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6300000016

第16章 名声大震(4)

刘君孚的养子刘青黎的保户杨楚乔被官府逮捕,最后是屈打成招,刘君孚以为是官府掌握了他的什么把柄还是证据,在还没有完全做好起事的准备工作下,于康熙十三年五月,在曹家河举兵造反。这一次叛乱对清朝政权的撼动还是相当大的,幸亏康熙皇帝英明,要是换做任何人都难以控制住局面,叛乱可分为两股势力,一股是三藩的兵力,还有一股是农民起义军。甭说三藩的兵力了,仅黄州的农民起义军就有十多万,朝廷正在对三藩王进行用兵,哪里抽得出多余的兵力对付起义军呢,康熙皇帝也还是感到很头疼,最重要的是起义军的数量也不少。这是最典型的官逼民反现象,一方面是三王造反,老百姓没了活路。一方面是官府错将好人当成是通敌的对象,对其进行屈打成招、严刑逼供,哪能不引起公愤。黄州府匪患猖獗,吴三桂兵临城下,百姓民不聊生,黄州告急。黄州府这弹丸之地,竟然纠集了十多万人的匪徒。十多万人的匪患不是小数目,更不是地方上的那点兵丁可以摆平的,对付这股巨大的土匪势力,只有等来朝廷派来大军征剿了,但是,朝廷现在还在忙着聚集大军对付三大藩王那帮反贼,哪里还有多余的人马来讨伐黄州的这股匪徒。虽然没有兵马可以征调,但是,作为湖广巡抚的张朝珍还是被下了死命令的,要想尽一切办法平息黄州府的动乱。

张朝珍作为湖广巡抚,管理湖广境内的军政大事,黄州的这档子事自然也就义不容辞的落在了他的身上。虽然张朝珍是巡抚,手下也有不少兵马可以调动,但是现在是紧张时期,湖光境内可以用的兵丁已经被总督调走了,去抵御藩王势力了,哪里可能调到兵,地方上各级官员手下都有不少兵马,他也不可能任意调用,因为地方官员也要用他们来镇守城池,如果调走他们,那么地方上的县城、州城、府城便失去了防御能力,成了空城,那敌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城池。张朝珍为这事感到很是头疼,黄州之匪如果不尽快驱散、解决,一旦酿成大祸,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他这个做巡抚的,恐怕也难辞其咎。手下没有兵丁可以调,也没有骁勇善战的将军可以用,张朝珍为此操碎了心,黄州匪患一日不除,他是寝食难安,吃不下睡不着,谁叫张朝珍也是位贤德的好官呢。他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人,那么就是武昌知府于成龙。

他曾经在黄州府做过同知,对当地百姓做过很多好事,黄州百姓都还铭记于心,于成龙现在虽然升了武昌知府,但是,他对黄州百姓的恩威还在,百姓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视于成龙为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要是于成龙肯帮忙,愿意去那么他将会胜过十万大军。然而,不巧的是,于成龙就在刚刚因为军桥被洪水冲毁的事,被朝廷给免了职,不再是正四品的武昌府知府,一朝成为一介草民。纵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成龙和张朝珍算得上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为了天下苍生,为了让百姓们少受些战乱之苦,他倒是很愿意帮这个忙。但是,于成龙担心的是,现在他被朝廷免了职,只是一介草民,哪里有能力去管黄州的事情,再说黄州下面的知县们于成龙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差使他们。为此,他向张朝珍表明事情的复杂性以及阻碍,张朝珍特意给于成龙下了权力,也向黄州府下面的知县提前支应,要他们务必遵从于成龙的调遣。于成龙感恩戴德,有了张朝珍的这个命令,于成龙放心了,至于说他是一介草民这事,张朝珍也会尽快的向朝廷请命恢复于成龙的官位。这次于成龙从武昌出发到黄州,竟没有要张朝珍为他征调一兵一卒,只身前往黄州,身边只有几个仆人。好在于成龙之前在黄州做过不少好事,黄州府的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知道于青天回来了,他们都高兴着呢,知道这下剿匪有望,他们的太平日子就要到来了。

