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6500000024

第24章 内蒙篇(5)

大量考古证明,20万年前,敖汉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曾有犀牛、象、鸵鸟等野生动物栖息;8000年前在兴隆洼人生活的年代,这里的气候温暖、潮湿,森林、河流、湖沼、农田密布,既适合渔猎,也适合农耕;到了公元10世纪前后,契丹、女真、蒙古活动的时期,这里仍然出产西瓜、石榴、荷花、牡丹……出土的墓室壁画中,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鸟兽花卉和贵族们的饮食起居。据史籍记载,即使到了400年前,这里还是“沙柳浩瀚,柠条遍地,鹿鸣呦呦,黑林生风”的好地方,清康熙巡视塞外时曾称“敖汉及奈曼诸部田土甚佳,百谷可种”,农牧并举“自两不相妨”,康乾时期,中原发生旱灾和蝗灾,朝廷便下令移民。大批中原饥民涌入垦荒,敖汉旗的天然植被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实施了残酷的“三光”政策,集家并屯,修筑工事,开矿用木,烧炭取暖,敖汉旗的植被遭受到空前的浩劫。

解放战争时期,一方面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需要大量木材,另一方面许多森林又毁于战火。到新中国成立时,敖汉旗的天然原生植被已经毁坏殆尽,只剩下了极少的疏林地和残次林。

解放后,农垦大量增加,特别“文革”期间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鼓励老百姓“无限制地”开荒,当地称之为“小开荒”。据统计,1966年到1970年间,敖汉旗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260万亩,大量牧场变成了农垦地。据专家们估计,敖汉旗的环境容量是每平方公里5个人,而实际上却是每平方公里75人,超过环境容量十几倍!随着人口、牲畜、耕地的成倍增长,土地沙化便越来越剧烈,到处都是“沙窝子”,有风沙满天,无风沙满地,到上世纪70年代,流动和半流动沙地每年以7万亩的速度递增,科尔沁沙地跳过老哈河占领了敖汉旗北部,沙魔在敖汉旗的土地上疯狂肆虐。一场风便把1米多深的水渠填平,把大量房屋掩埋,地里的庄稼一年得种好几次,老百姓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人眯眼,马失蹄,白天点灯不稀奇,牛犊子掉进汤锅里……”许多农牧民住房连年被流沙掩埋,不得不含泪离开故土,成为“生态难民”。

1981年,刚通车不久的京通铁路敖汉段即被风沙埋没,个别路段堆积的沙子厚达两米,不得不调来解放军紧急清沙,《人民日报》曾做过报道。

自上世纪70年代,旗委、旗政府便带领全旗人民防沙治沙,2000年以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敖汉旗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以防沙治沙为主的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生态建设成效与干部的考核挂钩;陆续启动了科尔沁沙地治理、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等六大生态建设工程;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林业;依托科技,创新模式,提高防沙治沙工程质量……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5年间,沙化地在敖汉旗内已经减少了110万亩,而且良性逆转的速度加快。

我想采访一些基层的老百姓,了解他们的艰辛和防沙治沙中的贡献,于是便来到了乌兰巴日嘎苏(村),采访这里的村支书于顺,他是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

58岁的于顺是一个朴实的老人,穿着黑裤、黑布鞋、蓝体恤,面庞黑里透红,眼睛很小,外貌比他的实际年龄苍老得多,握手时,又硬又粗糙的手掌像锯子一样,而且多处还在脱皮——总之,这是一双劳动的手,也是吃了许多辛苦的手。房里是土炕和土砖地,没有豪华的家具,只有张简易沙发和一台不大的电视机。同行的小马问他为什么不戴自己的绿化奖章,他只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外面工作,老伴因为患了肾结石正在住院,作为村支书,镇政府每个月给他200元补助。

一谈到治沙的成绩,于顺没有说到自己,却首先谈起了前任书记张富,他说:

