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02100000016

第16章 最了不起的女大公(1)

玛丽·安托瓦内特,原奥地利帝国公主,生于维也纳,是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与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第十五个孩子(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1755年11月2日出生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她被取名为玛丽亚·安东尼亚·约瑟芬·约翰娜。玛丽亚是以纪念圣母玛丽亚,安托瓦内特是纪念帕多瓦的圣安东尼,约瑟芬是纪念她的哥哥约瑟夫大公,约翰娜是纪念传教士圣约翰。一位大臣是这样描述这个新生儿的:“一个娇小但完全健康的女大公。”

1766年,为政治上的需求,法国王室正式向11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求婚。奥地利宫廷欣然应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场婚礼被拖了数年。直到1770年,玛丽·安托瓦内特快15岁时,才终于踏上法国国土,成为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后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驾崩,路易十六即位。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法国王后,母仪法兰西。但很可惜,她本人并没有作为一名王后所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进入法国宫廷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政治上毫无建树。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她身上却意外地体现出一位王后的骄傲与尊严,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

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玛丽·安托瓦内特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不过,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仍有很多人站在王后的一边,比如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斯蒂芬·茨威格,都对王后抱有同情。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王派人物。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斯蒂芬·茨威格的王后传记,大仲马也写作了有关王后的“法国革命三部曲”,其分别是《巴尔萨摩男爵》、《王后的项链》以及《红屋骑士》,王后人生中的三个阶段在小说中被详细描写。

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宫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但他们不但没有帮忙,还落井下石,每个人都想用国王的头来换一笔赎金。这批贵族中包括国王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即日后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图瓦伯爵(即日后的查理十世)。国王夫妇苦于左右无援,迫于形式,他们不得不自行谋划一次又一次的逃亡。

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此时奥地利女皇玛利亚·泰丽沙(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母亲)和约瑟夫二世皇帝(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兄长)相继去世,奥地利王权掌握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位兄长,弗兰茨·约瑟夫手中。

叛国的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彻底推翻了君主制。随后,她和国王一起被囚禁在当普尔堡。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享年38岁。死后尸体一度被扔在万人坑埋葬,直到22年之后,普罗旺斯伯爵复辟成为路易十八,才将她的白骨重新挖出,并妥善安葬。

传闻,玛丽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两句名言:

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历史上玛丽绝对没有说过这句话,是后人将愤慨宣泄在这位热衷于打扮的皇后身上。说这句话的人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原句被记载在卢梭的《忏悔录》里,大意为:他们没有面包吃,为什么不吃面包皮蘸酱?这句话的语境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因为安托瓦内特王后当政的年代,人们要找理由去谴责她,于是一句本和她不相干的话就被改造成了这个样子:面包皮蘸酱变成了蛋糕,这样更容易煽动民众的愤恨。

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有人质疑这句话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据传当时被砍头的人都会被绑起来并且堵上嘴。但画家大卫的一幅铅笔速写证明这是不对的,王后只被绑住了手而已。更何况当时刽子手桑松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那些大人物的临死台词,这句话连同罗兰夫人那句“自由,以汝之名造恶无数”都是当时有名的临死遗言。这就更不用说路易十六那众所周知的临终演讲了。

关于这位王子的结局,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较为普遍:1794年1月开始,他遭到真正的囚禁(之前交由一名叫做西蒙的鞋匠照料,并不能算是囚禁),由4名守卫看管。6个月之后,被发现身染重病,最后不治而死。今天普遍认为他死于肺结核(但也有传说他死于癌症或疥疮),死后尸体如母亲一样,被葬在万人坑中。

还有一种比较残忍的说法:王子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并且主要成分是粪便和垃圾”,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最后他被砍去四肢,折磨虐待成残废,悲惨地死去。然后负责监守的人便捏造出体弱多病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罪行。

由于短短的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生活情况被保密,因此生出许多谣言。在当时就有人说他是被害死的,有人说他没有死,尸体只是调包,而他本人则逃走了。后来王朝复辟,竟然有三十多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是路易十七。不过根据现代DNA的检验,王子死后被保存下来的心脏确实属于他本人。逃跑一说应该并非事实。

