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3700000003

第3章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1)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似乎成了湖北人的代称。但使用这句俚语的人,大多是抱着对湖北人的贬损之意而来,人们很少去细究这一句话的来历。其实,当我们拨开这层笼罩在这句俚语上的面纱之后,会发现我们对湖北人是有着诸多的误解。

1.湖北人的“神鸟”崇拜

湖北与“鸟”颇有渊源,而且这里的人还特别崇尚“神鸟”。从楚人崇拜凤,从黄鹤楼得名的传说故事,到“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说法,一个地区较为集中地把自己与“黄鹤”、“凤凰”、“九头鸟”这些实际不存在的鸟联系在一起,这在其他地区是比较少见的。

有人说,九头鸟源于楚人的“凤”崇拜,鹿、虎、龙这些在一般人看来高贵的形象,都成了凤的陪衬。先人凭藉高伟雄奇的想象力,塑造出这种身披五彩、鸣若箫笙、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非琅玕不食的神鸟,以寄托高洁的抱负。在楚人眼里,凤是通天的神鸟,只有得到它的引导,人的灵魂才能飞登九天,周游八极。屈原《离骚》中写到神游天国部分时,第一句就咏道:“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最初的“凤”似乎只有一个头;《山海经》中称:“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这时“凤”就又多长了八个头。遗憾的是,迄今发现的楚文化中,还没有出现“九头凤”的形象,反是凤的形象十分之多。

又有人说,九头鸟是史载的一种怪鸟,它原有十个头,被狗咬掉一个,断首滴血,沾者遭殃。旧籍载,孔子和学生子夏见过它,“九首”、“九尾”、浑身“逆毛”云云。

有一位原籍武汉的台湾民俗学家朱介凡先生认为,九头鸟的传说,实际上源自于《楚辞》和《山海经》中的一些古老的神话。

凤凰、鹤和九头鸟,都是传说中的神鸟,尤其是凤凰,一直被视为是鸟中之王,吉祥的象征,其色彩斑斑斓的外形和空灵的气质,较为典型地体现出南方文化的空灵、浪漫、阴柔和轻巧等特点。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些神鸟,正好能够比较形象客观地反映出湖北人的某些性格特点来。

九头鸟的出现,最早也是源于楚人的九凤神鸟。出自战国至汉初时楚人之手的《山海经》,是记载九头鸟形象的最早文献。《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这“九头凤”就是九头鸟的最早说法。也可以说九头鸟就起源于《山海经》中的九凤。凤本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九头凤就更加神奇了。《山海经》中不仅有九首之凤,还有九首或九尾之狐、羊、虎等等,而且在讲究阴阳和合的古代中国,九是阳数,寓吉祥神圣意味,所以九头鸟最初并不含妖气。

从魏晋南北朝到明代,从九凤神鸟到九头怪鸟,历史上的记载则或神或怪,或褒或贬,其中有复杂的历史背景。

《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三国典略》:“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后演化为迷信故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鬼车鸟”:“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九首,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能为灾咎。故闻之者必叱犬灭灯,以速其过。”《清诗别裁》六吴嘉纪《我昔三首效袁景文》之三有语意双关的诗句:“夜寒鬼语聚稍稍,细雨久闻九头鸟。”后人说到“九头鸟”,常用的是它的比喻义。《辞源》注:“传说中有九个头的不吉祥的怪鸟。比喻奸佞狡猾的人。”可见,“九头鸟”是传说中的一种不吉祥的妖鸟,常用来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而九头鸟与湖北人联系在一起,则跟明朝宰相张居正有关。以九头鸟象征人事,台湾学者朱介凡先生从历史上举出两例。一是同明代湖北人张居正官居相位有关。这里又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张居正为相时,大权在握,整顿吏治,声誉日增。因此引来了贪官污吏的愤恨,其中就被九大御史前后参奏,但张居正的地位并未动摇,九大御史反为张居正一一整肃,因此当日民间便生出“九个御史斗不过张居正这个湖北佬”,而九个御史又被认为是九头鸟,因此,九头鸟最初乃指九御史,并非湖北人。其二是说张居正在整顿朝政时,保荐了九位御史,这九人都是他的湖北老乡,对贪官污吏严厉制裁,革新政风大有成效,那些受到整顿的贪官污吏,心怀不满,因而咒骂“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由此可以看出,这九头鸟的谣传,原是当日政敌散布出来以攻击张居正的。

