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700000067

第67章 解救新罗(2)

“不是没人替姐姐熬粥,只是,姐姐年事已高,弟弟也老了,能亲自替姐姐做些事,弟弟感到很快乐。”李绩说着,对姐姐一笑,去了厨房。他正认真地揽和着瓦缸里的粥,李世民突然进来。

“何以亲自熬粥,下人不够?”李世民问道。

李绩摇摇头说:“臣替姐熬的。”

“何以要亲自动手?”

“臣从小得姐姐照顾,恩同父母,如今自己能为她做些事,心中高兴。”

李世民听了,望着李绩,说:“朕曾闻爱卿葬李密一事,深感卿的忠义,没想到今日朕又见卿为姐熬粥,真大孝之人也。”

李绩原是李密部下,与李密一道降唐以后,正作战在外,听说李密叛唐被诛,即上表李渊,请求容许他收葬故主。李渊念其忠义,准其请求。李绩即回服重孝,隆重地将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其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李渊知道之后,曾对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说:“此大忠大义也!”

李世民赞过李绩,又询问了李绩有关战事的准备,满意地离开。从李绩的宰相府出来,心中还在想着李绩为姐熬粥一事,李世民心想:如此大孝之人,必忠臣也!

来李绩家看看,李世民也是一时兴起。早些年,李世民刚登基时,也经常去看他的臣子。当初开国元勋的家,他似乎都去过一回两回。近年来,这事倒有些疏淡。这次见了李绩为姐熬粥,心中感慨不已,原想看看李绩就回,现在又想去看看另一位宰相岑文本。这次出征高句丽,战事靠的是李绩,后勤事宜:诸如粮草转运,物资钱财,铠甲、武器、装备等一切事务,都委岑文本来办理。李世民知道,这可是个不亚于直接领兵作战的大事情。主持之人,既要有非常之能力,又得有非常之吃苦精神。

来到岑文本府中,李世民非常地吃惊。这宰相府不仅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宰相为何这般简陋,连些须产业也没有?”李世民问道,想起了魏征等一干廉洁之臣。

“臣原不过是南方一平民,徒步入关,其愿望有一秘书郎或县令足亦。如今无汗马功劳,因皇上厚爱,徙以文墨升任中书令。地位这么高,俸禄这么优厚,臣想着都有些怕,哪里还有心去置产业?”

岑文本颇有文才,早在追随李世民之前,就有文集六十卷流行于世。一次李世民宴请百官,文本献上《三元颂》。李世民见了,爱不释手,加上李靖极力推荐,不久便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后来又升中书令。其间的原委,自然是岑文本过人的才学和能力,更有文本高尚的德行。岑文本拜为中书令后,归家面无喜反忧,姐姐感到吃惊,问他为何至此?岑文本说:“我无功于国家,得此殊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有亲友来庆贺,岑文本说:“我愿受吊,不原受贺。”

这次随李世民征高句丽,岑文本负责后勤工作,深感责任重大,领命后就一直忙于辎重筹划诸事,没有片刻休息。李世民见他神情疲惫,言辞异于平常,知道他是劳累过度,便不愿打扰太久,简单问了些情况,放心地离去。回到宫里,李世民对徐妃说:“文本做事太过认真,凡事亲历亲为,此次远征,后勤之事太过繁重,朕担心,文本与朕同去,恐不能与朕同归长安城。”

徐妃听了,动情地望着李世民,说:“陛下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鞠躬尽瘁的臣子,还不是因为有一位知人善任、体恤臣子的伟大明君。”

“贤妃说的,八九不离十,随朕打天下,建盛唐的功勋,臣自问都想让他们活得好好的。比起秦、汉的皇帝,朕应该算得上是一位仁君。”

“不是算得上,而确实是。”徐妃说。

“唉,人总是爱自以为是,爱听好听的话。朕生为皇帝,也是如此。朕听爱妃之言,心里真高兴。”李世民真诚地说。

18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春天在露头,宫中的空气,十分的新鲜。李世民在徐妃那里,又是宴宴迟起,来到御书房时,已近午时。明日就要出征,诸多该做的事都已经有条不紊地在进行。李世民细细地考虑着,还有哪一件,他没有办理。

