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4500000039

第39章 代州之役(2)

宋师败后,整个河北防线都丧失了斗志。各个要塞都没有多少禁军,守城者多为厢军,没有防备,根本守不住,契丹在河北境内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连克多个州郡,纵兵大掠。河北人民陷入苦难之中。在文安县,契丹主试图招降守军,没有得逞,于是攻城,到了来年正月初,城破,契丹将城中壮男全部杀死,俘虏老幼妇女,而后班师。

只在一个地方遭遇了顽强抵抗,并且没有攻克城池。那是博州。此地在今天的山东聊城,但宋时归河北管辖,地当河北山东交界处。守将乃是马知节。他是太祖时名将马全义之子。太宗践祚后,以父荫补供奉官。十八岁那年,做彭州(今属四川)监军。一般人没有瞧得上这个娃娃,但这娃娃治理军队却严格有法,军中怕他像怕老将。后来又到潭州(治所在湖南长沙)监军,当时太守为何承矩,治理地方有办法,还很文雅,马知节很钦慕,从此一改志向,认真读书。这次契丹“君子馆之战”获胜,马知节闻讯后,马上组织兵民完善城垒,修整兵器,积蓄粮草,核定军士,登记壮丁,严整有序地准备了十五天。当时的吏民都认为他“生事”,不料十五天后,契丹大兵到了。但是看到城垒完好,城中部署得当,知道攻克此城难度太大,一旦顿兵于此,大宋援军到后,没有胜算,于是转悠几圈,最后撤退了。博州吏民这才赞叹马知节的眼光。

契丹进入边塞,一般没有更多粮草供给,基本靠抢掠满足需要,史称“利夫虏获”,靠劫掠来获利。大宋于是有了“清野坚壁”的策略,以此来挫抑契丹的“虏获”。但是契丹一旦越过边境要塞,河北平原几乎没有驰骋障碍,于是草原大兵散处于原野之间,成为一股一股的小部队,直接从庄稼地里抢获中原收成。太宗为此特意颁下一道策略,史称“圣谋”:选骁勇骑士,并招募禁卫军中有胆略的士卒,让他们带领小分队,在契丹活动地区,分成数十队,乃至上百队,埋伏在边境稍内要害之地,等到敌人来侵略,就与宋师一表一里,抓住战机剪灭契丹的一个个小股部队。这应该是大宋最有意味的“游击”作战。“游击”战士们,白天到处虚张旗帜,依托平原地区有限的林木,作为掩体,让契丹不知宋师虚实,恐惧生疑;晚上则潜伏于郊野,擂动战鼓,让契丹心惊,仿佛感受到腹背受敌,不敢轻出妄动。而宋师则互相知道底细,可以相互增援——东边袭击,契丹奔赴东边迎敌,但西边的战鼓响了,如此往复不已,则让契丹疲于奔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河北农民的财产利益。

马知节赞同太宗这个“圣谋”,更补充一个意见:“北面边境之地,看似横亘几百里,好像很长,但要害之地就几处,最重要的是从冀北通往西山的一路。宋师可在此地列阵,各设奇兵为应援,使契丹长久不能进入。等到敌人疲惫之际,就用偏师轻骑去迫近它,袭扰它。如果契丹来犯我境,我军可以深入到敌后力战,他们将颠簸奔波,自顾不暇了。”

太宗可能没有接受这个意见。

西北夏州首领李继迁,一直在大宋和契丹之间走钢丝。现在看到契丹大胜,马上一边倒,向契丹表示:愿意跟契丹联姻,如此,我西夏将永远做契丹的藩辅之邦。萧太后当即懂得这之中的政治分量,然后以契丹主名义下诏:皇族中的一位节度使的女儿封为义成公主,下嫁西夏李继迁,并赐马三千匹。

大宋西北又多了一个劲敌。

契丹河北得手后,开始放心大胆地在晋北用兵。

张齐贤那里顿时紧张起来。

厢兵“一以当百”

