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28400000052

第52章 二流堂向阳湖文化沙龙(2)

他一度“离‘右派’只有五十米的距离”,他一度在“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中成为攻击对象;他的亲弟弟在“文革”中被关押七年之久,双眼险些失明;我们也知道,这位共和国的首任总理,本有着一副铁板一样的身体,冬天不戴帽子,很少穿大衣,在零下12度的气温下都不穿毛裤。他的疾步行走让年轻的卫兵们得一路小跑才跟得上。可是,“文革”耗尽了他的生命。据总理侄女回忆:“我是1965年跟丈夫调离北京的,74年才回来,在我走之前他多精神,身体好极了,但‘文化大革命’中间我曾出差回过北京,眼看着他身体越来越差,人越来越瘦,皱纹越来越多,白头发越来越多,老年斑明显增加,整个情绪是强打的,不得不有精神,需要撑这个局面,跟过去完全不一样,(文革)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为力挽狂澜,有多少方面的工作需要他操心与操持,有多少方面的问题需要他思考与思索。即便如此,他没有忘记遥远的向阳湖,没有忘记那里的干校,没有忘记干校里的文化人!

1992年,萧乾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这样怀念周总理:“他一生闯过多少大风大浪。在他自身难保时,还伸出双臂尽力拯救大家,他是一位谁也不会忘记的中华民族的伟人。”

撕心裂肺的哀思

1976年元月,当周巍峙收到一张去北京医院向周恩来总理遗体告别的讣告时,他感到手里握着的是一只锥子,正在划过他的心。带着那份无以复加的痛楚,他在寒风中等待了很久,终于见到了总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总理又黑又瘦,满脸黑斑!这是他印象中那个精力充沛、目光锐利、英俊潇洒的总理吗?他的腿软了,眼前冒起金星,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坚持着走出了那个狭小的灵堂。而在医院外面,他的夫人、歌唱家王昆带着儿子一直在苦苦哀求,希望能让他们进去,最后见上总理一面,然而,她的请求遭到了拒绝,她只能对着医院的方向,深深地鞠上三个躬。随后,全家人亲手扎了花圈,又一起抬着花圈,步行着送到天安门广场,只为表达对总理无尽的追思。当年11月,周巍峙写下著名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直到今天,王昆每演唱一次,都忍不住泪如雨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咸宁的李城外先生采访周巍峙夫妇的时候,周老特地写下“身在向阳湖,心系周总理”的题词。李先生看到,周老家的客厅里,摆放着一个印有总理彩照的瓷盘。总理的英容笑貌,时时刻刻都在他们身边!

也是1976年元月,离开向阳湖干校不久的诗人郭小川得到总理去世的消息,他撕心裂肺,日不能食,夜不能寐,连续数日痛哭不止,几乎起不了床。就是带着这样无比悲痛的情绪,他奋笔疾写出长诗《痛悼敬爱的周总理》:“改一改吧/把令人战栗的《讣告》/改成总理病愈出院的消息? /改一改吧/把照片上的遗容/改成总理作报告时的雄姿? /我们要用带血的声音/一万次呼唤:醒来吧,总理!”

总理去世以后,冰心家里长年挂着总理的画像,画像前永远供奉着的是鲜花。每一年的腊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吃腊八粥,为的是纪念在那一天去世的人民总理周恩来。1976年清明期间,轰轰烈烈的悼念总理活动在北京达到高潮,群众们一拨拨自发地到天安门广场敬献花圈。冰心夫妇已无力远行,但是,她的第二代、第三代都活跃在天安门广场上,他们每天为老人报告广场上发生的事情。“四人帮”极力制止人民的纪念活动,面对威胁,冰心的小女儿说:“娘,您放心,他们不敢怎么样,就是敢怎么样,我们那么多的人,还怕吗?”冰心的心里翻腾着,目送着孩子们拿起挎包向天安门进发。

冰心在她的文章中说:粉碎“四人帮”后,我的朋友周明和刘茵把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悼念文章,编成一本《天上人间》。编后请我作序。我只看了目录,就呜咽得看不下去。我为这本集子写了不到百字的序言。在这里,我把它作为本篇的结尾,以表达我对周总理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我深深地知道这本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不论用的是什么文学形式,都是用血和泪写出他们最虔诚最真挚的呼号和呜咽。因为这些文章所歌颂哀悼的人物是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是我国20世纪的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1978年,离开向阳湖后还没有获得平反的剧作家陈白尘,开始了大型舞台剧及电影剧本《大风歌》的创作,他自称这是他平生用情最深的一部作品,是用血和泪铸成的作品。说到创作缘由,他说是献给周总理灵前的一首诗的化身。只有为了周总理,他才可以拿出全部真挚的情、爱与恨来倾情创作!

