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9700000022

第22章 我要上大学之选择

记者 牛彦敏 郑忠营

编导 詹 军

这个故事讲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王团镇杨路村的一对姐弟的故事。姐姐叫李小花,18岁,弟弟叫李玉贵,17岁。姐姐考了557分,弟弟考了569分,都超出了国家一类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一个农村家庭同时出了两个大学生。别人都羡慕得不得了,可是他们的家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知道分数以后,父亲李文宝就算了一笔账,两个孩子都上学,9月份开学后,第一个学期至少就得拿出一万多,每个孩子五六千的学费,还有路费、住宿费等等。这笔巨额费用让一家人犯了愁。7月5日的傍晚,在我们采访期间,他们的父亲把已经分家另过的叔叔伯伯爷爷奶奶都叫来,一起商量李玉贵和姐姐李小花上学的事。在这个家庭会议上。大家都谈了自己的想法。

父亲:考上当然非常的高兴,但是上起学来确实非常的难,这马上就准备起身了:我们不应当也不能召集你们,因为我自己的孩子,这好像自己这方面也太干啥(好)了,请你们商量一下。

爷爷:要是没有钱上,就让男的上,女的就在家里吧。

李小花:那不行,我要上呢。

伯伯:再说咱们这个地方都是山区,贫困山区,今年又没有下雨,庄稼也没有种上,你现在叫谁拿个百儿八十块钱都拿不出来嘛,向谁借去,这是个实际问题嘛。这不是个小数字嘛,你说就是二三百块钱,你说大家帮凑一下都可以能行嘛,这两个齐身走,就七八千,一万嘛。至少四年啊,这开玩笑呢,这钱咋凑?

母亲:光学费就一万呢。

爷爷:我的老太爷也是没有一点文化,我爷爷没有文化,我父亲没有文化,加上我也没有文化,今年我们这两个孙子考上了学,我们全家高兴,确实高兴得睡不着。可是说呢,让人出钱,就是高兴让人出钱,出了钱人家就没有办法了,现在我的意见还是上一个,把这个女子在家里好好的伺候着。把这一个小子上,叫女子呆在家里。

李小花(哭了):我自己也愿意上,我要上学呢。

在这个家庭会议上,同样考虑了很久的爷爷,就提出了这个无奈的选择——集中力量供弟弟李玉贵上大学,姐姐李小花就算了。爷爷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们所在的杨路村,交通很不方便,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四季干旱,很少下雨,庄稼往往颗粒无收,人均年收入不到500块。而且在村里人的观念里,女孩地位很低,在小花之前,村里很少有女孩上学,基本上都是到岁数就出嫁、生孩子。多少年来从来没出过女高中生,更别说女大学生了。后来,是父母坚定的支持才使得小花和弟弟玉贵一起走进了校园。而在村里,别人家供一个孩子都费劲,更别说他们家还是两个了。从两个孩子上中学起,父母就开始想尽办法出去打工,为孩子攒学费。

父亲: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寒冷的天气我领着我的妻子在那个地方就把那个大块煤打烂,然后小块煤装成那个袋子放在那个车上,一吨才20来块钱,就这样子。为了孩子。

2002年7月,两个孩子初中毕业了,又同时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开学时需要交1500块的学杂费。而这些年来两个孩子的花费让这个家庭没有存下一分钱。是继续读还是放弃?选择又一次摆在了这一家人的面前。

父亲:我也是五年的学生,一般的字我也认识,一般贴下的标语,说是,再穷不能穷孩子,所以说怎么办呢,不能让孩子辍学,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叫孩子上学。

那个暑假,15岁的姐姐李小花和14岁的弟弟李玉贵决定和同村的人去临县帮人摘枸杞。给自己攒上高中的学费。每天天还不亮,姐弟俩就要起床去上工了。

李小花:然后到中午的时候。你感觉特别晒,那汗一直流着呢,你干脆你就不要擦了,越擦越多,然后回来的时候,晚上回来你耳朵掉了一层皮,然后你剥一层它又掉一层,一直掉呢,那几天人感觉特别难受。

李玉贵: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晚上10点钟回来,已经干了一天活了,特累就不想吃饭,就睡下,晚上10点钟睡下,那手呀腿都比较疼,还是睡不着,早晨4点多,5点钟又起来,又去。

李小花:一天要挣十几块钱呢,你不去,你就把这个机会又浪费掉了,然后就起来。

记者:觉得苦吗?

