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8200000006

第6章 百岁老人的分布与长寿因素研究(2)

非生物环境是指天然或人为的物理化学因素,如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土壤水质,海拔高度等。高温环境下能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增加耗氧量,对寿命不利。大剂量的辐射会迅速缩短人的寿命或立即死亡。生物环境是指与人类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给人类带来好处或灾难。社会经济条件与卫生条件的改善是分不开的,说明环境因素互有关联。特别是工业废物导致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公害,已明显影响全人类健康和寿命。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与寿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现代衰老机制及学说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是随着生命进程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学、解剖学变化,同时也是人体在内、外环境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进行性的、全身性的、渐进性的、不可逆转的生命退化过程。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研究衰老的机制和它的内在规律。多年来,各学者提出的衰老学说众多,其中最为重要,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衰老机制的学说有如下几种。

一、自由基衰老学说

最早由英国学者哈曼(Harman)于1956提出。创立至今不断涌现出新的证据,且能阐明其他学说不能解释的现象,并涵盖和引领其他学说。

随着生命的进程,年龄的增长,人体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葡萄糖-6-磷酸去氢酶(G-6PDH)等活性下降,导致体内自由基积累过多。过多的自由基与生物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形成过氧化脂质(LPO),进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使细胞膜的生理功能遭到损害。自由基能造成蛋白质的损伤,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聚和、肽链断裂等多种损伤。自由基还可以使蛋白质、核酸、脂肪以共价键形成巨大分子难以酶解。自由基也可间接通过脂质过氧化作用产生新的羰基,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氧化损伤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产物会积累在细胞中,直接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和衰老。

自由基学说指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脂褐素(LPF)的含量与衰老密切相关。老化的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下降。DNA氧化损伤是人衰老的重要原因,DNA氧化损伤越严重,寿命越短。同时指出:DNA修复能力与寿命呈正相关。其碱基外切修复(BER)是DNA的最重要修复机制。同时还发现: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11种病的共同特点是患者都易衰老,其DNA易氧化,DNA的修复能力极其低下。

近年来还认识到,自由基不仅直接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而且可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引起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酶原的产生,从而导致血液的流变性和微循环障碍,加重对组织器官中细胞的损伤,直至细胞死亡。

二、免疫衰老学说

沃尔弗德(Walford)认为: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器官胸腺发生明显的退化和萎缩,胸腺依赖性的免疫功能下降,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逐步下降。继而导致自身免疫现象增加,抗感染及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衰老。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器官及其功能都在逐渐减退。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免疫清除功能发生障碍。统计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性疾病明显增高,如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胰岛素自身免疫糖尿病,自身免疫心脏病,自身免疫性胃炎,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寻常性天疱疮、肺结核、肺部变应性炎症、恶性肿瘤等发病率明显增高。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老年人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其T细胞的分裂能力,尤其是反复分裂能力下降,主要表现在淋巴细胞对丝裂原的应答能力下降。老年人脾和淋巴结内的B细胞数量改变不显着,但B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反应活性有明显变化,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下降。老年人B细胞分裂能力降低,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导致人体衰老。

三、生物钟衰老学说

生物钟学说认为:在人体大脑的下丘脑中存在着——“生物钟样调控机构”。控制着人体细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数。

美国细胞学家海尔·弗里克(Hayflick)发现:一个成年人大约由60万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从胚胎开始分裂,当分裂50次后就不再分裂,然后死亡。细胞分裂的速度(周期)是2.4年/次,根据这个细胞分裂的速度和次数推算,人类的寿命应是:50次×2.4年/次=120年。这就说明,衰老过程是按一种既定程序逐渐推进,凡是生物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生命程序过程。只是不同的物种各有不同的其特定的生物钟而已。

另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松果体(松果腺)掌管着“生命时钟”,它分泌的松果腺素(MLT)有调节人体生长,调节人体代谢,调节人体生命节律的作用,是它掌管着人体生长、发育、老化这一生命时钟。同时还发现,人体衰老是由于松果腺分泌MLT(松果腺素)减少所致。如果能改善松果腺的功能,就可以调整衰老的速度,甚至可以使衰老逆转。

四、神经衰老学说

神经衰老学说认为:衰老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综合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HPPT)有衰老性改变。在年龄的增长过程中,伴有激素的分泌与功能的下降,而激素的分泌是由(HPTT轴)来调控的。神经系统的老化会引起多方面的衰老表现。

