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4800000014

第14章 美丽的日子(2)

收拾完碗筷,姚虹把阳台上的衣服收进来。卫老太拆一件旧毛衣,让她帮着撑线。姚虹问,姆妈,织毛线啊?卫老太说,给兴国织条围巾。姚虹说,姆妈眼睛不好,还是我来弄吧。卫老太嗯了一声,将绕好的线头给她。姚虹把毛线缠在膝盖上,一边绕,一边看电视。是韩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着看着,卫老太冒出一句,“还是韩国好啊,有规矩,老人说一句话,小辈连个屁都不敢放,哪里像中国,都反过来了。”姚虹忙说:“中国也是一样的。”

卫老太叹了口气,道:“上海有句俗话,叫“若要好,老做小”,我现在就是老做小。小的都爬到老的头上去了。”

卫兴国在一旁看报纸,像是没听见。卫老太讲得激动,呛了一口,顿时咳嗽起来。姚虹放下毛线,到厨房倒了杯茶过来,“姆妈,喝茶。”卫老太接过,瞥见她诚惶诚恐的神情,想,搞得跟童养媳似的,扮猪吃老虎。卫老太又朝儿子看,痴痴懑懑的模样,跟那小女人相比,真是有些马大哈的。卫老太想到这,更觉得不能把钞票交给儿子,交给儿子便是交给那小女人。好也罢了,倘若不好,那是要出事情的。

卫兴国放下报纸,用塑料袋包了一堆竹片上阁楼了——卫老太晓得他又要搞那些花样了,到外面捡些破竹片,编些小篮头、小车、小人什么的。房里堆得到处都是。卫老太不懂儿子怎么会喜欢这些名堂,劝过几次都没用,只得由他去了。说也奇怪,卫兴国对别的事不上心,唯独对这个例外,中了魔似的,一弄就是大半天。卫老太原先还以为有了姚虹,他会收敛些,谁晓得还是老样子。一次卫老太向儿子提起这事,说男人整天搞这些没用的,女人要看不起的。卫兴国笑起来,说,怎么会呢,她很支持的。卫老太倒有些意外了。

“姚虹说了,”卫兴国有些兴奋地告诉母亲,“这是艺术,她老崇拜我的。”

卫老太把“崇拜”这两个字琢磨了半天,觉得这小女人门槛太精,专挑儿子喜欢的话讲。是个厉害角色。卫老太把这层顾虑说给张阿姨听,张阿姨倒是不以为然,“小两口自己开心就好,你想这么多做啥?再说了,她捧着你儿子不好吗?难道你希望他们整天吵架?”

卫老太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现在是还没到手呢,所以捧着顺着,等将来到了手,谁晓得会怎样?”张阿姨听了直笑,“你儿子是人又不是东西,什么叫到手?你啊,想的太多,自己累,人家也跟着累。她要真有这种手段,又何必——”

张阿姨说到这里笑笑,停住了。卫老太晓得她后半句是什么。想想也是,现在这个世道,上海户口也不像过去那么吃香了,全国上下遍地是黄金,哪里挣不到钱了,何况小女人长得也不难看。卫老太想到这里,稍稍放了些心,可又有些不甘。想儿子又哪里差了,要不是幼时那场病落了残疾,现在怕是小孩都读中学了。唉。

一次闲聊时,卫老太问姚虹,上饶是什么样子。她道,就是个小地方,没上海这么多高楼大厦,马路要窄一点,车子也没上海多。卫老太有些惊讶了,说,那里还有车子?姚虹也惊讶了,随即笑道,姆妈,上海人是不是都这样,以为除了上海之外,其它地方都是农村?卫老太给她说得挺不好意思,忙道,不是的不是的。姚虹说,上饶是个地级市,还没有上海一半大,不过绿化挺好的,空气也好,这两年房价涨得很快,市区那块也要一万一平米了。卫老太啧啧道,那不是比上海好?绿化好空气好,房价也便宜。姚虹笑了笑,说,不一样的,总归还是上海好。有外滩,东方明珠,还有金茂大厦,多漂亮啊——哪里也比不上上海。

她说到这里停下来,叹了口气。

“姆妈,‘上饶’和‘上海’只差一个字,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卫老太朝她看,半晌,也叹了口气,道:“其实都一样。上海睡大马路的人也多的是呢。外滩和东方明珠又不能当饭吃。小老百姓过日子,其实都差不多的。”

姚虹动作很快,一天功夫便把围巾织好了。交到卫老太手里。卫老太戴上老花镜,看了一遍,让她去给卫兴国。姚虹说,这是姆妈的心意,姆妈自己给他吧。卫老太说,你给我给不是一样?我给又不会多块肉出来。姚虹便拿去给卫兴国。一会儿,卫兴国戴着围巾出来,兴冲冲地向卫老太打招呼:

“姆妈,围巾老漂亮的,谢谢哦。”

卫老太晓得儿子平常大大冽冽,才不会这么讨喜。必定是姚虹关照的。心里不自禁地暖了一下,嘴上却道,“谢什么,把你养这么大都没说过一声谢谢。一条围巾有啥好谢的!”

