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8400000012

第12章 杨静远:雨打风吹两代明媛

故事发生在1942年,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四川乐山,一个19岁的女大学生,和她的母亲躺在床上,谈论着抗战的话题,谈论着百姓求雨的话题,也谈论着国民受教育的问题,随后又谈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她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母女间这样融洽地交流和沟通。

又一天,因为一件小事,女儿发起小脾气,赌气离开家,惹得妈妈十分伤心。第二天,母亲让人送去一封信:“我的宝贝,你知道妈妈对于你是多么怀抱着希望,是多么要你幸福的!”捧着信,女儿流下了悔恨的眼泪。

又一天,妈妈临出门的时候,女儿亲热地吻着妈妈的脸,幸福的妈妈说道:“我静伢子就只爱妈妈一个人,是不是?”女儿在嘴里说着:“是的。”心里则说:我是最爱妈妈,最坚定、最永恒地爱着。

这是摘自杨静远《让庐日记》中的三个片段,每一个片段都让我们看到一幅温馨美丽的母女图。这本写于1941到1945年的日记,是杨静远大学期间真实生活的见证,而这本日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莫过于“妈妈”。

离开四川后,杨静远去了美国,获取硕士学位后归国,成了一名翻译家。她的妈妈,名叫袁昌英,是中国首位获得英国文学硕士的女性,被称为“英国式淑女”,并在中国首先介绍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在教育上,同时在剧作和散文上,袁昌英都很有成就,曾与另两位作家一起被称为“女三杰”。在四川期间,她是一名大学的教授。

大约缘自国人从前对妇女的太过禁锢,民国时期,妇女一旦获得解放,一批知识女性便很快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在欣赏她们的同时,给予了她们一个动听的名字:名媛。最为人们情有独钟的是家族式的名媛,比如“宋氏三姐妹”、“合肥四姊妹”。我以为,杨家母女是足可以登上家族式名媛的大雅之堂的,不仅因为她们在学业上取得的斐然成就,同时因为母女俩在心灵上的互通。

相对于抗战的时代背景,杨静远无疑是幸福与幸运的,除了躲避轰炸,她少了很多颠沛流离,还得以成为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尽情地享受着属于她的花季人生。她会在月夜的河岸上,和同学们一起对着江、山、月、星、风愉快地歌唱;她会在鹅毛大雪中把手伸出窗外,粘上一袖子的雪花;她会在阳光下采些野花、野草,插到瓶子里供观赏;她忘情地阅读着外国小说,又挖空心思地构思和创作自己的小说……

她书写着童话般的人生故事,她的妈妈,是这些故事坚定的欣赏者、引导者和共鸣者。她的文章有母亲过目和推荐,她的心事可以向母亲诉说,到朋友家作客有母亲陪伴……她们一样地热情开朗,一样地热爱读书和写作,一样地深爱着祖国,也一样地深深爱着对方。

她在蜜一样的精神世界里成长。不过,作为一名有思想的大学生,她依然有成熟的一面,她在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无论什么人,穷的、富的、丑的、美的、强的、弱的、幸福的、痛苦的,都一样,必须被迫着抛弃少年朝前走,走向老之邦。”她讲述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只是此时,她是否思考过自我未来的人生?比如她是否知道,当她被迫抛弃少年走向更深远的人生历程,她也在一天天地远离那个幸福温暖的家,接受更多的现实与更多的复杂。事实上,这位翻译过《马克思传》的女性知识分子后来回忆:“我这辈子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农村劳动,什么农活我都能干。”

一位名媛,她的生命中三分之一的时光在务农,不得不让我们惊讶。

在阅读杨静远以及她笔下的母亲的时候,一直有个朴素的愿望,希望母女间纯洁的、美丽的温馨永存。然而再完美的人生理想,总敌不过大的时代浪潮。正如那个只会吟诗作赋的才女李清照,却要接受带着文物逃亡的悲惨命运。还有那个习惯了中原生活的古代名媛蔡文姬,却要在大漠中寂寞地度过十二载。

从1958年起的15年间,杨静远到农村劳动不下十余次。1969年9月底,不知道是第几次了,杨静远再度来到农村,这一次,她是作为“五七”战士下放而来,地点在湖北咸宁的向阳湖。她所在的连队负责烧石灰,以供应六千人的干校基建所需。这时候,那个曾经为小说中的人物哭得死去活来、曾经在母亲的羽翼下快乐成长的女大学生已经年近半百,患有严重的失眠和腰肌劳损。

不习惯乡间泥泞的小路,她在雨鞋外套一双草鞋;在第一线挥动着铁锤打钎,一不小心就打到手上,她强忍剧痛;住地无水,她每周需走上数里路到邻村的池塘里洗衣服。有一段时间,她被派往煤矿挖煤,下到深深的矿下作业,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靠手和锄头劳动,为的是磨练出一颗红心。

