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5400000002

第2章 宝宝尿液的健康问题(1)

【如何观察宝宝的尿是否正常?】

在正常的情况下,宝宝的尿为无色、无味、透明或浅黄色,在空气中存放一会儿后,会有沉淀物出现,同时,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发出氨气。

在门诊中,很多家长反映宝宝的尿多了或者少了,颜色深了或者浅了。有时候我们去体检也会注意到,大家提供的尿液样本呈现出很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难道人的尿液颜色真的差异这么大吗?

尿液的颜色深浅与饮水的多少及出汗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饮水较多而出汗较少的宝宝的尿量多而色浅;饮水较少而出汗较多的宝宝则尿量少而色深。并且,尿的颜色还会有早晨和夜晚的差异,通常早晨第一次排出的尿的颜色要比白天和夜晚排出的尿的颜色深一些。但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尿液的颜色确实是某些疾病的晴雨表。

如果新生儿患有黄疸,尿液的颜色会呈浓茶色。而一些药物也会改变尿液的颜色。如果宝宝服用维生素B2后,尿液会呈橘黄色;如果宝宝服用氨基比林,尿液会呈黄红色。我们在前面也说了,宝宝的尿液在正常情况下是很清亮的,如果刚尿出时很清,最后变浑,也多为正常现象。但是,当宝宝尿道有炎症时,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和白细胞,尿液就会显得很浑浊。如果尿中带血,又伴有发热、尿频、排尿疼痛等症状,多为泌尿系统感染。

从排尿次数来说,宝宝的年龄不同,每天排尿的次数也是不同的。众所周知,新生儿每天排尿的次数比较多,大概能达到20—30次。等宝宝到了1岁以后,每天排尿的次数会减少到十几次。更大点儿的宝宝,每天排尿的次数为6—10次。很多家长担心排尿次数过多或者过少是有疾病的表现。虽然我们不能武断地下定论,但是有些疾病确实会反映在排尿的次数上。比如,排尿次数过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排尿次数过少,常见于肾炎、心力衰竭、水肿;每天排尿量少于50毫升,为尿闭,是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除了观察宝宝的尿液判断宝宝的健康外,还有一个跟尿有关的方面需要家长提起注意,那就是宝宝的自主排尿能力。正常情况下,3岁以后的宝宝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如果宝宝在3岁以后晚间睡觉时还会发生尿床现象,就可判断为遗尿症。

【宝宝在不同年龄,尿量并不相同】

我们经常在门诊中遇到很多焦急的家长,讲述宝宝尿尿的一些问题:“大夫,我家宝宝最近尿尿总是很少,而且还黄黄的,每次把尿就哭闹,是不是身体缺水闹的?”或者是:“大夫,我家宝宝现在四个多月,从出生到现在,白天玩耍时平均半小时就尿一次,听人说宝宝尿尿多不好,这可怎么办啊?”但是,当医生们问这些孩子家长,到底宝宝一天的尿量有多少时,他们又都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

其实,宝宝的正常尿量随年龄而异。

正常宝宝各年龄段24小时内平均尿次与尿量如下:

年龄 每天排尿次数 每天排尿量 特点

出生0—2天 4—5次 0—80毫升 进食量少,尿量相对较少。

3—10天 20—25次 30—30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10天—2月 20—25次 120—45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2—6月 20—25次 120—450毫升 进食量增加,新陈代谢旺盛,膀胱还较小。

6月—1岁 15—16次 400—500毫升 半流质辅食的添加,增加了水分,肾功能增强。

1—3岁 10次 500—600毫升 膀胱增大,肾功能逐渐增强。

3—5岁 6—7次 600—700毫升 膀胱增大,肾功能逐渐增强。

5—8岁 6—7次 650—1000毫升 基本与成人相似。

8—14岁 6—7次 800—1400毫升 基本与成人相似。

现在宝宝大多使用纸尿裤,所以家长一般不太容易观察出宝宝的排尿量。其实查看宝宝的排尿量有一个小技巧,就是用棉质的尿布来测量宝宝的排尿量。你不妨自己做个测试:将宝宝尿了尿的尿布放在电子称上称一下重量,然后拿一块同样材质的尿布,将量好的大致剂量的水倒在这块尿布上,然后跟宝宝的尿布比较一下重量,基本上就可以知道宝宝的尿量了。