在路易十六一家出逃未遂被押进监狱后,昂古列姆公爵夫人遭到了暴民和狱卒的殴打和轮奸,他们还逼迫她参加父母的死刑,并逼她作伪证,指控她母亲与弟弟的乱伦关系。年仅9岁的她被屈打成招,签了。革命结束后,她侥幸逃过一死,并成为安托瓦内特唯一一个在革命中生存下来的孩子。但这场革命风暴在她心里所留下的阴影已是不可磨灭,她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常常割脉自杀,也多次服毒,但都没有成功。

在叔叔路易十八重新登基后,她被邀请回到王宫。由于早先的经历,她非常仇视贱民和革命者。他们中有的利用革命和自由为借口,来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她常常公开扬言表示对共和派和雅各宾派的憎恨,叫人放火烧俱乐部和出版社,用炸药轰炸先贤祠(未遂),刺杀被流放的革命当权者。还叫人去岛上,往拿破仑的尸体上撒尿,阉割他,挖掉他的眼睛,凌辱他。

与此同时,法国宫廷酝酿着一股保王的暗流。昂古列姆公爵夫人与其他大臣联手,恶毒地搞垮了宫廷里最后的贱民阶级——富歇(即奥特兰多公爵),把他流放到奥地利(后来富歇自己提出去林咨安度晚年,并死在那里)。此时,昔日的雅各宾派早已瓦解,富歇这块“百合花旗上最后的污渍”也被抹掉,可以说昂古列姆公爵夫人已经完成了她的复仇。

很多王室生活养尊处优,不懂得同情困苦,根本没有同情心,也不屑去了解社会疾苦。所以说出冷冰冰,毫无同情心的恶毒言语。王室尤其出这样怪物,所以王室不得人心。大多被推翻,有的被砍头。

出自雨果和他的夫人的《悲惨世界》、《雨果回忆录》就多次表达了他们的政治观点。斯蒂芬·茨威格也曾专门写过《幕后政治家》和《断头王后》(1932年,原名即为《Marie Antoinette》)。那些不着名的就更是数不胜数。

快乐的小公主 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比她大三岁的姐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比她小一岁的弟弟马斯米利安的陪伴下长大。她及他的哥哥约瑟夫二世、利奥波德二世和费迪南已经在哈布斯堡王朝里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为孩子,她是可爱和淘气的。她举止优雅,活泼大方,待人亲切温柔。但是,另一方面,她又骄傲任性,反复无常。虽然在美学、艺术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但她几乎没有受过真正的教育。奥地利王室为她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她却毫不珍惜,总是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如何逃避功课上。这直接导致她作为法国太子妃必备的语言——法语,在许多年里都没有丝毫进步。写起文章错字连篇,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这些她丝毫不在乎,仿佛只要能说德语就足够了(甚至还有人说,她其实连德语都一塌糊涂)。

关于玛丽公主的童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记:

7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遇见了6岁的莫扎特。他为皇家弹奏了最拿手的小星星。过后当女皇问他想要什么作为奖励时,莫扎特这样回答:他希望能在婚礼上与女皇最小女儿亲嘴。女皇被逗乐了,笑得前俯后仰。

而奥地利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则在《断头王后》这本书里将此事描述为:莫扎特见到安托瓦内特,惊为天人,并一本正经地向她求婚,道:”我将来要娶你为妻的!“由于茨威格这本书的成功,这一描述被广泛地传诵。究竟两种说法何者为真,已是不可考。

和亲:举世瞩目的奢华婚礼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奥地利和法国签订了一个新的和平条约,这使得从1494年开始的间歇性的战争有希望结束。路易十五的继承人是他的孙子路易-奥古斯特,计划中,他应该与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其中一个女儿结婚。最初订的人选是玛丽的第八个姐姐,约翰娜。但在1762年,约翰娜死于天花,玛丽·安托瓦内特便成了下个人选。如上文所说,1766年法国王室正式提出求婚,并得到应允。