这一抨击本身对张居正的历史形象不要紧,居然让湖北人永远打上了“九头鸟”的烙印。

另一说是这句谚语出于清初满人对湖北人的诅恨。据有关史料记载,鄂之圻黄地区,曾据山岩拼死抗清。大局既定后,那些难忘故国的遗民,又拒绝同清廷合作,如有受清廷笼络所利用的,众所共弃;乃使满人为官湖北者,莫不恼恨交加。在无可奈何之下,因荆楚向有九头鸟传说,于是编造了这句谚语。后来武昌辛亥首义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句谚语的活力。因而在台湾出版的《湖北文献》上刊出的诗作,高唱:“武昌一夕鸟飞鸣,满族政权难自保,九头徽号称鄂鸟,鄂人听了不烦恼。”至于在民间,这句九头鸟的俗谚还有另一层意味。介凡先生认为这同武汉作为一个南北水陆交通中心,所形成的外乡人同武汉本地人之间的隔阂有关。凡是交通便利的地方,民众的知识开发较早,在社会生活中竞争较多,在彼此交往中因经验丰富,而多圆滑世故。武汉三镇以外的各省人往往讨厌他们,见而生畏。本来是“天上九头鸟,地下武汉佬”,因武汉二字早期比较生疏,后来就变成湖北佬了。

从这位深谙湖北风土人情的台湾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九头鸟本是从楚人所崇拜的凤凰形象脱胎而来的,在中古时期才染上妖邪色彩进入民俗生活。明代以后,才把它和湖北人联系起来。但它并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含义,有时用以象征湖北人的丰富智慧和对邪恶强暴势力的强有力抗争,有时则用以嘲讽在人际交往中的狡诈。这些含义和用法都是历史形成的。既然如此,我们在今天也就没有必要就九头鸟本身确定一个或正或反的固定解释。随着湖北人地方性格及其历史地位的丰富发展,九头鸟这句俗谚自然也会具有新的含义。

2.被世人误读的“九头鸟”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不知在何时成了湖北人的代名词。但凡一提湖北人,就会想到“九头鸟“,而这个九头鸟似乎也还不是什么“好鸟”,因此,湖北人与九头鸟的名声一块就带有贬意了起来。

除了“九头鸟”的名声欠佳外,加上之前所讲解的顺口溜:“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三个汉川佬,比不上一个沔阳佬。”意思是说黄陂人奸猾,孝感人狡诈,汉川人既奸猾又狡诈,沔阳(现为仙桃市)人比汉川人还要奸猾狡诈。这当然是其他省份的人对上述几个地方的人的蔑视。但说这话时,不管是黄陂人还是孝感人,也不管是汉川人还是仙桃人,都绝不会把这段顺口溜挂在嘴边并引以为荣的。可是,湖北人自己却似乎不那么介意别人说自己是“九头鸟”、称自己为“湖北佬”。有人会想这不是自己往自己头上扣屎盆、自己作践自己吗?在大力倡导诚信精神的文明社会里,你说你是“九头鸟”,人家还敢跟你这个“奸诈狡猾的人”打交道吗?你把你的企业冠名为“九头鸟”,人家还敢跟你这个“奸诈狡猾”的企业做生意吗?凤凰台上的“九头鸟”雕塑,你是要告诉世人——湖北人是“奸诈狡猾的人”吗?

其实不然。湖北人之所以能坦然地接受“九头鸟”这个称谓,无非是把它看作是一个“绰号”而已。就像东北人过去一向被国人称为“东北虎”,这绰号过于刚猛,多少影响了外商投资的果敢度,后来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顺口溜,唱遍了全国,大概再过上一百年,东北人的绰号就要改为“活雷锋”了。

一个人有绰号,说明这个人有特点。一代名相刘墉人称“刘罗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法国是“高卢雄鸡”,英国自称“约翰牛”;什么北京“京油子”,天津“卫嘴子”,湖南“骡子”,江西“老表”,上海“阿拉”,四川“川耗子”……更是数不胜数。有绰号还可能是件好事———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说过:“凡名人都有绰号。”最近,某绰号学专家甚至提出怪论,说绰号与某人、某地、某国受关注的程度成正比。有人看总比没人看好,用流行话来说,这叫比“回头率”,酷!更何况,天上飞的,大概总比地上爬的、水里钻的,泥里拱的要强吧。

前面已说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是其它省份的人蔑视湖北人的一种说法,他们把湖北人比作是古代传说中的妖鸟“九头鸟”,也就是说湖北人是奸诈狡猾的人。

如果说其义是贬,为什么外地人却总想跟这绰号搭点边,脑壳挤破了也不怕呢?过去有过“九个湖北佬,抵不住一个安江佬”的说法,世人都当作笑谈;不久前网上又冒出来“九个湖北佬,比不上一个桐城佬”的说法,当即有桐城人站出来谦虚地表示“不敢比”。真所谓,“偷来的锣鼓打不得。”如果说“九头鸟”是褒,为什么有些湖北佬不能坦坦荡荡承受呢?