但是,宝宝的尿量又与个体差异、每日饮水量、气温高低、湿度、食物种类、活动量及精神因素有关。

所以,当宝宝尿多时,家长要仔细观察是否存在引起宝宝多尿的外界因素,及时缓解多尿的症状。

如果宝宝少尿,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发烧、腹泻及多汗现象,如果有,要给宝宝补充适量液体,多饮水。但如果同时伴有水肿,应严格限制水和盐的摄入。

当宝宝的尿量有异常变化,同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家长应提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一般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宝宝尿量会多一些,不过尿量太少也不排除存在喂养不足的情况。实际上,这个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宝宝健康、生长发育正常就不用太担心。

【宝宝尿量突然增多和减少的原因】

宝宝的尿量除了受年龄的限制外,也与其他影响因素有关,诸如液体的摄入量、不显性失水(体温、活动量、呼吸状态、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所以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如果宝宝的尿量明显增多,且超过前面所列的年龄内正常标准,则视为多尿。如果宝宝喝的水多,当然排尿的次数也会增多。所以家长们最好能参照标准的饮水量给宝宝补充水分。在正常情况下,每千克体重需水量:0—1岁为120—160毫升,1—2岁为120—150毫升,2—3岁为110—140毫升。但要注意,上面的标准中包括饭菜中的水分。如果天气热或宝宝活动量大,饮水量还可适量增加。

所以,宝宝多尿或少尿,并不是由妈妈的主观意念所决定的,而是通过收集宝宝24小时的尿量推断出来的。通常医学上认为,如果24小时内宝宝的尿量超过3000毫升,且持续多日,便为多尿(如果少于250毫升为少尿),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因疾病带来的尿量增多是因为肾脏储水的能力受到损伤,而肾脏储水的能力和其他脏器的功能又有密切的联系,常见的以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垂体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等,起病较急,宝宝会出现烦渴、多饮、多尿、身体消瘦、乏力、萎靡不振,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另外,宝宝在患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也会出现短暂性的多尿。但是,如果宝宝的尿量特别多,同时能吃、能喝,可体重却日渐减轻,可能是患了糖尿病,如果做血糖和尿糖检查,可见都有升高。还有就是宝宝服用了某些利尿药以后也可出现尿量增多,停药后多尿现象自然会消失。某些电解质发生紊乱,如血钾过低、血钙过高时,也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

有尿量增多的情况,当然也会有尿量减少的情况。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突然尿少了,晚上用的纸尿裤早上发现还是干的,一夜都没尿。宝宝白天喝水也挺正常,汗出得也不多,精神没有异常,能吃、能玩、能乐的。可是,尿怎么就比平时少了一半呢?

首先,这个宝宝并没有病。如果喝水不少,就检查一下室温是否过高,湿度不够,或宝宝穿衣盖被较多,这些因素可使宝宝出汗,丢失水分。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排尿次数会逐渐减少,而每次的排尿量会增加。如果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宝宝虽然尿的次数减少了,但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是缺水的信号,要注意补充水分。对于全母乳喂养的较小的宝宝来说,短时间内的尿量突然减少一半就可判定为是吃奶量减少的原因。有正常辅食的宝宝,有可能是因为喝水少再加上出汗的原因。有时一些热量的散发是隐形的,大人并不容易看到。

病理性尿量减少可见于因严重腹泻和剧烈呕吐而导致宝宝发生脱水时;如果宝宝患有肾脏疾病,如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也表现为少尿或者无尿。如果出现无尿,则说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对于一些突然尿少的男孩来说,还有一种可能是包皮粘连,使得尿道口变小。因此,当发现宝宝尿量减少而又找不到原因时,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看病。

