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3700000002

第2章 思想文化(1)

圣哲时代

1.老聃开显玄妙之道

老子像老聃(约公元前571~前480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聃,世人称他为“老子”。相传,他曾为周朝藏书室史官,见闻广博,熟悉各种典章制度,比他年轻的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老聃“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晚年看到周王朝日益衰微破败,于是辞官,西出函谷关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受楚国的巫风仙学的影响,一生修行道德之学,到周室为官,受北方书经文化的影响,晚年才有“著书言道德之意”。《道德经》是他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著作。《道德经》原为《老子》,全书分上下篇,共81章,约五千言。春秋末年,人们为天道观问题,各抒己见。老子第一次提出了“道”的哲学学说。他把“道”作为最根本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还说,“道”是人类自身和社会必须遵循的规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老子不仅把“道”视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是万物的归宿,万物从“道”而生,最后又复归于“道”,“万物各归其根,归根复命”,重返纯朴的自然状态。

在认识论上,老子认为这“道”是可以体验认知的,他认为体认“道”,只需“虚静”、“玄鉴”即可达到闻道的目的。

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后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庄子将老子的世界观发展壮大,后与儒学和佛学三足鼎立;另一个是将“道”解释为规律,为礼、法思想的依据,形成了法家学派。

老庄哲学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2.孔丘倡导“圣王”之治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中国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孔丘的祖先是殷人的后代,宋国流亡贵族,后来才在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他3岁丧父,自幼贫且贱,早年做过小官,少年时就懂“礼”,曾做过丧事赞礼的“儒”孔子像这一职业,中年开始召收弟子讲学,50岁时在鲁国从政,政绩显著。后来开始周游列国,以求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一路艰辛,未能如愿:拘于匡,畏于宋,饿于陈、蔡。70岁时返回鲁国,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编辑《尚书》,整理《诗经》,考订《礼》、《乐》,删修《春秋》,研究《周易》。73岁时病逝。

孔子生前的言论由门徒记录整理,后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思想以仁学为主,他所讲的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思想、一种道德标准,或是培养人的最终宗旨。孔子首次把仁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提出来。在他看来,仁就是仁爱之心,仁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为核心,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宽、信、惠、敏、恭、直、温、良、俭、让等道德规范。

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是礼和正名。他看到当时“礼崩乐坏”,想恢复周礼。他的礼,既是政治制度,又是道德规范,还包括礼仪、礼节。在当时名不符实的情况下,孔子还提出正名,以正名来引导当时的风气,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措手足”。在他看来,只有名实相符,社会才会兴礼乐,才能长治久安。孔子主张德政,首先教化、引导人民知“礼”。德政的主要内容是保民、惠民、恤民、养民、富民。他主张统治者注意自身修养,“修己安人”,以身作则。

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他开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72人。在世时,人们就尊其为“孔圣人”。孔子编订的“五经”奠定了儒家基础,儒家在汉代以后成为文化主流。

3.墨子“兼爱”天下

墨子像墨子(公元前476~前390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有说是孔子的同乡。他自称“上无君上之能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当时的“士”,曾为宋国大夫。他求学于孔子,后不同意孔子的学说而另创学派。他载书出游,到过齐、鲁、宋、楚、卫、魏等国,身体力行,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有众多的追随者,形成了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其成员均称为“墨者”。他们平时囚首垢面,亲自劳作,以苦为乐,需要时人人为理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有严格的教条和勇武的精神。他们分别被派到各国宣传墨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路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广泛影响。儒、墨两家在当时并称“显学”。

墨子死后,其门人推选一人为首领,称为“钜子”,继续领导墨家学派的活动。墨家学派后来分裂为三派,开战国一代学术争鸣之风。《墨子》一书,一共53篇,大部分内容是墨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述墨翟言行的集录。墨子主张“兼爱”、“交相利”,并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他不同于孔子的“仁学王政”的立场,幻想建立一个没有强暴弱、富侮贫、贵傲贱、智诈愚的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社会。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尚贤使能”,反对贵族世袭,反对儒的“亲亲”、“尊尊”。

