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5800000018

第18章 天子的反击,曹操被吓得魂飞魄散(2)

魂飞魄散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满朝文武谁也不会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曹操给他们的印象素来是专权跋扈犹如猛虎,可今天的表现简直像只绵羊。荆州别驾刘先奉刘表之命来到许都,一来是朝觐天子,二来也为和解交兵之事。

哪知刘先代刘表献过表章之后,便开始历数曹操之过。什么假借圣命攻害诸侯,无故兴兵侵犯荆州,把此次南阳之役的责任完全推给曹操,而且公然称南阳郡本来就是荆州之地,理应由刘表管辖。别驾不过是州刺史手下佐官,若无特殊原因根本无权上殿,这位刘大别驾非但见了天子,还敢当殿谤击当朝宰辅,满朝文武都瞧得目瞪口呆,皆以为曹操定会取此人性命。哪知他竟手捧笏板一言不发,不论刘先说什么都忍气吞声,甚至答应了放弃南阳的要求。

刘先这番咄咄逼人的举动莫说曹操一党,就是素不相干的大臣都有些看不下去。玉堂殿本是庄严之地,诸臣却忍不住交头接耳,有人见他抨击曹操暗暗称快,有人视此事为朝廷的奇耻大辱,倒也有人为曹操愤愤不平。光禄勋郗虑乃是兖州山阳人士,素与曹操一党亲善,见此光景出班插言:“方才刘别驾所言皆属虚妄,南阳一郡虽在荆州,然更属天子,难道刘荆州如此抢占朝廷之地非是悖逆吗?”

刘先在荆州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见识非比寻常。他早把南阳之战的始末揣摩了个八九不离十,料定曹操急于回军北上,在这个紧要关头提出再苛刻的条件,曹操也是非妥协不可的,趁着这机会得痛快就痛快,故而才敢当殿大言不惭,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郗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无法争辩的理由,虽说曹操专擅朝政,但只要把天子抬出来做幌子,一切理由都会不攻自破。饶是刘先脑子快,略一思索强辩道:“昔日刘使君单骑赴任,有定宗贼、逐袁术之功,故而西京之时朝廷加封其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有假节之权,既有假节之权便能节制一州。下官若没记错曹公亦有假节之权,节制的恐怕还不止一州吧?”

曹操虽然面无表情,但心里早已火冒三丈了,只是迫于形势不能发作罢了。这会儿郗虑出来辩驳,他也是暗暗希望能给刘先点儿颜色瞧瞧,哪知人家却给自己丢了过来,他实在是按捺不住了,冷笑道:“不错,本官确是身兼兖州牧之职。不过国家大事唯祀与戎,刘使君在荆州私自郊天,恐怕这就不在假节之权了吧?”

臣子郊天是为僭越,曹操以为这句话能把刘先压制住,哪知人家依旧有词:“刘荆州汉室肺腑,处牧伯之位,而遭王道未平,群凶塞路,抱玉帛而无所供奉,修章表而不获达御,是以郊天祀地,昭告赤诚!”

刘先这句“王道未平,群凶塞路,抱玉帛而无所供奉,修章表而不获达御”分明是指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阻塞王道悖逆天下。群臣闻听此言马上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睛都偷偷地瞄向曹操。大殿上霎时一片寂静,连殿外刻漏滴水的声音都能听到。曹操手捧笏板一动不动,二目中已渐渐显出杀意,咬着牙一字一顿道:“刘别驾所言‘群凶’为谁?”

“举目皆是!”刘先也不知是恐惧还是满不在乎,就是不肯抬眼正视曹操。

“举目皆是?”曹操终于站起身来,出班一步道,“本官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谁敢不服?刘别驾把群凶列举出来,我愿替天子剪除国贼。”说这话时他左手执笏,右手已紧紧攥住剑柄——宫殿之上本不能携带兵刃,但曹操凭迁都之功,已获剑履上殿之权。但若是在御驾面前行凶,那他一手炮制出来的尊王礼制就荡然无存了。