看来,“九头鸟”这个绰号不管是好是坏,总是摆不脱、赖不掉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坦然正视,考究一下这绰号究竟有什么含义。

“九头鸟”一般是用来比喻湖北人的聪明、心计多,但这或许只是一个侧面,若再用“猴相”来说湖北人,可能会更完整一些。说也奇怪,湖北人的某些性格特征竟和东北人非常相像,比如豪爽大方、带点粗野、乐善好助。这好比孙猴子,状似处处不饶人,但同时也性直心善。跟湖北人打交道,一如跟东北人,必须有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直爽。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脾气也大,容易毛躁。要是湖北佬突然变成“泼猴”一只时,你只要顺着他的毛摸,就什么事也没了。这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湖北人也像北方人那样,非常讲究面子和关系。只要你给足湖北人面子,他便对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为了你的事丧失原则。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处处跟你过不去,没事找碴。但一如猴子的品性,你只要再跟他喝上一杯,马上就尽释前嫌,所有的不愉快抛之九霄云外。

湖北人是非常看重“关系”的,常言道:“在北京谁的官大就听谁的,在广东是谁有钱就听谁的,在湖北常常是谁的关系好就听谁的。”所以说,和湖北人打交道、做生意,不只是一般人常说的提防九头鸟的权谋心机,还应顺着猴毛的方向捋。跟湖北人成为“梗朋友”(铁杆哥儿们),顺着湖北人的脾气,给足面子,表现出大方、豪爽、仗义的性情。只要给湖北佬这样的印象,建立友谊关系后,就容易得到有力地帮助了。

武汉人通常也都是能说的主,与北京人的“侃”有得一比。武汉方言说起来生动诙谐,富幽默感,但这种方言趣味,外地人较难体会。有句顺口溜说:“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上海人什么国都敢出,广东人什么钱都敢赚,东北人什么架都敢打,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武汉人骂人可是出了名的,最常用的一句是“婊子养的”。湖北人脾气坏,好骂人,形象差。但深究起来,湖北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往往是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识,这其实也是“猴相”的一个特征。对武汉人来说,拐弯抹角地损人,还不如痛痛快快地骂声“婊子养的”。或许是“九头鸟”的声名在外,许多人一开始就对湖北人怀有戒心,总觉得迟早会被他们骗了。当然,做生意谨慎为上,和湖北人打交道,还是需要提防他们“狡黠的机智”,但其实也不用望而却步,因为别忘了,湖北佬还是属猴的!

3.“九头鸟”的精神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写这样道:“中国向有‘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之说,盖湖北人精明强悍,颇有胡椒之辣,犹不够刺激,尚须爆之以油,然后煞瘾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头鸟。”这段话概括了湖北人的性格,可谓十分形象。

头其实是生命与意志力的象征,鸟有九个头,意味着生命力的顽强和意志的坚韧。随着历史的发展,“九头鸟”逐渐演化成头脑灵活、聪明多智、敢于拼搏的代名词。

湖北人的祖先是楚人,楚人最初被中原地带的人视作“蛮夷之人”。然而,“蛮夷”并未使楚人茹毛饮血,反倒是激发了其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图强精神。荆楚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断开拓进取;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充满了求变创新的精神;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则显示了楚人充满韧性的力量。湖北人作为楚人的后裔,继承了先祖的优良品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格。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这大概是码头文化、商业文化和江湖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长江沿线码头众多,在码头上求生活,要求人热情慷慨,不拘小节;汉口自古是商业重镇,在商场搏杀,却又必须小心谨慎,提防陷阱;湖北江湖广布,在水上耕耘,则得山水自然熏陶,性灵真挚。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形成了湖北人极特殊又极富魅力的独特性格。