其实,不光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她的姐姐们也都成为这场政治游戏的棋子,先后与欧洲各个皇族结成了联姻。四姐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嫁给了未来的荷兰总督,六姐玛丽亚·阿玛丽亚与帕尔马公爵结婚,玛丽·安托瓦内特最要好的十姐玛丽亚·卡罗莱纳和那不勒斯王国国王费迪南结婚。

当玛丽亚·特蕾莎女王问预言家她的女儿在法国是否会幸福,他回答:“有十字架来保证。”

1770年4月,还没有过15岁生日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离开了维也纳,踏上和亲之旅。女王对她呜咽的女儿的告别词是:“别了,我最亲爱的孩子。要对法国人民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当然,这是假的,她说的应该是:“别了,我最亲爱的孩子。要对法国王子非常好,让他们能说我为他们送来一个天使。”

而事实上,这场婚姻难说幸与不幸。路易十六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反应迟钝,但同时又十分温柔善良,宽厚仁慈。他体型臃肿,与路易十五年轻时相比,恐怕谈不上英俊(参考图片为路易十六肖像画)。而且据说他早年在夫妻生活方面有些问题,这一流言当时流传甚广,究竟是真是假则不可知。但反应迟缓,缺乏情趣,这是事实。他喜欢冶铁、造锁、打猎,而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值豆蔻年华,喜欢的是狂欢、时装、舞蹈、音乐、艺术。同时,她应该也与一般少女一样,有一份对感情的渴望。面对这样一位丈夫,她内心是否满意,后人虽不可妄揣,但将心比心,我们却也不难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

即便如此,这场婚姻从头到尾,他们都是非常和睦的,夫妇间并没有爆发过什么激烈冲突。而且当时的法国也对这位”最美丽的奥地利公主“表示了最大程度的热情和欢迎。

两位年轻王族的婚礼究竟是怎样的排场,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是一场罕见的奢华盛宴。奥地利与法国的王室为表示双方联姻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期许(同时也可能有炫耀国力的意思),不惜砸下重金,务求婚礼尽善尽美。所有法国的王族都来迎接这位小公主,且只有真正的名门望族才有资格参加婚礼。

1770年5月16日,法国凡尔赛宫,玛丽·安托瓦内特正式成为法兰西王太子妃。

登基:滥用王权的狂欢 1774年5月10日,路易十五因为感染了天花而晏驾,路易十六即位,而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后。

此时才刚刚19岁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有着太重太重的责任和压力要面对。要与比她年长的贵族夫人们应对,懂得在这奢华浮靡的凡尔赛宫生存,要适应奥地利与法国政治间的勾心斗角,要正确运用王后的权利,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对直率热情的她的确是一个重大考验。

同类推荐
  • 大宋浮萍

    大宋浮萍

    他们怀揣梦想,却不知路在何方;他们全力奋斗,命运却跌宕起伏。风雨之下,人的一生不过是点点浮萍。何去何从?走到最后,有人说,我无从选择,有人说,我问心无愧。全景式描写熙宁新政过程中的社会面貌,以及时代剧变下的命运沉浮。
  • 南北朝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

    文宣帝高洋相貌平平,在没当皇帝前装傻充愣,面对皇帝老哥的猜忌和挑衅沉默隐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权臣宇文护的压迫下忍辱负重,在12年的韬光养晦后等来了机会;才智很高的隋文帝年轻时就有雄心大志,但为人低调,不露锋芒……展露才华要注意时机,有时候,纵使你有远大的抱负,但因为时机不成熟,也只有藏锋芒?收锐气,静待时机的到来。
  • 重生之晦明

    重生之晦明

    大明盛世,仁宣之治,兵民久不识干戈。土木堡一战,大明从此由盛转衰。大战前夕,一个叫唐骁的人悄悄来到这个时代,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到来好像并没有使原有的历史轨迹,或许,也改变了一些。
  • 乱世倾城之七朵