契丹大军出现在代州城下时,守城司令马正打开南门,率本部出城列阵迎敌,敌众我寡,战斗进行中,有了渐渐不支的倾向。而副司令卢汉赟却组织守军加固城防,不敢出城。这样下去就等于将马正一部葬送敌阵。书生张齐贤见势不妙,当即将早有准备的两千厢军组织起来,“誓众感慨”,一番誓师动员,慷慨激昂,厢军都被鼓舞起来。于是再开城门,张齐贤亲率这一批从未经历战阵的代州儿郎,从马正阵营的右面绕过,直击敌阵。援兵突现的战争威力再一次呈现出来,马正一部顿时振作,契丹敌寇当即惊慌。张齐贤这位书生,初临战阵,有忘死舍生的功能场。据说张齐贤长得“体质丰大”,身材胖大,骑在马上,驰骋冲突起来,也很有重量感。他训练的这一支队伍,史上给了四字评语:“一以当百”。契丹在忽然出现两千人惊天的呼喊中,胆怯了。于是“却走”。这两个字有意思,战场之“却”,就是“退却”;“走”,在古汉语中,往往就是“跑”,所以“却走”的准确意思就是“跑着退却”,也即“在退却中奔跑”。这是什么意思?就是“逃跑”。张齐贤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了代州保卫战的胜利。

这一战的意义主要在厢军——如果训练得法,厢军可以一战。

史上的厢军往往不能战。“君子馆之战”后,契丹掳掠河北,历史记录中有言:“时沿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料乡民为兵,皆白徒,未尝习战,故辽师所至长驱……”当时沿边诸州郡经历战乱创伤之后的守兵不满万人,于是合计乡民为厢军,但这些人都是未经训练的士兵,所以契丹得以在各地长驱直入……

张齐贤开了个头。这对大宋兵制事实上构成了一个挑战。大宋“强干弱枝”,只需要中央禁军作战,不要地方武装强大的国策,三百年没有变。违背这个国策,即有坐大藩镇的可能,那是经历过五代割据之苦的大宋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朝廷必有抑制地方的对策出现……

“代州之战”还没有完。契丹还在集结兵力,准备再来。

当初,张齐贤曾经派间谍给潘美送信,如果代州开战,请潘美率并州三交口主力以援军姿态来参与会战。但是不幸,这个间谍在返回路途中被契丹俘获。张齐贤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是忧虑,他担心潘美援军路上遭遇契丹“打援”——而从三交口到代州城下,路程虽然不远,但地势复杂,很容易设伏。他正在开始想对策时,潘美间谍送来消息,潘美一部来援代州,已经行进四十里,但是“君子馆之战”失利后,太宗发来密诏:并州所部不得出战,因此援军撤回。

张齐贤得信,一喜一忧。喜的是潘美援军不至于遭遇契丹“打援”了;忧的是,如何对付正在向着代州异动的契丹?

兵法有言:“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天地间沙场上,阴阳协调,有无相生,变化中自有机运。机运不是人力可以刻意设计的,刻意设计则很难成功。现在,机运来了——“敌知美来,不知美退”,敌人知道潘美要来,但不知道潘美已退!

瞬间,张齐贤那个熟读圣贤书的脑瓜里,一个优秀创意出现了。

此际,契丹大军在代州附近的山川之中,到处都是。而且行动迅速。张齐贤看着潘美派来的这个使者,担心他如果回去,路上被俘,契丹会得知潘美不来代州的消息,那样,契丹就会重新部署战役作战方案,而无法实现我张齐贤的创意。于是,出于信息保密的原则,他将这位使者暂时关在一间密室中锁了。

当天夜里,他派出精干军士两百人,每人带一面旗帜、一把柴禾,到距离州城西南三十里的地方,散开,排列旗帜,燃烧柴薪。

契丹行动很快,张齐贤很快判断出契丹的战略意图是:趁潘美未到之前,攻克代州。

张齐贤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计划实施。

于是,契丹远远地看到了火光,又见那燕尾军旗在火光中时隐时现。根据此前得到的情报,契丹判断,潘美大军已经到了。虽然契丹主帅有准备,但士兵没有准备,再说,两百面旗帜断断续续地展开,迤逦几里路长,这是先锋部队的架势,主力部队有多少还难说呢。而此前,潘美连下“山后”数个州郡,也是赫赫战功。于是敌方有了恐惧,史称“骇而北走”,惶惧害怕向北逃走。