不知何故,湖北人特别喜欢拿“九头鸟”作文章:“九头鸟”几乎成了江城媒体的一个高频词;武汉的一家服装企业竟以“九头鸟”冠名;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的凤凰台上,一座“九头鸟”雕塑昂然立于其间。“九头鸟”成了湖北人的一张名片。提起“九头鸟”,人们可能记起一个图书品牌,这就是长江文化出版社的“九头鸟”丛书。作为社长的周百义说,我们用“九头鸟”这个形象,不仅因为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具有特别强烈的现代感。正像我们现在欣赏荆楚一带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南阳汉画石刻一样,从那飘逸、夸张的表现技巧中,仿佛能找到现代艺术的源泉。

九头鸟的形象的确比较集中地代表湖北人,一只鸟有九个头,正好反映出湖北文化的多元性和湖北人性格的多面化。湖北本是一个“五方杂处”的省份,东西南北的货物和人物都在这里中转和集散。因此,这里素有广泛吸收、兼容并蓄的特点。

同类推荐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菊与刀

    菊与刀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 the 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
  • 崇尚科学(下)

    崇尚科学(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南康笔记

    南康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修志、南康地理、南康地名考、南康八景及文化思考、南康之民风、南康人口、苏访贤及神祇信仰、南良大族邓氏、唐江传奇卢屋村、谭邦古城、山水深处邹家地等。
热门推荐
  • 国武传承

    国武传承

    功夫在很多人眼里成为了一种表演!不是功夫落后了,而是时代变了,很多功夫的传承也失传了……
  • 网游之灵域传说

    网游之灵域传说

    从军队中进了监狱……从监狱中回到都市……又从都市进入游戏……而游戏里还有系统……诡异的人生!诡异的游戏!还有诡异的作者不知道啥时候会断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妖环游记

    老妖环游记

    我是一只鸟妖,整整活了五千岁,5000年来和西王母相依为命,不离不弃。初时,西王母豹尾虎齿,蓬发戴狌,半人半兽,我四处为她取食;后来西王母修为人形,神姿清发,容颜绝世,我又成为了她的信使。忽有一日,我厌了瑶池的单调生活,带着自己的羽毛做成的笔下凡来“妖眼看世界,凡心写俗人”。
  • 头铁江湖道

    头铁江湖道

    穿越,异世,金手指,系统,江湖乱世流荡,主角赵德柱,
  • 湮灭后记之混沌天

    湮灭后记之混沌天

    本小说为伪系统文,但其实是Meta类小说,很多地方还请各位读者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个可能并非常识之内的故事,可能很长,可能很短,他们都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谁创造的世界,创世主也一同生活在里面,这种情况不知是搞笑还是灵异还是奇幻还是魔幻还是玄幻之类,不管如何,这就是个中二又神奇的故事。大概是这样吧。那么,故事开始了。
  • 霸血枭图

    霸血枭图

    男人流血不流泪,铁铸筋骨不下跪,抬头九霄风云动,脚踏九州山河碎。诗一样的悲歌,酒一样的醉人。且恋最美的人,饮最烈的酒,霸业皇图,枭血河山,且与我重铸九州,鼎立乾坤!
  • 大小姐追星日常

    大小姐追星日常

    我是摘星星的人。听说富家小姐爱上了当红小生:崽发微博了,快评论!崽代言东西了,快买!崽拍电影了,快包场!崽没剧了,我投资!“什么,崽谈恋爱了?”江大小姐不满了跑过去问了,“崽,你什么时候谈恋爱了?”“傻瓜,你看那个人是谁。”总之超有钱的大小姐追星日常(没有原型不要代入)女主男主一起飙戏。“我喜欢你,所以希望你不畏不惧本心如一。”我将一颗星星送到了天端。
  • 重生之腹黑总裁独宠小娇妻

    重生之腹黑总裁独宠小娇妻

    当她知道自己的肚子里有了自己丈夫和自己的爱情结晶时,心喜狂欢的要告诉自己的丈夫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好闺蜜上了床,还被丈夫和闺蜜杀了,重活一世,她发誓一定要报着血海深仇,可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对她说:“女人,我帮你复仇,但你得和我结婚……”
  • 妃自远方来

    妃自远方来

    司轻,一个莫名其妙魂穿到不知名年代的倒霉蛋儿,被迫和亲了一个木头棍子王爷,还得管着他的后院,看着他的小老婆们,可看着看着,怎么看到皇帝的后院去了……选段:封泽悦,你别招惹我,我们就这样互不打扰相安无事便好,如果有一天,你让我爱上了,那就是你的不幸,我不爱你,你姬妾成群也好,子嗣遍地也好,都与我无关。反之,我要你生死由我!爱恨因我!喜怒哀乐都要与我相关,你的身边只能有我,独我一人,王爷,你可还敢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