人的大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从出生到18岁,大脑神经细胞的变化不大。但从成年起,大脑神经细胞由于退化死亡而逐渐减少。到60岁左右,将失去一半。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脑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神经细胞轴突分支减少、萎缩。此外,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所以,老年人常常表现出:反应迟钝,听力下降,步态不稳,多梦多疑,忧郁孤独,视物不清等,这些都表明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衰退。也正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衰退,才影响人的智力和人的运动平衡。还有研究表明,单胺氧化酶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从而导致儿茶酚胺类递质含量减少。导致大脑的各种思维能力下降,机体新陈代谢能力降低。从而加速了机体的衰老过程。

五、微量元素衰老学说

国内外专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数据证明:人体血液的微量元素和地球地壳几十种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是一致的;人血液的微量元素和海水的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也是一致的。新兴的微量元素衰老学说,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微量元素学派认为:人类来源于宇宙,是大自然造化而来的。宇宙源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后来形成了银河、日月、星辰。人类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生命小分子到生命大分子(蛋白质);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再到多核细胞;在大自然里,通过漫长(35亿年)的演化和进化而造就了人类。正如天文学家所说,人是谁?“卵石的兄弟,云朵的俵亲”。因为人类来源于大自然,所以人体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大自然地球地壳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才会惊人的一致。

微量元素衰老学说认为:人体在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人体内微量元素水平通过相互协同和拮抗作用,也保持着动态平衡。

微量元素具有“双重品格”,故其在体内缺乏与过量,都将会引起“中毒”,造成机体细胞、组织损伤或失活,从而导致人体衰老。

六、细胞衰老学说

20世纪后期,“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寻找”几乎成为生物学家的共识。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物衰老的基本单位。细胞与寿命的关系是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与热点。用体外培养细胞进行衰老的研究,已是当今最常用的手段。用细胞研究寿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海尔·弗里克(Hayflike)1961年通过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传代试验,发现细胞分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衰老可以存在于细胞内,正常细胞并非永生,因端粒随每次细胞分裂而缩短,其人类胚胎成纤维细胞一般传代次数为50代左右,以后分裂繁殖逐渐停顿直到细胞死亡。

海尔·弗里克(Hayflike)建立的细胞衰老学,从研究细胞的衰老到细胞衰老学说,从细胞衰老到人体衰老,创立了人体衰老的细胞学说与理论。同时他还测定了不同种属动物(小鼠、大鼠、马、人、海龟等)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次数与寿命的关系。发现传代次数越高,寿命越长。研究发现,各种动物的胚胎肺成纤维细胞的传代次数,细胞周期(年)与正常寿命(年)在正常人及动物中有相关关系。由此提出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的乘积即为该动物的正常自然寿命。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传代次数为50年左右。人细胞周期为2.4年,推论人的寿限为120岁。并同时提出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多态性,DNA的合成,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的关系。换而言之,细胞的传代次数的多少与细胞端粒的长短是决定人类衰老死亡的决定因素。这就是细胞衰老学说。

七、肾气虚衰老学说

古今医学家大都认为肾气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这一衰老学说在中医衰老理论中占主导地位。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中医衰老理论认为: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与发育。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赋于父母,故称“先天之本”,他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后天之精是指人出生以后通过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之精。

“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又称“元精”,它是生命的本原性精华。

“元精”里有生命的原发之气“元气”,也叫作“真气”。是人生命的根本之气。所以“精”非常重要。一个人要健康、要长寿,最关键的就是既要保住“元精”,又要调养后天之精气。肾气虚衰老学说认为:如果我们机体的“精”“元”衰弱,就会导致人体的衰老。

结语

衰老与抗衰老是当今生物学、生命科学、医学与社会学的重大研究课题。衰老机制及衰老学说是衰老研究的中心内容,更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多年来各学者提出的衰老学说有三百种之多。

其中重要的还有:性衰老学说,端粒缩短学说,脂褐素累积学说,生活速率学说,动脉硬化学说,环境衰老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中医脾肾两虚学说,遗传基因衰老学说,糖基化衰老学说,结缔组织学说,氧化应激学说,中医血瘀学说,中医肠中毒学说,修饰衰老学说,交联衰老学说,羰基毒化衰老学说,DNA损伤积累学说,器官衰老学说,等等。