1976年,沈从文参加周恩来的遗体告别回来后,他的助手回忆:我们满怀悲伤急忙去看望他。一进屋,我们没有听到往日那熟悉的招呼,只听他低低地问道:“谁来了?”过分的悲痛使他因眼底充血而双目朦胧。

1981年,历经风雨和磨难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最终得以出版,出版前,沈从文对全书进行了校订和增补,而在排版中,全书仍保留原有的编排体例,并把原来拟定的200幅图像作为主图,放在前面。新增加的资料,即便十分重要,也一律作为插图附在文字说明中。沈先生说,这样安排不为别的,只为纪念周恩来总理生前对这部书的关怀。

在张光年的起居室里,挂着一帧条幅,条幅上写着:“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这是周总理旅日期间作的一首诗作,张老与这首诗朝夕相处,表达着对总理无尽的思念。1995年,82岁的老人将自己近20年的思念浓缩成一首诗:经过了多少年年月月,我们年年月月怀念周总理,怀念我们的良师益友啊,我们人人心里有个周恩来。

1978年,在总理逝世两周之际,范曾专门作诗以纪念,其中云:“又是无垠千里草,音容两载梦中多,心碑岂待石工磨。”1986年,在总理逝世十周年之际,范先生再度为总理作诗:留取丹心,标青史,巍巍品节。云归矣,长街送别,鹃魂啼血。

……

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向阳湖文化人,用多少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总理的无尽哀思。我们也无法知道,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队伍里,站立着多少向阳湖文化人,在当年的天安门广场,有多少朵白花是向阳湖文化人扎起!1976年1月8日,那个天地同泣、江河失色、日月无辉的日子,一声噩耗击碎了多少向阳湖文化人的心!只要在那个时候有日记、书信或者其他文字留存,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表达他们的深切悲痛!这是一份不约而同的伤痛,是一个文化人集体的悲痛记忆,那一份哀思一直绵延到现在,而且会更久更远……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几个场面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样震撼人心!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有几份哀思如天安门前的悼念一样深重!难怪冰心称总理是中国亘古以来付予的“爱”最多而且接受的“爱”也最多的一位人物;也难怪萧乾称总理的雕像矗立于每个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心中。

永远的文化知音

当十个人、几十个人、一个更大的文化人群体真切纪念着一个人,透过他们饱含热泪的字里行间,我坚信,周恩来总理,这个曾经是优秀学生,也曾是战场指挥官,这个关心着灾区百姓的生活,又关心着祖国核电发展的日理万机的总理,的确总有一方心灵的角落,留给了中国的文化人。确切地说,他的这份关心始于更上的时候。

1938年,24岁的张光年在武汉首次见到了周恩来,那一次,周恩来专门召集他们演剧队队员了解思想情况。1939年,两人在不同的地方从马上摔下,结果是周恩来的右臂再也不能伸直,张光年的左臂不再能弯曲,从此,两人间还多了一份“同病相怜”。也是在那一年,周恩来从前方回到延安,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兴奋不已的他还亲自指挥着一大群热血沸腾的青年演唱其中的《保卫黄河》,对张光年更是刮目相看。1941年,皖南事变后的重庆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为保存文化力量,周恩来设法请昆明的朋友把张光年送到了仰光。离开的那一刻,张光年泪眼朦胧:周公啊!您把我安顿了,您还要在虎口苦撑多久呢?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刚刚结束,张光年为《人民日报》起草了相关社论,就在社论即将见报的那天深夜,总理在中南海指出了文中一个关键性的错误,日理万机的总理对戏曲工作的专业与细心,让张光年感动得羞愧难当。

1937年8月,在上海从事了几年救亡活动的周巍峙在华北前线首次见到了周恩来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不单纯是艺术家、同时也是文艺工作领导者的周巍峙,与总理有了更多的接触,他进一步感受到总理作为国家领导人对文艺的专业,对文化工作的热爱与细致。记忆最深的当然是大型歌舞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练与演出,总理至少参加过17次《东方红》的创作活动,而且每天周巍峙都要电话向总理汇报一次工作进展,一次又一次地聆听他老人家的精辟见解。每一个重要情节,总理都亲自参加讨论、定夺,即便如此,总理还是强调,他的意见不一定就正确,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当一位日本客人就《东方红》的灯光技术提出问题的时候,陪同的总理随即就作了准确的回答,让客人十分吃惊。当她知道整个大舞台都是总理亲自关怀指导完成的时候,感动得泪光闪闪,连声说:“只有你们中国才有这样的总理啊!”

