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4300000047

第47章 婚姻问题

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婚姻,它同儿童无关,而仅仅是作为男女之间的一种关系。当然,婚姻不同于其他性关系,因为婚姻乃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大多数社会中,婚姻也是一种宗教制度,但婚姻的法律方面是主要的。这种法律制度体现着一种习惯,它不仅存在于原始人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猿和其他各种动物之中。动物实际上也从事婚姻的行为,而且无论在哪里,对于哺养新生动物来说,也需要雄性动物的合作。一般说来,动物中的婚姻是一雌一雄的,而且按照有些权威人士的说法,在类人猿中更是这种情况。因为雄性类人猿一旦同某个雌性类人猿结婚之后,就失去了对任何其他雌性类人猿的吸引力;同样,雌性的类人猿一旦同某个雄性类人猿结婚之后,也就失去了对任何其他雄性类人猿的吸引力。在类人猿中间,虽然没有宗教的帮助,也不知道犯罪,但本能足以产生道德。有些证据说明,在最低等野蛮人类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据说在南非布西门族中就存在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而且据我所知,塔斯马尼亚人就是必定忠于他们的妻子的。即使在有文化的人类中,有时也能发现隐隐约约一夫一妻制本能的痕迹。考虑到习惯对于行为的影响,人们也许感到惊奇的是,一夫一妻制对于本能的约束并不比本能本身强。不过,作为人类理智的特点的一个例证,从那里可以同样迸发出他们的罪恶性和智慧。

看来也许最早打破原始人类一夫一妻制的是经济动机的介入。这种动机影响着性的行为,它是十分不幸的。因为它以奴隶或买卖关系取代了以本能为根据的关系。在早先的农业和畜牧业社会中,妻子和孩子都成为男人的经济财产。妻子替男人工作,孩子长到五六岁之后也开始从事田里或看守牛羊的工作。这样一来,那些最有能力的人就以尽可能的占有更多的妻子为目的。一夫多妻很少能够成为一个社会的普遍的事情,因为一般说来女性并不是大量超额的,因此一夫多妻只是头人和富人的特权。许多妻子和孩子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财产,因此,也就是提高了所有者原先的特殊地位。这样,作为一个妻子的主要作用就变成一种获利的工具,就如同驯养的动物一样,而她的性作用就成为次要的了。在文明这个发展阶段中,一般说来男人同他的妻子离婚是很容易的,虽然他必须为此退还女方的嫁妆。但是,一般说来女方要想摆脱她的丈夫却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半开化的社会对于通奸的态度是同这种观点一致的。在最低等的文明阶段,通奸有时是被允许的。据说萨摩亚岛人外出旅行时,十分希望他们的妻子在他们不在的时候,想法安慰自己。但是,在稍高文明发展阶段中,妇女通奸就要被处死或尽可能地给予很严重的惩罚。在我年轻时,人们都知道苏格兰探险家,曾到尼日尔河探险的蒙哥·帕克谈到过关于非洲苏丹西部黑人部落卫士孟巴·诚巴的事,但我感到痛心的是,最近我发现有教养的美国人却把孟巴·诚巴说成是刚果的一个神。实际上,他既不是神,也同刚果无关。他是上尼日尔河的人捏造的虚构的魔鬼,用来恐吓犯了罪的妇女。蒙哥·帕克这样说必然暗示出伏尔泰关于宗教起源的观点,而这种观点遭到现代人类学者谨慎地压制,因为他们不能忍受有理性的卑鄙举动去干涉野蛮人的行为。一个同别人的妻子发生性交的人当然是犯下罪的,但一个同未婚女子发生性交的人不会招致任何罪,只是他降低了这位未婚女子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

由于基督教的出现,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从此,宗教在婚姻中的成分逐渐增加了,而且对于违背婚姻法律的惩罚其根据是戒律,而不是财产。对于同别人妻子发生性交,那个人固然是犯罪,而婚姻之外任何性交的发生也都是对上帝的犯罪,而且按照教会看法,这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由于同样的理由,以前允许男人可轻易休妻的权利,现在已成为不可能的事了。婚姻成了一种圣礼,因此是终生的了。

