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700000017

第17章 绘画(3)

李成(919~967年),唐宗室的后代。他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在对烟林平远景色的描绘方面,“扫千里于咫尺,写万顷于指下”。他的代表作有《晴峦萧寺图》和《读碑窠石图》。《晴峦萧寺图》分为远中近式构图,以主峰为中心,左右两侧山石布列均衡,左下角的骑驴人把观者的视线引入画面中心。山岩上的寒林增加了秋尽冬临的萧疏气氛。

范宽(约950~1027年)名中正,华原人。他的艺术创作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极大,他长期居住在终南山,常流连于山川崖谷,领略山川之趣。他把自己对山川的感情凝聚在画笔上,为“山川传神”。他的《溪山行旅图》是古代山水画的优秀典范。

⑤青绿山水画

北宋后期,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画进入成熟发展时期,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千里江山图》全长12米,为全景青绿山水,气魄宏大,构图严谨,充分体现出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的优点,锦绣山河尽在眼底,给欣赏者以良好的视觉效果,使人心旷神怡。这幅画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青绿山水的传统勾勒法,各类山、石、水、草木的设色统一中有变化。如天空上半部涂青色,越往下越浅,不但使山的轮廓分明,而且有落日余晖之感,色彩的运用非常成功。

《江山秋色图》则笔法秀劲工致,布局巧夺天工,其风格既有青绿山水的富丽,又有文人画的“雅逸”;显示出了由“大青绿”向“小青绿”过渡的趋势。

2.文人画兴起

①米氏山水

由于受北宋中期的“文人墨戏”之风的影响,至北宋末期又有一个新的山水画派出现了,即所谓的“米氏山水”。

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移居江南,长江沿岸的云山烟树的景象启发了他,于是在董源的画法基础上,形成了他含蓄、空潆的神韵。他作画时不拘形色勾皴,多以烟云掩映树石,只求意似。米芾之子米友仁继承父法,有少量作品传世,《云山墨戏图》、《潇湘白云图集》是他的传世佳作。

②人物画大师李公麟

从画风上说,李公麟是文人士大夫画家。李公麟,安徽舒城人,他活跃的时代正是文人学士交往频繁、士大夫墨戏之风盛行的熙宁、元丰年间(公元1068—1085年)。他对绘画最大的贡献是在人物故事画中体现文人意趣,在绘画形式上他大力探索“白描”这种艺术形式,他的“铁线描”由敛而放,由生而熟,含蓄而刚劲,被誉为“天下绝艺”。他的传世作品有《维摩诘图》、《五马图》、《临韦偃放牧图》、《西园雅集图》等,其中《西园雅集图》描绘了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文人在驸马王冼家的花园里谈禅说道、作诗绘画的情景。这幅画的构图和表现人物的方法成为后来一些文人士大夫肖像画通行的格式。

③“减笔水墨”

宋代与白描艺术相映生辉的是“减笔水墨”,代表人物是梁楷、法常等。在宋初石恪的基础上,梁楷发展了水墨减笔画,《太白行吟图》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外,他还运用了一种泼墨大写意画法,丰富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主要作品有《泼墨仙人图》、《六祖斫竹图》等。

3.市井风俗的写照——《清明上河图》

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以城乡“市井小民”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开始大量出现。当时,王居正、李嵩、苏汉臣等都是风俗画的高手,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显示出了风俗画的新成就。

张择端,字正道,是北宋末期优秀的人物、风俗画家。他在画院任职,《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不朽名作。全图长525厘米,宽25.5厘米,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时北宋都城汴梁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场景,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反映市俗生活的作品还有王居正的《纺织图》、李嵩的《货郎担图》及苏汉臣的《百子嬉春图》、《秋庭婴戏图》等。

继承与创新——元代画坛

1.元代画坛开启文人画新风

①赵孟頫托古改制

赵孟頫是中国绘画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师。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他在元代画家中地位最高,名声显赫,同时是元代画风的重要创立者。他的“复古”主张追求古意,效法唐人,开创了新一代的不同于宋的新画风。他还强调以书入画,“书画等同”。

赵孟頫是自己艺术主张的积极实践者,他在人物、山水、鞍马、竹石方面无所不能,他59岁时作的《秋郊饮马图》是他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鹊华秋色图》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此画纸本设色,取材于山东济南郊外的鹊山、华不注山的自然景象,用平远法构图。笔法潇洒清逸,设色明丽浓郁,使他以“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之雄去其犷”的“中和”风貌屹立于元初山水画坛。赵孟頫的山水作品还有《重江迭幢图》、《双松平远图》等。