刘先蓦然转过脸,对着曹操一揖:“汉道陵迟群生憔悴,无忠义之士翼戴天子绥宁海内,使万邦归德。岂不闻恃兵则民残,民残则众叛?当此时节不能使百姓安民守业,反而穷兵黩武,只怕蚩尤①、智伯②之事又要复见于今啦!”众人听他竟拿战败身死的蚩尤、智伯比曹操,都吓得真魂出窍,全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连瞄都不敢再瞄曹操一眼。

哪知隔了半晌,曹操竟慢慢松开了佩剑,狰狞的面孔挤出一缕微笑:“好……好……老夫就依刘别驾之言,安民守业不动干戈。也请您转告刘荆州,请他也不要再行无益之事,咱们就此罢兵吧。”

“诺。”刘先深施一礼——他心里也打鼓,面对曹操这样的人物,即便嘴上再硬,心中又岂能不惧?

荀彧在一旁看着,手里都攥出汗来了,见事态有惊无险赶紧出班跪倒:“臣奏请天子,刘别驾乃是外臣,今供奉朝觐之事已毕,可令其退至馆驿,改日再加封赏。”

皇帝刘协不过是个傀儡,荀彧之言岂有不依之理?但还未及开言,曹操忽然厉声打断:“令君所言差矣!刘先千里迢迢来至京师,不辞劳苦觐见天子,此忠义之举何待来日再赏?不妨现在就赐刘先为武陵太守。”武陵郡亦属荆州界内,别驾晋为太守,这已是很大的升迁。

刘协细若游丝般轻叹一声,摆摆手:“就依曹公之言吧。”

“谢陛下。”刘先跪倒谢恩,“臣愿陛下万岁永康!”起身又朝曹操拱了拱手,“也多谢曹公。”这才整理衣冠慢慢退至殿外,心中暗自思量——我凭停战之事顶撞曹贼,他非但不怒反升我官职,这厮有刚有柔倒是条好汉,刘景升论才论智都比之不及,只怕荆襄之地终要落入这厮之手啊……

殿上文武眼瞅着刘先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下了玉阶,提了良久的心才渐渐放松,半晌无人再发一言。荀彧考虑到曹操违例召集朝会,若冷了场甚是不妥,便出班再奏:“臣禀奏陛下,青州刺史臧霸前有捷报递来,北海、东莱等郡已被王师克复,还请诸位大人商议,该以何人权领两郡政务。”

刘协挥了挥手,面无表情道:“那就议一议吧。”

其实谁都知道议了也是白议,最终拍板的还是曹操,这不过象征性地走走程序。司徒赵温手捋白髯笑道:“青州新近克复,当选德高望重之人为郡将。光禄勋郗鸿豫乃郑康成之门生,在北海为人敬仰又颇受曹公青睐,不妨任他为郡守矫枉一时。”赵温是出了名的圆滑,搬出郗虑这个人选,既不失朝廷的威严又不伤曹操的面子。郗虑就坐在赵温下首,听他举荐自己,虽明知必不能如愿倒也觉得有面子。

哪知此言未落,对面的少府孔融就驳斥道:“赵公所言差矣,统辖一郡文修武备,非郗鸿豫所长也。”他也真拉得下脸来,当着人家的面如此批驳,非但得罪了郗虑,弄得赵温也下不来台。

满朝文武皆知郗虑亲善曹操,孔融如此不留情面哪个敢再议下去。正在此时天子却不冷不热发了话:“统辖一郡非其所长,那鸿豫何所优长呢?”话语间竟有一丝幸灾乐祸的口气。

孔融回道:“以臣下观之,郗鸿豫可与适道,然未可与权。”所谓“可与适道”就是说郗虑和光同尘随波逐流,除了攀附曹操没有什么真实才干。

那郗虑也是郑玄门下高足,口舌之利不输孔融,岂容他这般奚落?立刻高举笏板反唇相讥:“臣下才力不逮,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然孔文举昔任北海相,政散民流兵败城失,其权安在也?”汉廷朝臣最讲求礼仪,孔融说长论短已是忌讳,他这般冷嘲热讽更过分,殿上之人无不尴尬。唯有曹操心下称快,他早就对孔融不满了,郗虑这番驳斥也算帮他出口恶气。不过他只是暗暗冷笑,不想却有人忽然放声大笑——不是别人,是御座上的天子。