黄州府下面的知县们,曾经都受到过于成龙的照顾和帮助,对于成龙的为人更是心服口服,他们都很愿意唯于成龙的命令是从。刘君孚见到事情败落,他的秘密也基本上公开了,于是,他狗急跳墙,便以前起兵起义。刘君孚开了个头,其他地方的几个土匪首领程镇邦、鲍洪公、陈恢恢、李公茂等人也纷纷响应,揭竿而起。知县屈振奇倒也不甘示弱,于是他请来黄州府副总兵王宗臣率领兵马驻扎在兴福寺,屈振奇自己却率领衙役和乡勇驻扎白杲镇,两人约定好了时间准备合力进行剿灭。

谁知,刘君孚的手段更高明一些,他派来七名骑兵,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到王宗臣的军营进行偷袭,结果王宗臣兵败,他和县令屈振奇一起被赶回了县城。此时情形迫在眉睫,黄州社会越来越乱,麻城县东山的“蕲黄四十八寨”也趁势起兵,局势愈显混乱,并一发不可收拾。

巡抚张朝珍深深的明白黄州东山叛乱的严重性,一旦土匪成了气候,形成势力,那么,长江中下游老百姓的生产、经营将会被垄断,湖北一带将会是腹背受敌,更加让吴三桂等人有了可趁之机。不仅如此,湖北身后的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敌人进攻北方,那么,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就连康熙皇帝精心的布阵都会发生改变,整个战略目标都将发生转变,总之,后果相当严重。

于成龙现在还是戴罪之身,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为了大清,于成龙只能是硬着头皮答应湖广巡抚张朝珍的请求,两人交情匪浅,于公于私于成龙自然是没办法推辞,黄州一事他是义不容辞。

于成龙与张朝珍对于黄州事件的意见是一致的,不能讲黄州叛乱视为反清复明的政治事件,黄州起义军基本上都是贫苦百姓出身,不巧的是,恰逢三王叛乱,他们是官逼民反,不能将其视为反贼进行斩尽杀绝。于成龙最后对黄州匪徒实行招抚策略,动之以情,恩威并用,试着给这些被蛊惑的百姓一些甜头,就是优待政策,希望他们能够改过自新、洗心革面,再世为人。

于成龙请求张朝珍给他特权,就是先斩后奏,见机行事,张朝珍自然是对他信任有加,便应允了于成龙的要求。对于于成龙来说,黄州平叛将是他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的大好机会,如果成了,很有可能就官复原职了。

于成龙好说曾经也在黄州府做过二把手,爱民如子,黄州百姓自然都记得他的恩德,尤其是黄州府麻城县的乡民们更是对于成龙信任、尊敬有加。于成龙当然相信黄州百姓是无辜的,他们是受到了一些反贼的煽风点火,是唯恐天下不乱,老百姓都被蒙在鼓里。

于是,他将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都归结到了刘君孚一人身上,黄州叛乱甚至到今天这种地步,跟他是脱不了干系的。好在现在刘君孚势力是势单力薄,他虽然联络了各处的起义军,最后形成合兵,合力来对付朝廷。但是,别的地方的起义军首领尚未到达这里,所以,刘君孚还是孤军无援。于成龙就想了,现在其他地方的起义首领还没有赶到这里与刘君孚的兵马会合,他现在实力单薄,还无力与朝廷的大军对抗,现在去对他进行游说,还有可能让他回心转意、放下屠刀,要是真的其他地方的起义力量与他形成合力以后,那他投降的几率就相对要小了,毕竟到那个时候他就已经是稳操胜券了,对谁都可以不屑一顾,更不会把谁放在眼里。

当天,于成龙派了一个乡约,并带上于成龙的亲笔书信去山寨求见刘君孚。于成龙在信中向刘君孚详细的介绍了朝廷对他们招抚的优待政策,只要刘君孚率部投降,朝廷不但不会对其追究,反而还会委以重任。于成龙揣摩着时间,估计这名乡约已经到达刘君孚的上寨,于是,便骑上一匹骡子,并带上两名随从,一名打伞,一名敲锣;向着刘君孚的山寨靠近,在距离山寨不到两里路的地方,于成龙便命令手下的随从敲锣并传达他的话,称于大人到了,专门前来解救身陷绝境的相亲。刘君孚曾经在于成龙手下做过事,深知于成龙的为人,他向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更不会对罪犯手软。