接受着艰苦农村生活和剧烈体力劳动的双重考验,杨静远心中时刻挂牵的,是那个曾经是她精神支柱的母亲。此时,母亲不再是那个受人尊敬与爱戴的知识分子,而作为“历史反革命”被遣送回故乡湖南醴陵一个偏僻的山村,正在一天天地老去。事业、学识、名望、价值与认同早已离她远去,她唯一的愿望,就是离开这个被她视为 “山牢”的乡村,与她亲爱的女儿住在一起,享受一些人间的亲情与温情,了此余生。

然而谈何容易,由于被定为“敌我矛盾”,母亲的行动是受到管制的,不能轻易离开管制地。除了每月寄去20元生活费,女儿能做的只有写信、寄食品,还有无言的牵挂。如果再“越轨”一点,就是千方百计去见母亲一面。

1970年,杨静远在山西插队的女儿来向阳湖看她,她没有让女儿直接回山西,而是采取绝对保密的方式让女儿南下湖南看外婆。外孙女陪外婆住了四天,临别的时候,老人伤心得哭出声音来。第二年,趁干校放假的机会,杨静远也到了那个小山村。见到久别的女儿,老母亲露出带哭的笑来。

杨静远静静地观察母亲的生活,她在这里经常参加五类分子训话会,还要写思想汇报。有时候,老人拄着拐杖在山间小路上踽踽独行,她看到,呜咽的山风,撩拂着母亲的丝丝白发。“我在坐‘山牢’”,母亲反复说着,然而,所有接母亲到向阳湖的努力都遭到拒绝,她不敢正视母亲悲戚的眼睛,在陪了母亲两个半天后,就不得不赶回干校。她说:“心,仿佛被磨得长出了一层厚茧,那个硬硬的理智的保护壳,严严地裹着柔弱的心房。”

1972年,她再一次去看望母亲。老人更加苍老了,依然念叨着要走,要跟女儿一起生活。可是,申请依然是徒劳的,虽然女儿明白,一生离不开事业、离不开家人与朋友、离不开精神生活与思想交流的母亲,怎么可以忍受这与世隔绝般的生存方式,但是她无能为力。她于是希望听到母亲的死讯,她说,因为只有那样,母亲才会得到解脱。

然而事情却有了转机,上级机关经过研究,为母亲落实了政策,定为人民内部矛盾,老人欣喜异常:“现在我自由了,可以去静远那里了。”可是她突然病了,仅仅几天的时间,竟离开人世,弥留之际,身边空无一人!

除了哭得五脏六腑都要翻倒出来,女儿还能做什么?

20年过去了,女儿关闭心灵的阀门,从不带着一个女儿炙热的情感去写母亲,为的是不碰那道深深的精神伤口。可是她发现,作为对中国文学与文化作出贡献的一位女性,母亲差不多被遗忘了,于是她感到,她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一个叫做袁昌英的女士。

当她的笔端再度触及母亲的时候,字里行间的母女俩都在为曾经的名媛身份“买单”,接受着“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命运波折。

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让庐日记》,又在断断续续的泪水中读完《母亲袁昌英》。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制造出这么深重的人间苦难,让那么美好的母女故事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她们本是两条善良、纯洁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畅游,也在回报给这个世界温暖和光明。可是,命运却又把她们丢弃到了荒湖乱滩,在彼此的牵挂与需要中,挣扎着,渴望着,遗憾着,痛苦着和哭泣着。

让庐中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映衬着向阳湖、醴陵两个乡村间相互牵挂的凄凉。曾几何时,她们还躺在床上无障碍地交流,可是,是什么让向阳湖与醴陵间变得如此遥远?

杨静远说,她这一辈子,得到了许多爱,也受了太多的苦,仿佛是上苍给了她蜜糖,却马上把它抢走。她说的不假,比如既然如此慷慨地给了她一个可敬的母亲,又缘何给予母女如此悲惨的结局?

社会进步的原则,至少不应背逆着人性与人情。我们唯愿悲剧不再重演。

同类推荐
  • 朱自清文集

    朱自清文集

    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是一位文化多面手,他给后人留下了近200万字的文学遗产。
  • 不与醉汉讲道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不与醉汉讲道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移动互联网,信息过载,泛阅读,消费主义,娱乐至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手机中获得短暂的、透支性的快乐,代价是感官的钝化、身心的失衡、判断力的丧失与事后的加倍疲劳,如同醉酒。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试图与醉汉讲讲道理,将他们从习焉不察中拉出半步,以避免沦为习惯与观念的奴隶,作者姬中宪在这本书中嬉笑怒骂,用时下最流行的语言,传递最反流行的观点,是醒酒汤,也是一剂猛药。
  • 搅水女人

    搅水女人

    来自巴黎的退伍军官腓列普为了赌本无恶不作,整日里想从家中榨出更多的钱,听说伊苏屯乡下的舅舅罗日有一大笔遗产,便来到乡下处心积虑地谋划;伊苏屯的无赖头子玛克斯游手好闲、坏事做尽,与罗日的情妇——美丽的“搅水女人”佛洛尔勾结,也觊觎着罗日老头的遗产。搅水女人的煽风点火,加上罗日老头的窝囊懦弱,很快使两人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夺,最终演变为腓列普与玛克斯的决斗……然而获胜的一方真的从此大发家财了吗?金钱社会中的阴谋是永远不会休息的……
  •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译文名著典藏)