但张齐贤早已另外安排了伏兵两千人,在一个叫土嶝寨的地方等候着了。

看到“却走”中队伍不整的契丹兵,一声炮响,“掩击”,冲杀袭击过来。斗阵中,契丹无法辨别这股生猛力量有多少人。刚刚看到的那两百面燕尾旗,还在眼前虚幻地晃动。于是,契丹全面溃败。宋师擒获契丹北大王的儿子一人,帐前舍利一人。帐前舍利,又作帐前锡里,是掌管皇族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员;斩首两千余级,俘五百余人,获马千余匹,车帐、牛羊、器甲甚众。

此一役,大胜。

宋人陈师道有《后山谈丛》,内中一条说到神宗时名臣张方平。当时已经与契丹有和约,停战多年,但每年还是要“赐”给契丹金银财货。按照惯例,每次给契丹财货,都要堆积在殿下,请二府也即枢密院与政事堂官员来观看。有人看了后说:“天子修贡为辱,而陛下神武,可一战胜也!”张方平说:“陛下知道我大宋与契丹有过多少战事?胜负几何?”二府官员都不知道,神宗问张方平。张方平说:“宋与契丹大小八十一战,惟张齐贤太原之战才一胜尔,陛下视和与战孰便?”史称“上善之”,神宗皇上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张方平乃是大宋一等一的人物之一。不过他说大宋与契丹八十一战,只有张齐贤代州一役为胜仗,却不是事实。事实是,大宋与契丹“战役”而不是“战术”“战争”性质的战事,在太祖一朝没有发生,在太宗、真宗两朝总约四十场,其中大宋胜仗为多。但事情过去几十年,张齐贤的一场“代州之战”还是被人记住,可见影响之大。

无耻之徒卢汉赟

整个“土嶝寨战役”,不见卢汉赟等代州守军的出击或配合,这就是张齐贤自己训练出来的厢军的一次独立战绩。但张齐贤出于“和为贵”的圣贤思路,要城防司令自己报功,卢汉赟很无耻,就上了一道报捷的奏章,把一场军功揽到自己头上。太宗“优诏褒答”,用褒美的文字颁下嘉奖诏书。但事后,知道这位卢汉赟先生并未与契丹接战,给了他降级处理。大宋仁宗朝编撰的《武经总要·后集》卷二,有《明赏罚》章,其中一条为“将帅不和必败”。这一条举出了几个战例,其中之一是唐代讨伐突厥故实。淮阳王李道玄率军到河北驱逐突厥,要副将史万宝继进。但二人不和,史万宝等到李道玄深入敌阵后,借故不进,结果李道玄兵败失利。

张齐贤熟悉大宋将帅心态,他已经看到太平兴国四年(979)平定北汉之战,郭进与田钦祚不和;随后“乘胜取燕蓟”战争中,潘美与曹翰不和;雍熙三年(986)第二次北伐幽燕,曹彬与崔彦进不和;雁北战役中,王侁与杨业不和;这一次代州保卫战,很明显,潘美不给力,而卢汉赟并不配合张齐贤。

“将帅不和必败”。大宋在仁宗朝,已经总结出这个带着历史无数鲜血的战场规律。而在张齐贤时代,他还在孤独地承受着这个规律性后果。所以他要将代州保卫战的荣誉推给卢汉赟,期待能在以后的战争中获得他的一点点支援,为大宋社稷,为大宋子民,做一点好事。

几年之后,端拱元年(988)的一个冬天,张齐贤升职,拜为工部侍郎,仍旧知代州。这时,契丹又来南侵,一路走大石路。张齐贤预先检阅了自己训练的厢兵千人,分为二部,屯扎在繁畤、崞县(均属山西,在晋北)二地。并下令说:

“代西有寇,则崞县之师应之;代东有寇,则繁畤之师应之。比接战,则郡兵集矣。”

