的生活,本以为就是这样平凡的一生,但是突如其来的一个眼神让他陷入挣扎沉思......真相也终究没有落入海底,而是随着残酷的真相浮出水面
  • 转世恋人

    转世恋人

    前世的恋人姻缘未剪断,今生的他们如何?90后的她经历了多少坎坷,是如何去面对的。后知后觉才知道爱情是什么,谁才是值得珍惜的。对爱的追求和守护,该如何去做出好的选择。未来与爱情该怎样做出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就是自己的光

    你就是自己的光

    爱是没有可比性的,就像没有一个人的表达方式相同的一样,爱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是富翁送心爱的人一辆宝马车才叫爱,贫穷小子饿着肚子让你吃仅剩一块的美味烧饼,这里面也是有浓浓的爱意的。当你不知道怎么选择哪种爱情的时候,往往就会陷入“作”的一种状态……韩小淼是一个25岁的文学专业研究生,古板又单调,一场恋爱也没有谈过,却幻想要写一部惊世骇俗的爱情小说,可是没有恋爱过的她,写爱情小说似乎总有一点不专业的感觉。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小淼网恋了,从网恋到现实,情场老手李万诺成了韩小淼的初恋,这场恋爱是幸还是不幸,韩小淼的恋爱盒子就此开启……
  •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tfboys之巧克力味的爱恋

    一个路痴学霸的校花和一个花心可爱的少年;一个八卦少女和一个高冷王子;一个才女加淑女和一个霸气侧漏的帅哥。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呢?“答应我,到了大学,我追你”。“那可要看看你能不能追的上了”。;“呀!你啊!多一句话会死啊”。“你很烦啊”。;“你会弹吉他”。“不然呢”。
  • 赤霄破天

    赤霄破天

    修炼一途,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悠悠天地,谁主沉浮?一武苍穹破,一念动乾坤!少年自赤炎王朝而出,踏入那精彩绝伦的赤血大陆,一剑出,尸骨寒,赤血浴身,战冥岚…
  • 极品逆天系统

    极品逆天系统

    苦B青年陆溟穿越来云幻大陆,从此主角光环大放,“我欺负你,你不来招惹我我能来欺负你吗?我告诉你我凌虚王爷不仅要欺负你,还要灭你满门,你能把我怎么样。”“什么?残了,没事没事来一粒丹药立马较好。什么?要武器。我这多得是神器,喜欢拿去,什么?要功法,给你一本神法,先拿去玩。”“我为什么这么嚣张?开玩笑,劳资有逆天系统,不嚣张我对的起他吗?”系统逆天,我更逆天
  • 在我身后有个你

    在我身后有个你

    她,演员他,歌手他和她的工作似乎毫不相干,但却总能在同一个地方遇见这两人每个人以为他们只是工作原因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但却不知道的是他们是相互探班……
  • 魔天奴

    魔天奴

    小保安王钊突然去世,带着奇怪的石头来到了新的世界。本以为自己会是某点主人公没想到自己天赋之差可以说是百年一遇。梦中奇怪的世界,另一个世界的主宰消把他当作魔奴。在绝望与死亡的追随下王钊不断求生进步,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摆脱,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
  • 田琪于宝

    田琪于宝

    于宝一个三十一岁的青年人在一次事情中遇见了田琪之后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