自从立了李治为太子之后,他将李治安排到他居室的侧面,以便能与这位未来的皇子朝夕相见,频加教诲。除此之外,李世民为李治选了一批元老重臣,组成一个强大的僚臣班子,承担“辅佐”太子的重任。这个班子中,除了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还有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兼太子左卫卒李绩,太子右卫卒李大亮,以及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宁、马周和苏勖、高季辅。针对李治仁弱柔断的不足,李世民还令刘洎、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每日轮流与太子交谈,以提高其言语、决断的能力。总之,为了太子能继承好大位,李世民已是煞费苦心,如今出征在即,李世民又想到了太子。

“去,唤太子来。”李世民对侍臣说。

太子到来之后,李世民让众人退下,打量着太子:“朕此次远征,来回要有几月,皇儿在朝中主事,一定要事事小心。”李世民谆谆教诲说:

“要多听少言,多问多思。太师长孙无忌,既是朕的勋臣,也是朕与皇儿的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太傅房玄龄,是朕的勋臣,其子房遗爱与皇儿的妹妹高阳公主成婚,也是亲戚,忠心耿耿,可以依靠;还有褚遂良,虽不是亲戚,同样忠心,是皇儿可依靠之人。朕远征之后,皇儿对这些人一定要恭敬礼让,即便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也不要马上就说出来,而是要反复思考,考虑清楚他们的动机比弄清他们的道理更重要。若是想不明白,就暂时按他们的话去做,然后再看结果。久而久之,反复之后,你就会懂得权衡利弊,怎么来决断事情。”

“儿臣谨遵父命。”

看着真诚的李治,李世民微微地笑了,心想:“这儿子,定能将朕的江山昌盛下去。”

李世民的眼力其实不错,正是这个遇事优柔寡断的太子,最后平稳地做了三十五年皇帝,为唐王朝二十多位皇帝当中除唐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其间,他不仅使百姓安享太平,还完成了父辈不能解决的高句丽问题,这是后话。

太子李治一直毕恭毕敬地站着聆听父皇的教诲。因他此时年纪尚小,又生性柔弱,见了父皇,总有些紧张,这回父皇要远征,让他在朝主政,心中更是没了底。现在听了父皇一番教诲,心里有了些底,又生出了对父皇的担心,开口说道:“儿臣有一事要求父皇。”

“说来听听。”

“父皇此行路途遥远,儿臣最担心父皇的疽疮复发,恳请父皇多带上几个御医。”

李世民听了,心中一动,说:“朕听太子的。”完了久久地瞅着李治,忽然问道:“皇儿最近读什么书?”

“重新又看了一遍《孝经》。”

“记得你还很小时,父皇就让你读《孝经》,如今再读,可知书中的要义?”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君子之事上,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李治回答说。

“不错!能够做到这一点,足以事父兄,为臣子矣!”李世民夸奖说,又问:“近来可习字?”

“遵父皇之命,儿臣日书三十字。”

“拿来朕看看。”

李世民的书法,很有些水平。为政,李世民是以尧、舜为效法的对象,以秦、汉的兴亡作为教训;书法,李世民则主要学习王羲之,注重技法的研究,曾写《笔法论》、《指法论》和《笔意论》,对书法的初学到深入进行了论述。李世民最擅长的,是飞白书法。

太子拿来今日刚习练的三十字,李世民仔细端详了一番,说:

“临古人之书,不在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以然于心后,形势自然生成。”

太子从四岁习字,此时已颇有些功力,对书法的理解,也早以入门,听了李世民的话,频频地点头说:

“儿臣一定努力去求其骨力。”

“好!在书法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太子有闲之时,可常去请教。父皇象你这么大时,只喜欢弓箭、骏马,是为当时形势所至。如今天下太平,太子当潜心读书,研习书法。博学多才,是一个明君必须具备的。”