与赵孟頫齐名的元初画坛“复古”思潮中的活跃人物还有钱选、高克恭等人。

②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自赵孟頫开创一代文人新风后,至“元四家”时画风已走向成熟。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又号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他是元代最负盛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有两种风格,代表他的第一类风格的画,点线兼并,笔势雄伟而潇洒。这类风格的作品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此画画了24年尚未完成,在表现技法上体现了中国画披麻皴线条和墨色的特点,后被誉为山水画的典范。黄公望的第二类风格表现在水墨方面,代表作是他81岁时作的《九峰雪霁图》。另外还有《天池石壁图》和《溪山雨意图》等亦为其代表作。

王蒙(1298~1385年),字叔明,浙江吴兴人。他的山水画多表现高人逸士的隐逸生活,用笔融牛毛皴、解索皴、披麻皴为一体,主要作品有《葛稚川移居图》、《夏山高隐》、《青卞隐居图》等。

倪瓒(1301~1374年),字元稹,无锡人。他的山水画面单纯明净,皴法洗练灵动,个人风格十分鲜明,传世作品有《松林亭子》、《虞山林壑图》等。

吴镇(1280~1354年),字仲圭,嘉兴魏塘人。吴镇画学董源、巨然,兼融泼墨之法,挥洒自如,墨色浑厚,世人有“黄、王、倪三家皆重笔,吴则重墨”之说。传世作品有《双松平远图》、《渔父图》、《双松图》等。

元四家的画风各异,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荒疏,吴画沉郁湿润,四家各具特色,在元代画坛上相映生辉。

2.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是迄今发现的最优秀的古代壁画之一,保存也较完好。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吕洞宾故宅的地方,1959年因风陵渡水利工程而迁至芮城县龙泉村。现共存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个殿。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周围的墙壁上绘有《朝元图》。全图以8个主像为中心,共画286人,每个人物高达3米以上,布局宏伟严密,具有非凡气魄。线描用笔粗壮有力、朴拙流畅,明显地继承了吴道子、武宗元的宗教画传统。色彩鲜明谐调,主体部位有时采用沥粉描金的手法,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

纯阳殿四壁所绘为《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共有52幅,是吕洞宾的传记故事画。艺术手法基本上是宋代风格。绘在殿后影壁上的大幅壁画《汉钟离度吕洞宾》是全殿中最突出的一幅。画面人物的表情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极为出色。

在这些壁画中还有画工们的落款姓名,这些画工为继承壁画艺术的优秀传统作出了贡献。

失落与追寻——明清画坛

1.对传统宫廷画的继承

明初恢复了宫廷画院,从宣德到成化、弘治的一段时期内宫廷画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当时严格的思想控制下,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当时著名的宫廷画家有边景昭、戴进、商喜、林良、吕纪、吴伟等。

戴进(1388~1462年),字文进。宣德年间被荐入宫,后因别人的谗言而被免职赶出画院,流落民间。他在钱塘一带声望很高。戴进的绘画技艺比较全面,他继承古人传统,又自创新意,风格以挺健苍劲为主,传世作品有《风雨同舟图》。受戴进的影响并继之而起的是浙派盟主吴伟,他的传世作品有《溪山鱼艇图》、《松风高士图》等。

2.文人画开创新境界

①风流才子——唐寅

到明中期,吴门画派在画坛上崛起并逐步取代了浙派在画坛上的霸主地位。因这一派的画家都是苏州人,苏州别名“吴门”,故称“吴门画派”。吴门画派属文人画体系,沈周、文徵明是吴门画派开派大家,而唐寅、仇英是吴派支系。“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吴县人。唐寅的绘画创作以山水画为主,作品有《山路松声图》、《荷净纳凉图》等,唐寅的仕女画多取材于高人韵事、神仙故事以及官伎、歌伎等,作品有《东方朔偷桃图》,《孟蜀官妓图》、《秋风纨扇图》、《李端端图》等。在作品内容上多流露出作者对出身卑贱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对名教礼法的反叛。他笔下的女子多是两手纤细、弱不禁风的美人,这也反映了他的美学趣味和当时的审美时尚。

②八大山人和石涛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1626~1705年),江西南昌人,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向道。他精神抑郁,神态癫狂。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方向。八大山人山水画数量不多,但极富个性,现存的《荷花水鸟图》、《牡丹孔雀图》、《安晚帖》等是他的代表作品。

石涛(1642~1707年),广西梧州人,明宗室后代,后出家为僧。石涛的山水画笔墨构图多变,元气淋漓,代表了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他师法自然,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皴法。至今尚存的有《黄山图》、《听泉图》、《细雨虬松图》、《淮扬看山图》等。

