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4500000017

第17章 讨平北汉(1)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在长春殿宴请北伐将帅,亲自向潘美等人授以战争方略,告知潘美等先行出发,御驾将随后亲征。宴后,潘美率久经演练的宋师,在初春的寒气中,浩浩荡荡开出东京汴梁,北上,兵马雄壮。大宋伐北汉的统一战争开始了。

杨村军演

漳泉、吴越之后,大宋开始盘算攻取北汉。

太宗赵炅即位之初,就对四弟齐王赵廷美说:

“太原,我必取之!”

赵炅将很大精力集中在军事方向上。经常在早朝之后,就到便殿或后苑去检阅禁兵,从中挑选健壮的充任亲军,疲软老迈体弱的,都罢去充任外州地方部队。他的这一做法,延续了赵匡胤以来的禁军制度,也即正规野战部队集中于京师,禁军即相当于野战军。采用这个办法之后,史称“自是藩卫之士益以精强”,从此京师禁军的士兵更加精壮强大。

赵炅还在东京城西的杨村筑起一个讲武台,有时,就带着文武大臣到这个台上去观看大宋野战部队的军事演习。

最初,演习部队由殿前都指挥使、野战军司令杨信,调度、指挥。

杨信将大宋野战军在训练场上训练为一支服从号令听指挥的部队。演习的规则大部由他制定。

杨信在太祖时是一员低级军官,有功,不断晋升。太祖亲郊,也即到城外举办祭祀仪式时,杨信出任仪仗都部署,仪仗队总领队。开宝年间曾奉旨捉拿谋反武将,部署缜密,一举擒获,有功,做到了殿前都指挥使,领建武军(今广西南宁)节度使。领,是遥领,虚衔,不赴任。太祖曾经在宫禁外的后池训练水军,大兵乘军舰往来,不免击鼓呐喊,声震半个东京城。当时杨信在玄武门外居住,此地乃是汴梁内城的北门,距离后池不远。杨信不知道是在演练,听到声音疑心有外敌入侵,来不及换衣服,穿了一身家居皂绨袍,匆匆闯入后池来“护驾”。太祖对他说:“我正在教习禁军水战,不是有非常之事。”

杨信退出。太祖目送他离去,对左右说:“这人真是一个忠臣!”

太宗践祚,强化军事演习,继续由杨信部署。

杨信患有哑疾,发音困难。但就是这样,仍然可以指挥士卒。他调教出的将士,纪律严明,如臂使指。他帐下常有一个童仆名叫田玉,这个少年特别能揣度他的意思。所以杨信在皇上面前奏事、与宾客谈论,乃至于指挥部下,常常将田玉带在身边,想说话时,就回顾田玉,偶尔在手掌上写几个字,田玉马上就能领会他的意思,代替他说出来,几乎不会失去他的本意。

杨村军事演习,田玉也是他必不可少的小跟班。

有一天,杨信生病,忽然能说话了!太宗闻言大吃一惊,知道“回光返照”的故事,马上到杨府来看望这位将军。杨信自言受到两朝恩宠,很是感慨,一时涕泗横流。太宗安慰他一番后,赏赐丰厚。第二天,杨信病逝。

杨信病重时,杨村演习照常举行,太宗命令天武左厢都指挥使崔翰代替杨信指挥。崔瀚部署演习,加进了一些表演的内容。历史记录中的说法是:“分布士伍,南北绵亘二十里,建五色旗以号令,将卒望其所举为进退之节,每按旗指踪,则千乘万骑,周旋如一,甲兵之盛,近代无比。”崔翰分布演习将士,南北绵连近二十里。指挥官手持五色旗作为号令,将士们都要看着不同颜色的旗帜,根据旗帜的偃仰前后方向,作为进退的节制。常常是按照旗帜的指向,千乘万骑,进退周旋犹如一个整体。甲兵的强盛,近代以来无人可比。

