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27600000047

第47章 蟋蟀的叫声

张金明

那年,我十七,坐在滇西永平老城外的一道田埂上,夏夜如一张谁捡谁披的黑毡,裹了我。

父亲在外,母亲身弱,给秧田灌水的事我得做,做这种事得夜里:水源就是一条叫“菜园河”的溪流,灌水的人多,白天是那些人丁壮旺的人家的,属于我家的水只能在夜里进我家的田。

碎亮的溪流进田显得憋屈,游击似的,无声。重重丘田过去,再过去,就是县城。

蜷在埂上,下巴拄于膝盖骨,我无奈地成了一个围观者,看夜晚逐次围歼远处的灯火,相助不成,呐喊无用,各自为一单元的人们就这样在夜里逐一丢了他们的亮光……

无声,憋屈,一如进我家秧田的溪水。

突然,忐忑如鹿的我听到了蟋蟀声:

“唧儿……唧儿,唧儿,唧儿!”

空洞而浮泛,细碎却又如潮,汗湿了我的身心,在这声浪里,我的心情与凡高眼里吃土豆的人们又有哪一点不同?

昏黄的马灯之光,凝重的进食表情,一间小屋(暂时)保护了的团聚,一切显得憋屈,显得空洞而浮泛……吃土豆的人们的屋外一定是蟋蟀“唧儿,唧儿,唧儿”的细碎而又如潮的声浪,只有它能敲打出生活的重量!也许,“声音”就是生活的重量吧?

这“重量”有些凄惶,但它给了他们“活着”的实在,这实在于滇西永平的蟋蟀声里重现,于是,我灌水的行动有了个性化的“意义”……

在“有意义”的自我鼓舞里,我接着活。

接着活的我(命定似地)在34岁时再次听到了蟋蟀的叫声。

这次是在我即将离开一座旅游城市的时候。

车站售票处的窗口,我暂时搁了一下的DVD,在我分神的时候突然不见,望着身边一张张漠然的脸孔,我只能更漠然,在漠然里赶紧退却,否则我在失去物品后,将失去“自由”——成为一双双眼睛和嘴巴的捕获物……

退却及时的我蜷在城市的一个公园边,与一些身背简易眼镜架零售眼镜的小贩、唇红脸绿却左右招摇的妇女、残肢断体伏身乞讨的乞丐一起,在公园边,路灯旁晾着自己。

突然,一些不知何时而来的碎亮的光斑围住我和四周——我百无聊赖地注意到了,它们诡异,污浊,憋屈……

“唧儿……唧儿,唧儿,唧儿!”心里一阵忐忑,竟听到熟悉的蟋蟀的叫声,还是那样空洞而浮泛,但却没有成潮,仅如单弦独丝的乐音,凄凉却倔强,孤独却挣扎;同时,它竟挟了乡野的风,些微却清新。

不知是哪时误入这城市的一只蟋蟀?

一时,那些小贩、妇女、乞丐竟都被某物所拨动似的,有了相似的响动:或侧身倾耳,或嘀嘀咕咕……

身心倏地汗湿,受了一激,我起身——已熬过了等车时间!

我该坐车回家,终点站那边有我的“家”。

就此,我结束了一个“事件”,一只异乡的蟋蟀给这城市添了点“叫声”。

里面的“实在”,比以往都来得有重量。

看来,城市里的那些人:小贩、妇女、乞丐,他们也有自己所没丢失的“东西”,我呢,也该如此。

就接着活吧,实在活吧,好好活吧……

下一个早晨或晚上,会有各色的“事件”在某个“路口”图谋我——它能把我怎么样?

只要活着,听听蟋蟀的叫声,这躯体就不飘了,就有了重量,真不错!

同类推荐
  • 说不完的红楼梦

    说不完的红楼梦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红楼梦》随谈。《说不完的红楼梦》三十六篇。前四篇为综合谈,谈及《红楼梦》的“石头”神话意象、真假立意构思和诗化叙事风格;中间二十六篇为人物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问题切入,分析宝、黛、钗及王熙凤、秦可卿、贾母、湘云、探春等人物形象或人物间的种种关系;后六篇为艺术谈,谈及《红楼梦》美女形象塑造特点和叙事中的双关话语、人物视点、人物诗词、“影子”笔法、艺术得失等问题。
  • 和一棵树说了一下午话