刘君孚听说于成龙来了,他是大惊失色,藏在了后山便不敢露面,刘君孚便命令把守山门的人手持巨斧、面相狰狞恐吓于成龙,让他不敢向山前迈进。于成龙当然是不会惧怕刘君孚的这一伎俩,况且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成龙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山寨前,好在很多士兵都认识于成龙,曾经还受到过于成龙的恩惠,自然不敢也不忍心对于成龙痛下杀手。并且于成龙是孤身前往,尽管身旁只有几名随从,根本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便也卸下了心理防线。

于成龙来到刘君孚的大厅,坐下来,旁边把守的匪兵都感到十分的诧异,于成龙便问道:“老孚上哪里去了,怎么不出来见我?!”

匪兵们鉴于于成龙以往对他们有恩,便显得有些尴尬,难为情的道:“首领外出,不一会儿便回来!”

匪兵们看见于成龙,又不好意思上前招呼,怕于成龙责怪他们,大家都知道于成龙是个好官。于成龙见到他们尴尬的表情以后,便主动的上面与他们打招呼,这一来,这些乡民匪兵们便能觉得难为情,对不起于成龙以往在黄州对他们的教诲。于成龙倒是个非常睿智的人,与这些造反的乡民们见面,并没有兴师问罪,只是先问他们的家常,比如庄稼收成、家人健康等等,这让这些匪兵们感到很温暖,感觉于成龙不是来攻打山寨的,有点像位慈爱的老者。乡民们是感动涕零,纷纷放下手中武器,大家对于成龙的慰问,自然是触景生情,想起于成龙之前在黄州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还有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不用每天做缩头乌龟、逃避官兵的追杀,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见打。好好的良民不当,谁愿意造反啊,乡民们向于成龙诉说了心声,他们造反是迫于无奈,是官逼民反。通过于成龙的这一游说,可以认定一点,他们被于成龙的话动摇了,不愿意再当土匪,不愿意再过这种东躲西藏的日子,想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刘君孚的军心彻底被于成龙给打散了,军心已散,这些起义军也就不攻自破。

刘君孚其实一直都躲在暗处,静静的观察于成龙呢,这叫静观其变。但是,于成龙现在已深入到自己的家门,刘君孚不得不出来迎客。见刘君孚出现在于成龙的面前,于成龙向刘君孚述说了整件事情的严重性,造反也可灭九族的大罪,要是趁现在还中毒不深,尽早的退出来还能免于一死,而且朝廷也不会对其追究,还会委以重任。如果执迷不悟,还是一意孤行,等待他的将会是杀头大罪。于成龙自然是好言相劝,这于公于私都是为了刘君孚好,于公,要是刘君孚肯束手就擒,那么黄州这片天下便可太平,百姓便能安居乐业;于私,于成龙素来与他还是有一些交情,劝他投降,是希望刘君孚能够免于一死。当然,刘君孚反清复明之心,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一时兴起,拿自己的生命再开玩笑,他是密谋已久。所以,也绝对不会因为于成龙的几句话就让他浪子回头、放下屠刀的,但是,刘君孚考虑到此次起义很仓促,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现在人心已然涣散,要是执意起事,恐怕会落得个死无葬生之地。所以,刘君孚倒是个聪明人,没有当场就答应于成龙的要求,而是表面上答应,来个阳奉阳违,背地里再伺机而动、静观其变,一旦有了机会再东山再起。几日之后,刘君孚便带着自己手下的几千人马来到于成龙处向他投降。

于成龙倒是个信守承诺的人,按照他提前跟湖广巡抚张朝珍的约定,实行朝廷的招抚优待政策,朝廷封刘君孚为“戎旗守备”,这可是个正五品的武官官职。刘君孚果然是奸猾过人,他手握于成龙的告示深入各部进行招抚,其实,他的真正意图是劝说各部诈降,另外再寻求良机。经过刘君孚的四处游说,鲍洪功、陈恢恢、李公茂等匪首,也相继投降。

