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9800000018

第18章 上党巧布阵(8)

北关连天争夺,已经不见房舍的样子,成了一片废墟。硝烟弥漫,机枪、步枪子弹像看不见的梭子穿来穿去;手榴弹声震耳欲聋。敌人在拼命地攻击,我们在全力地反击,战斗激烈,有几座房屋已被敌人占领,团长徐其效受命夺回,恢复原来的阵地。他这个团从春天开始,自沁源出发南下中条山,开辟中条山区的工作,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尔后,又在中条山北坚持战斗。日本投降后,受命北返,一路追击史泽波到长治城下。现在,接替五十七团投入长治北关。命令下达后,战士端着刺刀跑步前进。一进入北关,就和史泽波主力三十七师展开白刃战,一个连一个连地投入攻击,把敌人打得节节后退。这是一场罕见的浴血搏斗,战士们杀得眼都红了,衣服上,刺刀上,胳膊上,全是血迹斑斑,杨文彩又被赶出了北关。

史泽波火冒三丈,在发往太原的电报上签上“十万火急”四字。

杨文彩浑身是血,像斗急了的狗一样红了眼。他向史泽波要人:“给我人!没有人我没法支撑……”史泽波冷冷地说:“即使把别的师都交给你,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们现在是被包围,没有地方抓人补充。现在四个关都展开了战斗,刘伯承以三个纵队对我,我有什么奈何!

我刚发了电报,叫太原十万火急派援兵来。”

杨文彩大骂******:“老蒋是干什么吃的,那么多的兵不敢打?再拖几天,我就成光杆司令了,他在看我们的笑话。”

史泽波说:“发报太原,催彭毓斌火速赶来。”

参谋长崔杰说:“把你的人整顿一下,有一个营编一个营,有一个连编一个连。援军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发起攻击,破坏****登城的准备。刘伯承是想在彭毓斌到来之前,攻克长治城。再坚持两天,长治不失,援军就会赶到。彭毓斌带了三个军、八个师,刘伯承虽然善长围城打援,但我援兵多,他也无可奈何。”

彭毓斌带着八个师,两万多人,配以二十四门山炮,浩浩荡荡,此时正在翻越春秋时晋国介子推隐遁焚身的绵山;只是这次他体味的不是被火烧得热不可耐的滋味;而是经受着不紧不慢,没完没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彭毓斌的两万多人,淋得像两万多只落汤鸡,在泥泞的路上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地挣扎着。士兵们冻得上牙打着下牙,嘎嘣直响;每个人的脸,都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史泽波在长治城里喊叫,阎锡山坐在长官司令部里直催。彭毓斌、胡三余骑着马冒雨爬过绵山,雨水顺着他的雨衣直往下流,大雨浇得他们垂头丧气,犹如丧家之狗。士兵和下级军官徒步走着,两万多人的脚下如同踩了四万多只小蛤蟆,每一脚踩下去都发出叽呱叽呱的响声。

彭毓斌为了防备****的袭击和埋伏,想出了一个绝好的办法:撇开大道,沿两侧山岗小路前进。没想到雨季到来,秋雨好像给士兵脚下加了油,要么就是滑得摔倒,要么就是堵塞通道。彭毓斌又不想改变自己的高见,只得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雨里淋着。

彭毓斌回忆着太原出师的情景。阔绰的庭堂,明亮耀眼的灯光,美酒、佳肴、香烟、水果,在桌上摆得琳琅满目,富丽堂皇,人们都喝得薰薰欲醉。彭毓斌遏止不住心中的喜悦,统率三个军八个师,带二十四门山炮去上党援救史泽波于危急之中;又是司令长官亲口授命,好不威风!一到这荒山野岭,遇上这场连绵秋雨,没有悦耳的丝竹之声,只有萧瑟的阵阵秋风,偶尔还听到野狐和饿狼的吼叫,真让他感到大煞风景。日本是投降了,但是和平却遥遥无期,如今借外国人之力打一场国共战争,说起来真是寒心。山西,早已经失去了‘表里山河’的局面。一九三六年红军东渡,搞得整个山西不安起来,******乘机派兵进驻,从此阎锡山一统山西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日本人占了八年,共产党在日本占领区发展了起来,山西如今只剩晋中这块弹丸之地,四处都是共产党的势力范围。