太宗看着这样号令严整的战斗部队,非常高兴。他派出近臣秘密地送给崔翰一条金带,转他的话说:“这条带子,是朕在藩邸时用过的。”藩邸,就是赵炅践祚之前的晋王府邸。将一条旧物赠送将士,有体己、亲切的意味。太宗对崔翰的才干非常赏识,对左右说:“像崔翰这样的武将,一定是不会在晋朝出仕的!”意思是:崔翰这么有才干,但后晋时军政如此昏乱,用人不得法,有出息的人是不会为它卖力的。

赵炅也知道当初周世宗、宋太祖多次对北汉用兵,契丹往往来援。于是开始制定中国军事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围城打援”战役:包围太原城,阻击契丹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先在太原周遭布局,并尽力在太原附近州郡解决攻城器械和战备粮草问题——这些笨重物资全部由东京汴梁或其他州郡转运,成本过高。于是下令,晋(今山西临汾)、潞(今山西长治)、邢(今河北邢台)、洺(今河北永年)、镇(今河北正定)、冀(今河北冀县)等距离太原较近的州郡,都要按规定备好制造兵器和攻城战具,没有,就要制造,需要的时候,随时听候调遣。此外,这些州郡,必须储备未来大军北上的足够粮草。攻城、打援,几十万人,大部分物资要从这些州郡调运。当然,不足部分也开始从外部漕运辇送,一时间,河北、山西两道,车船不断。

这类战略准备工作从太宗践祚之初就开始了。

冬狩之礼

北汉也不是颟顸之辈,很快就知悉了来自南国的动作。按照北汉君臣的理解,在如此近距离地区准备大战物资,只能是针对北汉的。史称“北汉主甚恐”,于是在转年开春,北汉主刘继元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押在契丹,又送去“重币”,也即厚重的礼物,向草原帝国求援。但是契丹首领景宗耶律贤认为,从宋太祖以来,两国一直在友好睦邻,不应该有战事,因此没有特别上心。

到了太平兴国三年(978)的冬天,大宋已经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时候,契丹国的一位使者耶律呼图从大宋返回,见到耶律贤说:“宋必取河东,当先为之备。”耶律贤此时只有三十岁,身体状况不佳,一直由皇后萧绰执掌朝纲。耶律贤和萧绰闻言,来问大臣韩匡嗣。韩匡嗣问耶律呼图:“你怎么知道宋国要北上?”呼图说:“这事不难知道啊。你想想,大宋四方僭越之国,一个个都被吞并了,现在只有河东还没有被他们收复。宋朝皇上又总是讲武习战,这是干吗?必定是针对河东嘛!”韩匡嗣听后根本不信,认为呼图所言无非瞎猜,没有任何根据,对他说:“宁有是邪!”会有这事吗?嘁!萧绰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成为大宋帝国最难对付的女人,但此时还是相信了韩匡嗣,“卒不设备”,最后没有对大宋可能的北上做任何准备。

韩匡嗣,乃是一个精通医术的汉人,他父亲被契丹掳往草原,最后居然成为契丹第一代君主耶律阿保机的佐命功臣,所以他也得到契丹的信任。据说阿保机的太太对待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耶律贤没有践祚之前,与他也是好友;践祚后,即提拔他做了大官,此时的韩匡嗣,乃是契丹国的南京(今北京)留守,封燕王,也是萧绰和耶律贤非常信任的人物。

后来韩匡嗣做了枢密使,南京留守就由他的儿子韩德让代领。父子二人都做契丹南部大都的留守,很为时人羡慕。

北汉多山,太宗开始组建自带机弩重兵器的山地部队,史称“飞山军”。他在讲武台就多次观看“飞山军”发机石射连弩。史称“上将伐北汉,先习武事也”,皇上要伐北汉,先训练军伍之事。

