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3900000013

第13章 首次进行俄国之旅

1905年,邓肯第一次尝试俄国之旅。从柏林到圣彼得堡只有两天的路程,但从经过边境那一瞬间起,邓肯感觉好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从那以后,那广漠寒冷的雪地,似乎把她滚热的脑子冷却下来了。

那天夜里,在卧铺车厢里,邓肯梦见自己从窗子里跳了出来,赤条条地掉进雪中,掉进了雪的冰冷怀抱,打着滚,最后冻僵了。

冷,白,辽阔无边,光芒耀眼的雪呵!

微弱的灯光,呼啸的风声,童话中的小木屋。贫穷,像一个冻得不能动弹的冰球,压在广袤的土地上。

火车一直在风雪中徜徉,晚点了12小时,到达圣彼得堡已是1月6日凌晨4时。零下10摄氏度,这在圣彼得堡很正常,但邓肯可是第一次体验。

邓肯刚到俄国就目睹了一幕惨剧:旅客都走光了,车站空无一人。邓肯只好雇了一辆单套马车,向欧罗巴旅馆驶去。经过阿拉里大街,邓肯隐隐看见从远处走来一支长长的队伍,一个个身穿黑色衣衫,面色凄惨。队伍正中是男人们扛着的十几口棺材。

马走得很慢,马车夫不停地在胸口画十字,嘴唇嗫嚅着,发出仿佛不是人世间的声音。邓肯叫马车夫干脆停下马车,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死者都是昨天在冬宫前面被枪杀的工人。他们去请求沙皇施舍面包,可伟大的沙皇却赏给他们子弹,而且,颗颗让他们吃进去了。你看,他们都饱了,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他们都受够了,吃饱了,都升到天国去了。”

“那为什么要赶在黎明前下葬呢?”

“因为在白天下葬会引起更大规模的骚乱,死者也将更多。这样的情景是不能在白天让全城人看见的。他们自己失去了亲人,不想其他人再作无谓的牺牲。”

邓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她浑身发抖,感到她的整个身体、思想和灵魂,都在变成一串一串的泪珠,滚滚而下。

邓肯的眼泪在脸上冻成了一长串冰珠。这件事在邓肯心中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并影响到她下半生的生活。

最后几个悲哀的送葬者终于从他们身边过去。马车夫奇怪地回过头来,望着泪水盈面的邓肯,他又一次画了十字,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扬鞭策马朝旅馆去了。

邓肯登楼进入豪华的房间,趴到了恬静的床铺上,独自哭泣起来,一直哭到入睡。

欧罗巴旅馆的房间宽敞无比,天花板高到极点。窗子是封死的,从不打开,空气是通过墙壁高处的通风装置抽进来的。邓肯醒得很晚。演出经理人前来拜访,送了几束鲜花。

第二天,著名的芭蕾舞演员巴甫洛娃请邓肯观看了她的演出,并请邓肯去看她的训练。邓肯静坐在训练馆中,看着巴甫洛娃一刻不停地训练了3个小时,非常惊奇。

巴甫洛娃的训练是极辛苦的,好像是要把身体的锻炼与心灵完全隔断开来,心灵与这种肌肉的训练远远孤立着。这与邓肯要创办的舞蹈学校的理论完全相反,因为她是想要使身体的动作成为表现心灵的一种媒介。

巴甫洛娃在家里举行晚宴。邓肯坐在两位画家列夫·巴克斯特和亚历山大·别努阿中间,并且她第一次见到了俄国戏剧活动家谢尔盖·佳吉列夫。她同他就她所设想的舞蹈艺术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邓肯说出了她作为反对派对芭蕾舞的看法。