自石涛以后,山水画在“扬州八怪”那里达到了新的境界。

③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金农、郑燮、黄慎、李、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因为他们大胆突破了“正统”派摹古、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他们的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其次是人物,山水较少。

“扬州八怪”大都是失意的官吏和隐居的文人。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重创作。他们都有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在他们中间,郑燮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人物。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曾任12年七品知县,后辞官卖画为生。郑板桥一生坎坷,这形成他孤高倔强、不落时俗的性格,并在他的文、诗、画中流露出来。郑燮在艺术上主张革新,师法自然。他善画兰、竹、石。他画竹石几十年,作画时有“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的气势。

郑板桥善于将诗、书、画融为完整的艺术整体,画兰竹用行草笔法,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秀劲潇爽,生气勃勃。题款也特立独行,成为作品构图布局的一部分。现存《兰竹图》多幅,笔墨简劲疏朗,构图变化多端,题款更多奇趣。

李《1686~1762年)的绘画则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如《芭蕉萱石图》、《芍药图》等。其他的几位画家也都自创一门,给清代画坛带来了清新和生气勃勃的画风。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在扬州画派的影响下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3.民间绘画的兴起

民间绘画在明清时期比较活跃。民间绘画包括各种风俗画、神像,道释画,历史故事画、水陆画、壁画、年画、书籍插画等,其中民间的版画艺术最能体现明清时期民间艺术的水平。

①明清时期的木刻插图

中国木刻版画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到两宋时随着印刷技术的改革,版画到了一个繁荣时期,从单纯的佛经插图发展到了多种书籍的版画插图。元代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使版画走入更广泛的领域,戏曲文学、小说、话本为版画的全面发展打开了局面。明清时期,版画已进入到刻本书籍的各个门类之中,而且其艺术性之高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如被称为“金陵派”的富春堂和世德堂刻本已由上图下文扩为整幅图画,人物形象古朴天真,画风渐趋精细工丽。著名作品有《南西厢》、《古烈女传》、《月亭记》等。

安徽新安(徽州)的版画享有盛名。此地有很多技艺精湛的雕版能手,他们制作的版画插图,销往全国各地,影响广泛。如黄子立雕版的陈洪绶的《水浒》、《西厢记》,黄一楷的《北西厢》、《琵琶记》等等,可谓穷工极巧,精细无比,具有工整秀丽、缜密妩媚的情调。虽属单色,却使人感到古韵盎然,呼之欲出。徽州木刻代表着明代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清代版画不如明代发达。但也有一些文学名著的插图刻本,如《秦楼月》、《三国志》、《红楼梦》等。

②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种,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宋代的手绘或木刻的节令画应当是年画的雏形。自元明以来,年画正式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牛郎织女版画年画在明代流传不广,保留下来的不多,到清代才逐渐繁盛起来。清代的年画题材广泛,从古到今,从城到乡,从戏剧舞台人物到家庭巷里、人情世态,动物花鸟,可谓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如《牛朗织女》、《耕织图》、《春牛图》、《武松打虎》、《法人求和》,以及《财神》、《灶王》、《招财进宝》等。年画的体裁形式有单幅、条屏、扇面、灯画、图片等等。在制作方法上一般是套色印刷,也有印绘结合。

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北方年画的代表,它创始于明末,清初逐渐发展开来。在它的兴盛期,当地居民不分男女老少,大都以印制年画为生。杨柳青年画吸取了宋、元、明在绘画上的工整纤巧和写意的传统,雕绘结合,笔法匀整,设色鲜明,形成一种独特的格调。

中国南方的年画以苏州桃花坞为中心。它的绝大部分作品是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制成的。

19世纪后,由于钢版、石版印刷技术的采用,尤其是近代“月份牌”年画的流行,手工生产的木版画竞争不力,日趋衰落。

4.海外来风——西洋绘画的传入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来华,他带有几张五色斑斓的手绘圣像。在1595年利玛窦上表神宗,并献天主像、天母像各一幅。清初,传人的西洋画渐多,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意大利人郎世宁来北京,以其别具一格的中西并用画法而闻名清朝画坛。同时,服务于清廷的西洋画家还有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

郎世宁的代表作有《乾隆平定准噶尔回部战图》、《万树园赐宴图》,他传世的惟一的一幅油画是《太师少师图》。郎世宁的作品将焦点透视、色彩空间等西方画技与中国画用线用墨的传统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郎世宁在宫内还向中国画家传授油画技法,一些宫廷画家如陈枚、冷枚、唐岱等都受其影响。