赵炅甚至还在太平兴国三年(978)腊月做过一次“冬狩之礼”,冬天打猎的君王之礼。过去,按礼法,古代帝王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的礼制,四季出城到郊外打猎,是“示武于天下”。但随着文明的推演,这类田猎活动毕竟劳民伤财,渐渐被有些君王废弃。这一次,有关部门向太宗汇报,认为应该有“冬狩”活动,太宗没有拒绝。他对左右说:“《老子》有言,田猎让人心发狂;《尚书》有言,田猎让国政荒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为人君者不得不戒。历观前代往事,很多君王迷惑于田猎的快乐,往往导致国家败亡。这是事实。但朕今天所以狩猎,是因为要‘顺时搜狩,为民除害’,不是要自己杀生取乐啊!”显然,“顺时搜狩,为民除害”八字所指,就是要顺天应人,剪灭北汉,以此造福大宋士庶的意思。太宗一直在准备打仗。

就在这年冬天,按例诸州贡举人应该集会于京师,但太宗正在准备亲征河东,下诏暂停贡举。从此以后,这个贡举活动改为间隔一年或两年才正式举办。

也在这年冬天,契丹派遣使者提前来到京师,准备等到来年正月初一,庆贺正旦。契丹没有料到大宋会北伐。

决意北伐

兵机贵密,不可先传。故兵书有言:兵以静胜。宋太宗隐忍三年,除了跟自家兄弟赵廷美说过要征讨河东的话头之外,几乎不提北伐之事。他注意到军事信息要保密、要安全,就不可过于声张,以至于瞒过了契丹主管军事的枢密使韩匡嗣。除此之外,宋师三年静默,除了演习之外,几乎不对外用兵,赵炅也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一鼓作气,收复河东。

现在,藩镇惯性基本得到遏制;南部两个大藩,漳泉与吴越,也纳入大宋版图;剪除贪腐官员,国家秩序有了改善;大宋二十年的积蓄已经足以支撑一场大战;赵炅“三年不鸣”,似乎可以“一鸣惊人”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正月开春,赵炅召来大宋第一名将曹彬,问他:

“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而不能克,岂城壁坚完,不可近乎?”周世宗柴荣、我大宋太祖,都多次亲征太原,没有攻克。难道是他们的城墙太坚固太完善,拿不下来吗?

曹彬似乎胸有成算,他回答道:

“周世宗攻取太原时,主要因为大将史彦超在石岭关一役兵败被杀,周师人情震恐,不得已,还师。太祖时,因为阴雨连绵,大兵困在甘草地,军人染上腹疾,因此只好退师。现在看,都不是因为太原城垒坚固啊!”

史彦超乃是攻取太原时的先锋都指挥使,柴荣麾下一员猛将,当时带着二十骑为前锋,探路时,遇到契丹大军,激战中,大将李筠又带兵来援,杀契丹两千人。史彦超有了轻敌之意,史称“恃勇轻进”,独自带着几个骑士追击败寇,渐渐离开大军更远,最后在契丹的回身反战中,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

石岭关,则是晋北一处要隘,位于阳曲县北,东、西有山,谷底开阔,地势险峻,是太原往北,通往代县、大同等地的交通要冲。北汉与契丹联系,必走此地。周世宗、宋太祖,要收复河东,一定要在此地隔断太原与契丹的联系。史彦超在此战败,导致战局一变。

太祖时曾派出大将何继筠为石岭关都部署,成功地阻击了契丹援军。

太宗心里有数,又问曹彬:“我今举兵,卿以为何如?”

曹彬回答:“我大宋邦国兵甲精锐,人心都拥戴皇朝,如果此时施行吊民伐罪之举,如摧枯拉朽耳!”