在晚餐上,巴克斯特为邓肯画了一张速写:她的神情非常严肃,几绺鬈发感伤地垂在一边。

巴克斯特还给邓肯看了手相:“你会获得很大的荣耀,但你会失掉你在人间最心爱的两个东西。”弄得邓肯一头雾水。

吃罢晚餐,不知疲倦的巴甫洛娃又为朋友们表演了舞蹈。尽管大家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清晨5时多了,但她还是邀请邓肯:“如果你想看我练功的话,上午8时再来。”

邓肯空前地在8时就起来了,去参观皇家舞蹈学校。在那里,她看到排成一行行的小学生,一个个做着重复的练习,一连好几个钟头踮着脚尖站立着。在她的眼中,这些孩子受着非人的折磨,他们是一些经受残暴的、不必要的严厉刑罚的牺牲品。在她的眼中,宽敞的、光秃秃的舞蹈教室毫无美感,也没有灵感,简直像是一间刑讯室。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这所皇家舞蹈学校简直是自然和艺术的敌人。

两天之后,邓肯在圣彼得堡的贵族剧场表演舞蹈,那些看惯了芭蕾舞的俄国的贵族们,现在突然看到这样一个年轻的美国姑娘,穿着一件薄薄的纱衣,以一块纯净的蓝幕布为背景,不由惊讶万分。他们要看邓肯是如何用她的舞蹈表现出她的灵魂,是怎样理解肖邦的灵魂的。

但当邓肯刚刚跳完第一段舞,剧场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邓肯在掌声最热烈的时候,蓦然想起那一支送葬的队伍,那马车夫的声音,再看看眼前锦衣玉食的贵族们脸上浮夸的笑容,邓肯木然呆立,久久回不到现实中来。

俄国对邓肯的接待规格是很高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前往邓肯下榻的旅馆,其中有米哈伊尔大公,著名芭蕾舞演员、沙皇的情妇玛丽亚·克舍辛斯卡娅,俄国芭蕾舞的传奇人物佳吉列夫,舞台美术家列夫·巴克斯特和亚历山大·别努阿,舞剧编导大师彼季帕等。

第二天,一位可爱的女士前来拜访邓肯。她身裹黑貂皮大衣,耳朵上挂着钻石耳环,脖子上绕着珍珠。她就是著名舞蹈家金斯基,是代表俄国芭蕾舞团来欢迎邓肯的,并且邀请邓肯参加当天晚上歌剧院的游艺晚会。

邓肯感到非常惊讶。在拜垒特,邓肯受到的只是芭蕾舞剧界的冷淡和敌意。两种态度截然不同,使邓肯又惊又喜。

那天晚上,邓肯跟随金斯基,坐上一辆烧暖了的、垫了贵重毛皮的马车,来到了歌剧院。坐进第一列包厢,里面摆着鲜花、糖果,另外还有3位圣彼得堡英俊青年。邓肯仍旧穿着那件小的白色图尼克和凉鞋。

邓肯一直反对芭蕾舞剧,认为它是一种虚假荒唐的艺术,甚至根本不能算在艺术之列。但是,当金斯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时候,她却禁不住为她的美妙身姿鼓掌。金斯基仙女一样在台上闪着,根本不像一个凡人。

幕间休息时,邓肯在包厢里环顾四周,见到了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穿着最美丽的袒胸露肩的晚礼服,浑身珠光宝气,而穿着华贵制服的男人侍立于侧。所有这些豪华排场,与头两天清晨看到的那个送葬的行列恰成对比。

演出结束后,金斯基邀请邓肯到她的豪华府邸去用晚餐。在那里,邓肯再次遇到了米哈伊尔大公。当她讲述起为平民百姓的孩子开办一所舞蹈学校的计划时,他显得有些骇异。

在圣彼得堡过了一个星期以后,邓肯到了莫斯科。这里的观众对她起初不像圣彼得堡的观众那样热情。由于没有预告邓肯要来莫斯科的海报,因此,来看她表演的相当少。但在这里,她遇到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经理、不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观看邓肯的表演完全出自偶然,因为在此之前,他对邓肯及其舞蹈知之甚少。但他发现,观众中却有以马蒙托夫为首的那么多艺术家、雕塑家、作曲家、作家、画家,还有那么多的芭蕾舞演员,这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惊讶之至。他于是跟在这一大批人的后面来看邓肯的首演。他从内心里感到,那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晚上。

