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7600000011

第11章 1928-1937年的宁波盐业(1)

第一节 宁波的盐业生产

1928年,东北“易帜”,北洋军阀政权宣告结束,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由此,在从1928-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十年里,我国的盐业生产与运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嬗变时期。1927-1937年,我国盐产量超过1927年盐产量的年份有7个,低于1927年的有3个,总的说来盐的生产总量略有增加。是时,伴随着全国盐业发展的步伐,宁波的盐业生产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一、盐业产域与产量

我国海盐资源丰富,截至20世纪20年代末,已形成了包括两浙在内的七大海盐产区。据1929年的《盐务年鉴》记载,两浙盐区辖有31场。其中,宁波盐区(场)迭有变迁,盐产主要集中在余姚的庵东。民国5年春,余姚盐场改称庵东盐场。民国18年以前,庵东盐场诸家路以东皆为晒盐地,以西皆为出卤地。1928-1937年间的庵东盐场仍如民初,将全场划为7个区。

中国传统的海盐生产方法,分为煎、晒两种。清末,晒盐在浙江已占主要地位。民国5年和民国18年,浙江又两次发动改煎为晒,裁废了仁和等15个购卤煎盐和管理不便的盐场,保留余姚等17场,于民国18年将晒盐比重增为78.91%。当宁波海盐生产方式由煎制向晒制转变之时,原来聚团公煎的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便转而改用控制结晶工具的方式来控制盐产量,管理盐业生产。民国元年,余姚场有盐板370663块,民国17年,庵东盐场盐板增至513760块,民国18年,盐板增至532776块,民国22年,盐板增至550600块,截至民国27年,余姚县政工队来庵东进行调查时,已增至678691块。

在自1880年至1938年的近六十年内,盐板数增加至原来的四倍。即是时余姚庵东盐区板晒的大量扩展,使得其盐产规模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镇海清泉盐场、穿长盐场和鄞县大嵩盐场则逐年衰败。民国16年,清泉盐场面积萎缩到仅有盐田793亩,两年后又剧减至411亩。

截至民国20年,穿长盐场和鄞县大嵩盐场并入清泉盐场。原大嵩盐场只存北团、南团、蔡家墩三团产盐。其中,北团区有灰地面积9720亩,东西相距6里,南北相距3里,离大嵩局15里;南团区灰地面积2700亩,东西相距5里,南北相距1里,离大嵩局1里;蔡家墩区灰地面积1620亩,东西相距3里,南北相距1里,离大嵩局10里。即历史发展至民国时代,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宁波之北盐场位置已远推至“六塘”以北地区。

象山盐区的产域分布,据民国19年的《两浙盐务局调查报告》显示,玉泉场区坐落在象山县石浦之间,南为番东西区,东南为金东、金中区,西南为中泥竿头区,北为胡大、南堡、杉木洋区。西距长亭10里,北距大嵩210里,产地面海背山,面积之广冠于邻县。截至民国25年,玉泉场的产盐地大致有:海墩、海塘、南堡、樟岙、上塘、下塘、龙头江、上中塘、下中塘、蒲湾、晓塘、金鸡山、平阳厂、下洋墩、中泥、竿头等地。其中,海墩、海塘、南堡、樟岙等产盐地后来曾一度被废。

民国时期,因三门湾滩涂淤涨甚速,宁海县盐产区渐由西向东迁移。

民国19年,宁海盐区外场产区包括尖坑、月边、三岔、上廒、舜岩、健跳等地,内场产区仍有南山等三区,内、外场盐田面积相加共计2105.25亩。其中,东乡三团产地面积139.58亩,煎灶4座,晒坦70块,南乡六团,产地面积1965.68亩,煎灶63座。自民国元年至民国29年析置三门县止,共产盐714803担,平均年产24648担。其中,最多的是民国21年,产盐57224担,最少的是民国12年,产盐2790担。民国24年,因长亭场产区零星散漫,盐的产量少、质量低,生产成本过高,两浙盐运使周宗华甚至一度将其列入全省待裁废的12个盐场之一,后因废转经费没有着落,最终未能实现。