在宇宙观上,墨子主张“尊天、敬鬼神”,这是他思想背景的局限所导致的。但与一般的“敬鬼神”思想不同的是,墨家学派注重科技,讲求思辩。《墨子》书中最早记载了光学现象和几何观念。

百家争鸣

1.生命的超越

①庄周梦蝶

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庄周的生平已不可详考。相传庄周家贫,靠打草鞋来维持生活,曾麻鞋布衣见魏王。

楚王敬慕庄周之才,以千金聘其做宰相,他却说自己宁愿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得其乐也不受国君的束缚。自此以后,他终生不仕,过着隐居的生活。

庄周的思想,较完整地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原本52篇,现存33篇,是晋人郭象所编。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在《庄子》中他用形象直感的语言,讲述道的存在:“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一切事物是相对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他用梦举例,从梦的立场看醒,醒是梦。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是蝴蝶。他说,庄周是蝶呢,还是蝶是庄周呢?达到物我双忘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境界。

他告诉人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更体现了这位“知道”者深邃的精神之美。

②子思的境界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传说《中庸》就是他写的。

在孔门弟子中,多把仁、孝看得很重,过分的孝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之中,导致两个极端:或是极端的个人为主,如与墨子同时的杨朱,不肯“损一毫利天下”,反对利他主义对庄子像社会成员自主自然能力的破坏;一种是极端的为人,如墨家以“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鉴此,子思要求对个人角色重新反思,以达到“知道”的目的。

《中庸》是继《大学》后又一阐明人求知的重要和求知的方法的著作。在求知中,《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对夏商周建立起的礼制礼法,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诚之”,即充分发现个人的本性。《中庸》通过诚而能尽人之天性;能尽其天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万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的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中庸》的至高目的,就是要充分认知人的天性,使自己配天,可与“天地参”。

2.儒法之争

①孟轲之道

孟子像孟轲(约公元前390~前305年),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以孔学继承者自居,历史上将孔、孟并称,即所谓“孔孟”之道。在政治思想方面,孟轲发展了孔丘的“仁”学和“德政”学说,形成了完整的仁政思想。他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认为统一天下只能用仁政。

孟轲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其民心者得天下”是他的至理名言。他认为得民心的主要措施是“教民”、“养民”。教民以道德礼教,养民则是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他极力反对“虐民”、“暴民”,他认为残害百姓,必失天下。但是他的“仁政重民”是以另一种思想为根源的,他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的论调,是为了维护一种封建君权秩序,防止“****兴”,即防止人民起义。

②韩非的法家思想

韩非(公元前280~前233年),中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出生于韩国贵族家庭,他曾多次上书谏韩王变法图强,但昏庸的韩王拒不采纳。他退而著书,博览群经,分析和总结了前人的政治思想,创建了自己的学说。他的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但他的昔日同学李斯等人嫉妒他,对其进行陷害,后来他被迫自杀。韩非的理论为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

韩非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全面论证中央集权必要性的思想家。韩非首先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立场出发,认为人与人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要治理社会和国家只有用暴力和权术。他主张法治,强调法要统一、法要严峻、法要公平、法要讲信用。君主居法律之上。韩非的君主****学说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为后来中国的封建****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像在哲学思想方面,他第一次把“理”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来。指出“理”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具体法则。“道”则是体现在客观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普遍规律中。“道”寓干“理”中,只有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理”的认识,人们才能认识“道”。

其实,这样的认知“道”的方法,与老庄之学认知的“道”,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25~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据《史记》记载,荀子在五十岁时到齐国游学,曾在齐国都城稷下学宫讲学,任学宫之长。后又人楚,还曾西游入秦,议兵于赵。晚年罢官居兰陵,从事著述。后经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共10卷,32篇。

荀子以儒家自居,推崇孔丘,但对孔子的学说思想是批判地吸收。他否定了天命思想,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谓天就是一切自然界,天的运动不掺杂人的意志,而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人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其政治思想主要是“隆礼”和“重法”。他认为“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荀子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对精神和形体关系作出了客观的回答。他认为人的精神现象乃是人的自然生理功能,即所谓“形具而神生”。对人性的认识上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而好利,生而有耳目声色之欲。否定天赋道德观,强调后天教化作用。另外,荀子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也有很大发展和推进。