【宝宝总是尿频怎么回事?】

在说过宝宝的尿量问题后,有些家长肯定会疑惑:自己孩子排尿的次数确实不在标准范围之内。比如,有的家长就反映自己的孩子“五到十分钟就要尿一次,而且每次只尿一点点”。在临床上,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也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尿频和生理性尿频两种。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判断宝宝到底是哪种尿频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此时,家长一定要做的是要观察宝宝是否伴有尿量的增加。如果尿量也同时增加,往往是生理性因素所致;如果未伴有尿量增加,则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但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尿频并不会引起尿量的增加,只要去除了引起尿频的精神因素,尿频的症状会马上消失。

有些尿频是饮食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宝宝尿频且每次尿量多,而且也没有其他不良的表现,首先就要注意是不是宝宝喝的水太多了。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能多喝水,往往在水中兑入果汁、葡萄糖等,导致宝宝喝水较多,造成尿频。

而生理性尿频引起的原因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着凉、衣物穿着不合适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因素,这也是大多数宝宝尿频的主要原因。精神性尿频的表现就是宝宝小便次数明显增加(10分钟内一次),但尿量却很少。精神性尿频的宝宝不会发热,尿尿时也没有疼痛和瘙痒感,食欲很好,精神正常,在夜晚睡眠和精神集中时尿频现象会消失。而更容易让家长们头疼的是,精神性尿频即使去医院去化验尿液也不容易发现异常。

而那些容易兴奋和敏感的宝宝,在受到惊吓、看过较恐怖的电视画面、睡前神经太兴奋而不易入睡时,也会出现尿频的现象。但这种排尿次数的增加,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每次的排尿量并不多。

病理性尿频的原因就稍微有些复杂了。病理性尿频可能是尿路感染以及炎症、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等因素造成的。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并对排尿产生抗拒心理等情况,应首先考虑是泌尿系统感染了,比如患了膀胱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如果此时做尿常规检查,可检测到大量白细胞,需用抗菌素进行治疗。

当宝宝外阴部、包皮、尿道、膀胱等部位发生感染时,会不断刺激膀胱的感觉神经,而使大脑的排尿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断产生尿意,从而引起尿频。同样,这种尿频跟精神性尿频一样,仅仅只是排尿次数的增加,总的尿量却并没有增加,并伴有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蛲虫的刺激也可引起宝宝尿频。宝宝感染蛲虫后,成虫会在宝宝熟睡后爬到肛门处产卵(检查时可见白色线头样小虫)。这些蛲虫也会刺激宝宝的尿道口,引起尿频。

还有一种特殊疾病会引起尿频,那就是儿童糖尿病。如果宝宝在一段时间内尿频,伴有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体重持续降低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儿童糖尿病,如尿内无糖或比重低则应考虑尿崩症。关于儿童糖尿病,我们会在后面作详细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宝宝的尿液很少、很黄是上火了吗?】

很多家长听老人说,宝宝的尿发黄就是上火,多喝些水就好了。但是很多时候,即使给宝宝喝很多水,宝宝的尿色还是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门诊中经常有很多家长咨询每天给宝宝喝多少水的问题。由于婴幼儿以液体食物为主,其进食量与水不可分割。是否需要额外喝水,与宝宝本身是否口渴、尿液是否偏少且黄等有关。家长们不要认为喝水越多越去火。

实际上,宝宝的辅食中所含的水分比较多,所以,我们很难回答宝宝一天该额外补多少水这个问题。不论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这些都是液体喂养,从理论上说不需额外给宝宝补水。但不论何种喂养方式,是否应给宝宝喝水要依具体情况而定,这与进食量、天气、温度、疾病等等因素有关。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根据自己的状况调整进食量,所以不需常规补水。其实,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奶粉与水调配比例合理且进食正常,也不需额外补水。但宝宝们的日常活动量差异很大,有的可能会造成水分丢失过多,比如大汗后。家长应观察宝宝的尿量和颜色。在没有进食维生素等的前提下,尿无色、透明,就说明水分的摄入量足够。如果尿为黄色,若不是晨尿,也排除服用B族维生素的情况,可考虑给宝宝补一定量的水。