“我是1966年不上学后才回村的,1985年当选村支书。前任支书是转业军人,他带领大家治沙。那时村子西边、北边都被沙子包围了,吞了六七十户,风一刮,连门都打不开。地也被沙压了,不过立夏不能种地,种了也会被沙压,一年一亩地只能收四五十公斤粮。沙丘还在移动,每年要前进10多米,连半固定沙丘也要前进四五米,不治沙实在不行了!老支书便站在沙坨上动员大家:‘学大寨学什么?我们就是要用大寨精神治沙!’从66年下半年起,我们村就开始治沙了。

“治沙要等下雨,只要一下雨,全部劳力都上山治沙。最初我们搞了些挡风的风障,下雨后自然长出了锦鸡儿一类的固沙植物,后来又搞了黄柳扦插,种杨树和柳树。75年县实验站几个工程师来看了我们的治沙情况后很高兴,化验了我们的土壤后,说是最适合樟子松的生长,76年就拉了两车樟子松苗搞实验,挖坑、浇水,当时用的‘裸根苗’,成活率达到40%至50%;第二年又给我们种子和设备,在我们这里培育了苗圃,成活率提高到60%至70%;再以后树苗搞了‘营养杯’,成活率更高了,全村种了1000多亩。

“老书记退了后,我们在赤峰市的领导下继续实验,对树苗加上了防风防寒措施,又搞了1000多亩。现在全村有3000多亩樟子松了,大的胸径五六十公分,可以卖两千多元哩,都是集体的。

“后来我们还种了杨树和黄柳,一部分搞了飞播,到1989年2.8万多亩沙地基本都变绿了,沙起不来了,谷雨前后已经可以种地,玉米产量达到了每亩地八九百斤,房子再也没有被沙埋过……没树的地方划给老百姓种草,全村每年产草100多万斤,有两千多只羊哩!”

我们来到了村里的松林,这些松树普遍有碗口粗,微风吹拂便响起了悦耳的松涛声,于顺粗大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松树,黑红的脸上绽开了孩子般快乐而单纯的微笑,小小的眼睛幸福地眯成一条缝,突然显得年轻了许多……

我采访的另一个人是敖汉旗的造林大户、全国治沙标兵鲍永新(蒙古族),2007年春天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曾受到过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他和妻子两人18年来在沙窝子里艰苦奋斗,造林、种草1万多亩,县林业局领导曾说:“要是有100个鲍永新就可以治沙100万亩,治沙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瘦瘦的、身材高挑的鲍永新现年40岁,但鬓边已经出现了白发,除了白发,还患上了颈椎病、胃病、鼻窦炎等多种疾病,这些都是治沙留下的印迹。他是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但继母不愿意继续负担便回乡务农的,对自己沙地造林最初的动机说得很实在:“那时还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生态建设’,家里太穷了,只想种树赚钱。看见沙地面积那么大,又荒无人烟,心想包下1万亩沙地,哪怕1亩地能种上1株树,也就有1万株,不懂什么叫‘科学治沙’,也根本没想到造林防沙会有那么多困难……”

他叙述了从在沙窝子里支个马架子(窝棚)勉强栖身开始,直到现在成为“治沙大户”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谈话中提到了妻子:“我们是初中和高中同学,89年腊月结婚,90年阴历二月她就跟着我进了沙地……这么些年我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她……”

鲍永新对自己曾经遭遇的困难并没有详细讲述,而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但是我能够想象,因为我曾经到过沙漠。我知道,中午沙漠里会热得像火烤的蒸笼,而晚上又冷得像冰窖。这里永远充满着烈日、大风和干渴,生命灭绝,只留下风沙和火焰般的阳光……而在刮大风的日子,这里真正变成了炼狱,沙丘像中了魔法般地移动,山呼海啸,沙山像黄色的波涛,连骆驼都不敢前进,人变得比蝼蚁还要渺小。

是一种什么样的激情、什么强烈的爱恋才让他们夫妻俩能在沙漠中创造辉煌呢?