    《神曲》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一个幻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诗三卷,分别为《地狱》、《炼狱》和《天堂》,每卷三十三篇,加上序共一百篇。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三〇〇年复活节前的凌晨,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迷了路,象征淫欲、强权和贪婪的豹、狮、狼拦住了去路。正在危急关头,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女子俾德丽采之托前来援助。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惩罚罪孽灵魂的地狱,穿越了收容悔过灵魂的炼狱,最后由俾德丽采引导他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诗到此戛然而止。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时,遇到的不少灵魂生前都是历史上或当时的著名人物,诗篇的字里行间充满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神学和宗教色彩。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我叫积分怪

    我叫积分怪

    他是一统山河的国君,一声令下,号令百万雄师。他是破坏世界的魔王,也是御兽界的大巫师,是叱咤九州的海上霸主,也是仙界最潇洒的青山仙......那一天,金銮殿上,众人俯首称他为万岁......后来,梦醒了。 【恭喜你获得10亿游戏积分,可兑换现金1亿元。】 他叹了一口气:“唉,又要开始做一个枯燥的有钱人了。”
  • 宗主别浪

    宗主别浪

    一场陨石雨,一部手机,平平无奇的小白脸何小武踏入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地球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宗主。但是这么胆小的人,怎么能成为霸气宗的宗主?!霸气霸气,无所畏惧,不想地球灭亡,就要做一个合格的霸气宗宗主,就要在这两界之中,狠狠的浪起来!
  • 春夏里的你

    春夏里的你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但我唯独中意你。可以施舍我一点点的目光吗,那样我就可以彻夜不眠的想你
  • 宠妻至上,捡个老公是古人

    宠妻至上,捡个老公是古人

    假如对现代男人失望的话,嫁给古代男人又如何?孤儿院长大的殷音,不期而遇600年前的明代皇亲。他化名为陶明,只为躲避明军的追杀,却不料穿越到了600年后的今天。殷音不知陶明的真实身份,带他闯荡大都市,却阴差阳错搞出许多误会和笑话。生活虽然清苦,但不乏温情和喜感,点点滴滴都感受到久违的人情味。殷音励志不受命运左右,要立足于大都市,却始料未及卷进一场复仇的漩涡。她因此遇到一个令她又爱又恨的钻石男。古今两大反差极大的男人,她会选谁?
  • 兵王闯天涯

    兵王闯天涯

    退役兵王寻求安稳的生活却得不到美好的祝福!
  • 报告王爷祸妃来袭

    报告王爷祸妃来袭

    他,身居王位,风-流倜傥,女-宠无数,却无一人是真心所爱。她是异世的一缕幽魂,意外穿越,古怪精灵,诡异奇葩。她用别人不用之法闯进他的心,全身荣耀夺走他全部目光。宫中夜宴,顾嫣然广袖流裙,翩然起舞,突然一条毛毯从天而降,将她严严实实包住,强硬拉她下台。“北冥玉,你有病啊!”“有。”“神经病吗?”“独占症。”说好独占她一生一世,却因另一个女人的归来而翻脸无情。她中下情盎九死一生,他却佳人在怀不亦乐乎。新婚夜,她决然宣誓,“北冥玉,你若跟她走,下辈子,我们都不要再见。”换来的,是他冷漠转身。王者归来,她是女相,是皇妃,唯独不是他独一无二的顾嫣然。他却依旧霸道如初,“顾嫣然,此生你都不要妄想逃离我身边。”
  • 刀道狂神

    刀道狂神

    地球第一狂人穿越异界,继续以刀入道,以狂为我武道之心,我修的是刀道,成的是狂神!我自横刀向天笑,狂!谁有我狂!
  • 龙之武动

    龙之武动

    风韵十足的少妇、清纯可人的萝莉、柔情似水的御姐。。。。太多的女人为这神一般的他而痴狂。
  • 刚好我也暗恋你

    刚好我也暗恋你

    简介温枳在操场一眼就相中了打篮球的陈熙年.温枳几度抓狂,没什么在学校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发现打篮球这么帅的男生!!!!温枳第一次送水是一瓶百事可乐,陈熙年扫淡淡的一眼,而且特别给面子的喝了一小口。第二次送水还是一瓶百事可乐,他也收下了。第二次......第三次......后来,温枳拿着百事可乐再递给他的时候,他俯身在她耳边:“宝贝儿……”这是一本女追男的小甜文儿~希望大家会喜欢鸭~
  • 中老年人该怎么吃

    中老年人该怎么吃

    本书针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饮食需求,从食品营养专家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及相关知识,科学地回答了中老年人究竟应当怎样吃才能实现健康长寿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