同类推荐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漱玉词

    漱玉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传情之作,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作品——《漱玉词》,因李清照济南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词人少时与知己爱人赵明诚几次生别离,多感相思惆怅。后又经历夫妻阴阳相隔、时局动荡,更添孤苦凄凉。其作词自辟途径,锦绣才思尽赋清雅言语,又妙解音律。明代杨慎有评:“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 南都

    南都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贾梦玮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况味如此富饶、丰盈,那些温馨和美好、张扬和放肆、落寞和枯索、无奈和参悟,此时此刻,都与秦淮河水一道,潺潺而来,忿而不怒,哀而不伤。正是因为有了贾梦玮在旧日旧事中的捡拾淘洗,历史不仅有着沧桑的面容,更有着清晰的年轮、流淌的血脉,它们挣脱枷锁,年轻气盛,瞩目心灵,雕刻未来。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百位顶尖作家的100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神醉的美文。那“析义理于精微之蕴,炼字句于毫发之间”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代表一个时代的水平。为了编选出真正传代的美文,为了使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名实相副,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不选违心之作,趋炎附势、诘屈聱牙、故弄玄虚、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绝见不到踪影。增删五次,反复推敲之后,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美、唯趣、唯真”的中华百年散文选本。
热门推荐
  • 首席老公专宠妻

    首席老公专宠妻

    豪门家里的小姐,她的未婚夫在她和她的未婚夫的婚礼上和和另一个女人逃了婚,男主角为了不让别人把她看成笑柄,所以男主角就说他是新郎,可是别人都知道他不是新郎,可是他心狠手辣,所以什么事情没有是他做不出来的,台下的人安安静静,不敢说话,结婚后他非常的宠她不让她受到任何的伤害,只要伤害到她一点,他就会搞得你家家破人亡,身败名裂。
  • 悲欢见闻

    悲欢见闻

    艺术自悲欢中酿流而生,这是一篇篇饱含悲欢的短篇故事。第一个故事尸山矿脉已经完结。
  • 华人大亨

    华人大亨

    这是1982年的香港,他来,他见,他征服是他传奇一生最好的概括!亚洲股灾,十亿美金救市;进军好莱坞,令无数华尔街财团高呼“狼来了”;他说,财富于我,只是帮更多人实现价值的数字而已。没事写几本小说,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玩音乐,成为全球音乐风格趋势的风向标;拍电影,屡获全球重要奖项,他只想告诉全世界,有一种电影叫香港;他缔造的商业帝国日进亿金,全球社交网络因他而生,他是全球财经传媒一致盛赞称赞的商界领袖。且看“叶黎组合”如何醉枕香江,玩转财富,成就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

    [花雨授权]被初恋男友狠狠地抛弃之后,爱情,已是她不敢再想的奢望,然而他却对她说:“让我来照顾你吧。”不仅如此,他还说——“如果他回来,我就让你回到他的身边去。”
  • 快穿之女配有点纯

    快穿之女配有点纯

    这是一个妖艳身,单纯心的小女配,穿到大千世界找美男的故事
  • 摸道成仙

    摸道成仙

    仙?何为仙?修炼?如何修炼?仙路漫漫,凡人岂能轻松如意?唯有经历过摸爬滚打之人,方可羽化真仙!
  • 快穿系统:男主,你是我的

    快穿系统:男主,你是我的

    【宠文1V1,欢迎入坑~】蒋甜自认一生都恪守在平凡人的道路上,然而一个不小心就被雷劈死了?好吧,死了就死了,但是这个多出来的心愿达成系统是什么鬼?要帮我达成梦想?要帮我推倒男主打翻白莲花?掐掐胳膊发现的确没有做梦,蒋甜有些懵。既然已经死了还能活过来也是好的,能达成梦想也是好的,还有什么借口来不答应呢?因此某女咧嘴一笑:“男主你别跑,快到碗里来”【青梅竹马,病娇姐弟,禁欲小叔,嗜血血族,病态丧尸,修真师尊,呆傻王爷,机械枪者,娱乐圈大佬…统统get√】
  • 桀骜医妃太难训

    桀骜医妃太难训

    21世纪清冷特工意外穿越,从此,她变她,一改往日风格,雷厉风行,锋芒现,报家仇,得良人,伴一生,她冷静睿智,要么不爱,要么深爱,他身负重任,早已冷情冷心,本以为此生无情无爱,却不想终被她拨乱了心弦。两个孤独的人共同学习爱与被爱。
  • 总裁盛宠小甜心

    总裁盛宠小甜心

    南宫宇,他曾是一个只手遮天的恶魔总裁,却为她眸生温柔;苏夏洛,她曾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女孩,却为他尽谙离愁别绪。青春正茂不谙世事的苏夏洛,因为一次偶然的误打误撞闯进了不曾与她有过任何关联的圈子,为了帮曾经救过自己一命的白凌莫,扛上了人人敬畏远离的南宫大总裁。因为她像自己故去多年的姐姐,南宫宇不免多看两眼,为了能够弥补心中对姐姐数年来的愧疚,他用尽一切办法,将她留在身边,给予细致入微的照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