至于岱山盐区的产域分布,截至民国19年,岱山盐产地大致分布在8个区:念母岙区,含大盐场、小盐场(今岱西乡青黑、后岸村);南浦区,含邹家浦、浪激渚;摇星浦区,含剪刀头(今岱西乡前岸村);北峰山区,含南峰山、泥峙;宫门区,含新道头、后岙;高亭区;长涂区,含秀山、蒲门山;大羊山区(今属嵊泗县)。衢山盐场产地分沙塘、大东岙、大塘岙3区。是时,岱山盐区盐田面积总计26195亩,盐板250735块。与民国5年相比,民国19年岱山盐区盐田面积缩减了9745亩,盐板增加了27819块。

海盐生产系露天作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很大。浙江濒临东海,海水资源丰富,浙盐虽然在明代洪武年间产量曾居全国第二位,但海盐生产改煎制为晒制后,因北方晒盐的自然条件优于浙江,截至清末、民国时期,浙江盐业生产已相对衰落。据民国2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出版的《中国盐政实录》所载资料统计,两浙区盐产量虽于1927年至1929年间及1932年至1934年间有所增加,但其他年份盐产量均减少,浙盐产量在全国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下降,民国时期浙盐大约仅占全国盐产量的9%。

海盐生产除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外,还受设备、管理及时局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同一盐区在不同时期年产量的丰歉往往又相差悬殊。以宁波盐区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从民国17年至民国26年,余姚产盐最低8.37万吨,最高14.93万吨;清泉产盐最低0.02万吨,最高0.17万吨;穿长产盐最低0.03万吨,最高0.06万吨;玉泉产盐最低0.36万吨,最高1.28万吨;岱山产盐最低1.68万吨,最高4.48万吨;定海产盐最低0.52万吨,最高0.92万吨;长亭产盐最低0.02万吨,最高0.29万吨。其间,余姚产盐年均约11.45万吨;清泉产盐年均约0.11万吨;穿长产盐年均约0.04万吨;玉泉产盐年均约0.85万吨;岱山产盐年均约3.23万吨;定海产盐年均约0.78万吨;长亭产盐年均约0.13万吨。

二、盐业生产成本

制盐成本是国家核定出场价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煎盐因用柴薪,其制盐成本高于晒盐。其中,北方晒盐的成本又比南方晒盐的成本低。正因如此,民国时代凡能使用晒盐方法的地方,大多放弃传统的煎制方法,转而使用晒法制盐。有关煎盐时代宁波制盐的成本,因史料阙如,已无从稽考,现有资料均为自民国始的晒盐成本记载。

据《重修浙江通志稿》记载,民国时期宁波余姚场,1928年总产1858728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7.69担;1929年总产1674551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1.98担;1934年总产2731314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84.78担;1935年总产1906690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59.18担;1936年总产2468841担,盐工32217人,每人每年76.63担。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显示,是时余姚场盐业劳动生产率最高每人每年84.78担,最低每人每年51.98担,不同年份制盐的人工成本悬殊。

据民国18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发行的《盐务年鉴》记载,1929年宁波盐区各盐场的制盐成本分别是:余姚晒盐成本平均为0.65元;大嵩煎盐成本最高为2.029元,最低为1.429元,平均为1.729元,晒盐成本最高为1.286元,最低为0.829元,平均为1.058元;鸣鹤晒盐成本最高为0.824元,最低为0.778元,平均为0.801元;清泉晒盐成本最高为1.904元,最低为1.673元,平均为1.789元;穿长晒盐成本最高为1.017元,最低为0.733元,平均为0.875元;定海晒盐成本最高为0.657元,最低为0.557元,平均为0.607元;岱山晒盐成本最高为0.560元,最低为0.520元,平均为0.540元;衢山晒盐成本最高为0.650元,最低为0.620元,平均为0.630元;玉泉煎盐成本最高为0.775元,最低为0.675元,平均为0.725元,晒盐成本最高为0.475元,最低为0.375元,平均为0.425元;长亭煎盐成本最高为1.606元,最低为1.400元,平均为1.503元,晒盐成本最高为1.127元,最低为0.907元,平均为1.017元。根据以上数据统计,是时宁波煎盐平均成本大约为0.977元,晒盐平均成本大约为0.829元,与全国其他盐区相比,宁波各盐场的制盐成本较高。由此可见,自然条件对制盐成本有较大影响。