    和一棵树说了一下午话

    本书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数十篇优秀散文作品,文思动人,耐人寻味。作者在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中,用文字与心灵进行了一场深刻对话:关于生与死,关于起与落,关于贫与富,关于高贵与卑微,关于显赫与平凡,关于快乐与痛苦。没有情绪的浮夸,只有情感的沉淀。这些质朴的语言给予迷茫的心灵一剂良药,于生活的俯仰之间,道出了人生的景致和意义。
  • 第七只眼睛

    第七只眼睛

    历史的前行和文明的递进,并非仅仅指物质繁荣与科技发达,它还需要一个精神维度,时光倒流,枯黄的草重返青葱,坠落的果子飞回树上,老人变回青年,童年正在前面等待。
  • 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绝代才子纳兰性德,被誉为“清初第一词家”。康乾盛世,安乐升平,纳兰虽出身贵胄,锦衣玉食,却天生了一颗伤心,一段柔肠,词作里情真意切,显现出一种华贵的哀伤,一种优美的伤感,令人不忍卒读,又不能释卷。纳兰一生几次感情硬伤,几度官场波折,他的词里,有对离别情人的恋念,对逝去发妻的追思以及身居高位却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动人心弦的情绪,蕴含在纳兰词中,字字句句,在时光中慢慢沉淀,成为一枚枚茶叶,只在我们打开书的那一刻,散发出属于纳兰的幽香。
  • 在屋脊上行走

    在屋脊上行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毛泽东的话。感谢生活是所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的切身感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理想,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而当一个写作者真正具有了这两种生活的时候,他的感受就具有了天然的真切、哲学的思辨、刻骨的铭记,是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在屋脊上行走》在记录生活的主人公们艰难行走的同时,《在屋脊上行走》折射出了他们所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我感谢生活。
热门推荐
  • 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园(小学生爱读本)

    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园(小学生爱读本)

    广大小学生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对大自然中生活的种种动植物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园》就是一本集中回答有关动植物各方面问题的书。我们将这些问题按照说明对象的种类分为五章,分别是:动物篇、史前动物篇、海洋动物篇、昆虫篇和植物篇。书中列举的这些问题都是经过我们精心挑选的,是小学生朋友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形式上,我们还为大部分问题配上了精美图片。希望《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园》会带领同学们走进大自然,领略它的神奇与瑰丽。《十万个为什么:生物园》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融趣味性、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是一本适合广大小学生朋友阅读的科普读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生换我来渡你

    今生换我来渡你

    前世我只是一个小男孩,是你是让我成长.今生,换我渡你可好?
  •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特事工地

    特事工地

    物种起源与进化论是个天大的谎言,真正杀死上帝的是一百年前的达尔文!地球的北纬三十度,又是谁在封闭我们的双眼?如果,宗教的存世,是为了精神文明的延续,和维持生命的平衡。那么科学,究竟要向我们掩饰什么?中国古代的武功秘术,飞檐走壁、燕子点水、百步穿杨、隔空点穴,神行千里,都去了哪里?“奇门遁甲”和精神力文明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利莫利亚,和亚特兰蒂斯真的存在么?秦始皇命人修筑的万里长城,沙漠中的太阳坟墓,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所摆成的风水矩阵,又是谁的杰作?本书会为您讲述建国后期,十年浩劫之中,中国发生的不为人知的恐怖离奇事件,和被封锁的绝密档案!打开它,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本书群号:326222703
  • 重生之丹武双修

    重生之丹武双修

    丹皇林汐,在炼制皇级丹药开天丹时,引来雷劫,因武道实力低微,被雷劫劈死,却灵魂重生在一位与自己同名之人的身上。
  • 我真是混娱乐圈的

    我真是混娱乐圈的

    “污污污……”那一年,在火车上,江鸿飞利用一个导演和一个明星之间的龌龊,成功用一个剧本黑到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然后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艾泽拉斯魔法王座

    喜爱二次元的宅男因为永恒之井大爆炸穿越到艾泽拉斯。邂逅了一个废柴系统。一万年后,他是萨格拉斯誓要杀死的对象,圣高维克的城主,魔法之王。他在艾泽拉斯将搅动怎样的变换。
  • 永远一起守候TFBOYS

    永远一起守候TFBOYS

    因为一次误会而到国外留学的叶薇琴又回国啦,,,,,,,,,,,,,,,,,,,,,,,,,,,,,,,,,,,,,,,,,,,,,,,,,,,,,,,,,,至于接下来咋样就看了在说吧。。。。。。。小编好坏。。。。。。。嗯,我挺坏的。。。。。。。。无语。。。。。。
  • 至高殿堂

    至高殿堂

    这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少年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走出,一步步踏入了从未有人达到过的至高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