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0800000027

第27章 明成祖——战场上走出的永乐皇帝(1)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前六次在永乐年间进行,第七次下西洋在宣德年间进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朱棣是安徽凤阳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老家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年)。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

元末是个战乱年代,大批老百姓流离失所。真是乱世出英雄,朱元璋异军突起,以应天(今南京)为根据地,积极扩充地盘。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是他26个儿子中的第四子。其中有好几个儿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很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应天,是顺应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他要,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当皇帝。现在他又有了第四个儿子,照理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几乎与朱棣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他甚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基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初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朱棣的生母是谁,居然还是个谜,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它的妾被称为庶母。对帝王家来说,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别。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它庶子则不得觊觎。

朱棣自称是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谓嫡子了。其实,经历代学者考证,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成祖的生母问题,不只是关系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他一生的行为。有野史记载碽妃就是成祖(朱棣)生母,并且正史之中也能找到应对此项推测的证据。

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他11岁的时候被封为燕王。又过了10年,他已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便率领护卫就藩北平。这段时期的生活对他以后的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朱棣兄弟们除了接受师傅们的教育外,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退朝回宫,趁朱棣兄弟们都在跟前,便指着宫中的一片空闲地对他们说:“这里并不是不可以建亭台楼榭,作为游玩场所,只是不忍心多费民财罢了。过去商纣王大造琼宫瑶室,结果使天下人都怨恨他。汉文帝曾想建露台,因怜惜一百两银子的费用,就没有建,所以当时国泰民安。你们以后要经常心存警戒啊!”在这种场合,朱棣兄弟们都要格外恭谨,否则的话,一受惩罚就比师傅们更严厉。

朱棣从他父皇那里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统教育。对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确的自白: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二、言笑厌其妄;三、饮食教之节;四、服用教之俭。怨其不知民之饥寒也,尝使之少忍饥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之少服劳事。

可以看出,朱棣弟兄们不只是要学书本,而且平时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规范。这对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来说,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让他们经常做些强健筋骨的活动。他当吴王不久,看到7个儿子渐渐长大了,“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谓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缠腿。这里是说,让朱棣兄弟7人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这对长期住在深宫大院中的皇子们来说,虽说劳累点,但还是饶有兴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要不时地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岁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准备让他们到外地去当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让皇子们体验一下民间的生活。就在这一年,朱棣兄弟们一起来到安徽凤阳老家,那时被称为“中都”。这里埋葬着他们的祖父母,也是他们的父皇小时候为大户人们放牛放羊的地方。这里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乡,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这里,朱棣仿佛看到,他的父皇小时候是怎么样受苦受难,创业是多么的艰难。他在这里住了三四年,民间生活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朱棣是个有心人,“民间细事,无不究知”。他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认为自己能南北征战,不畏塞外风寒,就得益于这段经历。朱棣在凤阳的这段生活可看作是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他回去就要准备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朱棣的长兄朱标,即南京一带所习称的“大头太子”,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于南郊,在郊坛南边正式登基称帝。他连赠祖上四代,册封马氏为皇后,立朱标为皇太子。

在朱元璋看来,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的时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有鉴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小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他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还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口口声声说是“遵古先哲王之制”,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样搞分封的,看看朱元璋又作了哪些损益。

汉朝建立后,刘邦也实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异姓王并存,后将异姓王渐次削夺,只保留同姓王。这些同姓王在封国内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后来终于造成“吴楚七国之乱”,旗号是“清君侧”,实际上是要夺皇位。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且握有军政实权,后酿成“八王之乱”。唐代虽也封皇室子弟为王,但“有名号而无国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里,由宦官进行管理。宋代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动。宋代封王只及自身,不得世袭,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元代封皇子为王,派往各行中书省,专制一方,俨然是地方上的军政首领,明显带有民族压迫的色彩。

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汉代的分封办法比较好,使封国和郡县相间,便于监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对朱棣本人,而且对明代的政治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上都超过此数。例如在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些藩王的府第、服饰和车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