所以,宝宝的尿量和颜色是评判是否需要补水的可靠指标。

但是也有家长反映宝宝生病时尿黄、尿少,出汗也多,即使喝了不少水还是尿黄、尿少,那么这时还是建议给宝宝多喝水,补充水分,也可以给宝宝查一下尿常规,排除一下肾脏疾病。

如果家长担心宝宝喝水量“偏多”是否与脏器功能不良有关,那么做一次晨尿尿常规检测即可获知。若尿比重低,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不良有关;若尿糖高,与胰腺功能不良有关。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喝水太多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只要感到渴,宝宝会主动找水喝,家长千万不要强迫。

【乳白色尿大多是正常的】

在寒冷季节,有些宝宝的尿会发白,而且有一层白色沉淀物。宝宝的尿液呈白色一般来说是正常的,因为大部分宝宝都是在冬天尿尿时候才会有白色米汤样尿液。

在正常尿液中,95%是水,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磷酸盐和尿酸盐,通常情况下它们溶解于尿液里,使尿液清亮、透明。如果天气寒冷,宝宝的饮水量再跟不上,那么尿液就会浓缩,其中的磷酸盐、尿酸盐就会以絮状结晶形式沉淀下来,尿液的外观便呈浑浊的乳白色。

如果宝宝还进食了菠菜、苋菜、香蕉、苹果、橘子和柿子等含磷酸盐、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的食物,那么就更容易出现白色尿液的情况了。

家长们可以做个试验,就是在尿液中加入醋后加热,如果加热能使尿液变得清澈,就是天气寒冷的原因,并不是异常现象。因此,家长在冬天见到宝宝尿液变浑、发白,不必惊慌,只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并适当多饮水。

【惊!宝宝有血尿】

宝宝血尿,是指尿液中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正常的尿液中含有极少量的红细胞。如果1000毫升尿中有1毫升血,肉眼看起来小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这就称为肉眼血尿。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果在显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5个,或12小时尿爱迪计数红细胞超过50万个,而肉眼不能觉察者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小儿血尿比较常见。我国对2—14岁健康儿童进行尿筛查发现,学龄期儿童1次以上尿隐血阳性者占4.1%,诊断为单纯性血尿者占0.42%,良性家族性血尿占0.08%。

同类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成就孩子一生的50种心态

    本书分为进取篇、情绪篇、成长篇、待人篇、品格篇、处事篇和金钱篇,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

    我们将两个世纪以来畅销不衰的世界上最先进、最权威、最受父母推崇的三大教育经典《卡尔?威特的教育》《斯托夫人自然教子书》《蒙台梭利育儿全书》集合成《成功的西方家教大全集》,献给即将成为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你。这三本教育著作所阐释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认可和推崇,其内容涵盖教子的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精髓和新方法。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相信能够给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以实际的帮助。
  •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让电影陪孩子成长

    是否欣赏过这20部世界经典儿童电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乃至命运,都可能会有重大区别。身为父母,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与期盼——如何让孩子深切感受家的温暖,由衷生出对家的依恋与责任?不妨与孩子一起读读这本书。作者满怀对孩子的爱,用心寻找那些真正能够融入孩子生命、伴随孩子成长的电影,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欣赏与解读它们,发掘其中蕴含着的美好价值与情感。20部电影,犹如一把把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悄然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让父母与孩子共同感悟人类最美好的价值与情感。在亲子共赏的美妙时光里,父母与孩子自然而然地彼此亲近、相互陪伴,和谐的亲子关系与温馨的家庭氛围也随之而来。看看电影聊聊天,教育其实很简单。
  •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公开中国老祖宗独一无二的育儿智慧,献给在育儿路上茫然无措的父母。看古代老祖宗如何见招拆招,将“毛头小子”培养成“一代圣贤”!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只有读懂中国本土的育儿智慧,才能在中国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封底文案:“身教高于言传”,想要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必先自己成为“优质”的父母!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溺爱只是动物本能地爱!放养也要讲方法!遗之以利不如遗之以义!成于俭约败于奢靡!……
  • 家教:与孩子同行

