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8400000037

第37章 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15)

然而,到了一九九七年的海南版增订重编本,关于书话与序跋的关系,钟叔河又有了新的变化,他明确地对以前的区分与选法作了反思:“还有周氏所作的序跋文,也是别一体裁的书话,当时没有编在一起,而是别为一集,就是一九八七年二月出版的《知堂序跋》,这也是我觉得不很妥当的。”基于此,钟叔河推翻了以前的做法,将序跋与岳麓版收的书话统统收成一集,统称《知堂书话》。一九九七年的海南版所收的书话文字最广泛,形式最庞杂。这里不仅收入了序跋及其大量的题跋题记,就连《〈评尝试集〉匡谬》《什么是不道德的文学》的早期论战文字,《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的理论文章,甚至连周作人和朱希祖、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等八人联名签署的关于保护图书馆古旧书籍的******《为清室盗卖四库全书敬告国人》也被作为书话收入其中。这实在是太宽泛了。事实上,对书话来说,“书”当然是书话文体成立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并非只要与书相关的就是书话。海南版这种将书话的边界无限扩大的倾向,其实在当时非常普遍。应该看到,海南版《知堂书话》出版于一九九七年。九十年代中期前后,我国出版界出现了书话集出版的空前的热潮,也是书话文体泛化无边的时期。比如说,同时期,姜德明主编的北京出版社出版《现代书话丛书》、钱谷融主编的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近人书话系列》在书话家的选择和书话文体的认定上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近人书话系列》包括了《林琴南书话》《胡适书话》。《现代书话丛书》在对书话文体的选择上也是相当的宽泛,就以黄乔生选编的《周作人书话》(北京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版)为例,不仅收入周氏的读书记、文抄体,周氏的序跋文,而且将周氏的日记、书信都有选录。

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出版时,则又将序跋与书话分开,各出一集:《知堂书话》与《知堂序跋》,又恢复了岳麓版的分法和面貌了。可以看出,其选择范围就小得多了,严得多了,而且将序跋和书话重新分开来编。这个前后的变化,大致显示出人们对书话文体的认识和争议。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书话集出版热潮有所减退,更趋冷静理性,人们的读书品位鉴别力不断提升,对书话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书话的文体认知有所变化。人们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与书相关的文字都是书话,书话首先还是美的。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书话的文体认识就有所窄化和提升。所以,我们看,二〇〇四年出版的人大版就是一例。这是书话认识和研究深入的体现。(普光按:关于书话的文体特征,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大家最为认同的是唐弢的“四个一点”说。另可参阅徐雁《书话源流与文体风范》,载《出版广角》一九九八年第一期。笔者也曾有专文探讨此问题,参拙文《论书话的概念与文体特征》,载《新华文摘》二〇〇六年第三期。)

钟叔河编岳麓版《知堂书话》和《知堂序跋》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编辑海南版时是在十年后的一九九七年,编辑人大版时则是又过了七年的二〇〇四年。前后这种变化,实际上表明了钟叔河对书话文体的认定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岳麓版的时候钟叔河认为的书话文体范围还是比较窄的话,到了一九九七年海南版时,编者的书话认定开始变得十分宽泛,包容性极强。二○○四年又回到了岳麓版的区分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的头十年近三十年间,书话与序跋也经历了从分到合再到分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人们对书话的文体认识也经历了由窄而宽,再由宽而窄的变化。

版本的变化,不仅表明编者编辑理念、文体认识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氛围思想趋向的某些面影,特别是折射出了周作人研究史、评价史。

刚才在版本对比部分已经说了,岳麓版的《知堂序跋》卷首是一篇简短的非正式的“编者的话”,而在海南版《知堂书话》卷首第三篇序《知堂序跋原序》则是一篇比较长的序文。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海南版的《知堂序跋》原序在印刷时搞错了,海南版对此并没有任何说明。如果不是后来人大版《知堂序跋》序文后“新版附记”的交代的话,这恐怕将来会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人大版“新版附记”说:“《知堂序跋》由我编成后,于一九八七年二月由岳麓书社初版,这篇序文却临时抽下来了,直到一九九七年海南出版社重印时才用上。如今编周作人的书和出周作人的书都很容易了,但在十七八年前,湖南出版的‘三种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丑陋的中国人》和‘周作人’)却成了‘大案’,总编辑还为此去了职呢。”