李玉贵:觉得苦,但是那还挺高兴的,因为是第一次挣钱,自己终于可以挣钱了,感觉特欣慰。还是比较高兴的。

2002年秋天开学的时候,姐弟俩带着自己帮人摘枸杞挣的几百块钱,还有父母借来的钱,去县城的高中读书了。而小花也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女高中生。学是越上越高,费用也是越来越大,高中这三年,这一家人是撑的很不容易。姐弟俩就读的高中在同心县城,离家有八十多里的路程。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离开父母。可是,整整一个学期四个多月,两个孩子都坚持着没有回家。

李玉贵:来回十块钱,你看我们一周,一天只花两块钱,一周也就五天,也就是十块钱。

李小花:我记得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到了车站了,因为我有时候花钱,就是感觉挺心疼的,我到车站,他要五块钱,我就没回去。我就背着书包,我就在那条路上哭着呢。

父亲:他妈妈一想以后,有时候哭鼻子,我一想,有时候也哭鼻子。

其实这每天两块的生活费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姐弟来说根本不够。常常是课没上完他们就饿了。而早餐吃一个鸡蛋成了这两个孩子三年高中生活都没能实现的奢侈的梦想。

李玉贵:学校里,外面买的鸡蛋,一个五毛钱,五毛钱吃不饱,还不如吃一个馍馍,吃一个馍馍,可以压压饥,可以不让肚子挨饿。吃一个鸡蛋感觉也没有什么,只是那么一个鸡蛋,他们都说营养挺高的,我们只是为了吃饱,根本就不求营养之类的。

记者:那高考的前几天吃没吃鸡蛋?

李玉贵:高考前几天,没吃鸡蛋,没有,没吃。

李小花:想吃,我特别爱吃鸡蛋,但是总向爸、妈开不出口。觉得他们也挺不容易的。

记者:但是人家同学都吃鸡蛋吗?

李小花:吃呢。

记者:那你怎么想?

李小花:我觉得没关系,他们现在吃,我以后吃。

尽管省吃俭用,可是每学年两个孩子加在一起要三千多块的费用。使得父母不得不开始借债了。有一次借债让父亲至今都难以忘记。

父亲:那次借钱去了,确实为难的很,去了以后咋办呢,人家不但没借给,反而还说了一些不太好说的话,意思是你还让女孩子都去上学,谁拿钱给你借呢,我们也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借给你。当时我们那个心里确实为孩子,哪个气也受了,哪个罪也受了。

尽管艰难,但一家人从未有过放弃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姐弟两个也是非常懂事,学习也更加的努力,在学习上还互相叫上了劲。高考成绩下来后,虽然分数已经很高了,但一向比弟弟成绩好的小花却比弟弟少了12分。为此她哭了很长时间。暗地里,不服气的小花下了一个决心。

李小花:就是尽我所能考上研究生,然后再读博士呀,硕士,然后出来以后挣好多的钱,然后让妈妈和爸爸过上幸福生活。

于是,在等待通知书的这几天,小花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大学英语词汇,每天都和弟弟一起学习。可是,让小花没有想到的是,高额的费用却让爷爷做出了让自己不去上大学只供弟弟的决定。家庭会议后,小花哭了很久。看到姐姐的样子,弟弟玉贵做出了选择。

李玉贵:一定要选那就让我姐去吧,如果农村的女孩如果辍学的话,那他一辈子就完了,根本就没有出来闯的机会,家里根本就不让他们出去闯,如果我们男孩辍了学了,还可以到外地去闯,真是让我选择的话,那就只能让我姐姐去。

看着姐弟两个,那天傍晚,父亲一个人呆呆地坐了很久。

随后的几日,父亲多方奔跑,希望能再借点钱,但是始终没能借到。于是父亲决定卖掉家里的牲口甚至房子,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而懂事的姐弟两个一个去帮人摘枸杞,一个去修路,想竭尽全力挣够上大学的费用。

采访札记

牛彦敏

我们的节目播出以后,姐弟得到了资助,上大学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可是,感想却也由此而来。他们被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但是更多的孩子却无法进入报道所涉及的范围。