这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是得还是失?这很难说。在贫苦的农民中间,结了婚的女人生活始终是很苦的,而且大体说来,没有文化的农民生活是最苦的。在最野蛮的民族中,女人到了25岁就衰老了,别想保持这个年龄应有的姿色。把女人当做一种家畜的观点,对于男人来说无疑是很高兴的事,但对于女人来说,这意味着劳苦和辛酸的生活。基督教虽然在某些方面使妇女的地位下降,特别是在富人阶级中是这样,但它至少还承认在神学上妇女同男人是平等的,而且否认她们是男人的绝对的财产。一个结了婚的女人虽然没有权利抛开她的丈夫去和别的男人生活,但她却能为了宗教生活而抛开她的丈夫。大体说来,在大多数人中基督教的观点,比基督教以前的观点更容易使妇女提到更高的地位。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世界,并反躬自问,造成幸福和不幸的婚姻一般说来是什么条件时,我们会得出一种多少有点奇怪的结论:那就是越是有文化的人,似乎越不能同他的伴侣享有偕老的幸福。爱尔兰的农民虽然直到现在婚姻还由父母包办,但大体上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而且夫妇生活是贞节的。一般说来,婚姻在那些彼此之间差别较小的民族中是最容易的。如果男人与男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均差别甚小,那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后悔同这个人结婚而没有同别的人结婚。但是,如果人们的兴趣、职业、爱好都各种各样,那么就会要求其伴侣是情投意合,而且当他们发现已得到的比可以得到的要少时,就会产生不满足的感觉。教会仅从性的观点看待婚姻,它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伴侣同那个伴侣不一样,因此,它虽然主张婚姻是不能解除的,却认识不到,这种婚姻中常常包含着的痛苦。

造成幸福婚姻的另一个条件是没有其他女人插足,和减少男人同其他有风度女人接触的社交机会。如果除了自己的妻子,不可能同其他女人有性的关系,那么大多数人也就完全满足于这种状态,对于做妻子的来说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如果她们并不想从婚姻中得到更多的幸福的话。这就是说,如果夫妇双方都不想从婚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那么婚姻大概可以说成是幸福的。

同样,社会习俗的固定性也可以避免所谓不幸的婚姻。如果我们承认婚约是最终的和不可改变的,那就没有什么刺激能引起我们的幻想去迷失于婚姻之外,以为可以得到更心醉神迷的幸福。在这种思想状况下,为了获得家庭的和睦,无论丈夫或妻子都只需要保持正派行为的标准就行了,不论这种标准是什么。

在现代有教养的人们中间,这些造成所谓幸福婚姻的条件都不存在,因此,人们发现经过最初几年之后而仍然幸福的婚姻并不多见。其中虽然有些婚姻之所以不幸是同文化有关。如果男人和女人具有更高的文化教养,那么还有些不幸的婚姻是可以避免的。现在让我们先讨论后一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中最重要的是坏的性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在富人中比在贫苦农民中更普遍。农民的孩子在小时就习惯于生活中这种事,他们不但在人类中,而且在动物中都可以观察到这种事。因此,他们对此既不会无知又不会过于严正。相反地,那些娇生惯养的富人家孩子却被禁锢在性的知识之外,而且即使是最现代的父母,他们虽然能给孩子以书本知识,却不能给孩子以一种农民孩子从小就能熟知的实际知识。基督教教义的胜利就在于,当男女双方结婚时,任何一方都不预先具有性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中,大多数的结果是不幸的。人类中性的行为不是出于本能,所以没有经验的新娘和新郎,也许对此十分无知,因而也就会因为含羞和不愉快而感到难为情。如果说只有女人是天真的,而男人从娼妓那里已经有了知识,这还差不多。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婚后也需要一种求欢之情,而许多出身名门的女子不知道,如果婚后她们仍然保持拘谨和肉体的冷淡,这于她们的婚姻是有害的。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较好的性教育来加以纠正,而且事实上对现在这一代青年的性教育,比起对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要好得多。在女人中经常有一种普遍的看法,那就是她们在道德上要比男人高尚,因为女人在性关系中快感要比较少些。这种态度使得夫妇之间不可能保持真诚的伴侣关系。当然这是完全不应当的,因为性交中得不到快乐,不是道德的,这完全是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点造成的,正像不能从食物中获得快感一样,这在100年前对于高尚女子也是这样要求的。

但是,造成不幸婚姻的其他现代原因并不容易铲除。我认为在那些未开化的人中,无论男女,一般说来在本能上是一夫多妻的。他们可能深深地爱着一个人,而且在若干年中专一于此人,但迟早这种性的关系要失去它敏锐的热情的。随后,他们就会在别处再寻找恢复这种以往的快感的颤栗。当然,也可能为了道德而控制这种冲动,但又难以阻止它的出现。随着女子自由的增长,夫妇间不忠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机会。这种机会造成了邪念,这种邪念造成了欲望,而这种欲望如果没有宗教上的顾忌就造成了行动。