若细读这篇《知堂序跋原序》,我们就明显会感觉到序言中含蕴的不平之气,在平实和淡漠的叙述下,有着锐利的锋芒。比如,序文最后,就有几句与编此书似乎不相干的“题外话”:“《知堂书话》出版以后,听到一种‘反映’,即总编辑是不应该‘亲自’编书的。可是,我一不做官,二不会对上打报告对下作报告,三又缺乏‘朝游北海暮苍梧’去参加形形色色的学会、鉴定会、讨论会、座谈会、协作会等等没完没了的会的时间和兴趣,从十八岁学做编辑起,光阴荏苒,已经三十七年于兹矣,俗话说,‘四十不斢老婆,五十不斢行当’,到老改行,乌乎其可?还是且编了这本《知堂序跋》再说吧。”此序前面钟叔河谈及周氏序跋特点时曾说:“这二百二十三篇序跋,所讲的便多是‘书外边的意思’,用一句文言,也就是‘言外之意’吧。说老实话,我喜欢的也就是这一点言外之意。”其实钟叔河为《知堂序跋》《知堂书话》所作的序言,似乎都有着“这一点言外之意”,颇有些知堂神韵。其实钟叔河的书话散文,亦得“知堂法脉”。可是这点不平之气和文人议论,按理说不应该成为撤序的原因,笔者心存疑惑。

带着这份疑惑,笔者对比人大版《知堂序跋》序文与海南版《知堂书话》中的《知堂序跋原序》。发现人大版序比起《知堂序跋原序》在内容上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删改,其中删掉的有这么两段话:

舒芜先生说周作人的文章“都具有文化思想上的意义”,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没有人能超过他,没有人能代替他”,是“我们不该拒绝的遗产”。最后这句话说得特别好,真可说是深得我心。

……

舒君所云“我们不该拒绝的遗产”实在有点埋没得太久了,而这二百多篇序跋正是打开尘封已久箱子的二百多枚钥匙。若无此二百二十三枚钥匙,所谓不该拒绝的遗产,恐怕亦只能如老残所感叹的“深锁嫏嬛饱蠹鱼”了罢。

另外删去的是原序中感谢郑子瑜、姜德明等人帮助的话,这些话无关大局。现在看来,当时之所以序言被抽下来,计上面这两段话“难辞其咎”。钟叔河借舒芜的话进行发挥,强调了周作人研究的意义。

至于钟叔河所谓“湖南出版的‘三种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丑陋的中国人》和‘周作人’)却成了‘大案’,总编辑还为此去了职呢”,具体情况钟叔河语焉不详,但八十年代初,周作人研究还属于禁区,坚冰未破,当时的情况可以想象的。记得笔者于二〇〇七年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曾淘到一本蓝色封面的《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一月版),这书属于内部参考性质。此版本现在市面上已经较少见。它是香港三育图书出版公司的《知堂回想录》在大陆的第一个版本,只不过“改名换姓”了一下而已。卷首的出版说明云:“他的这一本回忆录曾以《知堂回想录》的书名在海外发行,对于研究鲁迅的生平事迹,研究‘五四’以来文坛的情况,提供了大量重要的第一手材料。尽管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堕落成为汉奸,但考虑到本书的史料价值,我们仍决定将它印出内部发行,供有关研究人员参考。”这本“改名换姓”的《周作人回忆录》似可为钟叔河的“大案”的话做一注脚。

由此也可见,八十年代时,原序文还要被抽出来,到了九十年代则原文照录了,二十一世纪则终于可以在“新版附记”中将二十年来的耿耿于怀的事情一吐为快,这个变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

行文至此,按说主要的问题都谈完了,也该结束了。但笔者似乎意犹为尽。笔者在阅读和对比过程中,发现钟叔河编《知堂书话》四个版本中也存在个别疏漏。所谓“不贤识小”,在此不揣鄙陋,和盘托出。

《读童谣大观》一文,岳麓版目录中将此文列在《自己的园地》一辑下,表明是文选自周氏自编文集《自己的园地》。而海南版在《读童谣大观》一文末尾编者注明:“收入《谈龙集》。”查周作人自编文集知,《读童谣大观》应在《谈龙集》中,而岳麓版误。