刘协左瞅瞅右看看,见这两个九卿大员犹如斗鸡,心里已凉到了冰点——好啊,真好!就是这么一群无能的臣子,国难当头权臣擅政,非但不能同心协力拥护朕,还互相诟病内斗不休。就凭你们这帮不成器的臣子,我大汉社稷焉能不亡?曹操老儿焉能不夺朕的江山……想至此不由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哈哈……”那悲凉的惨笑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荀彧心下越发忐忑,赶紧奏道:“朝会诸事已议,请陛下散朝吧。”

刘协兀自狂笑,不知不觉间已有两滴泪珠潸然滚落,所幸有冕旒冠遮挡。他只是无力地扬了扬手:“走吧……快走吧……曹公且留一步,朕还有话说。”

这般公卿大臣大多是陪衬,哪里有半点儿抗拒曹操的胆量,终于盼到这场唇枪舌战的朝会结束了,赶紧起身辞驾,似一群老兔子般仓皇而去。孔融与郗虑木然对视良久,各自挤出一丝冷笑,随着朝班也退了。荀彧知天子一肚子委屈,今日先是失态大笑,又要单独留曹操,实在是对他们君臣不放心,不声不响也留下了。曹操倏然觉得这气氛有些诡异,跪倒在丹墀道:“不知陛下留老臣还有何吩咐。”

刘协呆呆地看着他,心不在焉道:“荀令君退下。”荀彧不禁皱眉,但王者有命臣子不得不尊,与曹操对视一眼,也缓缓退了下去。

刘协又指指当殿伺候的黄门官、虎贲士:“你们也退下吧。”这些人虽然为天子近侍,却是曹操选拔的乡人,猛然听到天子的这般安排竟不知该去该留,瞪着两眼瞅曹操,见他微微点头,这才窸窸窣窣退下。

清冷大殿上只剩下君臣二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许久未发一言。不知为什么,曹操渐渐感觉这气氛沉寂得令人窒息,特别是隔着王冠珠帘观察不到天子丝毫神色,忍不住开口:“陛下留老臣所为何事?”

刘协闻言不答,又呆坐了好一会儿,忽然亲手摘下了皇帝的冕旒冠。大臣是不能轻易仰视天子的面目的,曹操也不敢破这个规矩,连忙低下头去,却听他道:“曹公,你抬头来看看朕。”

曹操觉他这话冷得像冰一样,连忙请罪:“臣不敢仰面视君。”

“不敢……”刘协似乎笑了一声,“朕恕你无罪,你只管抬头看看朕吧……”

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操这会儿竟微微颤抖起来。明知这个天子毫无实权,可还是忍不住畏惧他的一言一行——这就是皇权的威慑,也是一个臣子的道德底线。

曹操颤颤巍巍抬起头来,轻轻扫了一眼这青年皇帝,赶紧又低了下去——刘协面庞白净清癯,相貌颇为英俊。而与之不协调的是,他眉梢眼角间多了几分优柔惆怅,那双又圆又大的眸子似乎已没有一丝光泽,宛如干枯的古井;尤其令人不忍目睹的是这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鬓边竟已有了几缕白发!

刘协的表情既非愤怒也非幽怨。他曾将眼前这个权臣恨入骨髓,意欲杀之而后快,也曾经因董贵人之死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但到了现在,已经都麻木了,天下人已不再记得他这个皇帝了,满朝文武唯曹操之命是听。他早就没了期望和痛苦,所剩的只有茫然的现实:“曹公有多久没来见寡人了?”

这个问题曹操答不出来,他真的记不起自己有多久没有面见天子了。整日南征北战劳碌奔忙,耳边所闻多是歌功颂德赞美之言,仿佛天子只有在他冠冕堂皇招降纳叛时才真的存在。他伏在那里木讷良久,始终回忆不起上次面君是几个月前的事,便请罪道:“老臣征战在外久不朝见,实在是记不清了。但臣之辛劳乃为陛下之江山社稷,待臣殄灭叛贼大功告成之日,再……”

“朕不想听这些。”刘协打断了他的冠冕文章。

曹操听这话头,以为刘协又要发泄不满,赶紧顶了回去:“老臣一定要说。”

“那你就说吧。”刘协无奈地摇了摇头。

“诺。臣之所作所为或有失当之处,然一心所为陛下。倘能殄灭叛贼统一天下,则汉室之社稷昏而复明,上可告列祖列宗历代先皇,下可慰黎民百姓芸芸众生。臣明日还要领兵北上征讨逆臣袁尚,还愿陛下能……”曹操说了一半猛一抬头,不禁呆住了——刘协根本没在听他讲话,而是抬头仰望着宫殿的雕梁,完全是漠不关心的神情。

曹操见他如此模样,心中甚为不满。若是别人敢这么无视自己,他不把那人宰了也要痛责一番以泄恨,无奈这个人是皇上,总要恪守些臣子之道,只得阴森森试探道:“莫非陛下对老臣有何不满?”