异端与正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当秦汉建立一个大一统帝国后,统治者需要代表这一统治思想的学术舆论。董仲舒便成为君主宗法制的理论制造者。

同类推荐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热门推荐
  • 与你一生,许我一世

    与你一生,许我一世

    瑶瑶和墨盛佑一起长大,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可她错把喜欢当成爱。当她想结束这段错误的爱恋时,新的恋情悄悄降临。。。
  • 我在星际种田

    我在星际种田

    《山海经》第843代传人月笙歌,竟被一个祖传玉坠给坑到了数万年之后的未来世界。不就是换个时代嘛,好说,手握《山海经》众多妖魔鬼怪的月笙歌表示她很淡定。不是,等等,你谁?!你一粗来就坑走了我这么多修为你特么还有理了?某器灵(系统)理直气壮:还想回家就给老子乖乖做任务!的,自己的器灵,坑死了也是她的。可是那边那个小奶狗,你不要一言不合就贴上来好不歪?还有那个大将军,你不要人前冷漠人后这么粘人行吗?还有那个太子殿下,你到底喜欢上我哪一点了我改还不行吗我?!还有这只契约兽,那只召唤兽......歪,意思意思行了啊!一句话简介:某悲催女子被坑到未来世界后努力修行争取早日回家顺便拐回一个闷骚夫婿的故事。PS:本文轻微玛丽苏,如有不适请立刻点叉。本文没有莫名其妙的爱情,任何一位男配甚至是男主的感情都不会大风刮来,甚至是以利益为基础哦~
  • 人生哲理智慧书

    人生哲理智慧书

    本书收有139个人生哲理故事,每个故事能激励你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体验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起起落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
  •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绝色总裁的小农民

    山村少年意外获得神魂传承,他只想安心种地,没想到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花、警花、姐妹花蜂拥而至……耕田种地我在行,可是对付这么多莺莺燕燕,该怎么办才好?啊啊啊,美女们,请自重,俺还是一个黄花大小伙!
  • 天庭红包总群

    天庭红包总群

    当一个普通人意外进入一个天庭红包总群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齐黎天下

    齐黎天下

    九岁时,他被宫里的那些毒妇门伤害中毒,被送到姨母家救治。如此,他被六岁的她善良所折服。十二岁时,她身患重病,被送往常明寺休养。他和她十年不见。十九岁时,她十六。出落明媚动人,返回府中,又遇他。两人许下余生之约。二十一岁,他终登皇位,与她携手治理国家。被大臣所压,他被迫抐了妃子。却也因此伤了他与她的孩子。她因此负气离开。他苦苦追寻五年,遣散后宫佳丽。终于将她挽回。自此,二人同心,携手到老。
  • 守护甜心之莺语花落

    守护甜心之莺语花落

    习惯了,陷害。习惯了,冷漠。习惯了,背叛,习惯了,不相信,习惯了世界,习惯了一切……我,日奈森亚梦,回来了。
  • 成功的快捷方式

    成功的快捷方式

    逆向思维的好处在于,它不受常识或常规的束缚,见常人不见之处,异想天开,从而产生新的创意。逆向创新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倒过来想。倒过来想指的是把顺着想的思路加以颠倒,它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倒过来想的作用在于能使我们去注意和思考顺着想想不到,或者容易忽略的问题的另一端、另一点、另一面。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能否像福特、西门子、洛克菲勒一样,创造一家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伟大公司?2008年8月3日夜,北京,李宁家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级修佛系统

    超级修佛系统

    在各种超凡力量横行,中华将威压天下的世界里。赵文举穿越过来,从一个走投无路的老男人,成长为一地长官,一派之开创者。四禅定,八正道,六波罗蜜,四圣谛,在佛法铺就的道路里,在扑朔迷离的混乱里,一个敢于舍弃一切的刚猛男人,写下属于自己的传奇。原名:佛家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