第一个节目演完了以后,只引起了一阵不冷不热的掌声和怯生生的试探的口哨声。但是,接连几个节目演完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跑到台前拼命地鼓掌,掀起了整个剧场的高潮。全体观众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大家一齐热烈鼓掌,接着就多次要求她重复表演。演出结束时,剧场欢声雷动,一片欢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位俄国最卓越的美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像记者一样紧紧地追踪邓肯的足迹,观赏她的表演,向她询问各种他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您的舞蹈是跟谁学的?”

“是歌舞女神教我的。我幼年时刚学会站立,就开始跳舞了,一直跳到现在。我的舞蹈就是要唤醒人们,整个人类、整个世界都必须舞蹈。过去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如果有人干扰,不想理解自然赋予我们的这种天然需要,那是徒劳的。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您除了必要的化妆,演出前还有别的准备工作吗?”

“化妆是次要的。我的舞蹈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精神力量的抒发,化妆务必服从于这一点。我从来不做无准备的演出,上台前,我一定要把灵魂安上一台发动机。但是,如果我没有这台发动机,我就不能跳舞。这台发动机能使我在舞台上,不仅手、眼舒展自如,还能让双目放光,面部、头发,乃至全身都笼罩在一种光环里。”

“您怎样看待俄国的芭蕾舞?”

“我参观了贵国芭蕾舞皇后巴甫洛娃的训练,她确实有令人惊羡的绝活,但那不是舞蹈,而是杂技。她训练、表演时毫无表情,动作则让人想起钢铁和橡皮,这种脱离心灵的肉体训练是痛苦的。我最失望的是贵国的皇家舞蹈学校,那么小的孩子,一连几个钟头踮着脚跟站立,像接受刑讯的犯人。这种折磨将摧毁孩子们一生的美感。你不要小看这一点,倘若他们今后又用这一套方法去训练他们的下一代,那就不是关系到个人,而是关系到民族和人类了。”

在访问莫斯科之后,邓肯又对基辅做了短期访问。一群群学生站在剧院门口的公共广场上,不让她过去,非要她答应举行一次表演。因为在剧院的演出票价太贵,他们买不起。

当邓肯离开剧场以后,他们还站在那里发泄对演出经理人的不满。邓肯站在雪橇上向他们讲话。她说:“如果我的艺术能够鼓舞俄国的青年知识界,那我将非常自豪和高兴,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能像俄国学生那样关心理想和艺术。”

邓肯对俄国的第一次访问,由于不得不履行原有访问柏林的约定而中断了。临走以前,她签订了春天再来演出的合同。

尽管这次访问为时很短,但给她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在俄国围绕她的理想发生了不少争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在狂热的芭蕾舞迷和热心邓肯艺术的人之间,真像是进行了一次决斗。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俄国芭蕾舞演员甚至走得更远,脱下了她们的舞鞋和舞袜。

而这更坚定了邓肯的决心:一定要创办一所自己的舞蹈学校!

同类推荐
  • 蒋家女人

    蒋家女人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他们是历史上的显赫人物,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但又异样的人生。在声名遐迩的蒋家王朝的背后,那些同样在世人面前活跃的蒋家女人们,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命运呢?蒋家女人好比各自盛开的花,她们有的如蜡梅,是不动声色的美,月影黄昏,暗香盈袖;有的如桃花,美得张扬,恣肆绽放;有的如丁香,美得凄清,哀怨又彷徨;或如莲花、或如幽兰、或如秋菊……她们都绽放着绝代芳华。
  • 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