刘协似乎全无惧意,依旧抬着头淡淡道:“没有……朕不怨你,朕谁都不怨……朕只是在想,这座宫殿闷得叫人透不过气来,就像只囚笼一样,把朕捆绑在这里,全然不知一年四季花开花谢……还记得《庄子?逍遥游》有言:‘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朕真的想摆脱这憋闷的一切,去一个无所羁绊的地方……”

曹操突然自脊梁后面升起一阵凉意,感觉这空灵的话语如此鬼魅,简直不知该如何答复,磕磕巴巴道:“陛下若、若是觉得气闷,何不带着皇后皇子们到御园中散散步。”

又是一阵令人煎熬的沉默……刘协忽然晃悠悠站起身来,手指着龙书案直勾勾看着曹操,咕哝着嘴唇道:“曹爱卿,你若真愿意全心全意辅保朕,就请让朕乾纲独断吧。若是不愿辅保朕,请君高抬贵手放我走吧……我甘愿永居林下世代为民,这个位子你来坐!”

曹操闻听此言犹如五雷轰顶,惊得汗流浃背跌坐在地。

刘协竟露出一阵春风般的微笑,兀自手指着龙书案,口气平淡得犹如清水一样:“你只管来坐这个位子,朕只想要……要自由。”

霎时间,曹操被这个年轻人彻底击溃了!倘若他是抱怨、是辱骂、是咆哮,以曹操的性格都敢以牙还牙。可是他竟要把皇位拱手奉赠,这等伦理纲常的变故岂是凡夫俗子能承受的打击!莫说曹操还不曾有这样的念头,即便夜深人静时在被窝里偷偷想过,也不敢这么做啊!况且天下尚未平定,曹操自诩奉天子以讨不臣,若是他自己先不臣,还凭借什么去征讨别人?还有何脸面立足世间?岂不千夫所指,归为王莽一流,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

曹操突然打了个寒战,感觉如芒在背五内俱焚,脑子里出现的唯一反应竟是逃跑。逃吧……天不怕地不怕的他此刻仿佛一个打败仗的逃兵、一个被人家发现的窃贼。他连辞驾的勇气都没了,慌慌张张连滚带爬出了玉堂大殿,哆哆嗦嗦只下了一半玉阶,猛然脚底踩空——自七八级玉阶上滚了下去。

“曹公摔倒了……”十几个殿前武士边叫嚷边跑过来搀扶。

“别过来!”曹操的冠戴磕掉了,足下一履不知甩到何处去了,额角也被玉阶磕得红肿,却迅速跪爬起来,擎剑在手厉声断喝,“谁也不准过来!谁敢过来……老夫就杀了他!老夫杀他全家鸡犬不留!”他那声嘶力竭的声音沙哑得都走样了。

众武士不明就里,只得怵生生向四下散开。

曹操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环视着这群人——虽然他们都是夏侯惇选拔的,都是沛国谯县的同乡,但他们手中依旧有武器。汉家旧制三公掌兵权者,入见天子时当有虎贲士护从。此时此刻曹操内心充满恐惧,眼前的一切都叫他感到不安。即便这些人不想谋害自己,可若是他们手里的武器没有拿稳,碰到自己身上又何等可怕啊!太恐怖了!每个人都如此恐怖!

逃吧!继续逃吧!许都皇宫,以后再也不要来了……想至此曹操愈加喊叫,直等到亲眼看着那些不知所措的虎贲士退回到殿门,才举着利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宫门方向而去。就这么哆哆嗦嗦跑出去好远,才见许褚督率幕府的心腹部从迎面而来。

许褚本在仪门伺候,是听到叫嚷赶过来的,一见曹操五官扭曲状若中邪,也吓了一跳:“主公为何此等模样?”