后来,青少年基金会举办了“我要上大学”这个报道活动的总结大会,在会上,我代表记者们发了言。这个发言代表了我的想法。谨以这个发言作为我此篇的后记。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的记者,我叫牛彦敏。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关注社会,关注普通人的命运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而关注从关爱开始更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记者一贯秉承的理念。所以,作为一线采访记者,能够参与“我要上大学公益大行动”的报道,我觉得非常荣幸。因为我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无法忘记。我所报道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一对名叫李小花和李玉责的姐弟,今年两人双双考上了大学,用一句俗话可以说,一个农家院出了两个金凤凰,可是他们和父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贫困的家境却让他们面临着也许只能上一个的选择。这种似乎是电视、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情节,却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做这个选择的时候,姐姐李小花哭了,说,我就是要饭,也要上大学。而弟弟李玉贵说的那句话。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他说让我姐去吧,如果农村的女孩如果辍学的话,那他一辈子就完了,根本就没有出来闯的机会,而如果是我们男孩子辍了学,还可以到外地去闯,如果真让我选择的话,那就让姐姐去吧。那一刻,我留下了眼泪。因为对于很多城里孩子来说,上大学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对于姐弟却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当我和我的同事们谈起这些的时候,我听到了另外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同事张怡报道的是一对兄弟。哥哥为了今年考上大学的弟弟四处奔走去借钱,可是偶然间,我的同事听到了关于哥哥的故事。原来哥哥当年中考考了全县第一,是爸爸为了能让弟弟能够继续读高中,而硬逼着哥哥放弃了读高中上大学的机会,让他念了中专,这个决定意味着哥哥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了。当面对我们的镜头时,这个平时显得很腼腆的大男孩深情地说:在我心目中,大学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这些朴素的话语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心酸。

虽然贫困,但是他们懂事、好学、坚强、自尊、上进和努力。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需要帮助,他们渴望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了解这个群体,只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有更多的行动和关怀,客观、真实、深入地报道,而为愿意提供帮助的有识之士和贫困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平台便成了我们记者的责任。

让我们兴奋的是,我们的报道播出以后,反映非常强烈,几乎每期节目结束后,栏目和青少年基金会的几十部电话都会同时响起。那些日子,每接一个电话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重复同样的一句话,那就是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今天虽然这些富有爱心的人大多不能来到现场,但我依然还是想代表我自己和我所有的同事再一次重复那句简单的话“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

而得到社会捐款后来的一些事情,也让我们对我们曾经关注过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中有一个叫李小平的女孩在得到一位姓孙的先生的捐助后,面对音乐人高小松提出的捐助说“我已经得到了捐助,不再需要了,谢谢您”。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去了浙江大学读书,她还会常常和我的同事联系。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李小平、李玉责等等这些走进和没能走进我们镜头的孩子们也成了我们永远的牵挂,我们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入学,更希望他们珍惜上大学的机会。

通过我们的报道,贫困学生这个群体被更多的人们了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关注。而将来,除了更加努力,我们别无选择,还是那句话,客观、真实、深入地报道,为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和贫困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是我们记者的责任。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抗战救护队

    抗战救护队

    一部恢宏的抗战救护史册,一卷现代的水浒聚义传,一座壮丽的医护英雄群像,一曲大爱的人道主义颂歌。《抗战救护队》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杨义堂的一部反映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历史、塑造红十字民族英雄的30万字的长篇传记文学《抗战救护队》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抗战救护队》该书记述了一段被岁月掩藏的真实历史。抗战军兴,北平协和医学院执行院长、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把妻儿转移到新加坡,回国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并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美国医药助华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在资金、药品和器材等方面给予他们大力支持。
  • 乌托邦(英文版)

    乌托邦(英文版)

    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乌托邦》作于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1551年被译成英文。“乌托邦”即“乌有之乡”之意,是一个假想的岛屿。这个“乌托邦岛”长500英里,宽200英里,呈月牙状。岛上居民的文化与教养远远高出其他所有地区的人。人们无忧无虑,人人平等,信仰自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每个人只需完成同等的劳动,财产共享。“乌托邦”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是全岛大会和议事会。“乌托邦”几乎没有法律,也不存在律师,由人们自理诉讼,法官做恰当的判决。托马斯·莫尔在批判社会黑暗与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完整的“乌托邦”社会蓝图,对“公有”的前提与内涵,做出合理而系统的阐释,突破了封建君主政治模式与基督教“王权神授”政治理想的禁锢,蕴含了近代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意识,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历代诗歌

