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3700000024

第24章 湖北人文况味,我有我的特点(3)

楚剧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据说当时的楚国国君十分喜欢看戏,因此在宫廷中养了一批“优伶”,相当于现在的歌舞团。而其中一个叫优孟的人相当出色,演什么像什么,因此深得楚王喜爱,而他也就被公认为楚剧开山鼻祖。但毕竟历时太久,我们现在很难考证优孟当时唱的剧本是怎样的。据《史记》记载,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穷困潦倒,无力为生,于是向优孟求助,优孟装扮成孙叔敖去见楚庄王,惟妙惟肖,庄王竟以为孙叔敖复生,想起用他为相国。优孟趁机讽谏,才使孙叔敖之子得到一处封地。

凡事有一长也就必有一短:比如,一“博”,就不能“集中于一点办大事”,就有“艺多不养家”的嫌疑;再比如,一“博”,就有点“杂”,有点“杂”,也就不好“统一定调”;还比如,一“博”,就没有特色,没有代表,问:国粹?谁都知道是京剧!但要问:湖北省省剧?答:……博,在一定意义上似乎等于“多”,一“多”,就有些照顾不过来,犹如一个母亲生有八个孩子一样,照顾不周,甚至产生“投机”心理:老大不行,老四恐怕可以,老八还可以“赶本”。有的孩子嫌母亲照顾不周,不满母亲的“投机”心理,就干脆去当“上门女婿”。黄梅戏就是如此。起于湖北,盛于安徽,多少让湖北人有些尴尬。再如,湖北人研制的丽珠得乐,在深圳好好地火了一把,也与此类似。好在“上门女婿”当得还挺出色,给人以慰藉。

南北交汇,承东接西,怎样真正留住各种“优秀文化”,不使之成为匆匆过客,并促其“开花结果”,进而形成精品名牌,是湖北人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湖北不是没有底气,但多少有点让人觉得是手捧金饭碗,却到处要饭的感觉,稍有些让人扼腕叹息。想及工业、农业及其他行业,亦然。

7.汉韵楚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论历史,究竟是南方的文化要悠久一些,还是北方文化要璀璨一些,很难下个确切的结论。而楚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支系,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是无足轻重的,但当你了解了楚文化在世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相信你一定也会为楚文化的伟大而发出由衷的感叹。

中国古代的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多元复合的,其主体华夏文化是南、北文化的二元耦合,可是在学术界及中国古代文化里,却一直有着重北轻南、重河轻江、重龙轻凤、重儒轻道的思想。换句话说,也就是重视北方文化轻南方文化,重黄河轻长江,重北方的始祖黄帝轻南方始祖炎帝,重北方的象征物“龙”而轻南方的象征物“凤”,学术上重北方的儒家轻南方的道家。但细数起来,位居中部的楚文化无论是在中国艺术史还是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不了解楚文化,要全面认识世界古代文化也不可不了解楚文化。

其中,震撼世界的当算湖北曾侯乙墓葬的发掘。随着曾侯乙墓的现世,楚文化再次大放异彩,光是那些随葬品,就能让人激动不已。虽然无法想象当初的楚国的国力如何强盛、场面如何壮观,可单从这曾侯乙墓葬的规模以及陪葬物品之精益足可略见一斑。楚文化的鼎盛时期在春秋早期到战国末期,其间500多年间的历史,楚文化的影响不仅波及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南部,甚至向北推移,给中原文化以强劲的冲击。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说到楚文化也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做工精益的青铜器。那时已运用了失蜡法、范铸、分铸、铸接、多层透雕等工艺,技艺超群绝伦,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即使在今天展示在世人面前的那些层层叠叠的镂空蟠螭纹尊盘、纠结盘绕的建鼓基座、曾侯乙编钟上繁缛细密的纹饰,也足以令现代人为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所惊叹、所折服。

中国的青铜器本以它那独特的工艺享誉世界,但像曾侯乙墓出土的那套规模巨大、音质纯美、设计精巧的古代乐器——编钟,还是十分少见,因此,这套编钟以其气势雄伟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编钟上的纯金铭文上记载了2800多字有关一钟双音、旋宫转调等的音乐理论文献。当然,这套编钟在音乐界的重大影响不是几句话可以言尽的。

另外,楚国的漆器、木刻艺术、木工技艺、器具与房屋建筑等相对古代世界的其它地方,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单说这些成就,就足以使湖北人在世人面前称颂了。

最能显示楚艺术的特色和成就的还得看漆器、丝绸、小型绘画、小型雕刻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那些制作精致的木雕漆绘和艺术品在地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依然闪耀着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流逝的光阴,不但没有使它们失色,反倒使它们越发显得璀璨夺目。漆木器兼有雕刻与绘画两种综合艺术,纹饰是将各种小兽、龙凤形象打散或连缀,加以变形,再重新组合成新的艺术形象,活泼洒脱,体现楚国钩佩与环饰的艺术基调。曾侯乙的棺木、衣箱、虎座凤架鼓、漆盖豆等至今还保持它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纹饰、华丽的图案。让人在赞叹中国古代的工匠艺人们卓越的技艺和精巧的才思之余,更是想到,这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南方艺术传统的代表。