曹操一头撞在许褚臂弯间,只是不住晃脑袋,沉沉地喘着粗气。众卫士也吓坏了,揉前胸的揉前胸,拍后背的拍后背,为他收起宝剑整理衣冠,许褚见他这副惊魂未定的模样,焦急询问道:“莫非有人意欲行刺主公?”

“没有……没有……”曹操瞪着惊恐的眼睛咕哝着。

“宫中若有变故,主公不便提起,何不向令君诉说?”

这句话才算把曹操拉回到现实中。他眼睛一亮,又渐渐黯淡下来——如此暧昧之事如何向荀彧开口,若再传扬出去岂不闹得沸沸扬扬?他把牙一咬,掐住许褚臂膀,恶狠狠道:“今日之事不许向任何人提起……你去告诉丁冲、郗虑,把今日当值的侍卫黄门全部杀掉!”

“为什么?”

“不要问为什么!杀掉!”

许褚还算心地良善:“他们都是咱沛国同乡,若无罪诛戮,您日后何颜面对家乡父老。”

“那……那就撵出京师永远不许再入许都!”

“诺。”他不肯明言,许褚也不敢再问,只得搀扶他慢慢吞吞出了端门。许多有差事的掾属见他久不出来,都已在宫门外等候了,曹操直至坐上马车才渐渐不再颤抖,闭上眼睛愁眉不展,只一个劲儿叹气。陈矫小跑着来到他身边禀道:“主公,刚从东城传来消息,陈元龙七日前病发而亡。果如华佗所料,恰好是三年啊!”

陈登之死在曹操看来本是件好事,但此时他却打不起精神,只是摆摆手:“我知道了。”

恰在此时忽听一阵马蹄声响,自正南奔来三骑,乃是曹丕、曹真和曹休。这小哥仨今日格外精神,身披武服头戴皮弁,腰里跨着佩剑。曹真当先驰至车前,跳下马来跪倒在地:“恳请父亲带我一同出征,为朝廷效力!”一言未毕曹丕也到了:“子丹之言亦是孩儿所思,孩儿已过舞象之年,该追随父亲建功立业了。”曹休也说:“我母子蒙叔父恩养,正该上报天子下报叔父之恩,请您带我效力疆场吧。”

曹操蔫耷耷坐在车上,看着这三个孩子——天下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也并非不看好曹丕。只是这些年人们都在议论他曹某人,他可不愿让儿子过早染指朝廷仕宦之事,一者为避口舌,二来怕他们自恃身份有专横跋扈之举。如今这一切都不同了,此时此刻他只想把整个家族武装起来,让子侄在身边保护自己……曹操一反常态伸手拉住曹丕:“既然你们愿意,到中军虎豹骑挂名,为父不能假公济私厚此薄彼。但你们要住在我的中军营里,一定要带兵保护好为父的安全!”

曹丕既感兴奋又觉诧异,父亲今天的口气与平日大不相同。未及多问,又见王必挤进人群扑倒车前:“启禀主公,刘老常伯薨了。”刘老常伯乃侍中刘邈。

曹操闻言又是一阵叹息——刘邈虽因玉带诏之事为保梁王一族与他闹得不快,一番胡搅蛮缠硬是把王子服勾除了宗籍,改易为李氏之后草草结案。但是老人家毕竟是对他有恩之人啊。忽然想起玉带诏,曹操刚刚放下的心又紧张起来,那张血淋淋的绢帛似乎又浮现在眼前——“诛此狂悖之臣耳!”末尾那个“耳”字殷红的一竖拉得很长,似乎还在滴血。

王必跟随曹操以前曾是刘邈的属下,铁铮铮的汉子这会儿哭得泪人一样,见曹操一脸茫然,还以为他也在伤感刘邈之事,跪爬几步抓住车沿:“刘老常伯无后,恳请主公准属下留在许都为老大人发丧,已报故主知遇之恩。”

曹操讷讷地点了点头:“此番出兵你留下,给刘邈发丧之后,你把家丁部曲聚起来,再招募些亲族子弟,给我另组一支人马。”

“再组一支军队?”王必很诧异。

“对!老夫要你带领这对人马时刻保护幕府和家眷的安全!”