    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

    这部传记首次聚焦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感情史。基于史料,动情揣摩,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深刻情感。鲁迅作为一个“叛逆的猛士”,与他所要背叛的传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时代并没有因为他是先驱者赋予他超越历史泥淖的神力。与许广平、朱安的感情纠葛,是大时代下人挣扎突围的悲怆剪影,全书因此在平实的叙述中浸染着孤寂的氛围。
  • 兴国富家:范蠡

    兴国富家:范蠡

    本书讲述了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范蠡的一生。内容包括:范蠡出世、吴越恩仇、卧薪尝胆、伍子胥奔吴、扰乱吴国、勾践灭吴、一代商圣等。
  • 卢梭的战争观与尚武精神

    卢梭的战争观与尚武精神

    本书探讨了卢梭的战争观、和平计划和尚武精神,分析了卢梭的思想转变过程,并研究了圣皮埃尔神父对卢梭思想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发现、假设、梳理、推理、论证的方法和步骤,本书逐步分析了卢梭思想中的战争观和尚武精神及其演变过程,并从历史、政治、哲学、道德等角度,从卢梭思想的表层向深层进行探究。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卢梭文学爱好者、政治哲学研究者等。
  •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

    本书以李孝式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以及他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为世人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涉及华人闯南洋的冷酷与温暖、战争与和平、爱情与命运,有南洋客最底层的民间疾苦的真实书写,也有皇室贵胄政治生活近距离的呈现。
热门推荐
  • 所遇山河不如你

    所遇山河不如你

    Q:论拥有一位腹黑戏精爱吃醋的夫君是一种什么体验?陆怀瑾意味不明的盯着赵子衿,接收信号后,赵子衿狗腿的笑笑。赵子衿:这还用说嘛?我家夫君不仅人长得帅,做的饭还好吃,哪里有你说的什么腹黑戏精又爱吃醋……夫君,你听我说的对嘛?陆怀瑾满意的点点头,道:“我家娘子真是太了解我了,今晚……我会好好奖励娘子的!”赵子衿猛女落泪。陆怀瑾坏笑的说:“今晚给你做你最爱吃的板栗酥,桃花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园邂逅

    校园邂逅

    校园那次邂逅,她拿起玫瑰,走到他的身旁,他默默看着,身边闪烁着阳光....
  • 最强锁王

    最强锁王

    肖进在山上意外得到灵锁系统,从此,新一代锁王诞生了。他上能锁天,下能锁地,中间还能锁空气;开锁能让死物变活,生成各种能力,甚至有不弱于人的智慧。就是靠这样一个系统,肖进名利双收、功成名就,成为连隔壁老王都自叹不如的隔壁......锁王!(本文轻松、搞笑,文风偏日常,不喜轻喷哦)
  • 情窦花开

    情窦花开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居民都被外貌的表相所迷惑。那些生来不是那么美丽的东西,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如果说,只有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那么长得不好看的人,剩下的岂不只是一个潘多拉的空盒子,连“希望”也飞了。潘多拉的空盒子系列3。
  • 魔弹双枪

    魔弹双枪

    铁匠和木匠教给了艾锐安身立命的本钱,而疯老头子则教会了艾锐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带着这份本钱活下去。如果不行,那就同归于尽。
  • 不再负卿

    不再负卿

    女主在死前知道,自己的表妹和男友才是害死自己的真凶,而那个为了他丧命的男人,对她才是真心实意,重回一生,女主会怎么做呢?
  • 穿越异世界神奇之旅

    穿越异世界神奇之旅

    男子穿越到异世界后,开始慢慢征服这个世界
  • 苏氏演义

    苏氏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宛若归去

    宛若归去

    我喜欢夏季,而很多的事情,通常也是发生在夏日。那天傍晚,我靠坐在园里紫藤棚下的躺椅上,凝视着那一架开得烂漫的花朵,周身空气中亦流动着它馥郁的香氛,仲夏的夜里人不可理喻的慵懒,我浑身无力,倚在椅上只想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