曾侯乙墓如同一座宝藏,大到青铜器,小到玉器、琉璃器、金银器等300多件艺术品,无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也反映了那时南方玉器工艺的巧夺天工。如可折叠的“十六节龙凤玉佩”则属战国玉器之冠了。“蜻蜓眼”琉璃珠的发现也是了当时中西交流的早期物证。

楚文化不仅是艺术品璀璨夺目,其哲学和文化也上不逊色于北方,比如南方的哲学思想老庄道家和代表了南方的文学传统的屈原“楚骚”。那些《楚辞》中的瑰丽句子,正是对那些“内崇楚国之美”的场景的描写。楚艺术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和重视,除了艺术品独特的魅力外,还因为它代表了华夏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楚骚、楚韵。这是一种传统和一种精神传统及其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

楚文化艺术瑰丽流畅,情感外露,富于抽象美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似乎在凝重中洋溢着几许生气,流淌着这些艺术本身的生命。其中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源于楚民族对精神生命的执着与热爱,以及对神秘精神境界的忘我追求,体现着深不可测的意蕴,是湖北人引以自豪之处。

8.武汉的民俗节日

要认识一个地区的人,认识一种文化,就要研究这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和记忆,庆典和告别。

(1)武汉杂技节

杂技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民间杂耍,武汉的杂技艺术在中国不是最有名的,但却是发展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尤其是1953年建立武汉杂技团,使武汉的杂技艺术由民间教团向规模化发展。武汉先后推出了《顶碗》、《椅子造型》、《车技》、《跳板》、《双层定车》、《跳台晃板》等技巧难度高、动作优雅美观、惊险动人的优秀杂技节目,在国际比赛中多次捧回大奖。培养出夏菊花、李莉萍等著名杂技演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1年在汉口建成全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杂技厅,并于1992年由武汉市举办了第一届武汉国际杂技节。1995年又举办了第二届武汉国际杂技节。杂技节由此沿袭下来,每届杂技节都有五大洲的杂技英豪聚会金秋江城,向人们展示杂技古老艺术奇葩的现代风采。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国内许多城市踊跃组团参加,成为我国杂技演艺界的盛会。武汉杂技节促进了各地杂技艺术的交流,为杂技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2)横渡长江活动

武汉人可以说从小是生在江边长在江边,与水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武汉民间自古就流行泅水活动,横渡长江成为传统游泳赛事。1966年7月16日,武汉5000人参加第十一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73岁高龄的毛泽东乘舰亲临江上检阅,然后浮入江中游泳,游程达15公里。为纪念毛泽东此次畅游长江,此后武汉市每年都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横渡长江比赛,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武汉之夏

武汉夏季异常炎热,有“火炉”之称。因此武汉人历来就有夏夜纳凉听书听戏的习俗。1978年夏,武汉政府文化部门为了让这一习俗得到更好的发展,把它扩展为一次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每到夏季的夜晚,在街头、广场纳凉的人们就聚在一起,拉琴、唱戏、赛歌、说相声、听鼓书、讲评书,自娱自乐,非常热烈。文化团体也积极参与,派演员到群众中指导演唱,或组织专场电影、歌舞、戏剧,举办图书夜市。后来又引入卡拉OK、交谊舞会等。此后年年坚持,称为“武汉之夏”活动。

(4)武昌旧俗甘蔗节

“三月二十八,洪山敬菩萨,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这是50多年前流行于武汉的一首民谣。寥寥20字勾勒出武昌旧俗甘蔗节的一个侧面。这个习俗起源于公元1011年,北宋年间,当时宋真宗敕封守护泰山的神祇为“东岳天齐仁圣帝”,民间称之为“东岳大帝”或“东岳菩萨”。人们因此认为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东岳大帝的诞辰。每年这一天,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停业休息,一般寺庙多半要举行“天齐会”,因此积沿成习。尤其是武昌洪山宝通寺,香火更盛,从早到晚,撞钟、击鼓、敲磬。在那一天,洪山上卖甘蔗的小贩特别多。价钱相当贵,钱带少了的人只好买麻花吃。“钱多吃甘蔗,钱少吃麻花”的民谣就是这样产生的。

而甘庶节仅盛行于武昌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据说元末农民徐寿辉起义,在蕲水(今浠水)建都称帝后,派遣邹普胜智取武昌。约定在城内接应的人,手持甘蔗为号。官兵进入武昌城,看见人家门前有甘蔗渣的概勿侵犯。从此以后,武昌民间遂流传在这一天吃甘蔗可以免灾的说法。