曹彬的意见很重要,对赵炅有一种“定心丸”的功能。君臣一番对话后,史称“帝意遂决”,皇上赵炅北伐的决心最终定了下来。

但宰相薛居正反对。他对皇上说:

“过去周世宗举兵北伐,太原倚靠契丹的军援,坚壁不战,结果导致周师疲惫,退兵。到太祖时,在雁门关南之地,击破契丹,将河东人民迁徙到黄河、洛水之间。现在,河东巢穴虽然还在,但危困已甚。我们大宋得到它,开辟这点贫穷之地,都算不上开疆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请陛下深思熟虑。”

薛居正乃是一代名相,但这番话说得实在欠水平,逻辑都不通。北汉,作为多年敌国,“危困已甚”,正是大宋用兵良机。且燕云十六州乃是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治理华夏,必在完我金瓯。北汉与契丹沆瀣一气,直接影响到中原失地之收复,如何说“舍之不足以为患”?

但薛相意见可取之处在于:此时,平北汉,时机、程序或有问题。

在周世宗、王朴时代,在“先南后北”的战略规划中,北汉,都是应该最后平定的割据势力。按照后周战略,必先取幽燕,而后北汉失去外援,那就是囊中之物,几乎可以传檄而定,仗都不必打。北汉必当取,但必当乘兵锋之锐,直取幽燕,而后取北汉。太宗等人先取北汉,后取幽燕,违背当年柴荣、王朴的成熟画策,所以最后有“高梁河之战”的失利。太宗此际决计平北汉失误在此。这是一番大议论,其中自有直达兵机隐微之道的远猷宏谟,容后慢表。

且说太宗赵炅听了薛相“歪论”,也不爽,反驳他说:

“今者事同而势异,且先帝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事也,朕计决矣!”现在北伐,虽然与世宗、太祖的北伐事情一样,但形势已经大有不同。况且,先帝当初破契丹后,迁徙北汉人民到内地,虚空那一片土地,正是为了今天的北伐。朕北伐之意已经定了,不可变更。

随后,赵炅派出了大臣出使高丽,告诉东北边部这个邦国大宋北伐。按太宗的意思,是期待高丽能够牵制一下契丹。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高丽没有动。五代以来,高丽始终依违于中原帝国和草原帝国之间,就像后来的西夏,始终依违于契丹和大宋之间一样。小国要生存,在两大国夹缝中闪展腾挪,可以理解。春秋时郑国就在晋、楚两大国的压力下,不断变换身姿,两头下注。正常。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炅又派出朝廷官员到各个州郡去督运军储物资,限期赶赴太原城下。

一切安排妥当,开始组建北伐指挥机关。

藩镇旧习

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北伐总司令。宣徽院,掌管并总领宫禁之内诸司及殿直工作,举凡官员核定、祭祀大典、日常朝会、宴享仪式、内外供奉等,都在其管辖范围内,略似组织部副部长、办公厅副主任、礼宾司司长职务之和,但职责范围似乎还要更广。古代职官分工不如今日之细,往往一个官员“岗位”相当于今日多个官员。潘美,乃是北宋仅次于曹彬的名将,曾经在江南、南汉用兵时,功勋卓著。

太原,城广高大,易守难攻,需四面战取。于是分派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四员大将分头攻取太原城四门。

但在分派这个任务时,遇到了一点麻烦。

太原城内,西面,是北汉主的宫苑,按照军事常识,这是最难攻取的地方,因为城内必定要在此地布设最强城防力量。刘遇,当时的官职是节度使;曹翰,是观察使,较刘遇级别略低。按照职官轻重排列,刘遇应攻取太原城西,曹翰攻取城东。但刘遇知道城西凶险,不易立功,有忧虑,就提出与曹翰换地方。曹翰说:“我是观察使,班次在您之下,应当在东北。”刘遇坚决要与他调换,俩人争执几天,也没有决定下来。

太宗赵炅担心将帅不和,就对曹翰说道:“卿智勇无双,城西面非卿不能当也。”曹翰这才决定奉诏。

关于刘遇与曹翰交换阵地之事,《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有不同说法,前者记录说“(刘)遇欲与(曹)翰易地”,后者记录说“(曹)翰欲与(刘)遇易地”。按行文逻辑,《续资治通鉴》为当。但无论哪一种记录,都记录了二将不想攻击太原城的西面。