卫老太带姚虹去剪头发。姚虹一头长发毛毛糙糙,扎起辫子来像把扫帚,还是那种老式的笤帚,硬梆梆的。卫老太建议她剪成短发,清爽些。理发店的人说姚虹这种脸型,剪个BOBO头倒蛮合适——就是那种厚厚的一刀平。等剪完了,卫老太一看,说,这不就是蘑菇头嘛。理发店的人笑起来,说,阿婆,你老懂经的,BOBO头就是蘑菇头,是改良过的蘑菇头。姚虹照镜子,自己觉得蛮好。理发店的人又说,阿婆,你们家阿姨这么一剪,最起码年轻五岁。

上海人统称保姆为“阿姨”。卫老太听了,忍不住朝姚虹看去,见她抚着刘海在研究,应该是没听见。便问多少钱。回答是四十块。卫老太一边掏钱,一边啧啧道,剪个头可以买三斤大排骨了。那人笑道,我们这里还算便宜的,外面找个什么沙宣专门店,手艺还不见得比我们好呢,几刀下去,十斤大排骨就没了。

回去时经过菜场,卫老太说顺便买点小菜。问姚虹想吃什么。姚虹说,随便。卫老太便开玩笑,说,那就买点大排骨。姚虹也笑,说,好啊。卫老太说,兴国喜欢吃油煎大排,味道好是好,就是胆固醇太高。姚虹说,偶尔吃一顿,没事的。

小贩拿了几块大排,放在秤上,“一斤半多一点,二十块。”卫老太正要拿皮夹,姚虹已抢着付了。“姆妈,我来。”给了小贩二十,又给卫老太二十,“剪头发的钱。”

卫老太一愣,“这是做啥?”

“我自己剪头发,不能让姆妈出钱。”姚虹说着,拿了排骨便走。卫老太在原地怔了一会儿,跟上去,“计较这个干啥,你出钱我出钱不是一样——”姚虹回头笑道:“所以呀,我出钱不也一样?”卫老太要把钱还给她,她让开了,“姆妈你先走吧,我找老乡聊聊天,一会儿就回来。”

姚虹的老乡叫杜琴,三十来岁,在隔壁弄堂做保姆。姚虹空闲的时候,会去找她,两个女人一起说家乡话,聊聊心事。杜琴的东家是个孤老,无儿无女的,脾气很古怪,不好伺候。杜琴常向姚虹倒苦水,说死老头子又怎么了怎么了。姚虹劝她,干得不开心就换个人家,哪里不是赚钱。杜琴很羡慕姚虹,说天上掉馅饼,恰恰就砸中了她。姚虹撇嘴道,什么馅饼,你看卫兴国那满脸麻子,倒像个麻饼。说着忍不住笑。

杜琴说姚虹新剪的发型很不错,“这下真的像上海人了,卫老太要定你了。”

又问,老太婆啥时候给你们办事情?姚虹说,谁晓得,八字还没一撇呢。杜琴道,都好几个月了,还没一撇?姚虹叹道,不是“八”字没一撇,弄不好连我这个“姚”字都没一撇。杜琴忍不住道,老太婆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房子比鸽子笼还小,儿子还是个瘸子,她就这么吊起来卖?姚虹嘿的一声。

回家时,在弄堂口见到卫兴国,在跟面粉摊头的小英聊天,眉飞色舞地。小英两只手上都是面粉,聊到兴头上,就往卫兴国脸上一刮,两道白花花的印子。卫兴国笑得牙龈肉都出来了。姚虹待在角落里,等他走了,才跟着上楼。卫老太看到儿子脸上的印子,问怎么回事。卫兴国说是不小心沾了石灰。姚虹拿毛巾给他擦拭。他说,谢谢哦。姚虹在他脸上抹了一把,幽幽地说,又不在工地上班,怎么沾的石灰?卫兴国道,就是说啊,奇怪了。