鲍永新的话引起了我职业养成的强烈兴趣,于是便要求采访他的妻子。

我们到了离城90多公里、沙地旁边鲍永新家的“庄园”,这是一排新修不久的砖瓦房,按鲍永新的说法是“高标准”的,窗明几净,安装了暖气,客厅里有电脑、电话、彩电、沙发和写字台,墙上挂着荷也勿苏嘎查全体村民送的横匾,上面写着“心系百姓情满草原”八个大字,门前有许多杨树,微风吹拂下,杨树叶儿颤抖着,叶背闪出银片儿般的光芒,树下有一群小鸡在咕咕地觅食。

鲍永新的妻子于艳文(蒙古族)端出了一大盘切开的西瓜热情地招待我们。我仔细地端详着她,发现女人的面相明显地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虽然高大的身材仍然健壮而丰满,但风沙和艰苦的劳作,却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她很爱笑,但笑起来后,眼角长长的皱纹却令人对她逝去的青春感到惋惜。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但我认为,于艳文并不是一个“站在背后”的女人,她也是防沙造林这个故事中的主角,沙漠里的翠绿处处都留下了她的泪水和汗水,为了对一个男人的爱,为了对一份追求的理解,为了自己做出的承诺,她付出了几乎整个青春。

她的笑容里含着自豪,也含着辛酸和眼泪。

这不只是一个生态建设、植树造林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女人和爱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奋斗和命运的故事,在她叙述时,旁听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我们是高中毕业后第二年结婚的,我喜欢他脑子好,聪明,人也长得高大、帅气。一结婚才知道他家实在太穷了,啥也没有。我们刚结婚,他们三兄弟就分家,因为他念过书,就啥也不分给他。当时我们连吃饭的锅碗都要借,就因为感情好才坚持下来了。

那时我们这里到处是沙地,他看见有个沙坑里长了树就想到沙地里种树,和我商量,我本来不想进沙地,但为了他还是同意了。再说,和他一样,我不想出名,但也想当个“万元户”,1亩地1棵树,1万亩地1万株,每株10元钱就是10万元……根本没想到沙地里那么苦。

当时亲戚和朋友都反对我们的做法,他的兄弟说他,你脑子那么好,去沙地干啥?还有人说,沙地那么苦,你们能坚持下去?还不是去了几天就得回来!

沙地里没房子,我们割了些柳条夹了个小窝棚,拿木头搭了张床,没水喝,就在沙地里挖了个小坑,喝小坑里渗出的水,那水又苦又臭,还有虫子,别提多难喝了!天天刮风,一刮起来眼睛都睁不开,沙丘像长了脚一样往前跑……没有车、没有马,吃的、烧的、肥料、树苗……啥都要靠自己背。我眼泪都哭干了,真后悔答应了跟他进沙窝子。我从小没父母,是跟姐长大的,姐很疼我,家里生活很好,我从没离开过家,结婚时姐根本不同意,说他家太穷,住的又是沙窝坑,你念到高中毕业了,为啥要跟他?可我死活要跟他,啥都依着他,姐没办法了。

那时我们没钱栽树,有时他要出去找人借钱,天黑了还没回来,我不敢进窝棚——怕有坏人闯进来,便悄悄藏在外面的沙坑里哭着等他……结婚第二年我怀孕了,还是帮他种树,啥活也干。生儿子后更困难了,我得背着孩子干活。孩子常害病,周围又没医生,孩子一病我就只有哭……孩子3个月时有一天突然发高烧,昏迷了,他不在家,我吓坏了,半夜抱着孩子在沙窝子摸了12里地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天还下着雨,我连手电都没有……

大孩子一岁多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小儿子出生第三天下了大雨,小土房泡塌了,他不在家,我只有找块小小的塑料布顶在头上,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我头疼、肚子疼,孩子哇哇地哭,我又怕狼来——我们这里有狼,一整夜都不敢闭眼睛。当时我真想死了算了,再不受罪了!