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和研究积累,现代衰老机制研究目前已深入到了对衰老本质研究的最后冲刺阶段,尽管医学工作者们已从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提出了许多试图解释衰老本质的学说,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认为衰老是一个由遗传基因控制的程序化过程,另一类是认为衰老是由外因(环境等)伤害而引起的生理和病理改变的积累。由于越来越多的最新研究发现,许多与衰老和寿命相关的基因都与防御环境伤害和保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家们逐渐弄清了衰老过程绝非是由一个,或者是几个生命开关(基因)在调控,而是众多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群组成的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基因与环境共同决定了衰老的进程。换而言之,如果双管齐下地研究防御环境伤害和改进相关基因的防御调控(如SOD和过氧化氢酶的超常表达),也许就能有效地实现抗衰老的伟大历史使命。

总之,人体衰老过程是人体内部环境各因素与外部环境各因素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衰老的机制也是非常复杂的。各种衰老学说都是想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切点,来解释衰老这一复杂而又古老的现象。大约35亿年前就产生了生命,各种衰老学说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理论可以诠释衰老机制的全过程。关于人类衰老机制的研究,现在仍然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21世纪必将受到越来越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对于延缓衰老,保护人类健康,创建和谐社会,应对老年化社会,都有着全局性战略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

    《常用中药配伍与禁忌》介绍了16大类260余种中药合理应用与配伍禁忌。在总论中概述了药食源流、药食性能、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中药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禁忌概说。全书内容简洁,实用性强。适合各级医务人员参考阅读,也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画说千古中医

    画说千古中医

    起死回生,精于切脉,望而知之的扁鹊;精通各科,创制麻沸散,开世界外科手术之先河的华佗;著伤寒金匮,倡辨证论治,世代呼之为经方之祖的张仲景;巍巍堂堂,百代之师,有药王美誉的孙思邈;踏千山尝百草,治方药济万民,成就百万言本草纲目巨著的李时珍……一代代名医辈出。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热门推荐
  • 剑世武尊

    剑世武尊

    剑乃兵中之王,邪剑出世意味剑帝回归,百朝一日,开启体内神秘卷轴,修炼无上心诀,领悟邪剑之威,破其百灵大阵,突破一尘武尊,明白天地规则,掌握生死命运!撼动天地!剑世出窍!天上天下!唯吾剑尊!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生党杀手

    学生党杀手

    我是一个高中生,同时--还是隐匿在都市的杀手……
  • 原来你知道我喜欢你这件事

    原来你知道我喜欢你这件事

    喜欢你这件事是我说不出口的谎言人生的高中就那三年,你是里面最好看的景色回忆青春往事,我想把我记忆里的你写在这里,画在这里,也留在这里
  •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房既是一种关系每个人安居乐业以及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又是一种价格昂贵、占居民消费比重很大、保值增值性好的特殊商品。各国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政府介入住房问题,对住房市场进行合理的调控管理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是解决不好住房问题的,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住房市场实行完全市场化。
  • 我穿越成了玉

    我穿越成了玉

    不是吧阿sir,睡个觉也能穿越,现在穿越都这么随意吗,本文轻松愉悦(狗头保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日落下的丹顶鹤

    日落下的丹顶鹤

    “薄学长!薄寒钦!不要再折腾你学妹我了好吗?!快点过来涂药啦!”“稀饭,那你亲我一口,我就吃。""诶,还有,稀饭,你可听好了,本少爷的脸可不是谁都能亲的噢!这一次就勉强为了你破一次例吧!”“自恋狂,,,,”“喂,稀饭,你说谁呢!站住!”“哈哈,我就不,啊啊哈不要追我!”
  • 为了安全

    为了安全

    自然灾害避险;出行安全常识;体育活动安全常识;家庭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内安全知识;校外安全知识等。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集知识、哲理、趣味于一身的文学经典。它以人性来观照昆虫世界,以昆虫的多彩生活来抒写人生感悟,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先后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出版一百余年来长销不衰。
  • 开局成了一只蚂蚁

    开局成了一只蚂蚁

    幕然睁眼,楚天河转世重生成了这片天地最弱的生物,一只小蚂蚁。系统觉醒,吞噬天下万物,觉醒自身技能。成千上万的蚂蚁在他的指挥之下成为攻无不克的军队,从最弱的黑蚁长出犄角,八只巨脚成为最强悍的武器,底层生物傲立世界之巅。可是……咆哮的巨龙、狰狞的饕鬄、烈焰焚天的朱雀……无时无刻不想将楚天河这个异类吞入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