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30800000014

第14章 三个人的年夜饭(2)

吃过午饭,我们回家打扫卫生,离上一次大扫除已经很久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热情高涨地想要大干一场,还顺路在花店买了一大束母亲最喜欢的百合花。我想让母亲觉得,她不在家的时候,我们依然能保持这个家的清洁与温馨,这一定是她乐意看到的。可回到家,坐在洒满冬日温暖阳光的沙发上,我便觉得无法抵挡困倦。这个家好大啊,卧室、卫生间、书房、阳台、客厅、餐厅,还有最难打扫干净的厨房,无数可能藏污纳垢的边边角角,整整一百五十平方米。另外,还有十几盆花花草草需要浇水、培土。这样的工作量,仅是想想都令我泄气。在我离开家的十年里,母亲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经营着她的日常生活,家永远整齐、洁净,她不允许家里有任何杂物、灰尘,即便在她已经病重的时候。

她喜欢带领别人参观她的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展示和讲解,就像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在解说自己的作品。听到赞许她的能干、品位时,她从不掩饰兴奋与骄傲。家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即便是一个临时的住处,她也会利用手边任何可以利用的材料让家整洁、明亮,所以,家里一定是以白色为基调的,白墙、白纱窗、白床单、白色的家具。在我的记忆里,连一件穿到破了洞的白衬衣,也一定要洗得洁白如新。然而,第一次站到这个空间里,我就没觉得这是我的家,一次次的搬迁,时间的痕迹已经被轻易地抹去,除了那些我和家人们的照片是过去的、旧的之外,一切都崭新得承载不了任何时间的记忆。十年了,这个家依然完美得像是供人参观的样板间。最后,我们也只是很形式主义地把能看到的地方擦干净。离开病房前,母亲特别交代,地板一定要用抹布擦一遍,用拖布擦过的地面会留下难看的痕迹,擦过的地板她总是要迎着光仔细地检查。母亲不喜欢痕迹,不论是时间,还是外力留下的。

而我越来越喜欢痕迹——也许是搬动家具时在墙壁上留下的划痕,也许是沙发上除不去的茶渍,也许是某位来访的客人抽烟时把烟头掉在茶几上的烙印,也或许是因为天长日久形成的某种特殊气味。看到这些痕迹的时候,便能心领神会地想到某个时刻、某个人、某件事,它们是时间留下的记忆,使得家庭成员之间有了某种隐秘的关联。但在这个家里,几乎看不到这些,有的只是与母亲有关的秩序、规矩和个人的审美。她将把这一切留给我、我们,在她撒手人寰之后,她留下的不止是一个物质层面上的家,还有秩序。这让我感到窒息,母亲甚至把这一切写进遗嘱里——这个家我只有居住权,无权对它进行任何改动。

2012年1月22日

今天好漫长

“今天好漫长。”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突然说。

这一天,打针、吃药,偶尔有人探望,顺致新年问候,并没有特别的不同。很久以来,一天二十四小时,疼痛、绝望、挣扎、期待,没有时间的长短,有的只是不断的重复。

2012年1月23日

三个人的年夜饭

吃过午饭,母亲拒绝了护士送来的营养液,她不能让属于她的时间被一秒钟十几滴的速度控制,她想回家,越快越好。

天气出奇地好,天高云淡、气温适中。与前几日相比,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少了,竟有些冷清。人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新春的准备:家在外地的早已启程,全家团聚的已经备下了丰盛的食物,想利用假期出游的已经踏上旅途。

整个下午,我们在厨房里准备晚饭,母亲独自在她的房间里不知道忙些什么,我们不想去打扰她。她急着回家,不仅仅是为了回家过年三十,她一定还有别的事要处理。红烧罗非鱼、黄焖鸡,外加三四个蔬菜,三个人的年夜饭也必须有鱼有肉有菜。如果是母亲,一定会让我们的餐桌更加丰盛,她没有对我们的简略表示不满,只要求我们在开席前到楼下放了一串鞭炮,这是过年的仪式。鞭炮对许多家庭来说,只剩下过节的热闹,但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希望赶走在我们家盘踞了快两年的那只怪兽——“年”。