又据民国2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盐务稽核总所出版的《中国盐政实录》记载,余姚场“晒盐妇孺皆能,非大板户鲜有雇佣操作者,是以论其成本,全视盐民生活必须之柴米价格为转移。惟在六月至九月旺产时期,成本自可较低,每担约需洋六角余,其余淡产期间,则每担约需八、九角,平均每担约需七角至八角”。清泉场“每百斤盐成本约一元二、三角”。穿长场“每百斤成本六角。盐产旺淡,在乎天时,久晴则卤厚,久雨则卤薄”。大嵩场“盐斤司码秤每百斤成本约一元八、九角”。岱山场按每百块板每板每年产盐300斤计,盐田租金40元,器具耗息费40元,修缮费5元,人工65元,伙食费75元,牛工15元,合计240元,担盐成本为0.8元。定海场“晒盐皆系人工,近年来米珠薪桂,生活程度增长增高,每工晒盐百斤,需工食五角”。玉泉场制盐成本春夏秋冬四季均有不同,春季煎晒平均成本为七角五分,夏季煎晒平均成本为四角五分,秋季煎晒平均成本为五角,冬季煎晒平均成本为八角二分,全年平均六角八分。长亭场“东乡煎盐成本,每百斤需柴薪费一元三、四角,晒盐仅需人工而已。南乡柴薪较贱,煎盐洋百斤约一元一、二角之间,惟柴薪市价稍有涨落,成本亦因之不无多寡”。可见,海盐生产系露天作业,其制盐成本不仅受天时影响,而且与社会物价指数直接有关,物价上涨,必然会导致制盐成本上升,以致盐价上涨。

再据《宁波盐志》记载,民国23年,大嵩场制盐成本:产盐每担材料费0.42元,人工费2.00元,置备费0.20元,修理费0.10元,运藏费0.20元,其他用费0.10元,总数3.02元。玉泉场制盐成本:民国17年,煎盐费每担1.30元;民国26年,煎盐费每担0.99元,晒盐费每担0.88元。长亭场制盐成本:民国17年,煎盐费每担1.60元;民国20年,煎盐费每担1.25元,晒盐费每担1.05元;民国26年,煎盐费每担1.15元。而据1935年中国盐政讨论会编的《中国盐务之现状》中的资料显示,是时全国每担盐的平均成本仅为0.5元。可见,宁波各盐场制盐成本与全国平均制盐成本相比明显偏高。

宁波一些盐场为既保持盐产量的相对稳定,又达到相对降低制盐成本的目的,盐民往往采取夏、秋两季停煎开晒,春、冬两季开煎停晒的做法。

如民国25年,象山玉泉场夏、秋两季停煎,冬季停晒,全年煎盐成本每担八角一分,晒盐成本每担五角五分。与上文提及的宁波其他盐区制盐成本相比,象山玉泉场的制盐成本明显降低。

三、盐业生产质量

民国19年前,我国一直未制定盐质检查的标准。自民国19年,才开始对盐的质量制定定量的指标,以更为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确定盐的等级。是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检查食盐章程》,规定:“凡食盐之检查,应依照下列标准行之:(一)食盐之含氯化钠量应在85%以上;(二)食盐之含水分,应在10%以下;(三)食盐应色质洁白,不得掺入苦卤、泥沙与妨碍卫生诸杂质及过分水量。”从盐产品的质地到形态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同年12月又公布了《检查精盐章程》,规定精盐的氯化钠含量应在95%以上。民国20年,国民政府又颁布新盐法,对食盐进行质量分等,规定:“食盐以含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氯化钠者为一等盐,含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氯化钠者为二等盐。氯化钠未满百分之八十五者不得用作食盐。”自此,盐质检定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范,质量管理成为盐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此,民国20年,两浙在重要产区和销区设立3所检定所,销区检定所设立在余姚和岱山盐区,由盐务署委派检定员或复查员及助手各一人,专事化验工作。这也是两浙盐区最早的检查盐质量的机构。检定所初属运署,民国24年改由稽核机关节制,民国25年归并秤放局。

此外,民国20年,盐务署对宁海长亭场所产之盐进行质量检定,对盐质感官检测的结论是:煎盐,色灰、粒细、味劣;晒盐,色白、粒粗、味佳。民国21年,镇海清泉盐场晒制的海盐,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2.33%,居全省之首。