(5)中秋节玩荷叶灯

在中国,人们都有闹元宵的习俗,但要说到闹中秋,可能就不多见了。因为这是从前武昌地区特有的习俗。在中秋节到来这天,其他地方的人们会一家团聚吃月饼、赏月,但武昌的人却要在中秋之夜玩荷叶灯。荷叶灯的做法是:把一张荷叶连柄摘下,在荷叶中心连着叶柄的地方穿一个小孔,插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就是这样简单,一盏灯就做成功了。到了中秋节的晚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呼朋唤友,带着荷叶灯周游大街小巷,往往要玩到深夜才散。汉口、汉阳虽然和武昌隔水相望,却不兴玩荷叶灯。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在武昌的中秋之夜,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孩子玩荷叶灯。武汉沦陷后,这种习俗和武昌特有的甘蔗节一样,都消失了。

同类推荐
  •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文化概要

    保安族的精神文化具有理想信念与务实相复合的总体特征,更具有复合屡次性的特点。这种特色民族精神文化既来自于保安族的发展历程,反过来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指导、激励着一代代保安族人努力奋发,终将和其他民族一同走向兴旺发达。
  • 都是性灵食色

    都是性灵食色

    《明清人文生活考》之中出场的骚人墨客性格各异。他们多半才高八斗,命运也大都可悲可笑。龚自珍虚荣地吹嘘自己的艳遇,郑板桥装腔作势地谋利,黄仲则恃才而放纵自己的乖戾,柳亚子自视甚高因而伸手索官,袁宏道热衷奔走于达官贵人的门下,吴梅村终于从前朝遗民到腆颜事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的生活、命运似乎和政治权势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应试,卑躬屈膝地索取名流的推荐信,得到一官半职,便趾高气扬地顾盼自雄;官场失败挂冠而去,则寄情山水、愤世嫉俗、妓女倡优、僧道药酒,或者标榜人格形象,或者觑破了世态炎凉而领悟了人生真谛。在朝如此,在野如此,庙堂或者江湖,舍此便别地他途。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色空书

    色空书

    《色空书》是一本让人重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书,它从新的角度谈论性文化,但不仅局限于性文化,它深入到对生命、对心灵自由的思考。同时还从中医和身心修行的角度破除一些西医对性的误解,回归到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上。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热门推荐
  • 二弟沈梓琪

    二弟沈梓琪

    纪念我和二弟的认识,二弟认识你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正如二弟你的名字一样魔鬼。
  • 三国主播大传

    三国主播大传

    乱世春秋皆烽火,琉璃月,情花火。英雄泪,苍龙游。若有一日再回头,呐喊乱世了恩仇。率领无数粉丝军团在网络上南征北战的网络大主播,无意间穿越到了东汉末年这个天下纷乱,英豪辈出的三国时代。从前的虚拟网络战争,转为了实实在在的,率领无数骄兵悍将南征北战。在这个激情,热血的年代,看大主播如何掀起一场场的血雨腥风,如何变大变强一步步走上巅峰,如何谱写属于自己的史诗。
  • 雪里山前雪满山

    雪里山前雪满山

    寒冬飘雪,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于她而言,雪花带来了所有,也结束了所有。而他和她的故事,也大可归为三场雪。一场雪定下了恩怨情仇,一场雪带来了宿定情缘。而最后的漫天大雪,埋葬了所有的爱恨嗔痴。
  • 炼梦仙道

    炼梦仙道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枯荣。何为仙神,何为魔佛?~~~界域、气者乃上位界,混者为下位界…道可道,非常道。求溯道根为不同,法为何?万物皆为法,画地为牢可为我法。…我本凡人,却走修仙,滚滚红尘,飘飘人间。符可封天,法可定天。器可持天,术可灭天。————《仙荒》
  • 天武逆命

    天武逆命

    这是一片以武为基,以强者为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每天都可能有生死的威胁,只有自己强大想才能在这个世界活下去…武之极破苍穹,逆生死,覆手移山填海…,只有想不到的强大,没有做不动的无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李凡闯荡天离大陆,看他如何成就武道不灭传说…
  • 郭班长

    郭班长

    凶悍的妹子他见多了,唯独沈瑾柒这样子凶的理直气壮的倒是从来没有。
  • 方得始终

    方得始终

    “我们拥有的,多不过付出的一切。”将那些只言片语铭记在时光的轨迹里;当岁月都已失去,偶然与过往相遇,我们还能哼唱出年少的旋律。而三年前,却谁也没能好好说再见。再遇见,她狼狈的希望从未认识他。兜兜转转,人来人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个中二病男主怎么打得过魔王

    带个中二病男主怎么打得过魔王

    这讲述了一个中二病晚期少年,与一个自称女神的,美丽女子穿越到异世界,但是。。。中二病勇者,傻瓜女神,健忘的旅行商人,一次只能发一发的大治愈术师,这样的队伍怎么可能打过魔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