刘君孚这个起义军大头目投降了,其他几个小头目也跟着降了,剩下的一些地方地痞、无赖就更加不足为虑。弹指之间便可将他们一网打尽,于成龙虽然是利用了大家对他的信任,以此做筹码劝说他们投降,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于成龙是为他们好。叛军投降,百姓得以安生,朝廷也不再四处征战,劳民伤财。这样一来,黄州轰动一时的东山叛乱就这样被瓦解了。黄州的局势,虽然已得到初步平息,但是于成龙是一刻也不敢懈怠,生怕死灰复燃,这样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于成龙倒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对招抚的反贼不但不对以责罚,还对他们是关怀备至,让他们的叛逆之心彻底放弃,从此打消这个念头。于成龙还是以保甲法的形式来维护社会治安,实施保甲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民造反的问题,迫使他们今后安安分分做个良民。于成龙此次立下大功,朝廷很快就让于成龙官复原职,仍任武昌府知府一职。

黄州平叛已初见成效,百姓生活也基本上回到了正常轨迹,正准备回武昌府复命。却在这个时候,黄冈县再次发生了一场叛乱,躲在刘君孚家里的黄金龙,这个时候也开始与刘君孚渐渐树立起了矛盾。逃到匪首邹君升处,对邹君升进行煽风点火,请求他起事。

于成龙见到形势骤变,于是便决定暂时不走了,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这次于成龙提前就实行的保甲法起到了很大作用。事发后,于成龙随即带领当地乡绅,来到距邹君升山寨二十多里望花山,与刘君孚等人共同商量对策。由于,于成龙在黄州名望很高,很多乡民、士绅还是很愿意听从他的号召,纷纷奔赴望花山。对于这股余孽,于成龙和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进行全面征剿。

于成龙清楚的认识到事态的发展,现在朝廷的招抚优待政策早已经下达,愿意接受招抚并投降的都各自放下屠刀安心做个良民,到现在还在为虎作伥的人,只能说明他们拒不接受朝廷的招抚,对于桀骜不驯的匪寇只能是采取最极端的办法,进行剿灭,毫不姑息。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对他们抱有希望,一味的仁慈,他们便会得寸进尺,为祸社会。

刘君孚更巴不得对邹君升扒皮拆骨,上次的刺客就是邹君升派出来暗杀他的,好在暗杀未遂,因此,刘君孚对他是恨之入骨。这次黄州东山叛乱的余孽主要是黄金龙和邹君升二人,他们可以说是冥顽不宁,执意要惹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乱。但是,此二人起兵过于仓促,很多地方都准备不足,军粮都没有准备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最基本的道理都忘记了。没有粮食,他们饿着肚皮做困兽之斗,是坚持不了几天的。

于成龙决定不对其进行直接进攻,还对他们采取包围措施,让他们在里面没有吃食,人困马乏的时候,便对其一举歼灭。于成龙这次军势浩大,可谓是浩浩汤汤,黄州府下辖的几个县的知县都带兵赶过来助阵,但是都被于成龙谢绝了。

同类推荐
  •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在毛泽东时代,东北不仅是共和国长子,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还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最主要的当代叙事空间。从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大庄铁人王进喜、舍身拦惊马的战士刘英俊到鸭绿江边的烽火、珍宝岛上的激战,无不与这块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北为年轻的共和国输送了大批金灿灿的粮食、黑黝黝的煤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宝贵的人才、技术。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区域像东北一样成了如此众多、如此著名的当代英雄和英雄故事集中显影的舞台。东北对于雷锋是一个转折。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而同时,雷锋的出现,也改变了乔安山,这个普通人的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新四军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新四军

    1937年春夏之交,华北地区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从4月下旬起,日本在中国的驻军开始在平津近郊举行战斗演习。进入6月,演习更为频繁。尤其是驻丰台的日军河边旅第1团,竟以攻夺卢沟桥、宛平城为目标,不分昼夜地进行演习。当时,北平已处于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西南方向的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驻守此地的中国军队是第29军。
  • 传奇女皇:武则天