妇女的解放,在许多方面使得婚姻成为一件更困难的事。从前妻子是使自己适应丈夫,现在,根据妇女对于个人事业的权力,许多做妻子的就不愿意使自己过分地适应她们的丈夫了,而那些仍留恋原先男性统治的传统观念的人却又想不通为什么他们应该去适应。这种忧虑的产生特别同不忠有关。在过去,丈夫的偶然不忠,一般情况下他的妻子并不知道。如果妻子知道了,他就招认犯了罪并使妻子相信他是一个悔过的人。另一方面,妻子通常是贞节的。如果妻子不贞节,而且她的丈夫知道了,那么婚姻就会破裂。现代的许多婚姻中,虽然不要求相互间的忠实,但妒忌的本能仍然残存,并常常破坏任何持久的密切关系,尽管夫妇间并无公开的争执。

现代婚姻中还有另外一种困难,这种困难是那些最能意识到爱的价值的人特别能感觉到的。只要爱是自由的和自然的,它必然兴隆茂盛,而如果爱是一种责任,那它只能凋谢枯萎。因为如果说你的责任是爱某某人,这使你恨他(她)。把爱同法律保证结合在一起的婚姻一定造成两头空。雪莱说:

我从没有和那伟大的教派发生过关系,

它的教养是无论谁只能从人群中选择一女或一友,

不论其他的人是多么聪明和美丽,

我们都应从惨淡的记忆中把她们忘记。

这就是现代的道德律,

这就是那些可怜的疲倦的奴隶,

踯躅着的陈腐之路。

他们走向坟墓似的家庭,

这家庭是建立在这世界的大道之上,

带了个被束缚的朋友,如同一个妒忌的仇敌,

走上那漫漫的旅途,

又是遥远,又是凄迷。

无可怀疑,如果因为婚姻而拒绝所有来自其他方面的爱,这是泯灭我们的感受性、同情心和有价值的人类交际的机会。从理想主义观点来看,这就是亵渎本质上是可向往的事物,而且像各种约束性的道德一样,它势必助长人们对整个人生的警戒观点,这种观点就是指:总是在寻找机会去禁止某些事。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婚姻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而且如果不使它有碍幸福,那就必须想出某种新的方法。有一种解决方法人们常常提出,这就是可以轻易离婚。当然,我同大家的主张一样,即离婚应当比英国法律所允许的享有更多的理由,但我并不认为轻易离婚是解决婚姻痛苦的方法。没有孩子的婚姻,离婚可能常常是一种正确的解决办法,但如果有了孩子,那么巩固婚姻关系,在我看来,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果婚后生了孩子,而且夫妇双方对他们婚姻关系的态度是合乎理性的和高尚的,那么我们就应希望这种婚姻是终身的,但这并不排除其他关系。如果刚结婚时感情热烈,而且后来也有了夫妇双方所希望的孩子,那么这种婚姻就应在夫妇之间产生一种深切的关系,以致使他们感觉到在他们的伴侣的生活中有着某种极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即使在性欲衰退后,即使夫妇一方或双方感觉到他们的性欲是为了第三者,情况也仍然如此。这种婚姻的完美由于妒忌而受到妨碍,然而妒忌虽是一种本能的感情,如果认识到它是不好的,而且也认识到它不是表达一种正当的道德义愤,它是能够加以控制的。一种经历了多年考验,而且又有许多深切感受的伴侣生活是有其丰富的内容的,恋爱初期虽然可能极为愉快,却不可能具有这种内容。无论谁只要理解这种价值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造成的,他就不会为了寻求新的爱而轻易地抛弃这样的伴侣生活。

所以,对于有教育的人来说,获得美满婚姻是可能的,但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下列一些条件:这就是双方必须要有完全平等的感情;必须不干涉双方的自由;必须保持双方身体上和精神上最完美的亲密友谊;对于价值标准必须有相近的观点。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我相信婚姻就是俩人中间最美好和最重要的关系。如果说以前不常有这种情况,那主要是由于双方都把自己看做是对方的警察。如果婚姻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状况,那么夫妇双方都应认识到,无论法律怎么说,在他们的私人生活中,他们都必须是自由的。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沉思录(1)

    沉思录(1)

    在将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可·奥勒留、的皇帝,在鞍马劳顿之中写成了一部《沉思录》,可以说是个人对人生思考的最好注解。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思考,都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像马可·奥勒留那样写一本思考人生的书——这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走一条捷径,那就是吸取先哲的智慧,从而达到引领自己人生的目的。为了方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我们在这本书中采用了《沉思录》中自己对自己谈话的形式,同时,为了表达对马可·奥勒留的敬仰,我们将本书命名为《沉思录》。
  • 原则:极简孟子