岳麓版中收有《雅片事略》,台北百川版也有此文。文题用“雅片”而非“鸦片”,但是在行文中均用“鸦片”而非“雅片”。海南版与人大版却改题为《鸦片事略》。查周氏自编文集《风雨谈》,文集中也用《鸦片事略》为题。到底此文题最初为“鸦片”还是“雅片”,不敢确定。查此文发表的《宇宙风》杂志一九三六年第十七期(一九三六年五月十六日出版),知原题则为《谈鸦片》。由此可以判断,此文最初发表时用“鸦片”而非“雅片”。而钟编岳麓版和百川版时误植为《雅片事略》,至海南版和人大版时则改正过来。另外,此文还收入钟叔河所编《周作人文类编》第二卷《千百年眼》(湖南文艺出版社)中,亦用《鸦片事略》。

收入岳麓版的《歌谣》一文,收入人大版时改题为《歌谣的书》,此文初刊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晨报》,曾收入《书房一角》,题为《歌谣》。对于这个改动,人大版并没有注明。

海南版曾收入《散文一集编选感想》。此文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二月《新小说》一卷二期上,按写作时间,应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一文之前,但是海南版则将前文放在了“导言”之后。这恐怕违背了按发表(写作)时间为序排列的原则。

海南版《知堂书话》中收的《知堂序跋原序》谈道:“周作人是很看重序跋文和自己所写的序跋文的。他为俞平伯《燕支草》写的跋一开头就说……”按:此处“《燕支草》”,似误,应为《燕知草》。

上述几处疏漏,或是排版印刷中出现的瑕疵,但瑕不掩瑜,毕竟,至少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周作人作品搜集整理极勤、贡献莫大的,恐怕要数钟叔河先生了。

毕竟是旧历新年,手机中的祝福短信声一个接着一个,只好将《知堂书话》丢在—边,投入地回复起短信来了。运指如飞中,不知怎的,想起了鲁迅《祝福》中的那段话:“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二〇一〇年二月《文笔》)

出版重镇——钟叔河

肖跃华

用读者之众、影响之广、贡献之大来评价当代出版界,钟叔河先生是名符其实的出版重镇。先生既是出版人又是读书人和爱书人,他和张元济、王云五、叶圣陶、邹韬奋、巴金等成就卓越的出版大家一样,都是视读书为生命的爱书人,都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他本身就是出版和史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

先生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出生于湖南平江,幼读诗书,曾作文言笔记。解放初任《新湖南报》社编辑,参加工作第二天所写的通讯就受到社长李锐同志的表扬。一九五七年因宣传民主政治、主张党外办报,与朱正、张志浩、俞润泉先生一道被打成湖南日报“反革命小集团”,开除公职。这年十月,报社“反右办”还出版了十万字的《继续揭发批判钟叔河的****反社会主义罪行》。一九七〇年,先生又因“污蔑攻击无产阶级**********”被判刑十年,下放湖南省第三劳改队(洣江茶场)劳动改造。一九七九年九月平反出狱后,历任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审、岳麓书社总编辑。

这么一位命运多舛、历尽坎坷的新闻报人,知命之年转道出版部门,其坚忍不拔的生命张力、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敢为人先的超常胆识、心忧社稷的士人风骨,立即释放出巨大能量。他连打三套组合拳,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令出版界同仁肃然起敬。为此,他荣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享受******特殊津贴,成为享誉出版界的出版大家。

因为主编《三老吟草》(周退密、吴小如、何满子三位老先生的手书诗作合集)的关系,专程赴长沙求救,乃识先生,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对其出版生涯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他的三套组合拳,觉得有必要加以介绍。

第一套组合拳,《走向世界丛书》。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先生被打成“****”后,无需写命题作文,也无需按固定模式思想。他在拉板车、挨批斗、写检讨之余,自由思考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斯文扫地之际还逛旧书店淘禁书,收集整理资料,于无望中执着希望,当束手时不甘缚手。他前后浏览了三百多种辛亥革命前国人亲历东西洋的游记和笔记,收藏了这方面的书籍两百多种。