彭毓斌越想越冷,他的牙齿也上下不停地厮打起来。

胡三余还是挺得住的,因为他在日本留过学,学过炮兵专业,倒有点中国式的“武士道”精神;挺着脖子让雨水直往脊背下流。他不想说什么,只是默默无言地想个人的心事。

绵山上过去只烧死一个介子推;可今天绵山上冻死的却不只一个人,队伍只要一停下来,就有人再也爬不起来了。彭毓斌向他的参谋长说:“传下命令,不许停留,不许掉队。越过绵山宿营。”

绵山顶上风雨交加,土兵们饥寒交迫。

从子洪口到沁州六十五公里,全是山路,河水暴涨,桥梁塌毁,军马坑陷,士兵叫骂。

部队一住下就和太原联系,每次联系都是“火速前进,十万火急”。“****攻长治甚急”。

“长治四关连天激战”。“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彭毓斌心烦意乱。哗哗的秋雨把他的心都打透了,听到这种电报更让他心急,向他的副官说:“给太原发报:‘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兵食宿无着。”

夜。宿营。

村庄一片混乱。到处是篝火,照得山庄一片通明,屋子里,破窑洞里,牲口棚里,空房子里,帐篷里,门洞里都挤满了士兵。士兵脱得只剩下内衣,赤着上下身围着火烤衣服。地上丢的鞋袜像一堆烂泥。

在彭毓斌的司令部里,副官、参谋、护兵在围着火烤衣服。

一个副官走来报告:“电台架起了。”

彭毓斌说:“给长治发报:我军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本日进抵漳沅,望兄大力坚持,刻日歼刘伯承于长治城下。”

副官提醒他:“天亮了,总座。”

彭毓斌抬头一看,果然窗纸发白了;但由于早晨气温下降,秋雨又紧密地落起来。门外如同隔了一道珠帘,遮断了视线,云层压得很低,紧紧地罩住了两侧的山峦,没有一点放晴的迹象。彭毓斌无可奈何地说:“出发。”

副官迟疑着不动。雨又下大了。

彭毓斌明白了副官的意思,他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怕雨误了战机而掉了头,不如淋着雨前进。救兵如救火。”他自己带头披上雨衣走了出来。

于是冒雨出动。刚刚烤干的衣服又被打湿了。大炮、人、马、辎重车辆都在雨里向南移动。队伍像一条长蛇,沿着浊漳河谷前进。

长治城东南北天河村,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都投入了攻城的准备工作,异常忙碌。

九月二十一日,太岳纵队攻占长治城北关。争夺长治北关的战斗,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尔后,太行、冀南部队相继逼近长治城东、南、西关。史泽波依然拚死争夺北关,北关的战斗持续了整整八天。夺取长治城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但是,恼人的是连绵的秋雨,密雨笼罩着整个上党盆地,战士们每天都浸在水里。刘伯承司令员成竹在胸,他着眼在彭毓斌的援军。如果敌人的援军逼近,我将处于被动;如果硬打硬拼,即使打下长治,部队损失将是很大的。到那时,我们既无力歼灭援军,更无力对付平汉路上的敌人。孙连仲的先头部队四个军,新八军、四十军、三十军、三十二军,全部集结在安阳一线;第二梯队二十七军、三十八军、八十五军已经从新乡北移。胡宗南的十六军、第三军已经转到正太路向石家庄推进了。彭毓斌援军的先头四个团,于九月二十七日到达沁州。二十八日推进到沁州以南三十里的新店、南里村一线,现在出现他一贯主张的“势险、节短”的局势。