18

春雷惊醒了蛰服已久的苍龙,新雨滋润了茫茫已久的慌原,昔日的枯黄中,柔绿在风起猛长。在这新春的柔绿中,一条清新的弛道,从长安直通洛阳。往日里,这道上来去匆匆的多是一些商人和临近的住户;今日里,却浩荡着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军队。

参加这次远征的诸多将帅,在得到通知后,都带了他们的军队,纷至沓来地赶往洛阳。李世民要在洛阳集结三十万大军,尔后兵分三路,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解新罗之围。

这是个多雨的日子,道旁正有排排桃树。春雨沥沥之后,那花瓣上颗颗雨滴,犹如满挂的泪珠,朗然地印入路人的眼目。李世民掀帘见了,心中暗想:桃花也为高句丽流泪?看样子,他们可是要大难临头了。再看树下,花瓣片片,四处零落。帘外雨潺潺,落花树下,眼见得春意阑珊。李世民这么一路想着,不觉到了洛阳。李绩、唐俭、李道宗等一班武将在城外候着,独不见岑文本。李世民想到了他,却也知道,他正忙啊。如此多的军队,这样那样的供给,可不是简单的事。

第二天在洛阳城里的大校场,李世民捡阅了他的远征大军。在刑部尚书张亮面前,李世民停止了脚步,就在几天前,他们曾经讨论了刑法问题,俩人都就死刑不可马虎判决的看法达成了一致。“凯旋回到长安后,再议死刑一事。”李世民对张亮说。

“届时再听陛下教诲。”张亮谦恭地回答。

此次战役,李世民与李绩等反复商定以后,决定兵分北、中、南,三路向东北进军。中路由李绩率领,从锦州稍然逼近高句丽的辽东城;北路由李世民亲自带领,直捣大黑山中的卑沙城,解新罗之围后,东南而下,从北攻击辽东城;南路由张亮率领,在兴城乘500艘战舰经辽东湾攻占盖牟城,然后东北而上,从南攻击辽东城。张亮因熟悉水军,基于战术上的需要,李世民这次亲自点名让他统军随征高句丽。

听了张亮的回答,李世民点点头,又说:“战舰、军需,岑文本都替你安排得妥妥贴贴,到时就看你的啦。”

“陛下放心,张亮一定准时拿下盖牟城,迅速北击高句丽的辽东城。

“好,李绩居中进攻,朕与将军北、南夹击,辽东城焉能不破?”李世民说着高兴地笑起来,又走到营州都督张剑跟前。看到他背上的弓特别大,李世民很感兴趣,上前解了下来,在手中掂了掂,说:“差不多跟朕当年的弓一样重了。”

李世民武功不错,箭法尤其了得,他用的弓箭比常人大出一倍,射出去总是箭无虚发,连善使弓箭的突厥人,都对他的箭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因喜爱弓箭,李世民曾作《咏弓》一诗,这回看到了张剑的大弓,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那首诗。转头问一直伴随在身边的大元帅李绩:“元帅可知朕的《咏弓》诗?”

“臣记得。”李绩回答,随口背了出来:“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掠,啼猿映枝转。”

“好!元帅能记得朕的这首诗,说明元帅也是个善长使弓之人。‘激箭流星远’,可以先发制人,实在是减少自己的牺牲,有效杀伤敌人的良器。这次远征高句丽,定要发挥弓箭的长处。好好地教训那些自以为是的高句人。”

“臣遵命。”

“还有,你们这些元帅、将军,都要明白:高句丽虽向朕的大唐朝贡,却一直心怀不满,敌意甚浓。辽东地区,历来为华夏所有,高句丽、百济、新罗都是朕大唐王朝的附国,各自应相互尊重。如今高句丽野心勃勃,欲一统辽东,是对朕之大唐的挑衅,是决不能允许的……”