总之,这是个事件。这个事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于此可以看到北宋将帅沿袭五代以来藩镇习气有多么严重。怕吃苦、怕流血,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战争以“士气”为重,丢了“士气”,军人质量是有问题的。一代雄主赵炅对此也只能优容,足见汉唐“尚武”精神,经由五代乱世,斫丧之深。这是后来的大宋君臣,除了少数例外,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内部问题。军令之严,五代以来,仅见于周世宗柴荣一人而已。史上“弱宋”之论,主要是指军人之“弱”,而军人之“弱”,又往往与领袖对将帅的这类优容有关。

北伐,攻取太原,四面城要有联络部署,要有人巡视四面城壕,随时通达信息,也要有人观察攻城器械损失状况,以便随时补充。赵炅也做了安排。

同类推荐
  • 我家地窖通明朝

    我家地窖通明朝

    无意中,我发现租住的房间地窖里面,有一块可以让我穿越到明朝的石头。这块石头,不仅可以让我穿越过去,同时在那边的话,也有一块这样的石头,可以让我穿越回来。就这样,我在两个时代里面,来回穿越着。想着现代都市里面发财,拿一两银子到明朝的大街上买一些字画和瓷器,拿过来稍微一买。我就成百万富翁了。想在明朝做大老爷,什么蜡烛,什么蚊帐批发一些过去,我就成了明朝的红顶商人。泡MM,更简单了。喜欢文采的,清朝那些大文豪写得诗词,我都可以拿来用用。欢歌舞的,什么东风破,什么女人花,稍微演奏一番,爱得我是死去活来。靠着来回穿越的本事,在明朝这个社会里面,无数的红颜知己,都是非我不嫁。
  • 君子无所争

    君子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与人无争,其乐融融。与天无争,其乐无穷。
  • 华夏之传说时代

    华夏之传说时代

    盘古开天,华胥兴民;女娲补天,伏羲定海;夸父逐日,后羿伏妖……一场意外,驯兽师苏钺居然来到了这个传说遍地走的时代。可怜的苏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打猎,做做饭,搞搞小发明,结果一不小心玩大了,居然也成了一个传说!
  • 篡三国

    篡三国

    徐浩,精锐特种兵,在一次越境打击犯罪集团时,中弹身亡。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徐浩,身份竟是董卓军的一个小卒。为了自保,无奈站在了各诸侯的对立面,这让他意识到在军阀四起的年代,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在乱世求存。最终他掌兵夺权,渐渐成为一个军阀,但这时候他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生存了,而是逐鹿天下,谱写一段荡气回肠的铁血生涯。
  • 三国绝

    三国绝

    三国中蜀国领地虽小,却英才满地,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随便取其一位放到历史中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可叹仍未一统天下。非刘备领导无能,实是势耳!钱诚,21世纪一名优秀的宅男兼剩男,意外穿越到了三国裴元绍身上,一个出场不过三分钟,便被赵云一枪刺死的倒霉家伙。穷究其原因,钱诚得出一个结论:三国中人名都是两个字,偏偏裴元绍这家伙三个字,如此标新立异,鹤立鸡群,不枪打出头鸟才怪,想不死都难,因此更名为裴诚,字元绍!因落草卧牛山,故号称卧牛先生!
热门推荐
  • 风铃花开香如雪

    风铃花开香如雪

    一朵修炼成人的风铃花,竟敢调戏睥睨六界的上神?“敢问姑娘是想做成干花,还是花蜜?”赤裸裸的威胁呀!她寒毛直竖,只想逃到千里之外,没想到这人却像甩不开的牛皮糖,赖定她了。……“我给你下了个咒,只要你敢接近她,就会获得一份大礼。我要你从此对她恭恭敬敬,退避三舍。”敢欺负他的人,就要做好承受雷霆之怒的觉悟!……好吧,看在你能打能扛,卖得了萌,扮得了酷,长得也还过得去,本妖就勉强接受你了。……什么?她不是废柴元神风铃花,而是妖族王者水麒麟?“你究竟爱的是风铃花,还是水麒麟?”她含泪望着他,凄然地问。无论如何,她只是阿铃,不会成为任何人的替代品。依然,始终,永远。
  • 从JOJO开始的宿命轮回