司令员走到地图跟前,察看沁州到屯留之间一带的地势,放大镜缓缓地在地图上移动着,好像从中寻找什么。

各种情况都加剧了,矛盾集中了,紧急了。迫切需要主官拿出主意,立即作出决策。人们在担心。

作战处长梁近,从消极方面看待当前出现的问题。他认为参谋业务,只限于反映情况。

工作中他缺少独立的见解,缺少大胆进取的精神。情况顺利时没有问题,情况稍有差池时,他就犹豫;甚至形势完全逆转时,他就会口出怨言,对上边的指示生搬硬套,不加分析。他认为这是上边下来的,完全可以不管事实。他好的是敢提意见,所以******政委肯定他这一点。

今天又遇到这种情况了,他想一举夺下长治城,再返回去打阎锡山的援兵。可是平汉路的情况越来越紧了,很显然,******意图南北对进,打通平汉路,把十个军进入华北,这一严重情况不可低估。目前,长治北关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战,陈赓司令员已经投入两个主力团。史泽波也不惜血本,顽固坚守,双方都打得红了眼。如果我们对长治攻而不克,阎锡山的援军赶来,我们势必处于被动。这一切表明,情况对我不利,对敌人有利,令人担心。

机要科长送来毛主席从重庆拍来的电报。

刘伯承司令员和******政委看过之后,交给作战处长梁近。

梁近看过电报激动起来,这电报上点明他没有解决的问题,他说:“毛主席高瞻远瞩,站在重庆,看到了全国的大局,指出:‘平汉作战,是全国主要战场,此役关系重大。为了保持持久作战和各个歼灭敌人,抑留更多的敌人于平汉路,完成本战略区的历史任务’。电报着重指出,平汉是全国主要战场,应抑留更多的敌人于平汉线。我们目前的作法,不符合中央精神。现在长治坚城攻取不易,北边敌人援兵又到,距长治城只有两天的行程。平汉线敌人开始行动,所以毛主席指出:平汉线是主要战场。平汉线我们只控制了元氏以南到武安一段。邯郸、安阳还在敌人手里,应集中主力于平汉线,攻占邯郸、马头、磁县,作迎敌的准备。”

司令部的空气,又一次紧张了,人声一下子寂静下来,连外面哗哗的雨声,都无人过问了。

上党战役,从发起到如今,形势步步逼人,而眼前的事又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那么顺手。一到关键时刻,多种非议纷至沓来,总有人犹豫不定。远在千里之外是关心、担心;身临其境的人,又被复杂的情况迷惑不解,议论纷纷。可是打仗不是纸上谈兵,而毛主席的电报上提出“持久”的问题,没有一个坚强的落足之地,从哪里去持久地坚持下去?

他必须有作战的阵地,立足于他的岗位去统观全局。可有时候过一个“关”太难了。在这里,曾经有过战国时的“长平之战”,老将廉颇被革职,赵奢的儿子赵括来执掌兵权,一反老将廉颇的方略,结果是血染丹河。

张华高兴地闯进来说:“邯郸、马头、磁县解放。”

刘伯承司令员一下子站起来,望着张华那张兴奋的脸。这个消息给整个司令部带来了欢乐。

刘伯承司令员如释重负。最能干的指挥员也都有他自己的甘苦。在关键的时刻,也有压得喘不过气来、寝食不安的时候。因为他已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决定人民命运的生死搏斗上去了。那时候,常常会使人血液凝结,专心致志地去分析敌情,权衡轻重,力排非议,承担怨怒。当好消息传来,也真会使他高兴得激动无比。这个消息太振奋人心了。邯郸解放,给了******当头一棒;给上党战役争取了时间。