同类推荐
  •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著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小说、散文佳作,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均已收入其中。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
  •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的经历和身份得天独厚。他对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和广博世界的把握与表现,其实正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探求。本书分人行篇和天地篇。前者写人,文豪、政治家、艺术家,栩栩如生。作为官员和文人的王蒙,交往甚广,常能写出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后者是游历天地的大文化散文,有别于通常泛游的文字,作家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及文化底蕴融于其中,使文章熠熠生辉。如此分主题地编选王蒙的散文随笔集,于作家也是首次。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难纪实

    本书如实反映了“11·24”特大海难的整个救助过程。灾难是不幸的,但在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和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所表现出的高度负责精神,我们的干部群众所表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所表现出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是值得称道和弘扬的。本书客观分析发生“11·24”特大海难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有天灾,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也有人祸,管理上的漏洞和事故背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漠视。如果我们能够像本书期盼的那样认真汲取教训,灾难也是一种财富,它警示我们不再忽视安全,不再淡漠生命,不再重蹈覆辙。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心灵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心灵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售楼部的极品保安

    售楼部的极品保安

    售楼部,莺莺燕燕、熙熙攘攘,令人爱恨交集的地方,更是人生百态的展览场;林涧风,在偏远山村长到二十岁,才奉师命入世,一头闯进了繁华世界;极品的是他竟然有个娃娃亲老婆,竟然还是房地产公司大BOSS;更极品的是,林涧风的娃娃亲老婆不待见他,把他打发到到售楼部当保安;更更极品的是,林涧风有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高贵的打工者品质;同时还认为售楼部美女多,保安身体好,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更更更极品的是,林涧风认为作为光荣的保安要有节操,绝不能被女人小瞧,谁敢居高临下,一定要让谁倒下,至于是正常的躺着还是刺激的趴着?嘿嘿...好商量,好商量!风花雪月、现实百态、儿女情长、虎躯连震,扮猪吃老虎,打脸装13,尽在《售楼部的极品保安》。严重声明:有鱼是用一颗文艺的心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看不出来的罚你用月票、收藏、推荐票赎罪。
  • 重生之至强之王

    重生之至强之王

    敬请期待吧!这本书可是让我死了不知道多少的脑细胞啊!
  • 她是甜味软糖

    她是甜味软糖

    八中绝色小霸王VS软甜学霸小白兔-常年霸占学校红榜的学霸妹妹竟然跌落神坛分班当天被分配去了年级吊车尾的差班,还是和顾寒坐同桌不就是把小白兔往深渊里送吗-顾寒把小白兔惹生气了好声好气哄了很久,小白兔连个眼神都不给他脸上挂不住面趁着小白兔去打水的时候把她给拦截半搂在怀里“你再不理我,小心我亲你咯”
  • 夫人她想当影后

    夫人她想当影后

    在萧可馨的字典里就没有认输两个字。她原以为自己绝对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赚钱养家,徒手抓流氓的存在。直到遇见了命定的宿敌。“凌梓珩!别以为你有钱,又长得帅就可以为所欲为!”凌先生两手一摊,“是我的错咯!”
  • 肮脏:血之意志

    肮脏:血之意志

    决定……决定将她依附在身上的肉瘤铲除。可这能改变她身为“亚人”的命运?……
  • 快穿之男配我来了

    快穿之男配我来了

    唐甜甜,你跑啊!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顾夏也会找到你的,你就等着吧!
  • 天凌志

    天凌志

    楚云,两世为人,本是一孤儿,无意间穿越到青海大陆一个弃子身上,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却又不甘于现状,且看他平步青云,直上九天。
  • 我为滔天祸

    我为滔天祸

    孙悟空在一场大战之后销声匿迹,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一千年后,他抚养的孩子孙本初踏上了修武之路,谜团才渐渐解开······Ps:孙悟空在本文有一个新的人设,与西游背景无关。本文神书,欢迎大家看书给建议,我会认真听取,杠精就算了。
  • 最后的光魂

    最后的光魂

    两千年后,人们终于想起被邪王薛西斯支配的恐惧……这是一个奇幻世界,魔兽,超能力,还有源自人体的神秘力量。列国纷争,谁能从中胜出?世界的真相又是什么……传奇人物修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 冷血妖刀

    冷血妖刀

    轮回三世,不知往事纠纷尽为何事,待轮回开启,往事一一浮出水面,谁对谁错,正邪之间何去何从,这世间,正邪纷扰,感情瓜葛,随着血妖刀的浮现,一切马上揭晓!“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