    乱世倾城之七朵

    战国期间,七雄争霸,七位美丽的女子身份各异,于乱世之中相识各自的英雄,君王、将军,才子,战争、恶魔、前世,他们究竟会有怎么的遭遇
  • 明末超级异变

    明末超级异变

    一个三流大学生,错误穿越到明末,身怀超级异能,开始王朝争霸,改变一个位面历史。称霸该位面。
热门推荐
  • 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穿越到《权力的游戏》或者说《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干点啥合适呢。后宫?争霸?种田?倒霉的艾格没得选择,因为他在一开始就被守夜人抓了壮丁。
  • 浮生若梦如呓语

    浮生若梦如呓语

    星河里住着八位守护者,守护着星星大陆和星河,那时有两位眷侣;祁姝和无心,因诞下“怪胎”可能会影响着星河和整个大陆,守护之首:星斯与七位星护召唤“叱雷真轩剑”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为了拯救孩子,二人与至尊一般的存在抗衡,顿时,整个世界如开天辟地般重新运转!就此祁姝与无心展开了虐心的三世情缘,一路上经历了种种……
  • 自斗罗开始

    自斗罗开始

    穿越而来的廖双与海军大战三天三夜,最终力竭,在临死之际,再次触动了自己的天赋异能——时空穿梭来到了斗罗大陆之上,展开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 虚魂之言

    虚魂之言

    青梅竹马魂穿了,白鱼作为好朋友自然要跟着一起过去,不能魂穿就肉穿吧。
  • 萌娃很拽:残夫悍妻宠上天

    萌娃很拽:残夫悍妻宠上天

    突然重生成了被渣男亲妹合伙杀害的倒霉蛋儿,又得嫁给了一个眼盲,阴郁心扭曲的煞星,传说他身残命硬,克姐克妹还克未婚妻。咦,居然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勉强接受。可是夫婿家不舍得买肉吃!不怕,她空间在手,致富虐渣两不愁!某男二哈脸,“夫人饿不饿?为夫这一块肉肉可不可口…”
  • 妃临王家:凤临天下

    妃临王家:凤临天下

    她,穿越而来,嫁入王府。新婚之夜,他却说:“你的相貌真不是一般的丑,今晚,你自己去柴房睡吧。”他堕崖失踪,她拼了命地去找他;他负重伤,她几乎舍命相救,可是,仍然无法感动他。她不懂,为什么?为你付出无限,得来的就是被你囚禁的下场?重生后,她再次找到了他,他却记不起她。身不由己,虽嫁入宫中,但我心属你······
  • 归道

    归道

    道是什么?飘渺道途,何去何从,一壶清酒,随风破空
  • 沉浸于大海

    沉浸于大海

    当年的小孩子已经不小了,他长大了,但是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 赵相之死

    赵相之死

    每年大年三十傍晚,父亲手拿几根香,我和二叔跟在身后,我们一起从奶奶家出发,步行三公里到祖父坟前,父亲与祖父简单寒暄几句以后,我们便一起磕头。从我记事起,这一项仪式与父亲右手拿香不紧不慢的背影,在我的脑海中延续了很多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后生们选择开车或骑车,去完成这项每年一度的缅怀先人仪式,我不禁向父亲提问:“你看看人家,咱这次还是走着去奥?”父亲看了我一眼:“有些东西可以变,有些东西不能变”。
  • 民国夫人

    民国夫人

    某女好心替孪生姐姐配阴亲,哪知阴差阳错地将自己搭了进来。某男明明是纵横冥界的鬼王,偏偏冥界不呆追她来阳间。简安欣已是神经错乱,忍不住叉起水蛇腰,指着横在榻上的某王说:“白滽舒,亏你好意思姓白,你那脸明明黑的不要不要!”“黑么!”某王摸起自己的脸。身影一晃到了某女身前,将脸凑近说:“是夫人您瞧得不够仔细吧!其实为夫白的很呢,不信,夫人您再仔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