    家教:与孩子同行

    本书内容包括“只有您能欣赏我”、“信任危机”、“种花的邮差”等。
热门推荐
  • 易游记前传

    易游记前传

    几万年过后的世界,人、神、魔三界一直保持着众人不了解的互动,为了开创人界文明的新时代,肩负测试任务的隐世修真一族,代表人界来到万象法则创造的虚拟现实游戏中,开启了奇幻游戏之旅,欢迎来到非想非非想境,这里有美景,美人,美食,还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生活!
  • 灵破四方

    灵破四方

    世间大乱,神域,魔域,冥域,人域纷纷卷入其中,一缕神之余光进入少年的眼中,从此他的命运就和这场动乱紧密相联,欲知后事,请观看灵破四方
  • 身归何处之玉容

    身归何处之玉容

    这世上的事究竟谁是谁的因,谁又是谁的果?候爷楚风:你既已做了八年的楚灵儿,像以前一样守在我的身边不好么?赵玄:我若是能活着回去,一定先娶了你。温如玉:傻丫头,我以前说的都是骗你的,还不松手?林玉容:我被仇恨蒙住了眼睛,双手染满了血腥,关山踏尽历过千辛才发现我最想要的不过是有家人的温暖和一生一世的安宁与平静。而如今你还活,我也活着,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重要的?
  • 丑小鸭白天鹅

    丑小鸭白天鹅

    苏珊珊宅腐一枚,胸无大志,只要有个男友爱她,收入能够养活母亲和妹妹就行。然而残酷的职场竞争,不进则退。职场、情场屡经挫折的她,如稚鸟终长成,始展翅翱翔,庇护亲朋。青春稚嫩的丑小鸭如何一步步蜕变成光彩夺目的白天鹅,请听我娓娓道来。
  • 古代历史名人之谜

    古代历史名人之谜

    本书包括“古代历史名人事迹追踪”、“近代历史名人悬案全破译”、“中国历史名人趣事”、“历史财宝悬案”四章,对普希金是为爱而死的吗、安徒生是落难王子吗、埃及艳后是被毒蛇咬死的吗、达·芬奇是同性恋吗等历史秘闻进行了探究。
  • 修仙娱乐圈

    修仙娱乐圈

    什么,我死了?我就做了个梦,推了个冷面男神,怎么就死了?啥?我是修仙奇才?睡着睡着就渡劫了?纳尼?我堂姐是娱乐圈一姐?我的天!?看我普通武替如何抱上大腿躺赢人生。----------------------------PS:努力什么的都是浮云,躺赢才是人生真谛。-----------------------------作者菌开了家名叫“新作の茶”的茶饮店,开业一月有余,存稿快用完了,可能会不定期断更。o(╥﹏╥)o敬请谅解!
  • 枯坐天涯

    枯坐天涯

    他本应该集于宠幸一生,他本应人上人,只可惜生来无修炼体质,数不尽的嘲笑,吃不完的鄙视,他不爱说话,在山崖天天坐着,看向天空,看着日出,看着夕阳,看向天涯尽头,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一身修为,走遍天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刃界

    星刃界

    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平凡之中却透漏着不平凡的气息,而只要是故事,都会有重点。——迟到的遗言
  • 莅临巅峰

    莅临巅峰

    2004年冬天一处地底所在,一道人影慢慢地朝里走去,嘴里说着他人听不懂的话:这已经是第九次来此处了,为什么……为什么每次都只能存活九年,我为什么不能一直存活,难道……九醒九眠,九生九死,八次重活。究竟为何,是惊天秘密,还是自身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