三个人坐在饭桌前,没有酒,没有祝词,只是各怀心事地吃着碗里的饭菜。我努力想要说点应景的话,但没能做到,林木就更不擅长,而母亲似乎也不像过去一样有兴致营造过节的气氛。她一直盼着这顿年夜饭,她喜欢这其中的象征意义,即便只是一种形式也能让她切实地感到作为一家之长的权威。

席间气氛沉闷,吃着吃着,我竟有些走神。还好,春节晚会解了我们的围。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一起收看这台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光彩炫目的晚会,电视机前的每个人都努力地想要全情投入到这种欢快与喜庆中,却始终不得要领。母亲一直都用手捂着她的左胸,只要她的手不放下来,我们也会觉得胸口压着一块石头,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被投射在电视屏幕上的快乐也就成了一种陪衬,有着塑料花似的虚假。

刚过十点,母亲已经体力不支,安顿她睡下,我们再次保证午夜十二点和明天赶早燃放剩下的两串鞭炮。子夜的那一串意味着把去年的不顺结束掉,而清晨的一串则表示新一年的美好开始,而且最好要抢在别人的前面,因为好运一定会落到最先放鞭炮的人家。我不记得母亲过去是不是也这么重视这些旧传统,但最近她好像处处留意。

林木主动承担起放鞭炮的任务,我则早早地上了床。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但这吵闹声一定不会扰了我今晚的清梦。

一个月来,我第一次睡在自己的床上。

2012年1月24日

一屋子的冷清与寂寞

母亲走动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起床,去看母亲,她正在洗漱。“开门炮放过了吗?”母亲问。

今天是大年初一。小时候,外公会要求我们在除夕夜守岁,然后在初一这天一早带着我挨家挨户地去拜年,穿上新衣服从街头走到街尾,回来的时候,衣服口袋里一定塞满了压岁钱和糖果。当然,一定是磕了不少的头,说了不少的吉祥话。外公走了,老邻居也都失去了联系。

九点不到,母亲就催我给医院打电话,昨天院长特别准许她下午晚些时候再回去,我们都以为她会在家里多待些时间。一个月前,母亲是被我们架到电梯口,然后抬上救护车的,这次她自己走到电梯,自己上了车,还给来接她的司机师傅拜了年。

回到病房不久,来了一群母亲的大学同学,甄叔叔也在其中。他们刚走,母亲中学的同学也来了。两拨人都没有逗留太长的时间,这些天,儿女们都会纷纷带上他们的孩子回家看望父母,老人们都不愿也不会因为别的事耽误这含饴弄孙的时刻。

他们来了又走了,留下一屋子的冷清与寂寞。我盼着明天早点到来,明天舅舅就来了。

2012年1月25日

这种渴望在岁月中积攒成了怨怼

我在护士站用微波炉给母亲热汤时,远远地看到一个精瘦的老头儿拖着行李箱走过来。刚过七点,舅舅就到了。

舅舅是独自一人来的,而不是原本电话里说的还有舅妈,这个结果是母亲乐于看到的。听说舅舅要来看她,母亲很高兴,因为在四个姊妹中,舅舅与母亲之间只相差一岁,感情也是最好的。母亲最受不了的是,舅妈一辈子都依赖舅舅,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舅舅做决定、去面对,包括工作亦如此,多少有些双职工的便利。这原本只是别人家的内政,母亲却总是看不顺眼,似乎是因为她心疼这个弟弟受了一辈子的累。后来我渐渐明白,母亲虽然享受别人对她的赞美,但她内心深处是那么渴望自己也能像别的女人一样被疼爱、被呵护,这种渴望在岁月中积攒成了怨怼。

直到昨天,母亲还要我问舅舅此行是否他独自一人,结果被我再次断然拒绝。

舅舅径直走到母亲床前,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母亲的脸上刹那间浮现出柔软的、虚弱的、渴望的、委屈的表情,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个样子。然后,舅舅挨着母亲在床前坐下,让母亲的身体能倚靠着他。这个已不年轻,也不够健壮的男人,给了母亲一个温暖安全的怀抱。整个上午,他俩就这样靠在一起家长里短地絮叨。

2012年1月26日

要不要给母亲一个拥抱?