明清之际西洋美术的输入,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明暗画法与焦点透视,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后来的中国画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因素。但因其仅局限于宫廷内府,对中国画坛未能造成广泛影响。

19世纪末叶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学习和介绍西洋画,为近现代中国油画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皮影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闲情艺致

    闲情艺致

    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你真的看得懂吗?欧洲顶级收藏家是如何创业的?艺术的就是美的吗?我们希望能找一种更精确的方式来表达艺术和生活带给人们的原始感动,产生共鸣并且更为珍惜。
  • 踏石留印

    踏石留印

    本书是作者将自己的课题成果、发表的著述和论文加以挑选、整理、归纳和编排,稍做删减后形成的。相信本书对于从事钢琴教育以及研修钢琴的读者都将大有裨益。
  • 音乐与生态文化

    音乐与生态文化

    《音乐与生态文化》是资深音乐教授张平多年来专注于音乐与生态美学研究,着力发掘音乐艺术深广价值与未来方向的一部评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体现新世纪以来音乐艺术研究的更高追求和深度探索的著作。著作分为四辑,收入其中的三十余篇文章从歌唱与自然生命、音乐与生态美学、现代音乐与民间艺术等诸多关系出发,围绕音乐与生态文化相互交叉的学科研究,展开作者的思考与探索;多数篇章融会学理、田野考察和实践,角度新颖,独树一帜,开拓了音乐艺术研究的边界。作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将读者引向更独特宽广的音乐世界。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如果可以忘记

    如果可以忘记

    如果可以忘记,那该多好,那我一定选择它那个夏天,我遇见了何勤那个冬天,我又遇见了顾桐牧他们都带给了我忘不掉的感动……如果可以忘记,……
  • 我可以任意穿梭万界

    我可以任意穿梭万界

    故事的主人公张志乐在事业失落之后意外获得任意穿梭万界的系统,得到这个系统的同时,也能100%复制对方的能力,血脉、才华甚至高科技无法复制缺点……………………………………………………………………………………………………………………………………
  • 放弃你我用一辈子去忘记

    放弃你我用一辈子去忘记

    苍白且魅惑的晚婷,深邃到无止境的颜晗,优雅却满心仇恨的麒麟,以及外表平和温存,内心极度动荡的绮罗,他们,都是这场疯狂爱情盛宴的策划者与倾情粉饰的表演者。
  • 与男神相遇之别靠太近

    与男神相遇之别靠太近

    荀伊在一次车祸中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超能力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而许久不见的高中暗恋学长乔旭竟成为了她的Boss他竟然也有超能力他可以很好的隐藏他的内心当呆萌小甜心遇到腹黑学长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王俊凯先生你好

    王俊凯先生你好

    “叶小姐,你好。”我很高兴能走进你的生活,不止在于外界,也在于内心。我会用细节去对待我的叶小姐。【HE/勿上升真人】
  • 摊上神经姐妹花

    摊上神经姐妹花

    女主慕容逸,慕容婉是一对孪生姐妹,在香山绝世穿越.与命运女神相遇,莫名其妙的救了她的孩子.但事情真的会如此简单?而后被黑洞席卷穿越,因为眼睛的不同究竟会有怎样的磨难等着他们呢?她们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机遇呢?
  • 重生之妃本平常

    重生之妃本平常

    木青清被丈夫与其姘头联手杀死,乃至于毁尸灭迹,一睁眼竟回到几年前家中一贫如洗的时候,望着眼前健在的父母和可爱的弟弟,木青清决定首先要把生活过好,其次要把渣男整倒!为了这些个愿望,木青清开始奋起。但是计划总快不过变化,面前这个一身白衣的“鬼”是怎么回事?他跟着俺们回家是几个意思???
  • 魔兽世界之逆转乾坤

    魔兽世界之逆转乾坤

    废材小白领穿越到魔兽世界,成长为全职高手,纵横艾泽拉斯大陆。与阿尔萨斯、伊利丹、萨尔等传奇英雄把酒言欢。与吉安娜、泰兰德、希尔瓦娜斯等女神相交莫逆。带领各个种族共同对抗燃烧军团和不死天灾。谁说结局不能更改?今天就是要逆转乾坤!
  • 苍冥狩天记

    苍冥狩天记

    他是易成,也是青帝,也是琉月皇,也是轩莫神帝…他是所有,是流传在世上不死的神话,但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与使命,他不能死,不能败,因为有他最亲爱的人还在等着他。让我们一起大声的告诉他,他是谁?他为何而来?好吗?
  •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本书共八部分,叙述了古代体育习俗的形成、军事色彩浓厚的春秋战国体育习俗、粗具规模的两汉体育习俗、大起大落的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习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