第二天,卫兴国又说要去看早场电影。姚虹没答应,说要洗被单。卫兴国道,被单什么时候不能洗?明天再洗吧。姚虹道,天气预报说了,明天是阴天。她故意说得很大声,卫老太听见了,过来说,去吧去吧,今天天气不错。姚虹说,就是因为天气不错,才要洗被单啊。转向卫兴国说,等哪天下雨再去看吧。卫兴国哑然失笑,说,哪有专挑下雨天去看电影的?姚虹不理,拆了被单去阳台了。卫老太本来还想做好人,没想到竟吃了个软钉子,有些胸闷,想这小女人怪得很。问儿子,你们吵架了?卫兴国说,谁吵架了,莫名其妙的。

姚虹洗被单时,想着刚才的情景——是杜琴教她的,说也别太低眉顺眼了,有时候也得稍稍摆些谱,耍些小脾气,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你自己要摆正位置,你是他们家的媳妇,不是保姆。保姆要事事顺着东家,媳妇不用这样。时不时要对男人发发飚,给婆婆点脸色看,这才像是媳妇了——”姚虹听到最后一句,忍不住笑,说,你懂得倒多。

姚虹把卫兴国叫到阳台上,让他帮着绞被单。“我没力气,你帮个忙。”卫兴国一边绞被单,一边问她,“好处费呢?”姚虹朝他白眼,“是你家的被单哎,还要好处费?”

卫兴国说,这条是我姆妈的被单,不是我的。姚虹说,那你问你妈要好处费去。卫兴国嘿的一声,见旁边没人,凑上去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啵!”姚虹忙不迭地躲开,卫兴国一手搂住她的腰,一手在她胸上抓了一把。“下流!”姚虹骂道。

卫兴国笑得贼忒兮兮。姚虹从盆里湿淋淋地捞起一条枕巾,用力一抖,水花溅了他满头满身。趁他睁不开眼时,姚虹抓住他顶上一撮头发,用力一拉。他痛得大叫。与此同时,她凑到他耳边,轻声说了句:

“天气预报说了,明天会下雨。”

(二)

居委会组织市内观光一日游。卫老太早早地便去报了名,一人八十块,包午餐和东方明珠的门票。她问姚虹想不想去——其实也是随口一问,钱都交了,哪有不去的理?姚虹来上海这些日子,除了去南京路逛过一圈,还没怎么出过门。卫老太觉得不妥当。姚虹时常写信回家,猜想亲家那边必然会问——城隍庙去了吗,东方明珠去了吗,金茂大厦去了吗——来了大半年了,统统没去,总归讲不通。现在好了,一次性搞定,虽说是走马观花,但胜在效率高,短短一天功夫,上海滩该去的地方都去了。

八点钟准时集合。在小区门口的空地。卫兴国原先也想去,被卫老太拒绝了,“都是女人家,你一个男人挤在里面算怎么回事。”姚虹说卫兴国,“你要是真想去,我把名额让给你好了。”卫老太道,“他要想去才怪——这些地方啊,只有你们外地人才感兴趣——”卫老太说溜了嘴,瞥见姚虹一副干巴巴的神情,忙掩饰道,“这个,其实好多地方,上海人自己都没去过,现在外地人一个个混得都比上海人好,有钱的都是外地人——”自己讲着都觉得不伦不类。

姚虹晕车,车子开出不久便说想吐。卫老太问司机要了个塑料袋,一会儿,姚虹便把早上吃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又说胃疼。前排两个女人扇着鼻翼,作厌恶状。卫老太本来也嫌姚虹麻烦,可看她们这样,又不免帮着自己人,“晕车呀,有啥大不了的,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又不是神仙。”那两个女人嘴里还“啧啧”作声。卫老太促狭,趁着一个急刹车,把那袋秽物往她们面前一晃,两个女人咿里呀啦的尖叫起来,“做啥啦做啥啦——”卫老太忍着笑,“不好意思哦,刹车实在是太猛——”

午饭是在城隍庙吃小笼。姚虹说吃不下,卫老太硬塞到她碗里,“你吃吃看,这边小笼很正宗的,来一趟城隍庙不吃小笼说不过去——”又倒了些醋在她碟里,“多吃点醋,胃会舒服些。”姚虹勉强吃了两个。卫老太去找领队,说,我们小姚不舒服,吃完饭就不玩了,直接回去了。领队提醒她,不玩门票钱也不退的。卫老太说,我晓得,身体不舒服有什么办法。

两人坐地铁回去。路上,姚虹抱歉道,姆妈,对不起哦,害你也不能玩。卫老太嘿的一声,说,不能玩就不能玩,有啥要紧的。姚虹还是第一次坐地铁,启动时没拉好扶手,被巨大的惯性冲得后退几步,亏得卫老太一把抓住她,“小心点。”姚虹拍拍胸口,不好意思地笑笑。