如果代州西部有贼寇来袭,则崞县一部应援;代州东部有贼寇,则繁畤一部应援。等到接战时,代州大军就会和你们会合在一起了。

厢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按照这个安排,则属于奇兵。代州主力与契丹大战之际,忽听一声炮响,斜刺里杀出一支不曾提防的生力军来,即可沙场夺气。这是屡试不爽的战术规律。张齐贤排兵布阵,深得兵法之要。史书记载,果然,到了打仗那一天,敌寇从东部而来,繁畤援军呼啸而出,契丹大败。

时未至,势未成

为了解决边塞地区转输粮草的难题,张齐贤还在端拱二年,在代州置屯田,为边塞后勤保障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当初第一次北伐时,张齐贤就持反对意见,曾经触忤太宗,不料一次、二次北伐全都失败,太宗意识到张齐贤所言有理,于是多次自我检讨,承担起“雍熙北伐”战败的主要责任。所以,当“老于边事”的杨老令公也没有了时,晋北防御问题就凸显出来。

晋北怎么办?

大宋怎么办?

太宗想起太祖赵匡胤当初对张齐贤的推荐,于是,老老实实地向张齐贤请教“御戎计策”,抵御契丹的战略规划。

但张齐贤已经没有什么“计策”。这不是他无此智慧,恰恰相反,他正陷入在“智慧的痛苦”中。举朝没有足以对付萧太后、耶律休哥的人物,这个总体态势,张齐贤有感觉,除了张洎、田锡等少数人外,举朝很少有人能懂。大宋在太宗一朝,在“收兵权”的逻辑转换为“抑制武将”之后,将帅们已经很难自由地呈现军事天才。何况,隐秘状态下的“将帅不和”,已经成为大宋武略的痼疾,这是人性的弱点,圣贤再生也无奈。而且不便于说破,说破,于己无益,于事无益。于是,当太宗这个自负深通兵法、演绎“平戎万全阵图”的帝王,在深自愧悔中,“不耻下问”时,张齐贤有了难堪——他不能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但也确实拿不出更智慧的“计策”来实现大宋志在恢复汉唐旧疆的梦想。

邦国未来之军政,他唯有求助于“乘势”“乘时”,以自我安慰。而现在,“时未至,势未成”。于是,时任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齐贤先生,在太宗向他请教边事时,反过来向太宗请求驻守边关,愿意权知代州,顶替杨业的位置。于是,有了这一役“代州保卫战”。

唐河之战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伐遭遇岐沟关大败之后,宋与契丹并未停止战争。到至道三年(997)太宗驾崩之前,近十年间,够得上规模的大战,可以约略统计为“契丹攻宋束城之战”“契丹攻宋唐河之战”“契丹攻宋易州之战”“宋攻契丹徐河之战”“契丹攻宋子河汊之战”“契丹攻宋雄州之战”“契丹攻宋永安之战”等。期间,太宗还要对付四川的“王小波李顺起事”“焦四起事”“宋斌起事”,以及令人头痛的西夏反复无常的犯边。但这期间,契丹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对付大宋的七场战事之外,还要另外经历着“契丹与高丽之战”“契丹与党项之战”,以及更多的对付内部叛乱的一场场小规模战事。十年十几场战事,两国间的这类紧张与痛苦,渐渐令双方的政治家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战争,是必需的吗?

大宋在地缘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恢复汉唐旧疆”,次一级的理想是收复石敬瑭的割地“燕云十六州”;契丹地缘政治的最高理想是“占据黄河以北”,次一级的理想是收复周世宗夺去的“关南之地”。目前,各自暂时为了达到次一级的地缘目的而战。

到了宋真宗时期,契丹萧太后,大宋真宗帝,各自想明白了:各自的最高理想根本不可能达到;各自的次一级理想也不可能达到。如果都不可能达到,那么,就可以不要战争,于是有“澶渊之盟”。