刘伯承司令员感触地说:“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不是独到之见;头痛治脚,脚痛治头,才是辩证法。我们打上党,正是为了迎接平汉线上孙连仲的十万大军。‘抑留’是可以的,主要是由消灭敌人多少有生力量来定。这就取决于上党在谁手里的问题。他向张华说:“请一位五十来岁出过远门的向导来。”

张华走出去。这样条件的向导,是不难找到的;特别是解放上党,又是刘伯承司令员亲自指挥,人们会乐意作这个向导的。

向导被带进来。

刘伯承司令员就着地图详细地询问向导,沁州到亭的道路情况;老爷山、磨盘垴的道路;什么情况下发水,水势急不急;有桥没有,水深水浅;能否徒步,村庄大小等等。向导一一回答了司令员的问询。司令员同******政委商量:“彭毓斌有一天多的路程,我们也是一天多的路程,最大的可能……”他指着地图说:“我们和彭毓斌相遇在屯留以北,磨盘垴、老爷山之南。在这一带……”他指着地图说:“歼灭彭毓斌的援军。往南不让他进屯留城,也不能让他控制磨盘垴和老爷山。”说罢,他舒了一口气:“我担心的是邯郸。打下邯郸,我们就可以喘一口气了!”******政委说:“立即部署打援,同时电报中央,讲明情况。”

人们的脸色也开朗了。

刘伯承司令员说:“邯郸、马头、磁县打下来,给我们争取了时间,给******准备了战场。******就是要在上党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刻,以两路大军南北合进,袭我侧背。阎锡山是等我攻长治城不下,才来援兵,以便在长治城下击溃我军。陈赓猛攻长治北关,就是为了调阎锡山和******来。打仗的事,就是要去牵住敌人的鼻子,不要让敌人牵住我们的鼻子走。

现在决定:攻城打援。”

陈赓、李达、陈锡联、陈再道都冒雨赶来。因为按预定计划,今天对长治城发起总攻。

人们对这场雨发表着议论。刘伯承司令员把手一招说:“别坐下了,雨衣也别脱了,你们还得赶快回去准备行动。”他指着地图说:“阎锡山援军已经过了沁州,明天将继续南来,驰援长治。现在决定:陈再道指挥冀南部队,和太岳决一旅全部及于、石支队为攻城部队。猛攻长治城,吸引着彭毓斌向长治来援。李达参谋长、陈锡联指挥太行二支队、四支队、十七师,为打援的右冀队;于9月29日十一时前,集结于屯留以北之北村;中村一线。陈赓指挥三八六旅,太行第三支队,为打援的左冀队;于9月29日上午十时,进至屯留以北之董庄一线。三十团为独立支队,隐蔽集结于襄垣以西,待援军后尾越过夏店,由北面尾击敌人。总部于9月29日七时前进至黄碾镇。回去立即行动。”

各纵队司令员,匆匆走出司令部,又消失在密雨里。

刘伯承司令员走到******政委身边。******政委正在给延安和重庆起草电报。他说:“给中央和毛主席报告,说明情况。”他在纸上写着,刘司令员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政治委员的笔在纸上移动:“中央、毛主席:阎锡山以最大决心争夺上党,我已攻下襄垣、屯留、长子、潞城、壶关五城。现阎锡山派三个师南援长治,我决心以一万人,继续围攻长治,二万人准备消灭援军。因上党地区连日阴雨,影响作战,以致拖延。现在我作战重点是消灭援军,如长治敌人出击,则乘机攻占长治;否则,不拟再攻长治。留一部分队伍围困长治、沁州敌人,主力立即执行阻蒋北上的任务。冀南部队于消灭援军后,即开赴平汉前线。如太行、太岳主力阻蒋北上,则整个晋南地区空虚,在进行‘向南防御’时,将是较困难的游击局面。”写完,向司令员说:“以我的名义签发。”