同类推荐
  • 生态文明论

    生态文明论

    本著作将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变当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之内在联系,阐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题中应有之义,剖析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特别是剖析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关系。
  •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

    《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囊括了广袤地球上的各种奇观,既有陡缓交错的沙丘、罕见的奇石仙洞、发光的沙滩和碧蓝的大海,也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会行走的冰川、咆哮的洪流和静谧的观鸟天堂。《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陆地奇观》既突出趣味性,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把鬼斧神工的奇观妙境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说明,深入浅出,使读者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关注和热爱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地球。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地理:地球的全面堪测

    本书内容包括:《难以走出的死亡谷》、《地震中的奇闻》、《神秘的蝮蛇岛》、《各地的奇异怪坡》、《可怕的厄尔尼诺现象》、《大自然管弦乐队》、《世界上能杀人的湖》等。
  •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按单元列出教学目标、考评测试及科学素养读物。教学目标部分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设定了三个不同程度的目标一一掌握、熟悉和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热门推荐
  • 玄天不灭

    玄天不灭

    百年之后,符师现世,劫数降临,众人泯灭。本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言的众人,却没想到在某个小镇,一位少年应着劫数而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巫的假期

    女巫的假期

    有超能力读心术的女心理咨询师,被以工作的名义诓骗到一座小岛,女主人公滞留小岛,并与岛主达成“君子协议”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妹妹做心理治疗作为交换不追究元西。在“天角”接二连三发生的离奇事件中,女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超能力最终发现了“天角”里的惊天秘密。
  • 四代十国

    四代十国

    五代十国?不,还是四代十国就可以了,哪里来的北宋,一边凉快去。赵匡胤啊,你还是做我账下大将就好了,干得好明年我就把你妹妹娶了。21世纪学生郭侗穿越到公元950年的五代十国后汉-周朝交替时期,且看他如何施展拳脚建立起大一统王朝。
  •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特意选择了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又和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百零八个发明,不论发明的大小轻重,将其背后的故事和相关的趣闻一起呈现出来,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发明、热爱发明,将文明的火种传递下去。
  • 不一样的死神

    不一样的死神

    以死亡为代价,偷窥绝世美女出浴,你愿意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能死能复活,是不是就愿意了?但每死一次会丧失一部分人性,这是否又值得商榷?掌握不死的能力,是做一个挥霍死亡的魔神,还是一个珍视人性的凡人。这是雪无极的抉择,也可能是你的抉择!一个不是死神却屡次死而复生的人,在欲望和本能中碰撞,在人性与初心中抉择,在生死之间游走,却在生中成人,死中成神。踏上鸿蒙的世界,不一样的死神将带给你不一样的快意人生!
  • 触动心灵的歌

    触动心灵的歌

    本书是故事集。描述了最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宰各》讲述了一个打工仔带着妻子回妻子老家生孩子的感人故事,《爱的吆喝》讲述了一个打工仔,为了挣钱失去了爱人,通过努力,他最终找回了真爱……全书故事主题积极向上,给人以引导和鼓励。
  • 战王溺宠:妖娆狂妃太嚣张

    战王溺宠:妖娆狂妃太嚣张

    第一世,他是她的守护神,为了她,他不惜放弃神位转世为魔!被封印在无尽的岁月里空等一个转世轮回。第二世,为了和她在一起,他被天道压在凤凰山,宁愿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也一定要和她在一起……第三世,他身为雪域国的战神王受万人膜拜,他对任何人都心狠手辣冷血无情!却唯独对她无尽的宠溺,他陪她狂,陪她傲,陪她藐视天下。他活着的目标,爱她!宠她!不惜一切只为她……她爱的痴!他爱的狂!前路漫漫,他和她如何去逆天改命?千万年的苦恋情深,那恒古不变的爱和叹息,还有那毁天灭地的仇恨和责任……女强!男更强!且看他和她如何联手对抗命运的安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真武帝神

    真武帝神

    地球少年灵魂穿越真武大陆。真武大陆,武为至尊。少年决定要活得精彩。战强者,灭天才,杀妖兽,夺灵宝...少年从武阳城开始,一步一步走上了他的帝神之路
  • 重启未来计划

    重启未来计划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神学的尽头是科学才对。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最基础的定理,那么这个世界……”“都是我哒!”陈筱筱伸出小手指着地球,大声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