但在各自还没有想明白之前,拉锯战式的战争,或战争冒险,就成为一种自以为是的政治选择,于是,紧张与痛苦,不可避免。

“契丹攻宋束城之战”,发生在雍熙四年(987)春正月。这是“岐沟关之战”后,大宋与契丹的第一场战事,契丹国主耶律隆绪率主力主动来攻宋境,带有明显报复性质。

束城,在今天的河北河间东北方向,守卫不利,被契丹攻破,纵兵大掠。随后,大兵又来到文安,派人招降,文安不从,又被契丹击破,将城中丁壮全部杀光,俘虏老幼而去。文安一战,几乎成为空城。

耶律隆绪回到幽州,也即他们的南京,在元和殿,大赏将士。

同类推荐
  • 终水浒

    终水浒

    北宋末年,群雄并起!铁血军人穿越北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路豪杰争霸九州,董双,宋江,王庆,赵构,方腊,金人,契丹人,何人终能问鼎中原?扫灭外寇,扬华夏之威。烽火迭起,青史终留名。岳飞,韩世忠,闻焕章对弈四方诸侯,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本书交流群:795559516
  • 名医拯救计划

    名医拯救计划

    现代中医穿越到古代将如何改变历史?据正史、野史改编,再加上亿点细节,便是你面前的这本书……
  • 西汉那些事

    西汉那些事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说明的是,此书是描写汉朝前汉正史的,资料来源于《史记》,《汉书》,《汉纪》以及其他有关汉代史料等!文中的事件与人物,甚至绝大多数的对话,都是有历史来源的!值得一提的是,此书中不会有虚构情节,既然要写正史,那我是报以严肃的态度,正史上没有记载的人物或事,我绝对不会因为某些原因从而胡编乱造!只为以最简短的篇幅,来给大家展现西汉的历史,好让人看的不费力,以最短的时间了解大汉王朝!另外,本书中所写难免会带有本人主观思想,每个人看待历史的角度都不同,因此如果我有错误与史载不符,还请帮忙指出,免得误人子弟!因此、本书中、没有穿越也没有魔法、更不能飞升成仙、但有着那个年代的金戈铁马、英雄气短与儿女情长!
  •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

    元代实行两都制,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夏都。两都是元代的政治中心,皇帝每年来往于两都之间。本书对元代两都的建造、城市布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述。大都的建造为今天的北京奠定了基础,上都则是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城市。对元史、蒙古史、中国都城史以及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我的心痣

    你是我的心痣

    青春甜蜜文学,(玻璃渣谨慎进入)十年前,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小女孩走进了江家,甜甜的笑容挂在她的脸上,但让江渝很满意的是,她只对自己笑,所以,那女孩让江渝感觉有丝心动,他承认,只是一丝丝而已。十年后,江渝说:“我对她的心动,真的只是一丝丝啊……”忠诚大狼狗??怂包小奶娃
  • 英雄联盟之仙界纵横

    英雄联盟之仙界纵横

    一个平凡的地球少年穿越到修仙界,但却诡异的可以获得《英雄联盟》游戏中英雄的技能,平庸少年将在修仙界搅动一片怎么的风雨,我们拭目以待!
  • 在大唐的开挂人生

    在大唐的开挂人生

    别人都是带这各种金手指穿越,而杨晨这里却带这一辆搬家公司的卡车穿越了……
  • 安德利亚的赞歌

    安德利亚的赞歌

    安·迪亚格·何塞,一名悲情英雄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陌离箫声寒

    陌离箫声寒

    读懂一个人需要多久?我想是一辈子,如果我用了一生一世来读懂她,那么我值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我希望筵席散了,友谊还在…
  • 一只好猫

    一只好猫

    他有着最精致的容貌,让每一个见过他的女人都无法自拔。他有着最聪明的头脑,精确到每一步的算计。他喜欢时对你飞蛾扑火,不喜欢时对你冷若冰霜。他是像猫一样的男人。不,他就是一只猫。看一只漂亮的猫穿越成了一个男人,带着魔力和现代科技的辅佐,把一个王朝搅的天翻地覆。
  • 我真是动物医生

    我真是动物医生

    能和动物交流是一种什么体验?异于常人的陆绎,在激活动物医疗系统后,走上了一条救助萌宠的不归路!
  • 源头

    源头

    我来到这里,我将不断成长,因为我想回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