同类推荐
  • 天罡地煞追捕师

    天罡地煞追捕师

    我,王莽,发明游标卡尺的那位,求打赏。在这里,我得谢谢原本在第一殿当阎罗的包拯。他在被降为第五殿阎罗之前放走还阳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想被人发现穿越,但是我的思想实在是太超前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你问我想干嘛?男儿自当重横行,当然是想当皇帝。包拯,虽然你好心帮我,但是慌乱之间误把我丢到了宋朝来。不过,我是谁?我是王莽。内忧外患又有何惧,我可是穿越过的人,只不过在汉朝被发现了一次而已,我又不是不知道几年以后的天下局势:北有辽国虎视眈眈,东北金国迅速崛起,西有西夏觊觎中原,中土更是朝廷有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大奸佞,地方有田虎、王庆、方腊、宋江四大反贼。即将乱世,我还能当上皇帝吗?当了皇帝我能善终吗?不,我绝不重蹈覆辙,我王莽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誓将重登皇位,一统天下。
  • 活着:清影纪录中国2011

    活着:清影纪录中国2011

    对于纪录片,十年就是一个变迁。本书献给所有在这个无可名状的时代里被理想裹挟的人。纪录片是拍给懂他的人看的,世界真实的面貌也是用心去看。只有体会了他人的艰辛,才不会无病呻吟。
  • 穿越唐朝之我只是个小人物

    穿越唐朝之我只是个小人物

    一个普通的生日小愿望竟成真了,穿越大唐盛世,求生赚钱赚名气,怼天怼地对皇帝,广告公司开遍大唐盛地!
  • 大周中兴

    大周中兴

    天下如棋,高手弈之。商王朝灭亡已久,一场国人暴动,牵出殷商余孽惊天阴谋;周王朝由盛转衰,天子临终托孤,开启大周王室中兴大计。华夷争雄于野,正邪逐鹿于朝。天子,公卿,诸侯,谁忠谁奸?四夷,巫教,商盟,谁弱谁强?阴谋,阳谋,鬼谋,谁智谁愚?爱恨,恩怨,情仇,谁是谁非?西周末年,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ps:本文目标200万字,拟免费完本。(卷二、卷三大修中,不影响阅读。)
  •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三国之主宰中原行

    赵翊也不做作,直接答应了下来。显然他知晓这是靠实力说话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可怕冷少,太难驯

    可怕冷少,太难驯

    他从来都对她不客气像瘾君子一般不断的在她的身上肆孽而她只是想尽快的摆脱这种困境不断的满足于他尝试着驯养着他还娇纵着他且逃避他但是……
  • 哥哥认我当老大吧

    哥哥认我当老大吧

    五岁那年混在男生堆的小霸王景鲤碰到了六岁被欺负的许星成为了好朋友.从此许星就多了一条小尾巴......哥哥我带你去班里.哥哥我害怕.哥哥给你糖......25岁那年面对无数次家暴.景鲤如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笑着说哥哥我有男朋友了.
  • 凰睨天下:绝色修罗毒天下

    凰睨天下:绝色修罗毒天下

    一个是杀手团的神秘老大,一个却是将军府的草包小姐。他拥有六瓣灵魂碎片,是高贵的天帝,也是傀儡殿堂的第二,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做成傀儡的人。谁料到兜兜转转,她竟然是他的老大!
  • 重构魂荒

    重构魂荒

    凡尘坠落之躯,星河涌动之末,一朝沧海变幻,暗潮涌动,以吾之命重构大陆,终究是顺了谁的心,伤了谁的命。
  • 末日之最终审判

    末日之最终审判

    末日降临,谁将是最终的审判者?千载岁月万年流,今朝落幕有谁求。何必蝇营又狗苟,看我横槊赋春秋。ps:穿着末日的衣服,长着修真的脸,有着仙侠的皮,蕴着封神的骨。敬请期待封神背后的故事——《末日之最终审判》
  • 交易城

    交易城

    一座买卖万界物品的商城。不管什么物品都能买和卖。
  • 重生之大佬驾到

    重生之大佬驾到

    黎里在25岁生日那天做了个梦,梦到2008年8月10号的彩票号码!没睁开眼就自己笑自己真的是做梦,结果睁开眼发现,自己竟然真的会到了2008年!
  • 你怕不是个假系统

    你怕不是个假系统

    人死不能复生,这句话天都知道。但是在人死的时候,一些人就可以觉醒出一种新的力量,转而来到一个新的世界!而少年莫年虽然未能成功的觉醒力量但是却被一个说自己是系统的家伙绑定开启了一段新的冤缘。
  • 网游之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