房子塌了,我们娘儿几个只得住露天,9月、10月天慢慢凉了,我只能用塑料布遮遮孩子,根本顾不上照顾自己。生孩子后没吃的,只能喝点小米粥,吃鸡蛋是奢望了。我们自己盖房子,盖了两个月……现在我得了神经衰弱,腰疼,左边身子老发麻,都是那时落下的毛病……你问有没有亲戚来帮忙?没有,从来没有人来帮忙,背地里他们都笑话我们穷折腾,两口子竟跑到沙窝子里去种树!

生了第二个孩子后负担更重了。生孩子三天我就下地干活,还要照料两个孩子,后来实在照顾不过来,只有把老大送给大姑。大姑本来怪我不听劝,但看见孩子在沙窝里上晒下烤,看不上电视,吃不上糖,连冰棍都不认识,觉得他们怪可怜,便答应替我照顾……半年后孩子不认我了,我去看他,他噘着小嘴说:“你不是我妈妈,离我远点!”我心里难过得真没法说了!

儿子大一点后便送到乡上的学前班全托,学校里吃的玩儿的比家里好些,我不能让孩子也跟着大人受罪。孩子到学前班后一两个月见不着面,从沙窝子到乡上又不通车,去一次要走三四十里,治沙的事又忙,只得托老师、朋友照顾。我想儿子真是想疯了,不想再蹲在沙窝里了……有一次两个孩子想家了,偷偷从学校跑回来,五六岁的孩子自己走了几十里,累得在炕上趴了两天,我望着他们只有流泪……

最困难是1997年到2000年,为了栽树我们到处借钱,四五年就投资20多万,为了还债,家里常常10天、8天吃不上一口菜。我天天都在发愁,树要15年到20年才成材,想走出沙窝不干了吧,别人还会笑话,自己也不甘心。在我发愁的时候他倒很坚定,常常安慰我说,非要干出个样子来,让我们娘儿仨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曾想进城打工挣点钱还债,但看他实在困难,我一走他更孤单,更没人支持了,就又留了下来。

2000年他又借了6万元开沟种了7万棵树,谁知这年大旱,种下的树旱死了95%,真是叫人伤心哪,白奋斗了!但是最困难的时候他仍然没有动摇。

97年到2003年7月,为了治沙和种树,利滚利我们欠债近30万元。当时连利息都挣不回来。有的短期债只借1个月,到时候别人就上门要钱;给一个亲戚借了5万元,到时候还不了,亲戚大骂我们是骗子,我豁出脸皮哀求,但咋说都不行,最后还动了刀子……那时我最怕过年过节,孩子问我给他们买新衣服没有?我只能沉下脸回答:“哪有钱!”大年三十总有人来要钱,99年腊月二十八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还是他的生日,来了五六个要账的,都坐在炕上不走……

有段时间,孩子都不愿意回家了,回来没玩伴、没电视,过年过节我俩冷冷清清,大眼瞪小眼……

皇天不负苦心人,2000年下半年终于有了转机。刚进沙地时我们搞的是“自然封育”,让沙窝子休养生息;以后便种草、种灌木、种树。杨树栽了17万多株,杏树栽了5万多株,羊柴、柠条、沙打旺等灌木种了37万多株,还种了苜蓿和别的牧草。那年树旱死了不少草却长得很好,秋天草籽丰收,价格又猛涨,1斤草籽可以卖十四五元,我们一下子卖了4.7万多元,真是喜出望外。第二年草籽又卖了3万多元,以后每年都卖草籽,2001年到2004年光草籽就卖了10多万元。依靠卖草籽我们度过了难关。