“属下明白。”

曹操揉着额头又嘱咐道:“你替我转告元让,叫他小心戒备许都周匝,千万不要大意。”

“诺!”

“还有……告诉卢洪、赵达,要把满朝文武都给我盯得死死的,任何风吹草动速报我知。再把那个精通剑术的邓展叫到军中保护我,不用再跟毛玠打招呼了,马上叫他来!”

“诺!”王必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变得这般小心,但还是件件照办;曹操这才稍觉安心,歪着身子靠在车上。

众人都瞧出曹操这会儿脸色不对,以为他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陈矫插言道:“我观主公气色不佳,那名医华佗已离广陵多日,听说在彭城一代游历,何不将他招来为主公调理一番?”

“老夫没有病!”曹操疲倦地倚在车上,“即便有也是心病,绝非江湖术士能医得好的……”

曹丕却道:“父亲莫要拒人于千里,那华佗善医顽疾天下皆知。您还记得去年暴死的那个老军李成吗?当年华佗为他治病,说他十八年后旧病复发,至去年病逝不整整是十八年吗?”

陈矫也道:“陈登、李成之断皆应验,主公不妨召他随军听用,即便您身体康健,为众将治治创伤也是好的。”

曹操也乏了:“由着你们办吧……走!”

许褚凭轼高喊:“主公起驾,回幕府。”

“不不不!”曹操连连摆手,“不回幕府,马上出城去行辕。”

“明日出兵北上,主公不在府中休息一晚吗?”

曹操眼里竟流露出一丝惊恐:“不要等明天了,今晚就走!越快越好!”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这个由他亲手缔造的许都十分可怕,似乎随时都会有人冲出来要他的性命。他再也不愿在这个地方多呆了,还是快点儿投入战争吧,两军交锋的战场也比这里安全得多。

自这次事件之后,曹操至死再没单独觐见天子……

同类推荐
  • 验尸诡异录

    验尸诡异录

    为什么被埋在地下二十多年而不会腐烂的尸体?明明已经死了几天的尸体为什么会再次复活?一具骸骨为什么会走动······这诡异地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吗?还是另有原因?让我们跟随验尸官张轩,一同去拨开迷雾,探索尸体隐藏着秘密,还原事实地真相!
  • 我的大唐直播万界

    我的大唐直播万界

    ?在我来到大唐开启直播的时候!我的大唐发生了变异!有兽人族打赏的兽人奴隶,有人族打赏的战争武器,有精灵族打赏的精灵药剂与魔法武器!以及他们打赏的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欢迎来到大唐的直播间!”“这里将会带你们见证一个个的欢乐刺激瞬间!这里将会是你们快乐的天地!”“你们所无法做到的!你们想要看到的!我都能让你们在这大唐看的一清二楚!”直播先从李二弑兄逼父退位,然后大唐莫名其妙就成我的了!(本书又叫魔幻大唐惊呆史官!请各位踊跃在评论区指正!多谢打赏!)
  • 烽火岁月

    烽火岁月

    抗日期间,湘南祁阳有一支英勇的菜刀队,他们杀汉奸,端碉堡,劫军火,查菌弹。。。令日军寝食难安,恨不得而歼之。。。
  • 世界通史10

    世界通史10

    本书介绍了人类历史上1945年至今的历史故事,包括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世界多元化格局、丰硕的科技文化成果等内容。
  •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纵使东风依旧之纳兰容若

    康熙二十四年,清初一代词人纳兰容若,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年头。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本文以白描的手法,平实的叙述,记录他生命最后一段时光。他担任御前侍卫,看似风光,却为君王任意驱使,执鞭坠镫,浪费绝世才华。他陪伴君王左右,谈诗论道,却未得真心赏识,如履薄冰,身心俱疲。他身居豪门潭府,妻妾环绕,却仍是千古伤心人,悼亡不绝,孤独难禁。他欲寻红颜知己,醉入柔乡,却终是梦幻一场,劳燕分飞,空花终坠。仲夏时节,集一众好友赏庭前夜合,终成一代词家之绝唱。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所幸还有三生知己,肝胆相照。临终之际,最难割舍的,便是这份挚友真情。为更好的塑造人物,重现历史,本文为章回体小说,仿明清白话文写作
热门推荐
  • 鬼术士叶南