    历代诗歌

    本书诗歌历史部分简介了先秦诗、唐诗、宋诗、明诗、清诗的发展史及文学成就;历代名诗部分则分别对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词进行了评析。
  • 河边升起炊烟

    河边升起炊烟

    本书以作者的故乡枫林村为书写对象,以大视角、长卷的方式来表现江西上饶北部一个两千余人口的村庄故事。作者从环境、情感、生老病死等各个角度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乡村图景。
  • 黑女诗稿

    黑女诗稿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热门推荐
  • 火影之一把剑养五五开

    火影之一把剑养五五开

    主角穿越成了一把剑,并且还会说话。参考《零之使魔》里面的剑。拿起此剑的人越强,剑变的就越强。
  • 塔罗异界

    塔罗异界

    17的热血少女布乐竟然不是人?不是人那她是什么?咦,帅哥!布乐哈喇子流一地…可是为什么这个帅哥也告诉她说她不是人?而且帅哥也不是人!布乐受到了惊吓,帅哥你确定不是在逗我?!2016,看热血少女布乐陪你嗨翻天,有温暖大帅哥,有酷酷大帅哥,有阳光大帅哥,你,确定不来?
  • 神级散修

    神级散修

    世间众生,多为平凡。破败的垃圾星球上,一个平凡的散修、资质平庸的少年,该如何应对突然降临的财富与困境?与天为敌,与地为敌,与全世界为敌,又如何!正所谓男子汉大丈夫,舍我其谁!
  • 大神马甲又掉啦

    大神马甲又掉啦

    南大少:我家妻子温柔贤惠从不与我争吵。下一秒,:媳妇,我错了,别赶我走......众人:???南大少:我媳妇不爱学习,校长们要包容包容她,实在不行我把学校买下来吧!”
  • 最强魔兵

    最强魔兵

    我当了十年的废物,我知道那种无论怎么样努力却没有任何收获的感觉。命运既然为我打开一扇窗口,就算是爬我也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没有任何理由,因为我有我想守护的人,所以我必须让自己变强,更强。————《诺亚语录》最强魔兵,述说一个小人物如何一步一步靠着自己努力走向巅峰的故事。
  • 黑夜遇见你

    黑夜遇见你

    新书皇帝陛下的神明有想看的小可爱可以收藏一下哦多年后,民间还流传着帝后大婚当日场景。皇帝陛下半壁江山为聘,抱得美人归。据野史记载:帝后大婚当日,大赦天下,普天同庆,皇城空巷,齐聚观礼,烟花满天,犹如白昼,一句百年好合,永结同心,可有赏银。商晛:原以为你是上天给我的补偿,最后才发现你是那将我推入万丈深渊的劫难。叶渺渺:爱上你,无药可解,空空荡荡,万念俱灰。——————————“我喜欢你”“哦”少年微楞“就这……?”女孩儿依旧平静“就这。”“你做我女朋友,好不好”“不好”少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声音尽量温柔,透着沙哑“为什么……”“……”女孩儿向前方继续走着。“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少年低着头,眼睛变得通红,双手紧紧的握成拳状,像是隐忍着什么。
  • 征途之一世浮华

    征途之一世浮华

    裴珠,古武世家大小姐,资质极高偶得到一个玉镯,胎穿到灵犀大陆,自此开始她的征途。初来迷茫坚守初心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仙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道无止境,裴珠将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 这个大宋有神魔

    这个大宋有神魔

    钟游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大宋。这里有岳王爷、有韩世宗、有奸相秦桧、有强敌完颜宗弼,有软弱无能的皇帝,赵……赵玖?等等,这什么鬼,赵构那个大金九公主呢?赵玖?还是一个女的?岳飞一枪可破山岳,完颜宗弼魔刀斩断江水。北方也不是大金,成了侵扰得魔灵。完颜宗弼是魔灵的傀儡首领?钟游他还是女皇的预备“皇后”,就等女皇成年……
  • 上古玄天路

    上古玄天路

    凌枫,现世中芸芸众生之一,在一次旅行中意外获得了修炼传承,从此走上修炼的不归路。这个世界并不是他原来认识的那个,各种修炼势力、传说种族都相继出现。而作为被选中的人,凌枫在初期走的很顺,但天下哪有那么多顺风顺水,在回到上古时期后,凌枫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天大的坑里……
  • 七年初夏

    七年初夏

    初夏的学校,微风轻抚,第一次相遇。命运的安排,痛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