李世民拉开了这个话题,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兴奋,直到看见信使飞奔而至,这才住了话头。信使送来的,是一个鼓励士气的好消息。

早在长安,李世民决定援救新罗时,房玄龄曾担心薛延陀会趁虚骚扰大唐边镜,李世民当时让人去告诉薛延陀:朕要去打高丽,你不怕朕就来骚扰。薛延陀听了这么威猛的话,当时就吓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心里吓没了对唐朝的所谓趁虚骚扰。待李世民出长安后,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探知是皇上御驾亲征,心里害怕,于是修书一封,许以厚利,请求薛延陀夷男叛唐,出兵相助。夷南摄于大唐王朝的天威,不敢枉动,不但不出兵相助,还将此事及自己的诚意来信告之。

李世民看了夷南的来信,哈哈大笑,说:“小小的高句丽还想联络他国,共同与朕为敌,真是自不量力。”完了将夷南的信交给李绩,又说:“让众将帅们都看一看,知道高句丽是个什么东西。”

众将帅传看之后,纷纷大笑不已。高句丽权臣盖苏文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一封求援信,大大地提高了唐军的士气。

18

仲春的辽东半岛,满地残阳;繁花满头的老树,再不见还有枯枝;嫩绿的青草,随了暮霭变得深绿;大黑山的斜阳,探头迎接着李世民的大军。

同类推荐
  •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12

    梁晓声文集·长篇小说12

    梁晓声先生以直面现实的态度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致的文学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他真诚而又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史性与诗性的综合体”,承载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 暖气

    暖气

    每年11月15日是来暖气的日子。T小区居民华镜发现家中暖气不热,于是拧开阀门放水,不料竟流出了殷红的血水!故事就从这一骇人的场景开始。第一具尸体在锅炉房发现,紧接着又有两名小区居民惨遭杀害,现场均留下惊世骇俗的“达明一派”粤语歌词,嚣张的凶手甚至向警察寄去“战书”,声称“三天五命”——还会有两个受害者。青年刑警简耀高智商高颜值,性格冷静谨慎,说话结巴,爱喝奶茶,恰巧又是达明一派的歌迷。他从歌词中找出线索,深入调查,逐渐揭开了一桩十年前的尘封往事。原来所有的受害者都与十年前一则社会新闻有关——T小区一位母亲跳楼,围观者多是冷漠的看客,而命案的死者正好都在这些看客之中。是有目的的复仇,还是无差别的报复社会?真凶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神秘指使者如影随形?追凶之中,两名警察先后殉职,简耀也因丢失了配枪而被停职。危险步步逼近,整个小城都陷入恐慌之中。
  • 二刻拍案惊奇·贰

    二刻拍案惊奇·贰

    《二刻拍案惊奇》题材大多取自《太平广记》、《齐东野语》、《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其他典籍,经过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本书里的故事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更为广阔,凡是人伦道德的各个主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时,明末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这一状况,《二刻拍案惊奇》表现得也比《初刻拍案惊奇》更为充分,诸如贫富悬殊造成的心理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会动荡,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兴商人阶层对士农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战,淫靡世风膨胀起的人欲对天理道学的反叛等等,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图画。
  • 战毒(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主演)

    战毒(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主演)

    根据黄宗泽、吴卓羲、关智斌主演的硬核港剧《战毒》改编。影视剧正在腾讯视频热播中!毒品的祸害影响深远,但香港特区政府从未掉以轻心,警察跟海关这两个纪律部队都有专门的人员来打击毒品犯罪。《战毒》讲述的就是这班扫毒精英机智勇猛地在第一线与毒贩奋战的故事!情与义值千金,刀山去地狱去又可憾。督察程天,经由兄弟修平与卧底俊轩帮助下屡破奇案,三人形成一个无敌铁三角,其后俊轩变节,三兄弟背道而驰,修平又在二人之间摇摆。三人身份对立,陷入正义与情义间的角力……
  •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