昨晚,我和林木都住在医院里。今天我们乘一早的航班回北京,接下来的一周只能把母亲交给舅舅,直到小谢来接他的班。

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向来就没有太多的交流,更何况,我们就要回北京了,谁都知道,这种时候最好少开口,能有效避免分别的伤感。我还担心某句不恰当的表达引起母亲强烈的反应。

刚过十点都睡下了。关了灯的病房里,只有从窗外透进来的一丝微弱光亮,借着这光能大致分辨出屋子里的格局。母亲的病床在比较靠门的位置,我睡的沙发靠房间的一面墙壁,空调对着我呼呼地吹着热风,而另一面墙边摆放着陪护床,是用医院的抢救床改的,很窄。病房里除了空调运转时发出的嗡嗡声,还有给母亲输送营养液的泵工作时的声音,这些机器的声音都很轻微,白天的嘈杂能完全掩盖掉,但在静谧的夜里一切声响都显得清晰而又响亮。护士定时查房,她们的动作都极轻,通常是打开手电筒查看液体泵的状况时,我才知道有人进屋了。从护士进出病房的频率来看,应该过了子夜。

皮质沙发很软,我的身体深陷其中,又因为窄,盖在身上的被褥在我翻身时总是掉到地上,我只能尽量不翻身。林木也在床上不停地翻身,显然,他也一直没能入睡。只有母亲那边间或传来均匀的鼾声。

天还没有完全亮,母亲已经起床去了卫生间,这时应该刚过六点,她总是赶在六点半护士们交接班查房、整理内务,医生们查房之前洗漱完毕且吃完早餐,她决不允许别人看到她蓬头垢面的样子,也不允许自己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坐在床上进食。

然而,今天她并不急着吃早餐,只是一个劲儿地催我们走。昨晚已经约好了出租车,司机会在楼下等我们,现在离开病房的话,我们只能在寒冷的大街上等候将近一个小时。母亲不听我的辩解,大概她是希望我早去早回。

实在拗不过她(我何时又真的能拗过她呢),我们只好提前了二十多分钟出门,站在初春冷寂而空荡的大街上等车。

临出门,我在心里挣扎了很久:要不要给母亲一个拥抱,或者在她脸颊上亲一下,再或者说些母女间亲昵的话,哪怕有些肉麻?母亲坐在病床上,看着我,她总是那样看着我——挑剔地、埋怨地、失望地,其中又有些清晰可辨的渴望,她渴望对面的我还像从前一样,一张胖嘟嘟的粉嫩的脸,憨憨地任由她在脸上亲一口、捏一把,然后牵着她的手寸步不离。显然,一不留神间小女孩长成了女人,不再喋喋不休地向她讲述遇到的人或事,也不再缠着她问一些可笑的问题,更不需要她指点如何写出一篇可以获得老师表扬的作文。她只知道,在远离她三千公里的地方,这个长大的女孩有了自己的家,做一份她给不出任何指导意见的工作,在她越来越年迈的情况下,还不肯让她体会做外婆的滋味。

最终我牵了一下母亲的手,似乎还是母亲主动伸过来的,我不过是迎上去握住了她。“我回去处理一下工作就回来,啊。”我的声音几乎是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因为我完全没有说这句话的底气。“我怎么可以扔下她一走了之,我太心狠,太自私。”我在心里说。

她那双深陷在眼眶里大而有神的眼睛直视着我,评判着我执意的离开。其实,我一直都在接受母亲的评判——作为母亲,她享有这个权力,至高无上的权力。评判一个孩子的成长,这是母亲的特权。