    传奇女皇:武则天

    本书以武则天的家庭背景到她入宫、削发为尼、二次入宫、登上后位、执掌朝政、并称二圣、临朝称帝、病重退位、死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下无字碑等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表现了一代女政治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如实地记录了武则天作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的弊端。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这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成长、发迹、独裁、误国历史,同时展现晚清世相的传记作品。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采用虚实结合、真野并存的笔法,全景展现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宫、受封、政变、垂帘、辞世等历史,同时生动刻画了咸丰、慈安、同治、奕、光绪、隆裕、袁世凯、李莲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计,骗取东太后慈安的信任,夺权上位;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总揽大清军政大权;她善用权术,牵制议政王奕,让文武全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方势均力敌;她一生严守大清国运气脉,安抚各派利益,既倡导洋务、实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时,她穷奢极欲,耽于逸乐,甲午战争期间,为了“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避战求和。时值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笔,恣意挥洒,细致地刻画了影响晚清历史进程的那些人与事、情与景,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
热门推荐
  • 我女友是最强王者

    我女友是最强王者

    哪有什么梦想,只是苟延残喘的活着。电子竞技,我都快要放弃了!
  • 异瞳少年壹

    异瞳少年壹

    神秘少年重回都市,为守护,为复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凌天道。
  • 万古战神

    万古战神

    这是什么世界?少儿力大如牛,武修力拔山兮,法修翻江倒海,兽人横行霸道,人类自相残杀,战火纷飞,人命如狗,强者为尊┅┅穿越而来的杨战怎么活啊?好吧,杨战笑了,这才是强者的世界。一代战神从此诞生,一个世界重新建立,以强者的名义,成就一段流传万古的传说。
  • 时间似水

    时间似水

    跟自己的亲梅竹马相处了十年,突然接到一条短信“对不起,我们分手吧,我发现我爱的一直是云祺。”江恩伤心透顶跟哥哥去了韩国,两年后,林辰已是当红鲜肉,两人相见,擦出火花,面对吴墨轩的出现,告白,中间到底有什么误会
  • 奴隶翻身做天子

    奴隶翻身做天子

    丘东醒来发现自己身处陌生的张国,成为了一名奴隶,受尽奴隶主欺辱。后杀兵进山当匪,悄悄壮大力量。张国人口不足三百万,土地肥沃,周边六国虎视眈眈,因张国实力强大,各国不敢贸然进犯,但摩擦不断。天子荒淫无道,徭役赋税沉重,重用佞臣、诛杀忠臣,渐失人心,而七大诸侯间明争暗斗,终于爆发战争。丘东借乱占城池,分土地,免赋税,扩兵员,版图不断扩张。他联合诸侯,共击天子,六年时间,夺得天下。当上天子后,丘东对内改革制度,发展工商,勤政爱民;对外联合,以稳边疆。后实力大增,逐一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 你不是肉盾吗

    你不是肉盾吗

    带着满级账号游戏系统穿越,原以为可以逆天而行,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个悲剧…………
  • 撒旦校草,说爱我

    撒旦校草,说爱我

    喂,你是不是喜欢上我了?”她笑吟吟地望着他。“就算这世界上只剩下你一个女人,我也不会喜欢你!”他冷着一张俊脸,酷的像冰山一样。等等!她居然一声不响地离开了?丫头,招惹了我,就算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你!
  • 怪盗联盟

    怪盗联盟

    此书为哥特幻想小说,3050年人类在遭受了一场惊天浩劫之后,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变,侥幸活下来的人类选择另类的生存方式来与命运抗争,可随之剧情的深入,一场可怕的阴谋也会渐渐浮出水面。
  • 英雄联盟的巅峰系统

    英雄联盟的巅峰系统

    我叫林夕,黄粱一梦的那个林夕。我曾踏足巨神峰高山之巅,也曾在比尔吉沃特的酒馆里听取恶魔的人生经验。我曾行于恕瑞玛黄沙之中,也曾在弗雷尔卓德的冰原上面对虚空的监视之眼。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两个劫的故事说起……
  •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做好税收筹划的28个方法

    本书作者将职场故事和财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相结合,用严密的逻辑将财会知识和实操技巧相结合,从税收筹划入手,深入浅出地提炼出28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