同类推荐
  •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

    《就这样慢热地活着》里,作者田禾通过漫无目的地行走去解读自己。有时,只是停下来闻植物的味道,然后转身走开;有时,随便搭上一列最快开动的火车;有时,又像最真诚的朋友,听自己忏悔傲慢和无知。卸下向世界对抗的戾气,去拥有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和无需声张的厚实。不做遥不可及的梦,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人际,使得生活少些负担和承诺。何必要用一个模子去度量生活的价值?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愤怒的乡村——鲁彦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热门推荐
  • 最新读懂人生全集

    最新读懂人生全集

    人生如一条河流,奔腾向前,永不停歇;人生是一首诗,写满了悲欢离合,却挥不走哀愁忧伤;人生像一滩清水,偶尔的几粒石子,也能激起层层波动;人生是一张白纸,需要的是自我奋斗,为之增添色彩。人生是一条漫长而又短暂的路,当你遥望将来,依然是前途无量,当你回首过去,你会骤然发现时间的仓促。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在于有多精彩。所以,人活着就应该好好对待有限的生命和生活,学会美化它,欣赏它,让有限的生活更大量限度地充满阳光和欢乐。
  • 深林奇遇记

    深林奇遇记

    讲述了一群伙伴生活在一个群落里,而群落不远处有一片很诡异的森林。十几年前群落里的人进去森林之后就再也没回来了,只有一位幸存者逃生回来并告诉了群落里面的人说森林里有怪兽,并且叫群落的人别进去。在某天晚上,群落里的人被怪兽袭击了,一群伙伴被怪兽追捕逃往森林里,然而他们在深林里经历许多奇怪而又奇妙的事。
  • 呻吟语

    呻吟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她是男总裁

    她是男总裁

    算命的说,她的命太硬,出生便会给家里带来霉运。“你若是男人身便是皇帝命,女人身的男人命,好自为之”她一直以为她的降临,周遭的一切会因为她的来到而变得幸运,只因为她叫李安月。现在她明白了这只不过是她可笑的幻想,并不能因为她的个性她的特别名字就会有特别的幸运待遇。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工作是每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对待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这是用心工作的前提。每个人都需要工作,通过工作体现自身价值、创造自身价值。我们明白,用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采取的每一种方法,工作才能更加出色、才能趋于完美。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工作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我们也懂得,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我们比别人多做一点,工作用心一点,用心诚恳一点,成功的可能就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配总攻大本营

    女配总攻大本营

    一世繁华一眼云烟,如今的她心中住着人,寻寻觅觅,多个任务的擦肩。某男男:安儿,陪为夫去位面逛逛,你一定闷了吧。安素:不去,待这挺好的,女王会带我去玩,干嘛要和你去位面逛。男男阴沉着脸走了。是的他就这么轻易地走了。闯祸的某女女浑然不知危险其实已经逼近。——————————————————“姐姐,哥哥,大爷,主子!!!小的再也不敢了,求放过!!!!!”泪奔中。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第二罪恶

    第二罪恶

    叶千寻脱离国际罪犯的生涯,回国当了刑警。本想过回普通人生活的他,查案时却屡遭诡异情况,不得不成为修行界的一名执法者。自此,各种修行界罪犯层出不穷,和尚、道士、巫术、蛊术、出马仙、鬼修。。。。。。而叶千寻自己,也身陷阴谋之中。从科技文明下的罪犯圈,混到了修行界的执法圈,叶千寻带领包括两个美女,一个和尚的行动组,成为最不守规矩的执法者。修行界的执法圈头疼,修行界的罪犯圈也头疼。
  • 初见幸会

    初见幸会

    可清对弹钢琴的男生没有抵抗,初见他,他正在弹钢琴。一场巧合,她成了他的下属,本以为他就一清冷直男大总裁,没想到各种套路信手拈来。表白套路成功后,想吻她还问——“我可以吻你吗?”他情话说的比微博情话博主还六。知道自己意外错过和她的相亲——“要知道去的人是你,我也会盛装出席。”他有套路与情话,可她也不是朵单纯的小白花,瞎玩爱闹,可甜可辣。总之就是:艺术家精分小姐姐&套路总裁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