我提起箱子,关上病房的门,没有回头。

同类推荐
  • 走向历史诗学

    走向历史诗学

    本书为国内第一部较系统、全面、深入研究美国后现代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文艺学思想内涵的专著。作者共分八章一绪论对其展开论述。从其历史诗学的提出背景开始梳理,到诗学与历史诗学的界定、事件与故事的分野,再到故事解释的三种模式分析、历史诗学视野里的海登·怀特的描述,最后提出期待与展望。
  • 走向经典之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例

    走向经典之路: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例

    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艺术传播学视域中的经典建构与传承研究”(项目号:12CA068)的阶段性成果。本书重点考察其中被公认为经典的文本,作者分别讨论文本创作诸多因素在文本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激流中的白帆

    激流中的白帆

    诗集,收有《我这样理解祖国》、《香港,母亲的金纽扣》、《虎年春歌》、《生当做人杰》等近百首。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问世以来,“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时至今日仍在启蒙教育、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多位诗人的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切,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唐诗三百首》以其务实的编法、适中的篇幅、脍炙人口的诗歌打动着读者,影响深远。
热门推荐
  • 原木寻

    原木寻

    讲诉了“我”在一家委托铺对面开了一家杂货店,无意中被牵扯进奇怪的事件,最后发现店主云木竟与我早就相识并相爱的故事
  • 八荒蛮神

    八荒蛮神

    落魄少年,闯荡世界,千里飘飘,万里翱翔,任你千万法宝,也敌不过我苏宇大军任你千万人数,也抵不过我一群小弟。我是谁?大千世界谁与争锋,看我傲视群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侠风天下

    网游之侠风天下

    一个高大威猛壮汉,一个各个时代武侠背景网络游戏,高大威猛而不失猥琐,猥琐搞笑而不失侠义心肠。
  • 尘埃sans的旅途

    尘埃sans的旅途

    额,没什么好说的,我是一个新手作家,随便写写,大概就是写尘埃sans给个世界的经历吧,过过手瘾,先写个火影,火影中间也会去别的世界玩玩例如斩赤红之瞳或别的什么O(∩_∩)O,欢迎观看
  • 谍网

    谍网

    山河破碎,倭寇横行,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看似不起眼的小翻译,在敌人的情报机构中慢慢成长,周旋、钻营、拉拢、打击,编制出自己的一张大网,屡建奇功。可谁能想到,他却是一个三方间谍呢?
  • 大楚纵横天下之重生

    大楚纵横天下之重生

    李杰是一名现代人,因某种原因意外掉下大厦,穿越到公元前209年,带着一帮将领平定中原,开疆扩土,一展宏图
  • 重生农门小福妻

    重生农门小福妻

    女军医重生古代遇上干旱逃荒,祖父渣,祖母毒,要卖掉她全家换粮食。顾锦里表示:小意思,先解决渣爷恶奶,再找水换粮,带着全家渡过灾荒。逃荒到大丰村安家,外来户不好混,各种被欺压,怎么破?顾锦安表示:没关系,哥哥我是科举大佬,一路连科,秀才举人进士,光耀门楣,俯视渣渣。日子正过得有滋有味,兵灾四起,顾锦里掀桌,本姑娘只想种田,打仗神马的,滚!逃荒捡到的小哥哥:娘子莫慌,你相公是战场狂人,小兵变侯爷,护你万亩药田,一世安好。PS:打脸虐渣种田文,男女主身心干净,1V1互宠,欢喜结局。【女主不行医,只会用医药知识发家致富^0^】
  • 你说那是爱情

    你说那是爱情

    其实我一直不是很想把很多事拿到一定的公众平台上来说我很喜欢写文字经常一天就是好几千字的感想或者自己天马星空的领悟而如今我想让很多人看到我的文字我的故事这个文章只是一个书的简介总觉得文章题目和小说题目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篇文章只是一个自己的感想自己的叙述或矫情或枯燥但是我想有更多人的支持我会写的很好并且每天写下去谢谢
  • 极武天途

    极武天途

    自上古灭世一战以来,天下被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玄域,四玄域辽阔无比,人口可达千万亿,在这茫茫众生中,且看仅有三等修炼天赋的苏毅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凌驾于众生之上的。