    从JOJO开始的宿命轮回

    突然穿越到JOJO的世界,承太郎和乔瑟夫的面前。苏阳此时一脸懵逼,到底是该学波纹呼吸呢,还是搞个替身玩玩呢。------巨人世界:莱纳,坐下吧!REO:想要宠爱吗?我可以帮你问问莎提拉哦。JOJO世界:帝王是我迪亚波……不好意思,帝王是我哒!火影:鸣人,我的嘴遁在你之上!死神:蓝染,论装逼你是比不过我的!海贼:锁血?谁不会啊?
  • 清冷王爷,郡主求别作

    清冷王爷,郡主求别作

    他,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同胞弟弟,世人眼中最优秀且不易人触碰的安王爷。她,是当今皇上赐封的离殇郡主,集皇帝千万宠爱于一生,太冥唯一的郡主,亦是最高贵的郡主。三世浮生,她只对他一眼投心,她曾发誓,此生非他不可。他问:“离殇,你爱我吗?”她毫不犹豫的坚定回答:“我爱你”一语成风,她追逐他两年,却终只是梦,在选择放手的那天,她轻轻抱着他,温暖的怀抱藏匿他无尽的苦楚。“幸好,我还没有真正爱上你。”一语毕,挥马侧鞭,一甩红尘.....老死不相往来?!故事就这样的完结了?那你就错了。这场你追我赶的追逐战,才刚刚开始而已......
  • 一诺成双相恋十七年

    一诺成双相恋十七年

    从校服到婚纱,时光见证了成诺和贝依依对彼此的坚守不渝,真爱至上,一诺成双。
  • 我在仙界收垃圾

    我在仙界收垃圾

    “唉哈!谁啊,垃圾不扔垃圾桶!斯哈,疼死我了”。顾皓揉着撞痛了的脚说到。顾皓是个孤儿,在福利院长大,现在在废品厂工作。顾皓手里拎着编织袋,看了看地上的东西“呦呵,是个一人高的镜子,但,为啥照不出人呢?算了”说着便把它扔进了编织袋,便回了废品厂。夜里,镜子发着奇异的光,顾皓拍了拍脸,清醒了一下,明白了自己不是在做梦,伸出一只手想摸摸镜子,手便伸了进去……
  • 太初天书

    太初天书

    赵羽自幼父母双亡,随着师父隐居在白云山中修行,本以为会在平淡中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因为一次上山采药,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神秘的金字,来历惊人的古钟,被封印的诡异石棺…他将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世人皆言修行难,仙道渺茫,无人可见!然而,得太初天书者,能成仙!……
  • 穿越之倾城杀手妃

    穿越之倾城杀手妃

    她,是21世纪的杀手女王,生杀予夺,腹黑成性,谈笑间取人性命,却遭亲人背叛被暗算,一朝丧命,灵魂出窍。带着前世的记忆重生成了一个奶娃娃。
  • 我的全才老婆

    我的全才老婆

    ”我老婆是游戏界的传说,我老婆的老婆是音乐界的传说。“”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打酱油的(泪目)“本书又名《我老婆才是主角吧》。
  • 冒牌小王子

    冒牌小王子

    寐岱男,外号小王子,又号缺课大王,性格暴戾,乖张,目空一切……可是,她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这男生,他真的是那个臭名昭著的拔扈男吗?单纯的神情,天真的眼眸,笑起来就像闪耀的星星,钻石般光华四射。而且连接吻都不懂的家伙,会是传言中的花花公子吗?他说,你有没有怀疑过我是冒牌小王子?她困惑了,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蓝色神魔1:独界赤瞳

    蓝色神魔1:独界赤瞳

    三界之中自由穿梭,看她如何收获男主并站在世界巅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