出站时,姚虹的票找不到了,上下口袋掏了个遍,像长翅膀飞了似的,没影了。卫老太摸出三块钱,又给她补了张票。姚虹跟着卫老太出站,窘得脸都红了。卫老太看在眼里,本来还要嘀咕两句,想想算了。只是告诉她,地铁不像公共汽车,票子一定得好好留着,出站还要查票呢。姚虹说,就跟坐火车差不多。卫老太说,可不是,地铁说到底也是火车,在地下开的火车。

回到家,卫老太让姚虹在床上躺着,烧了水,给她冲了个热水袋。又下了碗面条,热气腾腾地端过去,“怕你胃吃不消,也不敢放浇头——多少吃一点。”姚虹心里一暖,说声“谢谢姆妈”,接过。卫老太在床边坐下来,问她,胃是偶尔疼呢,还是一直不好?姚虹回答,冷天容易疼,或者吃了辣的也会疼。卫老太又问,到医院查过没有?她说,没有。卫老太说,那不行,要查一查。胃病这东西,可大可小的。

卫老太也是雷厉风行,第二天便拉着姚虹去医院做了个胃镜。结果是胃里幽门螺杆菌超标,还有轻微的十二指肠炎。医生说,幽门螺杆菌会传染,中国人不实行分餐制,很容易得这个病,没啥大事,不过还是要吃药。配了三种药,连吃半个月。

晚饭时,卫老太在每个菜盘里都放了把勺子,“我们也来学外国人,先用公勺把菜舀到自己碗里,再吃。”卫兴国嫌麻烦,照样拿筷子挟菜。半空中被卫老太的筷子拦下了,两只筷子短兵相接。“说了用公勺,”卫老太强调道,“现在不像过去,要讲究些。对大家都好。”

姚虹在一旁不吭声。拿公勺舀了些青菜,就着把整碗饭都吃了。心想,卫老太是怕她传染给她母子俩呢。姚虹读书不多,听医生说幽门螺杆菌超标,一颗心便沉了下去,想胃里有细菌,那还了得。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洗完碗出来,见卫老太在小声跟卫兴国讲话。卫兴国抬头朝她看了一眼。姚虹猜想必定是说自己。

果然,一会儿,卫老太先洗脚睡觉了,只剩下她和卫兴国两人。卫兴国照例又往她身边蹭,上下其手——只是却不与她亲嘴。姚虹心里哼了一声,把他推开,说,我累了,要睡觉。卫兴国说,才几点啊,你又不是老太婆。姚虹没好气地说,我不是老太婆,难道还是青春少女?卫兴国嘿的一声,拿白天编的小玩意儿给她看——是辆小轿车,用极细的竹片编成,染上颜色,车尾上居然还有个“奔驰”的标志,十分逼真。姚虹原不想睬他的,见了也忍不住拿过来看,“啧啧,手倒是巧——”

卫兴国得意地说:“那当然,你老公嘛。”

姚虹鼻里出气,哼道:“老公?算了吧,我可高攀不上。”卫兴国道:“不是你老公,难道是别人老公?”姚虹道:“早早晚晚的事。”卫兴国讪笑着,又去搭她的肩膊。她皱眉,往旁边躲。他又去搭。来来回回好几趟,卫兴国说她,“怎么跟泥鳅似的,滑不溜手——”

卫老太其实没有睡着,躺在床上,外面两人的说话声都落在她耳里。她一听姚虹的口气,便晓得这人多心了。又不是什么大病,她再老糊涂,也不会计较这个。卫老太打个呵欠,忽听卫兴国“啊”的一声,似是吃痛,嘴里咝着气,直嚷“手断了断了——”又听姚虹压低了声音说“看你还敢不敢——”跟着,脚步声也有些纷乱了。应该是一个追一个逃。扶梯吱嗄吱嗄直响。一会儿,又嘻嘻哈哈的笑。卫老太晓得两人在耍花枪呢,想,男人天生都是贱骨头,给小女人这么打打骂骂,服贴的不得了。

同类推荐
  • 剩女宝贝

    剩女宝贝

    这一天,是公元2008年9月22日,农历秋分。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天空湛蓝,空气中四处漫溢着淡淡的薄荷味的秋凉和幽幽的果木甜香,走在街上的人们大多表情喜悦,只有少数同我一样内心敏感的人才能感受得到空气中还混杂着一种特别的物质——忧伤,那是淡淡的秋之忧伤。
  • 画皮

    画皮

    本书以《聊斋志异》的故事为范本,选取其中部分文字片段作为引子,通过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以及对《聊斋志异》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蒲松龄本人的研究,赋予它们以鲜明集中的主题,形成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小说。
  •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2(最新修订版)