    鬼术士叶南

    人神鬼三界早有定律,各不妨碍,唯独他突破定律由冥界来到凡尘,他不是人也非鬼更不是神,他不在五行中也不在三界内,但是他拥有一颗除暴安良救人于水火的善心,他就是鬼术士叶南!
  • 风流嫡女欠调教

    风流嫡女欠调教

    传闻,东陵国前任丞相的嫡女容貌倾国倾城,不过可惜天生痴儿,尤其爱美男,那怕是她的大哥,她看着也会直流口水,因此,她被誉为第一花痴!当生性潇洒淡然的她穿到她的身上……额,好吧,美男确实养眼,发发花痴也无所谓,不过,流口水就不必了。
  • 繁花似锦梦未醒

    繁花似锦梦未醒

    一朝醒来化身可爱毛茸茸的猫咪,在怪异的世界该怎样生存,偶遇一只腹黑大狐狸,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姐,你不要姐夫的话就给我吧。”“滚!!!”当猫妖遇到狐妖,两种猫科动物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大龄女废宅的进化

    大龄女废宅的进化

    一个经不起残酷现实摧残的大龄女废宅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开始进化。
  • 一品王妃红尘笑

    一品王妃红尘笑

    司徒阡陌,先帝亲封郡主,父亲是镇国之将,亦是国舅也是驸马,母亲是嫡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了婚配年龄,父亲想将她许给好友之子,母亲想将她嫁给小候爷,舅舅想让她嫁给太子,她通通拒绝了,独爱赵国质子。陈夜然,陈国八王爷,在司徒家韬光养晦五年,颠覆夏国,灭司徒家。期间帮阡陌追爱赵国质子,却略施小计,赵国质子娶了七公主。七公主与赵国质子大婚当夜...“你可愿意入赘我司徒家?”她问。“入赘?”他嘴角一抽。婚后两年,陈夜然却灭了司徒家。“你到底是谁?”阡陌歇斯底里的逼问。“陈夜然,陈国八王爷。”陈夜然字字如刀斩,令她骤然一颤。“陈国。”陈国与夏国水火不容,他居然是陈国的八王爷,而她嫁给了陈国人,上至皇族,下至平民,陈夏永不通婚。“阡陌。”陈夜然声音微颤。“陈夜然,你灭了司徒家,毁了我,还有……”阡陌迟疑了一下,手放在平坦的腹部。“我们的孩子。”挣脱他的钳制,毅然决绝冲进烈火中,大火吞噬着她的身体,耳边是陈夜然撕心裂肺的叫声,她都不确定,他是在为她痛心,还是在为她肚子里的孩子惋惜。一年后,凤凰涅槃,阡陌以赵国公主身份,和亲去陈国,踏上复仇之路。
  • 凯之仙熙

    凯之仙熙

    浪漫的让人憧憬的大学恋~帅哥配美女,校花配校草~专属于他们的树读~~~
  • 文魂武魄

    文魂武魄

    混沌之初,猛兽横行,天下智者创造除了文武双学之派。若干年之后,文武两派,纷争四起,魑魅猖狂,魍魉嚣张,天下何以太平,文武何以为安?
  • 人武

    人武

    好不容易遇到了梦中的江南美女,没等莫飞开始幸福生活,就被雷给劈死了。穿越就此开始。只以一个地球人的身份一清二白的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开启热血的生活!
  • 纨绔丹仙

    纨绔丹仙

    一名被重量级身材碾压重伤垂死的少年,却因为一场星雨无极而来从此展开纨绔的一生……
  • 包工头兄弟:欲望之血与泪

    包工头兄弟:欲望之血与泪

    周青和王守中,白手起家的木工师兄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周青厚道的本性,博得了美貌女富婆的青睐,却招来师弟王守中的嫉恨,深陷于权色利的王守中,视周青为眼中钉,为了赢得周青所有的一切,他用尽了各种手段。最终钻入牛角尖无法自拔的王守中,终于对周青下了毒手。周青在几位贵人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元气,而王守中却纠结在他那“四大美女”中间,招惹了黑社会的后果也让他越陷越深,最终他们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