    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来到莫斯科,率领一帮恶魔大闹首都。青年诗人伊凡因为他们的恶作剧而被关入精神病院,结识了大师。大师是个不知名的作家,情人玛格丽特崇拜他的才华,称其为大师。他写过一部关于本丢·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小说,受到批判,惊恐之下烧毁手稿,进了精神病院。玛格丽特到处寻找大师,遇见撒旦随从,恢复青春,经历许多奇事后,终于救出大师。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越过莫斯科的麻雀山,飞向永恒的家园。《大师和玛格丽特》把历史传奇、神秘幻想和现实生活糅合起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热门推荐
  • 君待故人归

    君待故人归

    半步化龙的蛇神蜕变之际遭人暗算,仅一缕残魂落入降灵大陆与巳七两人一体。乱世之中,真龙精血现世,是巳的绝地重生,还是巳七的终身救赎…
  •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本书内容有:重文轻武的王朝;繁荣的社会经济;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包罗万象的理学;灿烂的宋代文化;空前繁荣的科技成就等。
  • 废柴逆袭:天才神医大小姐

    废柴逆袭:天才神医大小姐

    本该是废柴的顾家大小姐,怎么突然成了另一种样子?不但医术高超,天赋极佳,还是五系灵师!天啊,这都是废柴,那他们怎么活啊?
  • 天道奇书

    天道奇书

    天道酬勤,谁能知天道之路呢?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不断追寻着天道,可是又有几人得以窥探天道之门呢?即使神仙佛妖魔鬼,也不过是窥探到一些皮毛,他们也觊觎着天道的眷顾。人神大战之后,神、魔、仙、鬼、佛、妖都被封印进神魔界,神魔们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那里重返人间,于是鬼界首先利用他们所占据的地利开始破除封印的第一步。主角无意间被卷入这场看似无稽的事情中去,在经历千番努力之后,才知道原来游戏才刚刚开始。天道之书即将出世,而神魔封印也即将被破开,究竟主角能不能先一步得到天道之书呢?天道之书又是否能阻止神魔现世呢?
  • 瘴乡

    瘴乡

    看似正常的工作分配却将医生朱琪琪的命运完全改变,使她被困在一个包裹在毒瘴的迷镇,而据传毒瘴中居住的是非人类,朱琪琪陷入了和鬼作伴的逃亡噩梦中……
  • 召唤玩家远离封神

    召唤玩家远离封神

    穿越成封神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胡升一心苟过封神。为此他召唤了玩家,毕竟他不觉得会有圣人爬过时间长河,去杀几个玩家。但是胡升忘了,玩家是第一会作妖啊!PS:这是一个有心苟过封神的倒霉蛋,被玩家逼着在封神中“浪”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返乡之路

    返乡之路

    林飞很幸运,有一个爱他,对他不离不弃的人。但林飞也很不幸……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宗门试炼,没想到这一次分别后,再见竟变得比以往更加地遥遥无期。但林飞必须得回去,因为家乡的那个人一定还在等着他。回乡之路,林飞杀尽千妖万魔,以血铺路……“我的身前不存妖魔,挡路者,死!”
  • 凌叔叔请放尊重

    凌叔叔请放尊重

    萧韵,一个倒八辈子血霉的女人,从小没爹没妈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好不容易熬到长大成人了,中专毕了业进了一家公司本想这辈子就这么本本分分的找个男人结婚安稳一辈子就了事,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公司居然把自己外派了!外派就算了,结果转车在酒店住宿的她还赶上当地地震.......地震啊,萧韵觉得这世上再没有谁能比得过自己悲催的了!就在萧韵拔腿想逃离的时候却被婴儿的一声啼哭顿住了脚步,而她萧韵从没想过就因这一次的犹豫,从此,她的生活就被这个小家伙搞得天翻地覆!
  • 少年天启

    少年天启

    网文反面教材,不要主角,不按套路,场景乱切,写法另类的玄幻文。谁人暗中以巍巍天启九万里为局,芸芸众生皆为棋子,邀四方枭霸王侯与之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