    原则:极简孟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孟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孟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孟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十大章,以“什么样的人生值得过?”开篇,从做人原则、学习方法、理性奋斗、得意戒骄、失意坚守、管理格局、社交态度、家庭责任八大方面切入,以“实现弘扬义理的高尚人生”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10条《孟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会腹语》《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作者将现代性设想为一场肇始于西欧的冒险和一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在西方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价值标准被输入的所有地方不断重演的巨大闹剧。在全球性的媒体-虚拟-网络垄断或说霸权之下,人的存在显然只能以自身的消亡为代价。他只有以自身在技术层面的消失和融入数字技术的秩序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为当代中国展示了全新的生活场景和伦理视野,同时导致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挑战、新困惑:面对数不清的“陌生人”,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伦理经验与其交往?以往的伦理规范和处事准则能否被简单移植到“陌生人”身上?在喧闹的现代都市,陌生的居民之间如何和睦相处?以往人们对“陌生人”的道德想象,能否作为直面“陌生人”时的道德推理机制?如何解决“人情味”与“公德心”之间的内在冲突?……本书围绕“陌生人社会”所生发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从思辨和经验两个层面做出了有益思考和尝试性回答,对解决“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困境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四月的可遇不可求

    四月的可遇不可求

    季四月,所谓不堪一击傻白甜;徐林易,所谓啥啥不行小白脸;“我从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只要我能活下去——卑微就卑微吧,我知道就好”表面傻白甜实则心狠手黑美丽季四月×看似小白脸但是多重马甲大佬徐林易……别爱我,我傻白甜。我就喜欢傻白甜。
  • 帝女谋颜色

    帝女谋颜色

    萧卿云做梦都没有想到,她不就是错过考试,上错车嘛!怎么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个奶娃娃?帝王之家,她也想云淡清风,一生与帅气小哥哥相伴,还有无数的亲哥,表哥争着宠不急!没错,这就是一个现代女孩在帝王之家混吃混喝的欢脱故事!——帝女谋颜色悄悄告诉你们,你们是猜不中结尾的!
  • 阿嵯耶恋人

    阿嵯耶恋人

    大理我的最爱,为这座城,为爱美爱真情的恋人,也不辜旅途泪倾城(绕口溜),便写了这部废柴小说。显然,不能按看上去那“盗墓+爱情”的俗套开头来落笔续腰身,是爽文就想来胸来臀来通篇脏话,却不符文明建设,那么......就让穿越的外星人,让天外飞仙和帮派,给我们庸俗但不平凡的生活找补些乐子吧。理想千岁千千岁!娱乐万岁万岁万万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哥1

    你是我的哥1

    从小丧父的可小如,在和妈妈、小哥一起相依为命度过了四年时光后,有不得不接纳了两个家庭新成员:继父和继父带来的儿子——一个比她大几岁的男生鲁奇。。。。。。
  • 傅雷散文集

    傅雷散文集

    本书是傅雷的散文精选集,收录傅雷各时期散文代表作。傅雷不仅以译作闻名,更有许多散文传世。有《梦中》《回忆的一幕》《读剧随感》等沉静蕴藉的哲思评论作品,更有《离愁别梦》《怀以仁》等饱含赤子之情的佳作。通过此书可以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到时代风貌。傅雷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傅氏学养精深,于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尤具专长,而常为其翻译盛名所掩。特别重要的,是他的立身处世,耿介正直,劲节清操,一丝不苟,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堪称典范。
  • 绝色江小喵

    绝色江小喵

    江小喵你,你给我站住,看我不打死你。老头你别追了,不就是把你的"千年冰蚕丝"给弄断了吗,你们怎么还追着我跑。老头我不陪你玩了,我先走一步。江小喵你给我回来……
  • 肥婆小宫女

    肥婆小宫女

    一个没有武功、品德‘纯良’的女子,竟然被江湖上的人誉为天下第一纯良兼低调的‘绵羊宫女’,理由是:宫女太监被她怂恿的罢工要加薪…给银子滴,去皇上耳边吹吹风…没银子滴,运用洋洋的话说,哪凉快哪呆去。污蔑啊污蔑!她能申诉不?不能。好吧,偶是纯良滴小宫女,因为是小宫女,胆是很小滴。
  • 腹黑男神请躺好

    腹黑男神请躺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露露望着水发愁。“伊人,你在想哪个伊人?”邪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不是”白露露后背直发凉。男人将其扛走,只留下白露露的惨叫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