同类推荐
  • 回到明朝做权臣

    回到明朝做权臣

    张启阳,穿越到了明朝末年,本以为自己是个无名小卒,谁知竟成了英国公府小公爷。历史的火车开始出轨,他为崇祯练兵,却练成了自己的兵。他对崇祯称臣,却被人说是奸臣。从此,手握重兵,权倾天下,我张启阳,就要做这天下最大的权臣!
  • 浪子杜杰

    浪子杜杰

    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因误食丹药病重,命太子李纯监国,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各地节度使各怀鬼胎。太子密诏好友杜杰前往罗浮山。一场巨大的阴谋已经悄悄展开。欢迎加入浪子杜杰粉丝群,群号码:596219222
  • 历史的刀锋

    历史的刀锋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问题现在又摆到了读者面前。“千古兴亡多少事”。作者用现代人的全新意识,笔走偏锋,从独特的视角解析历史,并告诉我们:历史是喜欢同人们开玩笑的。消除“历史的距离感”是我们时下反思历史的最佳方式。解析“历史的真实”,把历史个人重新置放于漫长历史长河与广阔历史空间的舞台,又是观照历史中鲜活人性的独特还原过程。
  • 大汉攻略

    大汉攻略

    宅男陈襄意外穿越到大汉,父亲竟是大汉奸李广利,若干年后就要遭遇灭族之祸,他该如何自救?
  • 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

    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

    《保安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讲述了保安族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背景等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太魂

    太魂

    鲁浮山顶,寂静的夜,飘着鹅毛大雪。山顶上迎风立着一少年,少年十三四岁模样。少年身穿栗色长袍,一头墨黑色长发,略显凌乱,睿智的俊目漠然的望着远处赤红的大火。那是他的家。他知道从此他不在是世永侯府的大少爷,也不再有亲人。良久,豁然转身,风雪中的孤影落寞中带着刚毅。他知道自己会回来的,回来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力魄境的上仙么,一句话就可屠人满门,很好。我会回来的……
  • 此生不换

    此生不换

    他带着前世的记忆和一个可以毁灭一切的诅咒开始一次新的生命的旅程!复仇是他唯一的目标……这一天,佛再一次地来到他的身边,佛说:“苦海无改边,回头是岸!”他却狂笑着……为什么?你要给他和我一样东西……你的慈悲呢?佛沉默地离开了……他的身体像撕裂了一般的让他疼痛难忍……
  • 末流高手

    末流高手

    无影刀、乾云剑、铁臂神拳风雷变,千军斩、游龙枪、千手销魂暗留香....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凯源,我心里的宝

    凯源,我心里的宝

    两个男生心中的小秘密有谁来听?两个互相有感情的人,都不敢主动去捅破这层窗户纸。您不急,别人可快急死了!快表白啊!
  • 雾锁苍灵

    雾锁苍灵

    为了复仇,意外踏上仙途。不为长生,只为能够拨开迷雾了解隐藏在苍天背后的秘密。
  • 奇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奇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短故事)

    我们在这个世界相逢遭遇——你好,很高兴遇见你。这里面的故事,时而不可思议,时而普通似平日生活,归根到底,都在阐述生活。生命是一场奇谭,不可错过。爱,恨,迷惘,乃至奇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方寸土地里,我们都需要挖掘出各自生命的入口与出口。我的出口在文字里,正在写给你看,希望你也能找到你的出口。站在现实和非现实的临界点,小心翼翼地叙述,生怕踏错一步。假作真时真亦假。
  • 我魔改了世界

    我魔改了世界

    恋人车祸去世,找到一本陈旧的书——《创世神游戏》在这本书上记载的全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或是神话中的事物。笔尖在书上划过,世界在不断改变。
  • 人鱼之明皇国度

    人鱼之明皇国度

    从船上被人推下来,穿越成一条人鱼,学习做人鱼,学习再次登上陆地。这里居然是古代!“你说我会不会成仙?”“不知道,成仙很难,人鱼还没有修成仙的”。“那你说我成仙,他会不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