    继441女生自杀事件之后,阴森诡异的南江医学院,恐阵事件再次卷起!一个陌生的号码,一部盈手可握的手机,一阵随时传来的索命铃声,到底谁在散摇凶咒?厄运降临,为了拯救妹妹,神秘女生苏雅步上了危机重重的生死之旅。一个个染满鲜血的祭礼,一幕幕梦魇般的悲剧,它的背后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死亡怨气,种种嫉妒和贪婪的秘密徐徐地显露出来……
  •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讲述了:施托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是同时代人,也同为举世公认的擅长写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大师。《茵梦湖》是作者的名篇,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托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但他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茵梦湖》采撷了作者三则抒情中篇小说,其中除名篇《茵梦湖》外,《木偶戏子保罗》和《林苑一隅》都富有独特韵味,它们均为作者的代表作,我们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它们也定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 我和我的贼奶奶

    我和我的贼奶奶

    我是个孤儿。奶奶是贼,不着调;爹是土匪,不着家。时逢战乱,先干鬼子,后打国民党。于是,我们仨在炮火硝烟中上演了一幕诡谲惊险的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我和诸葛大力在学院

    我和诸葛大力在学院

    杨无殇和诸葛大力考上了卡塞尔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佳偶天成:席少追妻攻略

    佳偶天成:席少追妻攻略

    七年前,齐丛笑正准备吐露芳心时,席锋却“人间蒸发”。七年后,席锋意外地出现在她的面前,齐丛笑如鲠在喉。原来,席锋正是自己的VIP客户!并且要把喜欢了七年的男人,拱手让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神建筑商

    超神建筑商

    意外得到【超级外星建筑系统】,许洛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壁索道、山顶滑梯、深海隧道、空中餐厅、峡谷通道、火山观景台……最急的活,最难的项目,最危险的施工,最不可思议的建筑!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赚钱,那是必须的!牛逼,那是必然的!带着一帮形形色色,能力彪悍的外星工人,许洛的目标,是朝全球最顶级的建筑商迈进!欢迎加入建筑爱好者群:314697613(有搞预算、装潢、建筑、审计的专业人士哦)
  • 三国城建师

    三国城建师

    建最强的城,喝最烈的酒,招最牛的将,揽最美的妞,墨羽凭一己之力,重启墨家王朝!
  • 花开初夏

    花开初夏

    花初夏,夏东凯和江诀三个人爱与愁,明明是三个很要好的朋友,却只能在爱的边缘苦苦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个人,花初夏叫着哥哥心里却想把哥哥当作爱人,夏冬凯叫着初夏却想把初夏当作爱人,江诀看着两人爱的痛苦心里便想成全却在一场意外里与初夏结婚,三人的爱恋与忧愁结局会是什么?是摒弃前嫌还是虎斗到永远。。。。
  • 云与芸

    云与芸

    黑与白,彩色拼接都是生活的颜色,我们走过别人的生活,别人也走过我们的生活,云卷云舒,来来往往,痛与爱的记忆相互织着,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那一袭白色,那一抹笑留在心里经久不散,踌躇时,闲散时,落魄低落时,满满遗憾
  • 修行自在天

    修行自在天

    “我原来真的是个普通学生。”游昊满脸无奈,都快向背后跟踪的一群人跪下了,“难道我小名威震天,大名龙傲天,十五岁中考成绩全市无敌,当今为感受大道红尘炼体,都要告诉你们吗?”身后一片推金山,倒玉柱:“日天大人在上,我等无意冒犯,只是好奇……”“好奇我为何天地无敌?”游昊问道。“好奇大人您的一张脸扛过连城墙都能湮灭的天罚。”“好奇大人您凭着这张脸如何招来雷劫、”“好奇大人您的这张脸是否早已进化为传说中的道器御之极。”
  • 盛世寻仙

    盛世寻仙

    故老相传,山中有隐居避世的高人,天上有俯瞰众生的群仙。如今科技推动着时代的脚步,喧嚣向前。可是,御剑乘风的仙人在哪里?神魔乱舞的时代难道已经过去?不!人类社会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其实隐藏着无数凡人毫无察觉的参与者!-----世人都晓神仙好。神仙在哪,谁知晓?五湖四海去寻仙……与仙为邻?净瞎跑!
  • 机器人生物

    机器人生物

    我是一个机器人,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那么我是怎么变成机器人?又何去何从?
  • 最纯的晨光遇见你

    最纯的晨光遇见你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他们的青春,但终抵不过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